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药剂教案

制药药剂教案
制药药剂教案

实验1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

一、生化实验特点

介绍生化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引起学生对生化课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态度

1、简介生物化学学科特点:

1)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索生命现象和本质的学科,发展迅速,进展快,是生命科学的领头羊,其理论和技术已渗入到医

学各学科,二十一世纪被称为分子生物学时代,这门学科的发

展,已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但仍有很多未知领

域。

2)从同学们关心的角度(考研)说明生化的重要性。

3)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每一理论的提出都来自于科学实验,实验本身是这门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问题的重要途

径,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机械

的操作(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

2、生化实验的特点:

1)主要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的科学实验。

2)生化实验拥有先进的实验手段。

3)微量和定量是生化实验的一大特点。

二、生化实验室规则

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实验意识,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

1、实验前:认真预习,有自己的见解,提出实验思路和问题。

2、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纪录。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注意安全。

3、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分析结果和出现的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离开实验室时,清点仪器,安排值日,检查灯火水电气等。

三、生化实验基本操作

1、玻璃仪器的清洗:(开始实验的重要步骤,是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般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自来水冲洗—肥皂水刷洗—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淋洗—干燥(倒置风干)

容量分析仪器:(如吸量管,滴定管)自来水冲洗—铬酸洗液浸泡—大

量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淋洗—干燥

比色杯:自来水冲洗—酒精或盐酸浸泡—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淋洗

***注:切忌用试管刷、粗布擦洗,分清毛面光面,手拿毛面。

清洁标准:对光面玻璃璧上有均匀的水膜,倒置不挂水珠。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2、吸量管的种类及使用

分类:奥式吸量管,移液管,刻度吸量管(实验中要根据情况选取合适的吸量管)刻度吸量管:全流出式(刻度到尖端,

吹)和不完全流出式

使用:执管;取液(忌悬空);调准刻度(液体凹面,视线,刻度平行);

放液(管尖贴内壁);洗涤。

4、微量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

调节所需体积值;套枪头;垂直持握,大拇指按至一档取液;

排液按至一档后继续至二档;移取另一液体时更换枪头。

5、溶液的混匀

旋转混匀法:手持,手腕,离心运动。(适用于未盛满液体的试管或锥形瓶)

指弹法:左手持试管上端,右手轻弹试管下部。

颠倒混匀法:适用于有塞的容量瓶。

吸量管混匀法:用吸量管将溶液反复吸放数次。

玻璃搅动法:常用于固体试剂的溶解和混匀。

6、离心机的使用

BS原则平衡(balance)对称(symmetry)

实验2糖的颜色反应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莫氏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塞氏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杜氏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

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莫式实验

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 ml水中),然后各加莫式试剂2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 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二、塞式试验

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 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果糖溶液,然后各加莫式试剂2滴,摇匀,同时置沸水浴内,比较各管颜色及红色出现的先后顺序。

三、杜式试验

于3支试管中加入杜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1滴1%葡萄糖溶液、1%半乳糖溶液和1%阿拉伯糖溶液,混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三、实验现象记录

仔细观察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对于塞式试验和杜式试验还需记录下颜色变化的时间。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中加入各种糖后,做好标记,并按顺序放到水浴锅中;

2.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报告要求]

1.写好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重要的实验器材及试剂、实验步骤。

2.做完实验后,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并做相应的解释。

实验3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二、呈色反应:

(一)双缩脲反应

1.原理:

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双缩脲反应不仅为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所有。含有一个肽键和一个—CS—NH2,—CH2—NH2,—CRH—NH2,—CH2—NH2—CHNH2—CH2OH或—CHOHCH2NH2等基团

NH2 NH2

的物质以及乙二酰二胺(O=C——C=O)等物质也有此反应。NH3也干扰此反应,因为NH3与Cu2+可生成暗蓝色的络离子Cu(NH3)42+。因此,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2.试剂:

①尿素②10%氢氧化钠溶液

③1%硫酸铜溶液④2%卵清蛋白溶液

3.操作:

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冷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振荡混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再振荡。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要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能掩盖粉红色。

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1ml和10%氢氧化钠溶液约2ml,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2滴,随加随摇。观察紫玫瑰色的出现。

