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低位直肠癌是指直肠肛门下2-5厘米的肿瘤,通常需要进行保肛手术治疗。
保肛手术是指在尽可能保留直肠的切除肿瘤并进行直肠的重建,以保留肛门功能。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直肠和肛门功能。
手术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术后患者的存活率、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一般在60%-70%之间。
而且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综合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保肛手术的生存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
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肿瘤复发率也有所降低。
相比于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手术不但可以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还能有效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率。
研究表明,保肛手术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一般在10%-20%之间,明显低于根治术的患者。
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在逐渐减少。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保肛手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腹部感染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度。
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肛门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方面,保肛手术可以避免患者出现长期的人工肛门造口,减少了排便的不便,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保肛手术的肛门功能保留率较高,术后可以恢复较好的排便控制能力,减少了患者排便失禁和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传统的保肛手术方式需要行直肠术后造口或者结肠吻合等操作,对患者的肛门功能保留效果并不理想。
低位及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及功能评价

低位及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及功能评价王锡山近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就.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对直肠癌肠壁和淋巴结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化、手术技术的提高。
尤其是双吻合技术的广泛应用,外科医生在技术上已经能够完成保肛手术。
随着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量的骤增.甚至出现“埋葬”Miles手术的念头。
越来越多的患者不仅要求术后长期生存.还期望良好的生活质量。
医生在尽善尽美地完成手术的同时。
还需要关注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关注他们能不能融入家庭、融入社会。
因此。
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标准的判定和功能评价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中低位直肠癌的分段在欧洲和北美等结直肠癌高发地区.不足40%的患者是直肠癌.而李明等…的研究数据显示.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还是90年代。
中国均以直肠癌为主(72.6%和66.9%)。
我国直肠癌的特点之一是中低位直肠癌多见.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0%。
目前直肠癌位置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大多数学者习惯上将腹膜反折以下的癌肿称为低位直肠癌。
直肠按解削学划分为上、中、下3段,总长度约15cm。
癌肿距肛缘大于12cm称为上段直肠癌。
可行传统的Dixon术;癌肿距肛缘7—12cm为中段直肠癌;癌肿距肛缘小于7cm(即腹膜反折以下)称为低位直肠癌[2】。
二、吻合口位置判定、吻合平面与术后恢复情况保肛手术是将传统经典手术原则需要行Miles术的中低位直肠癌。
改变为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以保留肛门功能的一种术式。
在保肛手术中.直肠癌下切缘的安全距离是决定能否保肛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远端切除距离至少要大于2cm.甚至有研究证实在确保下切缘阴性的情况下.即使下切缘的距离小于lcm也是安全的。
当然,在术中还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病理类型、侵犯深度、周径及大小等各方面的因素。
笔者对中低位直肠癌逆向浸润的研究表明.95%的病例浸润不足2cm.建议远端切除至少2.5cm,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例建议切除5cm:95%的系膜转移组织距离小于3.5cm.常规应切除远端系膜4cm。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96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肿瘤 残留 、 播散 、 种植 ; ③肿瘤远端肠 管切
除不少 于 2~3 m, 留肛 提肌 、 约肌 、 c 保 括 肛管的完整无 损。
参 考 文献
1 郁宝铭. 直肠癌. : 见 王吉 甫主编. 胃肠外 科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0: 19 一 北 人 20 10
选择 。 大 量 的 基 础 和 临 床 研 究 证
全的括约肌功能和完整的感 觉反射功 能 ;
②强调肿瘤切 除 的彻 底性 和淋 巴清 扫 的 根治 性 。必 须 遵 循 直 肠 全 系 膜 切 除 术 ( ME 的原 则 , 持 盆筋 膜脏 层 的完 整 T ) 保
性 , 瘤 远 端 系 膜 切 除 不 少 于 5 m, 止 肿 c 防
是超低位吻合 , 肿瘤远端肠管切 除毕竟有
限, 但安全性 一直存在 争议 。随着对低位
