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提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当今的妇科专家称为“良性癌症”,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侵蚀性行为,其病灶可散在于整个盆腔,造成广泛的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已有报道,然而它与其他癌症的相关性研究依然未有显著进展。
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及预防有关癌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妇科疾病,影响全球1.9亿妇女。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性病变被认为是良性炎症病变,但具有肿瘤样特征,如局部浸润和抗凋亡,有研究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升高。
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它代表肿瘤过程的初始阶段的观点。
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可能是一种从良性疾病到癌症的过渡形式。
[1]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子宫腔外同时存在子宫内膜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着床,增殖和迁移水平升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绝经前妇女发病的主要原因,尽管有广泛的研究,但这种疾病的复杂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癌症也有共同特征包括:避免细胞凋亡的能力、成体干细胞样失调、新生血管形成、进展过程、远处植入等。
这种相当复杂的疾病对许多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因为目前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
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几种类型的癌症相关。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似乎更容易发展为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卵巢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等。
1.卵巢癌Ovarian cancer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 是子宫内膜样上皮和间质在子宫外生长的一种良性疾病,最常见于卵巢,可以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性交困难和不孕,其特性与浸润性癌相似,如侵袭性、黏附性和转移潜能,可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与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相比,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似乎增加了2-3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5No.3Feb.2021332•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田苑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天津320041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于育龄女性中较为多发,其具有复发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该病病因复杂,多认为是由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遗传等因素共同参与所致,而明确其病因对临床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现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临床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4004-5775.4021.43.442学科分类代码322.3110中图分类号R751.32文献标识码B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Endometriosis/TIAN Yuan//Tianjin Heping District Obstetrics and Gynecalogy Hospihi,Tianjin,300041,ChinaAbstrcct Endometriosis is more common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strong invasion which has a serious impnei o wo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4The eholoey of the disease is complex.Ii is be-lieveb thai it is ceusee by eebometriat implantanon,coelomatous metaplasia,hereeity and other factors.The article reviews the clin-icet research prooress of etiolooy and patholoyy of eedometriosis S oreer t。
【课题申报】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疗法研究

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疗法研究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疗法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外的各种部位。
该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其主要症状包括经期疼痛、盆腔炎症、不孕不育等。
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然而,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术后痛等并发症,而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稳定,容易复发。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高效疗法,对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通过调控免疫功能和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回顾性研究:收集近几年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
