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如何设计和什么步骤
开关电源设计开发流程

开关电源设计开发流程1. 需求分析
- 确定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和输出电压规格
- 确定电源输出功率和效率要求
- 确定电源尺寸和工作环境要求
2. 拓扑结构选择
- 分析常见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 关键器件选择
- 选择功率开关管
- 选择变压器
- 选择输出滤波电容和其他辅助器件
4. 电路设计
- 进行电路原理设计和仿真验证
- 进行PCB布局设计
5. 电源原型制作与调试
- 制作样机电路板
- 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
- 进行功率和效率测试
6.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 分析电路的EMC问题
- 采取相应的EMC设计措施
7. 热设计
- 进行热分析和模拟
- 设计散热结构
8. 机械结构设计
- 确定外壳尺寸和材料
- 设计机械结构和组装工艺
9. 安全认证和标准符合性
- 进行安全认证测试
- 确保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10. 试产和量产
- 制作小批量试产样品
- 进行可靠性测试和改进
- 量产和交付
这个流程概括了开关电源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良好的设计流程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开关电源设计方案1. 导言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设备。
它具有高转换效率、小体积、轻重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流程以及几个常见的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2.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滤波、整流、能量存储、调节和输出等步骤。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图: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图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图1.输入滤波:交流电通过电源的输入端,首先经过输入滤波电路。
该电路使用电容和电感元件,去除交流电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使得电源输入的电流更加稳定。
2.整流:经过滤波的交流电信号,经过整流桥或整流管,被转换为一个较高的直流电压。
整流桥通常由4个二极管组成,它们交替导通,使得输入交流电的正半周和负半周都能够被转换为正向的直流电。
3.能量存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通过电容器进行存储。
电容器的作用是储存电荷以平滑输出电压,防止输出电压的波动。
4.调节:开关电源通常具有可调节输出电压的功能。
这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时间来实现的。
调节电路通常由一片PWM控制芯片和电路反馈元件(如电感、变压器等)组成,以控制开关频率和占空比。
5.输出:经过调节后的直流电压,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去除残余的高频噪声,然后供给电子设备的负载。
3. 开关电源设计流程设计一个功能稳定、安全可靠的开关电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设计规格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电源的输入和输出要求。
输入要求包括交流电的电压范围、频率、输入的稳定性等;输出要求包括直流电的电压、电流、纹波与噪声等。
3.2 选择拓扑结构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有多种,如Boost、Buck、Buck-Boost、Flyback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拓扑结构。
3.3 确定主要元件参数根据设计规格和拓扑结构,确定主要元件的参数,如开关管、变压器、电感、电容等。
3.4 确定控制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如PWM控制、电流模式控制等。
什么是开关电源如何设计一个开关电源电路

什么是开关电源如何设计一个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开关电源,并详细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开关电源电路,以满足具体需求。
一、什么是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直流电的电源装置。
相比传统的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压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
开关电源主要由输入端、输出端、开关元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开关元件负责将输入电源进行开关操作,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开关元件的控制,从而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二、开关电源的设计设计一个开关电源电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效率和稳定性。
1. 输入电压范围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通常是指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和最小输入电压值。
在设计开关电源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来确定输入电压范围,并选择合适的开关元件和控制电路。
