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788-04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杨尹默,马永蔌,高红桥,庄岩

【摘要】慢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可逆的炎症过程、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和进行性丧失的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其病理学改变包括胰腺实质的纤维化、胰腺导管的解剖性狭窄与扩张、可并发胰腺实质的钙化或胰管结石等。酗酒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评价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效果的标准是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术式包括引流手术(Peustow手术,Partington and Rochelle手术等)、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手术以及上述两种术式的联合(Beger手术,Frey手术等)。由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随意而为,在选择内科、内镜或外科特别是外科何种术式做为病人治疗的途径时,应对上述方式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个体化应用,使病人最大获益。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吗:A

The surgical managements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dures YANG Yin-mo,MA Yong-su,GAO Hong-qiao,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The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angyinmo@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Abstract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usually characterised by a persistent inflammtory process,recurrent painful attacks and

progressive loss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and exocrine func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 encludes fibrosis of the parenchyma, anatomic stricture and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with or without calcification or stone.It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the abuse of alcohol.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a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the degree of symptomatic relief.The surgical management aimed at the pancrease includes simple drainage procedures(Peustow procedure,Partington and Rochelle procedure,et al),resections of different extent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Beger procedure,Frey procedure,et al).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mptomatology,pathology and radiology,the managements would be diversified.Whether surgery,endotherapy or other modalities are applied, individu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kept in mind.

Keywords chronic pancreatitis;surgical management; endotherapy;individualization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不可逆的的纤维化为形态学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所致的相应症状。西方国家70%~90%的病人为酗酒所致,此外尚有胆石、自身免疫、高能量饮食摄入、吸烟等致病因素,仍有部分病人原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前虽有明显增加,但较另外两种胰腺疾患即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而言,无论在发病率或危害程度方面,慢性胰腺炎均不及前者,故而重视不足,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较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有较大差距。此外,病人由于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差异,形态学学表现各异,临床症状也是轻重不一,且与影像学表现多有不一致之处,加之病人多有酗酒等精神依赖性表现,导致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复杂性。此症病人据不同症状及形态学表现可分别经消化内科、内镜及外科医师诊治,致使目前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混乱。各种治疗手段有各自优势,但也均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胰腺纤维化的不可逆,即所有治疗手段仅为对症性质。在去除病因后,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改善症状的前提下,或可会阻止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1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指征

多数病人在去除病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后,经内科治疗多可改善症状,但也确有部分病人病理改变严重,内科治疗疗效差或无效,需要外科治疗。(1)顽固性腹痛的病人,表现为镇痛药物依赖,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酗酒者以酒精的麻醉作用缓解痛感,恶性循环。(2)因压迫或炎性反应导致的梗阻症状,如胆管下端因压迫或炎性反应狭窄,进而出现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受压可致消化道梗阻;肠系膜上静脉特别是脾静脉受压可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出血;胰管也可因狭窄、胰石等导致远侧胰管梗阻扩张。(3)胰腺假性囊肿内镜治疗失败或难以内镜治疗者。(4)继发于假性囊肿的内瘘或胰源性腹水。此并发症少见,约占慢性胰腺炎病人的4%。内瘘中以胰胸膜瘘较为常见,少见者有胰液腐蚀漏入纵膈或支气管等。(5)胰腺病变不排除有恶性可能者,特别是对于胰头部炎性包块病人,经术前及术中检查仍难以与胰腺癌鉴别时,亦有外科干预的指征。

关于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时机,相关文献不多。Nealon等[1]报告,相比于保守治疗的病人,外科引流手术可减缓胰腺功能损害的进度,故提倡早期外科干预。Ihse 等[2]报告,对于梗阻性慢性胰腺炎病人,在其出现营养及代谢障碍之前手术,可使病人获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34通讯作者:杨尹默,E-mail:yangyinmo@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2外科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术式

数十年来,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反映出对其病理生理及治疗效果的认知过程。20世纪40~60年代,由于经验所限及胰腺手术的自身风险,外科治疗以内脏神经切断术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切断导致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后以较大范围的胰体尾及脾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一方面因为当时胰腺头部切除的风险过大,以其治疗胰腺良性疾患不为大多数学者接受,另外认为胰体尾部切除愈多,对病灶的消灭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愈好,但对术后内分泌功能的恶化估计不足。在逐步认识到体尾部及脾脏对于胰内分泌功能及免疫的重要性后,逐步过渡到以引流为主要术式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手术技术及安全性的提高,特别是意识到胰头部乃为慢性炎性病变的始动部位(pacemaker),各种保留器官的胰头切除辅之以体尾部引流即联合术式占据主导,积累了大量经验。

2.1引流术式上世纪60年代,Partington及Rochelle对既往的引流术式予以改良,保留脾及胰体尾部,纵形切开胰管,再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经数十年的实践,仍为目前所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此术式较为简便,安全性较高,最大限度保留了胰腺组织,适于胰腺萎缩、不合并有胰头部炎性包块且胰管扩张直径>7mm的病人,对疼痛的近期缓解率为75%,但远期缓解率不高,仅为50%~65%。原因为保留了胰头部,其可继续因炎性反应导致近侧胰管的狭窄或假性囊肿形成等。目前虽然尚无引流术式与各种切除术式在远期效果评价方面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但目前西方国家已较少开展引流术式,更多为联合术式。

2.2切除术式

2.2.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优点为彻底去除了病灶,降低了复发率,不足为手术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以此术式治疗良性病变,加之周围正常脏器如胆管、十二指肠的切除,范围有过大之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亦多有应用。

