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液压缸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液压缸设计算步骤及干货设计资料分享

液压缸设计算步骤及干货设计资料分享

液压缸设计算步骤及干货设计资料分享1.弄清液压油缸的运动特点确定要设计油缸的形式一切的设计都源于需求,对产品性能的需求就是后期设计要满足的标准要求。

油缸设计也一样,油缸设计前也需要了解应用功能要求,并在后期设计中实现需求的功能液压油缸种类很多,有活塞式,有柱塞式,有伸缩套筒式,按运动形式分,又可分为,往复直线式和摆动式按作用分又可分为双作用式和单作用油缸所以在确定将用什么形式的油缸前,一定要搞清楚想让油缸怎么运行,根据设定的运动形式和特点确定合适的液压油缸形式。

2.进一步来了解液压缸的运行工况(1)液压缸的工作条件,如温度,环境湿度等用于确定液压缸的防腐等级及防尘等级的确定。

(2)液压缸需要的出力、负载状况、行程大小,工作制等,用于确定压油缸的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及液压缸极限强度校核及疲劳寿命计算(3)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流量;辅助确定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等重要尺寸3.选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根据主机需要的液压缸出力,计算液压缸的活塞截面积,并根据国标中标准系列给与圆整4.选定各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后,可以根据液压缸出力要求和材料强度等,计算液压缸筒的壁厚,液压活塞杆直径等5.根据和主机的连接接口和安装空间等确定液压缸的结构及前后端盖的连接形式。

6.根据液压油压力,液压缸运行温度范围,是否有粉尘等确定液压缸的密封形式液压缸密封设计选型7.根据液压缸的运行载荷及控制情况,合理设计液压的缓冲,合理的缓冲设计可以减少冲击载荷,避免液压缸早期损坏。

8.对于细长类零件还需要进行屈曲强度分析,及在活塞杆完全伸出时,计算活塞杆的屈曲强度,校核是否会发生屈曲失效。

9.如果液压缸在运行有径向力作用时,还需要特别验证在径向力作用下,活塞杆是否会与端盖发生金属接触。

10.根据工作环境设计合理的防腐涂层,使液压缸在长时间工作时不受外界腐蚀环境的腐蚀11.绘制零件图和组装图,并编制相应的技术文档12.按照图纸生产样品并进行实验验证,只有实验验证是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过程才算完成。

液压缸与液压设计说明

液压缸与液压设计说明

液压缸与液压设计说明液压系统是一种将流体力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技术。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门等组成,其中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液压缸负责将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实现线性运动。

本文将介绍液压缸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液压缸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液压缸是由筒体、活塞、活塞杆等主要部件组成。

液压缸内部充满了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泵进入液压缸,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会产生强大的推力,使活塞和活塞杆发生线性运动。

液压缸的推力大小与液压油的压力和活塞面积有关。

二、液压缸的设计要点1.选用合适的液压缸类型:液压缸有单作用液压缸和双作用液压缸两种类型。

单作用液压缸只能在一方向上产生推力,而双作用液压缸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产生推力。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缸类型。

2.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范围: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一般在10-20MPa 范围内,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工作负荷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3.确定液压缸的工作速度:液压缸的工作速度与液压泵的供油流量有关,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的供油能力来确定液压缸的工作速度。

4.选择合适的液压缸尺寸:液压缸的尺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的工作空间来确定。

液压缸的直径和活塞杆的直径都需要考虑,同时也需要考虑液压缸的长度和活塞杆的伸缩长度。

三、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1.选用合适的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

2.设计合理的液压回路:液压回路的设计需要满足系统的工作需求,确保液压缸获得足够的液压油供给。

3.选用合适的液压油:液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与液压油的质量和性能有关,选用合适的液压油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

4.配置合适的液压阀门:选用合适的液压阀门来控制液压缸的工作,如溢流阀、换向阀、节流阀等。

四、液压缸和液压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1.液压缸和液压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设计与优化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设计与优化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设计与优化液压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输和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和机械领域。