2. 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是设计开关电源时需要明确的参数。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固定输出电压或可调输出电压的设计。
固定输出电压电路相对简单,而可调输出电压电路则需要增加调节电路来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化。
3. 输出电流输出电流是指开关电源能够提供的最大稳定输出电流。
在设计开关电源时,需要根据所驱动的负载电流来确定输出电流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开关元件和控制电路。
4. 效率开关电源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高效率是开关电源的一个重要优点,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浪费和发热问题。
在设计开关电源时,可以通过选择高效率的开关元件、合理设计电路布局、优化控制算法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5. 稳定性开关电源的稳定性是指输出电压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波动程度。
为保证开关电源的稳定性,设计时需要考虑使用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等,并合理选择元件参数和控制算法。
三、开关电源的设计步骤在具体的开关电源设计中,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需求:明确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关键参数。
《开关电源设计》

《开关电源设计》开关电源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电子工程设计任务。
开关电源是一种将输入电源电压通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进行调节的电源,它具有高效率、小体积、轻量级等特点,因此在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步骤。
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开关管来控制输入电源电压,使其经过变压和整流后得到所需的电压输出。
开关电源设计有两种基本结构:离散型开关电源和集成开关电源。
离散型开关电源的设计需要选取合适的开关管、变压器、滤波电容和整流二极管等元器件,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但需要对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型有较高的要求。
集成开关电源是将开关管、变压器、滤波电容和整流二极管等元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模块。
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不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但由于元器件固定,对于特殊需求可能不那么灵活。
开关电源设计的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等参数,并考虑到其它特殊要求,如电源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
2.选型和安排:根据需求选取合适的开关管、变压器、滤波电容和整流二极管等元器件。
安排这些元器件的位置,考虑到散热和布线的需求。
3.设计电路:根据选定的元器件和需求进行电路设计,包括开关管驱动电路、变压器设计以及滤波和保护电路的设计等。
4.模拟仿真: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5.原型制作:根据电路设计结果制作原型。
对于离散型开关电源,需要进行元器件的布线和焊接。
对于集成开关电源,则需要组装完整的开关电源模块。
6.测试和调试:对制作的原型进行测试,包括输出电压、输出功率、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7.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电路设计,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
开关电源设计流程

率较大的开关电源一般使用半桥或者全桥变换器拓扑。
2.2.设计原理图,制作PCB印制板原理图设计时应考虑整体的元件布局,使阅读者一目了然。
在PCB印制板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同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噪声干扰包括:EM I 干扰、功率开关管产生的高频噪声。
PCB板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地线、高压线的电流密度,功率开关管的高频线与其它走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mm,元件的PCB封装与实际生产元件封装一致,以便于生产。
元件的放置符合美观、实用的标准;元件与元件之间应紧凑,以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降低生产成本(特殊元件除外)。
2.3.变压器的设计变压器是整个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所以变压器的设计及验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3.1.磁芯和骨架的选择当我们的电路拓扑选定后,就要确定电路的工作频率和变压器磁芯的尺寸大小,确保在变压器体积最小的情况先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首先我们确定需要的引脚数,变压器的输出、输入,辅助绕组的引脚来确定骨架的引脚数,输出有单路和多路,变压器一般采用夹绕的方法以增加线圈的耦合度。
其次选择磁芯材料是主要参考材料铁损(单位一般为毫瓦/立方厘米)随频率和峰值磁通密度变化的曲线。
