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我国客车空调装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客车空调装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客车空调装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王文平(内蒙古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铁路的发展方向是高速重载。

在全国铁路干线大提速的同时,旅客列车的乘坐环境也越来越舒适,提供舒适条件的技术保障是客车空调装置。

本文阐述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的发展历程及方向,并对今后客车空调的改进方向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关键词:客车空调装置;集中式供电;分装式空调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全封闭式压缩机 中图分类号:U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5)11—0078—021 铁路客车的发展历程铁路客车空调装置是控制客车车厢内温度、湿度、风速、清洁度及噪声,并使之达到规定标准的空气调节装置。

早在30年代,世界上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就开始使用空调客车,50年代开始普及,60年代得到大量发展,与此同时,空调机组的形式和用电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我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空调客车,但发展速度较慢。

1958年,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了我国第一列空调客车。

1966~1968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又设计制造了中越联运18型空调软卧和硬卧客车。

1976年以后,为了满足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为“广九”铁路通车生产了“广九”空调客车。

1980~1981年,四方、长春、蒲镇车辆工厂分别试制了25.5米干线空调客车。

为了探求适应我国客车空调装置的新形式,从1980年开始,长春客车厂开始引进和试制单元式空调机组并把它确定为我国空调客车的主导型式,此后生产的空调客车均采用这种形式。

到90年代,我国空调客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9年我国利用日元贷款生产了168辆25.5m新型集中供电空调客车(即25A型空调列车),被视为空调客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由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蒲镇车辆厂联合设计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结构,在运用过程中,采用全列集中式供电,并于1990年9月投入运行,运用效果良好。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新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新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新趋势一、节能减排是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任务。

在通风空调系统中,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例如,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和热泵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二、智能化控制是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自动监测、调节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厢内的温湿度、人流量等参数,自动调整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此外,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维效率。

三、绿色环保是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量人员集聚的交通工具,其通风空调系统的环保性能对于乘客的健康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的提升。

例如,采用低噪音、无氟制冷剂的设备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的提升,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新风系统,减少细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浓度,保障乘客的健康。

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是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应用为通风空调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和传质效率,减小系统的体积和能耗。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为通风空调系统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实现通风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优化调度和故障诊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CO2空调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研发需求,分析了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CO2空调系统;铁路机车;司机室空调0 引言过去铁路机车空调中一般使用CFC和HCFC为制冷剂,自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来,以CFC和HCFC做制冷剂的空调面临严重挑战,全球各国开始寻找合适制冷剂,目前使用的R134a和混合制冷剂R407C并不能满足长期替代要求,大多数有较高的温室效应(GWP)等缺点。

根据“京都协议书”R134a也是即将被淘汰的工质[1]。

人工合成化合物隐含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天然制冷剂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

其中R744有良好的热力性质及环保性质,尤其受到重视。

欧盟2014年初正式通过《含氟温室气体法规》,拟大幅度消减电器含氟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停止预先注入含氟温室气体空调及冷藏设备,逐步禁止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氢氟碳化合物。

制冷界专家认为,R744将是二十一世纪制冷空调理想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蓝天计划”的启动,将逐渐淘汰臭氧消耗潜能值(ODP)和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的冷媒[2]。

1 国外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1.1 德国交通车辆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德国Kassel大学Kohler等人对CO2冷媒在热泵空调和汽车空调应用做了研究,在综合考虑了重量、安全、可靠性、密封性、系统性能和效率后,他们认为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将是21世纪汽车空调中唯一可选的可靠的制冷系统。

德国Dresden大学的H Quack等人分别对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主要的部件和系统在火车的空调制冷系统中应用可能性等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机车空调使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不但对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系统效率也同样有提高的潜力。

1.2 日本交通车辆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日本的丰田汽车与电子装备公司共同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FCHV”上安装了CO2空调,通过了试验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科技成果——轨道车辆直流供电变频空调节能技术

科技成果——轨道车辆直流供电变频空调节能技术

科技成果——轨道车辆直流供电变频空调节能技术适用范围交通行业轨道交通领域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客车、铁路机车、高速列车、动车组等的空调系统行业现状车辆空调是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系统,也是车辆第二大耗能设备。

据统计,城轨车辆空调系统耗能约占车辆总能耗的30%-40%。

截止目前,轨道交通车辆配备的7万台空调机组,95%以上采用能耗高、效率低的传统定速空调,制冷量无法大范围调节,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运行不节能;制热则采用电加热器技术,能效比低,仅为1.0左右。