2. 实验室研究: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宫腔、子宫内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相关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免疫异常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 建立小鼠模型:通过移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研究异位子宫内膜在小鼠体内的生长情况以及相关病理变化。
4. 药物治疗试验:通过皮下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药物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治疗效果,包括疼痛缓解、病理变化等。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1. 提出一种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通过药物治疗调控免疫功能和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2. 验证免疫异常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 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医生指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研究方案与预期进展第一年:收集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同时进行实验室研究,分析免疫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
第二年: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移植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情况;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试验,评估不同药物对异位子宫内膜的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与诊断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与诊断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主要表现为痛经、不孕、痛性排尿、排便困难、腹胀等,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种临床方法,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技术,最终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
一、病因1.先天遗传因素:先天性子宫畸形以及先天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孕期和出生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如影响胚胎发育的毒物、病毒等也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2.免疫系统紊乱:部分患者血清可出现抗胚胎肝糖蛋白抗体和抗核抗体等,这些都是免疫系统异常的表现。
研究还发现,雌性激素不合理的应用也会加重免疫系统的紊乱,提高发生概率。
3.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荷尔蒙等外源性因素。
如某些环境中的物质可能与内分泌激素的作用相似,使身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高温、金属离子、烟草等对子宫内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进而引发该病。
二、诊断1.临床表现:痛经、不孕、痛性排尿、排便困难、腹胀等是该病典型表现,具有很强的诊断价值,可以辅助沙眼染色、直肠触诊等临床检查。
2.生化检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一些特殊的指标,来进一步探究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抗核轴丝抗体、神经内分泌素的水平等。
3.影像学检查:超声常规检查、磁共振等检查可以帮助检测病灶的范围和大小,并判断不同的类型和程度。
4.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被认为是最为可靠的确诊方法。
通过直视显微镜下的员口银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炎症、囊肿、子宫内膜排除等。
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性激素和免疫调节的异常状态,复杂的病因和诊断机制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能引起病人的肉体疾病,还对她们的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该病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也将逐步研发出来,帮助更多的患者医治这个让她们深受困扰的常见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l ; ・ l5
・
综 述 ・讲 座 ・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中 医研 究 进 展
。
苗振 立 ( 综述 ) 萧 美茹 ( 审校 )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n o ti i, MS 是 困 扰 育 龄 期 妇 e d mer ssE o ) 紧 或 沉 细 。3 热 郁 瘀 阻 型 : 热 内蕴 , 注 下 焦 , 滞 气 血 , ) 湿 流 阻 瘀 阻 冲 任 , 经 期 产 后 , 脉 空 虚 , 血 未 尽 之 际 , 阴 不 沾 或 房 或 胞 余 外 事不禁 , 染湿热邪毒 , 里 化热 , 与血搏结 , 阻 冲任 , 感 入 热 瘀 结 于 胞 脉 , 成 瘕 瘕 。证 见 月 经 先 期 量 多 , 痛 剧 烈 , 红 有 块 , 而 腹 色
我 国传 统 医 学 并 无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专 门 论 著 , 据 其 根 临床表现分属“ 经”“ 经不调 ”“ 瘕 ” “ 孕” 范畴 , 痛 、月 、瘕 及 不 等
块下痛不减 , 经期延长 , 伴 口干 便 燥 , 红 , 黄 腻 , 弦 滑 数 。 舌 苔 脉 4 气 虚 血 瘀 型 : 素 脾 气 虚 弱 或原 有 气 滞 血 瘀 之 实 证 , 久 损 ) 平 病 伤 人 体 正 气 , 为 气 虚 血 瘀 之 症 。证 见 经 前 经 后 小 腹 坠 痛 , 转 肛 门胀 痛 , 意 增 加 , 便 月经 量 多 , 淡 质 稀 , 血 块 , 怠 乏 力 , 舌 有 倦 面
血 瘀 型 : 见 月 经 不 调 或 多 次 清 官 继 发 不 孕 , 来 下 腹 空 坠 疼 证 经 痛, 累及 外 阴 、 门 , 量 偏 少 , 色 淡 红 或 淡 暗 , 腰 背 困疼 , 肛 经 经 伴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同人群(EM患者与非EM
