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系列谷子制种技术
谷子杂交种张杂谷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_宋国亮

XIANDAINONGCUKEJI优质高产甘薯品种介绍近年来,晋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对甘薯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年安排品比30~50个,筛选出如下优质、高产甘薯品种:1脱毒“龙薯9”该品种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8~1m ,分支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短纺锤形,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感甜糯,适合烘烤,适应性强,一般亩产4000kg 左右,栽后100d 亩产可达2000kg 。
丰产性好,结薯早,比同期栽培的品种可提前15d 上市。
2脱毒“西农431”属烤薯加工型,是早熟、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蔓长1~1.2m ,分支5~7条。
柄脉叶色黄绿,心脏形,茎接不定根少,不徒长。
不需翻蔓,春薯亩产2500~3000kg ,夏薯1500~2000kg 。
薯块均匀纺锤形,结薯早而集中、生长快,皮光滑,大块率高,肉深桔红色,属厚皮肉易分离。
适合烘烤。
食味香甜,口感极佳,出干率为35%。
抗病,适应性广,耐寒、涝、肥、耐储运。
3冀薯8-4(红密)由河北省农科院甘薯室培育,属高产、优质、短蔓型品种。
蔓长1m 左右,长势强壮,叶粗壮,分支5~7条,叶心脏形,微缺刻。
叶绿色,叶脉紫色,薯块纺锤形,单株结薯3~5块。
块形整齐光滑,大块率高,桔黄皮,深全橘红肉,干物质21.6%。
可溶性糖含量高,熟食甜、粘糯香郁,口感好。
品质优、耐旱、耐瘠薄。
亩产3500kg 。
4烟紫176属中蔓深黑色,蔓长1.2~1.5m ,分支3~5条,心脏叶、茎紫色,叶脉紫,单株结薯2~3块,薯皮薯肉全紫黑色,口味干面、沙甜。
抗病耐瘠,亩产2250~2500kg 。
5徐薯22由江苏农科院甘薯研究所以豫薯7号为母本、苏薯7号为父本杂交而成,自1996年育成,2005年通过审定。
该品种蔓长1.5m ,茎叶全绿色,叶心脏形,略有缺刻。
地上部长势强,单株分支6~10条。
结薯3~5块,薯块红皮白肉,块纺锤形,结薯集中。
张杂谷3号”谷子杂交种种植简介

“张杂谷3号”谷子杂交种种植简介一、品种来源“张杂谷3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本院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抗除草剂两系杂交种。
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二、特征特性“张杂谷3号”:绿苗绿鞘,生育期115天,单株有效分蘖0-2个,成株株高120.4cm,茎粗0.63cm,穗长3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
穗谷码99.5个。
单株粒重50-75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 ,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
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适应面广、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口性好。
三、产量品质表现“张杂谷3号” 根系发达、抗旱节水、抗倒,穗大粒饱。
成熟时青枝绿叶。
一般亩产400-700公斤左右。
2001年被评为优质米。
四、栽培技术要点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要求生育期内肥水供应充足。
1、播期:≥10℃积温2700-2800℃的地区,4月底5月初播种。
≥10℃积温2900-3200℃的地区,5月中、下旬播种。
2、播量:根据墒情决定播种量,墒情好可以减少播种量,墒情差要加大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0.5-0.7公斤。
3、田间管理:(1)绿苗为真杂交种。
市售的谷子杂交种经过技术处理,间苗时留绿苗即可。
