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学堂

北洋水师学堂
北洋水师学堂

摘要

在天津市河东区的东局子,坐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这里曾是我国第一所正规化的近代海军学堂——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学堂所在地。北洋水师学堂是近代中国众多军事学堂中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一所,在《光绪纪要》中,北洋水师学堂被推崇为“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19世纪60年代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一些封建统治阶层中的有识之士如李鸿章,严复等主张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由此洋务运动兴起。北洋水师学堂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因此洋兵船陆续增置,驾驶、管轮两项需才甚亟”,而于1880年8月22日(光绪六年七月十七日)倡议筹办的,着重于为北洋水师培养军事人才。它采用西方先进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出大批有影响的军事人才.

关键字:近代中国,北洋水师学堂,人才,教育。

近代中国第一所正规化得海军学堂—北洋水师学堂

一.北洋水师学堂建立的历史背景

19世纪60你年代的清政府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名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逐渐加深,社会各阶层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其中地主阶级洋务派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为出发点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由此掀起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在这期间兴办了一批企业,创建了海军和一些新式学堂。

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对海洋方面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应对之策。林则徐堪称为清朝高级官员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特别重视学习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及装备,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略。思想家魏源接受林则徐的委托,编撰出一百卷的伟大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开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之先河,成为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魏源指出,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因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他指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西方国家学习。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清朝有更多的高层人士看到了英法联军海军舰队的巨大优势,于是创建强大海军以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中国缺乏工业及其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咸丰皇帝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舰队。于是便有了一支挂洋旗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此次付出昂贵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 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在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环视下,紧锣密鼓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大批军工企业应运而生。1866年,在左宗棠再三请求下,清政府终于在这一年批准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海防事业的第一个也是极其宝贵的造舰育才大基地。但清朝高层内部的思想并未能真正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道路上艰难跋涉。 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却在中国朝野引

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充分陈述了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此后,李鸿章又急切进言呼吁购买铁甲巨舰。而建立新式军队不仅需要坚船利炮,更需要驾驶、指挥、轮机等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又是原有科举制度所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新式学堂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中国最早培养海军人才的新式学堂是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即后来的福建船政学堂。事实证明这一明显带有试验性质的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一间新式学堂对于偌大一个中国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因为天津拥有当时号称“亚洲最大军工厂”的天津机器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开为商埠,是直接与西方交流的重要窗口;更重要的是天津是北京的东大门,在此培养新式人才不仅便于随时了解学习进展,更为就近训练新军保卫京畿提供了基础。因此,李鸿章决定在天津创建北洋水师学堂,就地培养人才。

二.北洋水师学堂的的发展历程

北洋水师学堂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因此洋兵船陆续增置,驾驶、管轮两项需才甚亟”,而于1880年8月22日(光绪六年七月十七日)倡议筹办的。清廷先委派前船政大臣光禄寺卿吴赞诚筹办水师学堂有关事宜,后因吴有病在身,不能继续胜任此职,1881年5月朝廷改派久充福建船政提调的二品衔分发补用道吴仲翔继任。光绪七年七月校舍落成,坐落在天津卫城东三里天津机器局一带.北洋水师学堂在初建时的学堂设备是非常先进的,“堂室宏敞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掩映,花木参差,藏修游息之所,无一不备。另有观星台一座,以备学习天文者登高测望,可谓别开生面矣。”这样的办学条件在当时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流的。该校设置了较为齐全的管理机构,有行政、教务和后勤三个部门,所有经费由北洋海防经费内开支。因为创建该校的初衷是为一支有战斗力的海军输送人才,所以对于挑选入校学生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要经过初试,复试,还有一个月的实习期。由于这种专门学习西方技能的学校在当时是新生事物,民间有很多人对这种不习孔孟,不走科举之路的学堂抱以怀疑的态度。因此,学校成立之初竟一度面临“投考者或资质平庸、或年纪过大,终少出色之才”,甚至是无人报考的窘境。为应对这种局面,李鸿章分析原因并采取一些措施使投考的人逐渐增多。李鸿章曾对学子未来的前景做了十分乐观的展望,“今日之学生,即他日之将佐,投考该学堂,将会有远大之前程”。同时北洋水师学堂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不仅能成为军事人才,在其他领域也能有

所建树。学堂在办学方面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学规范,其所设立的课程除了轮机、驾驶、兵操等专业课程外,学生还必须修习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天文等课程。同时还坚持大量使用外国教官授课,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西方科技精华。为保证育才成功,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规章制度,“奖勤罚懒,褒优汰劣”是其精髓。《学堂章程》中规定了学员在生活、学习、考试等诸多方面的规范,成为后来其他海军学校兴办时所积极效仿的榜样。

