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米张杂谷10号的选育

合集下载

张杂谷

张杂谷

一、品种来源“张杂谷5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

2005年在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

二、特征特性“张杂谷5号”:绿苗绿鞘,生育期125天,单秆无蘖。

成株茎高118.7cm,穗长32cm,穗粗2.0cm,棍棒穗型。

单株粒重29.1g,千粒重3.1g,出谷率74.8% ,谷草比为1.51,白谷黄米。

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

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米质特优适口性好。

三、产量品质表现“张杂谷5号”一般亩产400 kg,最高亩产600 kg。

四、栽培技术要点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要求生育后期肥水供应充足。

1、整地:亩施磷酸二铵10kg和圈肥3000-4000kg。

2、播种:暖区5月上中旬,亩播量0.75kg,使用谷子专用播种机亩用种0.25-0.3公斤3、田间管理:(1)绿苗为真杂交种,间苗时要严格去掉黄苗留绿苗。

2009年杂交制种没有自交苗了。

(2)防止虫害,未包衣谷种出苗后喷施甲胺磷800—1000倍液防治苗期害虫。

(3)株行距4寸x 8寸,播种深度2-3cm。

留苗密度,中上等地2.5万株/亩,下等地1.5万株/亩。

(4)追肥,亩施尿素30kg,其中:拔节期10kg,抽穗期追15kg,灌浆期结合浇水5kg。

4、注意事项:“张杂谷5号”为杂交种,只种一代,不能留种!否则将大幅度减产!五、适宜推广范围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省(区)北部≥10℃积温3200℃以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均可种植。

保定市富奥种子有限公司谷子研究室电话: 86 - 0312 - 5931228传真: 86 - 0312 - 2114488QQ: 17867198电子邮件:fuaozhongye@公司网址:1楼“张杂谷5号”品种简介一、品种来源“张杂谷5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本院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

2005年在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K4_的选育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K4_的选育

DOI:10.19462/ki.zgzy.20230924001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K4的选育薛新伟1,2 于智坤1 刘 丹1 穆安康1 杨 帆1 张家林1 张 姼1 贺 磊1柴晓娇1 白晓雷1 付 颖1 沈轶男1 王显瑞1(1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春播地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能力,以矮88为父本、张杂谷13号为母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谷子新品种赤谷K4。

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山西省、河北省张家口市、甘肃省张掖市等≥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

根据赤谷K4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谷子;品种选育;赤谷K4;优质;高产Breeding of a New Millet Variety Chigu K4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XUE Xinwei 1,2,YU Zhikun 1,LIU Dan 1,MU Ankang 1,YANG Fan 1,ZHANG Jialin 1,ZHANG Shi 1,HE Lei 1,CHAI Xiaojiao 1,BAI Xiaolei 1,FU Ying 1,SHEN Yinan 1,WANG Xianrui 1(1Chife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Chifeng 024000,Inner Mongolia;2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9)谷子作为中国起源的作物,是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是在11000年前由中国北方野生绿狐尾驯化而来的,在距今6000~7000年前谷子开始替代黍稷成为北方农业生产的主栽作物,在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选择优良品种:采用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耐瘠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5号、6号、8号、10号、长杂2号等。

2、选择地块:尽量选择地势高燥、三年以上未种过谷子、肥沃沙壤地或壤土地。

一定要避免重茬谷,农谚:重茬谷,坐着哭;一年谷子,三年莠子.3、三墒整地:冬前深耕蓄墒、春季耙耱保墒、播后镇压提墒。

4、抗旱播种:抗旱播种方法有下种等雨、冲沟等雨、套耧播种、深播浅覆(沟播)。

5、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保蓄宝贵的土壤水分,提高耕层温度,增加耕层速效养分含量,为谷苗提供适宜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分蘖成穗显著增加,增产幅度较大。

可采用厚度0.007mm以上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地膜,每亩3kg,采用改装的玉米地膜覆盖穴播机,盖膜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

100cm一带,每膜种植2行,穴距25cm,每穴留苗2—3株,亩留苗达到10000株左右。

6、适期播种:一般5月上旬—5月下旬,最晚为6月上旬。

农谚:立夏茭子,小满谷;谷雨谷,不如不(种);小满谷,谷满屋。

播深3—4cm。

7、减小播量,化控间苗:每亩播量0.25—0.5Kg,依靠分蘖增产;3—4叶期用拿扑净喷雾杀死自交苗和杂草,特别是可杀死谷莠子。

8、增施化肥:目标产量400—500kg/亩,应每亩底施三元复合肥(20—12—8)40Kg或硝酸磷肥40kg+硫酸钾(或氯化钾) 5—6kg或尿素20kg+普通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或氯化钾) 3—5kg;孕穗期亩追尿素10—15kg。

