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规培管理模式探索吴云

合集下载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在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李克镜发布时间:2023-06-07T08:20:12.6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李克镜[导读] 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胜任力导向是当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年来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全科医生为目标,通过分层次培养、强化中医门诊教学、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养、鼓励学位衔接等培训模式,促使其向着复合型医学人才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基地高质量内涵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全科医师是医疗卫生体系中基层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基层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与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及转诊等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工作。

其岗位胜任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保证、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包括6个维度[1],分别为:患者照顾、医学知识、专业素养、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2002年临床医生的胜任力首次被明确定义:“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或群体受益。

”2018年中国住培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发布了“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生学习”六大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2]。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组成。

本文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现状,进一步探讨原因,构建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岗位胜任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在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中出现的重临床轻科研、组织管理松散、轮转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医学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预期目标,就必须把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放在首要。

一、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现状分析(一)制度建设不健全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单位缺乏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主要表现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等同于一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未设立专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等。

导致学生对自己在读研究生和规培生的双重身份混淆不清,身份存在感、归宿感不强,培训积极性不高,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轮转科室未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制定规范、严格的考核体系。

一些考核流于形式,僅限于出科理论成绩的考核,临床操作技能的考核较少或未纳入考核体系。

考核科目、形式单一,对轮转期间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思想政治纪律等缺乏考核,影响考核的系统性、公平性和完整性。

(三)重临床轻科研教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大多数时间在临床上,医院日常事务性多,临床压力大,对科研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少。

许多研究生临近毕业仍未有相关的科研成果,科研、临床带教、理论教学等水平与其他社会住培生并未有太多区别,根本无法体现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和相应的层次水平。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管理及质量控制多维化体系的实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管理及质量控制多维化体系的实践

282投稿邮箱:zuixinyixue@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1·医学教育·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管理及质量控制多维化体系的实践赵翔宇,殷安康,王逸,梁兰玉,郑世军,刘涵(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江苏 扬州 225001)0 引言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着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需要始终以提升全科医师职业素养、提升全科医师专业技术水平、建设稳定高质量的全科医师队伍为目标[1]。

有助于全面提高全科住培教学质量,全方位培养全科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操作技能。

对基层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各级水平职责相适配的师资分级培训带教体系的形成、一体化双向联动培训机制与模式的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落实、全科医生制度的建全、符合需求的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上,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管理,完善质量控制多维化体系。

1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制订相关组织对于全科医学岗位胜任力的界定要求全科医师必须掌握照顾患者的方法、了解足够全科医学知识、基于实践进行学习以及改进、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职业精神以及职业素质、基于系统的实践[2]。

基于全科人才培养目标、全科医学教育任务,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为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医学科学精神、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实践水平。

以期最终培养出的全科医师具有较高岗位胜任力、可以独立应对常见全科疾病的诊治、较高的临床技能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素养。

通过不断的培训,全科住院医师应该充分体现出协作、应变、担当的素养。

2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管理措施2.1 全科住院医师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改进王晓雪【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9(037)024【总页数】3页(P153-155)【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管理体系【作者】王晓雪【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2.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师提高实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必要阶段[1]。

2014年1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发布是促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全面拉开帷幕[2-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二十余年的摸索实践,在规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改进,始终注重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培养,力争培养出高水平医学人才,现介绍如下。

1 构建规培管理体系,完善规培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开展和管理规培工作,我院设立专门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具体负责住培工作,实行院长“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院长具体负责,构建“领导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毕业后培训部、专业基地、三级学科”四级架构,形成了统一领导、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各专业基地设立规培管理小组,由基地负责人、规培主任及规培专职秘书组成,主要负责政策执行、过程管理、教学实施及培训考核等。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住培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规培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导师制度、培训督导机制及考核管理办法等,为住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2 建立学员电子培训档案随着培训基地住培学员人数的不断增长,而规培专职管理人员有限,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实时动态管理,且规培工作琐碎而复杂,其管理工作涉及学员招录、日常管理、培训及考核等多个环节,以信息化手段管理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可极大地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浅析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创新管理

浅析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创新管理

浅析BOPPPS教学模式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创新管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外科的护理教学中应用BOPPPS的教学模式具有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60名护士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护士的带教满意度以及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并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带教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带教满意度(76.67%);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临床带教满意度,提高了实习生出科时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临床外科;护理教学;创新管理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为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6个模块,是注重教学互动与闭环反思的教学模式。

