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临床中胰腺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临床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有胰腺炎的患者常因为腹部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腹部胀气等症状前俩医院就诊。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胰蛋白酶增高所导致的。
胰腺位于富强中腹膜后位气管、与后腹壁紧挨着,后伏笔有较多的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组成,所以一旦一线出现炎症后,就会刺激腹部的神经丛,从而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发生。
那么您知道患有胰腺炎后,其主要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有哪些吗?如何知道自身胰腺出现了炎症性反应呢!本文则重点针对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展开分析。
认识胰腺炎应注意的事项,先分析如下:一、带你了解胰腺炎的分类胰腺出现炎症性反应后,一般分为几种类型,可分为急性胰腺炎以及慢性胰腺炎两种类型。
其中当发生急性胰腺炎后,又可详细划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中度急性胰腺炎以及重度急性胰腺炎几种类型,轻度胰腺炎较为多见化,一般可自愈、小部分患有该疾病的人群可呈现进行性发展的趋势。
而另外两种中、重度胰腺炎的患者一般较为少见,部分患者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出现。
当发生慢性胰腺炎的时候,又可详细划分为三种类型:(1)慢性钙化胰腺炎;(2)慢性阻塞性胰腺炎;(3)慢性炎症性胰腺炎。
当胰腺组织出现纤维化的时候,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恶化的趋势,从而会造成胰腺不可逆的功能性损害。
二、胰腺的作用及什么是胰腺炎胰腺位于人体的上腹部,置于胃部的后边,该脏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分泌气管,其主要分泌胰岛素、消化酶、胰蛋白酶以及调节血糖维持平衡的作用。
该脏器在分解消化蛋白质中起主要的作用功能。
所谓胰腺炎患者,主要是由胰腺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下所引起的疾病,当患有急性胰腺炎后,患者的胰腺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充血、出血、坏死的情况发生。
三、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一)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当患有急性胰腺炎后,患者发病比较急,且在发病时,会出现严重的腹膜刺激征,从而出现上腹疼痛的症状发生,且当出现急性腹膜炎后,则疼痛性质会向患者的将背部呈现出放射性疼痛,患者自身会感觉到上腹部以及自己的后腰背部出现束带的感觉。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47页】

诊断
我国2005年慢性胰腺炎指南
1)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2)病理学检查 3)影像学上有慢性胰腺炎的胰胆改变征象 4)实验室检查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依据 第1项为诊断必需,第2项为阳性可确诊,1+3可基本确诊, 1+4为疑似患者。
前提:排除胰腺癌!
鉴别诊断
胰腺癌: 鉴别诊断甚为困难。
病因和发病机制
6)高钙血症
约8-12%甲旁亢患者发生CP; 机制:钙沉积形成胰管钙化,阻塞胰管;钙能促进无活性 的胰蛋白酶转变成活性胰蛋白酶,促发自身消化;钙可直接影 响胰腺腺泡细胞的蛋白分泌。
7)高脂血症
亚家族性高脂血症中I、IV、V型易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 可能机制:过高的乳糜微粒血症使胰腺的微血管阻塞或胰 腺中发生黄色瘤;胰腺毛细血管内高浓度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 大量分解,所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毛细血管栓塞或内膜 损伤。
优点:对主胰管内有局灶性狭窄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对 CP有诊断价值。
缺点:侵入性操作;费用高。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及其相关技术: 2)内镜超声(EUS): 优点:克服了肠道气体和肠壁脂肪的干扰;显示主胰管异
常、胰石和钙化灶,对炎性假瘤的诊断亦较好;敏感性、特异 性均高于85%;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收集胰液做功能性 检查;
需注意CP合并胰腺癌的情况!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1)控制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2)慢性酒精中毒---最主要病因
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目前占34.58-35.4% 机制:酒精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和低蛋白血症,造成 胰腺实质进行性损伤和纤维化;酒精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腺 对CCK刺激的敏感性,使胰液中胰酶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Ca2+浓度增高,形成形成小蛋白栓阻塞小胰管。
慢性胰腺炎临床治疗观察

走神经反射性作用于 胃肠系统 。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 出无痛 性, 主要原 因: ① 老年人 的冠状 动脉常有不 同程度 的管腔狭窄 , 当心肌发生新梗死 的面积 一般 不大 ; ② 老年人 心脏植 物神经衰 变, 从 而对 疼痛 的敏感度 降低 ; ③心肌 梗死后心 脏血液输 出量 下 降, 造成脑组织供 血不 足 , 使痛阈升高。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还 有临床表现不显著 的特点 , 这是 因为 老年人 冠脉病变严 重 , 多支 病变多 , 复杂病 变多 , 侧支循环 多 。 其这一特点给诊 断带来较 大困难 , 使得 以患者症状来诊 断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的可靠性较差。 应综合患者症状 、 心 电图、 心肌酶 三项指标来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作出诊断。由于急性心肌梗死
