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合集下载

目前胰腺癌外科治疗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目前胰腺癌外科治疗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目前胰腺癌外科治疗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杨尹默;赵玉沛【期刊名称】《中华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54)006【摘要】在目前微创、循证医学、多学科协作团队等理念的指导下,外科医师在注重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倡开展对可能切除的胰腺癌及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个体化应用胰肠吻合术式,提高吻合质量,减少并发症.在精准医学体系下,标准与规范化的治疗模式仍具现实及指导意义.%Nowadays surgical technologies develop fas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multi-disciplinary team and other ideas.However,the long-term outcome of pancreatic cancer remains dismal.In addi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 rate,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fter surgery.Clinical studies of neoadjuvant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are advocated.Various types of pancreaticojejunostmy should be applied individually to improve the anastomosis quality and to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n the system of precision medicine,standardized surgical treatment pattern remains important.【总页数】3页(P401-403)【作者】杨尹默;赵玉沛【作者单位】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我国目前乳业发展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J], 生庆海;王蔚新2.浅谈目前监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J], 刘洪栓3.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J], 杨镇;裘法祖4.胰腺癌外科治疗目前关注的几个问题 [J], 区金锐;侯宝华;王慧玲5.目前胰腺癌外科治疗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J], 杨尹默;赵玉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医学: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地探讨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提高治 疗效果。
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引入更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同时,新的药 物和治疗方法也可能被开发出来,为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04 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挑 战与展望
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风险
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通常涉及复杂的手术,因此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这些风险 包括术中出血、感染、器官损伤等。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是常见的,包括术后出血、感染、胰瘘、胃排空障碍等。这些并发症 可能延长恢复时间,增加治疗难度。
疾病复发与预防
疾病复发
术后康复与护理
饮食调整
术后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的饮食计划,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会建议适当的运动康复计划,以促进术后恢复和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
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支持在术后康复中也非常重要 。医生、护士和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抑郁情绪。
感谢您的观看
康复
指导患者逐步恢复饮食,进行必要的药物手术指征
药物治疗无效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缓解症 状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是有
效的治疗手段。
并发症严重
当慢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 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管狭窄或 阻塞时,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疑似恶变
对于疑似恶变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以避免病情 恶化。
手术方法
胰切除术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

体化的综合治疗,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长期预后。 九、慢性胰腺炎并发症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胆 道和十二指肠梗阻、胰源性胸(腹)水及胰源性门静 脉高压,通常需要外科治疗解决。2008版指南中仅 介绍了胰腺囊肿的处理,此次修订增加了其他几种
并发症的手术处理方法。
十、随访 慢性胰腺炎确诊并经治疗后,病情可相对稳定 或持续进展,“指南”添加了随访部分的内容,明确 指出需要定期随访并列出了推荐的随访内容。
resonance
胰腺炎诊治指南(讨论稿)》。近年来随着慢性胰腺
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及其基础及临床领域研究日益增 多,2008版指南已不能适应临床诊治的需求。胰腺 外科学组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参考 国际相关指南,对现有指南进行修订,经学组全体成 员共同讨论审阅,通过小组讨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读巡讲等形式广
切开成型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的报道较
多,对早期病例有一定的疗效,“指南”中予以体现。 但在缓解疼痛、纠正胰管狭窄等方面,尤其是远期效
果方面,外科手术较内镜治疗仍具有明显优势。
八、外科治疗
随着内科和内镜治疗的发展,慢性胰腺炎治疗 的效果不断改善,但对于顽固性疼痛,胰管狭窄、结
石伴梗阻,合并假性囊肿、胆道十二指肠梗阻、胰源 性胸腹水及胰源性门静脉高压,以及不能排除恶性 病变的患者,手术治疗仍然占重要地位。当前强调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病因、胰腺病变特点及术 者经验等因素,选择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手术治 疗的原则是采用尽可能简单有效的术式缓解疼痛、 纠正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术中应尽可能 保留胰腺组织避免内外分泌功能不足。 在手术方式方面对2008版指南内容做了较大 改动,目前慢性胰腺炎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神经切 断手术、胰管引流手术、胰腺切除手术和联合手术 (胰腺切除+引流术)四大类。神经切断手术单纯

