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第三章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原子物理3第三章详解

为 mv) ,就有一定的波长λ和频率 的波与之相对应,这种与
实物粒子相对应的波叫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这些量之间
的关系与光波相类似为: 粒子性
P
Hale Waihona Puke h波动性E h
h
P
h
h
P
mv
… … 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波波长
(2)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a)若 v << c 则有
h m0v
3.1 波粒二象性及实验验证 1、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波和粒子是两种仅有的、又完全不同的能量传播方式。
•在经典物理中,无法同时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去描述 同一现象。
•粒子可视为质点,具有完全的定域性,其位置、动量 可精确测定。 •波具有空间扩展性,其特征量为波长和频率,也可精确测定。
2.光的波粒二象性
里德伯给出的经验公式:
RhcZ *2 En n2
En
Rhc
n
2
Rhc n*2
Z *
T
Z 2R n2
R
(
n Z
)2
R n2
Z* 是价电子感受到的原子实的有效电荷,对于氢原子Z*=1, 对于碱金属原子,由于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效应的存在, 使得Z*>1.
因为Z*>1,所以n*<n。令n*=n-△
路易.德布罗意认为,如同过去对光的认识比较片面一 样,对实物粒子的认识或许也是片面的,二象性并不只是光 才具有的,实物粒子也具有二象性。
德布罗意说道:“整个世纪(十九世纪)以来,在辐 射理论(光学)中,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视了 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粒子的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 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关于“粒子”的图象想的太多,而过 分地忽视了波的图象?”

原子物理第三章

原子物理第三章

3
1. 中心力场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假设氢原子核不动(原点)
电子的静电势能 中心力场 设 r , V =0 球对称性 采用球坐标系描 述粒子的位置
e V (r ) 4 0 r
1
2
4
1 2 1 = 2 r 2 sin r r r r sin 2 1 2 2 2 r sin
2 2m d e l (l 1) rR 2 E rR 0 2 2 dr 4 0 r r r 得 令 Rr r 2 2 2m d e l l 1 r 2 E r 0 2 2 dr 4 0 r r 2
(3.1.8a)
方程(3.1.8a)在 r 时解的渐进行为
E>0 方程
d 2m r 2 E r 0 2 dr
2
10
其一般解为
r c1e c2e
ikr
ikr

r 1 exp ikr exp it
1
若乘以与时间有关的因子
1 ikr ikr Rr c1e c2e r
4 0
r
He
3a0 3 a0 2 2 4
25
3. 原子波函数的宇称
波函数的宇称: 波函数空间反演的对称性(对坐标 原点反演)
空间反演变化:对函数作 r-r 变换 ˆ 宇称算符 ˆ P p (r) (r)
再一次运算
ˆ P
2 ˆ p (r ) (r )
的本征值 = 1
2 2
2 l 2
同样,方程两边等于同一常数 l(l+1) 才成立 右边

原子物理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原子物理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Ψ(r,t)

u(r)f
t


u(r)e

i
Et
定态波函数
21
说明: • E是粒子的总能量,定态下与时间t无关 • 定态下的概率密度为:
ΨΨ uu
与时间无关即定态时粒子在空间的概率 分布不随时间变化
22
§3-5 算符与力学量 一、算符 (运算符号) 量子力学中每一个力学量对应一个算符
R2 (r)4 r 2dr r / a1
给定 n , l 值可求出R 2 r
40
例:相对概率 R2r2 随 r 的变化
n 1 l 0
R2r2
n 2 l 1 R2r2
123
r / a1
r a1 出现的概率最大
246
r / a1
r 4a1 出现的概率最大
41
四、氢原子问题上量子力学和玻尔理论的比较 ⒈ 理论的出发点
可解决一般结构与精细结构 可以给出谱线强度大小
准确结果
44
4. 主要结论的区别和联系
① 能量
两种理论采用不同途径得到的原子内部 的总能量是完全相同:
En


mee4
(40 )2 22

1 n2
n 1、2、3
45
②角动量
玻尔理论: P n n 1,2,3n
量子力学: Pl l(l 1) l 0, 1, 2(n 1)
d) ( d

m2
sin2
) 0

d 2
d 2

m2

0

28
二、方程的解 利用标准化条件和归一化条件得到三个方程 的解分别如下: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

