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目录

一、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4)

1、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5)

2、低轨道宽带卫星已经初见成型 (6)

3、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产业生态 (10)

4、低轨道卫星物联网应用 (11)

二、频率资源对低轨宽带卫星的发展至关重要 (15)

1、太空互联网是低轨卫星系统的演进方向 (15)

2、从频率资源看太空互联网发展趋势 (17)

3、太空互联网产业链状况 (20)

4、卫星通信产业中的频率状况 (21)

三、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2)

1、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22)

2、低轨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4)

(1)吉利:布局卫星领域 (24)

(2)银河航天 (25)

(3)中国卫通 (27)

(4)中国卫星 (29)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增强的促进下,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低轨道卫星重量轻,卫星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研发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便于组网。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的星座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来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高可靠性。同时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已经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的星链计划和OneWeb星座、国内的鸿雁星座和虹云星座都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旦完成部署,可满足全球宽带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化接入需求,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从而构建以卫星通信为基础的太空互联网。

频率资源将是低轨卫星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航天领域,频段轨道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卫星公司需要采取申报的方式向相关机构申请使用资格。国际规则中的轨道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低轨卫星要提供通信服务需要组网。低轨卫星星座由众多小卫星组成,当一部分卫星无法工作时,公司可以发射新的卫星进行补网,不会将整个资源让给别家。所以在低轨星座领域,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在频率资源的使用方面,太空互联网的设计上将以更多的技术创新,开辟更多可用的资源,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演进加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卫星在承载能力、输出功率、使用寿命、灵活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进步,我国卫星制造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卫星制造水平的提升使得通信卫星运营商能够提供的通信容量不断增大,单位服务成本不断降低,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卫星应用范围将大幅拓展,卫星通信的产业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由于空间频率资源有限,目前主要使用的C、Ku 和Ka 频段将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卫星通信需求,因此业界也正在开发频率更高的Q 频段和V 频段。同时太赫兹频段也在加紧开发中,可提供超大容量以及10Gbps 以上的高速传输。多波束天线使用大量的点波束实现广域范围覆盖,可用带宽被分为很多个子波段,从而在大量空间独立的点波束之间可以实现每个子波段的复用,显著地增加了频谱利用率和卫星通信容量,是发展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作为我国优先发展并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行业,通信行业的支柱作用以及战略地位将使其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而通信低轨宽带卫星运营行业亦将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低轨道卫星和主控站,关口地球站,移动地球站(车载站、船载站、机载站等),手持机以及无线电定位终端等组成。低轨道卫星星座是指十几颗至几十颗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绕地球在经度上距离相等的若干个轨道面旋转,作为移动通信中继站,对地面形成无线蜂窝覆盖,把整个地球表面都覆盖在内,可提供电话、传真、数据、寻呼及无线电定位等业务。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13) 一、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二、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17) 三、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 (20) 第二节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一、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环境 (22) 二、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3) 第三节国内中外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26) 一、国外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 (28) (一)第一代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28) (二)国外典型中低轨宽带星座建设计划 (31) 二、国内主要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33) (一)航天科技集团“鸿雁”星座 (34) (二)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 (35) (三)中国电科集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36) (四)银河航天“银河Galaxy”5G 星座 (36) (五)国电高科天启物联网星座 (37) 第四节2019-2020年低轨通信卫星产业正在兴起 (37) 一、卫星按用途分类,通信类占比最大 (37) 二、我国新发卫星通信类占比快速提升 (39) 三、美国在轨卫星远多于其他国家 (40) 四、卫星按轨道分类——低轨正在兴起 (41) 五、低轨卫星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43) 六、新发卫星中低轨占比逐渐提升 (43) 七、2020年预计我国低轨卫星市场空间达4000亿元 (44) 第五节美国优先布局,中国也已起步 (46) 一、美国低轨卫星系统:已规划上万颗卫星 (46) 二、相比美国,中国低轨卫星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51)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成本领先战略概述 (9) 第一节报告简介 (9) 第二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性及作用 (10) 一、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 (10) 二、成本领先战略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 (10) 二、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11) 三、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11) 四、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五、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12) 第三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特性 (12) 一、长期性 (12) 二、全局性 (13) 三、外向性 (13) 四、竞争性 (13) 五、动态性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通信卫星运营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14) 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5)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5) (2)香港地区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6)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7) 三、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9) (1)通信卫星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19) (2)卫星通信向高频段发展 (19) (3)多波束天线技术趋于成熟 (20) 四、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0)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0) (1)周期性 (20) (2)区域性 (20) (3)季节性 (20)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21) (1)上下游行业 (21) (2)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21) 七、产品进口国的相关进口政策及贸易摩擦的影响 (21)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一、卫星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二、卫星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5) 三、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7)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_忻向军