2.2.2全胰腺切除术以此术式治疗慢性胰腺炎均为个案报告,多为胰腺术后出现胰瘘等并发症后再次手术时被动应用,或适于术后疼痛症状复发及其他治疗无效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随胰岛细胞移植的进展,此术式应用渐多,全胰切除后辅以自体胰岛细胞移植,可改善术后内分泌不足症状。

2.2.3远侧胰腺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局限在胰尾部或合并假性囊肿者。胰体尾切除多可加重内分泌功能不全,对疼痛的缓解作用较差;加之对胰头部为炎症始动因素的认识,近年来此术式已很少应用。

2.3切除与引流的联合术式

2.3.1Beger手术亦称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此术式特点为在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前方离断胰颈部,切除胰头部炎性组织,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血管弓以保障十二指肠的血供。如胰体尾部仍有节段性狭窄扩张,可纵行切开胰管,胰体尾部与残余胰头部分别与空肠吻合。Beger 手术的优点为保留了十二指肠及胆管的连续性,去除了做为始动因素的大部分胰头组织,既能明确诊断,又可解除对胆管、血管及十二指肠的压迫,兼有对胰体尾部的引流作用,对疼痛的远期缓解率可达75%~95%,如图2所示。此术式不足为需离断胰颈部,且需做两个吻合,技术要求较高。

2.3.2Frey手术此术式不离断胰颈部,挖除主胰管浅侧水平的胰头部组织,纵行切开胰管,胰腺创面与空肠Roux-en-Y吻合,如图3所示。Frey术简化了Beger术的复杂性,不足为保留胰头部组织过多,特别是钩突及背侧胰腺组织,因而各种梗阻的缓解作用不似前者那样彻底,故有学者称Frey手术实际上是一种扩大的引流术式(extend-

图1引流术式:Partington-Rochelle手术

图2Beger手术

图3Frey 手术

ed drainage)。目前有两项比较二者远期效果的前瞻性对照研究,Frey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Beger术后为15%,经8年随访,两组生活质量及疼痛缓解率近似,内外分泌功能及再手术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4]。

2.3.3Hamburg手术为Frey与Beger手术的结合术式。特点为不离断胰腺颈部,行包括钩突在内的胰头部次全切除,“V”形切除腹侧部分胰腺,使胰头至体尾部的胰管全程剖开,以使主胰管及分支胰管充分引流。

2.3.4Berne手术亦为在Frey与Beger手术基础上的改良,特点也是不离断胰腺颈部,次全切除胰头部,不切开胰体尾部胰管,胰头部创面与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如图5所示。此术式的改良原本为针对胰头部炎性占位性病变压迫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的病人,不合并体尾部胰管的扩张,切除胰头部组织以缓解对静脉的压迫。

2.3.5Izbicki手术此术式为对Frey手术的改良,沿胰腺长径“V”形切除部分胰腺组织,适于胰管不扩张的硬化性慢性胰腺炎(sclerosing chronic pancreatitis)病人。“V”形切除部分胰腺后,不仅可引流主胰管,也可引流分支胰管。

3联合术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上述几种联合术式可见,其内涵既包括了对胰头部炎性病变即pacemaker的去除,且最大限度地解除对周围器官如胆管、血管的压迫,又刻意保留了胃十二指肠的连续性,对胰体尾部的处理则视情形而定,合并有体尾部胰管扩张或节段性狭窄的病人可一并切开胰管引流。联合术式对于此良性炎性病变的处理更具合理性,也是目前欧美国家外科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流方式。

3.1注意保护十二指肠有充分血供胃十二指肠动脉自肝总动脉发出后在胰腺上缘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沿十二指肠内侧走行于胰腺表浅位置,后支则进入胰腺实质内。前支并与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汇合成血管弓,行胰头部次全切除时注意保留此血管弓,以免十二指肠缺血。故挖除胰头部组织时,需要遗留十二指肠内侧部分胰腺组织,目的是保留动脉血供。

3.2胰头部组织切除范围理论上切除胰头部组织愈多,压迫的解除愈彻底,复发的可能性也愈小。Beger手术在上

述联合术式中唯一要求离断胰腺颈部,因而切除胰头部特别是钩突组织的范围最大,但技术要求及复杂性也最高。Frey手术切除胰头部组织的范围最小。其他两种改良试图在简化Beger手术复杂性的基础上,切除和后者一样范围的胰头组织,以充分引流胰头背侧及钩突部组织。

3.3胰腺段胆管的处理原则上挖除胰头部组织时,应注意对胆管的保护,挖除后胆管多显露在胰腺创面内。如合并胆管下段狭窄或不慎切开胆管侧壁,可将其与胰腺创面间断缝合,以在重建后使胆汁经胰腺创面流入空肠内。近年来此种胆管的开窗方式受到质疑,有学者经长期随访认为此开窗术式有致胆管狭窄的可能,目前对合并有胆管下端狭窄的病人更主张另行Roux-en-Y胆肠吻合重建。

行上述联合术式时,挖除的胰腺组织应常规行冰冻活检,疑有恶性可能时,应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对上述外科术式的评价

晚近已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上述术式治疗慢性胰腺炎效果的报告。Farkas比较研究Beger手术与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随访时限>5年,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2.5±4.9)及(278.5±6.9)min,住院时间分别为(8.5±0.9)及(13.8±3.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及30%,术后体重增加分别为(7.8±0.9)及(3.2±0.3)kg,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内分泌功能状况两组近似,显然Beger手术更具优势[5]。Buechler比较研究Beger手术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随访至2年时,前者疼痛缓解率为75%,后者为40%,前者体重增加显著多于后者,远期随访后两组评价指标趋于一致,术后14年再比较生活质量时两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6]。Izbicki前瞻性比较研究Frey手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差异,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后者为53%;术后2年时前者生活质量亦明显优于后者,但远期随访两组评价指标趋于一致[7]。