(二)茚三酮反应

1.原理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都呈阳性反应。尿素、马尿酸、二酮吡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因此,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有茚三酮反应,但能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

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2.试剂:

①蛋白质溶液

2%卵清蛋白或新鲜鸡蛋清溶液(蛋清∶水=1∶9)

②0.5%甘氨酸溶液

③0.1%茚三酮水溶液

④0.1%茚三酮-乙醇溶液

3.操作:

①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液1ml,再各加

0.5ml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色变紫红色再变蓝。

②在一小块滤纸上滴一滴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出现。

(三)黄色反应

1.原理:

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的硝醌酸钠。反应式如下:

多数蛋白质分子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所以有黄色反应,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

2.试剂:

①鸡蛋清溶液

将新鲜鸡蛋的蛋清与水按1∶20混匀,然后用6层纱布过滤。

②大豆提取液

将大豆浸泡充分吸胀后研磨成浆状再用纱布过滤。

③头发④指甲

⑤0.5%苯酚溶液⑥浓硝酸

⑦0.3%色氨酸溶液⑧0.3%酪氨酸溶液

⑨10%氢氧化钠溶液

3.操作:

向7个试管中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观察各管出现的现象,有的试管反应慢可略放置或用微火加热。待各管出现黄色后,于室温下逐滴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观察颜色变化。

1.写出蛋白质中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化学基团的名称及化学结构。

2.一个分子中必须有几个上述化学基团才能给出双缩脲反应的阳性结果?双缩脲试剂与二肽和三肽都能进行反应吗?

3.如果蛋白质水解作用一直进行到双缩脲反应呈阴性结果,此时可对水解作用进行的程度作出什么结论?

4.如果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5,在分子量为150000的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多少个上述化学基团?

5.茚三酮反应的阳性结果是否经常是同一色调?并说明原因。

6.你能区分蛋白质茚三酮反应及其他氨基化合物茚三酮反应的结果吗?试解释之。

7.能否利用茚三酮反应可靠地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8.哪些芳香基因(蛋白质中的、非蛋白质中的)可以与浓硝酸作用呈现黄色反应的阳性结果?

9.是否所有氨基酸都呈现黄色反应的阳性结果?为什么?是否大部分蛋白质呈现阳性结果?为什么?

实验4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

一、目的

1、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

2、学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

3、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1、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二、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蛋白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蛋白质分子的解离状态和解离程度受溶液的酸碱度影响。当溶液的PH 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蛋白质各有特异的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可利用此种性质的变化测定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其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pH溶液中的溶解度以测定酪蛋白的等电点。用醋酸与醋酸钠(醋酸钠混合在酪蛋白溶液中)配制各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向诸缓冲溶液中加入酪蛋白后,沉淀出现最多的缓冲液的pH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在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尚未发生显著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后,蛋白质的沉淀仍能溶解于原来溶剂中,并保持其天然性质而不变性。如大多数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或在低温下用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于蛋白质。提纯蛋白质时,常利用此类反应。

(2)不可逆沉淀反应此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常变性而沉淀,不再溶于原来溶剂中。加热引起的蛋白质沉淀与凝固。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或某些有机酸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如电荷),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变性。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一)材料

新鲜鸡蛋

(二)试剂

1、0.4%酪蛋白醋酸钠溶液200ml

取0.4g酪蛋白,加少量水在乳钵中仔细地研磨,将所得的蛋白质悬胶液移入200mL锥形瓶内,用少量40—50℃的温水洗涤乳钵,将洗涤液也移入锥形瓶内。加入10mL 1mol/L醋酸钠溶液。把锥形瓶放到50℃水浴中,并小心地旋转锥形瓶,直到酪蛋白完全溶解为止。将锥形瓶内的溶液全部

移到100mL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塞紧玻塞,混匀。

2、1.00mol/L 醋酸溶液

100mL

3、0.10 mol/L醋酸溶液300mL

4、0.01 mol/L醋酸溶液50mL

5、蛋白质溶液500mL

5%卵清蛋白溶液或鸡蛋清的水溶液(新鲜鸡蛋清:水=1:9)

