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

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
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

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空前诱人的发展机会,伴随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全部竞争的焦点则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谁占领了人才制高点,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严格的财务管理一道,是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 好的人事工资软件还应与企业的其它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集团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经过分析如此情况,我们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6c5580173.html,语言,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满意的可行系统。

1.2研究背景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工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地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同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工资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1.3本系统简介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人事,用户,变更处理和数据库管理四个模块,实现人员基本情况管理、用户管理、评价管理、考勤管理、部门管理以及员工的晋升与降级和调动等的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初始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用户通过输入工资、考勤、职工履历等基本信息,由系统自行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及各类统计报表以供用户查询、打印,另外用户还可以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定期的更新和删除,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力求给用户方便快捷的途径去管理这些繁琐的数据。另外,如安全性,系统环境要求(根据现有的设备情况进行系统运行)等。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系统需求

通过分析研究,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

1、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以便于用户操作

2、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较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3、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

4、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5、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

6、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7、强大的报表打印功能。

8、退出系统

2.2系统功概述

管理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基本情况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用户管理和部门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以实现用户方便的输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打印相关报表的业务需求。

2.2.1员工管理子模块

员工管理子系统是企业企业人事工资的最重要的部分,涉及的数据多,比如一个员工他必须要有而且其它模块的的数据操作都依赖员工的基本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员工的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籍贯、联系方式、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政治面貌、职称、职务、人事状态;可以整体对员工的信息进行修改、也可以单独修改员工的有关工作的信息,如,所在部门、职称、职务、学习和工作情况。

如果删除员工记录。则该员工的所有记录都要被删除,查询员工的基本信息,选中所

在部门,再选择员工的工作,列出符合条件的员工的姓名,再点击姓名,列出该员工的所有信息,如果有相同姓名的员工,就提示选择编号,选择了编号,列出该员工的所有信息,

2.2.2部门管理子模块

一个部门的信息由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和职能描述(备注)等组成,对部门信息的管理只能由管理员用户来操作,添加一个新的部门信息,首先判断在该系统中是否已经有相同名字的部门,如果有,提示用户,换过一个部门名,经过确定,部门名可以用以后,要给该部门一个编号,由系统自动给出,代码如下:

修改部门信息:只能修改部门信息的部门名和职能描述,因为员工的基本信息中只记录了部门、信息的编号,根据编号来确定该员工是哪个部门的员工,如果修改了部门编号的话,就要修改员工基本信息里的部门编号,这样的话就会非常麻烦,如果修改部门名的话,也要先判断是否已经有叫该部门名的部门,如果有的话,则不能修改。

删除一个部门:首先要判断该部门是否还有员工如果有的话,则不能删除,如果没有,的话则可以删除,将该部门的信息全部删除。

2.2.3用户管理子模块

用户信息由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类别组成,添加时各项均不能为空,用户类别是用来设置用户权限的,有修改权限的用户可以修改员工信息的任何信息。

2.3任务的划分

闫成鹏(数据库设计)、崔世佳(需求分析)、李智鸿(ER图)、张成建(数据字典)、段俊飞(数据流图)、穆龙飞、田振中(界面设计)

第三章需求描述

3.1.1软件的总体结构(用图表表示)

人事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企业内部每个职员的档案,其中包括新职员的增加,职员档案的查找,职员的详细资料等等。对于企业来讲,人事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效地管理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内部人事的流动和分配起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它正确地反映着企业的人事变化。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85748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需求 1.员工管理:建立员工档案表,管理员工的基本信息和变动信息,支持按条件(如婚姻状况、学历等)查询。也要实现管理员工在单位的变动情况,包含岗位变动(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变动(根据员工调动表),可以实现单个人的变动也可以实现集体变动)、工资、学历变动等。 2.部门查询: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如部门编号)查询到详细的部门信息。 3.考勤管理:可以查询当天应到人数及实到人数。根据出勤明细等数据,对考勤、请假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显示。 4.请假管理:登记、审核员工请假信息,可按多种条件查询请假记录。 5.培训记录:可以根据培训课程、培训的开始、结束时间,查询受培训员工的基本信息。也可以根据员工编号、姓名、部门查询某位员工参加的的培训课程及最终的培训成绩。 6.工资管理:可预先设定员工的基本工资;系统可以根据条件自动计算员工的最终工资,工资表的数据项可以批量修改。 7.员工解聘:可以根据部门、解聘时间查询解聘员工的基本信息。 8.奖励/惩罚管理:可以根据奖励/惩罚的时间查询受到过奖励/惩罚的员工信息,也可以根据员工的编号、姓名、部门、职位查询某位员工所受过的奖励/惩罚。 表2-1员工就职表 表2-2 部门表