直 肠 癌 生 物 学 特 性 、 润 及 淋 巴结 转 移 规 浸
律研究 的不断深入 , 在低位直肠癌 中选择 部分病例实施保肛手术可以达到根 治。5 年来利用双器械吻合 技术 ( S 、 D T) 在全直 肠系膜切 除 ( ME 的基 础 上 , 成低 位 T ) 完
造成不便 。为 了提 高生存质量 , 人们 的观 点已从单 一 的 “ 肿根 治 、 癌 保全 生命 ” 的
目标 , 转变为“ 根治 疾病 、 改善生 活” 的双 重标准 , 保肛手术已成 为低 位直肠癌 手术 治疗 的首 选术 式 , 腹会 阴联合 根 治 的 经 Mi s l 手术 已从 “ 标 准 ” e 金 降为 最后 一种
7 00 3 90甘肃兰州大学附属 白银医院普外科
吻合 , 大量热蒸馏水灌洗腹腔 、 盆腔 。
影响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相关因素的研究及术前评估的开题报告

影响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相关因素的研究及术前评估的开
题报告
摘要:
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后出现残余肿瘤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低
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术前评估模型,以提高手术保肛成功率和降低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内容:
1. 影响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的相关因素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神经损伤、手术方式等因素对术后
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找出影响手术保肛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2. 建立术前评估模型: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术前评估模型,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方案等需要评估的因素,预测患者手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残余肿瘤发生率等
指标,为手术保肛方案的选择和手术结果的预测提供依据。
意义与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究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的相关因素,建立术前评估模型,提高手术保肛的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术
后生活质量。
此外,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可作为类似肛门疾病的手术治疗的评估和
选择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肛门括约肌功能、术前评估模型。
超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20 年 6 一01 6 08 月 2 1 年 月笔者所 在医 院收治 5 例 超低位 0 直肠 癌患者, 中男 3 例 , 其 6 年龄 4 ~ 5 平均 6 .岁 ; l 例 , O 7 岁, 1 3 女 4
年 龄 4 ~ 2岁,平 均 6 . 27 28岁。D k s分 期 : ue A期 2 6例 ,B期 化者 2 5例 ,低分 化者 1 ,腺 瘤癌 变 4例 。5 例 O例 直肠 癌患 者
2 结果
两组 患者术后 复发、肝 转移 以及 术后 3 生存率 比较 差 异 年
均无统计学 意义 (> . ) 见 表 1 尸 O 5, 0 。试验 组术后发生吻合 口狭窄
1 ,吻合 口瘘 1 ; 例 例 对照组术后发 生吻合 口狭窄 2例 ,吻合 口 瘘1 例,两组患者并发症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5。 0 ) 0
术前 均 经肛 门指 诊 ,经 纤 维结 肠镜 ,钡 灌肠 造 影 检查 确 定 肿
术后 常规禁食 ,胃肠减压 ,肠外 营养支持。5 O例病 例术前 均未行辅助放化疗。术后 3 4d常规行早期化疗,方案为 5 F +  ̄ -U
1 随访 . 4
2 4例 。病 理 诊 断直 肠腺 癌 5 O例 ,其 中高分 化者 2 0例 ,中分 亚 叶酸钙或 5 F +亚叶酸钙 +澳沙力铂 6 9次。 -U ~ 对5 0例患者术后 随 1 — 8 2 3 个月,平均 2 . 63个月。随访 内容 涉及患者术后并发症 、术后生存率 。
值得推广c
【 关键词 】 保肛手术 ; 超低位直肠 癌 ;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7. 5 4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 — 0 2 0 6 4 6 0 (0 21 0 2 — 2 6
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探讨

3 护理
降低 了患者的医疗 费用 , 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般资料 .
我科 自 20 0 8年 3月 ~2 1 0 0年 1 2月共为 6 5
例低位直肠 癌 ( 肿瘤 下极 距 肛缘 ≤1 m) 0 c 患者 施行 保 肛手
术, 其中男 4 2例 , 平均年龄( 6 0 5 .0±1 .2 岁 , 2 33 ) 女 3例 , 平均
・
5 8・ 4
安 徽 医 药 A hi dcl n hr aet a ora 2 1 p ;6 4 n u i dP am cui l un l 0 2A r1 ( ) Me a a c J
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的探讨
彭传珍
( 安徽 医科 大学附属 六安 医院, 安徽 六安 27 0 ) 3 0 5
免狭窄 ] 。 3 2 5 并发症 的护理 .. () 1 吻合 口瘘 的护 理 : 术后 严密观 察病情变化 , 时发现并 作 出正确 诊断 , 及 一般 术后 3~5d最 易发生吻合 口瘘 , 此期 间要 注意患者体温及引流液的变化 , 在
据患者 的情况做好 安慰 、 解释工作 , 耐心 向患者讲解手术 的必 要性和可行 性 , 励 患者 与家 属 、 鼓 朋友 及相 同经 历 的病 友 沟
的肿瘤及 直肠周 围系膜 分离至肛提肌平 面 , 除远端直肠周 清 围脂肪组织后可行切除吻合术 。
2 结 果
关键词 : 低位直肠癌 ; 肛手术 ; 保 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 癌是消化道常见 的恶性肿瘤 之一 , 发病率每年 以 其
2 的 速 度 增 长 , 我 国 中、 直 肠 癌 占全 部 直 肠 癌 的 % 在 低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的手术治疗体会

术版: 中旬 刊) , 2 0 1 2 ( 7 ) : 1 0 - 1 1 .