电子排布
电子排布规律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电 子在原子中以特定的方式排列。
能级
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运动,离原子核越远的能级具有 越高的能量。
电子跃迁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跳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释放 能量。
原子半径与电离能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描述了原子的大小,通常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到原子核 的距离来衡量。
当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 低能级时,释放光子并形成光谱。
线光谱与连续光谱
线光谱
由特定频率的光子组成,通常对应于原子中电子的特定跃迁 。
连续光谱
由多种频率的光子组成,通常对应于原子中电子的多个跃迁 。
原子能级与光谱项
原子能级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上运动,每个能级都有特定的能量。
光谱项
描述原子能级跃迁的能量差,与光谱线的频率和波长相关。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
目录
• 原子结构 • 原子光谱 • 原子核 • 量子力学初步 • 原子能级与跃迁
01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电子
原子核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 子和中子组成,负责产生原子的 大部分质量。
电子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其数量决 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电子的数 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 特性。
当质子数过多或过少时,原子核 不稳定,容易发生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转 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同时
释放出射线。
原子核反应与核能
原子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或原子核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 量。
核能是通过将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轻核或通过将轻核聚合成一个重核来释放能量。
核能的利用已经成为了现代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核能发电和核武器等。

原子物理3

原子物理3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
1895年的X射线 1896年放射性元素 1897年的电子的发现
早期量子论 量子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康普顿效应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德布罗意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 波恩的物质波统计解释 海森伯的测不准关系
狄拉克把量子力学与狭义 相对论相结合
四、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v 质量为 m 的粒子以速度 匀速运动时,具有能
量 E 和动量 p ;从波动性方面来看,它具有波长
和频率 ,这些量之间的关系遵从下述公式:
E mc2 h
p mv h

具有静止质量 m0 的实物粒子以速度 v 运动,
则和该粒子相联系的平面单色波的波长为:
的精密度的极限。还表明
px 0 x 位置不确定
x 0 px 动量不确定
pyqy 2
pzqz 2
pxqx 2
这就是著名的海森伯测不准关系式
二、测不准关系式的理解 1、 用经典物理学量——动量、坐标来描写微 观粒子行为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 2、 可以用来判别对于实物粒子其行为究竟应 该用经典力学来描写还是用量子力学来描写。
电子的动量是不确定的,应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
例3 电视显象管中电子的加速度电压为10kV,电子 枪的枪口的直径为0.01cm。试求电子射出电子枪后 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电子横向位置的不确定量 x 0.01cm
vx 2mx 0.58m s
v 2eU 6 107 m/s m
pdp m
E vp
Et vpt pq
2
mv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02节原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02节原子的结构教学课件
建立新的猜想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 (2)请同学们谈谈上完这一节课后的一些思考: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学会合作,合作是一种深刻后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该当如何?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 不必有。 在人生征途中有许多弯路小路险路暗路,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远方。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 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 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分析推理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 的
原子内部有“核”存 在 作用力很大
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粒子散射示意图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原子物理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电子的能量分别为10eV 、100eV 和1 000eV 时,试计算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根据公式hp λ==10eV 、100eV 、1 000eV得1240eV λ=⋅因此有:(1)当110,0.39K E eV nm λ===时 (2)当1100,0.123K E eV nm λ===时 (3)当11000,0.039K E eV nm λ===时3-2设光子和电子的波长均为0.4nm ,试问(1)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之比是多少?(2)光子的动能与电子的动能之比是多少?解:由题意知Q 光子的动量h p λ= , 光子的能量cE h hνλ==电子的动量 h p λ= , 电子的能量2e E m c =∴(1)121p p = (2)126212400.0610.40.40.40.51110e e E h hc eV nm E m c m c eV nm⋅====⨯⨯⋅ 3-3若一个电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试求:(1)该电子的速度为多大?(2)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解:(1)相对论给出运动物体的动能为:20()k E m m c =-,而现在题设条件给出20k E m c =故有2200()m c m m c ∴=-由此推得02m m ===2230.8664v v c c ∴=⇒==(2)0hp c λ==Q0.0014nm λ∴===3-4把热中子窄束射到晶体上,由布喇格衍射图样可以求得热中子的能量。

若晶体的两相邻布喇格面间距为0.18,一级布喇格掠射角(入射束与布喇格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试求这些热中子的能量。

解:根据布喇格晶体散射公式: 2sin 20.18sin300.18d nm λθ==⨯⨯=o 而热中子的能量较低,其德布罗意波长可用下式表示:h p λ==()222220.02522k hc h E eV m mc λλ=== 3-5电子显微镜中所用加速电压一般都很高,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因而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