大多数变压器的磁芯的材料为铁氧体,因为它有很高的电阻率,所以铁氧体的涡流损耗很低。
2.3.2.根据变压器计算公式计算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变压器初级匝数计算公式:N P =Vin(min)×Ton(max)/(ΔB×Ae)NP: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
Vin(min):输入直流电压的最小值(V)。
Ton(max):功率开关管导通时间的最大值(S)。
Ae:磁芯面积(m22)。
ΔB:由磁芯本身材料决定。
一般取1600G,因为当震荡频率大于50KHz的时候,高损耗材料会产生过量的磁芯损耗,这就使可选择的Bmax值变小,因此经过对比选择增量ΔB的值为1600G(1G=10-4-4T)。
其中T on (max )=(1/振荡频率)×D (D 为最大占空比,最大时一般取0.45)。
宽输入变频开关电源设计

宽输入变频开关电源设计宽输入变频开关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和电子设备等领域的电源设计方案。
它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高效率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各种输入电压条件下的电源需求。
本文将介绍宽输入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原理和步骤,并对一种典型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设计原理1.整流:将交流输入电源通过整流电路(通常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
2.滤波:通过滤波电路(通常采用LC滤波电路)将整流后的脉冲信号进行平滑处理,降低波动性,得到直流电压。
3.变频:通过变频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再通过变压器降压、增压得到所需输出电压。
二、设计步骤1.确定输入电压范围:首先确定电源所需的输入电压范围,通常为宽电压输入(如100V-240V)。
2.选择开关电源拓扑结构:根据输出功率和效率等要求,选择适当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如反激式、半桥式、全桥式等)。
3.选择开关元件和控制芯片:根据电源设计的输入电压和输出功率等要求,选择适当的开关元件(如MOS管、IGBT等)和控制芯片(如PWM 控制芯片)。
4.设计变频电路:根据所选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和控制芯片等,设计合适的变频电路,以实现将直流电压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的功能。
5.设计滤波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设计适当的滤波电路,以平滑输出电压波动,并降低噪音。
6.设计反馈控制电路:设计反馈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监测和调节,以确保稳定输出电压。
7.进行电磁兼容(EMC)设计:根据电源设计的要求,进行电磁兼容设计,以提高电源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8.进行电源保护设计:设计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电路,以保证电源的安全可靠性。
9.制作原型电路板:根据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布局图,制作原型电路板进行测试和验证。
10.进行电源性能测试和验证:对原型电路板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如输出电压、效率、稳定性等。
三、典型设计方案以反激式开关电源为例,介绍一种典型的宽输入变频开关电源设计方案:1.输入电压范围:100V-240V,50Hz/60Hz。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100字)
在设计开关电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入电压范围、效率要求、输出电流稳定性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开关电源的拓扑和参数。
2.电路设计(300字)
在进行电路设计之前,需要选择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Buck、Boost、Buck-Boost、Sepic等。
根据需求和所选拓扑结构,设计主要电路模块包括开关管、滤波电感、修正电容、输出滤波电容等。
3.电路实现(300字)
根据电路设计确定的电路参数,在电路板上布线,连接各个器件和元件。
布线时需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注意分离高压和低压区域,减少互相干扰。
4.性能评估(200字)
完成电路实现后,需要进行性能评估,检验设计是否满足预期需求。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输出电压稳定性、负载调整能力、效率、开关频率、静态功耗、温度等。
通过测试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查找问题和优化空间。
5.优化(200字)
根据性能评估的结果和问题分析,进行电路的优化。
优化可以包括改进布线、更换元器件、调整控制策略等。
目的是提高电路的性能,使其更加稳定、高效和可靠。
总结: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电路实现、性能评估和优化。
