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摘要】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又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当前在校大学生已逐渐进入90后时代,因此,做好这些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将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针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分析,试探地提出一些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对策

一、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市场经济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而且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同时,90后大学生有着特有的价值观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多种社会利益主体,相应地也出现了多元价值观,这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另外,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绝对的一元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_孙盟盟

78 孙盟盟,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全球化如 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2.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网络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同时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2.4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 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3、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1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3.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 3.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3.5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教(下转第83页) 孙盟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 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23-0078-01

90后大学生的娱乐价值观

90 后大学生的娱乐价值观摘要:2008年入学的大一新生大部分生于1990年,即90后大学生,至今已有三届。关于90 后大学生,社会上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征,对社会责任和自身约束方面的欠缺,但在他们娱乐价值观研究这一方面,尚属空白。因此对90 后大学生的娱乐价值观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分析出他们的心理变化和价值取向,对高校教育改革和正确的社会导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可以作为社会物质娱乐和精神娱乐类企业发展方向的参考。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娱乐价值观企业社会环境 一、90后大学生的娱乐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娱乐价值观 在一个人存在的一生中,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三个最为重要的信念指标,其中价值观则是其在行为处事中最根本的行为参数。价值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很多东西,包括道德观念,社会责任和个人原则等。那么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不是看人们如何看待“职业价值”的本质,而是注重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与不可取的观念。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当我们根据强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价值系统。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程序而形成层次。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但相对应于价值观,娱乐价值观是一个人或群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快乐和缓解压力时,所采取行为和方式的一种行为态度。它所反映出的是采取行为方式人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是一个行为人娱乐取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857-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

新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

2011年第10卷第22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新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探析 □李丹丹 【摘 要】“90后”是指从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的中国公民。“90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价值观形成于改革开放这个 大背景下,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但是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和改进 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 “90后”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关键词】新时代背景;“90后”;大学生;价值观【作者简介】李丹丹,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在这个渲染个性、思想开放、多元文化冲撞,以及全球互 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9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大多数的 “90后”大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国家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价值观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取向是高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文化相互 交融,在多元文化并存并且相互冲击的情况下,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绝对的一元化,在价值选择和价值评 定标准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注重个人利益原则的影响下,社会上的一些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 化, 例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对于这些高尚的道德观,如今的“90后”大学生都比较冷淡,只注重物质上的需求。可是另一方面呢,他们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自觉勤奋学习,对于那些崇尚自我、只图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个人主义观点又持着非常鄙夷的态度。但是总体来说,由于受如今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大学生还是会为物质所蒙蔽,厌恶读书,幻想通过经商赚钱,一夜致富,由于缺少经验,容易受到不法之人的嗦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取向,但是如果大学生们没有把握好重要的尺寸,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会很容易产生一些比较偏激并且还可能是脱离现实的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价值评价的功利化。“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极为敏感,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并且由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机制、体制不够健全,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的违法行为没有收到有效遏制,导致如今的“90后”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目标的时候,普遍趋向功利化、短期化。一方面,由于如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能够在学校的安排下就业,而是走上了自主择业的道路。从他们选择自己的职业的价值取向上,不难看 出:如今大学生的功利色彩表现非常明显。经过调差,发现 80%以上的大学生把工作中“经济收入多少”、“升迁机会如何”、“工作环境舒适与否”等作为择业的第一标准,明显看出功利色彩。另一方面,功利化不仅体现在工作选择上,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上,并且愈发严重。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只注重经济利益、 人际利益,总是把人际交往中,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作为交往判断尺寸,将感情置之度外。 (三)价值目标的现实化。一般来说,价值目标体现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应该要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所导致的不良现象的影响下,使大学生在选择人生价值目标时片面追求现实化、短期化,缺乏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长远性、科学性思考。(四)价值追求的个体化。“90后”是在改革开放最富裕,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对于传统的文化观念提出质疑,有自己的 独特见解,他们当中普遍都认同以“自我”为主题的人生价值观, 这个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党组织、共青团组织等组织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是一种组织行为,学校要积极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组织支持。首先,我们要先对学生党组织、共青团组织的作风建设进行先进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工作的精神,让他们在普通青年学生中提高凝聚力和感染力,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做好带头工作。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这些团组织的指导工作,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互动,加强培养他们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摒弃自身的缺点和性格缺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二)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在大学生关于人生价值观取向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家长和家庭的重要影响,所以家长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摒除封建思想和专职作风,在家庭中做到人人平等,同时,还要关注已成为大学生的子女的成长,多与子女进行交 · 50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正式版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