如果升级改造成电源直进变频热泵空调,节能潜力巨大。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该技术将直流供电技术和变频热泵技术组合优化,将输入的三相交流380V电源(或直流600V/750V/1500V电源),逆变为电压可变频率的可变电源(即VVVF),控制压缩机运转频率,实现空调机组的制冷量在10%-120%内连续调节,满足客室热负荷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对传统定速空调电耗降低。

同时,采用热泵制热技术将车辆外的低品质热源通过热泵转移到需要热量的车厢内,实现冬季取暖,热泵制热能效比达2.4以上,相比传统电加热器能耗降低。

2、关键技术(1)电源直进技术结合变频空调技术特点,将列车电网、超级电容以及辅助电源的DC1500V/DC750V/DC600V直流电源直输入空调机组,滤波后直接逆变为电压可变频率可变电源(即VVVF),来控制电机变速运行。

(2)直流矢量变频调速技术利用高速运算CPU,适时快速检测电机运转状态,准确预测电机的转子位置,实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

通过矢量变频SVPWM技术,在实现VVVF电压输出的同时,提高输入电压利用率,减少变频器谐波含量,降低对外电磁干扰,提高电机运行效率,降低空调震动和噪音。

(3)机电一体化技术利用矢量变频控制技术,开发出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的矢量直流变速控制器,并将其标准化、小型化,嵌入空调机组内部,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节省车辆空间,提高空调可靠性。

中国铁路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展望

中国铁路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展望

中国铁路现状与发展1.中国铁路现状1.1 大要从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 130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拥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渐渐趋于完满。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当前已达 76,580 km,列世界第三(美国、俄罗斯此后),亚洲第一。

其中国家铁路63,342km,合资铁路8,462km,地方铁路4,776km。

当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

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 35 % 和55 %左右。

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在客运加快、货运重载、铁路信息化和建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等方面获取重要发展,线路构造进一步优化。

复线里程25,566km,复线率 33. 4 % 。

电气化铁路里程 21,604 km,电气化率 28. 2 % 。

加快线路里程 16,500 km,占营业总里程 21.6 %。

1.2 中国铁路设施与装备中国铁路在进行新线建设的同时,还对既有线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

--对主要干线进行复线改造,增建第二线。

--对山区铁路和主要运输通道推行电气化改造。

--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

--换铺重型钢轨,60kg/m钢轨已成为主要繁忙干线正线的主型钢轨。

--采用全长淬火钢轨,主要繁忙干线正线均已铺设无缝线路。

京九铁路从北京至深圳,连接九龙,沿线经过京、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正线全长 2,381km,另加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黄石两条联系线,总长 2,536km。

京九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铁路干线。

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同至秦皇岛运煤专线全长 652km,开行 1 万 t级单元列车,已推行完成开行 2 万 t 级单元列车的技术改造,年运量达到亿吨。

城轨空调发展现状调研

城轨空调发展现状调研

城轨空调发展现状调研
城轨空调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为乘客提供舒适空调环境的设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普及,城轨空调作为提升乘客出行体验的重要设施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在城轨空调发展的现状调研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 空调技术不断创新:城轨空调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最初的传统冷风机组到现在的新风式空调系统。

新风式空调系统采用冷热交换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并且能够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功能。

2. 空调设备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城轨空调设备逐渐智能化。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城轨空调设备可以精确感知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可以自动调节空调运行模式和风量,以提供最佳的舒适环境。

3. 能源节约与环保意识增强:在城轨空调发展中,能源节约和环保已成为关注重点。

一方面,通过空调系统的升级和优化,能够实现能耗的降低,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城轨空调设备也开始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并优化设备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乘客满意度提升:城轨空调的发展旨在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减少因温度不适而造成的不便和不满。

通过提供舒适的空调环境,乘客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城轨空调设施的完善和性能的提升,对提高乘客出行体验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城轨空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在技术、智能化、能源节约与环保和乘客满意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扩展和完善,相信城轨空调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铁道行业标准《铁道客车空调机组》修订综述

铁道行业标准《铁道客车空调机组》修订综述
欧 阳仲 志
(青岛四方车辆研 究所有限公 司,山东 青岛 2 6 3 60 1)