通过明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并根据电路设计参数进行电路实现,然后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得到满足需求的高性能开关电源设计。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开关电源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电源,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准直流电,具有高效、稳定、小体积、负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下面将介绍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设计1. 选择主控芯片在选择主控芯片时,需要考虑到开关电源的需要功率,输入电压等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主要考虑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MOSFET,选择的主控芯片一定要能够支持这些器件。
2. 电路板设计开关电源的电路板设计需要关注的是电源输出功率,输入电压,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出各种元器件的参数,如电路板电流、输出电压、电源开关频率等。
3. 其他元器件的选择根据开关电源的功能和使用环境选择其他元器件。
例如,输入电容器和输出电容器是至关重要的,其要求是具有低ESR和低电感,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小的尺寸,以防止电容器的贡献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其次,需要选择稳压模块、电压桥等元器件,以确保稳定输出电压。
LED和LCD显示屏、温度传感器、风扇等功能元件也是需要考虑的。
在选择元件时,最好和电路板的其他部分相匹配,以保证整个系统稳定。
二、制作1. 材料准备制作开关电源前,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主控芯片、电路板、电解电容器、熔丝、开关、散热器和电线等。
2. 版图制作根据设计的电路图,使用PCB设计软件制作电路板版本。
可以将电路板绘制在电脑上并导出到光刻模板上,也可以自行手动制作。
在电路板上安装元器件时,应该先将元器件插入到它们对应的插槽中,然后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应该彼此连接,而不是被阻隔或干扰。
4. 测试和调试完成开关电源的制作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外界的输入电流和电压,测试输出电压是否稳定、电源工作时的电流是否适当等。
较大的游离噪声可能会影响系统功能,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调整,确保电源输出稳定。
以上就是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理解开关电源的实现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如何设计和什么步骤
2009年07月08日星期三下午 11:45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步骤1 确定开关电源的基本参数
① 交流输入电压最小值umin
② 交流输入电压最大值umax
③ 电网频率Fl 开关频率f
④ 输出电压VO(V):已知
⑤ 输出功率PO(W):已知
⑥ 电源效率η:一般取80%
⑦ 损耗分配系数Z:Z表示次级损耗与总损耗的比值,Z=0表示全部损耗发生在初级,Z=1表示发生在次级.一般取Z=0.5
步骤2 根据输出要求,选择反馈电路的类型以及反馈电压VFB
步骤3 根据u,PO值确定输入滤波电容CIN、直流输入电压最小值VImin
① 令整流桥的响应时间tc=3ms
② 根据u,查处CIN值
③ 得到Vimin
确定CIN,VImin值
u(V) PO(W) 比例系数(μF/W) CIN(μF) VImin(V)
固定输入:100/115 已知2~3 (2~3)×PO ≥90
通用输入:85~265 已知2~3 (2~3)×PO ≥90
固定输入:230±35 已知 1 PO ≥240
步骤4 根据u,确定VOR、VB
① 根据u由表查出VOR、VB值
② 由VB值来选择TVS
u(V) 初级感应电压VOR(V) 钳位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VB(V)
固定输入:100/115 60 90
通用输入:85~265 135 200
固定输入:230±35 135 200
步骤5 根据Vimin和VOR来确定最大占空比Dmax
① 设定MOSFET的导通电压VDS(ON)
② 应在u=umin时确定Dmax值,Dmax随u升高而减小
步骤6 确定初级纹波电流IR与初级峰值电流IP的比值KRP,KRP=IR/IP
u(V) KRP
最小值(连续模式) 最大值(不连续模式)
固定输入:100/115 0.4 1
通用输入:85~265 0.4 1
固定输入:230±35 0.6 1
步骤7 确定初级波形的参数
① 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AVG
② 初级峰值电流IP
③ 初级脉动电流IR
④ 初级有效值电流IRMS
步骤8 根据电子数据表和所需IP值选择TOPSwitch芯片
① 考虑电流热效应会使25℃下定义的极限电流降低10%,所选芯片的极限电流最小值ILIMIT(min)应满足:0.9 ILIMIT(min)≥IP
步骤9和10 计算芯片结温Tj
① 按下式结算:
Tj=[I2RMS×RDS(ON)+1/2×CXT×(VImax+VOR) 2 f ]×Rθ+25℃
式中CXT是漏极电路结点的等效电容,即高频变压器初级绕组分布电容
② 如果Tj>100℃,应选功率较大的芯片
步骤11 验算IP IP=0.9ILIMIT(min)
① 输入新的KRP且从最小值开始迭代,直到KRP=1
② 检查IP值是否符合要求
③ 迭代KRP=1或IP=0.9ILIMIT(min)
步骤12 计算高频变压器初级电感量LP,LP单位为μH
步骤13 选择变压器所使用的磁芯和骨架,查出以下参数:
① 磁芯有效横截面积Sj(cm2),即有效磁通面积.
② 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l(cm)
③ 磁芯在不留间隙时与匝数相关的等效电感AL(μH/匝2)
④ 骨架宽带b(mm)
步骤14 为初级层数d和次级绕组匝数Ns赋值
① 开始时取d=2(在整个迭代中使1≤d≤2)
② 取Ns=1(100V/115V交流输入),或Ns=0.6(220V或宽范围交流输入)
③ Ns=0.6×(VO+VF1)
④ 在使用公式计算时可能需要迭代
步骤15 计算初级绕组匝数Np和反馈绕组匝数NF
① 设定输出整流管正向压降VF1
② 设定反馈电路整流管正向压降VF2
③ 计算NP
④ 计算NF
步骤16~步骤22 设定最大磁通密度BM、初级绕组电流密度J、磁芯的气隙宽度δ,进行迭代.