临床外科是护理生实习轮转的主要科室,具有专业性高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但传统临床外科护理教学模式较单一,护理生学习被动且难以达到教学目标[1]。

本次主要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BOPPPS模式具有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60名护士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名护士。

对照组中男护士3名、女护士27名,年龄在19-22岁,平均年龄为(20.59±1.36)岁,其中大专生18名、本科生12名。

观察组中男护士2名、女护士28名,年龄在18-22岁,平均年龄为(20.43±1.28)岁,其中大专生17名、本科生13名。

将两组实习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习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作为重点,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依次安排教学流程,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来调整教学顺序,在讲授知识时要根据多媒体技术进行个案分析,阶段性的课程完成后,剩余时间要留给学习者自己进行探讨并提出疑问,一旦出现不能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搜集之后在下次教学集中加以说明。

围绕岗位胜任力介绍规培经历,重点突出工作成效

围绕岗位胜任力介绍规培经历,重点突出工作成效

围绕岗位胜任力介绍规培经历,重点突出工作成效岗位胜任力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规培经历则是提高个人岗位胜任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这里,我将介绍我自己的规培经历,并重点突出工作成效。

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技术水平非常高、拥有众多高端设备的医院。

在这样的医院里,工作要求非常高,需要我和我的同事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

在规培期间,我选择了儿科这个领域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儿科领域,我主要参与了医院的新员工培训和定期的小规模培训。

在这些培训中,我学习了儿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和医疗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医院的新员工实践演练,以及一些实际医疗活动的观察和参与。

通过这些培训和实践,我逐渐了解了儿科的工作要求和特点,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疗技能和应对方案。

在工作中,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患者和家属,并且能够更加熟练地完成各项医疗工作。

在我的同事和上级医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逐渐在工作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开始参与医院的危重病人的救治,以及新员工的培训和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实践和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和经验,并且积极地和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工作中,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方面,我要确保我的医疗操作符合医院的医疗规范和标准,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

另一方面,我要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和关怀。

通过我的努力和实践,我发现我的规培经历不仅帮助我掌握了扎实的儿科医疗技能,而且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成效和职业素养。

尤其是在危重病人救治方面,我的规培经历让我可以更加自信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做出医疗决策。

我认为,规培经历对于提升我们的岗位胜任力非常重要。

在规培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医疗技能和知识,以及医院的医疗文化和价值观。

这些经历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自信,也更有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上海市政府
全国医学专 规 2010 年 范化培训、改革 12 月 临床医学研究生
教育
2010 年全国第八届 医学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学术年会优秀 论文一等奖
全国医学专 业学位教育 指导委员会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 1999 年 9 月 完成: 2009 年 9 月
实践检验期: 4 年
4、提供了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已经在工商管理等 39 个学科举办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5+3‛模式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真正做到了以医生职业为导 向,与卫生行业紧密结合,从而为我国其他种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成功典范。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 1000 字)
3、协同机制创新:本成果体现了医教协同,对于我国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5+3‛模式以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既是贯彻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又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4、实践教学创新:本成果突出了能力培养,以培养合格医师为目 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突出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培养,加强质量保 障体系建设。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为基础,建设了临床医学专 业 18 个学科 54 门临床理论课程;创新了公共课网络化教学方式,供 ‚5+3‛硕士在住院医师规培期间自主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进程;严格 按照住院医师规培细则,进行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融入人文精神 培养;研制了紧密结合临床应用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了‚重科 研、轻临床‛的倾向。
2
2009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 见》的精神,复旦大学等高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途径,率先在全国构建 了 ‚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当年新增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 中实施。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住培出科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住培出科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CHINA HEAL TH INDUSTRYDOI:10.16659/ki.1672-5654.2023.20.180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住培出科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孙昭睿1,邱艳华1,周铃1,王晓冬1,何淑通21. 连云港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科教处,江苏连云港 222000;2.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务处,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是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中医住院医师。

中医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中医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结果等质量评估核心指标是评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胜任力的重要依据。