6、pH4.7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100mL

7、3%硝酸银溶液10mL

8、5%三氯乙酸溶液50mL

9、95%乙醇250mL

10、饱和硫酸铵溶液

250mL

11、硫酸铵结晶粉末

10000mL

12、0.1mol/L盐酸溶液

300mL

13、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00mL

14、0.05mol/L碳酸钠溶液

300mL

15、甲基红溶液

20mL

(三)器具

1、水浴锅

2、温度计

3、200mL锥形瓶

4、100mL容量瓶

5、吸管

6、试管及试管架

7、乳钵

四、操作步骤

(一)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1)取同样规格的试管4支,按下表顺序分别精确地加入各试剂,然

此时1、2、3、4管的pH依次为5.9、5.5、4.7、3.5。观察其混浊度。静置10分钟后,再观察其混浊度。最混浊的一管pH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二)蛋白质的沉淀及变性

1、蛋白质的盐析无机盐(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的浓溶液能析出蛋白质。盐的浓度不同,析出的蛋白质也不同。

如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析出,而清蛋白则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才能析出。

由盐析获得的蛋白质沉淀,当降低其盐类浓度时,又能再溶解,故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

加蛋白质溶液5mL于试管中,再加等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后静置数分钟则析出球蛋白的沉淀。倒出少量混浊沉淀,加少量水,观察是否溶解,为什么?将管内容物过滤,向滤液中添加硫酸铵粉末到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析出沉淀为清蛋白。

取出部分清蛋白,加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

2、重金属离子沉淀蛋白质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取1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2mL,再加3%硝酸银溶液1—2滴,振荡试管,有沉淀产生。放置片刻,倾去上清液,向沉淀中加入少量的水,沉淀是否溶解?为什么?

3、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1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2mL,再加入1ml5%三氯乙酸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沉淀的生成。放置片刻倾出清液,向沉淀中加入少量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4、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取1支试管,加入2mL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95%乙醇。观察沉淀的生成(如果沉淀不明显,加点NaCl,混匀。

5、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取3支试管,编号。依下表顺序加入试

振摇混匀后,观察各管有何变化。放置片刻向各管内加入水8毫升,然后在第2,3号管中各加一滴甲基红,再分别用0.1mol/L 醋酸溶液及

0.05mol/L碳酸钠溶液中和之。观察各管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生成。每管再加0.1mol/L盐酸溶液数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解释各管发生的全部现象。

五、注意事项

等电点测定的实验要求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必须相当准确。

六、实验报告

以表格形式总结实验结果,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分析评价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1、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

2、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液为什么容易发生沉淀?

实验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一、目的:

学习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地测定微量蛋白质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瓦尔键(van der Waals’bond)结合,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和染料结合符合比尔定律(Beer’s law)。此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由红色形式转变成蓝色形式,最大光吸收由465nm变成595nm,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和染料结合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约2min即可反应完全,呈现最大光吸收,并可稳定1h,之后,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发生聚合并沉淀出来。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消光系数,使得在测定蛋白质浓度时灵敏度很高,在测定溶液中含蛋白质5μg·ml-1时就有0.275光吸收值的变化,比Lowry法灵敏4倍,测定范围为10—100μg蛋白质,微量测定范围是1~10μg蛋白质,此反应重复性好,精确度高,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在蛋白质浓度较大时稍有弯曲,这是由于染料本身的两种颜色形式光谱有重叠,试剂背景值随更多染料与蛋白质结合而不断降低,但直线弯曲程度很

轻,不影响测定。

此方法干扰物少,研究表明:NaCl,KCl,MgCl2,乙醇,(NH4)2SO4无干扰。强碱缓冲剂在测定中有一些颜色干扰,这可以用适当的缓冲液对照扣除其影响。Tris,乙酸,

2-巯基乙醇,蔗糖,甘油,EDTA及微量的去污剂如Triton X-100,SDS,玻璃去污剂有少量颜色干扰,用适当的缓冲液对照很容易除掉。但是,大量去污剂的存在对颜色影响太大而不易消除。

三、试剂与器材:

1.试剂:

①考马斯亮蓝试剂

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100ml85%磷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磷酸。

②标准蛋白质溶液

结晶牛血清清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用0.15mol·L-1NaCl配制成1mg·ml-1,0.1mg·ml-1蛋白溶液。

③未知蛋白质溶液。

2.器材

①试管及试管架,②吸量管(0.1ml及5ml),③722型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法制定标准曲线

