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8(027)012
【摘要】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迁延不愈的难治性疾病,因症状顽固,需终身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地加重了社会的公共医疗负担。
近年来,慢性胰腺炎在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病因机制和诊疗方式不断更新,日本、美国和欧洲相继颁发了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牵头组织消化内科、胆胰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参照多部国际慢性胰腺炎指南,对我国2012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了修订。
【总页数】8页(P1321-1328)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6
【相关文献】
1.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J],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2.《2018年国际胰腺病学会/美国胰腺学会/日本胰腺学会/欧洲胰腺俱乐部指南:慢
性胰腺炎截面影像学诊断和严重程度评分》摘译 [J], 毛益申
3.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年,广州) [J], 无;李兆申;廖专
4.《2018国际指南:慢性胰腺炎截面影像学诊断和严重程度评分》解读 [J], 纪晨光;赵东强
5.2018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解读 [J], 邹文斌; 廖专; 李兆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 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
临床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
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1)常见病因:酗酒与CP关系密切;胆道系统疾病可 能是其病因之一。
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CP的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有胰管结石者,可切开取石;并发胰
腺假性囊肿者可作内镜下的引流术或置入胰管支架。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假性囊肿出现并发症时,如感染、 破裂及出血。
80%。声像图表现主要有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
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影像诊断: (4) CT/MRI检查: CT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
胰腺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或胰周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
MRI对CP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钙化和结石逊于CT。
(5) ERCP/MRCP检查: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轻度:胰管 侧支扩张/阻塞(超过3个) ,主胰管正常;中度:主胰管狭窄 及扩张;重度CP:主胰管阻塞,狭窄,钙化,有假性囊肿形成。
②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并提供高蛋白饮食。
伴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 按糖尿病处理原则处理。
疼痛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戒酒、控制饮食。
②止痛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疼痛严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
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拮抗剂或质 子泵抑制剂。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47页】

诊断
我国2005年慢性胰腺炎指南
1)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2)病理学检查 3)影像学上有慢性胰腺炎的胰胆改变征象 4)实验室检查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依据 第1项为诊断必需,第2项为阳性可确诊,1+3可基本确诊, 1+4为疑似患者。
前提:排除胰腺癌!
鉴别诊断
胰腺癌: 鉴别诊断甚为困难。
病因和发病机制
6)高钙血症
约8-12%甲旁亢患者发生CP; 机制:钙沉积形成胰管钙化,阻塞胰管;钙能促进无活性 的胰蛋白酶转变成活性胰蛋白酶,促发自身消化;钙可直接影 响胰腺腺泡细胞的蛋白分泌。
7)高脂血症
亚家族性高脂血症中I、IV、V型易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 可能机制:过高的乳糜微粒血症使胰腺的微血管阻塞或胰 腺中发生黄色瘤;胰腺毛细血管内高浓度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 大量分解,所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毛细血管栓塞或内膜 损伤。
优点:对主胰管内有局灶性狭窄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对 CP有诊断价值。
缺点:侵入性操作;费用高。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及其相关技术: 2)内镜超声(EUS): 优点:克服了肠道气体和肠壁脂肪的干扰;显示主胰管异
常、胰石和钙化灶,对炎性假瘤的诊断亦较好;敏感性、特异 性均高于85%;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收集胰液做功能性 检查;
需注意CP合并胰腺癌的情况!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1)控制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2)慢性酒精中毒---最主要病因