■ 嘧露自自固
激动 、 过度疲劳外 , 主要还有饱餐 、 用力排便 、 熟睡 、 寒 冷等。本 文证实 了老年急性 心肌梗 死与 6 0 岁 以下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 特 点有较大差异 : 非老 年患者有 明显 的胸 痛感 觉 , 而老年 患者
患者身上 出现腹部不适感 , 是 因为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可刺激迷 的价值1 3 ] 。
较 佳 的疗 效 。
相应饮酒 时间 ; 是否有胰腺创伤史 及腹部手 术史 ; 明确患者 有 无先天性胰管异常 ,有无相关遗传因素或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结合相应 辅助检查 , 明确患者胰管变化 , 有胰 管扭 曲、 扩张, 胰 腺钙化 , 促胰泌 素试 验阳性 , 胰腺组织学 检查具备 相应 的慢 性 胰腺炎的临床特征 。 联合临床 表现及相应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 断慢性胰 腺炎 田 。 2 . 2 治疗方法 发病早期患者没有 明显 的症状 ,疼痛较 轻, 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 主要有抑酸 、 补充胰酶 、 止 痛、 控制血
慢性胰腺炎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慢性胰腺炎日常护理注意事项根据我国多中心对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数据统计可知,慢性胰腺炎有着13/10万的患病率。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这一比例要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也表现出来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
同时,这一病症在涉及各个地区都存在,并且其发生并没有显著的规律。
1、慢性胰肠炎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1.1腹痛慢性胰肠炎患者中上腹持续性钝痛或者隐痛是很常见的,并且在右上腹或者左上腹疼痛方面更加偏重。
大约有90%以上的慢性胰肠炎患者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腹痛,在不是饮酒引起的腹痛表现上发作次数大约为间隔数月或者数年。
1.2腹胀慢性胰肠炎以上腹饱胀最为主要和常见,其中更加明显的腹腔积液时出现的腹胀。
同时,还表现为其他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乏力等,胰腺功能受到损伤的患者常见的就是腹胀,并且还会对糖代谢功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1.3腹泻慢性胰肠炎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上有着显著的缺陷,很容易引发脂肪泻,粪便中增加脂肪量、吸收障碍等都是最为常见的表现,并且还会引起粪便中脂肪含量过多,呈现出油花样式的腹泻。
1.4其他症状慢性胰肠炎在初期的时候表现为中度发热,一般在38℃左右。
对于合并胆管炎患者,还会伴随出现寒颤和高热或者伴有糖尿病等的症状。
胰腺纤维化或者囊肿还能够对脾静脉造成压迫,进而使上消化道出血和合并消化性溃疡同时出现。
2、慢性胰腺炎的类型2.1酒精性慢性胰腺炎酒精性慢性胰肠炎的患者中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是最为常见的,一般情况下这类男性患者每日对于乙醇的摄入量平均要超过80g,而女性患者每日对乙醇的摄入量平均要超过60g,大多数患者的酗酒时间比较长,尤其是超过两年以上的群体。
2.2胆源性慢性胰腺炎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经常会受到胆系结石的影响,由此导致胰液的分泌不通畅,再加上对其分泌不足有着长期的刺激,很容易引发胰腺慢性炎症,并且改变胰腺炎症。
同时,在有既往慢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胆道系统也是比较常见的。
2.3遗传性慢性胰腺炎大多数遗传性慢性胰腺炎患者都带有相应的遗传家族史。
胰腺炎的症状和治疗原则

胰腺炎的症状和治疗原则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和治疗原则各不相同。
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胰腺炎的症状及其治疗原则。
一、胰腺炎的症状1.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剧烈而持续性的上腹或中上腹部持续性胀闷、压迫感,并向左肩胛区放射。
该区域可出现明显的压及反跳触痛。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消化道及全身中毒表现。
2. 慢性胰腺炎的典型三联征慢性胰腺炎典型三联征包括:阵发性上腹部剧作样绞痛、由餐后突然发作且平卧位时较剧,乏汗提神活动即能消失;进行眼底检查可见到多数为微血管新生导致真小动脉瘤形成的视网膜出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者反复发生肺栓塞。
二、胰腺炎的治疗原则1. 保持胰腺功能静息,减轻胰腺负担首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完全禁食以减轻对胰酶的刺激,同时给予静滴液体营养支持。
而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则需要适量进食低脂、低纤维的饮食,并使用酶制剂辅助消化。
2. 积极控制疼痛和恶心呕吐对于急性和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控制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镇痛剂进行缓解。
另外,在急性发作期间,抗恶心药物和止吐药物也可以帮助减轻不适感。
3. 预防并治疗并发症胰腺炎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感染、脓肿、胆总管狭窄等,因此预防并治疗并发症非常重要。
