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
一年级班会教案清明节班会

一年级班会教案清明节班会一、教学背景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有限。
通过开展本次班会,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等,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清楚清明节的由来和主要习俗。
(2)引导学生理解清明节的意义,懂得缅怀先烈和亲人。
2、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清明节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1、相关清明节的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一些与清明节有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一些春天的美丽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春天的特点。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呀?生:春天!师:对啦,春天是个很美好的季节。
那在春天里,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引出清明节,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时间。
(二)讲解清明节的由来1、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清明节的历史故事。
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晋文公的人,他有一个很忠心的大臣叫介子推。
晋文公在外流浪的时候,介子推一直陪着他,甚至还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他吃。
后来晋文公当了国王,想报答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赏赐,就躲到山里去了。
晋文公为了找到他,就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结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
晋文公非常伤心,就把这一天定为了一个节日,用来纪念介子推,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
2、提问学生,加深对清明节由来的理解。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了吗?(三)介绍清明节的习俗1、展示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知道这都是在做什么吗?这就是清明节的一些习俗。
2、逐一讲解这些习俗的含义和活动方式。
一年级清明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4月5日班会地点:一年级教室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文明祭祀。
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强调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
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清明节主题班会,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清明节知识讲解张老师通过PPT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
张老师:清明节起源于周代的寒食节,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清明节。
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会去祭拜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同时,我们还会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清明节诗词朗诵同学们分组进行清明节诗词朗诵,以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小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小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四、清明节手工制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清明节的手工制品,如风筝、菊花等,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张老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手工制作。
请大家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风筝或者一束菊花,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敬意。
五、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张老师向同学们发出文明祭祀的倡议,倡导大家绿色祭祀、文明祭祀。
张老师:同学们,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时刻。
我们要倡导文明祭祀,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破坏环境。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六、清明节主题演讲同学们轮流进行清明节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此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含义,懂得感恩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家庭的感恩之心。
二、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宣传海报•学生手工材料(彩纸、水彩笔等)场地准备•班会教室布置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由来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古时的寒食节。
寒食节是为了祭祀忠臣义士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
后来,明朝时期,清明节正式定为清明节,成为了一个祭扫祖先和缅怀先贤的节日。
2.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有着深远的文化涵义和强烈的家国情感。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安排时间回家看望父母、祭奠先人,表达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激之情。
•参加社区组织的清明祭祀活动,向先烈默哀并祭扫墓地,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参加义务环保活动,保护环境,维护家园。
3. 结合手工制作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清明节和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结合手工活动进行。
不妨尝试手工制作小提灯,让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观看PPT在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结合PPT,给同学们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文化内涵并倡导感恩之心,培养爱国、敬老、爱家等美德。
观看PPT时,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体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
四、活动总结通过此次班会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懂得感恩家庭和祖先,培养了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感。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手工制作和思考过程中,从而培养了动手实践和思考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践行节日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在尊老爱幼、爱家爱国等方面得到提升。
一年级清明节节班会记录(2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5日地点:一年级教室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一、班会开场(1)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年级的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我们缅怀先烈、祭奠亲人的日子。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我们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播放清明节相关视频在班会开始前,我们播放了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让大家对清明节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清明节知识普及(1)李老师讲解清明节的历史背景同学们,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起源于周代。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茂盛,正是春游赏景的好时节。
同时,清明节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用以缅怀先人,表达哀思。
(2)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有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吃青团等传统习俗。
其中,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人们会前往墓地,为祖先献上鲜花、食物,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思念。