其中,液压缸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液压系统中液压缸的设计与优化。

一、液压缸的基本原理液压缸是一种能够直接转换液压能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借助液力传递,通过压力作用使油液推动活塞,从而产生线性运动。

液压缸的组成主要包括气缸筒、活塞、密封元件、传动杆等。

当液压缸接收到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油后,压力油进入气缸筒的一侧,将活塞推向另一侧,从而带动传动杆运动。

液压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密封性好、承载能力高、运动平稳等要求。

二、液压缸的设计指标在液压缸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指标:1. 力矩和力的要求:液压缸的设计需要满足所需输出力矩和力的要求。

根据工作环境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液压缸所需的力矩和力将有所差异。

2. 自重和加载负荷:液压缸在工作时需要克服自重和加载负荷,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液压缸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运动速度: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的运动速度需要与机械设备的运作速度匹配。

运动速度太快可能导致过载和损坏,而速度太慢可能降低工作效率。

4. 尺寸与重量:液压缸的尺寸和重量直接影响安装和使用的灵活性。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液压缸的尺寸与重量对机械系统的影响。

三、液压缸的优化设计方法为了满足液压缸的设计指标并提高性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1. 选择适当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的合理选择对于液压缸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

应选择质量好、密封性能稳定可靠的密封结构,以减小泄漏风险。

2. 优化内部结构:合理设计液压缸内部结构,包括活塞的设计、传动杆的选择和导向装置的设计等。

内部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性能。

3. 选用合适的材料:液压缸的工作环境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压、耐腐蚀和磨损性能。

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 优化液压缸的控制方式:液压缸的控制方式包括单向控制和双向控制。