患者)逆流经血中的子宫内 膜碎片能否在“异地”(子宫 腔以外)黏附、侵袭、生长, 在位内膜是关键,在位内膜 的根本差异,是发生EM的
30038l,China)
the incentive of endometriesis
Abstract:Researches show that menstrual blood reflux
生,胶原沉积,与EM发生腹膜粘连及纤维化有关;
IL-8是促血管生成因子,还可通过整合素介导,促进 内膜细胞增生,增强其与纤维结合蛋白的黏附活性; IL一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抑制T细胞增殖和自然杀 伤细胞活性等。 Ulukus等¨刮研究表明,EM在位和异位内膜微 血管内皮细胞受体异位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受体1 和2的表达显著增加,其与IL-8结合,促进血管内皮 细胞的增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
ment-aggression-angiogenesis is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EM.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occur- fence of EM depends on the eutopic endometrium and the immune dysfun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riety of cell activity fa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M.Therefore,multiple
hypophysitis[J].J
[16]杨义,苏长保,杨堤,等.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和肉芽肿性垂体炎 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新治疗方法和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新治疗方法和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与新治疗方法研究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和新治疗方法展开探讨。
一、病因研究的新进展1. 免疫系统异常理论:近期的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异常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发现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基因突变研究: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基因组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为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潜在可能。
二、新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除了传统的荷尔蒙治疗,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如黄体酮激素受体调节剂和Nrf2活化剂等也开始被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更少。
2. 微创手术: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等。
这些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术前给予适当的荷尔蒙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切除的范围,术后再进行荷尔蒙调节维持治疗,有助于避免复发。
三、研究展望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和疑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出现。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进展和新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系统异常理论和基因突变研究为深入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等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尽管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将会更加精准和有效。
对于受到该疾病困扰的患者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 , 恶变率为 0 7 ~10 , .% . % 并有 逐渐增 多
的趋势 。故有必要 对 E s 行深 入探讨 与研究 , 将有 关进 m 进 现 展进行介绍 。
1 病 因 研 究
其 他辅 助检查 : 1 影 像学 检查 : () 阴道 和腹 部超 声检 查是
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 位囊 肿和直 肠 阴道隔 E 的重 要手 段。 ms
与下列 因素有关 : 1 遗传因素 ;2 免疫 因素 ;3 炎症 。 () () ()
育龄期妇女有继发性 痛经 , 进行性加 重和不孕 史 , 盆腔检
查扪及盆腔 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 应
高度怀疑为子宫 内膜 异位症 。确 诊应首选腹 腔镜 检查。腹腔 镜检查 方法 : 腔镜 下盆 腔检 查需 要拨 棒和 子宫操 纵杆 的帮 腹 助 。盆腹腔按顺序检查 , 腹腔镜诊 断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方法 目 前有 4种 : 1 肉眼观 察 ; 2 活检 ; 3 内凝 热 一色 实验 ;4) () () () ( 美蓝着色法。也可剖腹探 查获得组 织病 理诊 断。少数情 况下 , 病理未发现异位子宫 内膜的证据 , 临床表现和术 中所见符合 但
E s 征 , 可诊断 。 m 特 也
部特殊 部位 异位 误诊 率尤高。有报道在 生殖器 外 E 发生 率 ms 高达 3 % , 4 少数绝经后女性仍有活性 , 加之妊 娠并不完全 抑 制病情发展均增 加诊 治难 度 J 。虽 然其 多位 于盆 腔 内, 近 但
年来诸 异 , 位症在妇科 开腹 手术 中的发 病率 高达 2 % ~2 % O1, 变 5 9 ll 恶 ,]
名 卵巢子宫 内膜异位症 ( m ) E s 。大 量临床 与实 验室 研究证 实 E s 一种遗传性疾病 、 m是 免疫性疾病 、 官依赖性疾 病 、 素依 器 激 赖性疾病 , 此外还 受环境如 化学 毒物二唾英 ( i is 等 因素 的 d xn )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邹 漳钰 , 玲 , 晓林 , . 同阶 段肌 萎缩侧 索 硬化 患者 肌 电 1] 周瑞 季 等不 图 的研究 [ . 神经 病学 杂志 , 0 , () . J临床 ] 2 61 1: 0 9 4 [4 1】闫立 荣, 菊 阳, 俊 , . 动神 经元 病患 者胸 锁 乳突 肌肌 电 郑 张 等运 图 的特征 [. 神经 病学 杂志 , 0 , () 2. J临床 ] 2 7 06: 0 0 2 4
2 0年 ,出现 了芳香 化酶 功能 异位 表达增 高 的研 究 。芳香 化 02