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目前占34.58-35.4% 机制:酒精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和低蛋白血症,造成 胰腺实质进行性损伤和纤维化;酒精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腺 对CCK刺激的敏感性,使胰液中胰酶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Ca2+浓度增高,形成形成小蛋白栓阻塞小胰管。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5方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5方
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
1.气滞食积证:患者胁腹胀痛,嗳气频作,或干呕,甚则大便秘结,舌苔腻,脉弦。
治法:理气疏肝,清热消食。
处方:柴胡、黄芩、川厚朴、元胡、山楂各10克,胡黄连3克,白芍15克,木香9克,神曲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脾胃实热证:患者脘腹满痛拒按,痞塞不通,大便燥结,口干,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止痛。
处方:白芍15克,大黄(后下)8克,芒硝、川厚朴、枳实、柴胡、黄芩、木香各9克,元胡10克,胡黄连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瘀热互结证:患者壮热寒战,腹痛如刀割,持续不解,拒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口干烦燥,或见腹部及腰部背部有瘀斑,舌质紫暗,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通腑。
处方:桃仁、当归、赤芍、生地、大黄(后下)、芒硝、枳实、川厚朴各8克,红花、川芎各7克,败酱草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4.肝胆湿热证:患者胁脘疼痛,发热,黄疸,身重倦怠,恶心呕吐,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肝胆利湿热。
处方:柴胡、龙月旦草、山栀、大黄(后下)各8克,黄连3克,黄芩9克,元胡、白芍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5.脾胃虚弱证:患者大便烂,不思食,四肢乏力,舌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和胃。
处方:党参、茯苓、山楂各12克,白术、半夏、神曲各10克,陈皮6克,连翘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胰腺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胰腺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背景
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的炎症,通常由饮食、酗酒或胰腺结石引起。
该疾病常常导致慢性胰腺炎,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肠道功能紊乱。
在药物治疗中,以下药物被广泛用于管理胰腺炎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指南
1. 止痛药物:使用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
如布洛芬(ibuprofen)和阿司匹林(aspirin)。
然而,对于重度疼痛,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处方强效止痛药。
2. 消化酶替代治疗:在慢性胰腺炎中,胰腺的分泌功能可能降低。
为了帮助消化食物,可以使用口服的消化酶替代剂,如胰酶。
这些替代剂可以补充胰腺分泌缺乏的物质,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3. 质子泵抑制剂:由于消化酶替代剂可能会被胃酸破坏,可以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降低胃酸分泌。
这些药物包括奥美拉唑
(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
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
可以保护消化酶替代剂在胃中的稳定性。
4. 治疗并发症:若患者出现胆固醇结石或胆总管堵塞等并发症,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
这可能包括胆汁酸制剂、抗生素或胆囊切除
手术等。
结论
胰腺炎的药物治疗指南主要包括止痛药物、消化酶替代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和治疗并发症。
然而,对于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
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个体差异和病情多样性可能需要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腺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以及导致胰腺分泌功能的障碍。
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1. 酗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是慢性胰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
酗酒和吸烟会对胰腺造成直接损害,引起胰腺组织的炎症和慢性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异常。
此外,长期酗酒和吸烟还可能诱发胰腺癌等恶性疾病。
2. 胆石症胆石症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胆管和胰管长期受胆石的刺激和压迫时,胰腺分泌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慢性胰腺炎。
因此,胆石症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 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胰腺炎是由多基因遗传所致,家族中有胰腺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该病。
