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职业标准

合集下载

2024年铸工岗位责任制(二篇)

2024年铸工岗位责任制(二篇)

2024年铸工岗位责任制1.工作前详细检查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保证良好性能。

2.按图纸要求加工,无图纸工件要严格按实样加工。

铸模、造型、浇铸严格按质量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规程作业,确保产品制造质量。

3.鼓风机设专人保养,定期检查。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得乱窜车间和干私活。

5.浇铸工作结束后,要熄灭炉火,搞好卫生的清洁和工具整理等工作。

6.造型时,涂料要均匀,下芯要注意出气,扣箱牢固,抹严箱缝。

7.炉子充分预热,底炭高度符合要求,严格按配料比例,加料顺序过磅,不得随意变动。

2024年铸工岗位责任制(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变革和更新。

铸工行业也不例外,铸工作为一种传统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

2024年,随着新的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铸工岗位责任制也将会有所调整和优化。

首先,在2024年的铸工岗位责任制中,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生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铸工行业也将借助这些新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岗位责任制中,将会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提高他们在铸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岗位责任制中,将增加对质量和安全的重视。

铸工是一门精细工艺,涉及到的产品往往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等。

因此,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要求将更加严格。

岗位责任制将强调铸工人员对产品质量的负责,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估。

同时,在岗位责任制中,也将加重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各个行业都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铸工行业中,也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要求铸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并将这个责任完全承担起来。

此外,在岗位责任制中,也将加强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与要求。

铸工行业是一种团队协作的工作,每个铸工人员都要保持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操守。

铸工岗位责任制

铸工岗位责任制

铸工岗位责任制
是指在铸造生产中,针对铸工岗位制定的一套责任分工和职责规定。

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生产责任:铸工负责铸造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包括铸模准备、铸料熔炼和浇注、铸件脱模、清理和修整等工作。

同时,铸工还要负责检查铸件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的产品。

2.质量责任:铸工要保证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不出现质量问题。

3.安全责任:铸工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铸造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安全防护设备,遵守安全生产规范。

4.设备维护责任:铸工需要对所使用的铸造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报修并协助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5.团队合作责任:铸工需要与其他岗位的人员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完成铸造任务。

他们需要与工程师、质检员等进行沟通和配合,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通过明确铸工岗位的责任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管理铸造生产过程,确保生产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也能为铸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第 1 页共 1 页。

浇铸工岗位职责

浇铸工岗位职责

浇铸工岗位职责浇铸工是在金属铸造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职责的一员。

他们在铸造过程中负责操作铸造设备,进行熔炼和铸造金属材料,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等工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浇铸工的职责以及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一、工作职责1.准备工作:浇铸工在开始铸造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和维护铸造设备,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等。

2.材料熔炼:浇铸工需要掌握金属材料的熔炼和处理技术。

他们需要按照工艺要求,正确投入合适的原材料,并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金属材料熔化达到所需的状态。

3.模具准备:在铸造过程中,使用模具来塑造和固定熔融金属。

浇铸工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模具,并进行模具的安装和调整。

4.浇注金属:浇铸工需要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确保铸造产品的形状和质量。

他们需要掌握浇注技巧,以避免金属溅出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5.冷却和处理:浇铸工需要对已铸造的产品进行冷却和处理。

他们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冷却时间和温度的控制,以便保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6.质量检查:浇铸工需要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查。

他们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仪器,检查产品的尺寸、表面质量等,并进行相应的修整和处理。

7.维护设备:浇铸工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铸造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他们需要注意设备的润滑和清洁,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二、技能要求1.熟悉工艺和设备:浇铸工需要对金属铸造工艺和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熟悉不同类型的铸造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常见故障有一定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2.操作技能:浇铸工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包括掌握金属熔炼的技巧与参数控制,熟悉模具的安装和调整方法,以及准确浇注金属等。

3.质量控制:浇铸工需要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意识。

了解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细致的质量检查,并对产品进行及时修整和处理。

4.安全意识:在进行浇铸工作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浇铸工需要具备安全意识,熟悉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中国铸造行业标准第一条制定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引导我国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优质铸件,实现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

