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气调库管理指南
苹果的三种贮藏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 自然低温贮藏 • 气调贮藏 • 减压贮藏
01
自然低温贮藏
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
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 方,保持温度在0~1℃之间。
湿度控制
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以防止苹果失水皱皮。
通风与氧气的调节
通风调节
定期检查贮藏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在苹果入库前,应对果实进行严格的挑选,避免有病虫害的果实进入库内。
化学防治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贮藏设备类型
减压贮藏需要使用专门的减压设 备,包括减压库、真空箱等。
设备选择
根据苹果品种、数量和贮藏时间选 择适合的减压设备。
设备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正常 运转,定期检查和维护。
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
减压贮藏时,温度应保持在较低水平,一般控制在0-5℃之间 。
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影响苹果贮藏的重要因素,应将湿度控制在85%以 下。
氧气调节
将氧气含量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以抑制苹果的呼吸 作用和乙烯的生成。
氮气调节
增加氮气含量,以降低氧 气浓度,进一步抑制苹果 的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调节
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和乙 烯的生成,延长贮藏时间 。
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
将贮藏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和病原菌的生长。
氧气调节
通过适当通风,增加氧气浓度,促进 苹果呼吸作用。
病虫害防治
苹果的气调库贮藏

组长:王崇乐 组员:陈莹莹 汪彩虹 周建芳 高盈翠
⊙ 苹果的贮藏方式
⊙ 选择该方式的原因 ⊙ 具体贮藏的流程 ⊙ 气体、温度、湿度的控制 ⊙ 气调库的管理
1、地沟贮藏 2、防空洞、闲屋、地窖贮藏 3、通风库贮藏 4、机械制冷贮藏 5、气调贮藏 6、双变气调贮藏
苹果气调贮藏库实际上是机械冷库和气调设施的结合。 即由坚固而密封性能良好的冷藏库和配备有制氮机、 气体洗涤器和一些测量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仪器组成的现代化结合体。能同时控制库内温度、 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因素。其形式一是内冷却型贮 藏库,即把冷却器安装在贮藏库里面。二是外冷却型 贮藏库,即在室外安装冷却器。这种库一般是在机械 冷库基础上发展而成。无论那种形式,一座完整的贮 藏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制冷装置,使果实贮藏时 能达到所需的低温:贮藏库的气密性必须符合规定标 准;有调节气体成分的装置,并在短时间内能达到要 求的数值(气体成分的调节靠气体发生器完成,而不是 靠果实的呼吸)有隔热、防潮材料,有调湿措施。
气 调 库 解 剖 图
1
与冷藏相比,气调库贮藏苹果具有效果 更好,贮藏期更长的特点
2
气调库贮存苹果的腐烂、失水率也较低, 一般在1%以下 出库果品从外观看,果实色泽新鲜,充 实饱满,果柄仍保持绿色 其贮藏期较冷藏一般可延长2~3个月
3
4
苹果入库后,依据苹果贮藏技术要求,对苹果进行温度控制及湿度 苹果入库前,提前做好果库的预冷、清洗、消毒、 调节,尽量使果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苹果采收以后,来自根 通风等工作。这里我特别说下果库的预冷,因为 部的养分供给完全中断了,地上残留部分也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苹果入库期间,应把握入库量、降温效果、 但是,苹果采收以后,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继续进行一系 我们这里大多数贮藏场所在地下、半地下通风库, 列生理生化变化,使苹果特有的风味进一步充分地显现出来,在色 经济运行等因素,同时应根据苹果包装考虑 库温较高,采摘后不能立即入贮,只有先对果库 香味上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称作为后熟或呼吸作用。这个过程 库位安排、通风等。 进行预冷。而且事实证明,苹果采摘后,不对果 是苹果软化、解体的过程,也是苹果的衰老阶段。同时,生物体内 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都是以水为介质,即在水存在的条件 库进行预冷就将果品入库,是造成苹果大量腐烂、 下进行的。采收后,苹果被切断了水源,但并未中止果实内水分的 失重、品质衰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导致贮藏期 蒸腾。这样,新鲜的苹果就会因此减少重量,造成直接的损失,而 缩短,诱发贮藏后期生理病害的大发生。因此, 且还会使苹果的光泽消失,出现皱缩,失去高品价值。若不控制和 调节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还会出现某些生理病害、裂果以及某 在苹果采摘前就应开始对果库进行预冷,采摘后 些微生物病害
苹果采收及贮藏注意问题

苹果采收及贮藏注意问题苹果采收期的确定,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
有时在果实成熟前,大量客商为抢占市场提前到产地收购果品。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上年市场分析和当年行情预测,觉的合算,就应抢时采收销售。