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判断一个社会怎样,不仅要根据它的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么样的人。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观念,也就是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取舍的思想观点。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态度,个人态度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们关注国际形式走向,关心国内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下岗困难职工、贫困失学儿童等。大多数对人生价值观的标准基本相同,对社会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为偏远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在这次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放在第一位。课余时间很多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开拓知识面,涉猎广泛。他们渴望求知,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为大学生普遍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进取的、向上的。他们崇尚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对现实社会充满信心,并拥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人生理想的不明确和个人主义现象。在世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并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6页文档资料

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 (小组成员:严佳琪张恒高雄汪杰)“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政治观念上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但存在厌世情绪;道德观念上思想开化,在坚持传统中创新;学习上主体意识鲜明,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消费上个体差异大,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生活方式上健康向上,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但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恋爱方面注重实际经历,独立自主,深受女性主义影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90后”亚文化。 为更好地了解“90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小组组织了本次调查。研究主题为“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并分别对其进行结构化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转化。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90后”大学生这一“新事物”涉及较少,资料相对匮乏。本研究运用文化相对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系统化、整体化研究,有助于打破社会大众的刻板印象和主观偏见,更好地认识“90后”大学生群体,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 1方法: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对象: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收有效问卷116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女生分别占总数的31.1%、68.9%; 3研究假设:“90后”大学生深受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与“80后”大学生有显著差别,如果说“80后”大学生是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代,那么“90后”大学生则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 二、结果与分析

新时代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

新时代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状态。在社会文化新浪潮的交叉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积极认真的探索当地大学生价值观是有着极大的意义。结合探讨得出的价值观分类加以客观谨慎的数据分析,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合理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思想观念新时代 一、引言 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价值定位,它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话题,是人们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起着行为导向、评价标准的作用。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了改变,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现象。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发展的接班人,也是极其敏感的一类群体,其价值观关系到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但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审慎地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极大的社会和教育意义。 (一)对价值观的研究 (1)价值观的概念 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学者交流研究过程中,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其中,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1951)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形或隐形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①这是一个比较准确并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义。罗基奇(Rokeach,1968)于1973年提出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Rokeach Values Survey),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他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②而在1960年以后国内对价值观探讨过程中,起初由于起步不可避免的借鉴了国外的理念和方法,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各个方面都不断突破。1990年以来,国内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和研究趋向于热烈,这和国际形势演变,中国改革开放顺利开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者代表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1994)曾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 (2)价值观的分类 追溯对价值观的分类研究,佩里(Perry, 1926)曾最先提出将价值观分为认知的、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六类,③罗基奇(Rokeach,1968)则认为价值观应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类,而帕森斯(Parsons,1937)等人则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价值观、集体取向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价值观。④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行动敏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约束,极富有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能适 时地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从总体来看,他们乐观上进,求知求新,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主流积极健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个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其价值观变化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 (一) 时代性与兼容性的交互并蓄 1 、重竞争与效率的时代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和最富有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具有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主体,它促进了自我的觉醒,培养了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发了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也提高了公平和效率意识。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快,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度高,市场经济意识强。大学生们深深懂得,市场经济不是靠关系而是靠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市场 经济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因此,他们重实际,讲实干,求效益,他们最不愿墨守成规,也不愿听人摆布,更不愿讲空洞的大道理。奋发成才始终是大学生心最强烈的渴望和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体现了年轻一代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 、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政策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使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合理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的选择不再排除个人利益、个人理想和个人事业的追求,重自我成才、重现实实效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已不被他们所接受。因而,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考证热,实用类知识与技能成为学习的热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个人与集体、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等问题上正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的结合点,不偏重哪一边,而是力求协调并重。在观察处理问题上,他们往往更多地采用生