1893年(光绪十九年),天津水师学堂学制改为7年,即课堂课4年,船课3年。加大了实践的比重,使学生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6月17日凌晨,侵略军攻陷了大沽口炮台,接着将大批人马开进了天津。27日早晨,以俄军为主的一支部队,倾泻无数炮弹,创建于1868年的天津机器局随之成为战场,机器局城垣内的水师学堂连同其所在的机器局均毁于战火。至此,一座投资巨大、苦心经营30余年的机器局和经营20年的水师学堂全部毁于外国列强之手。可叹这些洋务运动的成果,本来是为抗御外敌而创立的,但它终究还是被外敌毁灭,其所在之地丧失了中国主权。先是俄军占领;继又成为法军营盘;再后来被日军盘踞;日本降伏后,又由美海军陆战队接管;直到1947年7月美军撤离,这块土地才回到国人手中。如今,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运输学院的所在地。早年屈辱的一页已经成为绝不可以忘怀的历史。

三.为国育才,推动社会近代化发展

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北方第一所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从 1881年开学至 1900年停办,20年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有的成为后世名人。如现代女作家冰心之父谢葆璋、民国总统黎元洪,人们熟知的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当年也就读于天津水师学堂。在校期间,张伯苓如饥似渴地学习近代科学知识,是该学堂驾驶科最好的学生。因受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时任学堂总办严复影响,后来走上救亡图存、开办教育之路。

此外,北洋水师学堂的毕业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北洋海军的骨干,仅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就有 20多名毕业于该学堂的军官为国捐躯。据史料记载,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艇中,均有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任职,同时参加了中日战争。

公元1894年9月17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中午11时左右,中日两国的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海战。在这个不普通的日子里,众多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生的身影又一次闪现。天津学生在当时基本都是舰艇中一线基层军官,在他们的指挥下,炮位的士兵们给予日军一次又一次地迎

头痛击。甲午海战中,最为让人熟知的恐怕就是“致远”舰和它的管带邓世昌了。当时在邓世昌指挥下,“致远”号与敌奋战,中弹累累。在激烈的战斗中,炮弹垂尽。这时,恰与日舰“吉野”相遇。邓世昌决意与之冲撞,同归于尽。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生大副陈金揆亲自掌舵冲向“吉野”。但不幸的是“致远”被鱼雷击中,锅炉迸炸,舰身破裂而沉没。全舰官兵除7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对于水师学堂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人才,李鸿章为此欣慰:“臣于天津创设水师学堂,将以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

1.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严复

提到北洋水师学堂就不能不提严复。他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西学最为显著,被康有为称为“中国精通西学的第一人”。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则把严复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一起,列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严复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五年毕业后,在军舰上实习。1877年他被派往英国保穆士德大学,不久转入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海军专业。1879年毕业回国后,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28岁的严复被李鸿章看中调到天津,在新创办的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任职。严复的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严复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特别是在总领校务的时候,严复大力主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军事方法,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因此将自己在格林尼茨海军大学中学到的有关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入课堂,传授给学生,使“堂中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驾驶学堂所未及深”。同时,严复又是一位提倡维新救国的启蒙思想家,坚信只有“开民智”才能使国家富强,1895年,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完成了被后世称为不朽译著的《天演论》,这部举起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启蒙大旗的著作深刻影响了毛泽东、鲁迅、胡适等一大批中国志士,同时也被看做是维新运动到来的先声。他还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可以说在天津度过的20年,是严复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后因工作关系严复又多次来天津,因此他自称是“三十年的老天津”。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严复倾注了20年心血的北洋水师学堂毁于炮火之中。这给了严复极大的打击,使他被迫离开天津迁居上海。甲午之战的惨败,让这位北洋水师学堂的校长深感震撼,使处于培养中国近代军事人才最前沿的严复毅

然抛弃了此前洋务派只重引进西方技术,而忽视引进西方思想之观点。他意识到当时的中国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做出变革才能走出困境,于是毅然地走上了自己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的道路。

2.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

北洋水师学堂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学生,那就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 1891年,年仅十五岁的张伯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这所新式学堂可以说为张伯苓等学子们开启了生命中的另外一扇大门,让他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张伯苓也确实接触到了与以往大为迥异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内容,由此开始了接受新式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生历程。

来北洋水师学堂读书的学生不仅可以免交饭费、宿费,而且还会根据学生的程度给予一定补贴,因此,学生一旦入学,不仅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给家里提供补济。这确实吸引了社会中相当一部分立志求学却苦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贫寒子弟。而张伯苓选择北洋水师学堂就读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这里丰厚的学习待遇。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中华民族正面临着西方列强纷至沓来,肆意掠夺和瓜分处境。凡有志之中国人,莫不以反对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义无返顾地投身于北洋水师学堂这类新式军事学校,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知识和技能来解除中国的危局。

