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张杂谷3号”谷子杂交种种植简介

张杂谷3号”谷子杂交种种植简介

“张杂谷3号”谷子杂交种种植简介一、品种来源“张杂谷3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本院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抗除草剂两系杂交种。

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二、特征特性“张杂谷3号”:绿苗绿鞘,生育期115天,单株有效分蘖0-2个,成株株高120.4cm,茎粗0.63cm,穗长3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

穗谷码99.5个。

单株粒重50-75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 ,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

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适应面广、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口性好。

三、产量品质表现“张杂谷3号” 根系发达、抗旱节水、抗倒,穗大粒饱。

成熟时青枝绿叶。

一般亩产400-700公斤左右。

2001年被评为优质米。

四、栽培技术要点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要求生育期内肥水供应充足。

1、播期:≥10℃积温2700-2800℃的地区,4月底5月初播种。

≥10℃积温2900-3200℃的地区,5月中、下旬播种。

2、播量:根据墒情决定播种量,墒情好可以减少播种量,墒情差要加大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0.5-0.7公斤。

3、田间管理:(1)绿苗为真杂交种。

市售的谷子杂交种经过技术处理,间苗时留绿苗即可。

(2)防治虫害,包衣谷种出苗后由于包衣药剂的存在,对谷子钻心虫和地下害虫仍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钻心虫和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定苗后要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苗期害虫。

(3)留苗密度,有浇水条件的中上等地1.0-1.5万株左右/亩,无浇水条件的旱坡地0.8-1.2万株/亩。

(4)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kg,抽穗期10kg。

4、注意事项:“张杂谷3号”不能留种!注意防治谷锈病、谷瘟病。

五、适宜推广范围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省(区)北部及辽宁西部≥10℃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李顺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07期1.品种选择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为“张杂3号、5号和8号”,均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而成。

其中“张杂3号”生育期115天,适合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内蒙、辽宁、黑龙江等≥10℃积温2600℃以上春播地区推广应用,为当前河北、山西、内蒙等地丘陵坡墚旱地的主栽品种。

“张杂5号”生育期118天,适宜在以上区域≥10℃积温2800℃以上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地带种植,是当前河北、山西、内蒙等地河川谷地水浇地的主栽品种。

“张杂8号”生育期短(90天),适于黄淮海地带的夏播区,目前河北邢台市播种面积较大。

2.选地与倒茬杂交谷子增产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它的增产潜力,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易耕作和疏松肥沃的沙性壤土为好。

杂交谷子忌重茬,应年年倒茬,以豆类、薯类和玉米等前茬为好。

3.精细耕地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耕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可接纳更多的秋冬降水,对来年增强苗期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秋深耕一般20厘米以上,结合秋深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

春季整地要做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

4.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施肥深度以15~25厘米效果为佳。

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

谷田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5.播种(1)每亩用种量0.5~1.0公斤,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以利种子吸水发芽。

(2)耧播一般用单腿耧或双腿耧播种,随后镇压;机播用小麦或玉米播种机调整行距进行播种,同时镇压;撒播时先开沟,人工顺沟撒籽,然后覆土镇压。

6.田间管理(1)假杂交苗的剔除:绿苗为真杂交苗,黄苗为假杂交苗,间苗时要严格去掉黄苗,留下绿苗。

假杂交苗的剔除有两种方法,一是化学剔除,可在幼苗三叶期时喷除草剂拿捕净(100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于地面,杀死假杂交苗和单子叶杂草,二是人工拔除,在谷苗5~6叶期,结合中耕除草一块进行,手工拔掉黄苗。