要 :介绍美 国、 日本和中国铁道客车空调机组标准的发展概况 。在叙述我国铁道客车及其空调技术
发展的基础上 , 出 T / 10-20 铁道客车空调机组》存在的问题 , 指 B 84 03《 T 详细叙述对 《 铁道客车空调机组》 的修订情 况 , 并对 T 厂 10-20 铁道客车空调机组》的贯彻实施提出建议 。 BI 8 ’ 4 09《
1 概 述
空 调机组 是铁 道客 车 的重 要部 件 ,其 性能 的好 坏 直接 影 响到客 车车 内环境 和旅客 的舒适 性 。随着
年 , 日本制 定 了 JSE 6 2 18 《 道 车 辆 用 空 I 6 0- 92 铁
气调节装置》 。我国于 18 年制定 T 84 18 96 B 10- 96 《 客车空调机组技术条件》 ,有了用于铁道客车空调 机 组 的行业 标 准 。美 国则 于 17 9 8年开 始 ,将 A — N
正用于铁道客车空调机组的标准。 我 国 分 别 于 19 9 3年 、2 0 0 3年 和 2 0 0 9年 对
《 铁道 客 车空 调 机组 》标 准 修订 了 3次 , 日本分 别 于 18 99年 、20 04年 对 《 道 车 辆 用 空 气 调 节 装 铁
置》标准修订了 2 。从我国对 T 厂 84 次 Br10 修订周
i A, J p n a d Chn . On teb s frve ig te d v lp n fC ia ri yp se grw g n a d te n US a a n ia ai o e iw n h eeo me to hn al asn e a o n h h s wa

铁路客车空调设计毕业论文

铁路客车空调设计毕业论文

YY YYY型客车空调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概述1.1制冷与空调制冷在一些人工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空间冷却液温度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在低温围和维护过程。

所谓环境媒体的性质是空气和水。

常见人工制冷的方法:使用的特征吸收液体相变过程,汽化潜热冷却蒸汽压缩制冷、热电效应吸收制冷,半导体制冷的使用。

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结构紧凑,制冷和低温、大容量、易于自动控制和调节等。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这个话题是一个蒸汽压缩制冷方法使用的空调巴士。

空调(空气调节):关闭使用人造空间的方法,该地区的环境控制,监管。

密闭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可以通过空调、空气质量综合调整和控制,包括加热、通风功能。

空间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控制,控制、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

为了满足要求。

空调包括生产性空调,舒适性空调。

舒适性空调——人们生活、工作和休息提供空调的舒适的环境。

汽车空调属于舒适性空调。

空调最终的目的就是使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达到规定标准值,以满足旅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铁路车辆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广泛应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铁路客运交通量增加时,乘客的乘用车空调越来越高。

因此,铁路旅客列车空调一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

1949年以前,我们的国家没有自己的铁路客车制造业、铁路客运列车从外国进口。

在过去的两年里,开发出一系列CRH中国生产的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250公里。

流体的位置、颜色和不同类型“z”25日巴士而不是主流产品,“22”类型轿车(绿色),25型客车从常见的“25”,和“a型”25-25“z”、“25 k型”、“t”。

列车空调机组是“22”类型汽车修改,“拼合式空调单位”“单位空调装置”的开发过程,技术和性能变得成熟。

空客在冬天更具体的电加热运行或使用特殊的客舱空气、热水循环锅炉供暖和完整的汽车空调在冬季条件。

铁路客车空调机组:集中式空调机组;分裂式空调机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机组的结构形式
现有普通铁路客车空调系统主要还是采用车顶单 元式空调机组,从空调机组送出的风经车内顶部风道 送到旅客居留区,从空调机组下方回风口集中回风,空 调机组的控制由专用控制柜或四合一控制柜控制,制 冷剂以R22、R134a、R407C为主,但制冷剂R22已经 逐步被淘汰,不能在新机组上使用。 高速动车组用空调机组主要有3种形式: (1)车顶单元式。除了空调控制柜安装在车内, 整个空调机组做成一个箱体,安装在车顶部,一般要求 突出于车顶部的高度控制在320 mm以内。空调出风 连接到车顶送风道,在车内顶板上通过孔板送风;回风