(2)防治虫害,包衣谷种出苗后由于包衣药剂的存在,对谷子钻心虫和地下害虫仍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钻心虫和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定苗后要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苗期害虫。
(3)留苗密度,有浇水条件的中上等地1.0-1.5万株左右/亩,无浇水条件的旱坡地0.8-1.2万株/亩。
(4)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kg,抽穗期10kg。
4、注意事项:“张杂谷3号”不能留种!注意防治谷锈病、谷瘟病。
五、适宜推广范围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省(区)北部及辽宁西部≥10℃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张杂谷5号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一
墒情 差易深的原则 , 播种深度为 34 ~ 厘米为宜。
5播 种方式和要 求 . 谷子 的播种方式很 多 , 主要有耧播 、 犁播和机播三种 。采用耧播 或播种机播种 , 要求撒籽均匀 , 不 漏播 、 不断垄 , 浅一致 , 深 播后要 及时镇压。春旱严重 , 土壤墒 情差的地方可增加镇 压次数 , 以提高出苗率 。 6 田间管理 . 实践证 明 , 种植张杂 谷 5号 , 必须抓 住早 、 稀、 、 、 追 多 喷五个关键环节。 间苗 :谷间寸 , “ 顶土粪 ” 。谷子早1 司苗可减少 谷苗拥挤 , 改 善谷子光 、 、 的环 境条件 , 水 肥 有利 于促进根 系发育和 形成壮 苗。间苗时 间以苗高 3 4厘米 ( ̄ 叶 ) ~ 3 4 为好 , 注意绿苗为真 要 杂交苗 , 严格去掉黄苗留绿 苗。留苗密度掌握 以下标准 : 中上 等地 25 .万株左右 / , 亩 上等地 1 . 5万株左右/ , 亩 且把握宜稀
பைடு நூலகம்
黄米。抗逆 性强 , 高抗 白发病 、 线虫病 。抗旱 、 抗倒 , 应性强 , 适 高产稳产 。 米质特 优 , 口性好。 0C 适 ≥1 ̄ 积温 3 0 ' 以上 、 2 0: t 2 肥水 条件好的地区均可种植 。
二、 产量 表现
一
补苗 : 谷子刚出苗时 , 发现断条严重 , 可用温水浸泡种子 ,
推荐新项 目 介绍新技术 发展新产业 / — ic zN @1 3c r E mal w r b . n : 6 o
张 杂 谷 5号 谷 子 上 培 技 术 高 产 同 口 l栽
●陈 志兵 宋 晓玲 张建 平 李 恩泽 晋 俊林 ( 山西省 长 治县 农业 局 )
张杂谷 5 号是河 北省张家 口市农 科院采用谷子光 ( ) 温 敏 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 ,组合 名称为 A 2×改 良晋 谷 2 ,0 5年在全 国小米 鉴评会上被评 为一级优 质米 。2 0 12 0 07 年长 治县 从省谷子所 引进该品种 ,通 过技 术人 员的评估并 与 常规谷子进行 比较 , 该杂交谷子在 产量 、 应性等方面都较常 适 规谷子有很大 的优越性 ,并摸索 出了适 合本县种植的杂交 谷
“张杂3号”谷子的栽培技术及社会效益

雾防治 。在偏关县白焦虫危害较严重 , 6 月中下旬定苗至拔节期 ,成 虫交尾 、 产 卵仍 处于盛期 , 卵粒孵化和幼 虫危害即
将进 入盛期 。可在晴天 上午 1 前或 0点
一
型整齐一致 、 口感好 、 香味浓 , 具有传统 小米固有的色、香、味。其中张杂谷 1
号 、 、 号被 全国粟类作物 协会评为 3号 5 级优质米 。小米 也是保健食品 , 据测
苗, 不留七高八低苗 ; 留壮苗 , 留弱苗 ; 不 留绿苗 , 不留黄苗 ; 留健壮 苗 , 留病 虫 不
危害苗。 留苗密度 , 行距 3 厘米左右 , 3 株 距2 6厘米 ,上 等地每 亩不超 过 2 0 0 0 0 株 ,下等地每 亩不超过 80  ̄ 2 0 0 0 100株。
谷黄米。 特征特性表现 : 抗逆性较强 , 高
抗 白发病 , 旱 、 倒 , 抗 抗 适应性 强 、 应 适
面广 , 高产稳 产 、 米质 优 、 口性好 。主 适 要优点是生长期短 、 灌浆快 、 成熟早 、 耐
旱力强 , 亩产在 30 5 0 ~40公斤。最适宜
偏关县水泉 、陈家营 、窑头等山坡 、 干 旱、 少水地带种植 。
贫困地 区。因此 , 杂交谷子也是农 种植
民脱贫致富 的新途径 。
4杂交谷子米 色黄亮 、有光泽 、 . 米
1选地 .