9、病虫害防治:杂交谷子高抗白发病、黑穗病;发生谷瘟病,用甲霜灵锰锌或甲基硫菌灵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可随春耕亩施1.5—2kg5%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粟灰螟、草地螟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10、稀植促大穗:亩留苗旱地8000—10000株,水浇地10000—12000株。

11、中耕蹲苗:苗期中耕控上促下,培育壮苗。

农谚:谷锄八遍,八米二糠。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

及时间苗 、 定苗 。 间 苗在 3叶 时进 行 , 定 苗 在 5叶 时 进
行, 株 距控 制在 4 ~ 6 c m。 春 播 留 苗 的 密度 控 制在 3 7 . 5万 ~
4 5 . 0万株/ h m , 夏播 留 苗 的密 度控 制 在 7 5万 ~ 9 0万 株/ h m , 密度 要 适 宜 , 不可 过 大 , 以免 对 谷 子 的 生 长 产 生 不 利 的影 响。 在 间苗 或定 苗 的基础 上 , 进 行浅 中耕 , 做 好 松土 、 除草 等
产品 总量 达 到 2 . 1万 t , 产 值超 过 1 . 9亿 元 。 辐 射 带动 周边 市
出 苗的速 度 快 , 幼 苗在 出土 时正 值初 夏 , 水 分及 光热 等 条件 均 有利 于谷 子 的生长 。 播 种方 式 一般 取 机播 的方 式 . 一般
行距 2 0 e m, 播 种量 为 7 . 5 ~ 1 5 . 0 k g / h m 。 播 种 的深 度 为 : 对 于
镇压 。
3 田 间 管 理
专 业合作 社 , 以谷 子为 主的 杂粮 生产 已成 为 当地 部分 乡村农
民增收 、 农业 增 效 、 促进 地 方 经 济增 长 的 支柱 产 业 。 由谷 子 加 工成 的坻 坞 贡米 已成 为渑 池县农 产 品龙 头品 牌和 农 民增 收 的主要渠道 之一 。 但 多年来 渑池 县种植 的 谷子 品种一 直是 常 规 品种 , 采 用的 为常 规栽 培技 术 , 产 量较 低 , 抗病 性 差 , 已
工作 , 以达 到 保 墒 的 目的 。 在 进行 定 苗 时 要 保 留 长 势 一 致
的苗 , 做 到 留绿 苗 不 留黄 苗 、 留 壮苗 不 留 弱苗 、 留健 壮 苗 不

特色谷子辽谷10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doc

特色谷子辽谷10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doc

特色谷子辽谷10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特色谷子辽谷10号及英高产栽培技术辽谷10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山西红谷的优良变异植株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特色谷子新品种,以其优质、高产、多抗和广适等特点备受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青睐,为产妇、老人和体弱者的营养保健食品之一,已在2010年和2011年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一、特征特性1.植株性状。

须根系,种子根发育屮等,次生根和支持根发达。

茎秆直立、圆柱形,主茎节数12〜13节。

每株叶片数16〜17个,叶片披针形、浓绿色,中部叶片长42〜47厘米、宽2.5-3厘米。

株高145〜160厘米。

2.穗粒性状。

穗纺锤形,每穗谷码数80〜90个,主穗长25〜30厘米,穗粒重28〜30克,千粒重2. 8〜3. 3克。

成熟后谷壳(种皮)呈现奇特而美观的橘红色,米粒金黄色,出米率77%〜82%。

3.品质性状。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子粒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含粗蛋白10%、粗淀粉86. 1%.赖氨酸0. 26%O品尝鉴定结果显示,干饭和稀(粥)饭的色(黄色)、香(清香)、味(口感)俱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4.抗逆性能。

高抗谷子白发病、黑穗病、谷瘟病和锈病,还抗倒伏,抗干旱,耐瘠薄。

5.生育日数。

多年田间实地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辽谷10号的生育日数为105天左右。

二、产量表现连续两年的试验示范和3年的大面积推广情况表明,辽谷10号平均每亩产量高达350千克,产值多达1050元,都明显高出全国谷子平均亩产和产值水平。

三、经济效益辽谷10号谷价较高,每千克售价3-3. 2元,比其他谷子品种高出0.2〜0.4元。

2007年以来,已在辽宁省和内蒙古蒙古族口治区的5个市、9个县(市、县)累计推广种植208万亩,增产谷子1.57亿千克、谷草1. 88亿千克,共计新增纯效益3. 7亿元。