1 发展现状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未来宽带卫星网络带宽由极高频(E H F)频段提供,如K a频段(20~30G H z),Q-V频段(40~50GHz)和W频段(76~110GHz)。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各种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表明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向高速率、极高频、双向和因特网接入发展的趋势。 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由一颗或多颗卫星组成。在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路由和星上交换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典型例子是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泰勒戴斯克”(Teledesic)系统,此系统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并于2002年应用,其星座图由288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实现“空间因特网”,向全球用户提供类似光纤网络服务质量(QoS)性能[误码率(BER)<10-10]的高质量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服务。尽管此系统复杂、昂贵并最终作废,但仍然是宽带卫星因特网系统的一个好例子。 近10年,“高适应”(Hylas)卫星、“太空之路”(Spaceway)、“电星”(Telestar)、“双向”(Tooway)、“狂蓝”(WildBlue)和“O3b”等系统表明了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所有这些系统不仅支持宽带通信应用与服务,如:高速、双向因特网接入(如视频下载、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发展现状与展望 忻向军 张琦 王厚天(北京邮电大学)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各行各业对宽带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宽带卫星通信将以其灵活、大范围的覆盖能力,成为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宽带通信卫星正引领着卫星通信的重大变革。Ku等商用频段能够提供的总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用户带宽需求。Ka频段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由于其较宽的可用频段、远端设备小巧、点波束增益高、安装便捷等特点,代表了当代商用民用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目前美国、加拿大、欧洲、阿联酋等国均发展了Ka 频段宽带卫星,成为宽带卫星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卫星宽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19年卫星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预计可达约1190万人,主要来自于北美和欧洲,此外,南美约有130万,中国地区约有90万,南亚越有80万等,各地区将主要通过Ka频段多点波束卫星来满足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Ka 频段宽带卫星将成为世界各地未来卫星通信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低轨卫星风起,产业链迎重大机遇 (一)卫星通信系统概览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方式。根据中国卫通招股说明书,卫星通信系统是以人造通信卫星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空间段,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卫星通信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部署快速灵活、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优点,可以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 按照卫星轨道平台的高度可以把卫星分为静止、中轨和低轨: 1)低轨卫星(LEO)的轨道高度范围为 500-2000km,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时延短,

