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暑假验收考语文试卷
2021年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含解斩

2021年高三暑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含解斩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殷.红/胭.脂缱绻./蜷.伏蹊.跷/蹊.径B.脸颊./狡黠.莞.尔/鲩.鱼迤.逦/逶迤.C.萌.芽/蒙.昧酒靥./梦魇.颤.抖/颤.栗D.翩跹./悭.吝嬗.变/擅.长稽.首/稽.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别读作 yān,quǎn/quán,qī/xī;B 项分别读作jiá/xiá,wǎn/huàn,yǐ/yí;C项分别读作ménɡ,yè/yǎn,chàn/zhàn;D 项分别读作xiān/qiān,shàn,qǐ/jī。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________。
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________,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的产物。
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________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
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
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________。
A.俯拾即是巧妙深深自在B.俯拾即是隽妙遥遥自然C.比比皆是隽妙遥遥自在D.比比皆是巧妙深深自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巧妙”指精巧美妙;灵巧高妙。
“隽妙”隽永美妙。
“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对“宋代散文化的诗派”的影响强调时间跨度,因此用“遥遥”合适。
形容书法风格,用“自然”。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黄山,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古迹多多,是人们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辽宁省沈阳二中、抚顺二中202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二中、抚顺二中202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功利是纯现实的,而空寂则是纯理想的。
功利是纯物质的,而空寂则是纯精神的。
因此想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标榜着一种中和态度的人生哲学,显然是由中国北方农村经济下产生。
他们不耽空寂,但也不着功利,儒家的中和态度是笃实的。
墨家在当时,大概他们的出身较儒家是更艰苦些,因而他们笃实的意味也较儒家更浓厚了。
由笃实而走上艰苦的路,便不免有些像贪功利。
当时中国北方农村需要笃实,却不必太需要艰苦。
因此墨家思想终因其太接近计较功利,而没有儒家般易受人欢迎。
道家则较闲散,但又折向空寂了。
只有儒家在不太紧张,又不太闲散之中道上,这是中国思想之正脉。
两汉儒生,都从半耕半读的北方农村中产出,他们不算太艰苦,但也不能太闲散,总仍还是要笃实。
董仲舒曾说:“明其道不谋其利,正其谊不计其功。
”他们不能不担着实际生活的担子,但那担子压得不太重,不紧张,还有一部分闲散工夫,可以让他们来求正谊明道。
所以他们能不空寂,又不肯汲汲去谋利计功,而确然成其为儒家态度。
到东汉以下,门第逐渐成长。
半耕半读的儒生,渐渐在大门第之养尊处优之生活中转变而为名士清谈。
那时则老庄道士占了上风,又染上了空寂的味儿。
佛教在那时传入,正投中国人当时所好。
但南北佛教风气不同,北方佛教比较在社会下层生根,因此也比较笃实。
南方佛教则寄托在门第士大夫间,尚玄想,尚清谈。
若说空寂,则南方佛教更空寂,后来天台禅宗都盛行在南方。
南方气候温暖,地面也狭小了,水土肥沃,生事更轻松,小家庭制也开始在南方蔓延。
人事牵犁,亦较北方轻减。
下及唐代,一辈士大夫,论其家世,比较还是北方传统占优势。
2021届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届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二暑假作业验收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8月假期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二(18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
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
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
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
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
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
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
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
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
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
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语文阶段测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语文阶段测试卷新课标人教版(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栈.道(zhàn) 吮.吸(shǔn) 巉.岩(chán) 扪.心自问(mén)B.烹.饪(pēng) 恣.意(zī) 戏谑.(xuè) 义愤填膺.(yīng)C.云霄.(xiāo) 戍.守(shù) 荆杞.(qǐ) 急索租税.(suǐ)D.花径.(jǐng) 桅.樯(wēi) 戎.马(róng) 天崩地坼.(ch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然后从而刑.之刑:处罚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请武皇开边意未已.已:停止B.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确实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县县官:地方官员蓬门今始.为君开始:才C.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爱:吝啬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视力则牛羊何择.焉择:区别俯足以畜.妻子畜:养活D.彼恶.知之? 恶:疑问代词,怎么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盍:何不殆.有甚焉殆:大概、可能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或许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车辚辚,马萧萧,行人..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弓箭各在腰 B.长者C.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D.故推恩足以保四海4.下列语句中加点俗语不能用括号中的成语代替的一项是( )A.陈教授这个人其实蛮好的,虽然有时候生起气来有点凶,但我们都知道他是刀子嘴豆....腐心..。
(心直口快)B.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的时候,领队出来发话了:“希望大家不要再为难他了,不要再对为什么受伤这件事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刨根问底)C.而分析人士称,如果这笔资金未能如期足额到账,该公司的收购计划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21年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辽宁省沈阳二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 语文试题 wo