有时客商要求果实完全成熟时收购,这就须根据签订的合同要求,适当晚采。
其次,根据果实用途。
若果实采收后进行长途运输和贮藏,或用于加工蜜饯、罐头等,宜可在八分熟时采收。
此期果实大小已长定,但还未完全成熟,果肉硬度大,应有的风味和香气还未充分表现出来。
若仅提供当地市场,不作长途运输和长期贮藏,或作为果汁、果酱、果酒的加工原料,宜在食用成熟期采收,此期果实已经完全成熟,表现出品种应有的色香味,营养价值最高,风味最佳。
再是根据天气状况。
若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有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应提前采收。
以减轻经济损失。
采收方法。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鲜食果品仍是手工采摘。
采摘时必须使用采摘筐等专用工具,将采下的苹果装入周转箱,运往分级包装场地。
采摘的顺序是先上后下,由外而内。
采摘的时间以气温较低的早晨较好。
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为提高优质果率,最好采取分期采收,即对果园的果实采收分2~3次进行。
首次主要采收树冠外围、上部果个大、着色好的果实;1周左右后再采摘树冠内膛、中下部的着色较好的果实。
分期采摘时,要注意不要碰伤或碰掉留在树上的果实。
分级包装分级。
分级就是将收获的果品,经过适度调整,根据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成熟度、机械损伤、病虫害及其他特性等,依据相关标准,分成若干整齐的类别,使同一类别的果品规格、品质一致,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化。
目前,大部分苹果产区还是采用人工分级的方法,果实大小通常用分级板确定。
分级板上有从60毫米到100毫米每级相差5毫米的不同规格的圆孔,由此可将果实按横径大小分成若干个等级。
而果形、色泽、果面洁净度等项指标则完全凭目测和经验判断来确定,工作效率很低。
机械分级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应用。
农业示范园果业气调库实施方案

$number {01}农业示范园果业气调库实施方案2023-11-28汇报人:目录•项目背景与目标•气调库技术方案•实施步骤与时间表•关键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评估与展望•相关附件与参考文献01项目背景与目标123项目背景介绍提高果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通过气调库的调节和控制,可以保持果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延长果品的保质期。
农业示范园的发展需求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示范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设果业气调库成为必然的选择。
气调库技术的普及气调库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果业储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设果业气调库,实现对果品的保鲜储存,提高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果品的保鲜储存通过延长果品的保质期和改善果品的储存条件,提高农业示范园的经济效益和果农的收益。
提高农业示范园的经济效益通过引入先进的果业气调库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建设果业气调库,增强农业示范园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增强农业示范园的社会影响力项目目标与愿景02气调库技术方案010203气调库技术特点气调库具有保鲜效果好、储存时间长、品质保持好的优点。
气调库能够降低果蔬呼吸强度,延缓衰老,减少营养流失。
气调库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减少果蔬病害发生。
确定气调库的建设规模和地点,根据果业种植品种和产量确定库容。
设计气调库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货物堆放和运输通道。
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气调库的保温性能。
设计气调库的气密性和安全性,确保库内气体成分和温度的稳定。
01020304气调库建设方案根据气调库的建设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制氮设备、气体混合设备和气体循环设备等。
气调库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果蔬品种和储存要求,选择合适的货架和包装材料。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装,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操作的方便性。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苹果的贮藏保鲜与运输技术

苹果的贮藏保鲜与运输技术1适时采收苹果的采收期对贮藏质量影响很大,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风味都不好,而且容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和失水萎蔫等;采收太晚,在贮藏中果实容易衰老,果肉发绵、褐变,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
一般而言,早熟品种一般在盛花期后100天左右采收,中熟品种在101-140天,晚熟品种在141-175天采收。
此外。
采收期还应根据贮藏期长短来决定,作短期贮藏或冷藏的可以稍晚采收,贮藏期较长或气调贮藏的果实适当提早采收。
2及时预冷入库刚摘下的苹果。
带有田间热,必须放在阴凉处预冷1-2天。
苹果入库时温度应降到2℃以下,可利用夜间零点以后库外温低于库内温时,打开库门和通气窗,使冷空气进入库内。