通过抗生素治疗和积极的支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4. 引流和手术干预在一些严重的胰腺炎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引流和手术干预。
胰腺引流术可避免炎性渗出物积聚,减少感染机会。
而手术干预则对于出现胆源性疾患或严重胰腺坏死的患者可能是必须的选择。
5. 个体化治疗计划最后需要指出,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并注意监测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了解胰腺炎的症状及其治疗原则对于确诊和有效管理这一消化系统障碍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静息、控制疼痛和恶心呕吐、预防并治疗并发症、进行引流和手术干预以及个体化治疗计划,医生可以为胰腺炎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和生活质量。
慢性胰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胰腺炎指胰腺腺泡和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
临床上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持续性胰腺炎两种类型。
一、腹痛常见,占90%左右,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双侧季肋部、前胸、肩胛等处放散。
二、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量多,色淡,有恶臭。
三、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10-20%患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约50%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本文将介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体重下降等。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常呈顽固性、持续性,并可放射至背部。
消化不良表现为脂肪泻、脂肪泻和腹胀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糖尿病等并发症。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胰腺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发现胰腺的炎症、囊肿、钙化等病变。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结石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胰蛋白酶等指标。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慢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检测血糖、血清钙、血清镁等指标,帮助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
四、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内镜超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胰腺的病变,包括炎症、囊肿、钙化等,并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此外,内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治疗性操作,如引流、扩张等,缓解患者的症状。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3)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4)内镜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
只有同时符合以上标准,才能确诊慢性胰腺炎。
六、结语。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胰腺炎的症状及治疗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这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患病的胰腺通常会有水肿、充血,甚至一些患病严重的胰腺可能会出血、坏死。
随着现代临床科技发展,对于胰腺炎的治疗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人们对于胰腺炎的基本症状并不了解,这导致通常到医院就诊的病人病情都相对严重,使得胰腺炎的症状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增加了内科疾病的治疗压力。
下面让我们对胰腺炎的一些基本症状以及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
1.胰腺炎的基本症状。
在临床治疗中,胰腺炎通常分为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两种,这两种疾病有着不同的症状。
1-1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在急性胰腺炎犯病之前,患者在生活中往往都会存在经常性的暴饮暴食,或者曾经患过胆道方面的疾病。
在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病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型和出血坏死型,其中出血坏死型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率较低,但是该类型疾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一般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都会出现以下症状:患者常会出现休克症状,例如脸色苍白、全身性出冷汗、脉搏跳动变轻、血压降低等等。
导致患者休克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由于胰液向外溢出,胰液会直接接触腹膜,并对其产生刺激,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胰腺部分组织以及腹腔内部出血;胰腺部分组织细胞出现坏死,由蛋白质分解所导致的机体中毒等。
