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止痛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通痹止痛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更新日期:2010-06-08 点击: 李波 黄智波

摘要:通痹止痛颗粒灌胃给药2.5g.kg-1、1.25g.kg-1和0.625g.kg-1,对大鼠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1);对大鼠棉球所致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小鼠角叉菜胶所致的急性炎症反应和巴豆油所致的耳廓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同时对0.4%的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也表现出较强的镇痛作用。
关键词:@通痹止痛颗粒/药理学;关节炎,佐剂性/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85.5;R59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83(1999)06-0356-02

通痹止痛颗粒由玄驹、淫羊藿、延胡索等药物组成,具有强筋壮骨,祛风散寒,胜湿消肿,通痹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为了评价其临床前药理作用,本文选择了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动物病理模型和急、慢性非特异性动物炎症病理模型,考察了通痹止痛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 实验中给予动物通痹止痛颗粒原膏,呈棕褐色粘稠状,由广西半宙制药集团公司提供,批号950906,每克膏相当于原生药5.64g,2.50g膏相当于1袋通痹止痛颗粒(15g),置4℃冰箱保存备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醋酸可的松注射液,为乳白色混悬液,由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940802,实验前以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消炎痛胶囊:由大同市星火制药厂生产,批号930202,实验前以0.5%的CMC配制成混悬液。BCG,75mg/支,为粉针剂,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95-1;角叉菜胶(Carragheenin),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2 方法和结果

2.1 对大鼠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1] 通痹止痛颗粒预防给药组或治疗给药组均表现出明显的对抗由Freund's佐剂引起的炎症反应(见表1)。

表1 通痹止痛颗粒对SD大鼠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s)

组 别 剂量/
(g.kg-1) 右足肿胀度/mL
第5天 第8天 第12天 第15天 第19天 第22天 第24天
对照组 - 1.00±0.10 1.08±0.13 1.29±0.25 1.57±0.34 1.55±0.28 1.66±0.35 1.49±0.27
醋酸可的松组 0.025 0.76±0.15** 0.94±0.14** 0.96±0.20** 1.09±0.36** 1.18±0.29** 1.37±0.37** 1.33±0.33
通痹止痛预防组 2.500 0.83±0.13** 0.85±0.14** 0.91±0.23** 0.94±0.20** 1.21±0.22** 1.36±0.32 1.25±0.31
通痹止痛治疗组 2.500 0.96±0.14 0.94±0.15* 0.95±0.25** 0.98±0.26** 1.24±0.25* 1.47±0.24 1.36±0.24
通痹止痛治疗组 1.250 0.98±0.12 0.94±0.18 0.84±0.11** 0.90±0.18** 1.03±0.23** 1.17±0.22** 1.12±0.28**
痛痹止痛治疗组 0.625 0.96±0.12 0.97±0.13 1.01±0.23** 1.15±0.29**

1.20±0.29* 1.36±0.34 1.17±0.2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各组动物数10只。
在整个实验期间,阳性药组和给药组动物全身反应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各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
2.2 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形成的抑制作用[1] 大鼠40只,体重190±10g,雌雄兼用。在乙醚麻醉下,将灭菌棉球(每只重30±0.5mg)无菌操作下埋入大鼠两腋下皮下各一个。待动物清醒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痹止痛颗粒高、中和低剂量组,当日开始灌胃给药,给药剂量和容积均同实验2.1。每日一次,给药7d后处死动物,解剖剥离棉球肉芽肿,并将其置于60℃烤箱内烘烤12h后,称得肉芽组织的重量。以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通痹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可的松组肉芽组织重量(mg)分别为69.5±9.7、64.1±7.0,65.4±10.4,57.7±13.0,与对照组(86.2±16.9mg)比较,P均<0.01,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2.3 对小鼠角叉菜胶所致急性炎症作用 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1±1g,随机分为5组,分组同实验2.2,每组12只。给药剂量同实验2.1。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3次,最后一次给药后1h由左后足趾部注入1%的角叉菜胶20μL。4h后由膝关节处剪下左右后足,以左右后足重量之差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通痹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可的松组左足肿胀度(mg)分别为54.2±13.1、59.2±11.6、64.2±9.9、43.3±14.4,与对照组(84.2±13.1mg)比较,P<0.01,均具有对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2.4 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的影响 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9±1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通痹止痛颗粒高、中和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同实验2.1。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3次,最后一次给药后1h,于右耳正反两面滴致炎剂巴豆油(2%巴豆油,5%蒸馏水,20%乙醇和73%乙醚)约0.1ml,致炎后4h处死动物,剪取双耳,以内径9mm的巩膜打孔器在相应部位冲取耳片,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通痹止痛高、中、低剂量组及可的松组耳肿胀度(mg)分别为17.7±5.2、20.9±4.4、23.9±4.9、5.1±3.5,与对照组(31.5±5.6mg)比较,P<0.01。
2.5 镇痛作用 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9±1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阳性药消炎痛剂量为25mg.kg-1,通痹止痛颗粒高、中和低剂量均同实验2.1。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3次,最后1次药后1h,腹腔注射0.4%冰乙酸0.1ml/10g体重,随后立即记录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结果表明,通痹止痛高、中、低剂量组及消炎痛组2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分别为12.9±13.5、15.5±8.1、14.0±

7.4、10.6±10.7与对照组(36.1±20.6)比较,P<0.01。表明通痹止痛颗粒能对抗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

3 讨论

通痹止痛颗粒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方剂中玄驹和淫羊藿[2]等药味的综合作用有关,其止痛作用则可能是方剂中延胡索[2]在起主导作用。对于大鼠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形成机理多认为是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性炎症[3],而通痹止痛颗粒表现出很强的抑制大鼠Freund's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因此,通痹止痛颗粒可能是通过影响免疫反应过程,调节炎症反应介质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