[ 2 ] 周 惠. 影 响有 效 胃肠减 压 的 因素及 护理对 策 [ J ] . 攀枝 花学 院学 报 ( 综 合版) , 2 0 1 2 , 2 9 ( 6 ) : 1 2 1 — 1 2 3 .
间 也不具 备显 著 的差别 ,P > 0 . 0 5 。并发症 比较 ,两组 中均 出现吻合 口瘘 、急性 胃扩张 、肺 部感染 、咽喉炎 并发症 ,但是 ,A 组 的并发率 ( 2 8 . 3 3 %)t L B 组 ( 8 . 1 1 %)明显高 , P < 0 . 0 5 ,且咽 喉炎的并发率 ,A
[ 4 ] 李 红光 , 鲍 学斌 , 翟 保 平. 下消 化道 术后 早 期停 用 胃肠 减压 1 0 0 例 观察[ J ] . 郑t ' 1 、 I 大学学 报( 医学版 ) , 2 0 0 8 , 4 3 ( 4 ) : 8 3 8 — 8 3 9 .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的手术治疗体会
张 海 涛 曹 伟 华
第3 天 ( 2 0 6 . 4 土1 0 8 . 2 )m L 相 比 ,差 异显著 , P < 0 . 0 5 。两组预 后效果 比较 如表 1 N 示 ,术前 、术后 ,两组患 者各 自比较其腹 围的变 化 ,两
所述 ,胃肠减压应用于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术后治疗,会对患者造成 不 良影响,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使用该技术。 参考文献
2 0 1 4年 3月第 1 2卷 第 9期
表 1两组预 后 状况 比较 ( ±s )
・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2024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2024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出现和应用,众多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肛可能。
但ISR术所带来的一系列肛门结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张卫教授团队提出的超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CSPO)也叫“改良的部分ISR”:以肿瘤远端1 cm作为肿瘤侧切除线,以高于肿瘤侧切除线2 cm~3 cm作为肿瘤对侧切除线,利用对侧多保留的肠璧与近端肠管吻合,可以更好的保留肛门功能。
本文针对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CSPO研究进展,对超低位直肠癌CSPO手术的产生背景、解剖学基础、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评估方式、腹腔镜条件下手术操作要点、与其他术式对比、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全面系统介绍,为超低位直肠癌CSPO的推广进一步提供文献支持。
同时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近年来,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1],在整体结直肠癌患者人群中直肠癌的占比高达49.8%,而中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高达70%~80%[2],相比于中、高位直肠癌,低位直肠癌具有更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
随着诊断技术在直肠癌分期中的评估越来越精准,不同危险度分层的直肠癌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对于低位直肠癌,器官保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OPRA研究显示,部分直肠癌患者可通过有效新辅助治疗而豁免手术[3]。
对于不可豁免TME手术的患者,如何实现保器官及功能是外科治疗一个新的探索领域。
传统认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是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4]。
但其使患者肛门缺失,永久性肠造口严重影响了术后生活质量。
1994年Schiessel[5]提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开启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新篇章,ISR的提出是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大福音,ISR术不仅让众多低位直肠癌患者保住肛门,而且还得到较好的肿瘤学结局[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手术基本切除范围
直肠全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对上方侧方淋
巴结清扫和软组织进行切除范围与Miles手
术相同,切除肿瘤上缘10-15 cm的近端肠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经验介绍
对于腹膜反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癌灶距 肛缘≤7CM)术式的选择才涉及到保肛的问题。 绝大部分患者不能够接受造瘘改道手术,许 多超低位直肠癌(癌灶距肛缘小于等于5CM) 患者仍期待保肛治疗
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从根治角度来说, 能否保肛需要从一个综合的情况来分析评定
病理类型:隆起型,盘状型,局限溃疡型,浸 润溃疡型,弥漫浸润型
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 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依据经验对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的条件把握综合为以下几方面:
结合以上将直肠癌归入Dukes分期、TNM 分期,综合评定后决定最终术式的选择。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我院常用吻合方法及术式选择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吻合器吻合法(用于解剖条件尚可的患者,
亦是我院直肠癌手术最常用方法)
肛侧钉入闭合器,近端荷包钳做荷包纳 入吻合器头,收紧荷包,经肛门用直径 28~35 mm吻合器完成吻合
