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精选ppt
29
加减:
呕吐重者:加半夏20 g 陈皮20 g 竹茹20 g
腹胀重者:加厚朴20 g 枳实15 g
畏寒便溏重者:加炮附子15 g
水肿重者:加茯苓30 g 泽泻25 g
净化
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 300毫升结肠
精选ppt
30
慢性肾衰竭属于渐进性发展性疾病, 临床实践证明,慢性肾衰进入到终末期 以前,中医药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可 以起到缓解症状、延缓其病程进展的作 用。
精选ppt
27
2.瘀血内停证
连翘30 g 桃仁20 g 丹参30 g 赤芍20 g 当归25 g 大黄10-25 g 公英30 g 生牡蛎30 g 土茯苓50 g
精选ppt
28
3.脾肾两虚,湿浊瘀血证
黄芪30 g 党参25 g 熟地20 g 枸杞25 g 大黄10 g 丹参30 g 公英30 g 生牡蛎30 g 连翘30 g 土茯苓50 g
治法: 补脾肾、泻湿浊、解毒活血 方药:肾衰保肾方:
党参15g、 白术15g、茯苓20g、熟地20g 菟丝子20g、大黄10g、黄连15g、草果仁15g 半夏15g、 丹参15g、赤芍15g、甘草15g
精选ppt
23
方药加减原则
在主要治法和方药不改变的基础上,五个证型可以根据 观察对象的兼夹证,适当加减药物。 根据湿热浊毒之邪孰轻孰重,如便秘、口臭、舌苔厚腻热 毒甚者应重用茵陈20 g、黄连15g、大黄15g;如湿邪偏重, 则重用化湿浊之草果仁15g、砂仁15 g、紫苏15g。 热甚呕吐明显者加竹茹15g、半夏20g、代赭石30g清热降逆 止呕。 伴有脾虚倦怠乏力、纳差者加黄芪30 g、太子参20 g 、山 药20g补气健脾。 若脾湿脾阳不振纳呆者加干姜10g、公丁香10g温运脾湿。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教案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教案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教案一、患者背景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加常见。

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护理教案,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护理肾功能衰竭患者。

二、护理目标1. 促进肾功能恢复或延缓疾病进展;2. 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3. 预防并控制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监测和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量等;- 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如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收集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的描述和变化。

2. 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合理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水摄入。

3. 控制饮食- 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控制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尿素排泄量;- 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水潴留和血压升高;- 控制钾、磷等电解质的摄入,预防高钾或高磷血症的发生。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合理给予肾功能衰竭患者服药,包括针对肾功能的药物和其他合并症的治疗药物;- 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式;- 教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饮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5. 心理支持- 建立积极稳定的护理关系,表达关心和理解;-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提供相关教育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6.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监测和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保持尿路通畅;- 关注贫血的发生,补充和调整患者的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协助患者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四、护理评估和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体征和症状变化;- 监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 总结并记录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1.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氮负荷,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g。

-限制钠的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减轻水肿症状,建议摄入量控制在2-3g/d。

- 限制钾的摄入:避免高血钾的危害,建议摄入量不超过2000mg/d。

- 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高磷血症的发生,建议摄入量控制在600-800mg/d。

-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适量补充维生素B和钙剂。

2.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用药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用药:如利尿剂、降压药、纠正贫血的药物等。

-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监测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改变、药物过敏等。

-用药时间和剂量的规范: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3.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测量尿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时了解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如水肿、贫血、疲乏、食欲减退等,及时发现问题。

-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尿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常规情况。

4.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沟通和倾听: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其病情和感受,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教育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环境护理:-维持良好的室温和通风环境:注意环境的干净与整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防止感染:加强手卫生,定期消毒物品和床上用品,防止感染的发生。

-防止意外伤害:提供安全的床位和卫生间,防止患者意外跌倒。

以上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的一些常规内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在护理过程中,细心、耐心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如此治疗效果好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如此治疗效果好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如此治疗效果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害极其严重,治疗不当亦会引发其他并发症。

目前,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有原发病和诱因治疗法、饮食疗法、替代疗法四种,从临床来看效果还不错。