第二条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按照“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那些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第三条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过程中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第四条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应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在一类区内不能新建、扩建铸造厂,已有的铸造厂其污染物排放(含水、气和噪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一类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二类区和三类区,新建铸造厂和原有铸造厂的污染物(含水、气和噪声等)排放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一类区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三类区指特定的工业区。

第五条鉴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进行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准入制度时,应区别对待。

第六条企业规模(产能)1.现有的砂型铸铁件(含离心铸铁管及其他离心铸造)、铸钢件与有色铸件生产企业铸件年产能按所在地区(见表1)和类别(一、二、三类)不同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吨位。

2.采用砂型及离心铸造工艺之外的其他铸造工艺(包括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V企业须根据GB/T 15587-2008建立能源管理系统。

铸造行业标准

铸造行业标准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为引导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建设条件和布局(一)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铸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一类区)的铸造企业不予认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一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新(扩)建铸造企业和原有铸造企业的各类污染物(大气、水、厂界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环保标准的规定。

(三)新(扩)建铸造企业应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估”,并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产工艺(一)企业应根据生产铸件的材质、品种、批量,合理选择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经济高效的铸造工艺。

(二)不得采用粘土砂干型/芯、油砂制芯、七〇砂制型/芯等落后铸造工艺。

三、生产装备(一)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熔炼设备和精炼设备,如冲天炉、中频感应电炉、电弧炉、精炼炉(AOD、VOD、LF炉等)、电阻炉、燃气炉等。

炉前应配置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装备,并配有相应有效的通风除尘、除烟设备与系统。

(二)铸造用高炉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

(三)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造型、制芯、砂处理、清理等设备。

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的企业应配备旧砂处理设备。

各种旧砂的回用率应达到:水玻璃砂(再生)≥60%,呋喃树脂自硬砂(再生)≥90%,碱酚醛树脂自硬砂(再生)≥70%,粘土砂≥95%。

铸造工职业标准

铸造工职业标准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职业名称铸造工;职业定义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职业环境室内、高温、粉尘;职业能力特征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鉴定要求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3本职业学徒期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90 min,中级不少于120 min,高级不少于150 min,技师不少于24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320 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 min;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在工作现场,并配备符合相应等级考核的设备和工具等;2. 基本要求职业道德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量具;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知识1识图知识;2公差与配合;3常用铸造合金材料的牌号及特性;4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

铸造行业标准汇总

铸造行业标准汇总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为引导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建设条件和布局(一)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铸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一类区)的铸造企业不予认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一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新(扩)建铸造企业和原有铸造企业的各类污染物(大气、水、厂界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环保标准的规定。

(三)新(扩)建铸造企业应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估”,并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产工艺(一)企业应根据生产铸件的材质、品种、批量,合理选择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经济高效的铸造工艺。

(二)不得采用粘土砂干型/芯、油砂制芯、七〇砂制型/芯等落后铸造工艺。

三、生产装备(一)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熔炼设备和精炼设备,如冲天炉、中频感应电炉、电弧炉、精炼炉(AOD、VOD、LF炉等)、电阻炉、燃气炉等。

炉前应配置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装备,并配有相应有效的通风除尘、除烟设备与系统。

(二)铸造用高炉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

(三)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造型、制芯、砂处理、清理等设备。

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的企业应配备旧砂处理设备。

各种旧砂的回用率应达到:水玻璃砂(再生)≥60%,呋喃树脂自硬砂(再生)≥90%,碱酚醛树脂自硬砂(再生)≥70%,粘土砂≥95%。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汇总(车工、钳工、焊工、电工等)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汇总(车工、钳工、焊工、电工等)

3
数控车工
高中毕业 (或同等 学历)
3
数控车工
高中毕业 (或同等 学历)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 职业2年以上。 (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 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 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 书。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 职业2年以上。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 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5 机修钳工 初中毕业 (3)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连续从事本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 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 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 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6 装配钳工 初中毕业 (3)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 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作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职业工作5年以上。
国家职业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鉴定标准
序号 职业(工种) 学历要求 初级/五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中级/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铸造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铸造设备、使用铸造工具,进行金属熔化和铸造成型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高温、粉尘。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定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铸造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工具与设备的实习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90 min,中级不少于120 min,高级不少于150 min,技师不少于24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320 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在工作现场,并配备符合相应等级考核的设备和工具等。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
2.2.1 基础理论知识
(1)识图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