三、清明节诗歌朗诵(1)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诵《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学们,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清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感受诗中的情感。
(2)同学们分组朗诵其他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朗诵了《寒食》、《苏堤清明即事》等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进一步感受了节日的氛围。
四、清明节故事分享(1)李老师讲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故事同学们,这个故事发生在宋代,讲述了一个名叫王安石的人,在清明节那天,为了赶路,不幸遇雨,饥寒交迫,后来被一位老妇人救助的故事。
(2)同学们分享自己了解的清明节故事在故事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讲述了自己了解的清明节故事,如“介子推抱木焚身”、“柳毅传书”等,让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清明节手工制作(1)李老师示范制作青团同学们,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青团,感受节日的氛围。
清明节一年级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缅怀先烈,传承文明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五、主持人:张老师六、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二、清明节知识讲解三、观看清明节主题影片四、师生互动环节五、缅怀先烈活动六、总结发言七、班会记录:一、开场致辞张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年级的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开展以“缅怀先烈,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缅怀先烈、祭奠逝者的日子。
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同时学习先烈们的崇高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清明节知识讲解张老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到墓地祭拜祖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三、观看清明节主题影片张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一部关于清明节的短片,了解先烈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
(播放短片《清明祭》)四、师生互动环节张老师:同学们,看完短片后,你们有什么感想?请谈谈你们对先烈们的认识。
学生甲:我觉得先烈们非常勇敢,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学生乙: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张老师:非常好,同学们都表达了对先烈们的敬意。
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一个互动环节,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学生分享故事)五、缅怀先烈活动张老师:为了缅怀先烈,我们将在校园内开展一次“清明节祭扫活动”。
请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到校园内的烈士纪念碑前,向先烈们致敬。
(师生齐赴烈士纪念碑)张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前,让我们肃立,低头,默哀,表达我们对先烈们的敬意。
(全体师生默哀)张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向烈士纪念碑献上鲜花,以表达我们对先烈们的敬意。
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 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2. 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教学难点:1. 清明节的相关诗词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1. 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清明节的相关诗词。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的意义。
Step 2:学习清明节习俗(10分钟)1.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家过清明节的经历。
Step 3:学习清明节相关诗词(10分钟)1. 教师展示清明节相关诗词,如《清明》、《登高》等。
2. 学生朗读诗词,并简单解释诗词的含义。
Step 4:缅怀革命先烈(10分钟)1. 教师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3. 引导学生表达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由来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 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扫墓活动。
2. 引导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是否有提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清明节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的意义和习俗。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清明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纸花、风筝等,增强学生对清明节的感知和体验。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了解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 通用版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和习俗,增长传统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明节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历史2. 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3. 清明节的相关诗词和故事4. 清明节的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清明节的相关诗词和故事的理解,以及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的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故事书、诗词资料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
2. 新课内容: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和习俗,以及相关诗词和故事。
3. 实践活动:进行清明节的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如制作纸鸢、画彩蛋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总结清明节的学习内容,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清明节的起源和历史2. 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3. 清明节的相关诗词和故事4. 清明节的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短文,内容包括清明节的起源、历史、习俗和自己的感受。
2. 制作一份清明节的手工制品,如纸鸢、彩蛋等,并写下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和习俗,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清明节相关诗词和故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清明节的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
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1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英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历史起源和习俗。
2. 学习英烈事迹,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 清明节的相关文化内涵。
2. 将英烈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清明节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英烈事迹材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清明节相关知识。
2. 搜集英烈事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清明节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清明节的名称。
1.2 学生分享对清明节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清明节。
2. 清明节知识讲解(10分钟)2.1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2 学生通过课件或黑板,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
3. 学习英烈事迹(10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搜集到的英烈事迹。
3.2 学生讲述英烈事迹,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习英烈精神。
4. 讨论如何将英烈精神融入日常生活(10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英烈精神。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践行英烈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了解并传承一种英烈精神,下节课分享。
