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折纸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折纸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折纸9篇折纸 1目的要求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准备各种图片、录象带。
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
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活动过程: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二、折纸小船。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四、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4、评价。
折纸 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66—67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让学生主动参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3、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4、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折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让他们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和对折纸技巧的掌握情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创意提出等方面。
-邀请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的反馈。
-分析学生的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折纸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软件辅助: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折纸图形的展示和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折纸图形的结构和变化。
3.实物模型展示:教师准备一些折纸实物模型,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折纸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4.在线互动平台: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评价与反馈: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折纸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
《折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折纸-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章节。具体内容为“折纸的技巧与应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折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拼接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折纸》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一、说教材《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于“数学与生活”这一学习领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折纸是一种将平面纸张通过折叠变成立体形状的动手操作活动,它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数学活动。
通过折纸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纸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和学生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演示法,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折纸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学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到折纸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课的开始,我会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纸》。
2. 自主探究(1)观察折纸作品,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折纸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折纸作品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学习折纸的基本技巧。
通过演示法,向学生介绍折纸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折叠纸张、如何保持折痕的整齐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主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折纸作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折纸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折纸的基本手法、折纸作品的创作和展示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纸基础,对折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手法,如折叠、剪切、粘贴等。
但是,学生的折纸技巧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折纸作品还难以独立完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折纸作品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折纸作品。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折纸作品。
5.评价法:对学生的折纸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准备折纸作品: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
3.准备教学课件: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折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让学生初步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尝试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折纸作品。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复杂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赏析折纸大师作品,体验厚重的文化底蕴

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数学下册中学习到了折纸二的内容,这是一项融合了文化和艺术的学科,通过手工折纸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厚重和神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折纸大师的作品,了解折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设计,制作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折纸作品。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融入中华折纸的绮丽世界,学习并领略中西文化的艺术之美。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赏析折纸大师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个折纸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感和构造、动态和静态的巧妙结合,了解其中的技巧和设计思路。
2.学习折纸技巧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一些基本的折纸技巧,比如折叠、旋转、扭转、剪切、粘贴等,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并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折纸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技巧。
3.创造性设计和实践在学习了基本的折纸技巧后,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作品样例供学生模仿,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和创作。
让学生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渐提高技巧,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加强数学计算和空间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长宽、面积、体积等数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折纸还需要灵活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空间构造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施步骤1.讲解折纸二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PPT、手绘图等方式,讲解折纸二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
2.赏析折纸艺术大师作品。
教师通过展示图像、作品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中西折纸艺术大师的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其特点、技巧和思路。
3.学习折纸技巧教师现场演示一些基本的折纸技巧,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练习和复制,同时,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折纸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折纸数学教案一等奖五年级

折纸数学教案一等奖五年级《折纸数学教案一等奖五年级》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折纸数学教案一等奖五年级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折纸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主折纸得到的算式,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利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三、教学设计(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折纸高手,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通过折纸研究解决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有信心吗?2.请看要求①折一折:平均折出你喜欢的份数。
②画一画:用斜线画上你想画的份数。
③说一说:画斜线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3.动手操作师:老师已经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两张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张,请你拿出其中的一张按照要求动手操作。
开始。
(学生明确要求后,进行折纸、涂色、交流等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学生汇报,老师将学生的折纸和涂色情况贴在黑板上并在纸旁板书相应的分数)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把黑板上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加起来你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1《折纸》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1《折纸》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体验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乐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能力;4.增强学生的认真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掌握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立体图形的构建。
四、教学准备1.纸张;2.折纸的图示和样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引入折纸的概念,通过展示一张折纸,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
2.展示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纸张折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并告诉学生这种折法叫做对折法。
3.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使用对折法将一个正三角形纸张折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并带领学生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折法是可行的。
2. 拓展与提高1.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个正方形纸张折成三个等分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张正方形纸张折成五个等分部分,并指导学生实现。
3. 归纳总结1.将折纸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折纸的构建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折纸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
3.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加深他们对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并通过实践体验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手工活动,他们在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如痴如醉,表现出了极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手工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同时,这节课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真和耐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的品质。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程,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之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练习题折纸是一项既具有创意又能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活动。
通过折纸,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理解几何形状和数学概念。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折纸练习题。
1. 折叠正方形纸片材料: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步骤:(1)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两侧的角折叠重合。
(2)再将刚才得到的长方形纸片对折,使两侧的角折叠重合。
(3)展开纸片,你得到了一个正方形。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折叠的基本原理,并锻炼他们对几何形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2. 制作折纸船材料: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步骤:(1)将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使两边的短线对齐。
(2)将纸片的上方两个角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底边平行。
(3)将纸片的下方两个角朝上折叠,使其与纸片的底边平行。
(4)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角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中线重合。
(5)将纸片打开,你会看到一个折纸船的形状。
通过制作折纸船,孩子们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并加深他们对对称和平行概念的理解。
3. 多边形连环材料: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步骤:(1)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两侧的角折叠重合。
(2)再次将纸片对折,使两侧的角折叠重合。
(3)依照步骤2的方法继续对折纸片,直至无法再对折为止。
(4)展开纸片,你会看到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正方形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边形链。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对称性和重叠概念,并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4. 制作折纸飞机材料: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步骤:(1)将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将两边的短线对齐。
(2)将纸片的上方两个角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底边平行。
(3)再次将纸片的上方两个角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底边平行。
(4)将纸片的两边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中线重合。
(5)将纸片的下方两个角朝上折叠,使其与纸片的顶边平行。
(6)将纸片的两边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中线重合。
(7)再次将纸片的下方两个角朝上折叠,使其与纸片的顶边平行。
(8)将纸片的两侧向内折叠,使其与纸片的中线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折 纸(2)
基础作业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填一填。
(1)分数单位是19
的真分数有( )个,最大的一个是( )。
(2)在a 8
中,当a =( )时,分数值是0; 当a =(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当a =( )时,它是最大真分数;
当a =( )时,它是最小假分数。
(3)89-56是将( )个118
减去15个( )。
2. 涂一涂,画一画。
12+13
=( )+( )=( ) 3.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415+()15=1115 78+( )=1516
45+( )=1415 59-( )=13
4. 算一算。
(计算结果注意约分。
)
14+25= 13+59
= 34+56= 35-47
= 34-512= 89+1115
= 5. 找朋友。
(连一连。
)
15-18 12+512
27+114 18-120
23-16 12-214
34+16 57-314
6. 小医生。
(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7. 有两箱货物,第一箱重1415吨,比第二箱重25
吨,第二箱货物重多少吨?
8. 五(1)班同学参加联欢晚会,其中58
的同学跳舞,其余的唱歌。
唱歌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拓展探究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9. 小明和小丽合打一份稿件。
(1)两人一共完成了稿件的几分之几?
(2)小丽比小明多打了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10. 有两筐水果,第一筐比第二筐重5千克,现在从第二筐中取出45
千克放入第一筐,这时第一筐比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第2课时
1. (1)8 89 (2)0 1 7 8 (3)16 118
2.涂一涂略 12+13=36+26=56
3. 7 116 715 29
4. 1320 89 1712 135 13 12845
5. 略
6. ×
910-23=27-2030=730 × 512+34=512+912=1412=76=116
7. 815吨 8. 38
9. (1)14+25=1320 (2)25-14=320
10. 635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