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政局动荡及对中国的影响因素

中东政局动荡及对中国的影响因素内容摘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局势具有关键性影响,美国在这一地区推行“大中东计划”,极力渗透美国式民主,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煽风点火,甚至直接武力干涉,导致动荡迅速蔓延和局势进一步恶化。
西方势力干涉的目的是为其自私的战略利益、能源利益和国内政治利益。
从这次动荡中,我们要认清西方势力是世界动荡的最主要根源,明白“政局稳定是国家发展基本前提”的道理。
关键词:西亚北非动荡原因影响启示一、中东局势动荡的基本动因中东地区持续一年的动荡、变革并非偶然,是地区社会基本矛盾长期积压所致。
广大人民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民生艰难,民怨沸腾。
广大民众贫穷落后,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拉大。
据阿拉伯媒体报道,地区25岁以下青年占总人口的60%,其中27%的年轻人失业,他们要求分享参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权利,改变现状。
埃及“40%的民众日均生活费用仍为2美元及以下,穆巴拉克助长了腐败,迫使每个埃及人仅仅为了生存而行贿”;利比亚广大民众掀起倒卡运动,主要是因为卡扎菲的长期统治富了其家族、少数统治集团和部落,苦了多数民众和部落,而部落间的矛盾与分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二是体制僵化,强人政治。
穆巴拉克已执政近30年,本·阿里23年,卡扎菲42年,萨利赫33年。
上述四国政权长期专制独裁引发民愤。
三是“政治失声”,尊严受辱。
民众认为,自己的国家总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抬不起头来,难以伸张正义。
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撰文称:“阿拉伯政治销声匿迹了……阿拉伯政府奉行的政策又违背了民众的意愿,阿拉伯人觉得丧失了尊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埃及本国人民对穆巴拉克的众多怨言之一就是他太忠实于他的美国支持者,损害了埃及的利益。
”就国际背景而言,造成中东地区动荡、变革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被转嫁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重了地区国家的经济困难,激化了原来固有的矛盾,成为加速事件爆发的催化剂;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插手地区事务,大搞新“人道干涉主义”,使地区局势更为复杂;三是国际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世界,看到了自身差距,又方便了人们相互配合、联络和聚集,形成声势;四是阿拉伯各国年轻一代相互串联,互通情况,相互支持。
中东局势对难民问题的影响有哪些

中东局势对难民问题的影响有哪些11 中东局势概述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局势动荡,政治不稳定、军事冲突频繁、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
111 政治不稳定中东地区国家政治体制多样,部分国家政治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的民主机制和权力制衡,内部政治斗争激烈,政权更迭频繁。
112 军事冲突不断国家之间、国内不同派别之间的军事冲突时有发生,如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难民问题的产生中东局势的动荡直接导致了大量难民的产生。
121 战争与暴力冲突军事行动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迫使民众逃离家园以寻求安全。
122 经济困境经济发展停滞,就业机会稀缺,生活条件恶化,人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而被迫离开。
13 对难民的影响131 生命安全威胁难民在逃亡过程中面临着饥饿、疾病、暴力袭击等多种生命安全威胁。
132 基本生活保障缺失缺乏食物、住所、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133 教育机会丧失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受到严重影响,未来发展受限。
14 国际社会的应对141 人道主义援助包括提供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援助。
142 接收安置部分国家接收一定数量的难民,为其提供暂时或长期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15 难民问题带来的挑战151 接收国的压力对接收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等。
152 难民融入困难语言、文化、宗教等差异导致难民在接收国融入困难,面临歧视和排斥。
16 解决难民问题的建议161 推动和平进程通过国际斡旋和外交努力,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根源上解决难民产生的问题。
162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承担责任,提供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163 促进经济发展帮助中东地区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难民的产生。
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及我国的机遇挑战96分

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及我国的机遇挑战96分如何理性看待当前中东地区的动荡形势: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这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纵观中东动荡的局势,分析其动荡的原因,我们理性地认识到它带给我国的警示和机遇。
中东动荡局势原因警示机遇一中东动荡局势说明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仅仅是第二次世界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12月,发生在北非国家突尼斯的自焚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骚乱,随后在埃及、也门、约旦、利比亚、巴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等国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政局动荡,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二中东动荡的原因经济上。
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
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
这是当前北非中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结束后,英法两国为了获取石油利益,强行划分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国界线,埋下了日后长期存在的国与国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的纷争,确立了以资源、劳动力出口为主的殖民地经济。
