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3-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的人口与人口控制政策

中国的人口与人口控制政策在中国,人口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中国的人口数量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施着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人口现状以及相关的人口控制政策,旨在分析其影响和挑战。
一、人口现状中国的人口总量庞大,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的人口超过14亿。
然而,在人口数量的背后,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人口问题。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给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人口分布不均衡。
中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导致内外部地区发展的差异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多,农业收入难以满足人口的需求,因此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也导致了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出现了“大城市病”的现象。
二、人口控制政策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
最著名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也被称为“独生子女政策”。
这一政策自1979年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限制夫妻生育子女的数量。
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供避孕措施以及实施经济和社会奖励制度等手段,鼓励夫妻晚婚晚育,控制生育。
同时,政府也对超生家庭实施罚款和其他限制措施。
这些政策无疑对控制人口数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争议,比如严重的人口性别失衡和老龄化等问题。
三、人口控制政策的影响和挑战人口控制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控制使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政策也促进了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口素质和劳动力水平。
此外,政府通过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了社会保障和卫生保健的压力。
然而,人口控制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2023最新-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优秀4篇)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优秀4篇)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篇一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近二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突出成果是:籼型杂交水稻、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世界先进技术。
4、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步伐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②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④提高我国在国际的地位。
5、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①地位: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功能: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功能。
③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6、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依然任重道远,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②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③人才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7、我们怎样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①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2、我国资源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详解

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据统计:我国不到每2秒 钟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 天大约出生5万人,每年 大约出生1900万人,减去 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大约 净增1800万,相当于现在 澳大利亚人口的总和
每分钟出生38人 每小时出生2280人 每天出生5万人
思考:新这增些人材口料多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特 征?
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
男女比例失衡
•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升高 趋势,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 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7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6(以女性为100)。由此将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 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B、行动上:发现他人做出违背的事件时,纠正、 劝告、举报,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
(依法同违反……的行为做斗争)
知
识结Βιβλιοθήκη 构计划生育
关
系
国
计
民
生
我国 人口形势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 其他特点
带来的影响
实行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
其它措施
目的,要求
第1课时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 网友调侃道:如果中国男女比例再这样失衡下去,将来将有 三分之一的适婚男子将娶不到老婆,那时该不会出现“一妻 多夫制”吧?不知男同胞们压力大吗?
我国人口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少点?
两句话P117 基本特点+其他特点
1.我国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其他特点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控制人口数量_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记住啦!
想一想:除了这三
个基本特点之外,我 国人口现状还有哪些 特点?
2005年中外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对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日本 新加坡 加拿大 美国 法国 中国
据调查,我国的农业人口占70%以上,而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都不到10%。
人口增长过快在农村更为突出。因而农村 计划生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婚姻法》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 予鼓励。
少生是指生育两个以下子女。国家普遍提倡每对夫妇只生 育一个孩子 。 优生是指生育身心健康的婴儿,促进人类在体力和脑力上 优秀个体的繁衍。 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②未经治愈的麻风病人禁止结婚。 ③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不得结婚。 ④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癫痫病治愈尚未稳定 2年以上不宜结婚。 ⑤各种法定传染隔离治疗期间不宜结婚。 ⑥双方严重的智力低下患者,不宜结婚。 ⑦患有性传播性疾病者,未彻底治愈不宜结婚。 ⑧婚前检查
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计 划 生 育 主要 (2)少生: 可以减少国家、集体和家庭
内容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晚婚、晚育:①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 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更好 地抚育后代。②对控制人口 过快增长也有重要意义。
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 民的根本利益。 优生: 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3)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农村的特殊政策;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
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对经济、 社会、环境等会造成什么样的 影响?
3.2众多的人口+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基本概念:学生应掌握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在描 述人口状况时的意义。 2.掌握人口增长特点: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包括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缓慢 或人口负增长等现象。 3.分析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地图和资料,学生能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如“四密四疏”的分 布格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4.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学会读取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分布图等图表,培养 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的衡量标准——人口密度
概 念 人口密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公式
人口总数 人口密度 =
(人/千米2)
面积
三.人口的分布
计算下图中A、B两地的人口密度。
A 5人/千米2
B 20人/千米2
5人
20人
A 地:1平方千米
B 地:1平方千米
三.人口的分布
结合教材内容,计算下表中五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 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影响: 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拍的提高。 ②给我国的资源、环境等方面带来很 大的压力。
一.世界人口大国 2.20世纪70年代
计划生育
表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下降到 2010年的不到5.0%,全国少出生了约4亿人。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 口老龄化不适应。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 的需求突出。
专题06 人地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解析版)

专题06 人地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一、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人口问题 ..........................................................................................................................................【题型二】资源与环境问题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 ....................................................................................................................................................人地协调观是指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
具体体现在如何看待“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上,所以它包含着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对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有重要意义。
【题型一】人口问题【典例分析】2021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正式发布,“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人口计生统计知识试题库(业务知识)