张伯苓自幼家境贫寒,生活坎坷,对国家危难更是有一番深刻的体验,自然也心存报国大志,不愿落于人后。因此,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将来为保家卫国尽一份力量,成为幼年张伯苓的人生目标。对于张伯苓来说,在北洋水师学堂的学习生活,成为其人生旅程中一笔十分丰厚的财富,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洋水师学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尽管只是将西学知识和教育方法初步移植到课堂中来,但是对于像张伯苓这样以前从未接触过外来文化的学生而言,不啻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张伯苓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与传统儒家文化大相径庭的西学知识,奋发努力,认真学习。他在每年春、夏、冬三次小考中的成绩都非常优秀,而一年一度的秋季大考也多是名列前茅,十试九冠。除了文化知识考试成绩优异之外,张伯苓的体育成绩也非常不错。他尤其擅长爬竿,别看他那时个头不高,但是爬杆速度极快,在师生之中颇有几分名气,得一雅号“张小辫”,连当时的总办严复都知道张伯

苓的这一绰号。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和接受,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和意识层面上的塑造催化。北洋水师学堂的学习生涯,使张伯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濡染。从讲解传统儒家文化的家馆和义塾,到教授西方军事文化的新式学堂,张伯苓在亲身经历两种教育方式塑造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一边是整天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之乎者也”,一心只读圣贤书,半步不离教室,根本不知道社会为何;而另一边则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和各种知识、技能,还到室外跑跑跳跳、操练起来,以军事救国为立志。中国传统教育的沉闷、僵化和西方知识文化的鲜活、跃动与实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张伯苓开始认真反思中国衰颓和西方强盛的内在原因,仔细思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严复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大力提倡和宣扬的开民智以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进化论思想及主张也深刻地影响着张伯苓。而整齐有序的校园环境,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激情昂扬的学生群体,也构成了张伯苓对于新式学校的最初印象。1895年,张伯苓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科第五届毕业生。同届毕业的学生一共有十八名。按《北洋海军章程》规定:“驾驶学生在堂习业四年毕业,派上练船学习船艺一年,送回学堂再习三月,然后拨入枪炮练船,再学三月。考校如式,派归兵船差遣补用。”因此,张伯苓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等待着上船实习的那一刻。而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打击。1894年7月间,朝鲜发生内乱,向清政府请求派遣援兵前去救助。但蓄谋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则以平息朝鲜内乱为借口,派出大量的军队,并多方向清朝军队挑衅,蓄谋发动海路、陆路两方面的进攻。清政府虽然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了海军力量,但是由于战争突然爆发,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再加上慈禧大寿在即,主和的思想弥漫于朝廷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清政府的海军舰队根本没有来得及发挥应有的力量,就被日本海军击败了,几乎全军覆没,自顾不暇,哪里还能顾得到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生们的实习问题。张伯苓等人翘首以盼的上船实习计划化为泡影,只好回家等候派遣。

甲午战败之后,满清政府国事日颓,1897年,英、德、法、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染指,妄图瓜分中国。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俄、法、德三国以迫使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有功向中国索取报酬,德国租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法国租占了广州湾,而英国强租九

龙与威海卫。帝国主义强盗的协议既成,张伯苓随清廷大员乘船前往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张伯苓目睹“国帜三易”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不禁义愤填膺、五内俱裂,认为海军报国无望,毅然退役,希望废科举,变法维新以求富强。

参考文献

高时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992年7月)王栻:《严复集》(1986年2月)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doc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 1875年(光绪元年),朝仪海防大讨论,依洋务派《筹议海防折》,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R.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即伦道尔式炮艇),此为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之始。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1880年,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0年在天津设立负责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营务处。1881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英人琅威理、德人式百龄先后担任海军训练。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大部分还到过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 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设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了两艘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当时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由于翁同龢户部减省开支导致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往他处。 1894年,当时日本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但北洋水师至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爆发时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虽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无论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皆落后

于日本海军。北洋海军因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 光绪七年(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1896年后逐渐购置舰船,大有恢复。 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从此北洋水师之名亦不复存在。 北洋水师的技术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美籍洋员马吉芬说: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装填火药的榴弹效力显著。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由于战前两年清财政困难,停止进口枪炮舰船,北洋水师弹药储备严重不足。还有弹药不足、炮弹击中敌舰而不爆炸、所用炮弹不合式的情况。 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说:大东沟之战,非兵士不出力,乃将领勇怯之不同也。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来远舰帮带大副张哲濚指出:海军经仗之后,无论胜败,其各船中奋勇者有之,退缩者有之,使能分别赏罚,庶足以鼓人心。我军仗后,从无查察。其畏葸避匿者,自幸未尝冒险,其冲锋救火奋勇