3 贮藏、包装、堆放分级时必须严格剔除伤果、病果、畸形果、过大过小果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果实。
合理化的包装更能体现果品的商品性。
为防止长期堆放使下层果实产生压伤,一般苹果裸果长期堆放高度应小于等于1米,纸箱包装高度小于2米。
4谨防贮藏期病害苹果在贮藏期间发生的病害可分为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两大类,前者是由于生长、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引起的,而后者则是由于微生物采前潜伏侵染或采后伤口侵染引起的,这是影响苹果长期贮藏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这两类病害对苹果的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按苹果的性质和品种采取不同的贮藏方式,以下就是常用的贮藏方式:苹果属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品, 采后具有明显的后熟过程,果实内的淀粉会逐渐转化成糖,酸度降低,果实退绿转黄,硬度降低,充分显现出本品种特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达到本品种最佳食用品质。
进于步继续贮藏,会因为果实内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而变得质地绵软、失脆、少汁,进而衰败、变质、腐烂。
苹果的主要贮藏特性苹果耐低温贮藏:冰点一般在-2.2~-3.4摄氏度,多数品种贮藏适温在0℃~-1℃;不同品种的贮藏适温不同,同一品种,不同产区对低温的敏感性也不同,如红玉苹果0℃贮温适宜,国光可在-2℃下贮藏,红元帅苹果贮温-1℃~-2℃。
苹果贮藏方式:气调贮藏

苹果贮藏方式:气调贮藏1. 引言在果蔬贮存行业中,气调贮藏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贮藏方式,对于苹果的贮藏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调贮藏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苹果贮藏中的应用。
2. 气调贮藏的原理气调贮藏是一种利用气体组成和浓度调节果品周围气体环境,以延缓果品生理代谢和抑制病菌活动的贮藏方式。
通过控制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可以有效延长苹果的贮藏寿命,并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3.应用气调贮藏的步骤在应用气调贮藏方式贮藏苹果时,一般需要以下步骤:3.1 清洁和分类在将苹果存入贮藏室之前,首先要对苹果进行彻底的清洁和分类。
清洁可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病菌,而分类可以将苹果按照成熟度、品种和大小进行分组,便于后续的处理和管理。
3.2 选择合适的贮藏室选择合适的贮藏室对于气调贮藏非常重要。
贮藏室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能够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设备。
此外,贮藏室的通风和隔绝措施也需要考虑,以保持贮藏环境的稳定性。
3.3 设置贮藏环境在将苹果存入贮藏室之前,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苹果和贮藏时期的要求,设置合适的贮藏环境。
通常情况下,苹果贮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04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同时,根据苹果的品种和生理特性,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控制在15%和1~10%之间。
3.4 监测和调整在贮藏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贮藏环境。
通过监测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贮藏室的设定值,以保持贮藏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如发现苹果发生腐烂或异常脱水,应及时调整贮藏环境或进行处理。
4.气调贮藏的优势气调贮藏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延长贮藏寿命通过控制气体组成和浓度,气调贮藏可以有效延长苹果的贮藏寿命。
合适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减缓果品的生理代谢和呼吸速率,从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果实老化。
4.2 保持果实品质气调贮藏可以保持苹果的口感和外观品质。
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果实脱水和软化的程度,而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减少果实的呼吸活性和褐变反应,使果皮更光滑、果肉更脆爽。
苹果贮藏后期管理及安全出库方法

期
理 翟
1 . 3 气体管理 。贮藏后期的气 体管理主要是 降低 a 喧 后期,简易贮藏要注意 在夜间 低温时通风 环境 中氧 气 的浓度 , 以抑 制 呼吸 作用 的进 行 ,使苹 百 降温,延缓果品温度回升,以 延长贮藏时 果 保脆 、保 色 ,提 高贮藏 效 果 。此 时可加 大环 境 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当贮温在 0℃ 一2℃时,二氧化 碳 含量 可控 制在 3 % 一5 %,氧 气 含量 以 2 % ~4 0 , 4  ̄ 苹果贮藏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以果心温度为 较适 宜 。 普通冷库二氧化碳管理:贮藏富士苹果,冷库 国 准 , 温 度 传 感 器 显 示 的 库 房 温 度 经 常 与 实 际温度有较大误差 ,类似情况 若发现不及 内二 氧 化碳 含 量 不 宜 高 于 1 . 8 %, 以 1 %左右 为 宜 。 有人认为普通冷库内氧气浓度大,二氧化碳含量稍
