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MDT)共识意见(草案)

体的损伤、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一)AP的分类
6(IL-6)等可以反映全身炎症反应;血清降钙素原 (PCT)是反映AP是否合并全身感染的重要指标,
PCT>2.0
按照最新的AP分类标准¨J,可将AP分为轻症
AP(MAP)、中度重症AP(MSAP)和重症AP(SAP) 三大类。诊断标准如下。
急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重度AP起病凶险、病 死率高。2012年AP亚特兰大诊断标准的更新引起 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内科、外科、急诊 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AP诊治指南。2引,对规 范AP的临床救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AP的救治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 过程,但目前还存在救治理念不统一、相关学科介入
中的炎性介质,同时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但需注
意静脉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的风险。中药复方制剂
U每日1次或每12小时
皮下注射1次,增加脂蛋白酶活性,加速乳糜微粒降 解;必要时可采用血脂吸附和血浆置换疗法,可迅速 有效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4.ERCP术后胰腺炎(PEP):我国PEP发生率
约为4.3%¨引,但90%以上的PEP属于轻中度。在
mg/d。
备重症监护病房(ICU)条件的单位,建议尽快完成
转院治疗。
4.镇痛:疼痛剧烈时考虑镇痛治疗,在严密观 察病情下可注射盐酸布桂嗪(强痛定)或盐酸哌替 啶(杜冷丁)。不推荐应用吗啡或胆碱能受体拮抗 剂,如阿托品、654-2等,因前者会收缩奥狄括约肌, 后者则会诱发或加重肠麻痹。 MDT建议:MAP的急性期治疗应采取药物治 疗为主的基础治疗,可由首诊医师完成,基本不需要
并给予健康指导。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干预(通过
尿量和出入量变化。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 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
临床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
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1)常见病因:酗酒与CP关系密切;胆道系统疾病可 能是其病因之一。
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CP的内镜治疗主要用于胰管减压,缓解胰性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有胰管结石者,可切开取石;并发胰
腺假性囊肿者可作内镜下的引流术或置入胰管支架。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适应证:假性囊肿出现并发症时,如感染、 破裂及出血。
80%。声像图表现主要有胰实质回声增强、主胰管狭窄或不
规则扩张及分支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假性囊肿等。
影像诊断: (4) CT/MRI检查: CT显示胰腺增大或缩小、轮廓不规则、
胰腺钙化、胰管不规则扩张或胰周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
MRI对CP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对钙化和结石逊于CT。
(5) ERCP/MRCP检查: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轻度:胰管 侧支扩张/阻塞(超过3个) ,主胰管正常;中度:主胰管狭窄 及扩张;重度CP:主胰管阻塞,狭窄,钙化,有假性囊肿形成。
②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并提供高蛋白饮食。
伴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 按糖尿病处理原则处理。
疼痛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戒酒、控制饮食。
②止痛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疼痛严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
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拮抗剂或质 子泵抑制剂。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15(031)003
【总页数】5页(P322-326)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6
【相关文献】
1.《2014年美国胰腺病学会指南:慢性胰腺炎诊治》摘译 [J], 王亚军;曹峰
2.《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 [J], 苗毅
3.《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 [J], 苗毅
4.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J],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委会
5.2018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解读 [J], 邹文斌; 廖专; 李兆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47页】

诊断
我国2005年慢性胰腺炎指南
1)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2)病理学检查 3)影像学上有慢性胰腺炎的胰胆改变征象 4)实验室检查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依据 第1项为诊断必需,第2项为阳性可确诊,1+3可基本确诊, 1+4为疑似患者。
前提:排除胰腺癌!
