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机动车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机动车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机动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机动车污染,需要深入研究该问题,并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
一、机动车污染的主要问题1. 有害气体排放增多: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
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会直接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加剧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现象。
2. 颗粒物排放过多: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其直径小、富含有害物质,易在空气中悬浮并被人体吸入,对健康造成危害。
颗粒物的排放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全球变暖效应:机动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对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而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相当大,因此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防治机动车污染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的对策1. 推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清洁能源汽车,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可以显著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推动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清洁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2.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测,加大对不达标车辆的处罚力度。
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监管设备,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对车辆排放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3. 推动公共交通发展: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问题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与问题,接着提出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执法水准,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减少机动车排放总体数量,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等解决策略。
标签: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动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其排放污染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在大气污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给科学绿色发展进程带来的影响,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要认真分析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管理现状,针对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的现状国家在治理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一直在加大,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更新了机动车排放的标准,提升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水平,减少了大气污染。
尤其是相关部门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让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站在国家角度来看,制定了机动车排放新标准,也印发了关于机动车环保管理能力建设的新标准和新要求,逐步建立计算机网络全覆盖的监管系统,这些都为机动车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性的支持。
[1]就当前主流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系统来看,主要就是针对环保领域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管理而设置。
运用计算机技术把机动车的尾气检测、监控等跟机动车检测机构的前端排气污染检测设施联网,进而建立相应的机动车尾气数据监控系统,还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跟前端的数据检测的信息进行对比,结合实际上传的资料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整合新机动车辆的管理,包括车辆工况管理、抽检管理和车辆维修管理、淘汰保费管理等机动车的污染综合管理方面,确保机动车的使用达到标准,淘汰老旧车辆,为机动车的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平台,也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作业提供了相应的科学化决策依据。
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问题分析摘要:就目前来看,汽车已经是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机动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02年以来,汽车销售市场不断升温,其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但是就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水平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城市乡村公路道路的规划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上下班时间段与春节假期,道路发生拥堵情况仍旧极其严重,机动车的拥堵不仅会导致燃料消耗增加,也会加剧环境污染,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提醒人们必须提高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重视,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为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本文主要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现状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动车污染排放;管理;分析1、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状态渐入佳境,其汽车拥有数量也在增加且使用的范围性随之扩大,尾气问题对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
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也从区域性问题转变成了全球性公共危机问题。
近年间,空气污染类型发生了变化。
以往是烟尘,而现在是烟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混合物。
新时代的到来,机动车污染已逐渐变为大气污染的源头。
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空气污染的程度也在随之增大。
机动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成为空气污染的关键来源。
据环境保护部报告,部分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指数的贡献率在60%以上,部分大中城市的机动车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虽然人们对城市病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
2、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2.1、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和污染防治体系,没有形成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和污染防治的完善制度。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这会阻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机动车尾气排放设计落后现阶段,我国机动车制造企业在机动车尾气排放设计方面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机动车生产工艺不够严谨,生产管理不够科学,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超出标准要求。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3期 ( 总第 17 5 期)
工具 , 更不用说污染 防治设备 、 设施 了。 2 车用燃油品质差 , 造成 排放污染的重要因素 是 我 国车用燃油 品质差 , 严重 制约着机动 车排放控制水平 的提高 。如 以含铅 汽油 为燃 料的汽车尾气 中含有铅 , 它是一
动车生命周期全过程 的控制 , 是需要统一监督管理 的特殊事 业。所谓机动车 自身 的系统工 程是指 机动车排 放污 染包括 排 气管废气 ( 尾气 ) 曲轴箱泄漏 、 、 油箱 及燃 料系统蒸 发 的排 放物质等。所谓机动车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是指机动车污 染 防治工作涵 盖 自新 车定 型 开始 , 到在用 车 的整个 使 用过 程, 直至机动车 的报 废为止 。由于上 述特 点 , 得机 动车污 使 染防治工作涉及 多个部门 、 多个领 域和多项技术。我国 当前 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存在如下主要 问题 。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 ONGJANG I L I JAOT ONG J KE I
No 3, 0 7 . 2 0
( u o17 S m N .5)
机 动 车 排 放污 染 防治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相 东。金 , 彤。杨庆 荣 ,
(.黑龙江省 红兴隆农垦道 路运 输管理科 ; .黑龙江省农垦道路运 输管理处 ) 1 2 摘 要: 通过对我 国机 动车污染防治现状的调查 , 分析 了存 在 的主要 问题及根 源 , 明了我 国应采取 的各方 阐
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机动车污染防治是目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机动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机动车污染防治。