取14支试管,分两组按下表平等操作。

绘制标准曲线: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未知样品蛋白质浓度

测定方法同上,取1ml至试管内,再加入G—250染色液5ml混匀。根据所测定的A595nm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当于标准蛋白的量,从而计算出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mg·ml-1)。

五、结果与讨论

1.绘出标准曲线

2.求出未知蛋白质浓度

注意事项

(1)如果测定要求很严格,可以在试剂加入后的5—20min内测定光吸收,因为在这段时间内颜色最稳定。

(2)测定中,蛋白—染料复合物会有少部分吸附于比色杯壁上,实验证明此复合物的吸附量是可以忽略的。测定完后可用乙醇将蓝色的比色杯洗干净。

思考题

根据下列所给的条件和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常用蛋白质定量方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1.样品不易溶解,但要求结果较准确。

2.要求在半天内测定60个样品。

3.要求很迅速地测定一系列试管(30支)中溶液的蛋白质浓度。

实验六、酶的特性

一、目的:

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

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为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内合成。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变化过程如下: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牙糖、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淀粉与糊精无还原性,或还原性很弱,对班氏试剂呈阴性反应。麦芽糖、葡萄糖是还原糖,与班氏试剂共热后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的沉淀。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最适PH为6.8。偏离此最适环境时,酶的活性减弱。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

①试管⑦酒精灯

②烧杯⑧恒温水浴锅

③量筒⑨冰浴

④玻璃棒⑩试管夹

11试管架

⑤白磁板○

⑥铁三角架

12唾液淀粉酶液:实验者先用蒸馏水嗽口,然后含一口蒸馏水于口中,○

轻嗽一、二分钟,吐入小烧杯中,用脱脂棉过滤,除去稀释液中可能含有的食物残渣。并将该滤液稀释一倍。

2.试剂:

①1%淀粉溶液(含0.3%NaCl);将1g可溶性淀粉与0.3g氯化钠,混悬于5ml的蒸馏水中,搅动后缓慢倒入沸腾的95ml蒸馏水中,煮沸1分钟,冷却后倒入试剂瓶中。

②碘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295ml,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瓶内。

③班氏(Benedict)试剂:将17.3g硫酸铜晶体溶入10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00ml蒸馏水。取柠檬酸钠173g及碳酸钠100g,加蒸馏水600ml,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再加蒸馏水200ml,最后,把硫酸酮溶液缓慢地倾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除去或自然沉降一段时间取上清液。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④0.4%的HCl溶液

⑤0.1%的乳酸溶液

⑥1%Na2CO3溶液

⑦1%NaCl溶液

⑧1%CuSO4溶液

⑨0.1%淀粉溶液

四、操作步骤:

1.淀粉酶活性的检测:取一支试管,注入1%淀粉溶液5ml与稀释的唾液0.5~2ml。混匀后插入1支玻棒,将试管连同玻棒置于37℃水浴中。不时地用玻棒从试管中取出1滴溶液,滴加在白磁板上,随即加1滴碘液,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此实验延续至溶液仅表现碘被稀释后的微黄色为止。记录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向上面试管的剩余溶液中加2ml班氏试剂,放入沸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观察有何现象?为什么?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PH≈1)、0.1%乳酸(PH≈5)、蒸馏水(PH≈7)与1%碳酸钠(PH≈9)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液。混合摇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分钟。向四支试管中各加2ml班氏试剂,在沸水浴上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综合以上结果,说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将此6支试管分为三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入0℃、37℃与70℃的水浴中。

5分钟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

后,立即滴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种

试剂。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的保温。从1.号试管

...中用玻棒取出1滴溶

液,置于白磁板上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待1.号试管

...内的溶液遇碘

不再变色后,立即

..取出所有的试管,各加碘液2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解释之。

五、分析与讨论:

通过本实验,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小结出哪些因素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是如何影响的?

思考题

1.本实验中如何通过淀粉液加碘后的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快慢的?