2. 实践作业:清明节期间,与家人一起参加扫墓、祭祖等活动,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清明节的诗歌和故事。
2. 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清明节的相关手工艺品。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清明节相关诗歌和故事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清明节主题班会
【篇一:一年级班会教学设计清明节班会】
“怀念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
会一、活动目的:
1、经过班会,使学生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感觉清明节与其余节日在氛围上有何不一样。
2、经过英豪故事,培育学生尊敬烈士的感情,教育学生学习烈士舍
己救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3、知道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学会好勤学习、热爱生活、爱
父亲母亲、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二.活动准备:
向爸爸妈妈认识对于清明节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1.有谁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间?指生回答。
2.师:每年 4 月 4 日、 5 日或 6 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阴历二十四
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逝世的
亲人,人们常常在这天扫墓。
板书:怀念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二) .简介清明节的来历:
师:在两千多年从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辛,
跟从他在外的跟从介子推不惜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他充饥。
以后,
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要封赏全部跟他逃亡在外的随
从,而介子推拒绝封赏,带母亲隐居深山。
晋文公无能为力,便纵
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母子俩都烧死了。
为了
纪念这天,晋文公命令每年这天严禁生火,家家户户只好吃生冷食
品。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先人常把其持续到清明,逐渐两节合二
为一。
(三) .讲讲英豪故事
(四) .沟通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裕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
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活动。
(五)、请全班读读清明的诗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哪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班会成效:
经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较深的认识,知道我们今日的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懂得了要努力学习,珍惜此刻的生活,用勤奋和
智慧去创始明日,创始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篇二:一年级组展开“清明”主题班队会】
众兴实验小学一年级组展开“清明”主题班队会
先队的安排下利用于 3 月 29 日上午大课间精心策划并组织展开了
《又是一个清明节》主题班会课活动,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中心价
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
优异传统,争做新期间的好少年。
各班学生第一沟通了采集到的相关清明节的资料,而后班主任给学生叙述了部分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
并率领学生齐诵了反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历史的优异诗文。
最后,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学生还写了感觉和对清明节的认识。
在清明节主题班会上,师生既怀念了革命先烈、寄望了哀思,又让
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好多学生感想很深,纷繁发
奋向烈士学习,仔细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回报祖国。
此次主题活动的展开,有助于指引师生认知传统、尊敬传统、继承
传统,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让小
学生更多更好地认识清明节的传统民俗和丰富内涵,培育了学生的
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为深入展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了坚固的
基础。
“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到临之际,众兴实验小学一年级组于 3 月 29 日。
班会子们既经过故事等形式认识了清明节的由来,又图文并茂地认
识了清明节的风俗及其意义,还在老师的介绍下理解了清明节为英
烈祭祀扫墓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春风拂松柏,清明寄忠魂。
”为指引广大师生怀念革命先烈,弘扬中华民族优异传统,进一步加强爱祖国、爱社会的思想感情, 3 月27 日下午,三庄小学各班展开了以“清明节,寄哀思”为主题的班队会。
该活动的展开,真实把清明节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
地联合起来,弘扬了爱国主
义精神,加强了民族精神的感化力和凝集力,创造了浓重的文明怀
念氛围。
各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了寒食节、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祭祖、扫墓和踏春中怀念先人,感怀恩惠,并重申了安全工作,要点讲了交通安全和防火教育。
此次活动创造了家风好,风气纯的优异氛围,有效地将社会主义中
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平时生活学习中。
“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到临之际,众兴实验小学一年级组在德育处和大队部的安排下利用上午大课间精心策划并组织展开了《又是一个清明节》主题班会课活动。
班会课上孩子们既经过故事等形式认识了清明节的由来,又图文并
茂地认识了清明节的风俗及其意义,还在老师的介绍下理解了清明
节为英烈祭祀扫墓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篇三:清明节主题班会五年 (1) 班】
清明节主题班会方案设计
五年( 1)班
一、活动目的:
经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同学们认识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此外还经过此次班会让学生认识清明节的一些风俗,清明节的
历史由来。
经过此次主题教育,还让学生来怀念先烈,知道自己此
刻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时间: 4 月 5 日
三:活动地址:五年(1)班
四、活动过程:
(一:) 1、利用沟通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风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先人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风
俗相沿已久,据史册记录,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行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
扫墓地。
跟着先人崇敬和亲族意识的愈来愈发达和强固,太古时代
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纳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
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尊崇使墓祭活动更加流行。
先人有描绘
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
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
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唐朝杜牧的名句: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
十分真实地反应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形和氛围。
(2)祭扫烈士墓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道德的详细
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但是纪念自己的先人,对历史上为人
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利用电影赏识的形式让同学们领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小组内沟通班会领会。
2、指名让学生领会,实时夸奖说得好的同学。
3、引申:
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歹徒、小偷、歹人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做呢?是否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舍身为人呢?我们能不可以特别机智的与歹徒等做斗争呢?你都有哪些机智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呢?
4、作业:利用假期得时间跟自己的父亲母亲去祭扫先祖、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添绿色。
(三、 )师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