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10暑-第5章 诗歌文体知识老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诗歌阅读

目标:掌握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一、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常见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2.熟练掌握诗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在具体情景中的运用。

二、知识点精讲

文学常识:

(一).题材:

1.山水田园诗(晋谢灵运陶渊明唐王维孟浩然)

2.送别诗《送友人》

3.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等)《凉州词》《逢入京使》

4.羁旅诗《天净沙·秋思》

5.讽喻诗《卖炭翁》《泊秦淮》

6.咏物诗《草》《鹅》《竹石》

7.咏史诗怀古诗(历史事件、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

8.哲理诗《观书有感》 9.闺怨诗

(二).体裁

古体诗(唐之前)不对仗;押韵自由;四五六七言,每句字数不定。标题加“歌、行、引、曲、吟、弄”等字。

近体诗(唐之后)绝句(4句)五绝;七绝;律诗(8句)大于8句称为长律或排律,五律;七律;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二、四、六、八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三)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重章叠唱:这是《诗经》结构上的特点。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大量使用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反复咏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

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于三国、西晋和宋时失传。《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诂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四).词别称:长短句;曲词;曲子词;诗余;近体乐府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词牌名·题目》

一首词一定要有词牌名,不一定有没题目。

水龙吟(67444)、念奴娇(436)、雨霖铃(444)、踏莎行(447)、苏幕遮(3345)、声声慢(446)、水调歌头(556)、八声甘州(85544)、清平乐(457)、破阵子(667)

(五).曲分为散曲(诗歌;抒情)和杂剧(戏曲;搞笑);散曲分为小令(短小精悍)和散套(富丽雍容)

别称:词余;北曲;乐府(散曲和杂剧采用“北曲”(一种腔调)为演唱形式,又称为“乐府”)

【宫调名】曲牌名·题目

宫调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

三、经典例题剖析

例1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1分)

2.《诗经》使用风、雅、颂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1分)

3.重章叠唱:这是《诗经》结构上的特点。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大量使用词语,反复,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

1.(1分)赋

2.(2分)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3.(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例2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背诵)1、词中念奴娇是,赤壁怀古。

2、和苏轼同时期的唐宋八大家是。

词牌名题目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例3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1.《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

诗歌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

2.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诗句运用了的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表现了的喜悦。

3.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用了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之情。

1.苏辙日常生活喜悦

2.诗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3.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

四、课堂练习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