5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性质上为针对良性病变的对症治疗,因而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以缓解疼痛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降低症状复发率。因此,选择上述何种术式,应以病人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为基础。对于胰头部无明显炎性占位性病变、胰腺萎缩及胰管扩张的病人,行引流术式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胰头部存在炎性占位性病变的病人,应以行切除或联合术式为妥。因为均不同程度去除了胰头病灶,不同改良的切除术式间的远期评价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乃至术中都不能确定病变性质的胰头部占位性病变的处理,历来为热点话题,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尤为困难。对此之治疗原则,NCCN指南已有明确表述,占位性病变明确即有切除指征,无需病理结果支持,因为即使病灶为炎性亦有切除必要。在目前

图5Berne 手术

国内的医疗环境下,我们建议在和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沟通及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应行切除术式,也才有可能最后明确诊断。特别应强调的是,对于拟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一定应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

近年来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在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中也多有尝试和应用,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对于十二指肠乳头或胰管开口处有狭窄、胰体尾部无结石或钙化的病人适于内镜处理,反之以行外科治疗为妥。虽然不断有内镜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报告,但多需频繁更换胰管支架,治疗周期较长,远期效果差于手术治疗。Cahen等[8]前瞻性研究引流术式与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结果提示,两组短期止痛效果近似,但治疗后2年再评价时,手术组显著优于内镜组。

综上,由于慢性胰腺炎症状、病理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随意而为,在选择内科、内镜或外科特别是外科何种术式做为病人治疗的途径时,应对上述方式的优点、不足特别是应用指征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个体化应用,使病人最大获益。

参考文献

[1]Nealon WH,Thompson JC.Progressive loss of pancreatic func-tion in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delayed by main pancreatic duct

decompression[J].Ann Surg,1993,217(5):458-468.

[2]Ihse I,Borch K,Larsson J.Chronic pancreatitis:results of opera-tions for relief of pain[J].World J Surg,1990,14(1):53-58.[3]Izbicki JR,Bloechle C,Knoefel WT,et al.Duodenum preserving resections 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Ann Surg,1995,221(4):

350-358.

[4]Strate T,Taherpour Z,Bloechle C,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he Beger and Frey procedures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J].Ann Surg,2005,

241(4):591-598.

[5]Farkas G,Leindler L,Daroczi M,et al.Long-term follow-up af-ter organ-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J].J Gastrointest Surg,2008,12(2):

308-312.

[6]Muller MW,Friess H,Martin DJ,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Beger with pylorus-preserv-

ing Whipple procedure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J].Br J Surg,

2008,95(3):350-356.

[7]Strate T,Bachmann K,Busch P,et al.Resection vs drainag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ancreatitis: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

ized trial[J].Gastroenterology,2008,134(5):1406-1411.

[8]Cahen DL,Gouma DJ,Nio Y,et al.Endoscopic versus surgical drainage of the pancreatic duct in chronic pancreatitis[J].N

Engl J Med,2007,356(7):676-684.

(2011-07-15收稿)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791-04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外科医生的

挑战与困惑

楼文晖

【摘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仍有许多难点。诊断宜采用国际标准;影像学诊断不明时ERCP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激素诊断性治疗需谨慎,需穿刺排除恶性肿瘤方可采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的病人也需激素治疗,小剂量长期激素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胰腺肿块经各项检查(包括穿刺活检)诊断无法明确时,建议开腹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Autoimmune pancreatitis:the puzzle that challenges pancreatic surgeon LOU Wen-hu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 There still remains lots of difficult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pancreatitis.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Autoimmune Pancreatitis is suggested to be applied in diagnostic workup. ERCP is valuable when radiological evidence is vague.The interpretation of response to steroid should be cautious;the possibility of malignant tumor needs to be excluded.Steroid is necessary even fo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Long term steroid maintain could decrease the recurrence rate.Open laparotomy or pancreatectomy is necessary for patients whose diagnosis is debatable after all kinds of diagnostic workups.

Keywords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本质上是一个内科疾病,但表现为肿块的AIP和胰腺癌难以鉴别,有黄疸、疼痛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此时多由外科医生诊治。AIP的鉴别诊断对外科医生是一挑战,AIP如被误诊为胰腺癌,则可能导致病人接受不必要的手术和抗肿瘤治疗;反之,胰腺癌被误诊为AIP,将使胰腺癌病人延误治疗时机。尽管现在对AIP的认识和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关于其诊断和治疗尚有诸多问题仍困扰着外科医生。