苹果贮 藏至 次年 4 、5月 份 ;硬 度 、 酸度 、表 面光 泽 风 味 明显 下 降 , 虎 皮病
小, . 以防止对 苹果 表皮造 成 “ 烫伤 ” 。
苹 果 贮 降 ,货 架 期 缩 短 ,此 时 管 理 工 作 非 常 重
要 ,如 稍 有 不 慎 ,将 造 成 巨大 的 经 济 损 失 。苹 果贮 藏 管理 人 员 ,除要 掌握 正 确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很容易对果皮造成伤害,也 就 是二氧 化碳 和 水形 成 的碳 酸对 果 皮造 成伤 害 。 气 调贮 藏库 湿度 管 理 :风机 前方 一 定 区域 加盖 塑料 砸 ,防 止苹 果 失水 严重 和冻 害 发生 ;地 面保 持 2~4 c m 加 湿 水 ,加湿 水轻 微 结冻 为 宜 ,喷 雾加 湿 1 — 2 d 进行 1 次,加湿水温度须与库内温度相差较
苹果气调库的操作与管理

苹果气调库的操作与管理一、贮藏管理所谓贮藏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调节控制好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和乙烯含量,并做好果蔬的质量监测工作。
1 、温度管理温度对果蔬贮藏的影响是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其它因素所无法替代的。
(1)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在采收之后虽已离开母体或土壤,但它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并在不停地进行着以呼吸为主要特征的异化作用。
由于采后失去了营养供应,因而果蔬呼吸消耗的基质也就是果蔬本身的储备物质,即人们的营养。
贮藏保鲜的实质也就是人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使果蔬在这个环境中既保持微弱的有氧呼吸,使自我消耗降至最低,又不至于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乙醇使果蔬败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而供人们享用。
以己糖为底物的两种呼吸的总化学反应式为: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2.82×106J (674 kcal)葡萄糖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1.00×l05J (24 kcal)葡萄糖乙醇由于呼吸作用和果蔬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制约着这一过程,因此必然会影响到果蔬的采后品质、成熟度、耐藏性、抗病性以及整个贮藏寿命。
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进行得越快,贮藏寿命也越短。
因此,我们在果蔬花卉采收之后,必须适时降温,抑制呼吸,减少消耗。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贮藏温度每降低10℃,水果的呼吸强度可减弱1—2倍。
还有资料表明,当贮藏温度由0℃升高到3—4℃时,水果的呼吸强度可升高0.5—1倍。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蔬中有多种酶类参与代谢的每一步生理生化反应。
作为采后生理代谢主导过程的呼吸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酶促反应,酶在这些反应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使果蔬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异化作用加快。
果蔬产品抑制酶的活性,有利于果蔬的长期贮藏。
(3)温度对果蔬失重的影响在贮藏期间果蔬的重量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蒸发,二是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气调库的操作与管理2010-07-08一、贮藏管理所谓贮藏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调节控制好库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和乙烯含量,并做好果蔬的质量监测工作。
1 、温度管理温度对果蔬贮藏的影响是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其它因素所无法替代的。
(1)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在采收之后虽已离开母体或土壤,但它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并在不停地进行着以呼吸为主要特征的异化作用。
由于采后失去了营养供应,因而果蔬呼吸消耗的基质也就是果蔬本身的储备物质,即人们的营养。
贮藏保鲜的实质也就是人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使果蔬在这个环境中既保持微弱的有氧呼吸,使自我消耗降至最低,又不至于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乙醇使果蔬败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而供人们享用。
以己糖为底物的两种呼吸的总化学反应式为: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2.82×106J (674 kcal)葡萄糖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1.00×l05J (24 kcal)葡萄糖乙醇由于呼吸作用和果蔬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制约着这一过程,因此必然会影响到果蔬的采后品质、成熟度、耐藏性、抗病性以及整个贮藏寿命。
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进行得越快,贮藏寿命也越短。