此外,辽宁省建平县朱碌科镇杂粮批发市场295家米业公司,利用辽谷10号加工生产的有机小米,不仅在京、沪、粤、圳等大中城市畅销,而冃远销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国际市场30万吨,每吨售价5000元,共计出口创汇15亿元。

张杂谷系列谷子制种技术

张杂谷系列谷子制种技术

3.5 收获 9月下旬,田间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95%以上摇铃时进行收获。

收割质量要求割茬高度应不留底荚,收割损失率要小于1%,脱粒损失率要小于张杂谷系列品种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经4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成功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省区种植,河北省宣化县从2007年开始示范推广,每年推广面积在0.7万hm 2左右,一般667m 2产量在350 700kg 。

现在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张杂谷3号、5号、6号、10号等,由于张杂谷推广面积的逐年扩大,对谷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为了生产品质优异的谷种,现将张杂谷制种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与播种1.1 播前准备 选择≥10℃积温2600℃以上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春播,土质以沙性土壤最好,与其他品种谷子隔离200m 。

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667m 2施磷酸二铵10 20kg 和农家肥3000 4000kg ,施肥深度15 25cm 效果为佳。

浇水造墒,保全苗。

1.2 规格播种 根据各地的雨季和温度变化调整播期,保证授粉时温度不太高,湿度不大。

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母本,每667m 2母本用种量0.4kg ,父本用种量0.2kg ,播种深度2 3cm ,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以利种子吸水发芽。

父母本行比2∶6或更多。

父本错期播种,使父本的散粉盛期遇上母本开花盛期。

使用制种田专用除草剂,播种镇压后出苗前喷雾,用量140g/667m 2,兑水45kg 均匀喷于地面。

2 田间管理2.1 密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留苗密度每667m 2母本3万株,父本2500株;父本株距17cm ,母本株距8cm ,父母本同时管理。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粟灰螟(俗称钻心虫),出苗后喷施菊酯类杀虫剂,按照药品使用说明喷施即可。

2.2 去杂去劣 苗期母本正常叶色黄绿色,结合间苗去掉绿色苗,特别是繁种时接受了外来花粉的杂交苗和劣苗。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摘要从播前备耕、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谷子;张杂谷10号;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河南省渑池县地处浅山丘陵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瘠薄干旱是该地区主要特点。

谷子具有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籽粒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干旱丘陵地区的优势作物。

“仰韶贡米”属于渑池县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谷子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质,不仅氨基酸含量高,而且组成比较合理,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仰韶贡米”号称渑池“仰韶三宝”之一,出产的小米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仰韶贡米”品牌,该县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谷子为主的杂粮生产已成为当地部分乡村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由谷子加工成的坻坞贡米已成为渑池县农产品龙头品牌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但多年来渑池县种植的谷子品种一直是常规品种,采用的为常规栽培技术,产量较低,抗病性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谷子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谷子杂交新品种引进推广是近年来谷子技术发展上的新突破,从2010年,渑池县成立了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协作组,对谷子适宜品种及其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项目实施,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最终推出适合豫西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0号[1-2]。

谷子杂交新品种引进及高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解决了困扰谷子产量、品质不能全面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差这一主要难题,提高了群众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对加快绿色食品的生产进程,提高“仰韶贡米”的品牌效应,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张杂谷10号可在渑池县及整个豫西地区推广应用。

现将张杂谷10号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播前备耕2 适时播种4 病虫害防治谷子苗期和拔节抽穗期易受玉米螟和地下害虫的危害,若有虫害,可用辛硫磷或吡虫啉喷雾防治。

近年来,随着谷子种植年份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危害最严重的就是谷子粟灰螟,俗称谷子钻心虫。

山西中东部地区适宜谷子品种筛选

山西中东部地区适宜谷子品种筛选

山西中东部地区适宜谷子品种筛选韩彦青; 孙常青; 车丽; 张丽娜; 王晋【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10【总页数】4页(P1789-1791,1856)【关键词】谷子; 品种; 适宜种植; 山西省中东部【作者】韩彦青; 孙常青; 车丽; 张丽娜; 王晋【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5山西省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了小杂粮的王国。

近年来,随着谷子市场行情向好,尤其是山西省杂粮振兴规划实施以来,全省杂粮种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发展。