1关于AIP的诊断

1.1采用哪个诊断标准AIP的诊断曾有日本标准、韩国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

E-mail:wenhuilou@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_杨尹默

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788-04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术式评价杨尹默,马永蔌,高红桥,庄岩 【摘要】慢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可逆的炎症过程、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和进行性丧失的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其病理学改变包括胰腺实质的纤维化、胰腺导管的解剖性狭窄与扩张、可并发胰腺实质的钙化或胰管结石等。酗酒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评价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效果的标准是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术式包括引流手术(Peustow手术,Partington and Rochelle手术等)、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手术以及上述两种术式的联合(Beger手术,Frey手术等)。由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的复杂性,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随意而为,在选择内科、内镜或外科特别是外科何种术式做为病人治疗的途径时,应对上述方式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个体化应用,使病人最大获益。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吗:A The surgical managements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cedures YANG Yin-mo,MA Yong-su,GAO Hong-qiao,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The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angyinmo@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Abstract Chronic pancreatitis is usually characterised by a persistent inflammtory process,recurrent painful attacks and progressive loss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and exocrine func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 encludes fibrosis of the parenchyma, anatomic stricture and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with or without calcification or stone.It is most commonly caused by the abuse of alcohol.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a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the degree of symptomatic relief.The surgical management aimed at the pancrease includes simple drainage procedures(Peustow procedure,Partington and Rochelle procedure,et al),resections of different extent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Beger procedure,Frey procedure,et al).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mptomatology,pathology and radiology,the managements would be diversified.Whether surgery,endotherapy or other modalities are applied, individu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kept in mind. Keywords chronic pancreatitis;surgical management; endotherapy;individualization 慢性胰腺炎以胰腺不可逆的的纤维化为形态学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所致的相应症状。西方国家70%~90%的病人为酗酒所致,此外尚有胆石、自身免疫、高能量饮食摄入、吸烟等致病因素,仍有部分病人原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前虽有明显增加,但较另外两种胰腺疾患即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而言,无论在发病率或危害程度方面,慢性胰腺炎均不及前者,故而重视不足,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较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有较大差距。此外,病人由于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差异,形态学学表现各异,临床症状也是轻重不一,且与影像学表现多有不一致之处,加之病人多有酗酒等精神依赖性表现,导致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复杂性。此症病人据不同症状及形态学表现可分别经消化内科、内镜及外科医师诊治,致使目前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混乱。各种治疗手段有各自优势,但也均有缺陷,根本原因在于胰腺纤维化的不可逆,即所有治疗手段仅为对症性质。在去除病因后,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改善症状的前提下,或可会阻止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 1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指征 多数病人在去除病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后,经内科治疗多可改善症状,但也确有部分病人病理改变严重,内科治疗疗效差或无效,需要外科治疗。(1)顽固性腹痛的病人,表现为镇痛药物依赖,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酗酒者以酒精的麻醉作用缓解痛感,恶性循环。(2)因压迫或炎性反应导致的梗阻症状,如胆管下端因压迫或炎性反应狭窄,进而出现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受压可致消化道梗阻;肠系膜上静脉特别是脾静脉受压可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出血;胰管也可因狭窄、胰石等导致远侧胰管梗阻扩张。(3)胰腺假性囊肿内镜治疗失败或难以内镜治疗者。(4)继发于假性囊肿的内瘘或胰源性腹水。此并发症少见,约占慢性胰腺炎病人的4%。内瘘中以胰胸膜瘘较为常见,少见者有胰液腐蚀漏入纵膈或支气管等。(5)胰腺病变不排除有恶性可能者,特别是对于胰头部炎性包块病人,经术前及术中检查仍难以与胰腺癌鉴别时,亦有外科干预的指征。 关于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时机,相关文献不多。Nealon等[1]报告,相比于保守治疗的病人,外科引流手术可减缓胰腺功能损害的进度,故提倡早期外科干预。Ihse 等[2]报告,对于梗阻性慢性胰腺炎病人,在其出现营养及代谢障碍之前手术,可使病人获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34通讯作者:杨尹默,E-mail:yangyinmo@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

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1.腹痛:注意部位、性质、发展速度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2.诱因:注意酗酒、暴饮暴食、高脂餐、药物及急性传染病;3.有无胆道病史及腹部手术、外伤史。 【体格检查】 1.腹部压痛及范围,有无肌紧张、反跳痛。2.腹胀、肠鸣音减弱及移动性浊音。 3 ?有无Gray?Turner征(腰胁部皮下紫兰色瘀斑)及Cullen征(脐周紫兰着色)。 4.血压、脉搏、体温及神志变化,注意有无休克及意识障碍。 【辅助检查】 1.血(尿、腹水)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查。 2.B 超或/和CT 检查。 3.腹部X 线平片检查。 4.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糖、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5.肝肾功能检查,注意SGOT、LDH 升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多无因难,但需注意其类型。 轻型(水肿型)预后良好,重型(出血坏死型)治疗难度大。Ransons 11 项指标可帮助分型及判断预后,其中前 5 项为入院时查,后 6 项为住院48 小时内查,阳性结果3项以内为轻型,》3项为重型。 附:Ranson 指标: 1.年龄在55 岁以上。 2 .血糖(BS)11卩mol/L以上。 3.白细胞(WBC)16 109/L 以上。 4. 乳酸脱氢酶(LDH)700U/dl 以上。 5. 谷草转氨酶(SGOT)250U(FranKel 法)以上。 6 .红细胞压积(Ht)下降10%。 7 .血清钙(Ca++ )小于2mmo1/L。 8 .碱储备(BE)小于一4mmo1/L。 9 .尿素氮(BUN )上升1.8mmo1/L以上。 10 .氧分压(PaOz)小于8kPa。 11 .体液丢失大于6L。 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急性胆管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 【治疗原则】 1 .非手术治疗: ( 1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 2 )解痉镇痛,使用杜冷丁应与阿托品同时用。 (3)抑制胰腺分泌,应用 5 - FU 、H2 受体拮抗剂、善得定或施他宁。 (4)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 ( 5 )营养支持。 2 ?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病例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病例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炎症病变,使胰腺腺泡组织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造成胰腺功能的严重破坏,出现食物消化明显障碍。病人多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吃油腻食物后无法入睡。 上腹部饱胀不适、腹泻,并常因饮食减少而致体重逐渐下降。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腹痛”及“胁痛”的范畴。 慢性胰腺炎早期症状并不是很严重。不过早期胰腺炎症状主要也是腹痛。慢性胰腺炎的症状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临床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胰腺炎网]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1、腹痛。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为钝痛或隐痛。亦可偏左或偏右,常放射到背部。疼痛部位与炎症部位一致。根据实验,用电刺激胰头部,疼痛发生在右上腹,刺激胰尾部,疼痛在左上腹。除向背部放射外,少数向下胸部、肾区及睾丸放散。横膈受累,可有肩部放射性疼痛。疼痛为持续性,轻者只有压重感或灼热感,少有痉挛样感觉。 2、腹泻。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 次,量多,