因此,我们在果蔬花卉采收之后,必须适时降温,抑制呼吸,减少消耗。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贮藏温度每降低10℃,水果的呼吸强度可减弱1—2倍。
还有资料表明,当贮藏温度由0℃升高到3—4℃时,水果的呼吸强度可升高0.5—1倍。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蔬中有多种酶类参与代谢的每一步生理生化反应。
作为采后生理代谢主导过程的呼吸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酶促反应,酶在这些反应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使果蔬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异化作用加快。
果蔬产品抑制酶的活性,有利于果蔬的长期贮藏。
(3)温度对果蔬失重的影响在贮藏期间果蔬的重量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蒸发,二是呼吸。
其中蒸发是失重(失水)的主导因子;因呼吸而导致的失重较少,并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和气调环境的形成,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少。
果蔬体内水分的蒸发与贮藏温度的高低密切相关,高温可加速水分蒸发,低温则抑制蒸发。
特别是当库内贮藏温度较高、相对湿度(RH)较低和气流加大时,新鲜果蔬的水分会大量迅速损失,沿着果蔬内部→表皮→大气→冷凝器(风机) →下水道的通道流失。
库内的相对湿度对果蔬的失水影响极大。
果蔬的水分损失不完全取决于温度,而是取决于该温度下的相对湿度。
通常把1m3空气中实际存在的水蒸气量称为绝对湿度,把1m3空气所能容纳水蒸气的最大量称为饱和湿度,二者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在相同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变,则温度愈高RH值愈小,反之RH值就增大。
在水果贮藏过程中,库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都将导致果蔬失水。
为避免或减少水分损失,一般气调库都应保持适宜的低温和90%以上的相对湿度。
(4)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贮藏温度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每一种微生物生存、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其中温度就是一个重要因子,只有当温度适宜时微生物才有可能快速繁殖,进而造成危害,否则将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命活动。
对果蔬贮藏影响最大的是真菌和细菌,其次是其它微生物如病原菌等。
降低贮藏温度一般可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因微生物侵染而引起腐烂变质最后还应指出的一点是,气调贮藏不仅需要适宜的低温,而且要尽量减少温度的波动和不同库位的温差,这些都是搞好气调贮藏所必不可少的。
(5)温度管理方法在入库前7—10天即应开机梯度降温,至鲜果入贮之前使库温稳定保持在0℃左右,为贮藏作好准备。
果品在入库前应先预冷,以散去田间热。
入贮封库后的2—3天内应将库温降至最佳贮温范围之内,并始终保持这一温度,避免产生温波。
2、相对湿度管理如上所述,相对湿度是在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压和饱和水蒸气压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近似认为果蔬内部的RH值为100%,即水果内部空气的水蒸气压等于该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压。
当果蔬在气调或其它环境中贮藏时,环境中的水蒸气压一般不可能达到饱和水蒸气压,这样,果蔬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水蒸气压差,果蔬的水分就会通过表层向环境中扩散,导致失水。
气调库中的相对湿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大部分水果、蔬菜和切花在相对湿度过低时都会很快萎蔫。
为了延缓产品由于失水而造成的变软和萎蔫,除核果、干果、洋葱等少数品种外,大部分易腐果蔬产品贮藏的相对湿度以保持在85%—95%为好。
气调贮藏中推荐的相对湿度应以既可防止失水又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为度。
要想保持气调库中适当的相对湿度,必须有良好的隔热层,避免渗漏。
同时换热器(冷风机)必须有足够的冷却面积,使蒸发器与产品之间的温差尽可能缩小。
因此,只有在机械制冷的精确控制之下,才能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当蒸发器表面与库温温差加大时,RH值就会下降。
另一个保持湿度的方法是采用夹套库或薄膜大帐,这种结构和成本比普通库要高,操作也比较麻烦,但在商业上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保湿途径。
当然,塑料薄膜小包装或在库内加水增湿也不乏用处。
在气调贮藏中增湿的另一个方法是设置加湿器,该设备有离心式、超声式等结构,但目前用的较多的是超声波加湿器,它利用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然后送入库内增加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管理的重点是管好加湿器及其监测系统。
贮藏实践表明,加湿器以在入贮一周之后打开为宜,开动过早会增加鲜果霉烂数量,启动过晚则会导致水果失水,影响贮藏效果,开启程度和每天开机时间的长短,则视监测结果而定,一般以保证鲜果没有明显的失水同时又不致引起染菌发霉为宜。
3 、气体成分管理这里所说的气体成分,主要指对果蔬后熟影响最大的O2和CO2。
果蔬后熟进程的快慢,与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关系很大,这一过程不仅受乙烯浓度高低的影响,而且受O2和CO2分压的左右。