表2-3考勤表 表2-4请假表 表2-5 工资表

表2-6奖惩表 表2-7员工调动表 表2-8 员工离职登记表 表2-9 用户密码权限表

password CHAR(10) NULL 无密码 DATETIME NULL 无权限等级 表2-10员工档案表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可否为空约束条件说明PersonnelId CHAR(10) NULL 主键员工编号PersonnelName CHAR(10) NULL 无员工姓名Sex CHAR(4) NULL 无性别Department CHAR(10) NULL 无部门JobTitle CHAR(10) NULL 无职位BirthDate DATETIME NULL 无出生日期DateIntoCompany DATETIME NULL 无进公司日期AdvancedDegree CHAR(10) NULL 无学历Professional CHAR(10) NULL 无专业PositionalTitle CHAR(10) NULL 无职称Address VACHAR(50) NULL 无家庭住址Email VACHAR(20) NULL 无邮箱Telephone VACHAR(20) NULL 无电话IDCard VACHAR(50) NULL 无身份证号Remark VACHAR(200) NULL 无备注

基于 MyCat 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的学汇总

基于MyCat 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的学汇总 最近公司推荐了mycat分布式中间件解决数据库分布式方案,今天到mycat官网学了一翻 (https://www.360docs.net/doc/6c5580173.html,),汇总下几个重点: 1、mycat是什么? myca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现了MySQL 协议的Server,前端用户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数据库代理,用MySQL 客户端工具和命令进行访问,后端可以用MySQL 原生(Native)协议访问数据库(不限于MYSQL数据库), 其核心功能是分表分库,即将一个多表水平分割为N 个小表,存储在后端的数据库中。 以下是几种通俗的方式介绍MYCAT: 1)对于DBA 来讲: Mycat 就是MySQL Server,而Mycat 后面连接的MySQL Server,就好象是MySQL 的存储引擎,如InnoDB,MyISAM 等,因此,Mycat 本身并不存储数据,数据是在后端的MySQL 上存储的,因此数据可靠性以及事务等都是MySQL 保证的,简单的说,Mycat 就是MySQL 最佳伴侣,它在一定程度上让MySQL 拥有了能跟Oracle PK 的能力。 2)对于开发来讲:

Mycat 就是一个近似等于MySQL 的数据库服务器,你可以用连接MySQL 的方式去连接Mycat(除了端口不同,默认的Mycat 端口是8066 而非MySQL 的3306,因此需要在连接字符串上增加端口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你熟悉的对象映射框架使用Mycat,但建议对于分片表,尽量使用基础的SQL 语句,因为返样能达到最佳性能,特别是几千万甚至几百亿条记录的情况下。 3)对于架构师来讲: Mycat 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中间件,不仅仅可以用作读写分离、以及分表分库、容灾备份,而且可以用于多租户应用开发、平台基础设施、让你的架构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借助于即将发布的Mycat 智能优化模块,系统的数据访问瓶颈和热点一目了然,根据返些统计分析数据,你可以自动或手工调整后端存储,将不同的表映射到不同存储引擎上,而整个应用的代码一行也不用改变。 2)双活部署 mycat、zk均采用双中心部署 3、常见的数据库切分优化方案 传统数据库存在着先天性的弊端,但是NoSQL 数据库又无法将其替今,NoSQL 只能作为传统数据的补充而不能将其

