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第一房价等于没涨
中国过去20多年的货币超发之谜提醒我们

中国过去20多年的货币超发之谜提醒我们,找到准确的通胀之锚至关重要,涉及民生与经济中国经济不断壮大,中国央行声名鹊起,货币政策广受关注。
今年初,国际刊物《央行杂志》(Central Banking Journal)颁发年度央行奖,中国央行第一次获此殊荣。
该刊认为,中国央行在独立性受限和中国金融体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中国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一轮改革中,顶住压力控制货币超发,积极推动金融自由化改革,表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和专业度。
老实说,中国央行拿到这个奖项并不容易,因为每一家候选机构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美联储果断采用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帮助美国经济强劲复苏,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均出人意料地推动预期管理,日本央行大胆的量化宽松政策把日本拉出了通货紧缩的泥潭。
该刊的顾问委员会包括很多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和多国央行行长。
毫无疑问,这个年度奖项是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肯定。
与这份肯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行了20多年的中国货币“超发之谜”:到了2013年底,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货币,即M2与GDP之比为1.95。
美国2013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M2 与GDP 之比是度量一个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通行指标,无论从货币发行总量还是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货币来看,中国显然存在货币超发之嫌。
货币政策的框架主要包括目标、锚(即货币是否超发的政策基准)和传导机制。
要破解中国货币超发之谜,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以往货币政策的框架和运行效果。
无论从国家到机构,对自身历史的准确认知和总结是进步的前提。
在过去20多年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基本共识的缺乏让人吃惊。
如果学界习惯以“谜”来形容中国的货币政策而无解,如果放任社会对政府通胀控制能力的怀疑和担忧而不加以管理,新的框架和传导机制又如何建立?央行赖以安身立命的独立性又从何谈起?如果中国货币当局始终无法摆脱这种“无力感”,再权威的年度大奖也会因此而失色。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价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同时汇率也是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房价产生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房价走低。
在国际市场中,如果人民币升值,则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这包括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这些商品在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进口价格下降会导致生产成本降低。
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价格也将跟着下降。
相对于进口商品,国内商品的价格将显得更加高昂,而房价也将受到影响。
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使得房地产成为稳定增长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升值的人民币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他们将相应地调整房价。
此外,升值的人民币会影响外资的投资意愿。
人民币升值对外资投资的吸引力同样也会下降,因为他们的投资和所投资的货币相比较,成本将比较高。
外资减少会导致房价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比重占据了一个较大的比例。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也比较少,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则会对我国房价产生反向影响。
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包括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将加大,从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而生产成本的增加将致使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增高,为了保障利润率的不变,他们也会调整房价。
此外,人民币贬值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将从人民币贬值中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人民币的贱值,外资投资的口子将会开大,他们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中,成为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力量,从而导致房价上升。
三、结论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会对我国房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房价很有可能下降,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则有可能导致房价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政府政策,国际市场和投资等方面,因此,人民币汇率对房价的影响也需要做更全面的考虑。
M2超发是何意义?

M2超发是何意义?⼀般意义上对货币的定义有:M0:流通中的现⾦;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融债券+商业票据+⼤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融⼯具的不断创新⽽设置的。
货币增加,说明经济活动升温,但经济活动活跃的领域会有所区分。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还反映潜在的购买⼒。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和各商业银⾏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的正确⾛向。
M1过⾼M2过低,表明终端市场需求强劲、投资不⾜,商品有涨价风险。
过去的⼏次通货膨胀都可以通过M1增速和总量过⾼得到印证。
M2过⾼⽽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消费需求不匹配,有经济危机的风险,也就是崩盘的危险;M2货币增加,但是GDP增速不成⽐例,还说明货币效率低下,项⽬投⼊产出低是货币效率的微观指标。
这是⽬前中国的现状。
⼀⽅⾯投资过热会造成周期内的⽣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我们看到了煤炭、⽯油、钢铁、⽔泥等在过去⼏年快速的上涨,需求活跃;另外⼀个⽅⾯,如果投资不能在合适的周期内带来利润,价值链的断裂,巨⼤投资得不到回报。
个⼈资本的损失快速波及银⾏,进⽽直接影响实业。
经济下滑、失业率⾼企,危机开始。
M2过⾼我以为是各级政府各种项⽬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建设项⽬造成的。
⽆法知道⽬前地⽅各级政府的负债总额,从M2总额到近100万亿来看,由投资带来的⼴义货币增加应该是⼀个巨⼤的数字。
过去的⼀段时间我去过众多的地级城市,看到了⼤⽚⼤⽚的新建地产项⽬⼏乎⽆⼈⼊住。
省会城市稍好,但也有居⾼不下的空置率。
这是⾮常令⼈担忧的现象。
这也验证了“平均⼀套房”的结论,尽管平均掩盖了巨⼤的群体性差异,但说明总量是没问题的。
地⽅政府的投资来源于不可压制的建设冲动,从好的⽅⾯说是改变本地落后的经济⾯貌;中性的因素是官员考核的GDP化,升迁和保官,都需要项⽬;最坏的因素是官员们捞取利益的基础。
货币贬值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货币贬值对中国房价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货币贬值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经济体量和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来说,货币贬值对房价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货币贬值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进口房屋成本上升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制造大国,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成本占据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货币贬值时,意味着购买这些进口产品所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增加。
这会直接导致房屋建设成本上升,因为建筑材料和设备大多依赖进口,成本的增加会传导到房屋价格上。
因此,货币贬值可能会对新建房屋的销售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外汇投资热情降低当货币贬值时,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国房地产的成本相对提高。
因为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外汇来购买相同价值的房产。
这将降低外国投资者的热情,减少外资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外国购房者,但外资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楼市供需关系。
因此,货币贬值可能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供求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房价。
三、海外投资需求导致房价上涨尽管货币贬值对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房地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也可能激发一部分中国投资者的海外购房需求。
当人民币贬值时,购买外国房产所需支付的本币金额减少。
这可能会引起一些富裕阶层和投资者将其资金流向海外市场来购置海外房产的需求增加。
这种需求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投资者从国内房地产市场撤资,进而导致房价上涨。
因此,货币贬值可能对中国房价产生复杂的影响。
四、房地产投资市场变动货币贬值对于中国房地产投资市场也会带来一定变动。
一方面,货币贬值可能会导致国内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将资金从其他投资领域转移至房地产投资。
这可能会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进而影响房价。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货币贬值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减弱,从而使房价出现下降。
因此,货币贬值对于中国房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房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汇率变动是指一种货币兑换另一
种货币的比率的变动,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内外经济情况、政策调整、市场供求变动等。
下面将从汇率升值、贬值两个方面,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当人民币升值时,意味着购买其他货币需要更少
的人民币,这将导致人民币对外汇的购买力增强,从而减少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房产的成本。
这将推动海外资金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增加房地产需求,从而推高房价。
人民币升
值还会降低进口建材和装修材料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导致房
价上涨。
人民币升值还会增加国内居民对海外房产的购买力,进一步拉动了国内房地产市
场的需求,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房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通过增加外
资流入、降低建材成本等方式推动房价上涨;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将通过减少外资流入、增
加建材成本等方式对房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合理引导资金流动,适时实施政策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居民和投资者
也应根据汇率变动情况,合理判断投资方向,防范房价风险。
19国38年房价走势 中国房价未来会如何?