选为好 , 杂交 谷子 忌 重茬 , 以豆类 、 类和 玉米等 作为 前 应 薯
茬作物 。切忌留种。 2 整地 . 秋 天深耕 ,及 时耙 耱平
整, 早春顶凌耙耱保墒 , 弥合地 表裂缝 , 防止水分蒸发 , 合春 耕视地力情况平 结
衡施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 30  ̄ 0 0 0 0 4 0 公斤 、 二铵底肥 1 公斤。 0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在辽西地区的产量表现及种植技术要点

粮油农资 122020.9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经历了10余年的推广,由于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该系列谷子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始终不太稳定,从而限制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对种植过程中管理技术的掌握,使谷子的产量始终达不到600公斤。
笔者根据多年的种植推广经验及辽西地区谷子产区的自然条件,总结出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在辽西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 产量表现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在2010年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朝阳县、喀左县、凌源市、内蒙古敖汉旗等地开展推广种植以来,产量及抗性均超过当地主栽的常规谷子品种,尤其表现在增产显著方面,最高亩产达到750公斤。
按平均计算,比当地主栽的谷子品种每亩增产75~150公斤/亩以上,比种植常规谷子每亩增收140~300元。
经济效益对比十分显著。
截至2019年,在辽西地区种植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已经发展到张杂谷13、16、19号等品种。
2 种植技术要点2.1 稀植稀植是张杂谷谷子种植技术的核心。
张杂谷杂交优势明显,单株长势强劲旺盛,分蘖多,穗子大,留苗密度与传统的谷子正好相反,稀植才能高产。
起初推广时张杂谷种植时都存在留苗过密的现象,这是造成穗小、秕粒(空泡)、倒伏、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凡是亩产超过600公斤的,留苗密度都在每亩1.2万株以下,甚至更稀。
种植实践证明,张杂谷系列品种留苗株距不应低于5寸远,在5.0~5.5寸之间最为合理。
张杂谷系列品种每亩地留苗多少视旱地还是水浇地情况略有不同,适合旱地种植的,留苗密度每亩宜为0.8万~1万株,实行穴播,每亩地6000穴,每穴2粒籽;适合水浇地种植的系列谷子品种,留苗密度应较旱地种植的品种稍密。
另外,还需掌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留苗原则。
2.2 增肥增施肥料是张杂谷系列品种的谷子获得高产的保证。
目前造成谷子低产的主要原因就是施肥不足。
由于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其苗根系发达、分蘖多、长势旺、灌浆期比常规品种穗子长,对肥水反应敏感。
张杂谷13号品种特性与旱地种植技术

科技园地张杂谷13号品种特性与旱地种植技术□文/刘志福1杨波1韩秀利2冀学青1李鹏3涨粟徐喜愛收慕纖春屋攝张杂谷13号不仅继承了 “张杂谷”家族抗旱、耐 瘠、高产等诸多优良基因,而且所产小米色泽黄亮、颗 粒饱满、品质上乘,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深受农 民和消费者喜爱号亩产仍达到了 350千克。
2.米质优:该品种所产小米色泽黄亮、颗粒饱满、品质上乘,既适合熬制小米粥,更适合焖制小米干饭,香味浓郁。
2015年被国家小米鉴评委员会评为“国家一—、品种特性张杂谷13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谷子新品 种。
具有以下特性:1.早熟高产:在张家口地区春播生育期113-116天。
2013~2014年参加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多 点区域试验,较对照张杂谷3号(产量性状最为突出的 杂交品种)增产1%,增产效果显著,其中2014年在区 域生产试验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13年在东北及 甘肃等五省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52.3千克;2018 年张家口市蔚县陈家洼等地旱地种植一般亩产400-500 千克;2020年张家口市桥西区遇到历史罕见的春旱,旱 地作物被迫推迟一个月播种,在这样的灾害条件下,该 区苏家桥村玉米亩产只有175千克的情况下,张杂谷13级优质米”。
3. 分蘖力强:一般分蘖丨~5个,最多可达18个,而 且具有分蘖自调能力,播种密度大则分蘖少,播种密度小则分蘖多。
4. 抗拿捕净除草剂:可免人T.间苗除草,省工省 力。
二、旱地种植技术1. 选地: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要轮 作倒茬,忌重荏,避迎茬;避开上年使用氟乐灵等除草剂的地块2. 翻耕:提倡秋天深松,春天旋耕镇压方式。