2 子 宫内膜异位症 的研究分析
21 分子生物学方面 :19年Ma 提出微卫星不稳定的学说 , , 94 oL
即基 因 复制 错 误 致 使微 卫 星 D 发 生 异 常 ,出现 位 带移 动 或 者 NA 丢 失 、增 加现 象 [ 1 】 持续 的不 稳定 导致 了基 因的 整个 紊乱 ,癌 。其
[] oLL eD ,ok nMSe a. coa lt at ain s 1 Ma ,e J cma , 1 rst le l rt sa T t Mi ei e o
c n l r e r h e c o f u a a c r ] rc tA a l a ma r f ed t t no m n cn e[ . o l c d o k so t ei h J P Na S i S , 9 ,1 1: 7 . c U A 1 49 ( ) 8 1 9 2 9 [ ]T o s E , a b l I Mo e u a e e i d f c s i 2 h ma JC mp e l G. l c lrg n t e e t n c e d me is [ . y e o O s tn et 0 05 ( 1 4 . n o to i J G n c l b t v s 2 0 , 1) 4 r s] eI , 0 : 【】 me y ,e i w O sk , 1 l n n t s r t n 3 A mia S kz a S a A, t aJ t . i a tr f ma o u e a Ma g a o n i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中 约有4 %为 单克 隆起 源 ,而 肿瘤 性增 生 皆 0 是单 克 隆性 ,单克 隆起 源 又是 疾病 不断 进 化 的基础 ,这 表 明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的病 灶很 有 可能 是单 一 内膜 细胞种 植 或者 化生 ,虽 是 良性病 变 ,却与 恶性肿 瘤 的生物 学 行为具 有很 大 的类似 性p。 】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的浸 润 、种植 等行 为 ,与恶性 肿瘤 有 类似 特 性 ,也有 可能 与 纤维酶 原 激活 系统 的异 常 行为 有关 。在 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 中及 卵巢癌 中可发 现多 种基 因产 物 ,如 基质 金属 蛋 白酶 、 血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等 ,都 会破 坏 内膜组 织 细胞 外 的基质 ,导致 浸
润行 为发 生 。
1 子 宫内膜异位症 的研究报道 有统计显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仍在不断上
升 ,在 妇科 剖 腹手 术 中 已经达 到2 %以上 。其 虽为 良性 病 变 ,但 0 是 其周 围组 织破 坏 、易 复发 、浸 润 、转移 等 临床特 性 ,易 发生 恶 变 行为 ,变 成癌 瘤 ,但是 目前为 止 ,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的恶 变病 因 仍 不是 很清楚 。
专 家 们 在多 种 肿瘤 中发 现一 种 叫做 P E T N基 因 的抑 癌基 因丢 失 或 者 发 生 异 常 现象 ,所 以猜 测 子 宫 内 膜异 位 症 恶 变 病 因 肯 定 与 此有 关 。 笔者 也 确 实发 现 在 子宫 内膜癌 组 织 中发 现 了P E T N的 高 突 变 率 ,但 是 在 不 典 型 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患 者 中笔 者 却 为 发 现 PE T N基 因 的异 常 变 化 ,所 以据 此 推 测 ,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与 此 无
[7 徐迎胜, 1】 樊东升, 郑菊阳, 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在运动神经元 等. 病诊断中的应用f . J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0,613 . 】 2 4 () 6 0 2 : 【8 汤晓芙, 华, 1】 潘 李本红, 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 等. 化诊断中的作用f .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0 , () 7 . 】 2 3 63: 6 0 3 1
酶是一种限速酶 ,是最后一步雌激素生物合成 ,其异常表达就会 导致雌激素浓度上升,加速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转化 。 】 2 0 年 ,有专家指出,在异位内膜组织 中发现B 1 、kR s 04 c 2 .a . 等癌基因指标均有升高现象 ,而且这种现象正是导致子宫内膜细 胞生长紊乱的因素之一。其 中的B 1 基因能够促使子宫内膜敏 c. 2 感性降低 ,加速子宫 内膜异位 的癌变 ,所 以说Bc 2 1 基因的高表 .
1 (5:1 . 41) 8 1
[2 C mbahD ,u e R N re o d co u i L [ . 1】 o l RK nl W.ev nut ns de i A SJ t c i t sn ]
Mu ceNev ,9 2 1()1 1 . s l r e1 9 ,56 :1 1
[】 l R, sn . an s ad h Csa efsdra 9 Mis l K Wat g i Wek es n e t MR l i t r os c enh i t it osos slJ.N uoNersr scir, 9 , () 4 ne seu c [ J erl uoug yha y1 7 23: . r mu e ] P t 9 6 5 [0 K t J,a n LK j .x nl ui cl oo erpty 1】 a B r nR ,oa S oa m toa m tr uo a zS o n A f n h wi ot odci l ko efa rs f e e ntnJN uo t u nut n o r t ret e myl a o[ .erl h c ob c o u od h i i ]
症 中的染 色体 的抑 癌 基 因丢 失率 高达 4 %以上 。是 以 ,抑 癌 基 因 0
丢失 与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恶 变亦 有重 要相 关性 [ 2 ] 。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病 因,以便
找 出更好 的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恶变 导致 的各 类疾 病 。
达 可能 是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癌变 的提 示【 6 1 。
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突变现象频繁 ,恶变率提高,致使肿瘤恶变形
成。
2 0年 又有 抑癌 基 因丢失 方 面的报 道 。抑 癌基 因丢失 是分 子 00
吉林 医学2 1年 8 0 月第 3卷 第2 期 1 2 4
51 7 2
[9 徐迎 胜 , 阳, 朔 , 腹 直肌 肌 电 图在 肌 萎缩 侧 索硬 化诊 1] 郑菊 张 等 断 中 的价值 [ . 神经科 杂 志, 0 , ( : 3 J中华 ] 2 6 93 1 . 0 3 )6 【0 张承 洁 , 若 , 静 , . 动神 经元 病 患者 咬肌 肌 电 图研 究 2】 陈芷 沈 等运
[5 周瑞玲, 1】 邹漳钰, 季晓林, 不同起病部位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 等.