目前,国内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的现状是,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在机动车污染防治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监督执行情况,确保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科研院所则致力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发,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企业在此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研发和生产环保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方式,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组织则承担着教育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开展环保活动和发起舆论组织,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强化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执行。
政府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应加大力度,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督促企业和私人车主严格实施尾气排放标准。
其次,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科研院所应加大投入,推动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创新,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以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环保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投资和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再次,加强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
社会组织应加大对机动车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然而,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多种原因,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效果都有待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导致一些企业和车主无视尾气排放标准。
其次,技术研发和应用仍面临一些困难。
机动车维修环境污染防治总结

机动车维修环境污染防治总结机动车维修环境污染防治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的数量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而机动车维修企业中,由于各种原因,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机动车维修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机动车维修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分类,以及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
一、机动车维修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1.机动车维修过程中乱扔废弃物及不当处置机动车维修过程中,废弃物较多,如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旧换油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乱扔乱放,就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维修企业如果不正确地处置这些废弃物,一些有害物质就会被排放到大气、水体或土壤中,给周边环境带来较大的风险。
2.机动车维修企业油品使用及储存问题机动车维修企业内常储存着各种类型、容量大小的工业油品,如常规机油、柴油、润滑油等。
这些油品的使用和储存,都需要建立标准的化学品储存库,要根据不同的油品,采取不同的储存方式。
如果不遵守储存和使用标准,会造成油品泄漏,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的风险。
3.机动车维修企业废气排放问题在机动车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工业油品剩余量的挥发、洗涤剂等挥发的气体。
如果没有相应的收集处理措施,这些废气就会污染周边环境,并且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
二、机动车维修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分类1.大气污染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油品挥发、柴油和空气滤清器等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以及使用过期的水性油漆等。
2.水体污染机动车维修企业的水体污染主要是在车辆洗涤以及清洗储油桶、机油桶等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3.土壤污染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土壤污染主要是因为机动车的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废弃的机油、废机油滤清器、废旧轮胎等物质,被随意丢弃、堆放,最终导致土壤污染。
三、机动车维修企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建设清洁车间,规范管理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建设清洁车间,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确保车间内的生产场所清洁卫生。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标题: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
机动车环保检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机动车环保检验存在的主要问题1. 检验标准不统一在不同地区,机动车环保检验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的检验标准过严,导致车辆的合格率低,而另一些地区的标准过于宽松,对尾气排放高排放的车辆容忍度较大。
2. 假检问题突出一些检测机构为了获得利益,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对不合格的机动车进行虚假检验,严重损害了环保检验的公信力。
3. 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机动车环保检验的监管存在疏漏,导致检验行为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4. 数据共享不畅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畅,导致环保检验结果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车辆的行驶证和年检标上,缺乏实时的监管和处罚。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1. 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排放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检验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加强监督加大对环保检验机构的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抽查检查,并严惩违规行为。
3.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换和沟通机制,确保环保检验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车辆的行驶证和年检标上。
4. 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环保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管力度,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确保环保检验工作能够有效展开。
5. 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对机动车环保检验的监督和参与,增加公众对环保检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质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机动车环保检验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联动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机动车环保检验的质量和有效性,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当前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宋磊

当前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宋磊发布时间:2021-10-29T05:10:07.86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1期作者:宋磊[导读] 当今社会,机动车已成为我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机动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环境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相关部门应对其加大重视程度,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改善环境,做好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向着绿色方向前进。
宋磊昌吉州环境污染监控中心新疆昌吉州 831100摘要:当今社会,机动车已成为我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机动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环境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相关部门应对其加大重视程度,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问题,改善环境,做好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向着绿色方向前进。
关键词:机动车污染;问题;防治措施一、机动车污染产生的问题机动车尾气污染是由机动车排放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及固体颗粒物等。
据研究表明,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
机动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
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
机动车尾气多集中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低层面,正处于人的呼吸带附近,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儿童的影响最大。
臭氧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简单来说: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在反应中自由基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造成臭氧积聚。
