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秘鲁查基洛13塔是秘鲁首都利马北部查基洛遗址中由13座矩形石塔组成的太阳观象台。
13座塔墩沿山脊南北呈齿状展开。
13个塔之间形成了12个间隔,构成12点位,12个点位对应12个月。
站在观察点上的人,会在不同时期观测太阳在不同石塔边缘的日出及日落情况。
下图示意秘鲁查基洛13塔及东观测点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观测点主要观测的是()A.升起的太阳B.落下的太阳C.正午太阳高度D.昼夜长短变化2.图中甲点位表示的是()A.春分日日出B.夏至日日落C.秋分日日出D.冬至日日落3.当观测到的太阳位于乙点位时,当地昼夜状况是()A.出现极昼现象B.昼渐长、夜渐短C.昼、夜各长12小时D.昼夜长短差值最大(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神州十三号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主要原因是该基地()①纬度低,探测器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①内陆地区降水少,利于发射和跟踪监测①地势起伏大,隐蔽性好,利于国防安全①地广人稀,对周边影响小,安全性好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A.酒泉正值霜降节气B.1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六分之一C.酒泉当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正值酒泉一日中气温最低的时刻(2022春·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一个近日点,速度较慢B.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为圆的椭圆C.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D.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7.从五一劳动节到教师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8.(2022春·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共76张PPT)

165ºE 150ºE
东十二区
7.5ºE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22.5ºE 37.5ºE
52.5ºE
东十一区
东十区
172.5ºE
157.5ºE 142.5ºE
地球自转方向
已知某地所在经度,如何推算其所在时区?
“北京时间”
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即东8区的“区时” 北京的时间
116°E的地方时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昼夜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
昼和夜的表示方法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判断晨(昏)线
黄赤交角是多少度?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对地 球有什么影响?
23·5ºN
夏至:6月22日
夏至
0º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23·5ºS
冬至:12月22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3月21日——9月23日(夏半年)
············ 南半球: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 ·················往北移动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N 3.20
B
3.21
A
总结: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昼夜交替 2、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3、同一时刻,不同经度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地球的运动--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该图中弧OMP为晨昏线,Q、K为一段纬线且与晨昏线OMP相切于M点。
此时,在距图中M点正南约2750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约为5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 )A.15°S,100°EB.15°N,80°WC.15°N,100°ED.15°S,80°W2.此时,在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占(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一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微信消息报平安。
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消息是4点收到的。
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 )A.4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4.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 )A.东三区B.东一区C.西二区D.西六区5.下面是该员工到达多哈后,给儿子发的其中4条微信,不可信的是( )A.当时在萧山机场准备起飞时,看到太阳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附近B.晴朗的白天时,太阳辐射强度比杭州大C.出差期间,多哈的昼渐短夜渐长D.出差期间,多哈昼长比杭州更长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7.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
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00,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开幕,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全球直播。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特征1.自转特征(1)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速度:角速度15°/h(除极点外)。
线速度赤道最大,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4)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2.地球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快)(3)二分二至日:3.21,6.22,9.23,12.22(4)黄赤交角:23°2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6)航天发射基地选址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纬度低,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地形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安全性强;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装备的运输;(7)太阳的视运动(除极昼极夜地区):春分秋分(正东正西),春分→秋分(东北西北),秋分→来年春分(东南西南)图甲为某时刻在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图乙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甲中可见的地球部分此时处于A.正午或接近正午B.子夜或接近子夜C.日出或接近日出D.日落或接近日落2.图甲时刻月球处于图乙中的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3.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
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回答下题。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北京时间是6日12时D.NO为晨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右图是晨昏图上地方时为12时的T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轨迹图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7年北京时间2月3日23时34分立春。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2017年立春时刻状况的是A.B.C.D.5.右图中T点由a移向b期间,下列地理事象可能发生的是①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②南极附近部分地区发生极昼③天津昼夜时长之比不断变小④天津的朝阳从东北方向升起A.①③B.①④C.②③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长+夜长=24h,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日出时间×2=夜长,(日落时间-12)×2=昼长,(24-日落时间)×2=夜长(2)12:00平分昼长,24:00平分夜长(3)昼弧÷15=昼长,夜弧÷15=夜长(4)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
A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75o
B
D N
C
【例3】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 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甲 乙
日出时间 5:28 7:23
日落时间 19:00 20:27
(2)求该地昼(夜)弧 的长
夜半球
A
② 利用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昼长=(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2
夜长 =(24—日落时间)×2 =日出时间×2
说明: 1、同纬线地区昼长、夜长时间相同,日出、日落地方 时相同。 2、同度数、不同半球的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2日成功登顶。回答下题:
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A )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小 D. 自转角速度略
