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科试讲材料真题

合集下载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三)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三)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三)试讲5:《俄国新生政权的巩固》1.题目:《俄国新生政权的巩固》2.内容:详见必修二教材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俄国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案】一、问题导入提问: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继续追问: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什么?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1.学生自读课文,依据材料中和课文,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又进行什么战争?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2.分析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背景。

3.提问: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提问: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哪些内容?学生分小组探究。

可以从农业、工业、分配等角度出发。

请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提问:"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你如何理解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教师提问:如何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呢?教师提示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角度出发,增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堂小结,深入理解教师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既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途径,那么俄国还进行了哪些探索呢?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⒉课余时间阅读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节课交流感想。

板书设计:略试讲6:《君主立宪制》1.题目:《君主立宪制》2.内容:详见必修一教材。

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2)教学过程要完整;(3)讲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4)适当进行板书。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长期分裂状态B.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灭亡,此后中国进入分裂时期C. 宋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D. 元朝统一后,中国进入长期分裂状态2、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B. 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 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D.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3、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章节时,老师提出:“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卓越领导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革命理念深入人心D、清政府军力不足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生动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情境教学法B、讲授法C、历史比较法D、案例分析法5、题干:在讲授《五四运动》一课时,张老师在课堂上展现了《五四运动》爆发时期的历史照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一历史事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张老师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A. 案例分析法B. 图像教学法C. 讨论法D. 实践法6、题干:在历史课上,李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南京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采用了下列哪种教学方法?A. 逐个讲解法B. 小组合作学习法C. 实景教学法D. 通过故事的叙述法7、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历史事件,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A. 案例分析法B. 直观教学法C. 讨论法D. 模拟教学法8、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针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最后,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小论文。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五)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五)

2022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五)试讲9:《孔子的思想》1.题目:《孔子的思想》2.内容: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需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也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融治相处:实现“仁”。

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敏,勿施于人”。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借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看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

主学“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2)明确孔子的思想内容;(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答案】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格言,并提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谁还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顺势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环节一:认识孔子介绍孔子环节二:孔子的思想教师进行提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回答:仁。

教师进行总结。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教师提问,那么什么是“仁”呢?怎样才能做到“仁”?学生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除了仁和礼之外,在教学思想上,孔子有什么主张?孔子弟子三千教育的方法一样吗?学生回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教师在PPT上展示史学家,儒学家对于孔子的评价的史料。

教师提问: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要求:结合教材,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1)孔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并继续传承与发展。

(2)孔子的思想,不仅成为个人的处事准则,更为治理国家提供意见与建议。

(3)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几千年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向学生询问:“本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某位教师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时,采用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模式。

在课堂讨论环节,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与教材内容相悖的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并非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观点,并谈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谈谈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史记》中关于孔子形象的描述,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并阐述如何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第六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七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争执时?第八题题目:请您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第十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兴趣?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课,适用于高级中学的历史课程。

要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节关于《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够分析这些变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谈谈你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实证。

第六题题目:请您简要描述“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征,并阐述唐太宗李世民在实现这一盛世中的关键作用。

第七题题目: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第八题题目:请阐述在教授高中历史课程时,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举例说明。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学科面试的考生,请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史”模块设计一份关于“唐宋变革期”的45分钟课程教案。

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强调历史事件在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唐宋变革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能够分析唐代与宋代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异同点;•掌握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阅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物和文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历史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历史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历史面试真题《美国首任总统》考题回顾考题解析环节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引导设问:有这样一位伟人,他的部下亨利·李这样评价他,“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这位伟人是谁呢?学生得出:美国的国父华盛顿。

教师追问:华盛顿是美国的首任总统,他是在怎样的情形之下出任首任总统的?他的历史功绩有哪些?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临危受命教师提问:1787年宪法使美国由邦联变为联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根据宪法规定,将进行总统选举,华盛顿成为最佳人选。

谁能对当时的总统就职仪式简要介绍?学生看过视频后,进行归纳和概括:1789年4月30日,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在纽约隆重举行。

教师追问:就职仪式的当天,广场上欢声雷动,但华盛顿却表情沉重。

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回答:因为新诞生的美国面临着重重困难,联邦政府羽翼尚未丰满,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陆海军名不副实,等等。

(二)功成身退1.历史功绩教师播放华盛顿相关的纪录片,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思考探讨:华盛顿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面对这种危局,他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呢?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政治上,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使南方与北方、保守派与民主派等集团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外交上,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教师补充:身为首任总统,他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1793年华盛顿意欲引退,但再次被一致选为总统,在华盛顿的第二届任期内,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结合史料,思考回答: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签署宣言,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从而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之中;美国的西进运动也不断展开。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进行教学,并举例说明。

第二题题目:请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并解释这一时期对后世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例如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课程无关但非常有趣的历史问题?第四题题目:请简要论述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阐述作为历史教师,在教授这段历史时应注意哪些教育原则?第五题题目:请你结合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谈谈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六题题目:请简要阐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贡献,并分析这一时期国共合作对当前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有何启示?第七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你如何设计一堂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八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第九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特点,谈谈你对“历史思维”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程教案。

教材内容:《中国古代史》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思想》中的“明朝的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明朝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掌握《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明朝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

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的内容。

教学难点:1.《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的科技成就特点。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答案及解析:第二题题目: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及解析:第三题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有效地实施历史教学。

答案及解析:第四题题目:请分析清末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变法中的主要作用。

第五题题目:请简述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影响。

第六题题目:请分析一下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如秦朝、汉朝、唐朝等)的教育制度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七题题目:请分析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八题题目: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看法。

第九题题目:请分析清末新政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并评价其历史意义。

答案及解析:第十题题目:请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方案,教学主题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题题目: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与土地制度变迁”为主题,设计一份高中历史课程教案。

教案需涵盖以下内容: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四、教学过程(包含课堂导入、知识讲解、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

第三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方案,内容为“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答案及解析:答案:历史背景:1.经济因素:18世纪末,法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然而,贵族和教会仍然垄断着经济和政治权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思想启蒙运动:1791年至1794年,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景导入:
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同学们知道这座纪念碑是纪念什么事件的吗?不知道吧,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和条件,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板书:《新航路开辟》
新课讲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同学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细读课文,感受心情
同学讨论概括新航路开辟需要的条件。
3、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老师概括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巩固知识:
课后练习题。
小结作业: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板书设计:
原因
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
教学反思境/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背景、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用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开辟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不仅要认识开辟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认识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发展的能力,树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教学重点: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