随着工厂持续减排,机动车尾气慢慢地就成为了城市中最大的污染源,它们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颗粒物源解析研究报告》,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比例远高于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9-08-07T13:31:05.40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作者:汪柳军
[导读] 从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着手,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提出几点看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也成了现代城市中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交通工具。
机动车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和便捷,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表现。
但是,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负担,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对城市发展、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鉴于此,文章将从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着手,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问题;措施
引言
机动车尾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大气环境是环境中的一大主体,如果大气污染得不到缓解,人类将在污浊的空气环境中生活。
这不仅增加患有呼吸等疾病的概率,也增加了地球净化的负担。
机动车在大型城市中随处可见,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碳(CO2)和微粒物(PM)等。
这些气体使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大气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未燃碳氢化物HC、颗粒物PM和臭氧气体等污染气体,对人类和动、植物危害甚大。
综上所述,对大型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方式进行改革,首先分析机动车尾气的源头问题,改进汽车燃料,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再介绍如何利用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对机动车持有者进行督促;然后根据大型城市具体的实际情况,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1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危害概述
1.1铅污染及危害
作为一种极易发生爆炸的液体燃料,为了加强汽油的稳定性和防爆性,汽油中通常都会加入四乙基铅作为防爆剂。
虽然四乙基铅的添加加强了汽油的使用安全,但是铅本身作为一种蓄积性的有毒物质,经过机动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之后,会侵入人体,进而对神经系统、肾脏以及造血系统等造成慢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问题,食物、呼吸以及饮用水董事铅进入人体的常见途径。
1.2CO污染及危害
CO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发动机中产生了不完全燃烧,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CO的原因有多种。
在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出现损伤或者火花塞发生老化的情况下,机动车燃烧室会出现点火滞后的现象,导致活塞在完成一个周期运动之后,混合气体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反应,没能完成最终反应的CO就会随机动车辆尾气排入外界空气中。
怠速行驶状态下的汽车,燃烧室内的压力和温度以及发动机转速都比较低,会减慢燃料的燃烧速度,使得燃料不能完全和空气接触,此时就会产生不完全产物CO。
除此之外,在应用老式发动机的机动车辆中,也很容易因为外界空气的供应不足导致CO产生。
CO气体进入人体之后,会与血红蛋白发生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对于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影响体内系统的正常循环,一旦人体吸入过多的CO气体,会对神经中枢系统产生影响,引发死亡。
1.3碳氢化合物污染及危害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三部分,油箱中泄漏、挥发的燃油,以及燃烧室中发生的不完全燃烧的燃油。
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浓度主要受到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影响,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中,燃油会进行充分的燃烧,碳氢化合物在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的浓度就会下降。
反之,如果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下,或者机动车刚启动,无法进行充分燃烧的燃油就会提高碳氢化合物在尾气中的浓度。
1.4颗粒物污染及危害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通常都会含有部分颗粒状可吸入固体物质,这些很容易被人体吸入的颗粒物大多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含碳颗粒物以及其他物质所组成的一种复合物。
其中,高分子化合物的吸附性极强,会将空气中的重金属、苯、病原体以及细菌等有害物质吸附到自身,进而被人体所吸收,危害人体肺部和消化道等内部器官的健康。
人体可吸收颗粒物中还会携带有部分致癌的有害物质,大大提高了人们患病的概率。
2机动车尾气的相关治理方案
2.1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头加大尾气排放检测
要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首先要在尾气排放的源头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以保障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指标处于规定的区间之内。
自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全面开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
第一步应该开展相关的安全检测,只有在安全监测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才可以开展环境检测,确保机动车的尾气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然而,从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得知,我国各类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仍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措施。
所以,鉴于目前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国家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有必要出台全新的环保规定,包括新能源开发、尾气处理装置研究和汽车生产相关规定等,同时清晰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与义务,明确工作范围,防止工作交叉盲点出现。
各级部门对于那些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机动车,强制其作出相应的整改才能在路上驾驶。
2.2尽快发展和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
目前机动车大部分还是以燃油为主,这也是造成尾气排放量多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燃料,发展清洁环保的机动车,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燃料质量,资源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比如可以使用氢气、甲烷等代替汽油,大部分城市已有了CNG供气站,该燃料不但成本较低,而且排放的有害物质少。
2.3加快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我国公共汽车人均污染量是汽车的1/20,也就是说公共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
因此,应该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等都是环境友好型出行方式。
在城市中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乘坐公共汽车,同时依然加大对机动车数量的控制。
另外,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也非常重要,只有真正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处理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性,才能科学选择交通方式,减少不必要出行,支持环保事业。
2.4落实企业的环保责任
在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方面,相关企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环保责任。
因此就要求企业应该按照政府的标准开展符合环保范式的申报工作,同时依照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来安排机动车车辆的生产。
在机动车企业生产的规范作业流程中,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报、生产、销售一致性质量监督体系。
相关企业不仅要保障机动车辆环保装置持久耐用性,而且对于那些未达到排放标准规定耐久性要求的机动车辆,相关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法律承担一定的治理责任同时采取方案确保其达标。
3结语
综上所述,机动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污染性尾气也影响了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要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引入清洁燃料,使用无铅汽油等清洁燃料之后,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将会减少至五个百分点左右;积极分析其危害的主要来源,制定人性化的监管方案,有了法律的约束之后,上级部门的命令会更好传达到各基层手中,尾气治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尾气;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在今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的同时,应合理设计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区,做到完全以步代车,全国人民一起参加尾气排放的治理中,减少尾气污染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毛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3(1):118-119.
[2]王少丹,温泉.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及防治[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3).
[3]张弛.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现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