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一生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可见科学的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能否掌握这些科学理论,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地实践这些理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成败。、 我们要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的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金子”、“钱”是一种价值判断。毛泽东同志赞扬张恩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也是价值判断。 一说到价值观,许多人说大学生拥有着无尽的财富。可是有些大学生就会说了:“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 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报告分析样本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研究报告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报告分析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阳明学院 班级:公管153 调查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人员: 刘艳 李思思 龙成波 杨冰洁 潘嘉欣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问卷星) 调查时间:2015年11月

本报告数据内容 本报告内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分析本报告包含样本数量:80份 本报告来源:问卷星 一、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31 38.75% 女49 61.25% 有效填写人数80 二、您所处的年级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66 82.5% 大二10 12.5% 大三 4 5% 大四0 三、你认为在你人生中下面哪几项较为重要(多选 题)

选项小计比例 金钱21 26.25%社会地位33 41.25%名誉22 27.5%爱情56 70% 知识58 72.5%健康66 82.5%权利13 16.25%家庭73 91.25%事业44 55% 其他 5 6.25%有效填写人数80 四、您对于价值观的判断依据(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47 58.75%价值决定于对社 会的贡献 7 8.75%价值决定于社会 地位 价值决定于金钱 1 1.25%的多少 说不清25 31.25%

有效填写人数80 五、您认为价值观的确立,受什么影响最大(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 学校教育24 30% 家长教育29 36.25% 媒体信息 2 2.5% 朋友圈子25 31.25% 有效填写人数80 六、您认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个人奋斗14 17.5% 个人奋斗为主, 62 77.5% 依靠别人为辅 个人奋斗为辅, 0 0% 依靠别人为主 顺其自然 4 5% 有效填写人数80 七、在关于就业的下列选择中,你会选择哪种情况(单选题)

论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论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摘要:目前,九零后学生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九零后大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针对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析,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当代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建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 “九零后”泛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至1999年)的中国公民。每一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九零后”目前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九零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九零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根据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作出合理的教育和引导。 一、九零后大学生的特点 1、思想活跃,自信张扬,追求个性与自由,但也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九零后的一代,社会评价最多的一个词是“自我”。九零后的自我张扬,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的自信。九零后喜欢表现自我,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质疑,思想奔放不受约束,坚持己见并乐于与人分享。他们见识丰富,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应该靠勤奋努力,靠学识,靠坚韧的性格,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是也有的学生认为实现人生理想是要靠关系、靠金钱。如此的直言钱权、人情关系的重要性,是九零后坦率个性的体现,同时也说明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九零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理想信念不再纯粹,个人功利色彩凸显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更是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九零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九零后大学生普遍有入党动机,但并不是以追求共产主义为理想,也不是要为社会多做贡献,而是更多的掺杂了功利主义的色彩,虽不能一概而论,但较多的还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为个人今后的发展谋取一些便利。同时,九零后大学生敢于承认自己入党、入团的动机就是为个人发展谋取便利,他们重个人的发展、重个人利益,直言不讳,较以往的青年更加现实。 九零后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积极寻求机会参加活动,当然,大多数同学参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个人的能力,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由于九零后大学生的集体感和社会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姓名:XXX 学号:130702126 院系:人文院广告学 指导老师:王金玉

文章摘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必将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复杂化态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客观形势、社会大环境也向高校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运用科学理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字: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 目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三、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 四、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浅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杜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一个从建立到逐渐完善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及评价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可以通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解释。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是其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