论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论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讨论某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架构设计采用C/S与B/S混合的架构方式。在全局数据与各院系的数据关系中,采用水平分片的方式;在全局数据与各部门之间,以及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关系中,采用垂直分片的方式。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视图概念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开发过程中在数据集成、测试、分布式数据库部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使用合并复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同步的问题。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设计应用数据集成合并复制 针对某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该高校共有三个校区,总校区和两个校区,教务处等校级行政部门在总校区办公,15个院、系分布在两个校区。在工作中它们处理各自的数据,但也需要彼此之间数据的交换和处理,如何处理分散的数据和集中的管理是一个难题。学校信息系统中复杂而分散的数据信息之间的交换、相互转换和共享等问题是系统开发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 1、系统的架构设计 采用分布式的C/S与B/S混合的架构方式。各院系、部(室)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软件采用C/S架构;其它师生员工通过Internet访问Web 服务器,通过Web服务器再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软件采用B/S架构。学校各部门之间工作时数据交互性较强,采用C/S架构可以使查询和修改的响应速度快;其它师生员工不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能保证学校数据库的相对安全。 2、数据的分布 从全局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局部数据库自下而上构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各系部存放本机构的数据,全局数据库则存放所有业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检查,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数据冗余,但在不同场地存储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也提高了局部应用的效率,减少了通讯代价。 将关系分片,有利于按用户需求组织数据的分布,根据不同的数据关系采用了不同的分片方式: (1)在全局数据与各院系的数据关系中,由于各院系的数据是全局数据的子集,采用了水平分片的方式。 (2)在全局数据与教务处、总务处等各部门之间,数据是按照其应用功能来划分的,所以采用了垂直分片的方式。在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数据库服务器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大型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从大型数据库ORACLE环境四个不同级别的调整分析入手,分析ORACLE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机理,从九个不同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调整方案。 对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存取,主要有四个不同的调整级别,第一级调整是操作系统级 包括硬件平台,第二级调整是ORACLE RDBMS级的调整,第三级是数据库设计级的调整,最后一个调整级是SQL级。通常依此四级调整级别对数据库进行调整、优化,数据库的整体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下面从九个不 同方面介绍ORACLE数据库优化设计方案。 一.数据库优化自由结构OFA(Optimal flexible Architecture) 数据库的逻辑配置对数据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ORACLE公司对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种优化结构OFA。使用这种结构进行设计会大大简化物理设计中的数据管理。优化自由结构OFA,简单地讲就是在数据库中可以高效自由地分布逻辑数据对象,因此首先要对数据库中的逻辑对象根据他们的使用方式和物理结构对数据库的影响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包括将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分开、一般数据和索引数据分开、低活动表和高活动表分开等等。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应当符合下面的准则:(1)把以同样方式使用的段类型存储在一起; (2)按照标准使用来设计系统;(3)存在用于例外的分离区域;(4)最小化表空间冲突;(5)将数 据字典分离。 二、充分利用系统全局区域SGA(SYSTEM GLOBAL AREA) SGA是oracle数据库的心脏。用户的进程对这个内存区发送事务,并且以这里作为高速缓存读取命中的数据,以实现加速的目的。正确的SGA大小对数据库的性能至关重要。SGA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据块缓冲区(data block buffer cache)是SGA中的一块高速缓存,占整个数据库大小 的1%-2%,用来存储从数据库重读取的数据块(表、索引、簇等),因此采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最近最少使用)的方法进行空间管理。 2、字典缓冲区。该缓冲区内的信息包括用户账号数据、数据文件名、段名、盘区位置、表 说明和权限,它也采用LRU方式管理。 3、重做日志缓冲区。该缓冲区保存为数据库恢复过程中用于前滚操作。 4、SQL共享池。保存执行计划和运行数据库的SQL语句的语法分析树。也采用LRU算法 管理。如果设置过小,语句将被连续不断地再装入到库缓存,影响系统性能。 另外,SGA还包括大池、JAVA池、多缓冲池。但是主要是由上面4种缓冲区构成。