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

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

液压缸设计和计算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液压缸的设计是整个液压系统设计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工况分析,编制了负载图,选定了工作压力之后进行的; 一、设计依据:1了解和掌握液压缸在机械上的用途和动作要求;2了解液压缸的工作条件;3了解外部负载情况;4了解液压缸的最大行程,运动速度或时间,安装空间所允许的外形尺寸以及缸本身的动作;5设计已知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应了解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大小、管路的通径和布置情况、各液压阀的控制情况;6了解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参考资料;二、设计原则:1保证缸运动的出力、速度和行程;2保证刚没各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用性;3保证以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缸的外形尺寸;4在保证刚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零件数量,简化结构;5要尽量避免缸承受横向负载,活塞杆工作时最好承受拉力,以免产生纵向弯曲;6缸的安装形式和活塞杆头部与外部负载的连接形式要合理,尽量减小活塞杆伸出后的有效安装长度,增加缸的稳定性;三、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依据,初步确定设计档案,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对缸进行受力分析,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各部分结构形式;3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尺寸;4结构强度、刚度的计算和校核;5根据运动速度、工作出力和活塞直径,确定泵的压力和流量;6审定全部设计计算资料,进行修改补充;7导向、密封、防尘、排气和缓冲等装置的设计;8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四、液压缸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液压缸的设计和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和是否易于发生故障;所以,在设计液压缸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或在受压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考虑液压缸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和液压缸的排气问题;3、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4、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尽可能做到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5、在保证能满足运动行程和负载力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地缩小液压缸的轮廓尺寸;6、要保证密封可靠,防尘良好;五、计算液压缸的结构尺寸1、缸筒内径D 根据负载的大小来选定工作压力或往返运动速度比,求得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从而得到缸筒内径D,再从GB2348-80标准中选取最近的标准值作为所设计的缸筒内径;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为…… 24D p F A π== 以无杆腔作工作腔时………… p FD π4=以有杆腔作工作腔时………… 24d p F D +=π 2、活塞杆外径d 通常先从满足速度或速度比的要求来选择,然后再校核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若速度比为v λ,则 vv Dd λλ1-= 也可根据活塞杆受力状况来确定:受拉力作用时,d =~; 受压力作用时,则有3、缸筒长度L 缸筒长度L 由最大工作行程长度加上各种结构需要来确定,即:l —— 活塞的最大工作行程;B —— 活塞宽度,一般为~1D ;A —— 活塞杆导向长度,取~D ;M —— 活塞杆密封长度,由密封方式定;C —— 其他长度; 注意:从制造工艺考虑,缸筒的长度最好不超过其内径的20倍;六、强度校核对液压缸的缸筒壁厚δ、活塞杆直径d和缸盖固定螺栓的直径,在高压系统中必须进行强度校核;1、缸筒壁厚校核δ 缸筒壁厚校核分薄壁和厚壁两种情况;当D/δ≥10时为薄壁,壁厚按下式进行校核:δ≥δδδ2[δ]当D/δ<10时为厚壁,壁厚按下式进行校核:δ≥δ2(√[δ]+0.4δδ[δ]−1.3δδ−1)pt ——缸筒试验压力,随缸的额定压力的不同取不同的值D ——缸筒内径σ——缸筒材料许用应力2、活塞杆直径校核活塞杆的直径d按下式进行校核:3、液压缸盖固定螺栓直径校核液压缸盖固定螺栓直径按下式计算:F ——液压缸负载k ——螺纹拧紧系数~Z ——固定螺栓个数σ——螺栓材料许用应力七、液压缸稳定性校核活塞杆轴向受压时,其直径d一般不小于长度L的1/15;当L/d≥15时,须进行稳定性校核,应使活塞杆承受的力F不能超过使它保持稳定工作所允许的临界负载Fk ,以免发生纵向弯曲,破坏液压缸的正常工作;Fk 的值与活塞杆材料性质、截面形状、直径和长度以及缸的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验算可按材料力学有关公式进行;• 当活塞杆细长比 21/ψψ>k r l 时,则• 当活塞杆细长比21/ψψ≤k r l 且120~2021=ψψl -- 安装长度,其值与安装方式有关;Ψ1 -- 柔性系数,对钢取Ψ1=85;Ψ2 -- 末端系数,由液压缸支承方式决定;E -- 活塞杆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钢取E=× 1011Pa ;J -- 活塞杆横截面惯性矩;A -- 活塞杆横截面面积;f -- 由材料强度决定的实验数值,对钢取f=×108 N /m2; α--系数,对钢取α=1/5000;rk --活塞杆横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八、缓冲计算液压缸的缓冲计算主要是估计缓冲时缸中出现的最大冲击压力,以便用来校核缸筒强度、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液压缸在缓冲时,缓冲腔内产生的液压能E 1和工作部件产生的机械能E 2分别为:当E 1=E 2时,工作部件的机械能全部被缓冲腔液体所吸收,则有九、油缸的试验1.油缸试验压力,低于16MPa乘以工作压力的,高于16乘以工作压力的;2.最低启动压力:是指液压缸在无负载状态下的最低工作压力,它是反映液压缸零件制造和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摩擦力大小的综合指标;3.最低稳定速度:是指液压缸在满负荷运动时没有爬行现象的最低运动速度,它没有统一指标,承担不同工作的液压缸,对最低稳定速度要求也不相同;4.内部泄漏:液压缸内部泄漏会降低容积效率,加剧油液的温升,影响液压缸的定位精度,使液压缸不能准确地、稳定地停在缸的某一位置;。

《液压缸与设计》课件

《液压缸与设计》课件
详细描述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利用密封工作腔中的压力油来推动活塞或柱塞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能的转换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液压缸有多种类型。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液压缸和双作用液压缸,按结构特点可分 为活塞缸、柱塞缸、摆动缸和组合缸等。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密闭工作腔中的压力油传递动力,通过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 实现机械能的转换。
详细描述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帕斯卡原理,即密闭工作腔中的压力油能够将力传递到活塞 或柱塞上,使其产生往复运动。当压力油进入工作腔时,推动活塞或柱塞向一个方向运 动,当油液流出工作腔时,活塞或柱塞在弹簧或自重的作用下返回原位。通过这种方式
,液压缸实现了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目的。
液压缸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液压缸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车辆、船舶、航空航天 等领域,如起重机、挖掘机、压力机、机床等。
详细描述
液压缸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元件,具有功率密度高、易 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例如,在建筑机械中,液压缸被用于控制起重机 和挖掘机的工作臂伸缩;在冶金机械中,液压缸被用于 压力机和剪切机的传动和控制;在船舶和航空航天领域 ,液压缸则被用于起落架的收放和机翼的展开与折叠等 。此外,在民用和军用车辆、机床以及其他机械设备中 ,液压缸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压缸的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简介
表面处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性质,以 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
01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包括表面预处理、涂装、固化等步骤。
02
03
表面处理工艺特点
表面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金属表面 的耐久性,但可能影响其导电、导热 等性能。