(二)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快速增长

2)地面设备制造业总收入 1252 亿美元,YoY+5%,占比卫星产业 45%。其中,消费设备(卫星电视、广播和宽带设备)收入为 181 亿美元,GNSS 导航设备收入933 亿美元,网络设备(VSAT,网关等)收入为 138 亿美元。导航设备和网络设备收入有所增长,消费设备收入持平或略微减少。 3)卫星制造业总收入 195 亿美元,YoY+26%,占比卫星产业 7%。其中,美国卫星制造产业收入 115 亿美元,占比约 59%,其他国家总计 80 亿美元,占比约 41%。2018 年共发射 314 颗卫星,YoY-10%。 4)发射服务业总收入 62 亿美元,YoY+34%,占比卫星产业 2%。2018 年共有 114 次轨道发射,93 次是商业发射,15 次是空间飞行器,6 次不是商业发射。其中,美国商业卫星发射业务收入份额占比为 37%。 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 18 年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增长。根据《卫星报告》,2017-2018 年全球分别发射了 345/314 颗卫星,虽然卫星整体新增发射数量同比减少约10%,但2018 年卫星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6%,发射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了 34%。从卫星数量占比来看,商用通信卫星和研究与开发卫星占比大幅提升,其中遥感卫星占比大幅下降,由于卫星寿命基本在 5-15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 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综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介绍已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和关键器件,以及星上处理、交换技术等。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详细阐述困扰宽带卫星系统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最后,展望未来宽带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1、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 发展宽带卫星系统已成为当前通信的新热点之一。但要满足未来的需要,必须解决卫星网与服务质量(QOS)有关的系统设计问题。面对各种系统的竞争,如何在技术上保证提供业务肥价优质,以及占领市场,是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前期的卫星宽带系统被称为卫星宽带接入系统。1996年,美国NASA的ACTS 卫星(Advan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Satellite)进行了155.54Mbit/s的ATM试验。目前,已经进入商用化的典型系统,如Direct PC和Direct TV都是根据大多数多媒体业务用户的业务特点(下载大量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但上载信息很小)而设计的。它们使用非对称传输方式来降低用户终端费用,并在北美获得较大的市场。欧洲也在积极发展这样的非对称系统。但是这些早期的应用离未来对宽带卫星系统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在市场定位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如欧洲先进通信技术和业务(ACTS,the European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计划的若干项目——SECOMS(satelliteEHF communications for mbile multimedia services)、ASSET(ACTS satellite switching end-to-end trials)、WISDOM(wideband satellite demonstration of multimedia)和ACCORD(ACTS broad communicationjoint trials and demonstration等,都集中在可提供2Mbit/s速率的新系统设计上。同时,以支持宽带业务为目的的一些同步和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相继出现,1999年5月11日欧洲发射了ASTRA卫星,组成宽带、面向大众的“空中因特网”卫星系统。 现代宽带卫星系统的特点是工作在更高的频段、采用基于ATM的传输技术和主要提供多媒体和因特网业务。其市场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线个人客户、多媒体业务提供商和在线企业集团。 目前,宽带卫星系统已采用Ka波段,而Ka波段传播特性受降雨衰耗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从实验和实际应用的结果来看,采用自适应功率调整和自适应数字编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地面光纤网采用ATM技术来提供宽带综合业务。而误码率较高的卫星定带系统在采用ATM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时,需考虑保证QOS的问题。一些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对卫星ATM层和物理层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ATM的性能可以满足ITU-TG.826和I.356的目标要求。如果系统采用RS块状编码、交织、FEC技术,卫星链路可达到准光纤链路质量,ATM可以作为卫星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而具有星上交换处理的卫星ATM系统却有着光纤网络所不及的如下优点: ·卫星可以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包括偏远地区、农村、城市和无人区)提供ATM业务。

卫星通信

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1-01-28 14:47:01) 转载▼ 标签: 分类:我国卫星通信 科技 中国 卫星通信 卫星应用 应急通信 it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亚星-2、亚星-3S,亚星-4、亚太-v、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29个转发器 单元。其中C频段218个,Ku频段111个。上述卫星覆 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等部分地区。据初步 统计8颗卫星的转发器出租率为40%左右。此外,为开展 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 发器,有国际通信卫星、泛美通信卫星、银河-3R及热鸟- 3通信卫星。 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

通信应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批准建立的卫星通信网有179个,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1万多座,单收站4万多个。整个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现有广播电视地球上行站34个,全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60多万个。40余家VSAT业务提供商的VSAT小站达3万多个。此外有数十辆具有C/Ku频段的应急通信车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全球星卫星电话2929套,Inmarsat移动台数百个。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各个运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陆地和海底光缆,其容量之大和价格之低廉,卫星通信面临巨大的挑战。卫星通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1实现直接到户是卫星业务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其中面向消费用户的视频直播业务、宽带移动无线接