3. 底肥: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 2000〜3000千克,氮磷钾平衡性复合肥25千克:冀农融媒体•河北农业57科技园地4.适期播种:张家口地K 一般在5月上旬到下旬均可播种,无霜期短的地方宜早播,无霜期长的地方宜晚 播,各地应根据土壤墒情,结合当地经验适当调整播 期据有关资料介绍.尽可能适期晚播,小满前后播 种,可使谷子“抽穗期”避开“掐脖旱”,灌浆期避开 多雨期,提高结实率早播生育期长,穗子大.可适当减小播M ;晚播生 育期明显缩短,穗子小.可适当增加播量。
张杂谷3号高产栽培技术

张杂谷3号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张杂谷3号是近年来通渭县引进的小杂粮新品种,其高产、抗旱、米质优,适宜在通渭县推广种植。
总结推广经验,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为促进张杂谷3号在通渭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通渭县;张杂谷3号;栽培技术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970.50m,年降水量400mm左右,且降水分布不均,7、8、9三月为雨季,降水较多,约占全年的40%,是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谷子是通渭县种植的主要小杂粮作物,2009年,在该县的平襄镇宋堡村宋庄社引进试种谷子新品种张杂谷3号1.33hm2,平均产量6 159kg/hm2,表现出高产、耐旱、抗病等特性,适宜我县推广种植,现将在种植中所应用的增产技术总结如下,以便在我县种植推广中指导田间生产。
1品种特性张杂谷3号品种从河北省张家口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生育期125d,绿苗,株高110.40cm左右,棍棒型穗,松紧适中,穗长23.40cm,穗重19.20g,穗粒重16g,出谷率82%,千粒重3.23g,黄谷黄米,经2003-2004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鉴定,该品种抗谷锈病、谷瘟病、白发病、线虫病等,耐旱性为1级。
2选茬整地张杂谷3号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地块,前茬以油菜茬、豆茬为好,麦茬、薯茬、玉米茬次之。
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耙耱保墒。
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辛硫磷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3施足底肥谷子是大秋作物,必须注重肥料投入,应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 500kg以上、浓缩有机肥4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40kg,氮磷比为1:0.80,肥料应结合整地施入或作为种肥施入。
4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选用由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巡天种业生产的包衣种子张杂谷3号。
张杂谷3号在通渭县表现为中熟品种,最佳播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播种时应视土壤墒情抢墒播种,每667m2播种量不少于0.50kg,播深3~5cm,播后耙耱保墒。
张杂谷子种植技术

张杂谷子种植技术“张杂谷子”种植技术“张杂谷”与常规谷子的栽培方法大同小异,并无根本性区别。
其“大同”包括选地、整地、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中耕等。
“小异”则在于:(1)谷子杂交种只能种植F1代,若种植后代减产30,以上。
播种量在考虑发芽率的基础增加考虑真杂交率因素。
(2)稀植。
(3)喜肥。
掌握了上述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就能充分发挥“张杂谷”的杂交优势作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春谷栽培要点1、选地(1)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沙壤土。
(2)“谷子、黍子,三年换主子”。
种植“张杂谷”和常规谷子一样,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块地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
2、精细整地保全苗农谚讲“见苗收一半”。
好的苗情是发挥“张杂谷”杂交优势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功夫,特别是丘陵区旱坡地。
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
(1)丘陵区旱坡地:此类地块甚多,其特点是地力瘠薄,干旱抽缺水,保苗难度大。
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办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秋耕蓄墒:近年秋季降雨偏多,夏秋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底肥早深耕,可更多接纳雨水,称为蓄墒。
(2009年张家口市蔚县春旱严重,据调查“张杂谷”出苗情况,凡是全苗的地块均为秋耕地,未秋耕地块缺苗断垄严重,造成毁种。
)压地提墒:冬季“三、九”压地,返浆前压地,粉碎土坷垃,填补土壤裂缝,切断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称为“保墒”。