对这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而崛起的数据库技术已不断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的一种,它的产生,使在地理上、组织上分散的单位得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使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如何优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数据库查询等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整个系统性能和系统效率等诸多关键因素的完善和提高.1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集中式数据库,但是比集中式数据库具有更大的可扩展性,它适用于单位和企业的各下属、分散部门,允许将分工后的针对性较强的各部门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设备上,从而提高用户操作应用程序的反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通信费用.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物理分布逻辑集中,即在物理上是分布的,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整体,这类数据库系统比较适用于用途单一、专业性强的中小企业或部门;二是无论在物理上或是逻辑上都是分布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类型称为联邦式,此类型主要用于集成大 范围数据库,因为该系统主要由用途迥异、 差别明显的数据库组成. 分布式数据库的物理分布性主要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地域内或主机上,而逻辑集中性主要表现在无论用户处于哪个位置或使用本局域网中的哪台主机,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但这些数据库具体的分布位置用户并不需要知道,就如同数据库存储在本机,并且由本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1数据的独立性和分布的透明性 数据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目标,而分布的透明性表现在用户在操作带有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时,不必了解数据存储的具体物理位置,不必关心数据逻辑集中的区域,也不必验证本地系统支持哪些数据模型.分布透明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2.2集中和自治相结合 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来说,数据共享分为两层:局部共享和全局共享.局部共享是相对于局部数据库而言的,存储在局部数据库中的一般是专门针对本地用户的常用数据;全局共享就是说在各个分布的数据库区域,也能够支持 系统在全局上的应用,可以存储可供本网中其他位置的用户共享的数据.那么对于这两层数据共享的分类,就有相应的两种控制方式,即集中和自治,各个局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对本区域的数据库实施独立管理,称为自治;与此同时,为了协调各个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了宏观、整体地把握各局部数据库的运行情况等,系统还设置了集中控制的工作方式. 2.3易于扩展性 由于单位、 企业等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对于数据库服务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支持水平方向的扩展,那么就可以通过多增加服务器来分担数据的处理任务. 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3.1设计的原则 3.1.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是本地和近地.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实现数据的本地化,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数据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3.1.2为了改善和提高数据库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有时候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将数据保存为副本,如果数据的其中一个副本被损坏或者不能使用,那么在网络环境中的另一个节点中可以对损坏的副本进行恢复.不过,在恢复的同时有可能增加冗余的数据,所以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应当全面考虑最优的数据冗余程序,从而减少数据库更新的成本. 3.1.3在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时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当将总的工作量分流到网络环境中的各局域节点,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扩大了数据传输的并行度、充分利用了各局域节点计算机的资源.因此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同时,要将负荷合理地分流. 3.1.4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要对网络各局域节点进行存储能力的统筹,对有限的存储控件进行合理的规划.3.2设计的内容 与集中式数据库的设计相类似,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包括了数据库和应用.其中,数据库的设计又包括全局的模式设计和局部的模式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是 Vol.28No.10 Oct.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0期(下) 2012年10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左 翔,姜文彪 (安徽医科大学计算机系,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分布式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入手,介绍了其设计、优化的目标以及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优化中图分类号:TP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020-02 20--