我国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启动

SPACE EXPLORATION | 5 【中国航天资讯】|太空探索 解读 :2018年是中国航天丰收的一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发射次数大跨步迈进“30+”,达到37次, 且成功率达到100%。其中主力型号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自1994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首次年发射超过10次,达到14次,超过全年发射总量的1/3。 此外,商业航天火箭也为中国发射次数贡献了力量。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我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也实施了发射,虽然发射未能获得成功,但这是中国民营航天企业首次尝试发射卫星。 国际航天界风云人物埃隆·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 表评论:中国今年航天发射次数首次超过美国,进步令人惊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发射次数基本能代表一个国家航天工业的整体实力。创纪录的发射次数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辛付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陈海鹏说。 (景骢)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独占世界第一 我国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启动 新闻 :2018 年,全球共开展航天发射114 次,中国以39 次的成绩,一举超越了美国的34 次和俄罗斯的20次,首次独占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 :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虹云工程首颗试验星“武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2018年12月29日16时00分,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重庆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正式启动。 解读 :2018年12月下旬先后发射的“武汉号”和“重庆号”卫星,是分别由航天两大集团牵头建设的 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项目“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的首星。这两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也是中国打造天基互联网迈出的实质性的第 一步。 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是我国国家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航天项目,包括多个具体计划。此次实施发射的“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均采用Ka 频段作为用户链路以实现宽带通信,“让全球无缝覆盖WiFi”;并将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此外,“小卫星”“低轨”“宽带”的组合设置,将以较低成本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便于实现用户终端小型化,还能最大限度提高网络接入速率,契合商业性的发展需求。 (驭驰) ▲ 长二丁火箭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目录 一、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4) 1、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5) 2、低轨道宽带卫星已经初见成型 (6) 3、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产业生态 (10) 4、低轨道卫星物联网应用 (11) 二、频率资源对低轨宽带卫星的发展至关重要 (15) 1、太空互联网是低轨卫星系统的演进方向 (15) 2、从频率资源看太空互联网发展趋势 (17) 3、太空互联网产业链状况 (20) 4、卫星通信产业中的频率状况 (21) 三、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2) 1、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22) 2、低轨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4) (1)吉利:布局卫星领域 (24) (2)银河航天 (25) (3)中国卫通 (27) (4)中国卫星 (29)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增强的促进下,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低轨道卫星重量轻,卫星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研发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便于组网。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的星座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来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高可靠性。同时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已经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的星链计划和OneWeb星座、国内的鸿雁星座和虹云星座都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旦完成部署,可满足全球宽带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化接入需求,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从而构建以卫星通信为基础的太空互联网。 频率资源将是低轨卫星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航天领域,频段轨道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卫星公司需要采取申报的方式向相关机构申请使用资格。国际规则中的轨道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低轨卫星要提供通信服务需要组网。低轨卫星星座由众多小卫星组成,当一部分卫星无法工作时,公司可以发射新的卫星进行补网,不会将整个资源让给别家。所以在低轨星座领域,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在频率资源的使用方面,太空互联网的设计上将以更多的技术创新,开辟更多可用的资源,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演进加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卫星在承载能力、输出功率、使用寿命、灵活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取

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市场分析

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市场分析 一,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市场近几年情况 1、 2007年 卫星宽带通信在美洲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据北方天空研究所预测,2007年北美卫星宽带市场订户占全球的83%,亚洲占10%,其它地区占7%左右。 据近几年初步估计,每年在北美市场运营收入约15亿美元。北美市场目前有约300万卫星宽带稳定用户,预计未来几年将增长十倍。 2、 2008年 WildBlue与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在卫星宽带方面成功的商业运营,使2008年成为卫星宽带的关键一年,特别是在美国的客户市场。 2008年4月,休斯获得了第一个HughesNet用户,该业务是通过Spaceway 3卫星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到2008年底,休斯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宽带用户已经超过40万家。而WildBlue的表现也很抢眼,也在不断扩展他们的服务能力,并继续领跑美国卫星宽带市场。 另外一个想进入这个市场的是卫讯公司(Viasat),他在2008年1月宣布已经与空间系统公司/劳拉签署协议,建设ViaSat-1卫星,该卫星主要为全球提供最高速度的宽带服务。该卫星计划2011年发射,ViaSat高级副总裁Tom Moore非常看好这个计划“你将全美国能够提供卫星宽带业务的所有卫星加在一起—WildBlue-1、Anik F2、Spaceway卫星,都比不上ViaSat 1的能力。”他说“在美国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家庭只能采用拨号或卫星宽带上网,到2008年底,HughesNet与WildBlue大约有100万宽带用户,WildBlue是通过AnikF1和Anik F2提供服务的,休斯则只是通过Spaceway 3提供宽带服务,到明年或后年,这三颗卫星的通信能力将达到饱和,因此他们只会占有很少的份额:大约5%-10%,潜在的市场还是非常广大。” 作为ViaSat的合伙人,欧洲通信卫星组织(EutelSat)提出了第一个Ka波段的卫星,Ka-Sat,作为固定卫星服务运营商,Eutelsat计划扩展其宽带空间“我们认为我们是欧洲唯一一个宣布发展Ka波段卫星的公