因此,患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应该加强自身的体质锻炼和健康管理,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会诱发慢性胰腺炎。
比如,长期服用一些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和抗生素等药物,会对胰腺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胰腺炎症和纤维化等病变,从而引起慢性胰腺炎。
因此,患有胰腺炎的患者在用药时应该谨慎,避免使用不当的药物。
二、治疗方法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酗酒和吸烟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患者应该尽量戒烟戒酒。
此外,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胰腺分泌的过度刺激。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开具一些胰酶替代剂、抗生素和抗炎药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胰腺分泌功能。
3. 胰腺外分泌替代治疗胰腺外分泌替代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补充人工合成的胰酶,来代替患者体内胰腺分泌的胰酶,从而保证患者正常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4.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慢性胰腺炎病例中,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长期发炎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该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化和功能损害。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药物可以缓解炎症、控制疼痛、改善胰腺功能。
常见的药物治疗药物包括:1. 镇痛药:如非处方的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处方的吗啡、氢化可待因等,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2. 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或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防止酸液反流到胰腺,减轻炎症刺激。
3. 酶替代治疗:由于胰腺炎症导致胰腺酶的分泌减少,可以通过口服酶替代剂来改善胰腺消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4. 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胰腺炎通常是在感染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可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
5. 扭曲血管解除剂:扭曲和压迫胰腺血管是导致胰腺缺血的一个原因,使用扭曲血管解除剂可以缓解缺血状况。
6. 其他药物:如利福昔明可改善排空障碍,蛋氨酸、异半胱氨酸或S-腺草胺酸可改善生物酚A合成和释放,抗氧化剂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胰腺组织有保护作用。
手术治疗是对慢性胰腺炎的严重病例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通常在出现严重并发症、胰腺坏死或胆道梗阻等情况下采取。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 手术切除:对于胰腺坏死或癌变的病例,常采用胰腺切除术,包括胰头切除、胰体切除、胰尾切除等。
2. 长肠引流术:对于慢性胰腺炎伴有严重胃纳差、疼痛等症状的病例,可以采取长肠引流术,将胰液引流到远端肠道,减少对胃的刺激。
3. 胆囊切除术:对于胰腺炎伴有胆囊结石或胆道梗阻的病例,常需要行胆囊切除术,以改善胆道排空和减轻胰腺分泌压力。
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慢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和吸烟。
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多吃粥类、蔬菜和水果。
慢性胰腺炎疼痛的非外科治疗2024(全文)

慢性胰腺炎疼痛的非外科治疗2024(全文)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不可逆的纤维炎症性疾病,疼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公共医疗负担。
CP 疼痛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胰腺形态改变、神经源性、基因相关的心身交互作用等,其治疗除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外,还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本文就不同病因引起CP疼痛的非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一、胰腺形态学改变l.胰管结石:胰管结石的治疗需要依据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及性质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当结石<5mm时,可直接通过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 ERCP)进行取石,当结石>5mm时,ERCP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 y, ESWL)为首选,ESWL 适用千位千胰腺头体部的结石。
胰管结石根据X射线可否透过分为阳性结石与阴性结石,对千阴性结石,先经ERCP放置鼻胰管来协助定位,再通过ESWL粉碎成<3mm的结石,若胰管扩张,可自行排出;若合并不全狭窄,碎石后ERCP可联合括约肌切开、网篮或气袭取石。
胰管结石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1次复查。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重复ESWL、E R CP直到胰管内结石完全清除。