信息化岗位练兵复习题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业务知识一、填空题1、人口规划的范围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三个方面。
2、人口统计主要是从数量的角度去描述、分析人口现象的(规模、水平、分布及其变动),并从中发现人口发展的规律及趋势3、我省填报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出生人口是填报期内统计对象中妇女所生育的(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数)。
4、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是指胎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在一瞬间的(呼吸、心跳、随意肌跳动和脐带博动)四种生命现象之一的胎儿。
5、综合反映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叫做(人口年龄金字塔)6.出生统计误差率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统计工作质量,其实质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状况。
7.出生统计误差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多报、少报和错报)8.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9.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统计调查对象合法利益原则和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10、人口统计指标主要有包括(动态指标、静态指标)两种类型。
11、动态指标,就是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也可称时时期指标。
12、静态指标,就是反映在(某一时点的)某种状况,它所表示的是人口发展连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静止情况,通常称为时点指标。
13、人口平衡方程式为年末总人口=年初总人口+(全年自然增长人数)+全年净迁移人数=年初总人口数+(全年出生人数-全年死亡人数)+(全年迁入人数-全年迁出人数)14、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15.计划生育情况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等情况。
16.当今中国的婚姻状态统计有(已婚、离婚、丧偶、未婚)共四种类型。
17、育龄妇女的统计口径是指(15 岁至49岁)的妇女。
18、婚姻法中达到晚婚标准的年龄为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收获
⒈ 我国的人口国情 ⒉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其他特点 ⒊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⒋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⒌ 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 ⒍ 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练一练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 点: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 制人口数量、________。
其它特点
书P117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比例失衡
想一想:
通过以上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我国的人口 多且增长快。那么我国 人口过快增长会给社会 带来哪些重要影响呢?
人口过多和 过快的增长, 直接影响我 国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 高
粮食供应不足 就业压力加大 教育经费短缺
资源短缺
……
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腾冲—爱晖线
“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东、西部地 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
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年龄
65岁以 上人口
我国人口老龄 4.41%化速度在加快 3.56% 4.91% 5.57%
1953 年
1964 年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6.96%
进入21 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 1.44亿,约占总人口的1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 最多的国家。占了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 人口的1/2。据预测,到2040年,全世界老年人 口将达到13亿,我国约占4亿。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 出生男婴数。 中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 值为119.92,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 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大偏离了103- 107的正常范围。 而江西、广东、河南、海南等 省超过130。江苏是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①生态失衡(或环境恶化);②就业压力增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或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等);③资源的人均 占有量减少(或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的发展等。(3分)
(3)原因: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1分) ②人均寿命延长(或 自然死亡率降低)。(1分) ③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
2-3-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
课本P61 如何看待“人口”与“人手”
如何看待“人口”与 “人手”
阅读上述材料,从下列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人口”、“人手”分别有什么涵义?说明了什么? 2、“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和“人口-教育=沉重的包袱”, 这两种观点又说明了“人口”与“人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 系? 3、合理的人口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
(1)有利于我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2)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大和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素质不高,已经给资源、环境、家庭、 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解决人口问题 的唯一正确选择(根本对策)。
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主要措施:
(1)对策: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从材料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意义?
提高人口素质
除此之外,说说计划生育对社会其他方面 的积极贡献
人民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婴儿死亡率▁▁▁越▁来▁越▁低▁▁▁▁▁▁
贫困人口▁▁越▁来▁越▁少▁▁▁▁▁▁▁▁
人均拥有病床位数▁▁不▁断▁增▁多▁▁▁▁ ……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 绩:
赞同:中国人口要减少到3—5亿,现在就 是发达国家了。 理由:在素人。口由、于资 中源国、人环口境多与,发使展人的口关与系资中源,、环人境口、是发关展键之因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了国家人均GDP的滞后和相 对的贫穷。
反对:人口众多不是影响中国GDP增长的决定性
因素
理由:
发达国家的人口和资源天差地别,但人均 GDP却相差不是很大。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家政策中的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
①“晚婚、晚育” ②“优生、优育”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高人口素质Fra bibliotek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有?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理解: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 首要任务
“晚婚、晚育” 控制人口数量 目
基本要求
“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 的
实现我国PRED协调发展 的关键
1.如果20岁结婚生 孩子,100年有几代 人?25岁结婚生孩 子,100年之内会有 几代人?
2.实行计划生育政 策有什么意义?
控制人口数量
质 全部
• 3. 预习新课《 2.2.2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 2.3.2应对资源危机》
在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一些人“租借”75岁以
上老人、假扮孕妇,取得优先进场的机会。这些做
法说明当事者
B( )
A、身体素质不好
B、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C、文化程度一定很低 D、环保节约意识不强
网络话题:人口减少中国就发达
(第12题图)
10年宁波中考题(课时特训p22-5)
19.(8分)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
题?(2分) (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
哪些不利影响?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图中两条
曲线形成的原因。 (3分) 19.(1)①我国人口持续增长;②人口总量大;
日本和韩国人口密度最大,但却是最富裕的
国家,蒙古的人口密度最小,每平方公里仅
一人,恰恰是最贫穷的国家。
09台州中考题:
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5岁 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 的地区,为老龄化地区。右图
反映了 A
A.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B.我国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多数 C.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在提高 D.老龄化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问题
① 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 快增长。
② 节省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③ 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
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④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 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思考:在解决人口问题上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 a、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树立计划生育的观念; b、自觉遵守有关人口问题的法律法规,依法敢于同破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增长。(社会原因)
1995年中国内地第 12亿个小公民在北 京市妇产医院出生。 直到10年后2005年1 月6日,中国内地的 第13亿个小公民才 出生,他整整比预 计的迟来了4年。”
13亿人口的来临为什么会比预计的整整推迟了4年?
第一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坏计划生育行为作斗争; c、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上: a、应该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
体,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人 口知识、人口政策的积极宣传者;
b、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
发扬尊老敬老,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作业
• 1.作业本: p18-19 :1、2 • 2.课时: p26 2.3.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2)主要措施:
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 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平相适应。 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上:a、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 质;b、努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 快发展经济;b、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c、建立和完 善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d、要提倡尊老敬老爱老的 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