城轨地铁空调客车在一个城市内运用,每天温度变化 规律稳定;(2)车内乘客数量变化不同,干线铁路空调 客车的乘客一般乘坐的时间长,乘客数量变化不大,而 城轨地铁空调客车早晚高峰期旅客超员,其他时间旅 客不能满员,乘客数量变化较大。 铁路空调客车必须有新风连续进人车内,一般空 调机组新风量是按照满定员设计供给的,中途不会因 车内人员减少而减少新风量,因此新风量的热负荷不 会变化。按照人均新风量15 m3/h计算的新风热负荷 占空调制冷负荷的30%~45%,而满定员的热负荷占空 调制冷负荷的30%左右,新风负荷比乘客定员负荷大。 如果空调变频技术用在城轨地铁空调客车上,在 早晚高峰时,需要空调机组100%工作;在中午乘客不 多的情况下,由于环境温度上升,新风负荷加大,空调 机组也不能降低较多制冷量。因此,现有变频空调机 组应用在城轨地铁空调客车上的节能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能结合乘客数量的变化,除高峰期外,在乘客数量 减少时相应地减少新风量,制冷负荷将大大降低,变频 空调机组就能消耗较小的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干线铁路空调客车运行区间的温度变化大,空 调机组制冷量是按照外温较高(干球温度35。C,相 对湿度60%)设计的,尽管乘客数量和新风量变化不 大,环境温度的较大变化也会引起车内热负荷的较 大变化。空调变频技术用在干线铁路空调客车,可 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很好地调节制冷量,达到节能 的目的。
铁道车辆
第51卷第12期2013年12月
文章编号:1002—7602{2013)12-0070-05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欧阳仲志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31)

要:对我国铁路客车50年来采用的空调技术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我国铁路客车和CRH系列高速动车组使用空
调机组的情况、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展望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铁路客车;空调技术;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U270.38+3
2.1普通空调客车 普通空调客车主要是指22型和25型客车。22 型客车于1956--1994年生产,18型、24型空调客车是 22型客车的派生型号,其通风空调装置采用切入式自 然通风器,空调机组有分装式,也有车顶单元式。25 型客车包括25型、25A型、25G型、25B型、25Z型、 25K型等。 1967年生产的25型客车装有空调机组,列车集 中供电,构造速度为160 km/h;1979--1986年生产的 25型客车的车体宽度、车顶距轨面高度与22型客车 一致,装有空调机组,列车集中供电,构造速度为140
文献标志码:A
1概况
我国于1958年开始运用铁路空调客车,但数量很 少。1966年在22型客车的改型客车(18型、24型)上 小批量采用空气调节技术,供广深铁路和国际联运列 车使用。1981年在上海一北京的13/14次列车上采 用了四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分体式空调机组,随后在 22型、25型客车上进行了推广应用。22型车约有900 辆安装了空调机组,25型车80%安装了空调机组, 25T型车100%安装了空调机组。 2006年7月1日正式运营的青藏铁路客车采用 25T型车的主体结构,不仅全部安装了空调机组,还带 有增氧设备,满足了高原地区的使用要求。 2007年投入使用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全部采 用空气调节技术,有分体式、车下悬挂式和车顶单元式 空调机组。 我国1990年以前制造的地铁客车以强迫通风为 主,安装空调机组的不多;2000年前后开始批量制造 城轨地铁空调客车,并且对以前没有空调机组的地铁 客车进行了安装空调机组改造,现在生产的城轨地铁 客车几乎全部安装了空调机组。 50多年来,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从无到有,已 经发展到各种铁路客车、城轨客车、高速动车组都可以 安装空调机组,采用空气调节技术。 空气调节技术在铁路客车上的大量应用,使车内 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洁净度等舒适性指标得到提高, 旅客的乘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方针,遵循标准化、系列 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原则,是集中供电全空调提速客
万方数据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欧阳仲志
车,构造速度为180 km/h。 2.3青藏铁路客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 路,其特殊的地理条件给机车车辆研发制造提出了许 多特殊的高性能要求。青藏铁路客车项目是国家重大 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相比平原旅 客客车,青藏铁路客车有许多独特的自主创新成果,许 多先进技术为世界首创。 全列车装有空调系统,并且在列车上首创了制氧 系统,以满足高原环境下的旅行要求;具有绿色环保的 独特设计,列车首次实现了“零排放”;列车有大功率高 原发电车、高可靠性的电气系统,并采取了特有的防紫 外线、风沙等措施。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运 营,7年来运行情况良好。 2.4城轨地铁客车 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重庆、武 汉、沈阳、杭州、成都等城市已经开通地铁列车,还有十 几个城市正在建设地铁,除了上海、广州、深圳最初引 进部分地铁列车外,其他城市的地铁列车全部是国产 的,空调机组也全部国产化。 2.5高速铁路客车 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CRHl、CRH2、CRH3、 CRH5型高速铁路客车全部装有空调机组。CRHl型 车早期采用分体式空调机组,后期采用车顶单元式空 调机组,有压力波保护装置。CRH2型车采用车下悬 挂式空调机组,采用连续换气装置。CRH3和CRH5 型车采用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有压力波保护装置。 高速铁路客车采用的空调机组主要有分体式、车 下悬挂式和车顶单元式3种形式。
口和回风道沿车长方向布置在侧墙的行李架下,全车 的回风经过回风道到达空调机组附近,一部分回到空 调机组,另一部分通过废排风机将其排出车外。 12)分体式。压缩冷凝单元安装在车下,空气处 理单元安装在车内上部,空调控制柜安装在车内。空 调出风连接到车顶送风道,在车内顶板上通过孔板送 风;回风口和回风道在侧墙的行李架下沿车长方向布 置,全车的回风经过回风道到达空调机组附近,一部分 回到空调机组,另一部分通过废排风机将其排出车外。 (3)车下空调机组。整个空调机组安装在车下。 空调出风连接到车辆侧墙下部,经侧墙内部送风道送 到车内上部风道后,通过车内行李架上部条缝出风El、 车窗上部出风口送到车内;回风口设在座椅下方的地 板面上,回风口几乎遍布全车的座椅下方,使回风基本 均匀,各回风口与车下的回风道连接,回风道与车下的 换气装置连接,换气装置将一部分车内回风作为废气 排到车外,另一部分回风与从车外吸人的新风混合,送 到空调机组进行加温或降温处理。
77