如果休克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出现严重的腹部疼痛。
腹痛往往出现于患者的中上腹部,有的患者也会出现疼痛向腰背部呈带状扩散的情况,但患者可通过向前弯腰或者坐下时身体稍稍往前倾的方式来暂时缓解疼痛。
这种疼痛常常在大量饮酒或者过量饮食后突然发作,不同的患者出现疼痛的程度不一样,轻者多为钝痛,严重的多半表现出长时间的绞痛。
患者也会出现干呕、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会呕吐出胃内的内容物,有时甚至会吐出大量的胆汁,在呕吐之后患者的腹痛并没有得到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081-02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较为困难,老年人慢性胰腺炎尤为突出。
由于其临床表现常类似于急性胰
腺炎或其他腹痛疾病,故易致漏渗。
为提高对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住院
的6例病例,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范围63~84岁。
职业:干部和家务各2例,农民和
工人各l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并经手术和病理活检证实。
病因与胆系结石和感染有关者4例(4/6),其中胆囊及胰腺术后发生者2例。
病因不明者2例。
起病均急,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其中位于左上腹或上腹者5例(5/6),下腹者1例;性质为持续性阵发加剧者4例,腹痛似束带样者或转移性者各1例,程度轻或重者各3例。
6例中发生休克者1例,恶心呕吐者5例(5/6),低~中度发热者3例,黄疽者2例。
体征主要表观为腹部压痛,程度轻者4例(4/6),盈者2 例;出现腹肌紧张与反跳痛仅1例,
另l例可疑。
腹水者1例。
实验室检查有血或尿淀粉酶增高者2例,血清Ca2+和K+ 降低者1例,血糖增高者2例,均
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多数患者ECG显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ST段下降,T波低平。
腹部平片显示肠道少量积气。
入院诊断正确1例,诊断急性胰腺炎3例,胰腺癌及急性阑尾炎各l例,均在手术中发现为
慢性胰腺炎。
6例中并发糖尿病2例(2/6),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1/ 6),但预后均尚好。
2 讨论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或持续腹痛以及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
慢性胰腺炎
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
1963年马赛第一届国际使腺炎会议将慢性胰腺炎分为两种。
慢性复
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无痛性胰腺炎。
1984年马赛第二届国际胰腺炎讨论会一致通过了胰腺炎的
修订分类,慢性胰腺炎又可分为三类;①慢性胰隙炎伴灶性坏死;②慢性胰腺炎伴节段性
或弥散性纤维化;③慢性胰腺炎伴或不伴钙化(结石)。
本文6例患者在手术中被发现胰腺质
地变硬,表面呈结节状。
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腺体呈慢性炎症,局灶性水肿和坏死,结合临床
表现呈反复急性发作,可证实系慢性胰腺炎。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①发病急、病情蓬本文6例起病均急,症状较重,如反复发作恶心呕吐,易出现腹水和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6例中有1 例出现休克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SteSrkel报道急性出血坏死性胰
腺炎90%发生在慢性胰腺炎基础上。
慢性胰腺炎是重症胰腺炎的病理基础,故对老年人不明
原因的上腹痛应予警惕,防止胰腺炎发展成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另外,对老年人的处理也
应及时,注意纠正脱水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②腹部表现较轻微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较迟钝,上腹痛可轻微或不明显,加之常无腹肌紧张和
反跳痛,易致漏诊。
③脂肪泻与糖尿病发生率高由于本病胰外分泌不足,可出现脂肪泻、消化不良及脂溶性维
生素缺乏症。
本文有1例慢性腹泻和消化不良长达9年。
老年人胰腺β细胞功能低下,如患
有慢性胰腺炎更易发生糖尿病。
本文有2例发生糖尿病。
因此,当老年人长期发生不明原因
的腹泻以及糖尿病时,应考虑是否患有慢性胰腺炎,特别是两者合并发生则更具诊断意义,
应进一步行大便性状、血糖、糖耐量及胰腺功能等检查。
④常伴有多脏器损害老年人各脏器处于衰退期,易受垒身因素影响。
常见的病变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休克、腹水、肝功能异常、胆结石和胆系感染等,故临床表现复杂多
样,甚至可成为主要表现。
⑤漏诊率高本病虽呈反复发作性,但询问病史时老年人往往叙述不清或既往诊断不明。
故常
作出急性胰腺炎或其他诊断。
本文5例均在手术后作出正确诊断,显示本病易漏诊。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处理应防治胆系疾患、高钙和高脂血症。
采用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暴饮
暴食,禁酒。
在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同急性胰腺炎。
间歇期可间断服用利胆药。
胰源性腹泻可
限制脂肪摄入,补充胰酶片、脂溶性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索B12等。
有糖尿病者作相应处理。
重点应注意处理老年人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老年人应以内科治疗为主,如反复发作难忍腹痛和阻塞性黄疸、胰腺囊肿、十二指肠梗阻、
脾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可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基本上包括胰管引流和胰腺切除术。
后者仅
适应晚期病变,术后用胰岛素及胰酶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