私塾,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为人父母,实际上就是重新做人。从孩子生下来那一天起,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不仅让你体验到生命成长的过程,还为你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提供了良好的机缘。每一个成年人在回首自己童年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留有某种缺憾,而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尽其所能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某些缺憾。 我的父母亲就是这样。他们世代务农,儿时家境贫寒,没有进过任何学堂,没有念过一天书,大字不识几个,长大成人后深受文盲之苦。他们暗下决心,家境再贫再穷,生活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识字,读“圣贤书”,将来做一个“读书人”。他们勤耕细作,节衣缩食,在我七岁的时候,就把我送进了当地惟一的一所学校——“冯氏私塾”发蒙读书。 当时苏北农村刚刚解放,村里及附近没有公办学校,只有在村东边的这一家私塾,老师就是这家的主人,有较深古文功底、德高望重的冯老先生。冯家既不行工经商,也非地主老财,只不过老先生在外读过四书五经,家有几间瓦房,比一般人家富有而已。学堂就设在他家的堂屋里,课桌是当地很多人家都有的那种八仙桌、长条凳,学堂的规模和环境无法同鲁迅先生当年读过的私塾“三味书屋”相比。 那个“三味书屋”,且不说它是当年绍兴城里最有名的私塾,就说它的“三味”之名,就大有滋味。一说,“三味”的原意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是书屋的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同时也是作为其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另一说,“三味”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史、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三味书屋”的教育很讲究礼仪,学生进学要首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或《伏鹿图》行礼,接着还要拜先生。 我的父亲告诉我,当年我进学冯氏私塾时,就简单多了,老先生家堂屋里既没有安放孔老夫子的牌位,也没有挂《伏鹿图》,自然不用去拜,老先生必须要拜的,这是起码的礼节。在不多的学生中,大都是外乡邻村的,本村的就我和冯老先生自己的小儿子冯锦华,我们两个年龄最小。 在冯氏私塾还没有背完记住《三字经》和《百家姓》,几个月后村里成立了公办小学,取名利华小学,冯氏私塾被取消,我便进入利华小学继续念书。不到一年,这所条件简陋的学校也被解散,我又转到邻村一所规模较大的徐桥初级小学。在这里我又和冯锦华分在同一个班,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一直到现在还偶有联系。有趣的是,也是令我的父母亲最为高兴的是,三十年后,我的儿子从大西北回到他爷爷奶奶身边,在这所学校里借读了几个月,只是这所原来的初级小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初级中学。父母亲“读圣贤书,做读书人”的梦想在他们的孙子辈身上又得到了延续。 儿时读私塾的情景,如今成了久远的记忆。虽然在这里诵读四书五经的时间很短暂,却是我文化启蒙的殿堂。从这里起步,我读完小学上中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又进入了国家重点大学,成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大学生、父母亲期待的“读书人”。二老虽然没有进过学堂的门,但他们知道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他们不识几个字,但儒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深知“养不学,父之过”,“子不学,非所宜”。所以,他们含辛茹苦一辈子,为的就是让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能读书、读好书,不再重蹈他们“幼不学,老何为”的覆辙。 在中国历史上,是孔子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开了私塾教育的先河。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礼节、音乐、诗歌、历史等人文学科,还有数学、驾车等实用课程。孔子教育弟子其实就是叫他们如何做人;他的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人格高尚、富有修养、同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教学有一个重要原则叫做“有教无类”,不分贫贱富贵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无论贵族平民、资质高低一视同仁,都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可以说,孔子所创造的“私塾文化”,两千五百年多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堪称中国传统教学的起源。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上海私塾学堂-明心书院

书院规划书 一、书院概况 明心书院是由在家上学的孩子家长发起成立的,是教育互助、游学与文化交流社区。书院的运营是非营利性质。地处上海闵行乔爱别墅,交通便利,有轨道交通。小区安静,适宜居住和生活。 书院大门

有草坪的院子 室内环境

俯瞰小区景色 【明心书院教育理念】 沿袭传统书院建制,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现代文明;

