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2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 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 是日,嫩苔生阁。 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 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沉李浮瓜忍轻 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 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柳永《女冠子》
《珠玉词》大多是在富贵优游的生 活中产生的,闲雅有情思。绝大 部分是小令。
“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 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 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 祖。” (冯煦《蒿庵论词》)
总的来说,晏殊词的题材比较狭窄, 基本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
第一,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连 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
晏殊的词虽写富贵气象却不落 鄙俗,写艳情却不落轻佻,感伤之 中还流露出一种闲雅的情调,或表 现出一种旷达的怀抱,有的词还有 一种深沉的理性与明晰的哲思。
二,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有《欧阳文忠公集》,词集名《醉翁琴 趣外编》,一名《六一词》。内容主要 还是恋情相思,离愁别恨。
欧阳修对此作的革新体现在两个 方面:
一,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 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 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二,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 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 应。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 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 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 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
宋王诜绣栊晓镜图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 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 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 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 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 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 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第一讲北宋前期词与柳永

• 词风受花间、南唐,特别是 词风受花间、南唐, 冯延巳的影响 。 • 欧词在风格上较为显著者有 两种:一种是清深婉曲;一 两种:一种是清深婉曲; 种是疏宕明快。 种是疏宕明快。
《蝶恋花》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中情 景融合无间, 景融合无间, 浑然天成, 浑然天成, 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意境。 完整的意境。
词人刻画意境是有层次的。
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 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 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 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 心情。 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 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 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 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且看欲尽花经眼,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莫厌伤多酒入唇。
——杜甫《曲江》(其一) 杜甫《曲江》(其一) 杜甫 》(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 第三层是花儿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第三层是花儿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第四层是花儿不但不语, 第四层是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 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从形式看,俪对工巧,奇偶天然。 从形式看,俪对工巧,奇偶天然
从内容看,情中有思。 从内容看,情中有思。 在惋惜与欣慰的情感交织中, 在惋惜与欣慰的情感交织中,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教学课件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浣溪沙》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 • “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伤春,留露出惋惜之情;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句在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 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圆融的观照。 • 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 • 全词含蕴浑融、闲雅平静。
欧阳修的生平
(1)早岁丧父,家贫无资;以荻画地,教以书字。昼 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 (2)中年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敢言勇为,数度起落; 历任中央和地方多种官职。 (3)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身历真、仁、英、 神宗四朝 . • 积极参加“庆历新政”,主张轻赋税,除积弊,实 行宽简政治,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 《宋史·欧阳修传》: •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 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修平生与人尽言 无所隐。”
柳永与北宋前期 词风的演变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一、晏殊词
晏殊(991~1055)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 人。谥元献。 《宋史》:“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 工诗,闲雅有情思”。王灼《碧鸡漫志》:晏词 “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 • (1) 擅长词令,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 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今存词130余首. • (2)《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 • (3)晏殊词少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诸人 的作品, • 晏殊词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 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首发其端,把西北 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了词坛。成为后来豪放词的 滥觞。 2、张先 (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从而在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加强了词 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古今一大转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3、王安石:吊古咏史。词的表现功能由应歌 娱人转向言志自娱,词风向诗风靠拢。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一、体式的新变 大力创作慢词 创用词调最多的人 二、审美情趣上的新变:市民情调的表现和俚俗的语 言 1、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2、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4、展现了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 三、表现手法的新变:铺叙和白描 1、赋法移植于词,铺叙衍展 2、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自 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多重空间结构