液压缸设计说明

液压缸设计说明

液压缸设计说明液压缸设计说明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液压缸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液压缸的构造原理、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文档,设计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液压缸的设计流程和要点,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且高效的动力传输。

2、设计要求2.1 功能要求- 描述液压缸在使用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结合应用场景,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推力、行程等参数。

2.2 结构要求- 描述液压缸的外形结构及其组成部件。

- 确定液压缸的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通孔连接、螺纹连接等。

2.3 材料要求- 分析液压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温度,选择合适的材料。

- 针对液压缸的各个部件,确定其材料种类和材料强度等要求。

2.4 密封要求- 描述液压缸的密封方式,如密封圈、O型圈等。

- 确定液压缸的密封要求,包括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等。

3、液压缸设计流程3.1 设计草图- 绘制液压缸的设计草图,包括外形图、内部结构图等。

3.2 参数计算- 根据液压缸的功能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参数计算。

- 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推力、行程等参数。

3.3 强度计算- 根据液压缸的材料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 确定液压缸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4 密封设计- 根据液压缸的密封要求,进行密封设计。

- 选择合适的密封件和密封方式,确保液压缸的密封性能。

3.5 CAD建模- 基于设计草图和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液压缸的CAD建模。

- 绘制液压缸的三维模型和零部件图。

4、制造工艺4.1 零部件加工- 根据液压缸的CAD模型,进行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

- 包括材料切割、车削、铣削、焊接等工艺流程。

4.2 组装调试- 将液压缸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调试测试。

- 确保液压缸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3 表面处理- 根据液压缸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

- 包括涂装、热处理等工艺。

5、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根据《民法总则》第2条的规定,法律名词1指的是:::注释:法律名词1的注释内容。

《液压缸与设计》课件

《液压缸与设计》课件

回程
液压缸完成压油过程后, 活塞自动返回原位,准备 下一次工作循环。
液压缸的工作特性
速度特性
液压缸的速度取决于流量的大小,流量越大,活 塞运动速度越快。
力特性
液压缸产生的力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 活塞产生的力越大。
方向控制
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可以控制液压缸活 塞的运动方向。
03 液压缸的设计
利用精密铸造和锻造技术,提高液压缸的制造精度和整体性能。
热处理和加工技术
优化热处理和加工技术,确保液压缸的硬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
智能化与自动化
智能化控制
采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智能元件,实现液压缸的智能化控 制和远程监控。
自动化集成
将液压缸与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液压缸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铣削
对液压缸的平面和沟槽进 行铣削加工,满足形状和 位置精度要求。
钻削
在液压缸上钻孔,实现油 孔和螺纹孔的加工。
热处理工艺
1 2
退火
降低金属内部的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正火
提高金属的强度和韧性,为后续的机械加工提供 良好的基础。
3
淬火
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满足液压缸的使用要 求。
表面处理
电镀
力和耐久性。
轻量化材料
02
利用轻量化材料如铝、镁合金等,降低液压缸的重量,提高其
便携性和机动性。
耐腐蚀材料
03
选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等,增强液压缸在各种环境
下的适应性和使用寿命。
新工艺的研发
表面处理技术
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喷涂、电镀等,提高液压缸表面的耐 磨性和防腐蚀性。

液压缸的设计

液压缸的设计

3.2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液压缸一般来说是标准件,但有时也需要自行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液压缸主要尺寸的计算及强度,刚度的验算方法。

液压缸的设计是在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负载计算和确定了其工作压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首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液压缸的类型,再按负载和运动要求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必要时需进行强度验算,最后进行结构设计。