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术式分析

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术式分析
[4]赵法之,谢思明,陈拥华,等.慢性胰腺炎病变类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1):7-10.
总之,慢性胰腺炎复杂的病理改变、肿块、对邻近组织的压迫、不能排除恶性改变、胰管不扩张等因素,均促使医生寻求切除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主要限于胰腺头部的病变,传统的手术方法是Whipple手术,此手术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均较高,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亦是其缺点;Longmire的保存胃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避免一些缺点,故受到注意。慢性胰腺炎切除术出现一些保存胃和十二指肠的手术方法,但这些手术方法均较复杂,更重要的是此等手术远期疗效的最后评定有待更多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马瑞亮,潘丽娜,赵峰.慢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2):111-112.
[2]李冠群.慢性胰腺炎手术方式的选择与评价[D].首都医科大学,2012.
[3]田孝东,高红桥,陈国卫,等.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选择[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4):263-267.
1.2方法
多采用全麻,仰卧位,上腰部垫高或抬高。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上腹(脐上)横切口,或者上腹L形切口。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两种主要手术方式即引流手术和部分胰腺切除手术。有患者行部分胰腺切除手术14例,患者行引流术12例,患者行胰尾空肠吻合手术2例。
1.3疗效评价
痊愈:患者术后随访腹痛、腹泻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术式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方法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总治疗结果,痊愈2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胆漏1例。结论:引流和切除是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的两个手段。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及症状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发表时间:2012-03-21T14:33:36.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孙兵[导读] 有些患者胰腺炎症主要累及腺体和胰管的细小分支,而主胰管无明显的改变。

孙兵(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慢性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胰腺弥漫性或限局性炎症。

由于炎症持续不断地发展,导致腺体发生了一系列复杂、不可逆的损害,并在临床上表现出进行性的内、外分泌功能衰退及多种临床症状。

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致病因素有所不同,疾病亦各具特点。

因诊断方法、诊断标准的不同,统计的发病率有较大差异。

但一般认为在法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国家,慢性胰腺炎发病率较高。

我国关于慢性胰腺炎的报道较少。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体重下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衰退,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所见。

必要时需剖腹探查方可确诊。

有些患者胰腺炎症主要累及腺体和胰管的细小分支,而主胰管无明显的改变。

如按上述影像诊断标准难以对此类患者做出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针对此种情况有人提出按炎症主要累及胰管的部位,将慢性胰腺炎分为“大导管”和“小导管”两种炎症类型,并发现各自在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均呈现不同特征。

2 外科治疗据统计,约28%~67%的慢性胰腺炎患者需手术治疗。

在一组多中心大样本的资料中,48%的患者接受了手术。

其中40%~47%为酒精性慢性胰腺炎,20%~30%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2.1 慢性胰腺炎的手术适应证(1)各种治疗难以控制的顽固性腹痛。

(2)合并梗阻性黄疸、胆石病者。

(3)直径>5cm、临床上有明显症状和出现感染、出血、破裂及消化道梗阻的胰腺囊肿。

(4)胰腺脓肿、胰瘘。

(5)不能除外癌的诊断。

(6)合并十二指肠、结肠梗阻。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诊治体会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诊治体会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 )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胰腺组织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胰腺萎缩,呈不规则结节样硬化,胰管狭窄伴节段性扩张,伴有胰管结石、假性囊肿形成。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

CP 的治疗目前可以选择药物、内镜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外科治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外科治疗术式繁多,如何正确把握手术指征,评价各手术方式相对风险及治疗效果,尚缺少大宗的病例报道。

本文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CP 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诊治经过,拟为CP 的外科治疗提供相关经验。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21例CP 患者资料。

纳入排除标准:①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胰腺炎;②在本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③排除仅行胰腺穿刺活检手术及假性囊肿内引流的患者。

手术指征:①引流术(胰管⁃空肠侧侧引流术,Partington 术):主胰管扩张伴胰管结石,可伴有主胰管狭窄,不伴有炎性肿块;②切除手术:合并胰腺炎性肿块或多发性分支胰管结石难以取尽者,伴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怀疑合并恶性病变需要行根治性切除;③切除+引流:同时合并有上述两种情况。

1.2方法分析指标主要包括:①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症状、合并症等;②术中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③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情况:胰瘘、出血、胃排空障碍(DGE )、腹腔感染等;④术后病理、随访结果。

胰瘘、胆瘘、术后出血、DGE 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Pan⁃creatic Surgery ,ISGPS )诊断标准,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

按照2016年ISGPS 胰瘘定义[1],胰瘘纳入更具临床意义的B 级、C 级胰瘘,排除A 级生化瘘。

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①疼痛评分采用Izbicki 疼痛评分系统[2],该系统包括疼痛频率、疼痛VAS 得分、口服止痛药物及劳动能力丧失4个部分。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
陈戎;乔安意;钱以德;杨星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年(卷),期】2005(5)3
【摘要】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胰管阻塞、胰管结石、顽固性疼痛、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常伴有胰管的全程扩张,特别是当阻塞位于胰腺头部时:有时胰管亦可以呈多数性的狭窄,临床表现多为持续性腹痛,可伴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病理改变为局部性或弥漫性硬化性改变和内、外分泌腺永久性的破坏。