北斗卫星通信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DOC)

北斗卫星通信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目录 1.北斗卫星系统简介 (3) 2.水利行业应用需求 (4) 2.1.水利工程测量 (4) 2.2.水情监测 (5) 2.3.水利设备监控 (6) 3.短报文通信在水情监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6) 3.1.短报文通信介绍 (7) 3.1.1.通信方式 (7) 3.1.2.通信优点 (8) 3.1.3.通信缺点 (8) 3.2.应用方案 (9) 3.2.1.硬件配置 (9) 3.2.2.服务提供 (9) 3.2.3.通信保障 (9) 3.2.4.系统整体结构 (10) 3.3.实际应用项目介绍 (10)

1.北斗卫星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是一个提供全中国范围内的卫星定位系统。它是中国自主开发的用于地面定位的卫星系统,现在已发展成为可供民用定位和数据通信的系统。系统包括“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北斗一代空间部分由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北斗二代空间部分由5 颗静止轨道卫星、27 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和3 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北斗卫星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空间卫星,地面站(LES)及分理平台(河南北斗卫星导航平台)和用户终端。 图1 北斗卫星系统结构 (1)空间卫星:空间卫星部分由2~3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负责执行地面中心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电信号中继任务。每颗卫星的主要载荷是变频转发器,以及覆盖定位通信区域点的全球波束或区域波束天线。每颗卫星都有2个波束,定位在太平洋、印度洋二个区域。两颗工作卫星的波束分别为1、2、3、4。一颗备用星的波束为5、6。两颗卫星都可以覆盖中国全境。覆盖范围:北纬5~55度,东经70~145度。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地面站:终端与终端之间相互通信的中转站。其功能是完成与卫星之间上、下行数据的处理;对各类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进行响应处理,完成全部用户定位数据的处理工

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李兴*李献明**吴诗其*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所,**西南电子电信研究所) 摘要:本文描述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开发前景,内容包括系统开发计划,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应用新热点,今后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初步探讨宽带卫星在我国应用的可能性以及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宽带卫星,全球化,移动通信,卫星因特网,多媒体应用 1 前言 由于铱星经营的失败,全球星也处于微妙之际,为数不少的90年代提出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计划纷纷退出,开发宽带新通信卫星处于十字路口。但近几年,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卫星通信技术的新突破,宽带卫星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作用广泛地被认可,卫星因特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DBS和DTH、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运应而生,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又生机勃勃。本文就宽带卫星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一分析。 2新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开发计划 在这以前的宽带卫星系统为一至三代,现在欧洲和美国几家大公司开发的宽带卫星系统是属于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即称之为第四代,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星上处理和交换,把通信路由功能从地面中央设备转移到空间卫星上,改星上电路交换方式为快速数据分组交换方式,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下行链路的利用效率,可以使网络业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数千兆的通信容量,满足多种通信的需求。星上处理的宽带卫星的核心单元是一种快速数据分组交换机,它可以将不规则的输入数据流经过缓冲后再分发到各输出信道,保证下行链路在任何通信条件

下都保持最大的负荷量。这给宽带卫星通信以新的生命力。 欧洲大陆提出了六个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计划[1],即欧空局的ARTEMIS卫星系统和EuroSkyway卫星系统,法国Alcate Espace公司的Skybridge计划,德国的DFS哥白尼计划,卢森堡的ASTRA-1H和ASTRA-1K计划。除上述计划外,还有欧盟的SECOMS/ABATE试验计划。 美国自1997年以来,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开展了四轮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牌照申请的工作(Notice of Proposed Rule Making,简称NPRM)[2],各个公司可以为各自提出的系统申请新的卫星频段(Ka或Q/V频段)或是采用Ku频段中的非静止轨道卫星频段。至今已经提出了23个Ka波段系统(涉及91颗静止轨道卫星(GSO))和50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NGSO)、16个Q/V系统(涉及95颗GSO 卫星和66颗NGSO卫星)和6个Ku波段NGSO系统(涉及238颗NGSO卫星)。最终获得FCC许可证的Ka频段系统有14个,其中有名的系统是Astrolink、Echostar、Spaceway、Millenium、NetSat28、Orion、Teledesic等。经过这几年的市场竞争,有的取消了所提计划,有的缩小了投资规模,现在着手实施的所剩不多。 3 宽带卫星竞争优势 我们之所以说新多媒体宽带卫星发展前景光明,有远见的众多运营商早已着手宽带卫星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因为宽带卫星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1)覆盖面大。一颗卫星的波束覆盖范围可达数千公里,提供处处可以使用的通信。 (2)可部署性。宽带卫星系统既可以和地面系统相结合,又可绕开复杂的地面网建立独立的卫星网络。后一个特点可快速部署,卫星通信终端可即插即用,