贝塔放射性
由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
放出来,穿透能力较强。
伽马放射性
由原子核中的高能级电子跃迁 到低能级时释放的能量,通常
伴随着光子的释放。
射线放射性
由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在弱 相互作用下释放出来的高能粒
子,如中微子、电子等。
放射性的应用
医学领域
工业领域
放射性元素可用于诊断 和治疗疾病,如放射性 核素扫描和放射性疗法。
原子核物理-第三章
目 录
• 原子核的结构 • 原子核的力 • 原子核的放射性 • 原子核的衰变 • 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01 原子核的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和中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 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同的原子核,它们具有不同的 核子数和核子结合能。
核力的性质
01
核力的对称性
核力的对称性是指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同的,即它们之间的
力是相同的。这种对称性在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ຫໍສະໝຸດ 02 03核力的饱和性
随着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数量的增加,核力逐渐饱和,即增加更多的质 子和中子对原子核的结合能贡献越来越小。这种饱和性是理解原子核稳 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的重要因素。
原子核的密度
原子核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 的原子核质量,它与原子核的组成和 结合能有关。
02 原子核的力
核力
核力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是维持原子核稳定的重要因素。
核力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0^-15米左右,在超过这个范围时,核力几乎可以 忽略不计。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和万有引力相比,强相互作用力在原子核中的 作用是显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单电子原子
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解
量子数的物理解释
电子自旋 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 单电子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薛定谔理论解决单电子问题 定量解释: 氢原子能级及角动量量子化、 谱线的位置与强度 定性解释:
原子的空间量子化
不能解释磁场中原子的行为
2
3.1 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1. 中心力场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 概率密度 3. 原子波函数的宇称
2


2
例3.1.1
求基态氢原子的最概然半径及半径 的期望值和氦离子半径的期望值 解: 基态,氢原子的径向概率密度
2 r / a 2 4 r 2 2 r / a0 r 3 e P r 3 / 2 e a a0 0
23
2
电子分布概率极大值处
2re
2 r / a0
解为
c1 0
电子局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经典轨道)
方程(3.1.8a)在 r 有限及 E< 0,即相应束缚态的解

8m E = 2
2
r,
1/ 2
m n 4 0 2 E e
2

1/ 2
方程(3.1.8a)写为
d n 1 l (l 1) 0 2 2 d 4
3
1. 中心力场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假设氢原子核不动(原点)
电子的静电势能 中心力场 设 r , V =0 球对称性 采用球坐标系描 述粒子的位置
e V (r ) 4 0 r
1
2
4
1 2 1 = 2 r 2 sin r r r r sin 2 1 2 2 2 r sin
= +1的波函数是空间对称的,称它具有偶宇称
ˆ p (r) (r)
=-1的波函数是空间反对称的,称它具有奇宇称
ˆ p (r) (r)
26
宇称是相乘性算符
相乘函数的宇称=各个函数的宇称的乘积 球坐标系中空间反演变换
r r


讨论波函数的空间反演特性
电子存在于全空间,因此有
(3.1.18)


u nlm u nlm d 1
*
l l
17
将d 体积元内发现电子的概率对r及积分,
得在(, +d )区间发现电子的概率
1 P d Φ Φm d dΦ 2
* m
在不同 角处发现电子的概率相同
在(, +d )区间发现电子的概率
u (r , , ) Rnl ΘlmΦm

Rnl是空间对称的
Ylml , Θlml Φml
则波函数宇称取决于球谐函数
Ylml , 1 Ylml ,
l
Ylml ,
的对称性
波函数的空间对称性取决于 l 是奇数还是偶数 l 偶数,偶宇称 l 奇数,奇宇称
l
L
缔合拉盖尔多项式
径向函数 R 由 n, l 两个整数标记
14
Cn ,l 归一化常数
n = 1,2,3时的Rn,l(r) r0, 若l0 Rnl(r)0 r0, 若l=0 Rnl(r) 0
15
un,l ,ml (r , , ) Rn,l (r )Θl ,ml ( )Φml ( )
27
3.2 量子数的物理解释
1. 主量子数 n、单电子原子的能级
2. 轨道角动量及量子数 l 3. 磁量子数 ml 4. 角动量的矢量模型
28
1.主量子数 n、单电子原子的能级
定态薛氏方程
ˆ Hu Eu
2
H 的本征函数 u 由 n, l, ml 标记
2 ˆ H V r 2m
16
2. 概率密度
概率密度
Ψ Ψ u
* * nl
* nlml * lm
e
En t i
unlml e
* m
En t i
u
* nlml
unlml
=R Rnl Θ ΘlmΦ Φm
在d 体积元内发现电子的概率
Ψ Ψd R Rnl Θ ΘlmΦ Φm r sin drdd
* * nl * lm * m 2
12
时,
=e