低O2和高CO2都能有效地抑制果品的后熟作用。
采用气调装置或减压技术降低贮藏环境中的O2分压,可以延缓组织的衰老,相对提高果肉硬度和含酸量,并在解除气调状态后仍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效应。
这一现象与乙烯的生物合成是一个需O2过程有关,低O2不仅抑制了乙烯的生成,而且降低了组织对乙烯的敏感性,从而使果实的异化作用下降,基质消耗减少。
再者,乙烯生成的受阻程度还与低O2处理的时间有关,短期(如2—3天)低O2处理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暂时的可逆反应,一旦解除处理,组织即可恢复生成乙烯的能力,而长期低O2处理对乙烯生成的抑制作用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
故在解除气调状态后,仍有较长时间的后效应,为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和货架寿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高CO2处理对果蔬的后熟具有多种效应,它可降低呼吸代谢、延缓后熟进程、减少病害发生、增加贮藏寿命。
不同果蔬品种对CO2的忍耐力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受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就其采收期和CO2伤害部位而言,早采果的CO2伤害多见于表皮,而晚采果则多表现为内部损伤。
对采收后的苹果立即用高CO2(如10%—15%)进行短期(如10—15天)处理,可使乙烯在大量生成之前即得到抑制,致使呼吸速率下降,跃变(Climacteric)推迟。
但在贮藏后期,已进入衰老阶段的果实则对CO2非常敏感,这时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因CO2中毒而导致果蔬腐烂。
实验结果表明,在猕猴桃的长期贮藏中,当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O2:2%—3%,CO2:3%—4%,N2:93%—95%时,与自然状态下(O2:21%,N2:79%)相比,猕猴桃的呼吸强度下降32%,贮藏120天之后的果肉组织崩解率下降3.2倍,由此可见,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即气调贮藏),可以延缓果蔬的衰老进程,有利于果蔬的长期贮藏。
在苹果的贮藏中也证明了气体成分的效应,在贮藏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若把自然状态下(21%的O2)苹果吸O2和放CO2的数值定为100%,当O2降至10%时,苹果吸O2和放出CO2的量分别是80%和84%,若把O2降到3%,CO2升至5%,则苹果吸入O2和释放出CO2的数量分别下降至40%和32%。
由此可见,随着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改变,苹果的呼吸强度也受到强烈抑制。
影响果蔬贮藏的很多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皆属嗜氧微生物,只有在充足氧气的环境中才能快速繁殖。
当在气调环境中O2分压急剧下降和CO2分压上升时,微生物就难于正常生长和繁殖。
因此,气调贮藏可明显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减少微生物所造成的损失。
气体成分管理的重点是库内O2和CO2含量的控制。
当果蔬入库结束、库温基本稳定之后,即应迅速降O2,库内O2降至5%时,再利用水果自身的呼吸作用继续降低库内O2含量,同时提高CO2浓度,直到达到适宜的O2、CO2比例,这一过程约需10天左右的时间,而后即靠CO2脱除器和补O2的办法,使库内O2和CO2稳定在适宜范围之内,直到贮藏结束。
4、预冷预冷是将刚采收的果蔬产品在运输和贮藏之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和降低果温的过程。
及时适宜的预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产品的品质,而且可减少腐烂损失。
延长产品采收后的预冷时间,必然会增加损失。
及时而有效地降温预冷,可以降低果蔬因呼吸等异化作用所导致的损失,还可抑制酶的活性,减少失水和乙烯释放量,抑制多种腐败微生物的生长。
为了保持果蔬的新鲜度、货架期和贮藏寿命,预冷最好在产地进行,特别是对那些娇嫩易腐的产品,及时预冷就显得更为重要。
预冷可分为自然降温预冷、水冷却预冷、真空降温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冷空气预冷和加冰预冷等多种方式。
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是自然降温预冷和冷库强制通风预冷,前者利用自然冷源预冷,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但预冷速度慢,效果较差;后者预冷效果好,但需消耗能源。
二者结合起来预冷,在充分利用昼夜温差等自然冷源的基础上再人为地强制通风降温,不失为一条良好的预冷途径。
5 、入库品种、数量和质量在果蔬花卉栽培品种和地域确定之后,采前管理的好坏将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
只有优质的产品才适于气调长期贮藏,所以除了搞好田间管理外,要尽量避免产品的破损、擦伤、腐烂和变质。
擦伤和其它机械损伤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也为微生物的侵袭大开方便之门。
据试验,在同样贮藏条件下存放的李子,擦伤果的腐烂率为25%,而未受伤果的腐烂率只有1.3%。
机械损伤还会加快果蔬的失水进程,如苹果仅仅因严重损伤就可使失水率增加400%,而去皮马铃薯的失水量要比未去皮的马铃薯增多3—4倍。
用于气调贮藏的产品还必须适期采收,产品成熟不足或过熟不仅影响产量,更影响质量,同样会减少贮藏寿命。
如新西兰的猕猴桃最低采收成熟度必须是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6.2%以上,否则即视为等外果,公司拒收,市场拒入。
其它果蔬也应有相似的指标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