「cpk」过程能力指数附案例分析报告和改善要求措施

「CPK」过程能力指数,附案例分析和改善措施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或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一、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

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二、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GageR&R的测试之后,我们即可开始Cpk值的测试。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CPK=min((X-LSL/3s),(USL-X/3s))三、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四、过程能力指数运算方法过程能力指数运算有5种计算方法:直方图(两种绘图方法);散布图(直线回归和曲线回归)(5种);计算剩余标准差;排列图(自动检索和排序);波动图(单边控制规范,也可以是双边控制规范)。 五、过程能力指数的指标1.过程能力指数Cp、Cpk我们常常提到的过程能力指数Cp、Cpk是指过程的短期能力。Cp是指过程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常用客户满意的偏差范围除以六倍的西格玛的结果来表示。Cp=(允许最大值-允许最小值)/(6*σ)所以σ越小,其Cp值越大,则过程技术能力越好。Cpk是指过程平均值与产品标准规格发生偏移的大小,常用客户满意的上限偏差值减去平均值和平均值减去下限偏差值中数值小的一个,再除以三倍的西格玛的结果来表示。Cpk=MIN(允许最大值-过程平均值,过程平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全球卫星产业整体情况 (5) 一、卫星服务业 (7) 二、卫星制造业 (7) 三、卫星发射服务业 (8) 四、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 (9) 第二节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概况 (10) 一、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概况 (12) 1.1 全球在轨通信卫星统计 (12) 1.2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主要运营商 (14) 二、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概况 (14) 2.1 我国在轨通信卫星统计 (14) 2.2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历程 (15) 第三节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概况 (16) 一、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16) 二、卫星移动通信用户领域 (17) 三、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和现状 (17) 四、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8) 4.1 Inmarsat (19) 4.2 铱星系统 (20) 4.3 全球星系统 (21) 4.4 Thuraya (22) 4.5 ORBCOMM (22) 五、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23) 第四节天通一号发射开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大幕 (23) 第五节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空间测算 (24) 一、现代战争对军事通信卫星依赖越来越高 (24) 二、军民融合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必由之路 (25) 三、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空间测算 (25)

第六节卫星通信领域相关公司分析 (26) 一、杰赛科技 (26) 二、南京熊猫 (27) 三、海格通信 (27) 四、华力创通 (28) 五、振芯科技 (28) 六、特发信息 (29) 七、中国卫星 (29) 八、信威集团 (29) 九、华讯方舟 (30)

2013全国卫星通信产业五十家知名企业

2003全国卫星通信产业五十家知名企业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卫星通信公司 万康通信网络技术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 中国教育电视台 天宇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威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 北京大唐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交星网宽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百年兴业卫星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泽勤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北电科林电子有限公司北京迅达多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华永新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天达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斯泰克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世广(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加拿大波拉赛特通讯公司(中国)

西安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百年树人教育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欣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吉来特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安达斯集团公司 成都西科微波通讯有限公司 武汉长征火箭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神舟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卫星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美国ANACOM,INC 美国Comtech EFDate 美国Vertex RSI公司 美国卫讯公司 美国波谱通讯系统公司 美国维特康姆系统公司(Vitacom Systems Co.)美国康讯公司(Radyne ComStream Inc) 深圳市海克威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经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达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德国诺达卫星通信公司(ND SatCom AG) 燕都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卫星组织Intelsat