液压缸的主要尺寸包括液压缸的内径D 、缸的长度L 、活塞杆直径d 。

主要根据液压缸的负载、活塞运动速度和行程等因素来确定上述参数。

3.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确定液压缸要承受的负载包括有效工作负载、摩擦阻力和惯性力等。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按负载确定。

对于不同用途的液压设备,由于工作条件不同,采用的压力范围也不同。

设计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可按负载大小及液压设备类型参考表3.2、表3.3来确定。

表3.2 液压缸的公称压力(单位:MPa,GB7938-87)表3.3 各类液压设备常用的工作压力(单位:MPa)3.2.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液压缸内径D 和活塞杆直径d 可根据最大总负载和选取的工作压力来定,对单杆缸而言,无杆腔进油并不考虑机械效率时,由式(3.4)D =有杆腔进油并不考虑机械效率时,由式(3.6)可得D=一般情况下,选取回油背压,这时,上面两式便可简化,即无杆腔进油时D=(3.16)有杆腔进油时:D= (3.17)式(3.17)中的杆径d可根据工作压力选取,见表3.4;当液压缸的往复速度比有一定要求时,由式(3.7)得杆径为d=推荐液压缸的速度比如表3.5所示。

表3.4 液压缸工作压力与活塞杆直径表3.5 液压缸往复速度比推荐值计算所得的液压缸内经D和活塞杆直经d应圆整为标准系列参见《新编液压工程手册》。

液压缸的缸筒长度由活塞最大行程,活塞长度,活塞杆导向套长度,活塞杆密封长度和特殊要求的长度确定。

其中活塞长度为(0.6~1.0)D;导向套长度为(0.6~1.5)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杨益峰学号 106015086 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激振器用液压缸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作者愿意遵守浙江科技学院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允许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被查阅。

本人授权浙江科技学院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在校园网内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激振器用液压缸设计学生姓名:杨益峰指导教师:杨礼康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摘要减振器是车辆悬挂系统中主要的阻尼元件,它能缓和车辆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车体给各部分的动应力,提高整车寿命和安全性。

减振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

因此,设计生产高质量的减振器是提高车辆技术性能的重要内容。

然而,设计生产高质量的减振器需要性能完善、先进的实验与测试设备做保证。

液压激振试验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本论文以最新试验台技术及先进液压技术为基础,着眼于液压缸的结构设计,根据车辆减振器实验装置的要求,应用液压传动及相关理论,针对液压激振装置中液压系统的特点,计算并选择其必须的关键部件,同时设计相应的液压缸结构,最终设计出可实现正弦、随机振动等试验和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较为可靠的液压缸系统。

关键词:液压激振器液压缸设计iVehicle shock absorber test equipment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Student: Yifeng Yang Advisor: Dr.Ling-Kang Yang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Shock is the main vehicle suspension damping components, it can ease the vehicle vibration and improve comfort and reduce the body to various parts of dynamic stress, increase vehicle life and safety. Damper merits of a direct impact on vehicle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shock absorber is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important vehicles. However,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performance shock absorbers need to complete and modern equipment to do experiments and testing guarantee. Hydraulic vibration test st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In this thesis, the latest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hydraulic test bench technology,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shock absorber test unit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requir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vibration device for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calculate and select the necessary key components,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l design can be realized sine, random vibration test and meet the releva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reliable hydraulic cylinder system.Keywords:Hydraulic Vibrator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与系统描述 (1)1.3 电液式激振器 (2)1.4 电液式激振器的优点 (3)第二章试验台方案设计 (4)2.1 激振形式的选择 (4)2.2 试验台测试原理 (5)2.3 试验台方案设计 (5)2.4 试验台主机结构 (6)2.5液压缸的种类选择 (7)第三章液压缸的主要部件设计 (10)3.1工作压力的确定 (10)3.2缸筒设计 (10)3.3活塞设计 (14)3.4活塞杆设计 (15)第四章液压油缸其他部件设计 (19)4.1法兰设计 (19)4.2力变送器接头设计 (20)4.3导向座设计 (20)4.4位移传感器座设计 (22)4.5透盖设计 (22)iii第五章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iv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在我国汽车工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快速发展期。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资料,以今年4月份为例:全国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销售环比虽有所回落,但同比仍高速增长;前四个月,乘用车销售达到463万辆,已超2009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64%。