张杂谷

张杂谷

一、品种来源“张杂谷5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

2005年在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

二、特征特性“张杂谷5号”:绿苗绿鞘,生育期125天,单秆无蘖。

成株茎高118.7cm,穗长32cm,穗粗2.0cm,棍棒穗型。

单株粒重29.1g,千粒重3.1g,出谷率74.8% ,谷草比为1.51,白谷黄米。

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

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米质特优适口性好。

三、产量品质表现“张杂谷5号”一般亩产400 kg,最高亩产600 kg。

四、栽培技术要点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要求生育后期肥水供应充足。

1、整地:亩施磷酸二铵10kg和圈肥3000-4000kg。

2、播种:暖区5月上中旬,亩播量0.75kg,使用谷子专用播种机亩用种0.25-0.3公斤3、田间管理:(1)绿苗为真杂交种,间苗时要严格去掉黄苗留绿苗。

2009年杂交制种没有自交苗了。

(2)防止虫害,未包衣谷种出苗后喷施甲胺磷800—1000倍液防治苗期害虫。

(3)株行距4寸x 8寸,播种深度2-3cm。

留苗密度,中上等地2.5万株/亩,下等地1.5万株/亩。

(4)追肥,亩施尿素30kg,其中:拔节期10kg,抽穗期追15kg,灌浆期结合浇水5kg。

4、注意事项:“张杂谷5号”为杂交种,只种一代,不能留种!否则将大幅度减产!五、适宜推广范围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省(区)北部≥10℃积温3200℃以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均可种植。

保定市富奥种子有限公司谷子研究室电话: 86 - 0312 - 5931228传真: 86 - 0312 - 2114488QQ: 17867198电子邮件:fuaozhongye@公司网址:1楼“张杂谷5号”品种简介一、品种来源“张杂谷5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本院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

2005年在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评为一级优质米。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作者:陈桂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3期谷子原产于中国,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典型的耐旱作物,谷子在北方地区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家口市采用谷子光温敏不育两系法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谷子杂交种“张杂谷”系列。

相比于常规谷种,杂交谷子增产幅度在20%以上,亩增产100~150kg,最高亩产量800kg以上,促进了谷子的高产高效发展。

一、地块选择谷子适宜在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便于浇灌、土壤肥沃的地区种植,同时要选择远离国道、高速公路、医院、工矿企业的地方进行种植。

二、整地方法前作收获之后,及时深耕、灭茬,对土地进行精细整理。

如果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播种前要及时灌溉,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墒情,这样可以在土壤湿度良好的情况下及时完成播种,达到良好的保苗效果。

三、轮作倒茬适合种植谷子的前茬有:薯类、玉米以及豆类等。

科学合理地轮作能够充分的利用土壤中所含有的养分,实现种养结合,同时能够避免过度消耗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轮作倒茬的时间间隔3~4年最佳,由于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都有一定的寿命和寄主,科学合理的进行轮作,不但能够降低和杜绝病虫害的危害,而且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对杂草有着不同的抵抗能力,也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危害,提高产量。

四、播种技术1、品种选择。

目前张家口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繁多,例如:冀张谷5号、桃花米、沁州黄、东方亮、晋谷21号、承农2号、张杂谷系列品种等。

大范围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冀张谷5号和张杂谷系列,例如:张杂谷3号、5号等。

张杂谷3号的生育期是115天,适宜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10℃积温2600℃以上的春播地区进行种植,是当下内蒙古、山西、河北等丘陵旱地的主要种植品种。

张杂谷5号的生育期是125天,适合在上述地区≥10℃积温2800℃以上的具有水浇条件的区域进行种植。

2、播种时间与方法。

北方春播区谷子,播种时间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亩播量0.8~1.0kg,播种深度以3~5cm为最佳,在土壤墒情较好时宜浅,在春季风大、旱情严重的地方播种则不宜过浅;种植密度春播区一般为每亩1.5~3万株,土壤肥沃程度较差的土地适当降低留苗密度。