吸收障碍,粪便中的脂肪量增加。此外,粪便中尚有不消化的肌肉纤维,由于大量脂肪和蛋白质丢失,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3、其他。一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胰腺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如胰岛受累明显可影响糖代谢,约10%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 此外,合并胆系疾病或胆道受阻者可有黄疸。假性囊肿形成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胰性腹水。此外,慢性胰腺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1、腹痛。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为钝痛或隐痛。亦可偏左或偏右,常放射到背部。疼痛部位与炎症部位一致。根据实验,用电刺激胰头部,疼痛发生在右上腹,刺激胰尾部,疼痛在左上腹。除向背部放射外,少数向下胸部、肾区及睾丸放散。横膈受累,可有肩部放射性疼痛。疼痛为持续性,轻者只有压重感或灼热感,少有痉挛样感觉。 2、腹泻。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 次,量多,

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

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 1.腹痛:注意部位、性质、发展速度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2.诱因:注意酗酒、暴饮暴食、高脂餐、药物及急性传染病; 3.有无胆道病史及腹部手术、外伤史。 【体格检查】 1.腹部压痛及范围,有无肌紧张、反跳痛。 2.腹胀、肠鸣音减弱及移动性浊音。 3.有无Gray~Turner征(腰胁部皮下紫兰色瘀斑)及Cullen征(脐周紫兰着色)。 4.血压、脉搏、体温及神志变化,注意有无休克及意识障碍。 【辅助检查】 1.血(尿、腹水)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查。 2.B超或/和CT检查。 3.腹部X线平片检查。 4.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糖、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5.肝肾功能检查,注意SGOT、LDH升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多无因难,但需注意其类型。轻型(水肿型)预后良好,重型(出血坏死型)治疗难度大。Ransons 11项指标可帮助分型及判断预后,其中前5项为入院时查,后6项为住院48小时内查,阳性结果3项以内为轻型,≥3项为重型。 附:Ranson指标: 1.年龄在55岁以上。 2.血糖(BS)11μmol/L以上。 3.白细胞(WBC)16 109/L以上。 4.乳酸脱氢酶(LDH)700U/dl以上。 5.谷草转氨酶(SGOT)250U(FranKel法)以上。 6.红细胞压积(Ht)下降10%。 7.血清钙(Ca++)小于2mmo1/L。 8.碱储备(BE)小于—4mmo1/L。 9.尿素氮(BUN)上升1.8mmo1/L以上。 10.氧分压(PaOz)小于8kPa。 11.体液丢失大于6L。 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急性胆管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解痉镇痛,使用杜冷丁应与阿托品同时用。 (3)抑制胰腺分泌,应用5 - FU、H2受体拮抗剂、善得定或施他宁。 (4)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 (5)营养支持。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60%~100%病人有腹痛,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 2.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量多,色淡,有恶臭,此系蛋白酶、脂肪酶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长期腹泻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及维生素A、D、E、K缺芝等症状; 3.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10-2026患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约5026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 (二)体格检查:消瘦、腹部包块;腹水及胸水体征;其他: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梗阻、梗阻性黄疸和门静脉高压等。典型病例可出现五联征:上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和脂肪泻。但临床上常以某一或某些症状为主要特征。

(三)辅助检查 1.血尿淀粉酶急性发作时可升高。 2.粪苏丹III染色查中性脂肪进食正常膳食(脂肪含量>80g/日),每低倍显微镜视野超过10个脂肪球有意义。轻度脂肪痢(粪脂肪<15g/24h)时阴性,中度脂肪痢时阳性。 3.粪脂肪和肌纤维检查可见中性脂肪、肌纤维。进固定脂肪膳食(脂肪含量100g/日),收集72小时粪进行脂肪定量,脂肪排出量>6g/24h有意义。 4.胰功肽试验(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苯甲酸,简称BT-PABA试验)BT- PABA是一种 人工合成肽,口服后经胰液的作用可分解成PABA,自小肠吸收而从尿中排泄。根据尿中PABA排除率可反映胰腺腺泡功能。口服BT-PABA 0.5g,收集6小时内全部尿液,正常人回收率>60%,若<55%有意义。 5.血浆胰岛素浓度测定CP病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大多正常,口服葡萄糖或D860、静脉注入胰高血糖素后,血浆胰岛素不升高者,提示胰腙内胰岛素储备减少。

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 【定义】 胰腺实质节段性或弥漫性渐进性炎症与纤维化病变,常伴有胰管狭窄及扩张,胰管结石、胰腺钙化,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伴有程度不同的胰腺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减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和慢性酒精中毒,有一部分病人是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为最主要症状之一,平时为隐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呈持续性,但无阵发性加剧,疼痛位于剑突下或稍偏左,向腰背部放射,呈束腰带状,随着发作次数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以致疼痛持续不止,常有特殊体位,称为“胰腺体位”。 2、腹胀、恶心、呕吐 3、消瘦 4、不耐油腻和脂肪泻

5、糖尿病 6、黄疸:约20%病人出现该症状。 二、专科体检:中上腹轻压痛,并发巨大假性囊肿时可扪及包块,当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黄疸。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早期病例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增高,后期病例,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2)粪便脂肪球检查:可在显微镜下找到脂肪球,也可定量分析测定粪便中脂肪的含量。 (3)胰泌素试验:呈现胰液分泌减少,碳酸氢盐浓度下降,淀粉酶值低于正常。 (4)糖耐量试验:约70%的病人糖耐量试验异常,其中50%呈糖尿病曲线。 2、影像学检查: (1)B超:胰腺外形有局限性肿大或缩小,纤维组织增