数据库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 地点起止时间 设计内容及要求内容: 学生根据本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的题目,进行设计。 (1)设计友好的登录界面,完成用户身份检验。可以提供对各种窗日的外观进行设计,可以提供用户进行外观选择。 (2)企业新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等,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职称等。 (3)数据库信息维护,即员工各种数据信息的备份。 (4)对于转出、辞职、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5)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6)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7)按照部门将现有员工进行分类,查看各个部门现有员工的平均年龄,根据各部门工作量的大小,较好地进行人事调度。另外可以帮助领导做出招聘新员工人数的决定。 (8)可供其他人使用帮助。 要求: 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步骤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SQL语句的使用和存储过程的使用。 设计参数 至少5个表结构;5个存储过程;5个触发器;5个视图、2处使用事务处理、3处使用游标过程 报告格式规范

进度要求19.1 讲课阅读分析任务书制订设计计划19.2 -3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19.4 -5 概念结构设计准备文挡 20.1-3 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20.4-5 写文挡答辩交设计报告书 参考资料1.雷亮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述》(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C.J.Date著.孟小峰、王珊等译.《数据库系统导论》(第8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陈根才等.数据库课程设计.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其它 说明 1.本表应在每次实施前一周由负责教师填写二份,院系审批后交院系办备案,一份由负责教师留用。2.若填写内容较多可另纸附后。3.一题多名学生共用的,在设计内容、参数、要求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 摘要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必不可少地会涉及 到人事管理的问题。一个完善的人事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分为6个模块,基本信息管理模块、退休员工信息管理模块、部门信息管理模块、学历信息管理模块、家庭信息管理模块和职称信息管理模。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在实现数据库部分功能时要求写出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视图。 关键词:人事管理SQL Server 2008 触发器存储过程视图事务处理游标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目录 1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2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2) 设计目标 (2) 总体设计目标 (2) (4)可靠性: (3) 完成方式及周期 (3)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图 (4) 物理设计施工 (5) 3 总结 (5) 4所用设备汇总 (7) 5所使用软件 (7)

成品车间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1案例背景 随着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缺点逐渐体现出来主要有: 1、所有数据处理、存储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一旦机器损坏或系统崩 溃数据数据很难恢复。 2、单台机器写入/查询处理能力不足,一台机器既要读取数据,又要写入数 据,遇到大批量超过单台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就会出现卡顿,在生产时 间不敢批量制造/查询数据。 3、硬件性能瓶颈,包括(硬盘、CPU、内存),使用升级硬件的方法效果有限。 4、出现故障没有备用服务器可以替代。 5、当前成品车间存在2种数据库,oracle,sql sever,交叉使用不方便管 理维护,出现问题排查困难。 6、由于数据库初期创建数据库/表比较混乱,现在对数据的统计管理需要在 两台服务器之间交叉进行,统计难度高,效率低。 需求分析 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节点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数据系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所使用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经无法从容应对越来越大的数据。 成品车间生产线数据库主要有oracle和sql server两种,分别分布在2台计算机中,柔性线、自动线、三相线交叉使用两种类型数据库,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1、一旦其中一个数据库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很大的几率导致三条线体 的某个节点或全部节点失去数据服务,导致停线。 2、数据库出现故障,必须停线,故障修复之后才可以上线使用。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 08网络工程1班 张宁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2.1 用户需求调查················· 2.2 系统数据流程图················ 2.3 系统数据字典················· 3 数据库结构设计················· 3.1 概念结构设计················· 3.2 逻辑结构设计················· 3.3 数据库结构的详细设计············· 4 物理设计···················· 6 总结·······················1 系统概述

一个正常运作的公司必定有一个健全的人事管理系统,来管理员工的信息,包括员工的编号、姓名、性别、工龄、工资以及奖惩情况。除了这些基本的用处外,此系统还提供员工信息更改或删除等的功能,使公司的人事管理方便快捷而又清晰。面对各种不同种类的信息,需要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来保存数据信息以及有效地程序结构支持各种数据操作的执行。 我们现在介绍的这个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通用的管理系统。它讲述如何建立一个公司人事管理系统。他可以将关于的一切员工信息记录在案,并且对其进行输入、修改、查询,大大提高了公司员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2 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2.1 用户需求调查 通过对现行人事管理系统的调查,明确了人事管理系统由档案管理、职务调动管理、奖惩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请销假管理组成。系统功能的主要描述如下。 (1)员工档案管理 1)对公司里所有员工进行统一编号;将每一位员工的信息保存在员工档案记录中。 2)对新聘用的员工,将其信息加入到员工档案记录中;对于解聘的员工,将其信息从员工档案记录中删除。 3)当员工的信息发生变动时,修改员工档案记录中相应的属性。 (2)员工职务调动管理 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职务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调动前后的具体职务,以及调动时间。 (3)奖惩管理 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奖惩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奖惩的原因,所受奖惩类型,奖惩时间。 (4)考勤管理 1)对员工上班刷卡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上班时间、签到类型(准时、迟到)。 2)对员工下班刷卡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上班时间、签到类型(准时、早退)。 (5)请销假管理 1)对员工请假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请假时间、请假类型。 2)对员工销假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销假时间、请假类型,检查是否超期。 (6)工资管理 1)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工资记录进行统一编号,建立工资记录表。 (7)部门管理 1)对公司所有的部门进行编号,建立部门记录。 2.2 系统数据流程图 经过详细的调查,弄清了系统现行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构造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并通过数据流程图表示。人事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1所示。