鉴别诊断
胰腺癌: 鉴别诊断甚为困难。
病因和发病机制
6)高钙血症
约8-12%甲旁亢患者发生CP; 机制:钙沉积形成胰管钙化,阻塞胰管;钙能促进无活性 的胰蛋白酶转变成活性胰蛋白酶,促发自身消化;钙可直接影 响胰腺腺泡细胞的蛋白分泌。
7)高脂血症
亚家族性高脂血症中I、IV、V型易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 可能机制:过高的乳糜微粒血症使胰腺的微血管阻塞或胰 腺中发生黄色瘤;胰腺毛细血管内高浓度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 大量分解,所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毛细血管栓塞或内膜 损伤。
优点:对主胰管内有局灶性狭窄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对 CP有诊断价值。
缺点:侵入性操作;费用高。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及其相关技术: 2)内镜超声(EUS): 优点:克服了肠道气体和肠壁脂肪的干扰;显示主胰管异
常、胰石和钙化灶,对炎性假瘤的诊断亦较好;敏感性、特异 性均高于85%;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收集胰液做功能性 检查;
需注意CP合并胰腺癌的情况!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1)控制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2)慢性酒精中毒---最主要病因
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目前占34.58-35.4% 机制:酒精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和低蛋白血症,造成 胰腺实质进行性损伤和纤维化;酒精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腺 对CCK刺激的敏感性,使胰液中胰酶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 Ca2+浓度增高,形成形成小蛋白栓阻塞小胰管。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EllS:内镜超声;ERC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图1慢性胰腺炎的推荐诊断流程
表2慢性胰腺炎分类
类型 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慢性阻塞性胰腺炎 慢性炎症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酒精性、遗传性、高脂血症性、高钙血症 性、特发性、药物性等 狭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胰腺分裂症、损 伤等 血管性、糖尿病等 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干 燥综合征等
DOI:10.3760/ema.j.issn.1007-8118.2015.04.001 通信作者:赵玉沛,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电子信箱:
zha08028@263.net
外分泌功能,有助于cP的早期诊断。 (5)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主要显示胰 管形态改变,曾经是诊断CP的重要依据。但作为 有创性检查,目前多被MRCP和超声内镜(EUS)替 代,仅在诊断困难或需要治疗操作时选用。 (6)胰管镜:可直接观察患者胰管内病变,同时
异性较差。EUS除显示形态特征外,还可以辅助穿
综合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 组对2008年制定的《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讨论 稿)》进行了修订。在原版本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 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循证医学 证据和I临床基础研究结果,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cP 诊治领域的进展,经学组全体成员大会共同讨论审 阅,并通过指南解读巡讲、小组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 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最终完成定稿。希望在临床 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欢迎各位同道提出宝贵意见 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cP的诊治水平。
史堡旦王厘处型苤查!Q!!生垒旦筮!!鲞筮垒翅g!也』旦!P!!!!i!i!翌!!臻:垒P堕!;Q!!:!塑:!!:№:兰
・指南与共识・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2022-01-13来源:中华外科杂志急性胰腺炎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2014年,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反复讨论、修改后,发布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该指南的发布对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患者救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7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体现学科进展,学组对2014版指南进行了修订,以期为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并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本指南在参考以往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采用以循证为依据、问题为导向的表述方式,经专家充分讨论,形成29条推荐意见,包含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