万方数据
铁道车辆
第51卷第12期2013年12月
究采用这些新技术的可行性。 3.1.2.4制冷剂 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最早采用的是R12、R22制冷 剂,R12是淘汰对象,已经不允许在新造空调机组上使 用,R22是过渡型制冷剂,只能维持现有设备使用。新 造空调机组主要使用R134a、R407C、R410A等环保制 冷剂。由于制冷剂排放会破坏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 等,人类一直在研究对制冷剂的替代问题。 3.1.2.5车内温度控制和调节 通常是根据一个设在空调机组新风口处的车外温 度传感器和一个设在回风口处的车内温度传感器测得 的温度进行车内温度调节。夏季通过制冷压缩机的减 载、旁通卸载、变频等手段达到控制目的;冬季是通过 对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保持车内温度的稳 定。 3.2节能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铁路客车空调围绕节能技术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提 高车辆的气密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空调机组制冷量 调节和控制技术。 3.2.1提高车辆气密性能 提高车体的气密性能,最大限度地隔离车内环境 与车外环境,使车内环境不受车体缝隙造成空气泄漏 的影响,车内外空气的交换主要通过空调机组的新风 人口和废气排出口进行,也就是说车内外空气的交换 是可控的。 3.2.2提高车辆隔热性能 通过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隔热层材料来降低车体传 热系数,通过采用透光率低的车窗玻璃、中空玻璃等来 防止过多的太阳辐射热进入车内(夏季),减少空调机 组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的负荷。 3.2.3空调制冷量的调节和节能 铁路客车空调机组大多数是1台空调机组内设有 2台制冷压缩机,当制冷量需求降低时,可以一台压缩 机工作,另一台压缩机根据车内温度变化进行启机、停 机,有的空调系统采用排气旁通卸载方式调节压缩机 的排量,这种组合可以实现制冷量25%,50%,75%和 100%的调节。 从2008年开始在地铁车辆空调机组上采用变频 技术。采用空调变频机组可以对制冷量进行无级调 节,空调机组的能效比有较大提高,自重也相应降低。 空调变频技术可根据车内人员、负荷变化对制冷量进 行调节。 但是干线铁路空调客车的应用与城轨地铁空调客 车不同:(1)环境温度变化不同,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列 车一天运行跨越的温度区可能有10。C以上的温差,而
km/h。
1987--1990年生产的25A型客车装有空调机组, 列车集中供电,构造速度为140 km/h,通过国际招标 研制。 1991年开始生产的25G型客车是集中供电全空 调客车,构造速度为140 km/h。截至1998年年底制 造有软卧车、硬座车、硬卧车、餐车、软座车和行李车, 且各铁路客车生产厂基本实现了各自配套成列。 1992年开始生产的25B型车,部分车带有本车供 电空调,大部分车无空调,构造速度为140调 准高速客车,构造速度为160 km/h。 1997年开始生产的25K型车是集中供电全空调 快速客车,构造速度为160 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