教育、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仁爱、温和、宽容、友善之人,同时获得身心健康的方法、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既要学习书本的知识,亦要学会向大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 二、书院成员 1、孩子 家长和孩子须认同书院的生活与教育环境、理念、方式。家长须对孩子的教育与生活之路有明确而慎重的认识、选择、担当。 鉴于书院教育条件,欢迎7-14岁的孩子入书院学习。教育为混龄式,7-10岁一个团体,11-14岁一个团体,每个团体最多不超过7人,孩子们既是同学,也是兄弟姐妹。 孩子们的人数,第一年10个左右逐年递增。专职教师和孩子的师生比1:3。以此确保教育上对学生的个别引导。 每个孩子有一个月的试读和适应期。在这个月中,会选择孩子最认可的老师作为他的引导教师,以保证学生安全和尽快融入集体。试读期不适应的孩子和家长,可选择离开,因为孩子需要找到属于他的环境,否则阻碍了他的发展。刚入书院的孩子,欢迎家长陪读(至少要等到孩子过了适应期再离开,尤其是10岁以下的孩子)。适应期后,家长是否陪读,可自由选择。 2、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

中最关键的老师。我们认为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要想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家长必须同样拥有健康的身心。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境平和的人,家长起到90%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家长不能把孩子仍给学校,而不闻不问,自己不参与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欢迎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来当志愿者、义工、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或指导教师,以适宜的方式无偿或有偿参与书院的共建与教育。 2、教师 对一个孩子来说,生活在他身边的是什么样的人极为重要;对一个老师来说,他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更重要。 2.1 书院教师必须喜欢每一个孩子,即便孩子少,也是一个圆满的书院。只要我们内心是欢喜的,书院就充满活泼泼、有生命力的精神气氛,而孩子们生活于其中,身心状态自会健康发展。 2.2 书院教师的角色,应该是适合孩子们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教师须有适宜孩子们的心态,与孩子们一起生活与学习,一起承受生命的欢喜与挫折,一起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素质。 2.3 老师必须认识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古训。每个教师、每种教育方式都有缺陷,孩子们需要的是整体性的教育生活。书院教师须有包容之心、反省意识与合作能力,无论正面的建议,还是负面的质疑,都要及时、公开、坦诚地相互沟通。适度放弃自我克己适众,是书院专职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第7集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 第七集为什么背完就忘 班主任: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传统私塾教育有很多的疑问,我们有缘分,全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有一些参与过这些传统文化学校的教学的这些老师跟我们一同来交流,我们共同来学习。目的是什么呢?不要走错路,不要教错了,不要学错了。尤其是不能教错了,这是我们做传统文化私塾老师的本分,绝对不能够自以为是,自己发明创造,没有师承,瞎教乱教,那就麻烦了。今天,这位义工老师有一些自己的见闻,一块把它讲出来。我们大家一同来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按照经典,我们来看看,是对还是错。 班主任:老师,学生就是以前在一些传统文化学校做过生活老师,也做过教学,看到了很多的现象,就有一些疑问想请教,因为自己有很多的疑惑。 陈老师:不敢当。 班主任:就有的孩子,他在传统文化的学校,他学了几年了,而且都十几岁了,但是就是一部完整的经典都没有,就不会背。 陈老师:他在学校背没背过? 班主任:背过。 陈老师:背过。学了几年之后你再让他背背不出来了。 班主任:对。 陈老师:都忘了。 班主任:对。一部完整的都背不下来。再就是他背了几年的经典,他还会跟老师顶撞。就是前段时间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他跟生活老师顶撞,生活老师让他早点睡觉、关灯,跟他讲一些生活的这些常识。他不听,然后他跟老师顶撞,他说不听,然后还拿着【弟子规】来量老师,就说你哪一条没有做到,你怎么样,你凭什么管我。 陈老师: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说。头一个,传统文化的学校的孩子,背经典滚瓜烂熟,甭多了,再过也就是一两年吧,什么都忘了,你们见到过这样的学生吧。 班主任:见到过。 陈老师:很多。原来四书五经都会背,后来什么都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个,这些孩子在背这个经典的时候就不如法,背的时候就有问题。你看背,我们讲要指读,而且这一遍,你不是会背,要背多少次?十次、百次,你们有一堂课叫【读书千遍】。大家一定要记得,是千遍不是百遍,所以要常常地温习,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个孩子在背书的时候当时能记住,其实不要等两年,