“三墒”整地:整地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果太旱,太旱,可多耙不耕,雨涝时则翻耕放墒。
(2)平川区壤土地:此类土质虽较好,但特点与丘陵旱坡地近似,也应注意保墒工作。
(3)洪灌区粘土地:此类地土质粘重,秋季一般较湿润,耕期过早,土湿粘犁不好耕,耕期过晚,地干土粘耕不动,应在不干不湿时抓紧耕翻,由于这类土壤耕期很短,应勤观察,注意耕翻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收获 9月下旬,田间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
95%以上摇铃时进行收获。
收割质量要求割茬高度应不留底荚,收割损失率要小于1%,脱粒损失率要小于
张杂谷系列品种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经4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成功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省区种植,河北省宣化县从2007
年开始示范推广,每年推广面积在0.7万hm 2左右,一般667m 2产量在350 700kg 。
现在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张杂谷3号、5号、6号、10号等,由于张杂谷推广面积的逐年扩大,对谷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为了生产品质优异的谷种,现将张杂谷制种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与播种
1.1 播前准备 选择≥10℃积温2600℃以上地区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春播,土质以沙性土壤最好,与其他品种谷子隔离200m 。
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667m 2施磷酸二铵10 20kg 和农家肥3000 4000kg ,施肥深度15 25cm 效果为佳。
浇水造墒,保全苗。
1.2 规格播种 根据各地的雨季和温度变化调整播期,保证授粉时温度不太高,湿度不大。
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母本,每667m 2母本用种量0.4kg ,父本用种量0.2kg ,播种深度2 3cm ,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紧贴土壤,以利种子吸水发芽。
父母本行比2∶6或更多。
父本错期播种,使父本的散粉盛期遇上母本开花盛期。
使用制种田专用除草剂,播种镇压后出苗前喷雾,用量140g/667m 2,兑水45kg 均匀喷于地面。
2 田间管理
2.1 密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留苗密度每667m 2母本3万株,父本2500株;父本株距17cm ,母本株距8cm ,父母本同时管理。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粟灰螟(俗称钻心虫),出苗后喷施菊酯类杀虫剂,按照药品使用说明喷施即可。
2.2 去杂去劣 苗期母本正常叶色黄绿色,结合间苗去掉绿色苗,特别是繁种时接受了外来花粉的杂交苗和劣苗。
父本正常叶色发绿,去除黄苗以及不同于父本长相的绿苗、劣苗。
抽穗期去杂下午进行,逐行拔除母本中绿苗、冒尖的植株;父本中不一样穗型的植株,将穗子拔除。
收获后及时挑拣出父本穗、结实特别好的果穗以及杂草种子等。
2.3 施肥 拔节期每667m 2施尿素15kg 以上,结合中耕或降雨进行。
抽穗前施尿素10kg ,结合浇水进行。
父母本同时追肥,切记不可偏追肥。
2.4 浇水 播前浇水造墒;抽穗前浇水(必浇),直接关系到花粉量的多少和杂交率及产量的高低;人工辅助授粉结束后,视墒情好坏,适当浇水,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制种产量。
2.5 人工授粉及方法 谷子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结实率仅3‰左右,因此,必须人工辅助授粉;授粉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
具体操作方法:每
天早晨6:00-9:00用眼观察花药破裂,用手指轻弹谷穗有粉状白雾出现,这时左右手各持一根1m 长的细棍将父本穗向两边的母本穗扑打即可,并轻轻地抖动。
正常天气9:00以后授粉没有效果。
授粉一般为连续
10 15d 。
每天上午人工授粉一次。
3 收获脱粒取样和种子检验
3.1 收获 谷穗基部无绿粒即为成熟,应及时收获。
单收、单运、单放、单晒、单打;杂交谷子制种必须统一田间看管,不得入户进院,防止人为混杂;切穗前去杂,捡出结实正常的谷穗;脱粒要在专业人员在场进行。
分户取样,将脱粒后的种子每户取样20g ,作好标记。
3.2 发芽率试验 将各户的取样谷种分别数600粒种植在沙盘上,4 5叶期调查发芽率。
发芽率=(出苗数/播种粒数)×100%。
3.3 杂交率试验(纯度) 将各户的取样谷种分别数
600粒(药剂处理),4 5叶期调查杂交率。
杂交率=
[杂交种出苗数÷(播种粒数×发芽率)]×100%。
(收稿日期:2014-07-21)
张杂谷系列谷子制种技术
白秀英 杨建勇
(河北省宣化县农牧局,075100) (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宣化075100)
2%,破碎率要小于5%,收获时要避开早晚露水较大的时段,以免产生泥花脸影响外观品质。
(收稿日期:2014-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