例大2: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甲为地球同
步卫星,下列有关甲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
的是( B
)
A.线速度相同
C.周期不同
B.角速度相同 D.方向不
若同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阳,地球
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
(多项选择)(
)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 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 无大气环流现象
F 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自转的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知识清单-地球运动(含解析)

地球运动内容速览►高考考情·速览(三年考情分析)►知识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建构)►基础知识·清单(4大知识点)●地球自转特征●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关键能力·拓展(5个能力点)能力点一时间日期的计算能力点二晨昏线的判读能力点三航天基地区位选择分析(答题模板)能力点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能力点五太阳视运动►素养提升·训练(模拟+真题)►核心概念太阳日、恒星日、角速度、线速度、昼夜交替、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地转偏向力、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四季更替1.定义: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2.方向:(1)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地球自转方向的其他判断方法►经纬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纬线的延伸方向也代表东西;►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在北半球夜晚观测星空,会发现恒星会逆时针方向围绕北极星旋转。
因为北极星位于地轴延长线上,代表北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而观测者位于地球上,因此会看到其周围恒星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
3.自转周期参照物时间地球自转的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4.自转速度(1)分布规律(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现象:(2)昼夜交替假设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也会有昼夜交替,只是周期不在是1天,而是一年。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3.产生时差(1)地方时成因(2)时区和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统一时间,这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高三一轮复习_地球的运动.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地方时
1、概念
地球上因经度而
异的时刻。
D
2、特点
太
C BA 阳
光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不同的经线上,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
3、计算
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 “东”加“西”减)
思考:(1)东西二字为什么要用引号?
日地距离 1.471亿km 1.521亿km
角速度 61′/d 57′/d
线速度 30.3km/s 29.3km/s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征比较表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运动轴心及轨道
地球公转
方向 周期 速度
学海导航P10 考点1
1.下列几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莫斯科
B.珠穆朗玛峰峰顶 B
C.拉萨
中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 高度 越大 。“点近角大,点远角小”。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夏至日最小,冬至日最大。
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 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 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3.四季更替 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 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 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式图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___夜____,纬度越高,昼_____。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昼_____夜____,且昼渐____,极昼 范围__________。 __________ 昼____夜_____,____________出现 夏至日 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____夜____,且昼渐___。 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____夜____,纬度越高,昼越____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昼____夜____,且昼渐短,极夜范围 _____ __________ 昼_____夜_____,___________出现 冬至日 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日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高度:在______________为90°;在 ____________上为0° 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太阳高度日变化与日影朝向及日影长度 的日变化 同一时刻,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处向四周递 减,并在与直射点距离相同的地方形成太阳 高度等值线
· A · 北极
70°
· E · O
45° 30°
0°
· F
· B
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
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即为昼半球太阳高度相 同的点形成的等值线图。其特点是:
①圆心(O)为太阳直射点,同心圆为太阳 高度等值线。数值从圆心90°向外围降到 0°,最大的圆为晨昏线。
②晨昏线上最北点(A)和最南点(B)把晨 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东面为昏线,西面为 晨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 系 :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 ________,______。 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北极地区 极昼范围_____; 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 极夜范围_____。 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③春、秋二分时,_________________ ④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
(2)公转轨道与速度 轨道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日点与远日点:每年____________过近日 点;每年_______________过远日点
公转速度: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公转速度的关 系。过________时公转速度最快,过_______ 时公转速度最慢。 (注意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的 关系)
离太阳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 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夏至日------H由_______________ 递减。 冬至日------H由_________________递减。 春秋分日------ H由____________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在同一地点,当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该 地靠近时,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当太阳直射点逐渐远离此地时,该地正 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北纬40°地区不同季节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
C 73.5° B50°
A 26.5°30′ 16:30
西
18:00
19:30
南
地平圈
北
7:30 4:30
6:00
东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 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 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30′,且太阳光线与河 岸接近垂直
昼长的计算
18时
日落
子线:0时
子夜
日出
正午
午线:12时
6时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 夏季------白昼___,太阳____的三个 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____,太阳_____的三 个月(11、12、1三月)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问题:假设黄赤交角为零,将会怎样?