第二次世界结束后,美苏对抗主导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埃及等一些国家又形成了依赖外国援助的“乞讨经济”。
冷战结束后,在中东北非地区一家独大,埃及、沙特、巴林、约旦等国对过渡依赖,利用提供的支持对抗经济的要求。
因此,中东北非地区苦难的政治史使其畸形的经济结构长时期延续下来。
中东乱局的影响及启示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中东乱局已经持续数月,并且目前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其深远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我们认为中东乱局将起到增强原油价格波动、抬升原油价格中轴的作用,对全球经济恢复和通货膨胀有负面影响,但2011年上半年欧美货币紧缩概率不大,下半年紧缩的风险需要留意。
极端情况下,中东乱局可能将拉低中国GDP增速1个百分点,推升PPI2.5个百分点,推升CPI约1-2个百分点。
考虑到中国经济恢复的趋势,我们认为经济增长脱轨的风险不大,但通货膨胀向上超出市场预期的风险在增强。
1、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中东乱局对原油价格的主要影响有两个:原油价格的波动性增强,中轴抬升。
中东地区陷入乱局的风险较大的国家,供应能力占全球供应能力比例约10%,欧佩克国家的闲臵产能在全球经济体正在走向周期性扩张的背景下,显得较为紧张,并且中期内的增长将较慢。
在地缘政治层面,目前的乱局将给巴以局势增添很多的变数,发生动乱的阿拉伯国家在新政权建立过程中,极端势力、民粹主义可能抬头,使得它们对以色列的敌意增强。
同时伊朗等国也会试图在该地区输出其影响。
这些因素将带来两个后果:第一、在中期内该地区可能会持续发生一些超预期的事件,给原油市场带来冲击;第二、社会的不稳定和前景的不明朗,使得既有产能被关闭,同时给国际资本在该地区的投资、勘探等扩大原油生产的活动带来‚冻结效应。
因此我们认为原油价格在中期内波动性增强、波动中轴抬升可能是中东乱局给原油市场带来的很难避免的风险。
2、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影响中东乱局对中国的影响集中在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不小,增加了通货膨胀在中期内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中东危机_精品文档

中东危机引言中东危机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冲突频发的热点,历经几个世纪的战乱和政治动荡。
本文将探讨中东危机的起因、背景和影响,并分析当前局势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中东危机的起因1. 宗教和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教和民族群体,其中以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为主要宗教。
这两个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和对立。
加上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历史仇恨,这种宗教和民族矛盾成为了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2. 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之一。
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势力争夺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了常态。
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和利益分配引发了长期的冲突和争端,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复杂度。
3. 殖民主义的影响中东地区历史上曾被多个欧洲国家殖民统治过,这些殖民主义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这些问题在殖民时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殖民主义的不合理政策而加剧,最终成为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第二部分:中东危机的背景1. 西奈危机1967年,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被称为西奈危机。
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夺取了西奈半岛的控制权,并且将其作为对巴勒斯坦人居住地的扩张。
这场冲突引发了中东危机的新阶段,也对中东地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阿拉伯之春2011年,一系列以民主和自由为口号的示威活动在中东地区爆发,被称为阿拉伯之春。
这些示威活动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发酵,并且最终推翻了一些长期统治的政权。
然而,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和权力真空导致了各种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中东危机的影响1. 地区动荡中东危机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持续战乱和政治动荡。
不稳定的局势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
同时,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2. 国际冲突蔓延中东危机不仅影响了该地区国家的稳定,还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中东北非局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的影响和骑士王瑞香一、中东北非地区概况就像1991年和2001年,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东又一次陷入难以预测的政治风暴当中。
大家可能都知道,自从2010年底以来,特别是2011年初以来,中东北非发生剧烈的动荡,2011年世界上发生了两场地震,一个是日本的,自然的地震,一个就是中东的,政治地震,振荡非常剧烈,可以和日本大地震相比。
今年以来,把中东地区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的却是中东的北非地区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大震荡。
北非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利比亚由国内骚乱演变为利比亚战争,而且局势还在恶化。
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这里我们主要以两个最典型的国家埃及和利比亚为侧重点给大家来对这一地区局势从发生的经过、原因及其影响作一下简单的梳理。
二、北非动荡经过(一)北非动荡导火索——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二)埃及动乱1、埃及概况2、动乱经过(三)利比亚动乱1、利比亚概况2、动乱经过三、中东北非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源突尼斯的本·阿里倒台,全世界始料未及,埃及穆巴拉的倒台全世界也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大家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样一场剧烈的动荡。