北洋水师观后感

《北洋水师》观后感 在上周杨老师的中国近代史课上,看了《北洋水师》的电影。 公元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向中国黄海进发。日军“吉野号”一马当先,令日军做梦也没料到的是,马上受到北洋水师“致远号”的猛烈炮轰,“吉也号”由于吃水很浅在躲过一擦船底而过的鱼雷后,最终还是被北洋旗舰“定远号”的炮火打了个底朝天,日军一看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这就是电影《北洋水师》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每当看到这里,我心里的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我为那时的中国就拥有这种军舰而骄傲,更被这些士兵英勇抗战的精神而感动。 但是后来北洋水师屡屡遭重创,直至全军覆没。但是他们没有失去作为军人的气节,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邓世昌在弹尽后,撞向敌舰,被鱼雷击中后,自沉海底。林永升最后的时候,在军舰上站立着,昂着头战死还有林泰增、杨永霖…… 看完北洋水师从清政府耗巨资开始打造到亚洲第一强,再到被东夷小国打败彻底覆灭的一切的一切。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失败了我们肯定要究其原因。 第一、清政府腐败 女人当权,把皇帝当成傀儡,自私自利,奢侈腐化,把大好河山糟蹋的支离破碎,民不聊生,饿殍满地,国家到了灭亡的边缘,还挪用买巡洋舰的军费。上奢则臣贪,大小官员为了私利,对上逢迎巴结,对下横征暴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从而直接导致民风败坏,用鸦片削弱中国人体质,难道清政府是瞎子吗?难道我们的同胞都是傻子吗?也许是我们的同胞对清政府失望变绝望,而又无力改变现实通过消极堕落发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慨呢?不过自然规律让清朝到了该灭亡的时候,客观规律到头了。 第二、中日两国海洋观的差异 1、陆地为主的清政府 满清八旗兵和他们的亲家——蒙古贵族一样是骑在马背上开拓疆土的勇士,他们从小学会的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驰骋,海洋对于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和神秘。恶劣的生存环境从小就铸就了他们对土地的向往和崇拜,而当他们面对比草原更为浩瀚的海洋时,就难免感到茫然与困惑。但是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却有一个名叫马汉的人提出了至今对世界仍有重要影响的“海权主义”,提出了重视海防、开发海洋资源、保护领海、建设新型海军、谋求海洋霸权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并迅速被美国、英国、日本等沿海或岛屿国家接受,近代海洋观便随之产生。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对海权和海洋的重视程度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先天的差距,五千年来,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是那么的肤浅,甚至产生了对海洋的仇视,于是就有了精卫填海的“动人”传说;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勋伟绩,康熙大帝为了对付郑氏的骚扰不是组建强大的海军,而是下了道“禁海令”,与海隔离…… 秦汉奠定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政体,历代王朝都沿着秦汉设计的政治模式,把大陆文明的因素整和的强大而有序,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大陆文明为主流的文化类型。而海洋文明虽没有被禁绝,甚至某些时代还有较大的发展,但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文化状态。 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支强大的舰队随郑和一同逝去的时候,经历了汉唐盛世后的中国真正走向了衰落(虽然中国衰落的拐点是在宋朝)。在清朝初期,

《朝花夕拾》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朝花夕拾》知识竞赛题选 一、填空: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一人称叙事。 3、《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连载。 4.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4、“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 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 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________。 7、《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_______”。 8、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9、《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①________②③④⑤ ⑥______ ⑦。刻画了一个、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 10、“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11、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___________”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____________”,“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3、“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_____思想的著作。 14、《五猖会》写的是一种_______。 15、“我”要到关东去看,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赛会是不允许看的,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16、在出发去关东前,父亲让我背,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 17、“我”和人们都喜欢,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 18、“我”觉得一切鬼众中,就是_______有点近人情,那鬼手里拿着________。 19、在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0、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______”和“______,”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1、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___玩耍。 25、“我”儿时的玩伴是_______。 26、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的远。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资料

本文为2010年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近现代史教研室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之一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 云天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西安 710065 ) 【摘要】文章探讨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筹建、构成、作用和覆灭原因。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面临被欧美日等列强殖民瓜分的窘境,清政府建成北洋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加之战斗指挥失误,导致了舰队的覆灭。 【关键词】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警示作用 一.北洋舰队筹建过程 北洋舰队创建的提出: 第一,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1866年清廷批准左宗棠(后沈葆祯接任)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第二,因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恭庆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紧急机宜;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第三,1875年5月30日清廷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二洋分解使用。沈葆祯从大局出发,清政府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北洋舰队筹建有国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后,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旧式水师的失败以及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灭深深刺痛了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国民的心,“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破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有识之士的主张充斥中华大地。第二,清廷面对对外作战接连败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第三,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日本在当时仅是一个小国,在得到了几艘外国军舰后居然也敢侵犯大清帝国,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清政府开始感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第四,以恭庆王、李鸿章、沈葆祯等洋务派的“海防”之论的一致努力,使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第五,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南洋舰队被击沉,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清政府加强北洋舰队建设。 国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发展完成,欧美列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资本主义体系日趋建成,对外扩张加速,中国面临着被殖民瓜分的窘境。第二,清王朝统治腐朽没落,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反抗,为维持其统治,必须加强军备建设。第三,特别是面对邻国日本的侵略威胁,被视为国家的大患。 二、北洋舰队军队构成 北洋舰队军官构成。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北洋舰队中层军官内多是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而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要求士兵必须会写自已的名字,粗通文字,懂得舰艇知识。舰队内一直亦有外国人担任军官作技术专家及指导。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内部指挥命令亦是以英语发号。 北洋舰队舰艇概况。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定购了“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等8艘蚊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又另定购了两艘巡洋舰“超勇”、“扬威”。1879年11月,“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中考语文作文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素材