本指南使用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的分级系统评估临床证据质量(高、中、低),并采用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和一般性推荐)表示制定专家对推荐意见的认可程度。
一、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一)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目前,我国尚缺乏完整的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资料。
从世界范围来看,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需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率存在一定地区差异,为(4.9~73.4)/10万。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需高度重视。
急性胰腺炎病因众多,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患者,老年患者以胆源性居多。
其他较少见原因包括药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高钙血症、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和创伤等。
对病因的早期控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并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
(二)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腺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以及导致胰腺分泌功能的障碍。
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1. 酗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是慢性胰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
酗酒和吸烟会对胰腺造成直接损害,引起胰腺组织的炎症和慢性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异常。
此外,长期酗酒和吸烟还可能诱发胰腺癌等恶性疾病。
2. 胆石症胆石症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胆管和胰管长期受胆石的刺激和压迫时,胰腺分泌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慢性胰腺炎。
因此,胆石症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3. 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胰腺炎是由多基因遗传所致,家族中有胰腺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该病。
因此,患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应该加强自身的体质锻炼和健康管理,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会诱发慢性胰腺炎。
比如,长期服用一些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和抗生素等药物,会对胰腺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胰腺炎症和纤维化等病变,从而引起慢性胰腺炎。
因此,患有胰腺炎的患者在用药时应该谨慎,避免使用不当的药物。
二、治疗方法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酗酒和吸烟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患者应该尽量戒烟戒酒。
此外,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胰腺分泌的过度刺激。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开具一些胰酶替代剂、抗生素和抗炎药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胰腺分泌功能。
3. 胰腺外分泌替代治疗胰腺外分泌替代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补充人工合成的胰酶,来代替患者体内胰腺分泌的胰酶,从而保证患者正常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4.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慢性胰腺炎病例中,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课件ppt课件

背景
是中华胰腺最近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并 参照2005年版《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及国际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由内 科、外科、内镜、内分泌、营养、病理 等多学科专家集体讨论并编制而成。
概念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 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
可加服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 等抑酸药物。3.糖尿病:采用强化的 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维持CP 患者最 佳的代谢状态。由于CP合并糖尿病患者 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 发生。 4.疼痛的治疗:①一般治疗: 轻症患者可经戒酒、控制饮食缓解。
②药物治疗:止痛药、胰酶制剂和生长 抑素及其类似物。③梗阻性疼痛可行内 镜治疗,非梗阻性疼痛可行CT、EUS引 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④上述方法无效 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我国很少有单位能开展胰腺外分泌 功能检测 ,并且早期的胰腺外分泌功 能不全往往无任何症状 ( 出现脂肪泻 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已降到正常值的 10% 以下) ,因此该指南并未强调胰 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在 CP 诊断中的价值。