生呈线状强回声,胰腺内钙化点和结石则有强光团后伴声影。 (2)CT:能显示胰腺形态的改变,有无钙化,胰管有无扩张、狭窄、结石,胰腺假性囊肿改变。 (3)MRI:能更清楚地显示胰腺内囊肿和胆胰管的形态和结构。 (4)ERCP:可以看到胰管有无阻塞、狭窄或囊性扩张,最典型的表现为胰管呈不规则的串珠样扩张 四、诊断标准 参考日本胰腺学会制订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B超:胰腺实质内有强反射回声,其后伴声影,胰石形成。 (2)CT:胰腺实质钙化,胰石形成。 (3)ERCP: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程度不一。主胰管和近端胰管不规则扩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管腔内蛋白栓或胰石 (4)分泌试验:碳酸氢盐浓度和量、胰酶的量降低。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诊治体会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 )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胰腺组织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胰腺萎缩,呈不规则结节样硬化,胰管狭窄伴节段性扩张,伴有胰管结石、假性囊肿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CP 的治疗目前可以选择药物、内镜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外科治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外科治疗术式繁多,如何正确把握手术指征,评价各手术方式相对风险及治疗效果,尚缺少大宗的病例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CP 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诊治经过,拟为CP 的外科治疗提供相关经验。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21例CP 患者资料。纳入排除标准:①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胰腺 炎;②在本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③排除仅行胰腺 穿刺活检手术及假性囊肿内引流的患者。 手术指征:①引流术(胰管?空肠侧侧引流术,Partington 术):主胰管扩张伴胰管结石,可伴有主胰管狭窄,不伴有炎性肿块;②切除手术:合并胰腺炎性肿块或多发性分支胰管结石难以取尽者,伴胆管和(或)十二指肠梗阻,怀疑合并恶性病变需要行根治性切除;③切除+引流:同时合并有上述两种情况。1.2方法 分析指标主要包括:①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症状、合并症等;②术中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③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情况:胰瘘、出血、胃排空障碍(DGE )、腹腔感染等;④术后病理、随访结果。胰瘘、胆瘘、术后出血、DGE 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Pan?creatic Surgery ,ISGPS )诊断标准,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按照2016年ISGPS 胰瘘定义[1],胰瘘纳入更具临床意义的B 级、C 级胰瘘,排除A 级生化瘘。 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①疼痛评分采用Izbicki 疼痛评分系统[2],该系统包括疼痛频率、疼痛VAS 得分、口服止痛药物及劳动能力丧失4个部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诊治体会 黄继超,徐冬,陆子鹏,张凯,苗毅,蒋奎荣*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7 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12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确诊并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91例(75.2%),女30例(24.8%),平均年龄(49.6±11.8)岁。手术方式包括25例(20.7%)行单纯胰管引流术(Partington 术);50例(41.3%)行胰腺切除手术,46例(38.0%)行联合手术方式(胰腺切除+引流术)。结果:胰腺切除术患者与联合手术患者比较,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46.0%vs .15.2%,P =0.002)、术后出血风险高(14.0%vs .0%,P =0.008);91例(75.2%)获得有效随访信息,死亡8例(8.8%)。患者的总体疼痛评分为0(0,11.25)分,生活质量总体评分80.0(80.0,90.0)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P 绝大部分患者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腹痛缓解和 生活质量,因此,CP 的外科治疗应当以病理学形态为基础,在排除恶变可能后,依据胰腺形态、病灶特点,同时结合术者的经验,确定适当的切除范围、引流方式,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优化的术式。[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368(2019)08?1202?05 doi :10.7655/NYDXBNS20190820 [基金项目]江苏省临床前沿技术(BE2016788);江苏省医 学重点人才(ZDRCB2016004)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jiangkuir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63988370.html, ·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第39卷第8期 2019年8月 · ·1202

胰腺癌诊疗规范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暴露于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 1.多数胰腺癌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岁以上患者有下列任何表现的患者需高度怀疑胰腺癌的

可能性,如果患者是嗜烟者更应高度重视: (1)不明原因的梗阻性黄疸。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10%。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内镜检查正常。 (5)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如家族史、肥胖。 (6)突发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7)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 (三)体格检查。 1.胰腺癌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胰腺癌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影像检查。 型超声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2)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张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标准 (1)症状减轻。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病变有所改善。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病情稳定者可出院。 第二节食管癌 【病史采集】 1.食管癌易患因素:食物粗糙、过硬及霉变食物、进食过烫、过快、饮用浓茶、烈酒及其

2020年《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国际共识》主要内容

2020年《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国际共识》主要内容 摘要 2020年2月国际胰腺病学会、欧洲胰腺俱乐部、美国胰腺学会和日本胰腺学会4家学术机构联合在线发表的《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国际共识》,针对慢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外科干预时机、术式选择、沟槽状慢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恶变等5个方面问题展开讨论,以问题为基础,以循证为导向,提出20条推荐意见,体现出本领域现状及进展,具有实用性与权威性,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我国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危害程度低于另外两种常见胰腺疾患即急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因而对其重视不够,无论临床还是基础研究均与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存在差距。由于CP病变不可逆,病人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临床治疗极具复杂性,而外科手术为有创性操作,在外科治疗CP的指征及时机方面,内镜与外科专业之间多有不同认识,不同学科虽各有共识及指南性文献发表,但存在一定争议。临床实践中特别需要基于多学科的更具权威性及指导性的共识或指南性文献。在此背景下,国际胰腺病学会(IAP)、欧洲胰腺俱乐部(EPC)、美国胰腺学会(APA)和日本胰腺学会(JPS)自2016年以来联合发布了一系列CP诊治指南,分别针对CP定义、疼痛诊治、影像学评估及早期CP诊治等热点问题展开评述,学术界影响力很大[1-4]。近期,上述学术团体针