豫谷18高产栽培技术

豫谷18高产栽培技术
二、 整 地
苗略大 , 对缺株少的 田块可利用雨 天移栽 。 一般谷苗在 5片 叶左右移栽最易成活 。 3 . 5合理密植 豫谷 1 8亩保 苗密度 5 . 0 — 5 . 5万株左 右 ,播种 量约 为 O . 3 k g / 亩 。 行距 3 0 c m,穴距 为 1 0厘米 ,每穴下种 3 — 5 粒 ( 种子发芽率为 8 0 %) ,播种深度 2 - 3 c m,必须播在湿土层 上, 水浇地 宜密 , 干旱地宜稀 ; 地膜 谷子宜 密 , 裸 地谷子宜 稀; 肥地宜密 , 瘦地宜稀 。 四、 田间管理 4 . 1是早压苗 , 促进根 系发育 , 在幼苗 2 - 3片叶 时 , 用 木 头磙子压青苗 1 - 2次 , 以利壮根 4 . 2 . 是早 间苗 、 定苗, “ 谷间寸 , 如上粪 ” , 当苗高 3公分 时开始间苗 , 即拿上手就 间苗 , 幼苗 5  ̄ 6公分时进行 定苗 , 草株留苗 , 拐子苗 , 不 留死簇子 。 4 . 3 . 中耕 除草 , 谷 子的中耕管理大 多在 幼苗期 、 拔节期 和孕穗期进行 , 一般 2 - 3次 。第一次中耕结合 间定苗进行 , 中耕掌握浅锄 、 细碎土块 、 清除杂草的技 术。进行第二 次中 耕 在拔节期进行 , 有灌溉 条件 的地方应结合追肥灌水进行 , 中耕要 深, 同时进行 培土 。第三次 中耕在封行前进行 , 中耕 深 度一般 以 4 - 5 c m为宜 , 中耕 除松土除 草外 , 同时进行高 培土, 以促进根系发 育 , 防止倒 伏。 4 . 4 是合理灌水 。 “ 旱谷 涝豆” , 谷子是 比较耐旱作物 , 般 不用灌水 , 但在拔节孕穗 和灌浆期 , 如遇干旱 , 应急 时 灌水, 并 追施孕 穗肥 , 促 大穗 , 争 粒数 , 增加 结实率 和
秋季整地 , 秋季深耕 , 对谷子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 秋雨 春用 、 贮墒是保全苗的关键措施 。 中耕松土 , 可 以多贮伏雨 , 又能保 护底墒 , 减少水分蒸 发 , 提高秋耕质量。可以熟 化土 壤结构 , 增强保水 能力 , 加深根层 , 有力于根系下 申, 扩 大根 系数量 。 春季整地要根据具 体情况灵活运用 , 如土壤 干旱严 重, 就要多耙耢重镇压不浅耕 , 如雨水多 , 地湿 , 就要采取耕

新疆北疆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新疆北疆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主要内容
• • • • • • • 谷子简介 品种选择(豫谷18号特征特性) 选地整地 合理施肥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株行距配置) 田间管理(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至灌 浆期) • 病虫草害防治 • 收获
一、谷子简介
• 谷子又称为粟.起源于我国,是传统的抗旱耐瘠作物,谷子的水分 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在丘陵山区种植,具有良好的高产稳产性, 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谷子也是北方地区人民 喜爱的杂粮作物之一,其小米营养丰富且各种养分均衡,蛋白质尤 其蛋氨酸、色氨酸和维生素的含量远高于大米、玉米、高粱等 粮食作物,特别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食用粗纤维是大米的 5倍,是近年来兴起的世界性杂粮热的主要杂粮作物。我国谷子 种植面积占世界谷子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北、 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河南、山东、黑龙江、甘肃和吉 林等省。
幼苗期谷子生长特点及蹲苗
• 如土壤干旱,则次生根的发生延迟或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生长,但粗度增加。这时幼苗生长也极慢,近于休眠状态, 整地不良,遇到大风时,容易将种子根吹断而死苗,在土 壤有适当的水分时,次生根又迅速伸长。次生根伸入湿土 层后,可促进根系向下深扎。所以在幼苗长出次生根后, 给予适当的干旱锻炼,进行蹲苗,促使根系深扎,是取得 谷子高产的重要措施。谷子次生根入土深度可达150cm以 上,向四周扩展30cm左右。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耕作层内, 因此加深耕层,可促进使根系向纵深发展。苗期一定程度 的干旱,可起到蹲苗的作用,使根多发。深扎,为中后期 的健壮生育奠定基础。
精品文档新疆北疆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精品文档新疆北疆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精品文档主要内容?谷子简介?品种选择豫谷18号特征特性?选地整地?合理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株行距配置?田间管理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至灌浆期?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精品文档一谷子简介?谷子又称为粟