2.如何通过加入班氏试剂后生成沉淀多少来反映酶促反应快慢的?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药剂学实验内容

药剂学实验内容

学习称量操作和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确地称量实验操作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通过《中国药典》快速获取有关信息的技能。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1. 药品纯化水、甘油、氯化钠、乙醇、凡士林。 2.器材《中国药典》、架盘天平(载重1009)、电子天平、量筒、量杯、滴管、表面皿(或蜡纸)、滴定管。 三、实验内容 (一)、称重操作 熟悉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称取操作。 表1-1 称重操作练习项目表 药所选用天选择依

物称重量平及称量纸据 碳酸氢钠 碘化钾 凡士林 碘 0. 3 g 1. 4 g 5 g 0. 7 g (二)、量取操作 指出下列药物性质,选择下列药物进行量取操作。 表1-2 药物量取操作练习项目表 药品名称量取容 积 选用量器选择依据

纯化水 乙 醇 液状石蜡 8 ml 0.3 ml 5ml (三)、查阅操作 根据《中国药典》,完成下表中规定的查阅内容。 表1-3 《中国药典》查阅项目表 序号 查 阅 内 容 查 阅 结 果(部 页至 页) 1 人参性状 2 微溶的含义 3 阴凉处贮存的条件 4 药品检验要求室温进行的温度控制范围 5 80目筛网的孔径范围 6 细粉 7 中药丸剂的制剂通则 8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9 化学药品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标准 10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 1 甘油的相对密度

1 1 2 盐酸吗啡类别 1 3 热原检查法 1 4 注射用水的概念 1 5 湿热灭菌法的概念 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1.药品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樟脑、乙醇、硼砂、甘油、碳酸氢钠、液化苯酚、蒸馏水等。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3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姓名:符琼菁学号:201225821001 专业:中药学 实习时间:2014.9.21-2014.10.18 实习地点:汕头市金润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吴晓杰 实习课目:《中药药剂学》 实习主要内容:散剂、煎膏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 实验一乌贝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海螵蛸(去壳)86g,浙贝母15g,陈皮油0.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海螵蛸、浙贝母各粉碎成细粉。(3)将上述药材细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再逐渐加入陈皮油0.15g,混匀,即得。按每包3g分包。 四、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4.装量差异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0.1g及0.1g以下0.1g以上至0.5g 0.5g以上至1.5g 1.5g以上至6g 6g以上±15% ±10% ±8% ±7% ±5% 5.装量多剂量包装的散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Ⅻ C)检查,应符合规定。 6.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照无菌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 B)检查,应符合规定。 7.微生物限度除另有规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 C)检查,应符合规定。 五、思考题 1、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常见的共熔组分有樟脑与薄荷脑,薄荷脑与冰片等。 2、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实验二夏枯草膏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 2.药材:夏枯草100g 3.辅料:蔗糖30g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 a;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药剂学实训报告,供您借鉴。 药剂学实训报告1 药剂科见习工作总结时间荏苒,我在药剂科见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药品调剂方面配方时细心谨慎,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收方后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配伍合理性及价格进行认真审核,遇有药品用法用量不妥、配伍不合理及处方书写有误的,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正后才进行调配。审核、调配特殊药品处方时,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法规,并做好特殊药品专册登记工作。处方调配好后在调配人处签字并请当日带教老师签字再经发药人核对,发药人对药名、剂型、剂量、色、味及病人姓名等进行核对无误后才发给病人,此外协助上级药师定期检查在库药品质量,清理过期、变质和近效期的药品,并按规定处理,按时进行库存盘点,认真做好盘点报表。 2.在药品检验方面,做到严格、认真、细心,如实做好检验记录,

检验完毕,对各种数据反复核对,及时书写检验报告,保证无不合格制剂发放到临床,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每季度协助上级药师对血透室的透析液、反渗水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按规定对制剂室生产的医院制剂进行留样观察,每天准时记录留样观察室的温、湿度,不符合留样条件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留样样品每月做一次外观检查并如实记录。 3.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积极收集整理全院各科室填写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每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药学室的各项工作,包括每月药品使用量动态监测,每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品种数,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每月各科室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每月对门诊、住院部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及药物合理应用。参与每月两次的临床查房工作及时书写查房记录并协助上级药师书写每月一份药厉的。临床药学室团队成员努力摸索药师下临床方法,认真学习欠缺的临床知识,巩固已有的药学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临床医师及同事学习。 总结1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贡献。 药剂学实训报告2