数据库设计方案

数据库设计方案 一.概述 数据库内容: 1、数据源分析: 1、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各类基础地图数据、专题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这此数据必须经过数字化,形成矢量图形,并附有属性数据。以便日后进行空间分析处理1、1、1基础地图数据 包括各基础地理要素地图,比例尺。。。,主要有省、县、乡(镇)三级行政界限、道路、居民地、水系以及等高线(DEM)地图。 1、1、2专题地图数据 主要包括县域内各类资源不同年份的分布图以及各种专题地理要素图,比例尺在。。。。,具体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森林图、草(绿)地图、气象图及地貌图等。 1、1、3遥感影像数据 1、2属性数据 1、2、1社会经济属性数据 主要指县、乡、村反映地区社会经济概况的多种数据,如人口数量、国民收入、产业结构等,具体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的数量:、结构与增长率;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如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她与生产有关的数据。 1、2、2自然属性数据 包括多年平均气温数据、各年积温数据、太阳辐射、湿度、年平均降水量;种植业构成,各类农作物的历年产量、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数据,包括面积、总量等;水资源状况: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质、用水结构此外还有主要自然灾害数据,如水灾、旱灾、雹灾等数据。 1、3照片与视频数据 由于人类对各类彩色图片以及动态视频具有最敏感的接受效应,因此有必要对调查样区相应资源进行拍照与摄像,图片存成tif格式,视频制成avi动画对于同一样区应该采集不同年份的照片与视频数据,这样能够鲜明地对比出各类资源动态变化的情况。 2、数学规则: 投影 坐标 比例尺 3、数据编码: 1)字符编码适用于反映各个专题因子的空间地理位置与专题属性,各个专题分类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编码系统。 2)数字编码适用于建立数字模型后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具体专题内容,实际上就是专题分类体系的定量化反映。所有专题因子的标准化处理结果采用统一的编码方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案

1.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企业数据库的数据量很大时候,即使服务器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某些复杂的查询操作都会非常缓慢,影响最终用户的体验;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对数据库的装载与导出,备份与恢复,结构的调整,索引的调整等都会让数据库停止服务或者高负荷运转很长时间,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易管理性。 分区表技术 让用户能够把数据分散存放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中,提高这些磁盘的并行处理能力,达到优化查询性能的目的。但是分区表只能把数据分散到同一机器的不同磁盘中,也就是还是依赖于一个机器的硬件资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布式分区视图 分布式分区视图允许用户将大型表中的数据分散到不同机器的数据库上,用户不需要知道直接访问哪个基础表而是通过视图访问数据,在开发上有一定的透明性。但是并没有简化分区数据集的管理、设计。用户使用分区视图时,必须单独创建、管理每个基础表(在其中定义视图的表),而且必须单独为每个表管理数

据完整性约束,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且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使用自增列,不能有大数据对象。对于全局查询并不是并行计算,有时还不如不分区的响应快。 库表散列 在开发基于库表散列的数据库架构,经过数次数据库升级,最终采用按照用户进行的库表散列,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自己业务逻辑进行的,没有一个通用的实现。客户在实际应用中要投入很大的研发成本,面临很大的风险。 面对海量数据库在高并发的应用环境下,仅仅靠提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分布式网格集群通过数据分区把数据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中。查询可以由多个服务器上的CPU、I/O来共同负载,通过各节点并行处理数据来提高性能;写入时,可以在多个分区数据库中并行写入,显著提升数据库的写入速度。

(完整版)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表.docx

成员:李典1000505030 王欣 1000505031 谭宇 1000505032 李斌 1000505033张俊刚 1000505034 邓晓峰 1000505035 何连峰 1000505036 王相忠 1000505037 李宝 1000505038