杂交谷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杂交谷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于显;于洪志【期刊名称】《新农业》【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1页(P23)【作者】于显;于洪志【作者单位】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把在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种谷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独到优势的凌源市谷子生产列为优势区域,凌源地区生产的谷子产量高、米质优盛誉全国。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生产水平,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9年从河北巡天种业引进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谷新品种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8号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

从中筛选出了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耐旱节水、适应性强、米质优良的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在2010年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两块百亩核心地块分别获得了亩产628公斤和646公斤的好收成,比对照田增产1.8~2.6倍,创造了凌源市谷子单产的最高纪录。

1.合理倒茬杂交谷子增产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增产潜力,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种植。

杂交谷子不能重茬,应年年倒茬,前茬以豆类、薯类、玉米、绿肥等为好。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和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

2.选择良种凌源市年有效积温在3200℃以上,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的生育期较短不宜选用,应选择生育期在125天以上的张杂谷5号和张杂谷8号种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和雨水资源,达到高产目的。

3.播种播种期通常在5月1日前后。

每亩播种量0.75公斤,不盲目加大播量。

播种方式采用开沟撒播,覆土厚度3~4厘米。

土表见干后紧跟压一遍磙子。

垄作行距40厘米,株距11~14厘米。

4.田间管理谷苗长到4~5叶时间苗定苗,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的幼苗有两种颜色,即黄苗和绿苗。

绿苗是杂交苗,间苗时留下,黄苗是自交苗,间苗时要严格拔除。

稀植是高产的关键技术,亩保苗1.2~1.5万株,切不可按照常规谷子的留苗密度来管理杂交谷子。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8号选育推广及关键栽培技术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8号选育推广及关键栽培技术

2020.4粮食作物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8号选育推广及关键栽培技术王效瑜张国辉郭志乾魏国宁(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756000)摘要: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8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马铃薯研究中心,2008年用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宁薯8号作父本,河北坝上农科所冀张薯8号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9年10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颁证。

适宜在宁夏干旱、半干旱、低温阴湿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宁薯18号;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马铃薯是宁夏的主导产业袁也是固原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区年种植面积达26.67hm2o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袁以及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新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

为了适应马铃薯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开展了马铃薯抗晚疫病、淀粉含量高、水分高效利用、高产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多代筛选,培育出了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8号。

2019年10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命名颁证。

1选育经过宁薯18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马铃薯研究中心,2008年用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宁薯8号作父本,河北坝上农科所冀张薯8号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种植实生苗, 2010-2012年参加品系鉴定,2013-2014年参加品种比较,2015-2016年在宁夏多点开展DUS鉴定,2017-2018年参加宁夏马铃薯适应性鉴定试验,同年在宁夏各个生态区域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及推广种植,2019年10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颁证。

2产量表现2.1品系鉴定2010-2012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隆德观庄科研基地进行品系鉴定试验中,宁薯18号二年平均折合产量2826.3kg/亩,较统一对照宁薯8号折合产量2128.2kg/亩,增产32.8%,居36个参试品种的居第一位。