药剂学实验.doc

实验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原理 (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1.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醑剂和涂剂等。溶液型液体制剂为澄明液体,溶液中药物的分散度大,能较快的吸收。 2.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的,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由于高分子的分子大小较大(100nm以下),因此也属于胶体。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芳香水剂和醑剂等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为原料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为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酊剂的制备还可以采用渗漉法。 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配制过程基本上与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但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膨胀而胶溶。 根据液体制剂的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加入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抗氧剂、矫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是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取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为20滴,其重量差异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蒸馏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溶性的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

药剂实验报告

药剂实验报告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药 剂 学 实 验 报 告 小组: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药剂学实验须知 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 1

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 2

[整理版]药理学_药理学教案

[整理版]药理学_药理学教案 厦门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案 题目药理学总论-绪论,药动学学时 2 1简介药物的概念研究内容目的及发展 目的2掌握药物转运的类型基本规律 要求 3要能够运用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态4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规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重点1被动转运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难点 2 吸收速度程度与给药途径的关系,首关效应习题什么是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及药动学, 作业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 1药物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治疗学 10分钟介绍与解释上述药理学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区别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分钟详细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各过程的特点,如吸收的影响因素分布式与蛋白质的结合,肝药酶的特点,肾脏排泄的特点 3被动转运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30分钟推导上述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以介绍弱酸性药物为例介绍公式的用法,如在胃吸收时,及在肾脏排泄时的规律 4主动转运 10分钟介绍主动转运特点 5吸收速度程度与给药途径的关系,首关效应 30分钟给药途径的关系重点介绍首关效应的特点 题目药理学总论-药动学学时 3

1掌握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特点,对临床的影目的响。一级动力学要求 2连续多次给药后CSS、ASS 、 R计算 重点1重点讲述药物体内过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难点 2一级动力学,连续多次给药后CSS、ASS 、 R计算 名词解释:首过消除、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肝肠循环、一级动力习题学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半衰期、血浆清作业除率、血浆稳态浓度等。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20分钟介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动态平衡,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在体内分布 25分钟详细讲解药物的体内分布的特点,如分布与蛋白质的结合与酸碱性的关系 3药物的转化或代谢 25分钟在肝脏的转化,肝药酶的特点,抑制剂与诱导剂4排泄 20分钟肾脏排泄的特点 5时量曲线 20分钟 -kt C=Ce t0 一级动力学 logC=logC-K/2.303*t t0 t=0.693/K C1/2SS 6零级动力学 t=0.5C/V=0.5C/K 5分钟 1/20max0 7 V房室模型 10分钟 d 8单次及多次连续给药后体内存量分析 10分钟 C、A计算,R= C*A*0.693/ t SSSSSSd1/2 题目药理学总论-药效学学时 3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量效关系的特点、意义及有关的名词概 念,如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最大效应、效目的价强度、ED、LD、治疗指数等。 5050要求

药剂学名词解释

绪论 1.Pharmaceutics (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Dosage forms 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4.DDS 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 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著,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Formulation 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7.Prescription 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8.Prescritption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9.OTC 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液体制剂

10.Liquid preparations 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1.Solubilizer 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Solubilization 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12.Hydrotropy agents 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13.Cosolvents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cosolvency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14.Solutions 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15.Aromatic waters 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16.Syrups 糖浆剂: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17.Tinctures 酊剂: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18.Spirits 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19.Glycerins 甘油剂: 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20.Paints 涂剂: 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21.Sols 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药理学教案

第一章护理药理学总论 导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护理药理》这门课程。要学习《护理药理》,同学们先思考“药理”这两个字,结合平常的日常生活,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药理?“护理药理”和“药理”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正文: 第一节绪论 一、护理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1.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药物和毒物的区别:举例砒霜、安定等。无药不毒!二者之间仅仅是剂量的差异。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的科学。举例:如发烧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举例:为什么不同的药物每天的服用次数不一样? 3.护理药理学:其任务是在掌握、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护理中如何正确实施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达到最佳药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防治疾病奠定基础。 二、护理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进行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2.提高执行医嘱的质量,避免出现用药错误 3.指导社区人员正确选药、用药和保管药品 4.能对患者进行用药前的评估、用药中监护及用药后评价