其实,中东北非局势的突变和动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实际上是相关国家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
(一)内部原因1、经济不景气、民生凋敝、百姓贫穷是动乱的起因(贫困化、高失业率、通货膨胀)2、政治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社会问题严重、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更使百姓心存不满(二)外部原因1.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极力渗透美国式民主2、美国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煽风点火,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美、英、法等国的直接干涉加剧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四、北非动荡影响和对中国启示(一)北非动荡的影响1、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北非震荡打破了中东的战略格局:2、对美国外交布局也会产生影响3、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4、对中国经济与外交的影响(二)中东局势震荡的启示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2、政治模式的沿革应该符合本国国情3、社会管理要充分重视信息的作用4、保障经济安全必须尽快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中东地区局势的动荡与国际安全的威胁

中东地区局势的动荡与国际安全的威胁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日益动荡,给国际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中东地区局势的动荡以及这种动荡对国际安全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东地区局势的动荡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各大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焦点。
然而,由于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交织,中东地区成为了一个充满冲突和纷争的区域。
1.地缘政治 rivalries中东地区涉及的国家众多,其中包括以色列、伊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 rivalries。
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地区资源和影响力进行了长期的角力,导致了局势的动荡。
2.恐怖主义中东地区也是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恐怖组织如ISIS等利用地区的混乱局势发动袭击,威胁着地区和国际的安全。
恐怖主义的滋生和扩散使得中东地区的动荡程度加剧。
3.宗教冲突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的核心地带,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地区局势的动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宗教冲突不仅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也对国际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东地区局势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中东地区的动荡不仅给地区内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国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能源安全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任何地区的动荡都有可能导致石油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和安全。
能源安全事关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稳定,因此中东地区的动荡对国际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恐怖主义的蔓延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能够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将其思想和极端主义传播到全球,给各国的治安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
恐怖主义的蔓延加剧了国际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3.武器扩散中东地区的冲突和动荡使得军火市场活跃起来,导致武器的扩散现象。
一些冲突方可能会将自己获得的先进军事技术转卖给其他冲突方或恐怖组织,这对国际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三、解决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方案1.政治外交解决国际社会应加强中东地区冲突各方的政治对话和外交斡旋,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推荐形势与政策中东局势的论文

推荐形势与政策中东局势的论文2023关于中东局势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关于中东局势震荡的探讨》摘要:2023年12月由突尼斯开始的中东变局,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并导致多国政权更迭,随后叙利亚和也门引发了剧烈动荡。
时至2023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持续。
中东地区大震荡引发的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发展和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是与此同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长期存在,局部的战乱、动荡、局势的紧张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
发达国家对于日渐强大的中国产生强烈的不安,总在伺机寻找借口或暗中作祟,对我国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中东局势;和平发展;中国2023年1月14日,突尼斯揭开“阿拉伯之春”的动荡序幕。
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3月14日,巴林局势动荡,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应邀出兵巴林“维稳”;3月19日,北约开始空袭利比亚,最终促使卡扎菲政权倒台,卡扎菲被打死;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签署交权协议。
中东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通常指西亚北非广大地区,包括从肥沃新月地带,阿拉伯半岛及延伸到马格里布的广大阿拉伯世界,以及以色列、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20多个国家。