数字胰管镜联合电液碎石术(erele ctroh ydrau lic lithot ripsy, EHL)或激光碎石术(laser lithotripsy, LL)是治疗胰管结石的一种新兴技术,有文献报道,E H L或LL和E S WL之间的导管结石成功清除率(43%~100%比59%~80%)和不良事件具有可比性。
欧洲胃肠内窥镜学会(European S ociety o f G astrointestinal E ndoscopy, ESGE)建议,当ES W L碎石失败时,可以考虑胰腺镜引导下的碎石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胰腺炎
【定义】
胰腺实质节段性或弥漫性渐进性炎症与纤维化病变,常伴有胰管狭窄及扩张,胰管结石、胰腺钙化,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伴有程度不同的胰腺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减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和慢性酒精中毒,有一部分病人是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为最主要症状之一,平时为隐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呈持续性,但无阵发性加剧,疼痛位于剑突下或稍偏左,向腰背部放射,呈束腰带状,随着发作次数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以致疼痛持续不止,常有特殊体位,称为“胰腺体位”。
2、腹胀、恶心、呕吐
3、消瘦
4、不耐油腻和脂肪泻
5、糖尿病
6、黄疸:约20%病人出现该症状。
二、专科体检:中上腹轻压痛,并发巨大假性囊肿时可扪及包块,当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黄疸。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尿淀粉酶:早期病例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增高,后期病例,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2)粪便脂肪球检查:可在显微镜下找到脂肪球,也可定量分析测定粪便中脂肪的含量。
(3)胰泌素试验:呈现胰液分泌减少,碳酸氢盐浓度下降,淀粉酶值低于正常。
(4)糖耐量试验:约70%的病人糖耐量试验异常,其中50%呈糖尿病曲线。
2、影像学检查:
(1)B超:胰腺外形有局限性肿大或缩小,纤维组织增
生呈线状强回声,胰腺内钙化点和结石则有强光团后伴声影。
(2)CT:能显示胰腺形态的改变,有无钙化,胰管有无扩张、狭窄、结石,胰腺假性囊肿改变。
(3)MRI:能更清楚地显示胰腺内囊肿和胆胰管的形态和结构。
(4)ERCP:可以看到胰管有无阻塞、狭窄或囊性扩张,最典型的表现为胰管呈不规则的串珠样扩张
四、诊断标准
参考日本胰腺学会制订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B超:胰腺实质内有强反射回声,其后伴声影,胰石形成。
(2)CT:胰腺实质钙化,胰石形成。
(3)ERCP: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程度不一。
主胰管和近端胰管不规则扩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管腔内蛋白栓或胰石
(4)分泌试验:碳酸氢盐浓度和量、胰酶的量降低。
(5)组织学检查:胰腺实质破坏、消失、小叶内、小叶间不规则纤维化
(6)其他:胰管扩张,腔内可有蛋白栓、胰石;导管上皮增生、化生、囊肿形成。
五、鉴别诊断
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胆道疾患及胰腺癌鉴别
【治疗】
一、治疗原则: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
二、非手术治疗:
1、戒酒:永久性和完全性的戒酒。
2、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要低脂肪,充足蛋白质,高维生素,糖则根据糖尿病治疗的要求进行限制。
3、治疗糖尿病: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替代治疗
4、胰酶治疗:应用外源性胰酶制剂替代治疗,可以治疗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营养障碍,对脂肪泻患者特别有益,还有一定的疼痛缓解作用,应选用含高活性脂肪酶的超微粒胰酶
胶囊,在服用胰酶同时可给予PPI、H2RA等抑酸剂,以增强胰酶制剂的疗效,并加强止痛效果。
5、缓解疼痛:可应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一般止痛药物也可使用,禁用吗啡和可待因。
6、营养支持:越是营养不良,疼痛越是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可以短期间歇有计划地等用场外或肠内营养支持。
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表现与急性胰腺炎类似,治疗与急性胰腺炎治疗相似。
四、内镜治疗:主要有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探条或气囊扩张术及胰管支架置放术,内镜下胰管结石取石术,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
五、手术治疗:不可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仅能解除或缓解疼痛症状
外科治疗的原则是纠正原发疾病:解除胰管梗阻,解除或缓解疼痛。
1、手术适应症:①顽固性疼痛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胰瘘或胰管结石③伴有胆道疾病如结石、
胆管狭窄、梗阻④Oddi括约肌狭窄⑤十二指肠梗阻⑥不能排除胰腺癌者⑦胰性胸水、腹水⑧胰源性门脉高压。
2、手术方法:
(1)有胆道结石或Oddi括约肌狭窄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或Oddi括约肌成形术。
(2)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Duval法)适用于胰体尾胰管扩张者
(3)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内植入吻合术(Puestow-Gillesby法):适用于胰腺炎性纤维化、胰体萎缩者。
(4)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Partington手术)适用于胰管有多处狭窄的病例,方法是将扩大的胰管全程纵行切开,取出胰石,再与空肠作侧侧全口吻合
(5)胰管胃侧侧吻合术(Warre法)
(6)胰腺切除术:可作胰腺左半切除、胰腺次全切除或全胰切除术
(7)内脏神经破坏手术,可考虑行腰胸交感神经切除、胰腺周围神经切断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