通过持续完善中医住培出科考核方案,包括优化专业理论考核、专科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增加中医基础考核、中医经典考核的内容,强化中医住培出科考核的组织实施和结果认定,对中医住培考核结果在绩效考核、师资遴选、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积极运用,明显的提升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估核心指标,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胜任力培养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标准;质量评估核心指标;出科考核方案;考核结果运用[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10(b)-0180-03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sting Scheme for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s Guided by the Model of Post CompetencySUN Zhaorui1, QIU Yanhua1, ZHOU Ling1, WANG Xiaodong1, He Shutong21.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Lianyun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200 China;2.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China[Abstract]The main task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sidents is to cultivate their post competency. The core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such as the passing rate of the completion examination and the annual test results of TCM residential training, are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assessing post competency. Lianyun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 national TCM residential training base, has kept improv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partment-completion testing schem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further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TCM basic assessment and TCM classic assessment, strengthened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CM resi⁃dential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ults, and actively applied the results of TCM residential train⁃ing assessment i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each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t has improved rapidly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quality of TCM residents and gained apparent growth in the core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ost competency of TCM residents.[Key words] Post competency;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TCM residents; Training standards; Core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Department-completion test; The use of test results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规培管理模式探索吴云
发表时间:2019-05-15T11:29:56.1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作者:王加胜朱强通信作者翁彤宦心盛向明吴云
[导读] 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王加胜朱强通信作者翁彤宦心盛向明吴云
(扬州大学附属兴化医院科教科;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院自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模式。

通过推进管理创新、完善组织架构建设、更新带教模式、加强基地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保证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模式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42-01
1.岗位胜任力的要求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明确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力为核心。

胜任力,即胜任能力,顾名思义,可理解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是合格住院医师的标准。

2.完善架构建设,更新规培认识
2.1建立组织架构,明确分工职责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培文件精神,医院设立了以院长为委员会主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委员会、以分管院长为委员会主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委员会和负责规培日常管理部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规培工作管理体系。

实行“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三层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统一领导,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1]。

2.2更新规培认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关键在于思想上重视。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组织基地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文件精神,转变“重临床,轻培训”的思想。

通过岗前培训、入科宣教和规培医师座谈会,加强学员的规培重要性的宣传,让学员真正了解培训的意义,如何才能达到所培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2]。

3.更新带教模式
3.1导师责任制
住院医师入科培训时,由科室安排带教老师,实行导师责任制[3],责任导师与住院医师形成对应的“匹配”关系,开展岗位胜任力的个别性的指导。

3.2 实施“2个1”和“5个2”计划
“2个1”和“5个2”计划即每周进行一次科内小讲课,每周进行一次规培带教督查;两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两周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周进行一次死亡病例讨论,两周进行一次规培教学讲座,两个月进行一次规培医师座谈会。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坚持岗位胜任力带教。

3.3 落实“3个规范”
我院为保证规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医院着力做好“3个规范”建设,即“规范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考核”。

规范培训计划:规培管理办公室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统一制定本专业轮转计划,严格培训要求,规范轮转管理。

3.4更新考核评价体系
统一考核标准,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优化考核形式,将Dops、mini-CEX等先进的考核方法应用于规培考核中,力争通过考核、评价、反馈、整改,达到“戴明式”培训效果。

同时建立“月汇报制”,在学员轮转过程中,每月向导师上报月度登记表,由导师签署意见报送规培管理办公室。

通过全程跟踪式带教,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保证住院医师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4] [5]。

4.加强基地建设,改善规培条件
4.1教学资源建设
医院出资建立了600多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包含:院前急救、救护车急救、模拟抢救室、模拟ICU、内科技能室、物理诊断室、模拟门诊、妇儿训练室、外科训练室、腔镜及内镜训练室等实训室。

同时添置了理论在线学习与考核系统、技能培训与考核系统、OSCE考试管理软件,大大提升了规培医师培训的技能层次,实现了理论与技能操作的无缝对接。

4.2 保障生活服务
医院为规培医师提供专门的学习教室满足学习需要;同时,建有篮球场、健身中心,满足学员锻炼、健身等需求。

所有规培医师均享受就餐补贴和住房补贴,保障了其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6]。

6.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毕业后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规培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是关键。

我院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坚持岗位胜任力带教,稳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潮.实施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 [J].中国医刊,2018,53(1):21-23
[2]陈蕾,王明胜.新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 [J].医药前沿,2018,8(11):368
[3]霍墨菲,王磊,王晨.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及其改善措施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2):917-919
[4]王婷.协同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与探索 [J].心理医生,2018,24(1):314-315
[5]张云宏,杨帆,闵波,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75-176
[6]黄发云,曹华,杨凤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2):913-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