2.2历年品比结果2013-2014年在隆德观庄科研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中,宁薯18号二年平均单产2436.2kg/亩,较对照宁薯8号平均单产1837.6kg/亩,增产32.6%,居16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选育过程 张杂谷 18号母本 A2是来自于张家口市农业
科学院 的 谷 子 新 品 种,由 光 温 敏 不 育 源 “821”与 “1066A”杂交而成。该品种育性由光温条件控制, 转换稳定,性状优良,配合力强。幼苗为黄苗,拔节 后苗色变为浅绿色,茎高 755cm,植株较矮,便于
13 张杂谷 18杂交种的选育
2009年冬在 海 南 南 繁 基 地 将 抗 除 草 剂 恢 复 系 “复 28×5号父”与光温敏不育系 A2进行组合测 配,得到抗除草剂杂交组合 A2×(复 28×5号父), 经多年选育,于 2016年通过全国品种鉴定。该品种 2014年 3月取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 CNA 20806866,公告号 CNA004395G。
摘 要:谷子在建设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中有重要作用。张杂谷 18号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优良,便于机械化 作业。介绍了张杂谷 1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谷子;育种;栽培;张杂谷 18号 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280(2019)02015102 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90214
谷子作为高水分利用的环境友好型作物,在建 设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谷子的育种目标向米质优良化、 栽培轻简化、生产机械化转变[1]。张家口市农业科 学院以育种目标和亲本性状互补为原则,针对夏播 区的生态特点、气候情况及病害发生规律,以抗病、 优质和机械化生 产 为 育 种 目 标,2009年 以 不 育 系 A2为母本,以“复 28×5号父”为父本,杂交选育出 新品种张杂谷 18号。该品种 2015~2016年参加国 家华北夏谷区杂交种组生产试验,2015年平均产量 47325kg/hm2,较对 照 冀 谷 25增 产 955%;2016 年 平 均 产 量 61275kg/hm2,较 对 照 冀 谷 25增 产 461%。2016年通 过 全 国 谷 子 品 种 鉴 定 委 员 会 鉴 定。201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
2010 2011
张杂谷 18号 / 冀谷 25/
(kg/hm2) (kg/hm2)
51885490304968046680
增产比例 / %
582 643
表 2 2015~2016年国家华北夏谷区生产试验结果
试验年份
2015 2016
张杂谷 18号 / 冀谷 25/
(kg/hm2) (kg/hm2)
22 生产试验结果
2010~2011年 参 加 河 北 巡 天 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组织的测产试验,进行优势检验和产量对比,对照 品种为冀谷 25。2010年平均产量 51885kg/hm2, 比对照增产 582%;2011年平均产量 4968kg/hm2, 比对照增产 643%(表 1)。
2015~2016年 参 加 国 家 华 北 夏 谷 区 杂 交 种 组 生产试验,2015年平均产量 47325kg/hm2,比对照 增产 955%;2016年平均产量 61275kg/hm2,比对 照增产 461%(表 2)。
表 1 2010~2011年张杂谷 18号测产试验结果
试验年份
152
作物研究(CROPRESEARCH)
2019年 3月
2 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结果
于 2009年开始进行组合测配,2010~2011年 进行优 势 观 察。2010年 参 加 院 内 品 比 试 验,产 量 4902kg/hm2,比对照冀谷 25增产 513%;2011年 产量 4962kg/hm2,比对照冀谷 25增产 603%。
制种 田 授 粉,生 育 期 90d。 不 育 度 达 到 95% ~ 100%,自交结实率 0~5%;在光周期 13h以下,昼 夜温度在 19~29℃,育性部分恢复可育,自交结实 率达 40% ~60%。其不育基因受 1对隐性核基因 控制,一般品种都能作为恢复系使其恢复育性。
12 恢复系的选育
张杂谷 18号恢复系是选用抗谷瘟病材料复 28 与抗除草剂材料 5号父通过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 得到 F0代。2007年从其 F3代群体中筛选出品质优 良、适应性 广、抗 逆 性 强、抗 谷 瘟 病、抗 除 草 剂 的 材 料,2008~2009年从该材料群体中筛选配合力高的 材料,连续自交 3代,得到性状稳定、配合力强的恢 复系材料,命名为“复 28×5号父”。幼苗绿色,株 高 145~155cm,纺锤穗形,穗长 22~26cm,单穗重 19~28g,千粒重 30g,生育期 90d,米质优良。
47325
43200
61275
58575
增产比例 / %
955 461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夏播生育期 88d,幼苗绿色,株高 1232cm,穗
长 236cm,棍棒穗型,松紧适中,单穗重 184g,穗 粒重 146g,出谷率 794%,出米率 774%,千粒重 289g,黄谷黄米,单株分蘖 2~4个。 32 抗性评价
收稿日期:2019 01 10 作者简介:范光宇(1982-),男,硕士,副研究员,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通信作者:赵治海,研究员,谷子杂种优势利用。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CARS-06-135-A5);河北省科技计划重大 项目 (16226310D);河北省科技条件建 设项目 (169676410G)。
作物研究(CROPRESEARCH)
2019,33(2):151-152,157
张杂谷 1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范光宇1,2,孟 帅3,张丽娜3,王 千3,冯小磊1,2,杨建勇3,史高雷1,2, 白文杰3,宋国亮1,2,张晓磊1,2,赵治海1,2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2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张家口杂交谷子分中心 / 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家口 075000;3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 07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