卫星通信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卫星通信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卫星通信(含广播电视)在诸多通信手段中具有许多优势,到今天已不仅限于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覆盖面积大、全天候通信及组网迅速灵活等特点,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趋向更复杂化,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因而增加了新的容,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隙覆盖,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移动个人通信(GMPCS),可以实现具有广域复杂拓扑网络的构成能力,并积几十年的实践历史证明,它已成为各种通信方式中最可靠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技术已非常广泛的应用于繁多业务:、传真、数据、电视/会议、声音/视频/数据广播、电子邮政、运距离教育、远距离医疗以及计算机联网等,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迈入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因此,研究卫星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我国卫星通信的开发和应用,始于70年代“331”卫星通信工程的实施。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红一号”升空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42颗国产卫星,其中有7颗通信卫垦,特别是1984年4月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和投入使用,为我国卫星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植了我国卫星通信地面分系统,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开发、研制。生产所必须的一批工程技术队伍和生产厂群体,他(她)们自然成为中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创业者,其中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无线电厂、电子工业基地等各厂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6年我国第一座数字式卫星通信综合试验站建成。 1985年我国中央电视台,利用卫星向“老、少、边、穷”地区播放了卫星电视节目。 1986年新疆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电视节目上星,之后历时13年,全国31个省市级电视节目都送上了卫星,从而实现了利用卫星手段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目标。 1999年初,为了加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我国启动了国际上最新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DTH),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启动。为实施该计划,中央电视台还建成了“村村通”电视平台,这标志着中国卫星电视直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生产能力、设备和过程能力分析报告_2010

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设备状况、生产能力及过程能力分析报告 --生产部 Q/YX5.6-02 №:01 本公司总的生产设备有78台,其中A 类设备17 台,B类设备2 台,C类设备59 台。本公司按照2008年度设备维修计划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出发,对现有的所有设备进行了定期维护保养。各关键设备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对关键设备配件、易损件也作最低安全库5套,确保设备故障停机时间降到最低。本公司通过统计分析和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对A类设备进行预知性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从对本公司设备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现阶段设备基本正常,能够满足现行生产需要。 本公司设备从2008.8月份-2009.3月份的质量目标统计结果如下: 这些数据表明,本公司目前的设备是受控的,设备总体趋势良好。 随着本公司对设备和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量也持续也处于波动状态,从2008.8月份-2009.3月份以来的产量如下: 今年从3月份以来,各车间员工都能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身安全意识有很大的提高,针对冲压车间,对危险的工序,必须采用铁夹子操作,焊接车间

Q/YX5.6-02 №:02 针眼睛有危害的工序,采用戴防护眼镜,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发现一次安全事故; 在生产工装管理方面,各车间基本都能按照文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运作,只有个别的由于场地小,车间主管的意识欠缺,出现现场管理不够处于比较混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由责任部门对其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现已基本达到要求,现将2008年8月份至2009年2月份的工装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至09年2月份由于全国经济不景气,造成公司员工流动性相对比较大,对新进员工对公司地各项制度不是很清楚,对公司的TS16949标准体系理解不够,出现目标偏低情况,后来通知体系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已有较大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CPK均在1.33以上,完全满足顾客要求,能够适应任何顾客的需求。 生产部: 2010年3月20日

CPK(过程能力分析报告方法)

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也称工序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满足加工质量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最稳态下的最小波动。当过程处于稳态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有99.73%散布在区间[μ-3σ,μ+3σ],(其中μ为产品特性值的总体均值,σ为产品特性值总体标准差)也即几乎全部产品特性值都落在6σ的范围内﹔因此,通常用6σ表示过程能力,它的值越小越好。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实质上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来评定过程能力与指定需求的一致性。之所以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过程度量所能够提供的基线在数量上的受控性;其次,由于我们的度量计划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对过程度量基线进行评估,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改动以反映过程能力的改进情况。根据过程能力的数量指标,我们可以相应地放宽或缩小基线的控制条件。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工序过程能力指该工序过程在5M1E正常的状态下,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实际加工能力。过程能力取决于机器设备、材料、工艺、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人的工作质量以及其他技术条件。过程能力指数用Cp 、Cpk表示。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当需要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的计量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时,直接按普通的计数数据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处理会有很大的风险。一般解决方案的原则有两大类:一类是设法将非正态数据转换成正态数据,然后就可按正态数据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另一类是根据以非参数统计方法为基础,推导出一套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遵循这两大类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成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在简要介绍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1:Box-Cox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2:Johnson变换法 非正态数据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3:非参数计算法