★ 1.原发病和诱因治疗对于初次诊断的CRF患者,必须积极重视原发病的诊断,对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都需要保持长期治疗,同时,也应积极寻找CRF的各种诱发因素,合理纠正这些诱因有可能会使病变减轻或趋于稳定并较大程度的改善肾功能。

★ 2.饮食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疗法历年来被认为是其基本的治疗措施,为各国学者所推崇,继往的饮食疗法一般仅限于应用低蛋白饮食,但长期低蛋白饮食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0%~50%,严重营养不良现认为是CRF独立的危险因素,直接同患病率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目前的饮食疗法更倾向于给患者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

★ 3.替代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

(1)血液透析应预先(血透前数周)做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透析时间每周≥12小时,一般每周做3次,每次4~6小时;坚持充分合理的透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少患者能存活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尤适用于有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小儿患者或做动-静脉内瘘困难者,CAPD 是持续地进行透析,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保护残存肾功能优于血透,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血透安全,使用双联系统,腹膜炎等并发证的发病率已显著降低。

(3)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能够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移植肾可由尸体或亲属供肾(由兄弟姐妹或父母供肾),要在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合适的基础上,选择供肾者,HLA配型佳者,移植肾的存活时间较长。

慢性肾功能不全综述---精品模板

慢性肾功能不全综述---精品模板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防及治疗29病区陈洁【摘要】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功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今人们的生活和饮食环境十分复杂,医学界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和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成尿毒症以及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尿毒症预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防措施1.1 自我保健,加强锻炼已经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平时应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但不建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进行户外锻炼,减少呼吸道发生病变和感染的可能,增强自身抵抗力。

1.2 注意自身身体变化,定期相关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变化,如高血压、发热、水肿、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排尿的变化,如果有以上症状出现,就应做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血液、尿液分析,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判断,为肾脏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1.3 老年患者的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老年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更为复杂多样,所以更加需要重视预防工作.老年患者的预防必须做好以下几项:一、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二、积极预防和控制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三、积极纠正酸碱、水电平衡和心衰。

四、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应注意不可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五、综合治疗并发症,透析要做到充分有效。

六、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磷、低盐、高热量,饮食有节.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突破,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式也更为多样化,本文主要对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进行阐述和总结.2。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进展缓慢、发展持久的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老年人和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分级以及合理的透析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以及透析治疗方案。

一、慢性肾脏病的分级1. 根据尿量和尿液检测指标分型尿量是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每日尿量可将患者分为多尿型、正常型和少尿型。

多尿型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ml;正常型指每日尿量在800-2500ml之间;少尿型指每日尿量低于800ml。

此外,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管型等指标,可以判断肾小管功能是否受损,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类。

2.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期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肾脏对废物和毒素的清除能力。

根据GFR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个阶段:- G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1.73m²;- G2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1.73m²之间;- G3a期:肾小球滤过率在45-59ml/min/1.73m²之间;- G3b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44ml/min/1.73m²之间;- G4-G5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 ml/min/1.73m²。

通过对患者的分级,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程度和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透析治疗方案选择透析是一种人工替代治疗方法,通过机器或特殊设备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

当患者达到透析治疗的指征时,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成为关键。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透析器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方法。

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再将清洁后的血液回输回体内,实现血液净化。

优点:操作简单、疗效稳定、广泛应用。

缺点:需要每周2-3次的诊所透析,时间较长。

2.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通过在患者腹部插入导管,利用专用的腹膜透析液进行置换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肾功能衰竭健康宣教

肾功能衰竭健康宣教

肾功能衰竭健康宣教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的功能逐渐丧失,无法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它会导致体内的废物、盐、水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为了提高公众对肾功能衰竭的认识,下面将做一个肾功能衰竭的健康宣教。

第一,了解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和分类。

肾功能衰竭被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类型。

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是由于严重的临床情况引起的,如感染、创伤、药物中毒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则是逐渐发展的,往往和长期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

第二,了解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变浅或发黄,恶心、呕吐,乏力、无力,食欲减退等。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并发症。

第三,重视预防和治疗肾功能衰竭。

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在于控制慢性疾病的进展,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此外,也要避免使用有毒药物,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肾功能。

第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限制盐的摄入量,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多食用新鲜蔬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此外,不要长时间憋尿,经常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第五,接受合适的治疗和饮食调节。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及时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第六,加强对肾功能衰竭的认知和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公众传授关于肾功能衰竭的知识和预防、治疗的相关信息。