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 兴奋(exicitation):功能提高称兴奋; 2. 抑制(inhibition) :功能降低称抑制。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s)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ADR)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成对因治疗,或称治本。如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如阿司匹林解热。 (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也称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用药的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足。如钙制剂。 2.不良反应:凡不符和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1)副作用(side reaction):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的特点:①与药物的选择性有关;②在治疗剂量下产生;③随用药目的的不同,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相互转化;④可以预知,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举例:如阿托品。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急性毒性(acute toxication)、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ation)、特殊毒性反应如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致突变(mutagenesis)等。 (3)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巴比妥类药物。 (4)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直接由药物的治疗效应引发的不良反应,

药物制剂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药物制剂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药物制剂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药物制剂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药物制剂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药物制剂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药物制剂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药物制剂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药物制剂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药物制剂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资料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 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 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流动性 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 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益元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 目,100 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 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 分包。 四、思考题 1 、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 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 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 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 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二蕲蛇药酒的制备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药理学基础教案资料

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建桥学院护理系 2012年

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 《药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本课程的任务 护士在疾病防治、药物实施和用药前后的监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药理学基础》学习,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疗监护等内容,使护理学生掌握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疗监护、禁忌症、防治措施,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医学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来进行《药理学基础》的学习。同时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组织相应的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护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约占考核内容的90%,了解的内容约占考核内容的10%。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至第四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3.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4.掌握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基本规律。 5.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6.熟悉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7.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其它因素。 [教学内容]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药剂学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资料

药剂-第六章粉体学学础基 精品文档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

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 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 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流动性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030.休止角小于C,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18 总学时数:32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普通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剂学》,后续课有《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艺学》。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药理学属于学科专业基础课,是临床、护理、药学、制药及其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根据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阐明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理,阐明药理基础理论和重要新进展,使学生获得各类药物作用规律及作用特点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药理试验的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熟悉药物分类及分类依据。了解某些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再发挥疗效中的因果关系。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药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了解熟悉其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熟悉药物再体内的过程,掌握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新药研究过程。为其他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有: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解热镇痛抗炎药、抗心绞痛与动脉粥样硬化药、抗高血压药、组胺受体阻断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等内容。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径。 5.CRH值是,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无关。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流动性D.粉体的休止角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C.休止角小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3.下述中哪项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粒子大小及分布B.含湿量C.加入其他成分D.润湿剂 4.用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及粒子间孑L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教案 学科药理学教员授 课 对 象 专科NO: 1 学期三时间授 课 内 容 1 概述 2 药效学 目标教学内容时 间 分 配教学 活动 教 学 资 源 评估与反馈 1 阐述药物的概念。 2 说明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针对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说明学习药理学的意义。第一章概述 1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 2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及所 研究的内容: ?药效学: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 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 的类型和药物的作用原 理。 ?药动学:机体对药物 的作用。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 1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 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临 床用药的基础。 2 分 钟 5 分 钟 5 分 钟 10 分 钟 1 认定 目标。 2 讲 述: 1 )药 物的概 念; 2 )药 理学的 概念及 其研究 的内 容。 3 )学 习药理 学的目 的及意 义。 3 再次 认定目 教材 讲稿 病 例: 1 医 嘱错 误: KCl 静脉 注 射。 2 护 士将 9 倍 剂量 的地 高辛 给病 人 口 服。 提问: 1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那些? 2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那些? 作业:作为一名护士为什么要学好药 理学?

2 举例说明护士在临床药 物治疗中重要性。 标及达 成度。 1 认定 目标。 2 讨 论: 1 )作 为护士 为什么 要学好 药理 学? 2 )怎 样学好 药理 学? 4 详述: 1 )药物的基本作用; 2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3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4 )?药效学 第一节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 兴奋作用 2 抑制作 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2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 性作用、后遗作用、继 发反应、变态反应、致畸 作用、致突变作用。 四药物的量效关系 5 分 钟 3 分 钟 30 分 钟 20 分 钟 20 分 钟 1 认定 目标。 2 讲 述: 1 )举 例说明 药物的 基本作 用; 2 )简 述药物 作用的 选择 性; 3 )举 例说明 药物作 教材 讲稿 提问: 1 药物的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有什么区 别? 2 已知 A 药的 LD 50 为 1mg , B 药的 LD 50 为 2mg ,哪药的毒性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