数据库名: HRManagement 1.部门表 (Sections) ID,名称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SectionID ID Nvarchar(2)No主键 SectionName部门名称Nvarchar(20)No唯一 2.职位表 (Positions) ID,名称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PositionID ID Nvarchar(2)No主键 PositionName职位名称Nvarchar(20)No唯一 3.性别表 (Sexs) Id,名称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SexID ID int No主键 ,自增 SexName性别名称Nvarchar(4)No唯一 4.民族表 (Nations) Id,名称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NationID ID int No主键 ,自增NationName民族名称Nvarchar(16)No唯一 5.学历表 (EduBackgrounds) Id,名称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EduBackgroundID ID int No主键 ,自增EduBackgroundName学历名称Nvarchar(10)No唯一 6.员工表 (Staffs): Id,,姓名 ,性别 ID,职位 id,学历 id,生日 ,照片 ,籍贯 ,现住地址 ,民族 id,联系方式, 工作年限 ,部门 id,毕业院校 ,专业 字段说明类型可空备注 ID ID Int No主键,自增 StaffID职工编号Nvarchar(8)No组合项:部门 ID+ 职位 ID+数字标识StaffName姓名Nvarchar(10)No SexID性别 ID Int No外键 PositionID职位 ID Varchar(4)No外键 EduBackgroundID学历 ID Int No外键 Birthday生日Nvachar(9)No Picture照片Image No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字典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字典 一、数据流定义 (1)数据流名称:员工情况 位置:员工 定义:员工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学历+职称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员工具体录用情况来确定 说明:要对每一位被聘用的新员工进行唯一编号 (2)数据流名称:奖惩情况 位置:员工 定义:奖惩情况=员工流水号+奖惩类型+奖惩金额+奖惩年月日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说明:要对每一次的奖惩记录进行唯一编号 (3)数据流名称:奖惩批复情况 位置:上级 定义:奖惩批复情况=奖惩类型+批复部门号+批复原因+批复日期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说明:此项在应用中,可以省略 (4)数据流名称:调动情况 位置:员工 定义:调动情况=员工号+调动前职位+调动后职位+调动日期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说明:一个号和对应调动日期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调动情况 (5)数据流名称:调动批复情况 位置:上级 定义:调动批复情况=批复部门号+批复原因+批复日期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说明:批复原因可省略 (6)数据流名称:上班刷卡 位置:员工 定义:上班刷卡=员工编号+上班时间+刷卡机号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规模情况来确定 说明:上班刷卡时间会汇录到员工出勤记录中 (7)数据流名称:下班刷卡 位置:员工 定义:下班刷卡=员工编号+下班时间+刷卡机号 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规模情况来确定 说明:下班刷卡时间会汇录到员工出勤记录中 (8)数据流名称:工资查询 位置:员工 定义:工资查询=员工编号+基本工资+奖金+罚款+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发薪日期数据流量;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说明:根据员工号和发薪日期可唯一确定一个工资记录

分布式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班级: 姓名: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成绩:____评阅教师:_____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4)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4)

1.2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5) 1.3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5) 1.4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发展动向 (5) 第二章分布式数据库理论 (7) 2.1分布式数据库理论 (7) 2.1.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有关概念 (7) 2.1.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7) 2.1.3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片 (9) 2.1.4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布 (9) 2.1.5数据分布设计策略 (10)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13) 系统功能设计 (13) 系统结构设计 (13) 系统概念设计 (14) 系统逻辑设计 (14) 系统物理设计(表设计) (14) 第四章系统实现 (19) P OWER B UILDER开发工具简介 (19) P OWERBUILDER 9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 (19) 编码规范 (20) 应用程序对象A PP_MAPBEX (20) 具体窗口的实现 (21) 摘要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正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推动和实践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生活在的应用,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本系统为简易的分布式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 本系统采用了Power Builder9+SQL2000的结构来开发程序。Power Bulider(以下简称pb)做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和程序界面开发工具,pb具有功能强大,集成性好的优点,很适合小型系统的应用开发和界面开发。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2000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使用相当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含一套图形工具,如服务器管理(用于启动和关闭数据库服务)、企业管理器(用于创建和修改数据库及备份数据库等)和查询分析器(用于交互执行Transact-SQL 语句和过程并提供图形查询分析功能)等。本报告说明了整个系统从分析到设计再到实现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 PB+SQL2000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开发课程设计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系(部)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12级计本1班 姓名薛永刚 学号2012020181 指导教师昕 2014年 6 月9日