若癌肿位置较低,必要时可经肛门直肠 拖出切除双吻合器技术行直肠癌超低位前 切除保肛术。术中将乙状结肠、直肠和肿 瘤一并拖出至肛门外,在肛门外采用闭合 器闭合离断直肠,克服了的闭合器在狭窄 盆腔内操作难度大的缺点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Hale Waihona Puke 手术步骤(以dixon手术为例)
1. 进腹 2. 游离保护输尿管及骶前神经 3. 游离乙状结肠 4. 游离直肠 5. 切除病变肠管,移去标本 6. 结直肠吻合 7. 冲洗,关闭盆腔腹膜,放置引流管 8. 关腹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保肛适应症
保肛术不是机械的将肠管连接起来就行了,而 是在此基础上,保留肛门的正常功能才是成功的 关键
肛门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需要多 组肌群协调一致的参与来完成。因此从解剖角度 上,保肛术必须最大限度的保留这组肌群(如肛 提肌,耻骨直肠肌,内外括约肌以及侧韧带等), 不破坏他们的功能,以及尽可能的预留一定长度 的肠管。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依据经验对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的条件把握综合为以下几方面:
直肠指诊:可初步了解癌肿下缘距离肛缘或齿 线的距离
电子结肠镜:直视下了解癌肿的形态特征,对癌 肿有基本的判断
超声、CT:可以了解癌肿的浸润程度、环周情 况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否有远处脏器 转移等
管及系膜及肿瘤远端2~5 cm。术中判断直
肠旁淋巴结转移,肿瘤占居肠腔1/2周,侵
及直肠侧韧带者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保
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内外括约肌,
坐骨直肠窝脂肪组织及肛周皮肤。部分病
例切除内括约肌,保留外括约肌(即Bacon
术式)。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淋巴结清扫及切除范围
对于DukesC期,常规沿系膜轴进行根3 以上清扫,肠管轴上切缘10~15cm,下切 缘2~5cm。直肠旁淋巴结肿大者从肠系膜 下动脉根部上方2cm,直肠上动脉周围淋巴 结肿大者从左肾静脉下缘开始清扫腹主动 脉周围淋巴结,进行扩大性盆腔淋巴结清 扫。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 术探讨及临床经验总结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Sceond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前言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 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约占大肠恶性 肿瘤的70%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前言
如何在低位直肠癌中合理的选择保留肛 门的手术适应症,选择最佳的再建术式是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一直是个热门的医 学课题,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同时 也是为患者造福的一门体现人性化的医疗 技术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前言
随着对直肠的局部解剖,直肠癌病理类 型特性、肿瘤浸润,淋巴转移规律的认知, 以及吻合器、闭合器广泛应用,越来越多 的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可行保肛手术
在确保根治前提下积极实施保肛手术。病 理类型,浸润深度,距齿状线的距离,盆 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这些都是决定能否实施 保肛手术的客观指标。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依据经验对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的条件把握综合为以下几方面:
另外,病人肥胖程度,肌肉强度,盆腔宽 窄,残留直肠长度与吻合平面高低亦是影 响保肛手术完成的因素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经验介绍
“直肠癌分子切缘”新概念的提出,底远 端切2CM已经足够,打破了传统低于5厘米 以下的直肠癌难以保肛,且只能经腹会阴 联合切除术的禁锢和束缚,为更多超低位 直肠癌病人保留肛门提供了可能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临床介绍
结合直肠癌分子切缘概念,及我们多年 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手法,我们在根 治的前提下,开展的最低位的直肠癌肿瘤 距离齿状线约2CM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前言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在低位、甚 至超低位直肠癌中选择部分病例实施保肛 手术是可行的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手术适应症的严 格把握,术式的合理选择,主刀医生的专 业技术,以及整个围手术期的个性化综合 干预。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经验介绍
怀疑肛门病就诊的患者,有必要常规行 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大肠恶性肿瘤,提 高大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采用直肠外翻切除直肠癌及其系膜,拉 出近端断端结肠与肛管吻合。术后辅助局 部放疗,按疗程化学治疗,病人预后良好, 随访3年未见局部复发
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探讨
保肛适应症
对于保肛适应症的选择很重要,医生需仔 细查体,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评 定能否在根治的前提下保留肛门。需遵循保命 第一,保肛第二的原则,在不影响根治的前提 下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