4月,乘用车共销售111.09万辆,环比下降12.18%,同比增长33.21%。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75.98万辆,同比增长27.88%;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3.85万辆,环比增长0.69%,同比增长97.8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0.40万辆,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1.1倍;交叉型乘用车销售20.86万辆,同比增长21.55%。

1-4月,乘用车销售463.48万辆,同比增长63.64%。

由这组数据可知汽车工业的重要性。

减振器是车辆悬挂系统中主要的阻尼元件,它能缓和车辆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车体给各部分的动应力,提高整车寿命和安全性。

减振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

因此,设计生产高质量的减振器是提高车辆技术性能的重要内容。

然而,设计生产高质量的减振器需要性能完善、先进的实验与测试设备做保证。

液压激振试验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较多的机械式试验台是J85试验台,它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减振器做近似的简谐振动。

通过弹性扭杆测力和振幅,并依靠人工处理数据。

由于它只能够得到一定振动速度下的示功图,并且效率低,数据的准确性差,只能够垂向减振器试验,不能够完成横向以及抗蛇行减振器检测,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不用。

取而代之就是液压式激振试验台。

1.2 研究目的与系统描述为了适应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用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新技术总是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一项新技术的真正投入使用,需要经过各种评测与实验。

而减振器关系到汽车的舒适、安全性能,不断出现技术更新,这就要求减振器的检测——激振试验台不断技术革新,采用其他更为先进的激振测试技术,设计试验装置,测试新型产品的性能,检验以及修正设计结果。

液压缸作为激振器的核心部件,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就以此为背景进行激振器用液压缸的设计。

常用的激振器有电动式、电磁式和电液式等几种,此外还有用于小型、薄壁结构的压电激振器、高频激振的磁致伸缩激振器和高声强激振器等。

电液激振台一般由作动器、伺服阀、液压源、作动器控制装置和油源控制及测量仪表等五部分组成。

作动器由液压缸、台面和位移传感器等组成;伺服阀是将微小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液压作动的核心部件;液压源通常由驱动电机、液压泵、溢流阀、过滤器、蓄能器及其它液压阀等组成,向作动器提供流体动力;控制装置根据台面位移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及信号源计算对伺服阀的控制电流。

1.3 电液式激振器在激振大型设备时,为得到较大的响应,此时则需要很大的激振力,这时可采用电液式激振器。

其结构原理如图1-1所示。

1-顶杆 2-伺服阀 3-活塞图1-1 电液式激振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经过放大后,经由电动激振器,操纵阀和功率阀所组成的电液伺服阀2,控制油路使活塞3作往复运动,并以顶杆1去激励被激对象。

活塞端部输入一定油压的油,形成静压力p,对被激对象施加预载荷。

用力传感器测量交变激励力p1和静压力p。

电液式激振器激振力大,行程亦大,单位力的体积小。

但由于油液的可压缩性和调整流动压力油的摩擦,使电液式激振器的高频特性变差,一般只适用于较低的频率范围,通常为零点几赫兹到数百赫兹,其波形也比电动式激振器差。

此外,它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也高,并需一套液压系统,成本较高。

1.4 电液式激振器的优点与电动式激振、电液激振和电磁激振相比,液压激振不但可以实现无级调频和调幅,而且使传动系统大大简化,操作简便、省力且成本也较低。

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液压激振器一般是由振动液压缸、液控换向阀和弹性元件等组成,通常采用液压系统保证振动频率稳定且使之可调。

激振器液压缸为双出杆差动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连结在弹性元件上,另一端则作为输出振动元件。

而激波式液压激振器是基于激波原理而研制的新型液压元件,它由壳体、激波器、液压缸及其拖动装置组成,采用激波器控制双作用液压缸产生振动,可以实现振幅、频率无级可调。

因此,调整这种激振器的输出振幅和振动频率,即可满足多种工作点的振动机械的要求,做到一机多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