辽宁省沈阳二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语文试题wo试卷说明: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阶段验收高二(15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客不雅题涂在答题卡上,主不雅题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议中国“鼎”鼎在中国由来已久。
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
譬如出言如山、赫赫有名、鼎盛时期、鼎力相助、鼎足之势、问鼎等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
按照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保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并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考试卷

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②为了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规范建委行政审批行为,建委民工委决定将对建设工程全程办事代理过程和效能实施。
③在本次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工在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繁荣______出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A . 安顿监察勾画B . 安置检察勾画C . 安顿检察勾勒D . 安置监察勾勒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上·梅河口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比如《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暑假验收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而刘夙婴疾病(婴:绕)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假使)A.又欲肆其西封(西:向西)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侵犯、欺侮)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置:放弃,丢下)B.正襟危坐(危:高高的)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弄错)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渡过)C.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均:权衡)汉亦留之以相当(当:适宜)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D.台隍枕夷夏之交(枕:倚、据)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道.芷阳间行②輮.以为轮③又前.而为歌曰④廊腰.缦回⑤使使以闻.大王⑥义⑦齐.彭殇为妄作⑧有席.卷天下之意⑨而耻.学于师⑩单于壮.其节A.①③④/②⑥/⑤⑨/⑦⑧⑩B.①③⑥/②⑤/④⑧/⑦⑨⑩C.①⑥/②⑤/③④⑧/⑦⑨⑩D.①③/②⑤⑨/④⑥⑧/⑦⑩3.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大王来何操?③为降虏于蛮夷④相与枕藉乎舟中⑤蚓无爪牙之利⑥彼且奚适也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而君幸于赵王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⑩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①⑤/②⑥⑦/③④⑨/⑧⑩B.①⑤⑦/②⑥/④⑨/③⑧⑩C.①⑨/②⑥⑦/③⑧/④⑤⑩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⑩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5.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有人将良心押给了魔鬼,铤而走险;有人干脆踩上了贼船,推波助澜。
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的程度:谎言变成真理,实话即是谬误。
②东坡“领赤壁”,李白“踞龙门”,二人各据江、河,各领风骚。
我认为诗赞黄河,太白;词美长江,东坡凌驾前人。
③孔子弟子三千,者七十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师徒共同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日月般光照和指引着人类的道路。
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B.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D.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A.而是,你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选择一份工作B.而是,你能够在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C.而是,我希望你在未来生活中感到快乐D.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22分)刘敬者,齐人也。
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
娄敬脱挽辂①,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
”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于是虞将军入言上。
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公刘避桀居豳。
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
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成王即位,周公②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
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险,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③,臣窃以为不侔也。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上疑未能决。
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④,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⑤,非一士之智也”。
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注:①刘敬,本姓娄,后受赐姓刘。
挽辂:绑在车辕上供人拉车使用的横木。
②周公:周成王姬诵的叔叔,周公旦。
③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
④榱:椽子。
⑤三代之际: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功业。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B.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C.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D.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10.(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A.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1.(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公之属傅相焉相:察看B.臣窃以为不侔也侔:等同C.卒然有急卒:突然D.案秦之故地案:控制12.(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敬希望晋见刘邦,同乡虞将军要求娄敬换上好衣服,娄敬却坚持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
B.刘敬述说了周王朝迁徙繁荣的过程,从部落始主后稷到公刘、太王、文王、武王,直到周成王定都洛阳,是用德政来取得民心。
C.刘敬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因群臣大都不是关中之人,满朝皆是反对之声,但高祖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D.西汉建都长安,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刘敬胸怀大局,颇具政治眼光;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不以人废言,能择善而从。
13.(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
②蕲:同“祈”,祈求。
③三折肱: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
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14.著名诗人张耒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请赏析此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5分)15.本诗多次使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逐一分析作者借此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四、句子默写16.(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4)用楷体或行体默写《登高》(请注意款识)。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陈众议马尔克斯走了。
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
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
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
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塞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
”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