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开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容及要求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容:1、分析与流程设计; 2、相关程序设计、实现、调试; 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要求:人事管理是每个公司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人事管理事务繁杂,所以也是公司耗时最多的工作。人事管理的计算机化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设计适合其需要的人事管理系统。便于公司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竞争力。使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形成数据表,进行数据查询存储。 二、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 1、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2、数据库备份文件 三、进程安排 设计工作4学时 实现与调试16学时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8学时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烨,中元. C#编程及应用程序开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岩. SQL Server 2000系统管理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百敬,巧玫.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薛永刚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级省市725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空前的发展,人事管理是每个公司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由于人事管理事务繁杂,所以也是公司耗时最多的工作。人事管理的计算机化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主要对企业员工的信息以及跟人事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集中的管理,便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员工信息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形成数据表,进行数据查询存储。 关键词:企业人事管理;员工信息数据库;存储 1 系统概述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空前的发展,人事管理是每个公司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由于人事管理事务繁杂,所以也是公司耗时最多的工作。人事管理的计算机化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主要对企业员工的信息以及跟人事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集中的管理,便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员工信息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形成数据表,进行数据查询存储。 本文按照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采取了事先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最后进行数据库详细设计的法,完成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最终,在SQL SEVER 2000完成的人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员工基本档案的管理、奖惩记录的管理、出勤记录的管理、职务调动记录的管理、工资管理、请销假管理。 2 需求分析 2.1用户需求 因为此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多数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管理公司部人事而开发的,它仅仅是提供给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就是说用户角色都是单一的,他们都是系统的管理者,享有平等的权限.系统管理员点击用户管理,可以对用户信息表进行查询,编辑,删除,添加新用户等操作。合法用户在成功登陆系统后可以进行系统的整体操作. 通过对现行人事管理系统的调查,明确了人事管理系统由档案管理、职务调动管理、奖惩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请销假管理组成。系统功能的主要描述如下。 (1)员工档案管理 1)对公司里所有员工进行统一编号;将每一位员工的信息保存在员工档案记录中。 2)对新聘用的员工,将其信息加入到员工档案记录中;对于解聘的员工,将其信息从员工档案记录中删除。 3)当员工的信息发生变动时,修改员工档案记录中相应的属性。 (2)员工职务调动管理 对公司里所有员工的职务记录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员工调动前后的具体职务,以及调动时间。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2建设目标及建设容 第二章、需求分析 1.3功能要求 1.3.1数据采集整合 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整合服务,进行整理后,汇入统一的系统数据库存储。其处理过程可监控,可回溯,可重新采集。系统详细记录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整合规则,提供编辑处理。 数据采集主要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 文档:采集存储各种文件、预案; 2. 视频:采集存储各种演戏视频。 3. 地图:采集存储各种地图数据。 1.3.2数据查询应用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基础之上,根据用户权限提供定制的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可定制信息的展示容,具体的详细页,这些功能只需分配给某具体用户,即可直接使用。支持查询条件,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地图、文档、视频等容进行查询。

系统能提供强大的搜库功能,用户输入一定条件后,系统可在整个数据库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系统既能够实现简单的指定查询功能,又能够实现复杂的条件组合查询功能,既可实现精确查询,又可实现模糊查询。 利用现有采购的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地理信息关联数据库,结合大队的工作方法,实现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的关联,实现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1.3.3系统统一日志 日志是指系统或软件生成的记录,通常采用字符形式或标准记录形式。本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日志信息,这些信息要存放到数据库中,作为整个系统的统一日志的一部分。 统一日志的功能包括日志的统一存取、分析查询、集中管理和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统一日志服务的统一存取功能为系统提供统一的日志存取接口。该接口利用消息传输服务将各应用的日志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有效的管理查询提供方便,同时简化了软件的日志操作流程。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查询接口,支持多种方式和快速的日志查询功能。通过按不同方式的日志查询结果,可以利用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日志的导出、删除(经认证授权的管理员才可以执行删除操作)等日志管理功能。该功能可在系统管理席位上为管理人员提供日志管理功能。 1.3.4用户权限管理 具体分析系统的实际需求,具有相同应用需求的用户归入角色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对角色统一分配权限,即根据不同角色的应用需求将系统功能进行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