影响: ______________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 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移动规律: 直射点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的运动
[考纲要求]: 内容要求: 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能力要求: 理解、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和速度,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并能熟练地判读各种类型的光照图。
近五年高考考点分布、题型及赋分情况 (见《五三》35页表)
[自主复习、探究]: 一、要求: 1、根据考纲要求认真、仔细阅读高中地理必 修Ⅰ第一单元第二、三两节内容,牢牢掌握 有关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意义,打好 基础。 2、对地球运动的特征、意义等所有内容的掌 握都必须与相关的图结合起来,或利用课本 插图、或自己绘示意图来加深理解、记忆。
③赤道上昼弧长为180°(即赤道上从晨线 到昏线,经度差为180°)。 ④圆心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该经线上太 阳高度为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⑤注意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经纬线、赤道、北 极点或南极点的在图上的位置、晨昏圈最南 点和最北点的经纬度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 分布规律: 随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一: (1)方向:三种方向 侧视地球-------绕地轴___________。
在北极俯视地球-------_______时针自 西向东; 在南极俯视地球--------_______时针自 西向东;)
(2)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_________。 ω=360°/24小时 即15°/小时或4分钟/1°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________。 V= 2πRcosΦ(周长)/ 24小时(时间)(R 为地球半径、Φ为各纬线的纬度) 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 举例: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卫星发射场的区位选择。
影响: 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 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 (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 ________。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北京时间: 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世界时: 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 时)。
(3)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产生偏向 偏转规律:----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及影响因素----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 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 方向: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两种情况:观察角度不同) 周期:一个________年:_______天 _____时_____分_____秒 (________年:365天5时48分46秒.?) 公历历法
1、该地地理纬 度可能是 A、55°30′ N B、55°30 ′S C、34°30 ′N D、34°30 ′S
(< 五三〉40页4、5题)
20、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弧夜弧与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 ___________,而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 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 _______,北极地区出现______[极昼范围 是(90°-_________)N以北地区];南半 球各地_______,南极地区出现_____[极夜 范围是(90°-_________)S以南地区]。 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3、认真阅读《五三》36—37页“突破方法” 部分内容,要求所有规律和方法均用图表达 出来,并记住、理解和加以运用这些方法和 规律。 4、对《五三》中31页《五年高考》中所有例 题和39页《易错题清单》中所有例题都要求 先做后看解析和答案。注意解析思路、突破 点、解题关键点,注意答案的规范性。
二、知识总结: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昼夜的产生---昼夜的分界线----判断晨线和昏线。(图) 昼夜交替的产生---交替周期----( 注意自转周期与昼夜交替周期的区别)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 变式图等。
如何区分晨线和昏线? 晨昏线与昼弧夜弧:
北极
南极
(2)产生地方时差 有关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问题见 学案(一)相关内容
每年夏至日,__________________的纬 度带H达最大。______________的纬度带H达 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_______________的纬度带H 达最小。_______________的纬度带H达最大 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_____________________, 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 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 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 “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