第七,加强肾病的筛查工作。

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相关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肾疾病,有助于避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和进展。

通过以上的宣教,可以提高公众对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大家关注肾脏健康,避免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一、慢性肾衰治疗方法二、慢性肾衰竭的护理三、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1、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1.1、中药辨证施治,中医的治疗慢性的肾衰竭它是最好的方法,是可有效缓的解症状和延缓CRF的进展的,部分的患者是有用中药的导泻、洗剂能减少透析的次数的,是为患者减轻了很多的痛苦的。

1.2、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的治疗也是治疗慢性的肾衰竭的方法,它的效果是较好的,只要坚持长期对原发或是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的肾病等合理的治疗,避免或是消除了使CRF恶化的因素,这样就是会取得较好的治疗的效果的。

1.3、清除毒素的治疗,一些的患者是在得病以后,体内的毒素的累积的过多,是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的。

对于轻症的患者是可口服包醛氧淀粉的、口服透析盐的、尿毒清或是肾衰宁等药物的,部分的患者是利用甘露醇盐水制剂或是中药的灌肠的。

2、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先天性或后天原因所致肾功能持续严重损害引起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一般认为当肾小球滤过率(GFR)降至正常50%以下,由肾排出的代谢产物就可在体内蓄积,降至30%以下临床上即可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

低于10%即为终末期肾(endstagerenaldisease)。

3、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慢性肾衰竭则可由高血压、尿路梗阻、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危险因子影响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因素很多,凡可引起慢性肾衰进展加快的因素,均可看作“危险因子”,包括下述诸方面:(1)原发病:糖尿病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等常可很快发展为慢性肾衰、尿毒症。

原发性或继发性急进性肾炎,一般可发生急性肾衰,其中有的病程较长,表现为慢性肾衰,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其病程进展常比IgA肾病患者迅速;一部分IgA肾病患者肾衰进展速度也较迅速,这方面尚需进一步观察,重度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如未及时控制,其肾衰病程进展也相当迅速。

(2)诱因:急性感染、败血症、大出血、大手术、血容量不足或脱水、高凝,高黏滞状态、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肾毒性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结石、泌尿道梗阻等,均可致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这类诱因引起的肾衰加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常可使肾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到急性损害前的水平。

(3)饮食:高蛋白、高磷饮食常可使慢性肾衰进展速度加快。

此外,高尿酸或高草酸饮食也可能加重小管-间质损害。

2.慢性肾衰早期预防和延缓发展的基本对策(1)早期预防:随着肾脏病流行病学和治疗的进展,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即开始预防,包括对肾脏病及早普查,对肾脏病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积极控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避免某些诱因等。

显然,对早期预防予以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采取相应措施,将会使慢性肾衰的发生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控制。

(2)延缓慢性肾衰发展的对策即二级预防:主要包括:加强随诊,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子;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全身性或肾小球内高血压;控制肾单位高代谢;消除脂质紊乱或高黏滞状态;坚持对原发病的治疗等。

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①加强随诊,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子:有人曾报道临床随诊的频度与慢性肾衰进展密切相关,强调了对病人有计划地进行治疗指导(如饮食、血压等)的重要性,实际上,经常性的、高质量的随诊,也可以帮助病人减少或避免某些急性诱因(如血容量不足,脱水、肾毒性药物、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或低钾血症、结石、感染、出血等)发生,或者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

就诊的频度应按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等。

所有的患者至少需每3个月就诊1次,就诊时必须询问病史,体检,同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电解质情况检测。

内生肌酐清除率可监测肾功能减退的进展速度肾病患者交流群:275700124。

②合理的饮食方案:近十几年来,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证实,低蛋白和(或)低磷饮食能够使大多数慢性肾衰病人病程减慢,甚至暂时停止进展一段时间。

有些学者报告,高蛋白饮食或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可致正常人或肾衰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因而有可能促进慢性肾衰病人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加重及肾小球硬化加快;而低蛋白饮食(LPD)单用,或加用必需氨基酸(EAA)或酮酸(KA)可使慢性肾衰病人高滤过状态减轻,因而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低磷(<600mg/d)饮食的作用主要与控制高磷血症有关,对高磷血症较重者,有时需适当服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3~12g/d)或氢氧化铝(30~100ml/d,不宜长期服用),由于高磷血症的纠正,可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轻,因而残余肾单位损害减缓,酮酸治疗不仅可降低血磷水平,还可以对甲状旁腺有直接抑制作用。