对CP外科治疗特别是手术时机的选择,再次发布指南,内容丰富,体现认知进展。该指南已在线发表于Pancreatology杂志,非常值得学习借鉴[5]。 1 体例及结构特点 1.1 临床导向IAP、EPC、APA及JPS四家知名胰腺疾病学术团体邀请15位外科、内科或内镜专家组成《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国际共识》(简称《共识》)撰写团队,聚焦CP外科手术指征、时机、术式选择、沟槽状CP及CP恶变等5个热点问题,回顾文献的同时参考专家个人经验,总结出20条推荐意见,以“临床问题+建议”形式呈现,针对每一问题及建议,引经据典,附以评述,重点突出,高度概括。 1.2 立足循证所有建议及相关证据均以GRADE系统进行评价,推荐强度分别为强、中、弱;证据等级分别为高、中、低、极低。以9分Likert量表量化体现每位作者对每一建议的同意程度(1分最低,9分最高),再根据评7分及以上的作者所占比例将撰写团队对每条建议的总体态度分为“强烈同意”(>80%),“基本同意”(65%~80%区间)及“存在分歧(<65%)。《共识》文本经所有作者两轮审阅、修改,重要的支持性研究附于文后,过程非常严谨。 2 对若干热点问题的表述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5-09-07T17:11:54.2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锦成 [导读] 省平邑县中医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静脉注射0.1mg。 刘锦成省平邑县中医院山东平邑 2733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收治的100 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行奥曲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胰腺水肿、腹痛腹胀、病死率等各项指标。结果经过分析后的地址,研究组各项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曲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白细胞与血尿定粉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胰腺水肿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奥曲肽注射液;基础治疗【中图分类号】R58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01-0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选取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3 年9 月收治的100 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研究组男性276例,女性24 例,年龄19~73 岁,平均4 2.9 岁,发病时间为5h~70h。 病理类型:胆囊炎19 例、胆源性胰腺炎23 例、酒精性胰腺炎18 例、特发性胰腺炎9 例。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21~75岁,平均44.2 岁,3h~72h 的发病时间。病理类型:胆囊炎17 例,胆源性胰腺炎19 例、酒精性胰腺炎21 例、特发性胰腺炎8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剧烈、持续腹胀、呕吐、上腹部疼痛、上腹部压痛、恶心、发热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不伴尿、伴有尿的淀粉酶有所升高,18×10/L。 1.3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行卧床休息,给予常规的SAP 治疗:其一,胃肠减压和禁食水;其二,选择各种抑酸剂,例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西咪替丁、迷走神经阿托品等;其三,止痛和镇静;其四,保持电解质、水解质的平衡;其五,使用抗生素;其六,给予营养治疗支持。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奥曲肽注射液治疗,静脉注射0.1mg,之后每天按照0.6mg 的对静脉进行持续泵入,待血尿淀粉酶正常恢复、腹胀与腹疼有所缓解之后,3~4 天内停止用药,4~15 天的疗程。 1.4 疗效观察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腹痛腹胀、住院天数、病死率、并发症、胰腺水肿等指标。 显效:腹疼在3d 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恢复。 有效:腹疼5d 内消失,血尿淀粉酶正常恢复。 无效:腹疼在5d 后无改善,甚至加重,血尿淀粉酶没有正常恢复。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对比:研究组腹痛消失时间为腹胀腹疼消失时间为3.2±0.9d,对照组为4.8±1.0d,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3.9±1.5d,对照组为6.6±1.9d,研究组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2±1.7d,对照组为6.8±1.4d,研究组胰腺水肿改善时间为6.2±1.8d,对照组为8.2±1.9d,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时间为5.4±1.4h,对照组为8.8±1.5h,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9.9±6.8d,对照组为 29.9±7.0d,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显效20 例、有效13 例、无效17 例,总有效33 例,总有效率为65.6%。研究组显效37 例、有效7例、无效6 例,总有效44 例,总有效率为88.3%。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2 例假性囊肿,2 例肾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出现假性囊肿5 例,肾功能不全4 例,胰腺脓肿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要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常伴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 慢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性、多发性的腹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休克等,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难以进行预后,死亡率极高[1]。慢性胰腺炎通常指病程较长、发病较为缓慢的患者,通常伴有胰腺脓肿、脏器功能障碍、胰腺坏死等并发症,发病主要由于长期饮酒、外伤性原因、胆道梗阻所致,使得胰酶活动较为异常,对胰泡细胞造成破坏作用。奥曲肽属于一种生长抑制素,主要由人工合成所得,可有效抑制胰腺分泌[2]。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88.3%,各项实验室指标与临床表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曲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白细胞与血尿定粉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胰腺水肿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83.[2]谭文莉,汤如勇,吴元佐,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 及MRI 诊断[J].同济大学学报,2007:28(6)65-68.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全文版)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全文版)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迁延不愈的难治性疾病,因症状顽固,需终身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大大加重了社会的公共医疗负担。近年来,CP在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其病因机制和诊疗方式不断更新,日本、美国和欧洲相继颁发了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牵头组织消化内科、胆胰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参照多部国际CP指南,对我国《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2,上海)》[1]进行了修订。 一、定义及术语 CP: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2]。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胰管结石、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狭窄、胰管不规则扩张、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alcoholic chronic pancreatitis,ACP):CP患者平均乙醇摄入量男性>80 g/d、女性>60 g/d,持续2年或以上,且排除其他病因[3]。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患者至少有2次急性胰腺炎发作史,缓解期无胰腺组织或功能异常改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4]。