2
d 1 0 2 d 4
2
则方程(3.1.8a)的解可能是

=e

2
f
E < 0, 电子处在束缚态 只有当 n 是整数且
n l 1
2
才有物理上可接受的解
由 和 n 关系得
2me 2 = r r 2 4 0 n na0
4 0
r
He
3a0 3 a0 2 2 4
25
3. 原子波函数的宇称
波函数的宇称: 波函数空间反演的对称性(对坐标 原点反演)
空间反演变化:对函数作 r-r 变换 ˆ 宇称算符 ˆ P p (r) (r)
再一次运算
ˆ P
2 ˆ p (r ) (r )
的本征值 = 1

r a0 0.0529 nm
2 2 2 r / a0 r 2 r / a0 1 0 r e 2re a a0 0
dP 0 dr

氢原子基态时电子在玻尔半径处的概率最大
氢原子基态电子半径的平均值(期望值)
4 3 2 r / a0 r rPr dr 3 r e dr a0 0 0
玻尔理论中的电子轨道处出现的概率最大
氢原子电子径向概率密度分布
21
由径向概率密度可计算电子分布半径及其 k 次方平均值
r r
k
k
R r Rn ,l r dr
* n ,l k 2 0
对类氢离子,可得
电子分布半径的平均值 同一 n ,随 l 增大而减小 主要由 n 决定 量子力学方法得氢原子基态电 子半径分布的平均值1.5a0 玻尔半径 电子分布概率最大的半径 (最概然半径)
用分部积分
24


4 r 3 a0
2 r / a0 a0 r 3a r 3a r 3a e 2 4 4 8
3 2 2 0 3 0
4 0
r 0
r
所有含 r 的项都为零
4 3a 3 r 3 a0 a0 8 2
氦离子的半径期望值
(3.1.8a)
方程(3.1.8a)在 r 时解的渐进行为
E>0 方程
d 2m r 2 E r 0 2 dr
2
10
其一般解为
r c1e c2e
ikr
ikr

r 1 exp ikr exp it
1
若乘以与时间有关的因子
1 ikr ikr Rr c1e c2e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外传播的球面波
r exp ikr exp it
E < 0, r
2
向内传播的球面波
方程
其一般解为
d 2m r 2 E r 0 2 dr
kr kr
11
r c1e c2e
由有限条件得
c kr Rr e r R2表示发现电子的概率,随 r 指数衰减
P d Θ Θlm sind
* lm
18
氢 原 子 中 电 子 概 率 密 度 分 布 示 意 图
z y x
角分布对z轴对称
l = 0,球对称
l 同,ml不同,ml 集中 z 轴垂直 z 轴
同一l ,不同ml, 各状态的概率密度 之和球对称
19
在(r, r +d r)球壳内发现电子的概率
整数 n,l,ml 满足关系
至此,得出氢原子的波函数
n 1,2,3,4,
0 l n 1,
l ml l ,
即l 0,1,2,, n 1
即ml l ,l 1,, l 1, l
波函数需三个量子(n, l, ml)数标记 量子数不同的波函数相互线性独立
1 iml Φml e , 2
Θ BPl cos
m
ml 0,1,2,
只有当参数
l ml , ml 1, ml 2,
则 l 只能取
l ml
这些解才成立,即
l=0,1,2,
对一给定的 l 值,ml 只能为
ml 0,1,2,,l
9
求方程(3.1.8)的解,此式改为
2
2mr e 1 Φ 2 2 sin E 2 4 0 r Φ
2 2 2
方程两边等于同一常数(ml2)才成立
右边
dΦ 2 ml Φ 0 2 d
2
(3.1.6)
6
左边
e E 4 0 r 2 ml 1 Θ sin 2 sin Θ sin 1 2 R 2mr r 2 R r r
求解上述三个微分方程
Φ =Ae
由单值条件
方程(3.1.6)的解
iml
Acosml i sin ml
(3.1.9)
Φ =Φ 2 或Φ0=Φ2
只有 ml 是整数时才能满足,即
ml 0,1,2,3,
8
由归一化条件确定 A,得
方程(3.1.7)的解为缔合勒让德多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