③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性高血压:要阻止肾小球硬化的进展,不仅要治疗全身性高血压,而且要控制肾小球内高血压,前者主要是降压药的应用问题;后者则是解决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问题,降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或糖尿病外,可考虑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能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之作用,因此能缓解高滤过状态。

④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首先,脂肪摄入量要适当,多不饱和脂肪酸应不少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同时,合适的热量摄入和体力活动也不可忽视。

⑤控制肾单位高代谢:据研究,低蛋白饮食或低磷饮食均可降低残余肾单位氧消耗量,因而可能有抑制肾单位高代谢之作用。

另据报道,大黄制剂口服可能使体液内甲基胍水平降低,并使自由基生成减少,提示该药可能具有抑制肾小管高代谢或抗氧化作用。

由于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蛋白质及支链氨基酸氧化代谢增强,并可引起肾间质损害,故补充碳酸氢钠(3~10g/d)纠正酸中毒,不仅可缓解某些临床症状,还可起到延缓肾衰进展之作用。

其他,除以上诸方面外,针对慢性肾衰时血栓素生成增多,血小板功能亢进,肾非特异性免疫紊乱(如巨噬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增多)等情况,也可采取相应对抗措施。

应用某些抗血栓素药物(PGI2、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或合成药)。

抗血小板药(如潘生丁等)或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等),对延缓肾衰进展可能有益。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西医治疗(一)治疗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

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

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

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1)饮食治疗: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

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

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 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

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 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

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

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

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

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

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

③其他: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

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

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

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

D.饮水:有尿少、水肿、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进水量。

但对尿量>1000ml 而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

使用上述饮食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尿毒症症状可获得改善。

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应改为透析时的饮食疗法。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如果GFR≤5ml/min,则要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减至约20g,这虽可进一步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惟由于摄入蛋白质太少,如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症,必须加用必需氨基酸(EAA)或必需氨基酸及其α酮酸混合制剂,才可使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

口服或静点必需氨基酸,成人每天9~23g,凡用本法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氨基酸,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0.3g/(kg.d)]。

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尿素氮的目的。

α酮酸在体内与氨结合成相应的EAA,EAA在合成蛋白过程中,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故可减少血中的尿素氮水平,改善尿毒症症状。

α酮酸本身不含氮,不会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增多,但价格昂贵。

EAA的适应证仅为肾衰竭患者。

一般用量为每天0.1~0.2g/kg,分3次口服。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全身性高血压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必须控制,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小球内高压力亦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虽无全身性高血压,亦宜使用上述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

如可选用依那普利,在无全身性高血压患者,可每天仅服5~10mg。

然而,在血肌酐>350µmol/L者,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慎用。

(4)其他: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但用不用调节血脂药仍未有定论。

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发生痛风,则予以别嘌醇0.1g,每天口服1次。

(5)结肠透析:包醛氧淀粉、碳片、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克浊散、大黄水等口服,促进含氮毒素排出。

并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剂量调节,务使每天排软便2次为度,研究表明,大黄还能减缓尿毒症的发生。

大黄10g,牡蛎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高位保留灌肠,1~2次/d,腹泻量3~4次/d为宜,促进粪氮排出。

3.并发症的治疗(1)水、电解质失调: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低盐就可以了。

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

如水肿较重,应利尿治疗。

A.钠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留,不必先服碳酸氢钠。

然后给予呋塞米(速尿)。

用量开始为100mg/d静注。

使每天尿量达2000ml左右。

否则速尿量每天加倍。

但每天速尿总量不宜超过1000mg,如呋塞米(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内静滴。

B.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 中静滴,1ml/min,1次/d,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尿素氮排出。

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

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天宜为前一天的尿量再加水500ml。

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

有的病例尽管GFR在5ml/min以下,仍能适当地排泄水和盐,这多见于慢性梗阻性尿路病,及脊髓损伤伴有持续性膀胱功能不全(结石、感染、梗阻)的病人,严格限制盐和水摄入可导致容量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