此类病人晚期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Puestow胰管-空肠吻合术为主要措施。

作者1997~2002年共治疗7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67-167)
【作者】陈戎;乔安意;钱以德;杨星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15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南京,210002;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150;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广州,510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
【相关文献】
1.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J], 佘勇;吴刚
2.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附116例报告) [J], 张雷达;马宽生;胡鹏;王槐志;陈耿;别平
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 [J], 张永胜;尹晓庆
4.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J], 支永发
5.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合并Ⅱ型糖尿病1例报告 [J], 张俊;乔安意;陈晓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
彭勇;马海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16(28)7
【摘要】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性和纤维化病变,主要表现为胰腺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和内、外分泌功能的永久持续丢失以及顽固性疼痛.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治疗方法是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关键环节.理想的手术方案不仅需要缓解疼痛、引流胰管、治疗邻近器官梗阻性并发症,还需要最大可能保存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保证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引流胰管类、切除部分胰腺组织类、以及引流+切除联合三大类手术,其中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标准术式.本文就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作一评述.
【总页数】6页(P894-899)
【作者】彭勇;马海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1
【相关文献】
1.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刘施材;赖大年
2.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 [J], 张永胜;尹晓庆
3.急慢性胰腺炎第10讲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J], 张洪义;肖梅;孔亚林
4.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 [J], 张翔;廖泉
5.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J], 庄岩;田孝东;高红桥;杨尹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788-04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杨尹默,马永蔌,高红桥,庄岩【摘要】慢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可逆的炎症过程、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和进行性丧失的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

其病理学改变包括胰腺实质的纤维化、胰腺导管的解剖性狭窄与扩张、可并发胰腺实质的钙化或胰管结石等。

酗酒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评价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效果的标准是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术式包括引流手术(Peustow手术,Partington and Rochelle手术等)、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手术以及上述两种术式的联合(Beger手术,Frey手术等)。

由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随意而为,在选择内科、内镜或外科特别是外科何种术式做为病人治疗的途径时,应对上述方式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个体化应用,使病人最大获益。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个体化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吗:AThe surgical managements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dures YANG Yin-mo,MA Yong-su,GAO Hong-qiao,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The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angyinmo@ Abstract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usually characterised by a persistent inflammtory process,recurrent painful attacks andprogressive loss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and exocrine func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 encludes fibrosis of the parenchyma, anatomic stricture and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with or without calcification or stone.It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the abuse of alcohol.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a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the degree of symptomatic relief.The surgical management aimed at the pancrease includes simple drainage procedures(Peustow procedure,Partington and Rochelle procedure,et al),resections of different extent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Beger procedure,Frey procedure,et al).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mptomatology,pathology and radiology,the managements would be diversified.Whether surgery,endotherapy or other modalities are applied, individu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kept in mind.Keywords chronic pancreatitis;surgical management; endotherapy;individualization慢性胰腺炎以胰腺不可逆的的纤维化为形态学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所致的相应症状。

西方国家70%~90%的病人为酗酒所致,此外尚有胆石、自身免疫、高能量饮食摄入、吸烟等致病因素,仍有部分病人原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前虽有明显增加,但较另外两种胰腺疾患即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而言,无论在发病率或危害程度方面,慢性胰腺炎均不及前者,故而重视不足,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较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有较大差距。

此外,病人由于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差异,形态学学表现各异,临床症状也是轻重不一,且与影像学表现多有不一致之处,加之病人多有酗酒等精神依赖性表现,导致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复杂性。

此症病人据不同症状及形态学表现可分别经消化内科、内镜及外科医师诊治,致使目前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混乱。

各种治疗手段有各自优势,但也均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胰腺纤维化的不可逆,即所有治疗手段仅为对症性质。

在去除病因后,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改善症状的前提下,或可会阻止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1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指征多数病人在去除病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后,经内科治疗多可改善症状,但也确有部分病人病理改变严重,内科治疗疗效差或无效,需要外科治疗。

(1)顽固性腹痛的病人,表现为镇痛药物依赖,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酗酒者以酒精的麻醉作用缓解痛感,恶性循环。

(2)因压迫或炎性反应导致的梗阻症状,如胆管下端因压迫或炎性反应狭窄,进而出现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受压可致消化道梗阻;肠系膜上静脉特别是脾静脉受压可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出血;胰管也可因狭窄、胰石等导致远侧胰管梗阻扩张。