3、写景状物,抒情言事,大量使用白描 四、题材取向上的新变:自我化 展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五、柳永词的影响 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 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对五代词的因革 因袭:题材、审美风格的延续性 一、富贵闲雅的晏殊词 1、富贵闲雅,雍容大方,体现出浓厚的贵族 色彩 2、意境深厚,情中有思。在描写艳情生活之 外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3、珠圆玉润,风格俊美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无)尺素,山 长水阔知何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蝶恋花》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 ---刘熙载《艺概》 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 二、欧阳修对词的革新 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进一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 受
二、柳永和北宋词风的新变

锦堂春、传花枝
锦堂春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 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 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几 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 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 敢更无端?”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 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刷扮,能喷嗽,表里都峭。每遇着、 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 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 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 追,待倩个,淹通著到。
柳永和北宋詞風的新變
柳永词中的男女之情 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奉妓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的确有些作品格调低下,庸俗色情。但是他 写男女之情的这类作品,其思想内容的主要方面在 于: 对于市民的新的生命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对于情 爱自由的正当追求,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歌妓的 真挚爱情和深切同情。 柳永——词中的青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 皆以满腔真诚为女儿树碑 立传,并为她们抛洒热泪,为她们付出全部的爱与 同情。
柳永和北宋詞風的新變
关于奉旨填词(P126)。 1034年中进士。历任幕职和州县官职。 长期迁转徙调,饱尝羁旅天涯之苦。殡于“润州僧 舍”。平生红颜知己凑集资财为其营葬。 “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 侧,谓之北宋詞風的新變
柳词选读 望海潮(P123) 柳永的以赋为词。 慢词的兴起和以赋为词的历史必然。 五代花间词、南唐词是小令一统天下,宋初雅词 派亦然。柳永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大量创制长调慢词。 在整个词史上,赋为长调慢词的基本手法,其奠基者 则是柳永。
柳永和北宋詞風的新變
柳词之俗——市民化的倾向:市民意识,市民情 调,浅俗直白,风格俚俗。此种艺术风格不见于唐 五代词。柳永表现出对于旧的艺术传统和规范的大 胆超越,为词的艺术传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美学范 式。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第三卷_笔记

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1王禹偁等人的散文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2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
首先,王禹偁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其次,王禹偁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糜文风3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948-1001)。
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所说的“道”又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1宋初的馆阁唱和之风和白体诗风的流行王禹偁诗中的新气息2“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2惠崇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3“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4林逋(967-1028)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林逋的咏梅诗十分著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过篱落忽横枝”第四节西昆体的盛衰1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西昆酬唱集》共收录了17位诗人的247首诗,这些诗人是:杨亿、刘筠、钱惟演、刁衎、陈越、李维、李宗谔、刘A1、丁谓、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
西昆体诗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三人。
2杨亿: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由于馆阁生活比较单调3艺术特征: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4西昆体缺点:由于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总是少有神采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殊词的新变: 1、浓情中渗透着理性的沉思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手且高 歌,人生得几何。 ——冯延巳《喜迁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这首词就是从大自然的变与不变,两个辩证的角度来抒发因时光的流逝,给作 者带来的淡淡的哀愁。
二、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 人。1003年中进士。曾做过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最 后做安陆知州,人们又称他为“张安陆”,词集《安陆 词》,现存词一百八十余首。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
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 意中人”。人称“张三中”,后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 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剪牡 丹》),号“张三影”。
宋代文学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主要内容提纲
1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晏殊 欧阳修
2
3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范仲淹 张先 王安石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概说
宋立国之初半个世纪,词并没有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 兴盛,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宋初四五十年间,词作者不过 10人,作品仅存33首,而且缺乏开拓性,尚未形成一种独 特的时代风貌,
(范仲淹)词激壮沉雄,虽写离情,亦变大笔振 迅,不作软媚语。自是英雄本色。亦苏辛派之先 河也。 ——龙榆生《唐五代宋词选》
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遥想是离愁 的深化,词境深远。俞平伯说下片结尾两句“似乎可画,却又画 不到”(《唐宋词选释》)
欧阳修的词在因循中有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
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 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以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为例说明——