的 肌电 图研究 【 . 床神经 电生 理学 杂志 , 0 , () 8 J临 】 2 5 41 1. 0 l : [6 康 德 宣, 升, 华 符 . 锁 乳突 肌肌 电图在 鉴别 肌萎 缩侧 索 1】 樊东 段 胸 硬 化与颈 椎病 性脊 髓病 中的意义 [ . 脑 电学杂 志,9211: . J临床 ] 19,( 2 )9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恶变病 因的研 究进展
李 伟 (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 沽医院妇产科 , 天津 305 ) 030
【 词】 关键 子宫 内膜异位 症 ;恶变 ;病 因 ;研究进 展 子 宫 内膜 异位症 ,简称E ,是 常见 的妇 科疾 病 ,是指 具有 Ms 生 长功 能 的子 宫 内膜 组织 于子 宫腔 外 部生 长 ,导致 盆腔 出现 疼痛 症 状 ,或者 痛经 、不 孕 等 ,属 良性 病 变 。但是 有研 究显 示 ,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虽 为 良性 疾 病 ,其与 恶性 肿瘤 却有 相似 特性 ,具有 恶
o y 0 2 82 :1 . g , 0 , () 5 2 5 6
[1 刘 小璇 , 东升 , 俊, 运 动 神经 元病 与 下运 动 神经 元综 合 1】 樊 张 等. 征 患者 肌 肉 复合 动 作 电位 波 幅变 化 比较 [ . 神经 电生 理学 杂 J 临床 ]
志,0 61 () 3 . 2 0 , 3: 1 5 1
关 ,可 能 自身发展 演 变而 成【。 2 0 年 研究 表 示 ,子 宫 内膜 正 常 的患 者p 3 因的 活动 很 不 07 5基
3 小 结 关 于子 宫 内膜异 位症 的 恶变病 因研 究很 多 ,进展 也颇 快 ,但 是众 多 观点 不一 的局 面 ,对 治疗 方法 的进 步 有 了很 大 的 限制 ,文 章 提到 的几 种研 究进 展 ,也 有很 多需 要深 入 的地方 ,子宫 内膜 异 位症 的恶变病 因仍 需进 一 步研究 。 4 参 考 文 献
[ ] 东 , 秀英 , 磊 , 舌 肌肌 电 图对运 动神 经元 病诊 断价值 2 徐 2 陈 张 等. 探讨[_ J 临床神 经 电生理 学杂 志, 0, () 2 】 2 61 1: . 0 5 3 [ 】 丽英 , 晓芙 , 明生 , 单 纤维 肌 电图在 6例 运 动神 经元 病 2 崔 3 汤 刘 等. 8 患 者 中的研究 [. J 中华神 经科 杂志 , 0 , () 9 . 】 2 23 5: 0 0 5 2 [ ] 文 , 越, 源深 . 维肌 电图检测 运 动神经 元病 患者 临 2 吕 4 胡兴 程 单纤 床 研究 [ . 江医学 , 0 , ( : 2 J浙 ] 2 3 55 2 . 0 2 )8 【5 刘 明生, 丽英 , 晓光 , . 2】 崔 李 等 单纤维 肌 电 图在 肌萎 缩 侧索 硬化 和 颈 椎病 鉴别 诊断 中 的价值 [ . 神经科 杂 志, 0 , () 2 , J 中华 ] 2 9 28: 5 0 4 5 [ 收稿 日期 :2 1-51 编校 :苏 建东 】 0 1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