(3)胰腺假性囊肿内镜治疗失败或难以内镜治疗者。

(4)继发于假性囊肿的内瘘或胰源性腹水。

此并发症少见,约占慢性胰腺炎病人的4%。

内瘘中以胰胸膜瘘较为常见,少见者有胰液腐蚀漏入纵膈或支气管等。

(5)胰腺病变不排除有恶性可能者,特别是对于胰头部炎性包块病人,经术前及术中检查仍难以与胰腺癌鉴别时,亦有外科干预的指征。

关于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时机,相关文献不多。

Nealon等[1]报告,相比于保守治疗的病人,外科引流手术可减缓胰腺功能损害的进度,故提倡早期外科干预。

Ihse 等[2]报告,对于梗阻性慢性胰腺炎病人,在其出现营养及代谢障碍之前手术,可使病人获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34通讯作者:杨尹默,E-mail:yangyinmo@2外科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术式数十年来,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反映出对其病理生理及治疗效果的认知过程。

20世纪40~60年代,由于经验所限及胰腺手术的自身风险,外科治疗以内脏神经切断术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切断导致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

后以较大范围的胰体尾及脾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一方面因为当时胰腺头部切除的风险过大,以其治疗胰腺良性疾患不为大多数学者接受,另外认为胰体尾部切除愈多,对病灶的消灭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愈好,但对术后内分泌功能的恶化估计不足。

在逐步认识到体尾部及脾脏对于胰内分泌功能及免疫的重要性后,逐步过渡到以引流为主要术式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手术技术及安全性的提高,特别是意识到胰头部乃为慢性炎性病变的始动部位(pacemaker),各种保留器官的胰头切除辅之以体尾部引流即联合术式占据主导,积累了大量经验。

2.1引流术式上世纪60年代,Partington及Rochelle对既往的引流术式予以改良,保留脾及胰体尾部,纵形切开胰管,再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经数十年的实践,仍为目前所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

此术式较为简便,安全性较高,最大限度保留了胰腺组织,适于胰腺萎缩、不合并有胰头部炎性包块且胰管扩张直径>7mm的病人,对疼痛的近期缓解率为75%,但远期缓解率不高,仅为50%~65%。

原因为保留了胰头部,其可继续因炎性反应导致近侧胰管的狭窄或假性囊肿形成等。

目前虽然尚无引流术式与各种切除术式在远期效果评价方面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但目前西方国家已较少开展引流术式,更多为联合术式。

2.2切除术式2.2.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优点为彻底去除了病灶,降低了复发率,不足为手术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以此术式治疗良性病变,加之周围正常脏器如胆管、十二指肠的切除,范围有过大之嫌。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亦多有应用。

2.2.2全胰腺切除术以此术式治疗慢性胰腺炎均为个案报告,多为胰腺术后出现胰瘘等并发症后再次手术时被动应用,或适于术后疼痛症状复发及其他治疗无效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随胰岛细胞移植的进展,此术式应用渐多,全胰切除后辅以自体胰岛细胞移植,可改善术后内分泌不足症状。

2.2.3远侧胰腺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局限在胰尾部或合并假性囊肿者。

胰体尾切除多可加重内分泌功能不全,对疼痛的缓解作用较差;加之对胰头部为炎症始动因素的认识,近年来此术式已很少应用。

2.3切除与引流的联合术式2.3.1Beger手术亦称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

此术式特点为在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前方离断胰颈部,切除胰头部炎性组织,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血管弓以保障十二指肠的血供。

如胰体尾部仍有节段性狭窄扩张,可纵行切开胰管,胰体尾部与残余胰头部分别与空肠吻合。

Beger 手术的优点为保留了十二指肠及胆管的连续性,去除了做为始动因素的大部分胰头组织,既能明确诊断,又可解除对胆管、血管及十二指肠的压迫,兼有对胰体尾部的引流作用,对疼痛的远期缓解率可达75%~95%,如图2所示。

此术式不足为需离断胰颈部,且需做两个吻合,技术要求较高。

2.3.2Frey手术此术式不离断胰颈部,挖除主胰管浅侧水平的胰头部组织,纵行切开胰管,胰腺创面与空肠Roux-en-Y吻合,如图3所示。

Frey术简化了Beger术的复杂性,不足为保留胰头部组织过多,特别是钩突及背侧胰腺组织,因而各种梗阻的缓解作用不似前者那样彻底,故有学者称Frey手术实际上是一种扩大的引流术式(extend-图1引流术式:Partington-Rochelle手术图2Beger手术图3Frey 手术ed drainage)。

目前有两项比较二者远期效果的前瞻性对照研究,Frey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Beger术后为15%,经8年随访,两组生活质量及疼痛缓解率近似,内外分泌功能及再手术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4]。

2.3.3Hamburg手术为Frey与Beger手术的结合术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