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 2012年9月29日,一代禅宗大德,文化大师南怀瑾与世长辞,无数人为之哀恸。南怀瑾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声望,被视作一代宗师,是现代中国文化“引路人”。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于浙江乐清柳市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先生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为求深研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三年闭关批阅佛教经典<大藏经>,南先生穿上僧衣,于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致终生受益无穷。后来,南先生从峨眉山又来到乐山竹根滩五通桥多宝寺闭关静修,由于来访者日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于修得大成。 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经波历险,始来台湾。刚开始,生活甚为清苦。然先生素来超然物外,依旧满面春风,并在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湾的第一部巨着<禅海蠡测>。几年后,先生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1969年,他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接着,先生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02006年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吸引了各方人士。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余热发挥到了极致。 素材运用:其实,不仅是大师需要闭关,我们平常人也都需要闭关。当你心情烦躁时,当你事业困顿时,当你运道不顺时,就有必要退居一室,屏息万缘,澄心凝虑,对自己的以往做一番反省。直到找出应对的策略。如此,当你出关之后,必能比以前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019半个多世纪前的“学堂和教师”语文

半个多世纪前的“学堂和教师” 《过去的教师》收集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们的事迹,其中大部分是季羡林、梁实秋、齐如山等人作为学生的回忆,小部分是名师自述。它们选编在一起,既可看出那个时代教师的共同特征,也可见那时的文化人所特有的风貌。 沈心工与学堂乐歌 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鼓吹维新,倡言废科举,办新学。新学课程设置中,就有学堂乐歌的科目。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 从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开始,古老的中国不得不面临现代文明带来的冲击。当时,武汉能得风气之先,和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主持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两湖总督张之洞有关。1904年农历新年之前,张之洞奏请修改了新的学制,将各地的书院改为兼习中西的新式学堂,同时废除了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冯友兰父亲任职总务长的新式学堂是当时张之洞推行新政的一部分,学校的主要课程是教授外语。但这位科举出身的父亲还教孩子们唱一种叫做“学堂乐 歌”的新式歌曲:“天地泰,日月广,听我唱歌赞学堂。圣天子,图自强,除却兴学别无方。”冯友兰晚年的回忆录里,

这样记录唱学堂乐歌的情形:“我们这些小孩也学唱这个歌,其实也无所谓唱,因为本来没有谱子,只要大声念,再把腔拉长一点,就算是唱了。” 但冯友兰和武汉的学子并不是最早接触到学堂乐歌的人。此时,沿长江而下1000公里的上海,新学堂里孩子们的制服和歌声已经算不上新鲜。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探险者都选择上海作为登陆中国的第一站,黄浦江上汽笛声声,街道上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有钱人家的妇女会去西餐馆吃大餐,到租界看赛马……随时都可以看到、听到新奇的洋玩意儿。和各种西方文明一起传到上海的,就有学堂乐歌。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里传出来中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学校的乐歌课老师沈心工上一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开始教授学堂乐歌,开创了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先河。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上海人,20世纪初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著名的音乐启蒙教育家。 早期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旋律大多采自日本的歌

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胜败的根本原因

1.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 经济利益服务的。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甲午年间: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 一大笔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 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推翻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开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著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训了。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