小结
(1)增加了我国 CP 的流行病学数据慢性 胰腺炎而缺乏我国的数据。 多学科指 南引用了我国 1994—2004 年间对 22 家医院的 2008 例 CP 的调查研究结果, 我国 CP 患病率约为 13 /10 万。 据此 估算,我国 CP 人数超过 15 万。
(2)首次提出我国 CP 的临床表现分 期和分型方法 CP 的 分 类 系 统 繁 多, 史 上 曾 有 Marseille、历 Marseille-Rome、Combridge、 TIGER日 ABC、nchester 和 M-ANNHEIM 等
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约50%患者发生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t h ema n a g e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p a n c r e a t i t i s ( 2 0 1 4 )
G r o u p o f P a n c r e a s S u r g e r y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o f S u r g e r y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2 5 6 . 2 0 1 5 . 0 3 . 0 0 2 收稿日期: 2 0 1 5- 0 2- 1 1 。
断下降, 疼痛程度会减轻, 甚至消失。外分泌功能不全早期无 特殊症状, 后期可出现脂肪泻、 消瘦及营养不良表现。内分泌 功能不全早期可出现糖耐量异常, 后期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合 并胆道梗阻、 十二指肠梗阻、 胰腺假性囊肿、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 及胰源性胸腹水等并发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3 . 2 ㊀影像学检查 3 . 2 . 1 ㊀X线㊀胰腺区域可见钙化灶或结石影。 3 . 2 . 2 ㊀超声与内镜超声( E U S ) ㊀ 超声检查通常作为 C P的初 筛检查, 可显示胰腺形态改变, 胰管狭窄、 扩张、 结石或钙化及 囊肿等征象, 但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差。 E U S除显示形态特征 外, 还可以辅助穿刺活检组织学诊断。 3 . 2 . 3 ㊀计算机断层扫描( C T ) ㊀C T是 C P诊断首选检查方法。 对中晚期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 对早期病变诊断价值有限。可 见胰腺实质增大或萎缩、 胰腺钙化、 结石形成、 主胰管扩张及假 性囊肿形成等征象。 3 . 2 . 4 ㊀ 磁共振成像( M R I ) 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 M R C P ) ㊀ M R I 诊断价值与 C T相似。M R C P可以清晰显示胰管病变的部 位、 程 度 和 范 围。 胰 泌 素 增 强 M R C P( s e c r e t i n-e n h a n c e d M R C P ) 能间接反映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有助于 C P 的早期诊断。 3 . 2 . 5 ㊀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 R C P ) ㊀ 主要显示胰管形 态改变, 以往是诊断 C P的重要依据。但作为有创性检查, 目 前多被 M R C P和 E U S替代, 仅在诊断困难或需要治疗操作时 选用。 3 . 2 . 6 ㊀胰管镜㊀直接观察胰管内病变, 同时能收集胰液、 细胞 刷片及组织活检等检查, 对C P早期诊断及胰腺癌鉴别诊断有 意义, 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 3 . 3 ㊀胰腺功能检查 3 . 3 . 1 ㊀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㊀分为直接外分泌功能和间接外 分泌功能试验, 包括胰泌素试验、 L u n d h试验、 血/ 尿苯甲酸 - 酪氨酸 - 对氨基苯甲酸( B T- P A B A ) 试验、 粪便弹力蛋白酶 Ⅰ
3 2 4
5 ㊀C P分期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3 1卷第 3期 2 0 1 5年 3月㊀JC l i nH e p a t o l , V o l . 3 1N o . 3 , M a r . 2 0 1 5
狭窄、 胰管狭窄、 胰管结石及胰腺假性囊肿等。治疗方法包括 O d d i ’ s 括约肌切开成型( E S T ) 、 鼻胆管和鼻胰管引流、 胰管胆 S T联合体外震波碎石( E S WL ) 管支架植入、 假性囊肿引流及 E 等, 其远期效果较手术治疗差。 6 . 4 ㊀外科治疗 6 . 4 . 1 ㊀手术指征㊀( 1 ) 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疼痛; ( 2 ) 胰管狭窄、 胰管结石伴胰管梗阻; ( 3 ) 并发胆道梗阻、 十二指肠 梗阻、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 胰源性胸腹水及假性囊肿等; ( 4 ) 不 能排除恶性病变。 6 . 4 . 2 ㊀术式选择 ㊀ 手术治疗能否改善胰腺功能、 延缓胰腺炎 症进展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应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病因, 胰腺、 胰周脏器病变特点( 炎性 肿块, 胰管扩张或结石, 胆管或十二指肠梗阻) 及手术者经验等 因素, 主要针对各种外科并发症, 选择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 6 . 4 . 3 ㊀神经切断手术㊀单纯以缓解疼痛为目的的神经切断手 术目前开展较少, 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性内脏神经毁损术、 胸腔 U S 或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阻滞。短 镜下内脏神经切断术及 E 期效果较好, 但远期止痛效果不理想。 6 . 4 . 4 ㊀胰管引流手术 ㊀ 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P a r t i n g t o n术) 适用于主胰管扩张, 主胰管结石为主, 胰头部无炎性肿块者。 o u x -e n-Y侧侧 沿主胰管纵形切开, 清除结石, 行胰管空肠 R 吻合( 图1 ) 。术中应确保主胰管切开足够长度, 充分解除主胰 管狭窄和梗阻; 如存在副胰管梗阻应同时处理; 散在小胰管结 石不能通过切开主胰管处理时, 可联合切除结石所在部位的部 分胰腺组织。该术式操作简单, 最大限度保留了胰腺功能, 并 发症少。