① 设置安全边距M,在230V交流输入或宽范围输入时M=3mm,在110V/115V交流输入时M=1.5mm.使用三重绝缘线时M=0
② 最大磁通密度BM=0.2~0.3T
若BM>0.3T,需增加磁芯的横截面积或增加初级匝数NP,使BM在0.2~0.3T范围之内.如BM<0.2T,就应选择尺寸较小的磁芯或减小NP值.
③ 磁芯气隙宽度δ≥0.051mm
δ=40πSJ(NP2/1000LP-1/1000AL)
要求δ≥0.051mm,若小于此值,需增大磁芯尺寸或增加NP值.
④ 初级绕组的电流密度J=(4~10)A/mm2
若J>10A/mm2,应选较粗的导线并配以较大尺寸的磁芯和骨架,使J<10A/mm2.若J<4A/mm2,宜选较细的导线和较小的磁芯骨架,使J>4A/mm2;也可适当增加NP的匝数.
⑤ 确定初级绕组最小直径(裸线)DPm(mm)
⑥ 确定初级绕组最大外径(带绝缘层)DPM(mm)
⑦ 根据初级层数d、骨架宽带b和安全边距M计算有效骨架宽带be(mm)
be=d(b-2M)
然后计算初级导线外径(带绝缘层)DPM:DPM=be/NP
步骤23 确定次级参数ISP、ISRMS、IRI、DSM、DSm
① 次级峰值电流ISP(A)
ISP=IP×(NP/NS)
② 次级有效值电流ISRMS(A)
③ 输出滤波电容上的纹波电流IRI(A)
⑤ 次级导线最小直径(裸线)DSm(mm)
⑥ 次级导线最大外径(带绝缘层)DSM(mm)
步骤24 确定V(BR)S、V(BR)FB
① 次级整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V(BR)S
V(BR)S=VO+VImax×NS/NP
② 反馈级整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V(BR)FB
V(BR)FB=VFB+ VImax×NF/NP
步骤25 选择钳位二极管和阻塞二极管
步骤26 选择输出整流管
步骤27 利用步骤23得到的IRI,选择输出滤波电容COUT
① 滤波电容COUT在105℃、100KHZ时的纹波电流应≥IRI
② 要选择等效串连电阻r0很低的电解电容
③ 为减少大电流输出时的纹波电流IRI,可将几只滤波电容并联使用,以降低电容的r0值和等效电感L0
④ COUT的容量与最大输出电流IOM有关
步骤28~29 当输出端的纹波电压超过规定值时,应再增加一级LC滤波器
① 滤波电感L=2.2~4.7μH.当IOM<1A时可采用非晶合金磁性材料制成的磁珠;大电流时应选用磁环绕制成的扼流圈.
② 为减小L上的压降,宜选较大的滤波电感或增大线径.通常L=3.3μH
③ 滤波电容C取120μF /35V,要求r0很小
步骤30 选择反馈电路中的整流管
步骤31 选择反馈滤波电容
反馈滤波电容应取0.1μF /50V陶瓷电容器
步骤32 选择控制端电容及串连电阻
控制端电容一般取47μF /10V,采用普通电解电容即可.与之相串连的电阻可选6.2Ω、1/4W,在不连续模式下可省掉此电阻.
步骤33选定反馈电路
步骤34选择输入整流桥
① 整流桥的反向击穿电压VBR≥1.25√2 umax
③ 设输入有效值电流为IRMS,整流桥额定有效值电流为IBR,使IBR≥2IRMS.计算IRMS公式如下:
cosθ为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一般为0.5~0.7,可取cosθ=0.5
步骤35 设计完毕
在所有的相关参数中,只有3个参数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检查并核对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它们是最大磁通密度BM(要求BM=0.2T~0.3T)、磁芯的气隙宽度δ(要求δ≥0.051mm)、初级电流密度J(规定J=4~10A/mm2).这3个参数在设计的每一步都要检查,确保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