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位于东半球中心地带。
中东孕育了四大文明中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是三大宗教伊斯兰教、____、犹太教的发源地,还孕育了三个盛极一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中东局势动荡原因1、民族矛盾。
中东地区主要民族有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库尔德、犹太等民族。
但由于这些民族的兴衰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其强盛时期这些民族极力向外扩张,发展其势力,把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其他民族身上,而在衰落时又经常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和欺压,因此各民族之间造成积怨已久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形式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数学08-2 任课教师:某某某姓名:某某某学号:某某某成绩: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一、中东局势动荡
1、中东地区,是在哪里呢?通过详细查阅,我知道了中东这个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狭义就是指西亚这块儿,地中海的东岸,广义就包括北非了,因为北非这些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它虽然身在非洲,但是实际上它的向心力在西亚;广义上讲中东地理位置就是北非和西亚。
2、中东地区的局势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
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很多国家也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
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3、那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政治原因:北非国家的长期存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像利比亚总统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执政42年,而且政府换届问题没有制度化,长期把持政权,甚至实行家庭统治,政府腐败问题严重,
比如据美国媒体分析穆巴拉克及其家人的净资产至少为50亿美元。
而且对社会问题进行压制而不是疏导和解决,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第二、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直接打击了北非国家的出口经济和支柱产业,导致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是此次剧变的根本原因。
还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话语权”,别有用心地企图用“自由民主理论”改造阿拉伯世界,严重影响阿拉伯国家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三、青年问题:在埃及、约旦、突尼斯等大部分中东北非国家,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这将对未来的阿拉伯世界国内政治结构和民主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四、网络问题:自焚事件和维基解密暴露阿里家族的腐败,这两件事均是经过网络发布出来的。
网络新媒体只是一种工具,不是此次北非政局变动的深层原因,但确实是此次政局变动的突发性的重要原因。
二、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的影响
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1、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投资企业提出了挑战。
中东北非局势不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多个项目遭到袭击,人员受伤,财产受损。
而且半数以上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都已失败告终。
2、中东局势动荡,对海外人员人身安全的影响。
中国有很多人在中东北非学习工作,这次动荡严重威胁中国公民的安全,中国政府对此采取积极措施。
多次派包机接回海外人员,甚至在利比亚还采用了海陆空并用的方式,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3万多同胞。
3、高油价下推进我国采掘业以及新能源发展尽管我国石油及其产品
的价格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油价调高对于相关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对其相当有利。
4、在传统能源不断涨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加大投入转向新能源的研发和生产,包括太阳能、风能、乙醇汽油等。
在早期这些行业或许还需要政策扶植,但是"百元油价"时代已经给它们带来了商业上的需求,原先的概念在经过油价上涨之后变成了真实的价值。
三、中东局势给我们的启示:
1、国家主权不能被外国干预,经济结构要多元化,不能严重依
赖国际市场。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2、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考量政治风险。
而且我们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3、要发展,就像邓小平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然也不能放松国家的军事能力建设。
4、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
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5、油价走高对于经济指标的影响不可小觑。
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之一,经济发展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
我国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远远不够自身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在加强。
对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至120美圆桶,或可导致国内基础产品输入价格增加,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农产品、铁路及运输行业。
参考文献
1. 李绍先.国际形势报告会——中东局势动荡的前因后果2011.07.16 .
/s/blog_4fa764da0102dr5r.html
2. 何志龙.美国新保守主义与“大中东计划” [J].现代国际关系.2006.06.01 .
3. 宋文富.警惕中东、北非 [N].光明日报.2011.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