4 ㊀C P分类 表1 ㊀C P的诊断条件 ( 1 )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典型表现( 下列任何一项) : a .胰管结石 b .分布于整个胰腺的多发性钙化 c .E R C P显示主胰管不规则扩张和全胰腺散在的不同程 度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 d .E R C P显示近侧主胰管完全或部分狭窄( 胰管结石、 蛋 白栓或炎性狭窄) , 伴远端主胰管和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 不典型表现( 下列任何一项) : a .M R C P显示主胰管不规则扩张和全胰腺散在的不同程 度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 b .E R C P显示全胰腺散在不同程度分支胰管扩张, 或单纯 主胰管不规则扩张或伴有蛋白栓 c .C T 显示主胰管全程不规则扩张伴胰腺形态不规则改变 d .超声或 E U S 显示胰腺内高回声病变( 结石或蛋白拴) , 或胰管不规则扩张伴胰腺形态不规则改变 ( 2 ) 组织学特征性表现 典型表现: 胰腺外分泌实质减少伴不规则纤维化; 纤维化 主要分布于小叶间隙形成“ 硬化” 样小叶结节改变 不典型表现: 胰腺外分泌实质减少伴小叶间纤维化或小叶 内和小叶间纤维化 ( 3 ) 典型上腹部疼痛或用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上腹部疼痛, 伴 或不伴体重减轻 ( 4 ) 血清和尿胰酶水平异常( 下例任何一项) : a . 连续多点观察血清胰酶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b . 连续多点观察尿胰酶高于正常值 ( 5 ) 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异常: 任何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在 6个月内有 2次以上检测结 果异常 表2 ㊀C P分胰腺炎1 自身免疫性 ) 胰腺炎2 致病因素 酒精性、 遗传性、 高脂血症性、 高钙血症性、 特 发性、 药物性等 狭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 胰腺分裂症、 损伤等 ㊀ 血管性、 糖尿病等 ㊀ 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 合征等
3 测定及1 C- 甘油三酯呼吸实验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 仅
在胰腺功能严重受损时才有阳性结果, 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有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 0 1 4 )
3 2 3
限, 不常规开展。 3 . 3 . 2 ㊀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查 ㊀ 继发于 C P的糖尿病现归类为 诊断标准为糖化血红蛋白( H b A 1 c ) . 5 %, 空腹血糖 ⅢC型, ≥6 ( F B G ) m o l / L , 其他指标包括血清胰岛素及 C肽等。这些指 ≥7m 0 %以上才出现变化, 敏感性低。 标通常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失 9 3 . 4 ㊀其他实验室检查 ㊀ 急性发作时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可升 高; 胰源性胸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升高。血清糖蛋白抗原 C A 1 9 通常升幅较小, 如明显升高应警惕合并胰腺癌 - 9可以增高, 可能。其他指标如 I g G 4 、 血钙、 血脂、 甲状旁腺素的检测有助 P的病因诊断。 于C 3 . 5 ㊀ 胰腺活组织检查 ㊀ 活组织检查是 C P诊断的确定性标 准, 但其操作和临床开展受技术条件限制, 不推荐常规使用。 T或超声引 主要用于临床上与胰腺癌鉴别诊断。方法包括 C 导下经皮胰腺穿刺活检; E U S引导下胰腺活检, 包括细针穿刺 E U S - F N A ) 及细针活检( E U S - F N B ) , 较经皮穿刺安全, 抽吸( 但取材组织量较少; 手术或腹腔镜下胰腺活检, 其中胰头部病 变建议经十二指肠组织芯穿刺活检( c o r eb i o p s y ) 。 3 . 6 ㊀C P的诊断标准㊀ 诊断条件包括: ( 1 ) 1种及以上影像学 检查显示 C P特征性形态改变; ( 2 )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C P特 征性改变; ( 3 ) 患者有典型上腹部疼痛, 或其他疾病不能解释 4 ) 血清或尿胰酶水平异常; ( 5 ) 的腹痛, 伴或不伴体重减轻; ( 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 表1 ) 。( 1 ) 或( 2 ) 任何一项典型表现, 或者( 1 ) 或( 2 ) 疑似表现加( 3 ) 、 ( 4 ) 和( 5 ) 中任何 2项可以确 1 ) 或( 2 ) 任何一项疑似表现考虑为可疑患者, 需要进一 诊。( 步临床观察和评估( 见3 . 7诊断流程) 。 3 . 7 ㊀C P的推荐诊断流程
3 2 2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3 1卷第 3期 2 0 1 5年 3月㊀JC l i nH e p a t o l , V o l . 3 1N o . 3 , M a r . 2 0 1 5
'()*
0 1 4 !"#$%& 2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诊断; 治疗; 指南 中图分类号: R 5 7 6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B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1- 5 2 5 6 ( 2 0 1 5 ) 0 3- 0 3 2 2- 0 5
K e yw o r d s :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c h r o n i c ; d i a g n o s i s ; t h e r a p y ; g u i d e l i n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