桂林的桂花

桂林的桂花 桂林是有名的景致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植物质源丰盛,市区仅高级植物就有1000多种。这里的气象和土壤条件特殊合适桂花的生长,在桂林无论是庭院、街道,还是山岩、水际、村旁,随处可见桂花的芳姿,甚至在石灰岩山上也有野生桂花的踪影。所以,桂林被称为“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的桂花之乡,素有“桂林桂林,桂树成林”之说。 一、桂林的古桂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桂花在桂林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前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就曾发明有桂花的孢粉。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桂林市仍保存有不少古桂,成为这里奇特的景观。 目前桂林市发明的一株人工栽植的桂花树,位于市郊唐家里自然村旁。据1995年调查,该树高14米、冠幅14.7米、基围4.2米,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至今犹老干苍劲、生长硬朗、绿影婆娑,深秋花香远溢。是桂林目前发明基围最大、树龄最长的古桂,被称之为“桂花王”,是桂林桂花栽培历史长久的见证。 1991年桂林市国民政府拨专款进行重点维护的另一株古桂,生长在桂林市南边山浪石圩自然村旁,树高11米、冠幅15米、胸径0.9米,有三百多年历史。它苍劲挺立、枝叶繁茂,每逢中秋总是开满浓密的花朵。 桂林城中树冠最大的古桂生长在陆军学院院内,相传为百余年前私塾学堂的一位先生所植。因周围环境好,水肥富余,生长极茂盛。现树高13米、树围1米、树冠笼罩面积320米2,浑圆的树冠、碧绿的枝叶,给校园增加了奇特的风景。 在桂林,古桂最集中的处所要数南郊建于1869年的雁山园。当年建园时,园路旁、山边、塘畔都遍植桂花,目前仍保存有近100株,树龄都超过了百年,是桂林市保留古树最多的处所。园内的古桂又以丹桂最为著名,它与方竹、绿萼梅、红豆合称雁山园“四宝”。 二、桂林的桂花种类 桂花又名岩桂或九里香,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桂林露地生长的桂花均能长成乔木。其种质资源丰盛,栽培历史长久,数量众多。据初步调查,常见的有下列四个品种: 金桂(o.fragrans var.thunbergii)树身浑圆、植株高大、枝繁叶茂,花金黄色、香味浓郁、产花量大、花易脱落。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甲]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乙]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部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双方积极行动、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共创美好未来,然而,美国总统却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丙]同时大事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评头论足 B . 截至 C . 大事 D . 给予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B . 15日上午7时18分,在溪边下游发现了伤痕累累的、没有了生命特征的周炳耀,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人们伤心不已。

C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实施诈骗,他们采用的诈骗手段包括假链接、假客服、弹出窗口、网络诈骗等。 D .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的实体书店、网络书店以及电子书三种销售形态中,实体书店销售额始终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 B . 所谓诗学,就是将生活中可以成为诗的原料融合、升华、提炼到诗的境界,使之陶冶、熔铸、炼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手段。 C . 由于文化断层已久,传统私塾教育失传,导致民间各种“读经教育”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甚至带有愚昧的宗教色彩。最流行的“弟子规”、“老实大量纯读经”等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极为荒唐野蛮的愚民“读经教育”。 D .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的高水平决定了供给能力大小,创新不仅体现在研发上,还体现在营销方式及产品质量追溯和售后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7·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

近代海军水师材料

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大清帝国再也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傲,面对着水师的次次败绩、同胞的鲜血、国土的沦丧,朝野上下有识之再也坐不住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主张充斥中华大地,清廷面对对外作战接连败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1866年,清廷批准了闽浙总督左宗棠的奏折,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不久后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由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外甥沈葆祯接任,沈葆祯接任后一面扩大马尾船厂规模,一面加紧制造战舰、培养海军人才“成一船即练一船之兵、配一船之官”,经过其数年苦心经营,马尾船厂成为了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而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出的人才更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骨干中坚,马尾由此成为了近代海军的发源地。 正当中国的海军建设在按部就班进行着的时候,1874年5月日本利用冲绳渔船飘流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人民发生冲突为借口,派兵3000在台湾登陆“欲就此确认琉球为日本领土”,并进而侵略台湾,清政府急派沈葆祯率“安澜”、“伏波”等舰前往台湾,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慑于清军威力,日军被迫逃离台湾。由于日本在当时仅是一个中朝大国瞧不起的落后小国,在得到了几艘外国军舰后居然也敢侵犯大清帝国,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清政府开始感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恭庆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于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 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二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从大局出发,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清政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从1875年至187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托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从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兵工厂定购了“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等8艘蚊炮船用于守口,另又定购了两艘巡洋舰“超勇”、“扬威”,其后由于发现赫德所定购的军舰质量低劣,李鸿章由此转向德国订造军舰。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清政府鉴于形势紧迫急令李鸿章从速购买铁甲舰,李鸿章派江南制造局徐建寅(科学家徐寿之子)和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在欧洲各国访问,最后选定在德国伏尔铿 (Vulkan)船厂订造两艘铁甲舰“定远”、“镇远”及一艘铁甲巡洋舰“济远”,为保证造舰的质量,李鸿章特派曾留学英、法的刘步蟾、魏翰、陈兆翱、郑清濂驻厂监造,凡不合格者要求重新返工,并派管轮学生陆麟清带领工匠领头黄带、林祥光、陈和庆等10人驻厂随同练习,期于船成学亦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