谷子作为杂粮的代表作物,在有机旱作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上,谷子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曾达0.133 亿hm2,是主要的粮食作物[1-2]。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谷子种植面积开始下滑,但山西目前仍是全国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谷子消费的主要区域。

好的谷子品种是谷子产业发展的支撑,但新的优质谷子品种推广却十分缓慢。

2001 年以来,我国每年有超过20 个新审定的谷子品种,每2 a 会有约30 个谷子新品种获得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通过优质食用粟评选办法颁发的优质米证书[3]。

但由于推广时间短及农户种植习惯的影响,新的优质谷子品种在生产中推广面积很小。

2016—2018 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过在山西省中东部5 个区县内对3 种具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进行连续3 a 试验,对不同品种的产量、适应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谷子品种选择提供帮助。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晋谷21 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1991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是晋汾52 号经过钴60 辐射选育而成。

目前是山西省及全国推广面积最大、认可度最高的优质谷子品种[4],已由中晚熟地区推广至中早熟地区,适应性越来越广。

张杂谷10 号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历经7 a 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2009 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新品种鉴定,同年在第八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高产的同时兼顾了优质[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杂谷10号是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在保持高产的前提下,以米质优为育种重点,历经7年时间达到育种目标,
2009年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

在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深受农民的欢迎。

1 选育经过
2001年夏选用适应性广、抗旱力强的冀张谷1号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成功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SR3522进行杂交,得到F0。

2001年冬至2002年冬连续回交4代,2002年自交2代,得到纯合抗除草剂的改良冀张谷1号,其外部农艺性状与冀张谷1号一致。

2003年用改良冀张谷1号与山西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优质米品种晋谷21杂交后的F3大量繁殖,从中选育出优质、抗旱、适应性广、抗拿捕净的品系,又连续自交3代,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的恢复系2038。

2004年将恢复系2038与光温敏不育系A2进行组合测配,得到抗除草剂杂交组合A2×2038。

2005-2006年进行优势观察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西北区早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西北区早熟组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优势观察试验,A2×2038较对照冀张谷5号平均增产30.1%,表现成熟好,抗倒伏,根系发达。

2007-2008年A2×2038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西北区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试验平均667m2产348.9kg,比对照增产7.21%,居参试品种第2位;2年18点试验中13点增产,增产幅度为1.49% 46.55%,1点平产,4点减产,减产幅度为61.00% 3.94%,增产点率为
72.2%。

其中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351.4kg,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10.80%,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8年平均产346.3kg,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3.81%,居参试品种第2位。

2008年A2×2038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西北区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347.9kg,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7.68%,4点全部表现增产,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09年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2009年12月25日在全国第八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3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32d,株高110.9cm,穗长23.9cm,穗重21.9g,穗呈棍棒型,松紧适中,穗粒重16.2g,出谷率75.8%,千粒重3.0g,黄谷黄米。

抗逆性较强,抗倒性为1级,耐旱性为2级,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未发生,白发病、线虫病发病率均为0,红叶病发病率为3.16%,黑穗病为0.23%,虫蛀率为1%。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抗病抗倒,抗除草剂,2级耐旱,熟相好,米质优良。

4 适宜推广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省的北部及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10℃积温在2800℃以上的地区春播种植。

(收稿日期:2012-06-14)
优质米张杂谷10号的选育
邱风仓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家口075000)
4.3 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生育期追肥2 3次,分别在苗期、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

根据苗情可喷施0.5%尿素加0.2% 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整个生育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周椒201植株长势强,应及时清除门椒以下的侧枝;由于早熟,果大,结果后应及时采收门椒和进行培土工作,防止倒伏,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周椒201虽然为抗病品种,但在重发年份,也会感疫病、炭疽病、病毒病,受蚜虫、烟青虫危害。

保护地和越夏雨季栽培时,环境湿度大,应加强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预防;越夏栽培时,开花后要及时防治烟青虫。

4.4 适时采收 周椒201主要作为鲜菜食用,宜采收青椒,约在花谢后15 20d,果皮转翠青色时采收,一般每隔2 3d采收1次。

留红椒时,要注意整个生育期保证水肥
均衡供给,以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做到适时采收。

5 推广应用情况
该品种商品性好,早熟,果大,抗逆抗病性强,适宜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也可作秋延后栽培。

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1年周椒201在周口、驻马店、郑州等4个市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25万hm2,新增产量5681.4万kg,新增产值20453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收稿日期:2012-07-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