三、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临川人(今江西境内 )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有《临川 先生文集》,现存词29首。 王安石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 道,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 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 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 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刘熙载《艺概》卷四说 其风格能“一洗五代旧习”。
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宋 词才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与柳永同时的著名词人有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等人。他们的词作代表着11 世纪上半叶词坛的最高成就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因袭:五代词风,在体式上以小令为主,在内容上以女 性或柔情为主,在审美规范上以柔软婉丽为美。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冯中正(冯延已)词,晏同 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
晏殊词作中有不少表现对年华流逝的感叹: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不停。 ——晏殊《破阵子》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 ——晏殊《踏莎行》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渔家傲》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北宋·晏殊《木兰花》 „„
2、抒写男女相思爱恋、离愁别恨,纯净雅致,语言,清丽 淡雅、温润秀洁。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蝶恋花》
晏殊的词“闲雅而有情思”,他比较排斥柳永词的“俗化 ”: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 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 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 伴伊坐。’”柳遂退。 ——宋·张舜民《画墁录》
天仙子
题序:时为嘉禾小倅cuì ,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 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嘉禾,浙江嘉兴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 独寂寞的处境。
欧阳修的俚俗词,在他现存的近二百四十多首作品中,约 有七十多首,占了三分之一。多数大胆泼辣、率真淳朴。 与柳永相互呼应,影响着后世词的发展。
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清·冯煦《蒿庵论词》
第二节
一、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开拓词境的尝试
范仲淹(989-1052),字希 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因主持“庆历新政”,失 败后遭排斥,宋仁宗朝时,任陕西 经略安抚副使,抵抗西夏入侵,后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全宋 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 【苏幕遮】 【渔家傲】【定风波 】【御街行】【剔银灯】
他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张先交游甚广,留下近三十首酬赠唱和词。使得原本难 登大雅之堂的小词与文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了送 往迎来、祝贺、讽劝等原为诗体所固有的多种实用功能。 张先有八首和词:《少年游· 渝州席上和韵》、《渔家 傲· 和程公赠别》、《木兰花· 和孙公素别安陆》、《好事 近· 和毅夫内翰梅花》等。 更多的则是送行赠别之作,如《渔家傲· 和程公赠别》、 《木兰花· 和孙公素别安陆》、《山亭宴慢· 有美堂赠彦猷 主人》《劝金船· 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等。
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思考和体悟在古人诗文中常有表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东汉·曹操《短歌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
2、受民间词影响,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 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呼应。 ① 用对话构成作品主体。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 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 鸳鸯字怎生书。 ——欧阳修《南歌子》 注释:上片化用唐朝朱庆余的诗歌《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 故左宫右徵zhǐ,和宛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 ——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二、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 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 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4岁考中进士,一生中,因为多次直言被 贬谪,官至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 书等。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他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 袖。谥号文忠,留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153卷,词集《醉翁琴趣外篇》、《六一 词》。
②自由大胆地运用口语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qiān绣被。尽人 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窗纱下睡。 直到起来由 自殢tì,向到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 竟到头谁不是?
——欧阳修《玉楼春》 欧阳修的这首词通篇用口语、俗语将场面描绘得 活灵活现,传神逼真。
③采用谐音法获得一语双关的效果;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西州曲》 „„ 折得莲茎丝未放,莲断丝牵,特地成惆怅。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 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 启发。 在张先现存的165首词作中,有70余首使用了题序。他通 常在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用简短的笔触抒写自己作品的意 图、写作地点、吟咏对象等。张先词题序的使用是词发展 的一大进步,并开创了北宋中后期词有题序的先河。
第三节 柳永Biblioteka 的新变一、柳永生平 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崇安人,主要活跃于仁宗时代,青年 时代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 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 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 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④ 运用联章体。 联章体的方式是民间曲子歌唱的常用形式,指以一组曲子串联 共同演唱一个主题,它产生于风俗歌唱之中的齐唱、联唱 、竞歌、踏歌。 比如重句联章,欧阳修十首《采桑子》第一句都有“西湖好” 三个字:轻舟短棹西湖好 (《采桑子》一),春深雨过西 湖好(二),画船载酒西湖好(三),群芳过后西湖好( 四), 何人解赏西湖好(五)„„ 比如定格联章,欧阳修两组《渔家傲》,各十二首,分别写十 二个月的节令与景物,都以“正月”、“二月”、“三月 ”、“四月”,一直到“十二月”开篇,以同一曲调咏写 同一主题。
范仲淹词在词境上的拓展:
在题材内容上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 了崭新的审美境界,空间由闺阁秀楼、花间酒宴拓展到大 漠边关、战场。抒情主人公由红粉佳人拓展到英雄男儿。 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 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代表作: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简析:这是一首作者以自身经历创作的边塞题材的词,上 片写西北边塞风景,境苍莽雄阔。下片抒情,抒发将士忧 国思乡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此词能从五代词的宫闱闺阁、楼台亭院,走向江山塞漠, 摆脱浅斟低唱,词风慷慨悲凉,实发宋人豪放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