2013生产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报告

2013生产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报告生产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报告 2013年~通过质量体系的运行~对运营管理部各项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生产过程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督促作用。针对体系一年来的运行~就生产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等方面做以下汇报。 今年以来~针对矿点多、矿源物相复杂~配料难度大的特点~从配料源头实施“两堆式配料”法~同时在配料室加装辅助下料装置~从源头更加有效的控制原料的物化成分。同时~运营管理部还协同烧结车间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加强了外进原料化学成分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以便车间及时准确下达配料单,二是根据烧结块化学成分班样分析及生产过程中反映出实际问题~会同车间及时、合理调整各原料间的配比~严把Pb/Zn、CaO/SiO、2Fe/ SiO等指标,全年 Pb/Zn平均0.47、CaO/SiO平均1.411、Fe/ SiO222平均3.142,~全年三项指标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三是严格过程控制~尤其是对返粉粒度及水分~加强日常调度巡检~动态调整~督促烧结车间定期对光面辊进行车削,四是对兰粉、烟尘等中间物料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合理进行配入,五是烧结过程严格操作~控制好鼓风量、料层厚度、车速等条件。使烧结系统基本达到了稳定、连续、高效~能够确保鼓风炉的正常生产。从过程能力分析~烧结块基本能保证鼓风炉生产需要~SO浓度总 体处于平稳状态。 2 1 职能整合后~加大了对鼓风炉焦炭的入厂把关~入炉焦炭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全年焦炭的固定碳含量较为稳定平均为85.34%,二级冶金焦固定碳验收标准 为?85%,~灰份平均为13.35%,二级冶金焦灰分验收标准为?13.5%,~含硫平均为 0.55%,二级冶金焦含硫验收标准为?0.8%,~为鼓风炉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根

过程能力分析报告(0001)

聆聽製程的聲音 作者:曾志敏MOTOROLA在推動其品質運動時期(1989年)有一段話頗值得我們深思玩味: 客戶滿意是一切商業行為的基石. 尤其是在現今高度競爭的時代, 客戶們正毫不留情地要求更高標準的產品品質, 更低的價格, 更好的服務及附加價值. 這一些已然影響許多公司的營運策略及日常運作. 品質的源頭是製程, 製程的變異是品質起伏變化的主要根源. 在現今大量製造, 分工精細的時代. 如何聆聽到”製程微弱的聲音”並下正確的判斷而獲致有效的控制? 若是沒有足夠並正確的工具來得知事件的真相, 那跟”瞎子摸象”有何差別? 每個瞎子摸到的部位都不一樣, 自然彼此見解也不一樣, 到時候團隊中充滿各種自以為是的爭辯, 演變到後來變成誰在爭辯中機智反應比較快, 態度比較堅持﹑強悍的, 那他的解決方案便成為主流. 這時在錯誤方向下, 越努力的人, 所造成的損失越大. 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稱之為”努力挖掘自已的墳墓”. 為了不只是”work hard”, 更要”work smart”, 我們實在需要一個能聆聽”製程聲音”的工具, 使自己真的能張開眼睛, 看到未來正確的出路–品質精良;顧客滿意. Cpk 和GRR 就是這類工具中兩個相當重要的成員. 但是先提醒的是: 同樣的工具, 會因使用目的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例如同樣使用尖嘴鉗, 將電線剝絕緣皮或是整個剪斷, 使用手法便不同. 以下內容是根據敝人在所服務的光電製造工程處的內部訓練課程中編寫的講義加以演述而成. 且讓我們以”紙上研討會”的方式來簡介今天的主題: Cpk & GRR. 圖1: 若是少量生產, 例如生產量為100個, 不良率設定為2%以下, 而且品質的觀念尚停留在合規格即可的層次. 要瞭解產品品質便很簡單, 只要耐著性子把100產品都檢查完, 不良品在2個以下便屬正常. 但在現今一個訂單動輒數十萬個, 甚至數百萬個, 以全檢方式及合格與否來瞭解製程已不太可行. 更何況現今客戶的品質觀念已從”合格即可”轉變成”產品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