遗传性CP:CP患者家族中,在两代或以上的亲属中,存在至少2个一级亲属或至少3个二级亲属患CP或RAP[5]。 特发性CP:排除任何已知病因的CP患者。 脂肪泻:患者粪便内排出过多的脂肪,又称油花样腹泻,72 h粪便脂肪收集试验测定粪便脂肪含量>7 g/d[6,7]。 3c型糖尿病:一种继发于胰腺疾病的糖尿病,又称胰源性糖尿病,常发生于CP患者。 二、流行病学及病因 在全球范围内,CP的发病率为9.62/10万,死亡率为0.09/10万,CP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其数量约为女性的2倍[8]。美国成人CP发病率为24.7/10万,患病率为91.9/10万[9];日本CP发病率为14/10万,患病率为52.4/10万[10];印度CP的患病率最高,达到125/10万[11];我国2003年CP患病率约为13/10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2]。 CP致病因素多样,由遗传、环境和(或)其他致病因素共同引起。酗酒是CP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占50%~60%[10,13],在我国约占20%[14]。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在C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常见易感基因包括阳离子胰蛋白酶原(cationic trypsinogen, PRSS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Kazal 1型(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Kazal type 1,SPINK1)、人糜蛋白酶C(chymotrypsin C, CTRC)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等[15,16,17]。遗传性CP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为80%,主要突变位于PRSS1基因。我国特发性CP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为SPINK1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全文)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全文)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慢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规范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对制定的《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讨论稿)》进行修订。在原版本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基础研究结果,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慢性胰腺炎诊治领域的进展,经学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审阅,并通过指南解读巡讲、小组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最终定稿完成。希望本指南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欢迎各位同道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 一、定义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基本病理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等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国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二、致病因素 慢性胰腺炎致病因素较多,酗酒是主要因素,其他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高钙血症、胰腺先天性异常、胰腺外伤或手术、急性胰腺炎导

致胰管狭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遗传性胰腺炎中阳离子胰蛋白酶原(PRSS1)基因突变多见,散发性胰腺炎中SPINK1基因和CFTR基因为常见突变基因;吸烟能显著增加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性。其他致病因素不明确者称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 三、诊断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检测可以作为诊断的补充。病理学诊断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确定性标准。 (一)临床表现 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常因高脂饮食或饮酒诱发。随着胰腺外分泌功能不断下降,疼痛程度会减轻,甚至消失。外分泌功能不全早期无特殊症状,后期可出现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表现。内分泌功能不全早期可出现糖耐量异常,后期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合并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胰腺假性囊肿、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及胰源性胸腹水等并发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胰腺区域可见钙化灶或结石影。 2.超声与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超声检查通常作为慢性胰腺炎的初筛检查,可显示胰腺形态改变,胰管狭窄、

-胰腺炎治疗常用药药品

胰腺炎治疗常用药药品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消化系统用药。食道胃底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及应急性溃疡、急性胰腺炎、预防胰腺术后并发症、胃肠胰内分泌肿瘤、肢端肥大症。 [生产厂商] 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规格: 1ml:0.1毫克 2家药店有售清胰利胆颗粒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舒肝利胆,解毒通便,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等症。 [生产厂商] 抚松县中药有限责任公司

剂型:颗粒剂 规格: 每袋重4g 1家药店有售清胰利胆颗粒 行气解郁,活血上痛。舒肝利胆,解毒通便。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等症。 [生产厂商] 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 剂型:颗粒剂 规格: 每袋装10g 5家药店有售天普洛安(注射用乌司他丁) 用于:①急性胰腺炎;②慢性复发性胰腺炎;③急性循环衰

竭的抢救辅助用药 [生产厂商]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 5万单位 5家药店有售泰胃美(西咪替丁片)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囊样纤维变、返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 [生产厂商]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 0.2g醋酸甲萘氢醌片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

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 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素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生产厂商] 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 剂型:片剂 规格: 4毫克 1家药店有售百普力(肠内营养混悬液(S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吃足够数量的常规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一胰腺

胰腺疾病诊疗指南

胰腺疾病诊疗指南 胰腺癌 【病史采集】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2.腰背疼痛进行性加重,影响睡眠。3.消化吸收不良、脂痢。 4.黄疸,多呈进行性。 【体格检查】 1.腹部肿块,注意是否伴血管杂音。2.腹胀、腹水。 3.胆囊胀大。 4.黄疸。 【辅助检查】 1.肝肾功能、血糖、淀粉酶检测。2.癌胚抗原(CEA)测定。 3.大便常规注意脂滴及隐血试验。4.B超检查。 5.低张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6.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7.黄疸病人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8.有条件可作CT、ECT、MRI及超声内镜检查。 9.必要时作细针穿刺抽吸胰腺细胞学检查。 10.电视腹腔镜或剖腹探查病理活检。 【诊断】 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多数可获明确诊断。应注意肿瘤位于胰腺头部、体部、尾 部或全胰,癌肿有无腹腔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癌肿块与肠系膜上血管、脾血管及腹主动脉关系。 【鉴别诊断】 需要与之鉴别诊断的疾病为: 1.慢性胰腺炎。 2.胰岛肿瘤。 3.胆管下段癌或嵌顿性结石。 4.十二指肠降部及乳头肿瘤。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无确切疗效,可作手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综合治疗的措施。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应用维生素K,改善凝血机制; (3)支持、对症治疗; (4)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5)化疗药物敏感性差; (6)放疗:可在术中进行。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全身情况尚好、无远处转移、诊断明确的病例。诊断不能确定者,术中可 行肿瘤活检,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2)手术方式: 1)胰体尾切除术,适用左半胰肿瘤,多需同时切除脾脏。对肿瘤小、病期早、无淋巴转 移、不合并慢性胰腺炎的病例,可考虑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