为了从更多国家情况来看房价走势,整理了OECD数据库中20个国家(选取了1980年-2017年数据完整的18个国家,有1986-2017年数据的韩国,有2010-2017年数据的中国)的实际房价指数(和名义房价指数相对,剔除通胀影响)走势图和房价收入比(无中国数据,其他国家的也有些不太完整)。
此数据库中房价指数以2010年房价为100,房价收入比的基准年份不清楚,选取了年度数据。
19个国家38年房价走势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包括瑞士、韩国、日本、南非、芬兰,20世纪80、90年代房价就出现过一轮明显的上涨和下跌,目前都没有超过历史最高点。
日本在1991年达到最高点172,2017年为109;韩国在1990年达到最高点160,2017年为101,都和最高点相差很大。
南非1983年113、2007年116是两个历史高点,2017年为98。
芬兰1989年为99,下降到1993年54的最低点而后上升,2010年达到最高点100,2017年为95;瑞士1989年达到130的最高点,2017年是128,基本恢复了。
由于房价曾经大跌过,房价收入比在此后很长时期也没有再明显上升。
第二类包括丹麦、爱尔兰、新西兰、西班牙、英国、美国,除了美国在2006年,其他5国都在2007年达到高点,然后下降。
新西兰、美国在2011年,丹麦、英国在2012年,西班牙、爱尔兰在2013年达到危机后低点,而后开始上升。
其中新西兰在危机后房价涨幅最大,目前是历史最高点。
房价收入比和房价指数类似,危机后下降而后上升。
这些国家看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较大,同频共振。
第三类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荷兰、挪威、瑞典,房价在2007年前后略有波动,总体相对平稳上升。
房价收入比也大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第四类是德国。
房价指数从1980年到2008年的近30年间基本波动下行,2008年达到最低点,此后由于低利率环境使人们寻找投资渠道、更易负担得起抵押贷款,成为房价洼地、投资价值显现,移民、外来投资者涌入等原因,德国房价开始补涨。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r——以石家庄为例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r——以石家庄为例赵小博;李亚琼【摘要】本文以石家庄市为城镇代表,以该市房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石家庄近十年来房价的趋势走向,发现该市房价一路飙升.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客观事实,首先对房价的构成进行了分解,发现在房价中土地成本占比最高,并从房屋供求角度、宏观经济角度以及房产市场恶意炒作、购房者心理预期等方面分析了房价一路上涨的原因,最后针对本文的分析内容进行总结和相关建议的梳理,希望能有效地反映出石家庄市房价的真实情况,进而映射出我国城镇存在的高房价问题.【期刊名称】《河北企业》【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石家庄市;房价;成因【作者】赵小博;李亚琼【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3随着石家庄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本市房价近十年来一路上涨。
2005年,石家庄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869.95元/平方米,直至2016年平均售价7471.14元/平方米,增幅高达299.54%,年均增长率27.2%。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网站数据,在2016年10月,31个省会城市房价排名中,石家庄环比涨幅10.5%,同比上涨近45%,位居榜首。
10月均价达12129元/平方米,在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12位。
从历史数据分析看,无论是2005—2016的年度数据,还是2016全年的月度数据,石家庄房价均呈现上涨的趋势,不同的只是环比、同比的增长幅度不同。
1.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是指政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住宅用地,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开发投资商时收取的土地出让价款,指土地出让时的交易总额。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部分资金占房价的比例高达40.1%。
2.相关税费。
目前涉及房地产行业的税种共有11个,其中5个为房地产行业所特有的,包括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契税。
中国房价为什么一直涨?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房价为什么一直涨?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政策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的房价一直以来都是很让大家称奇的一件事情,不过中国的房价也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时候,所以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一直以来就是大家希望发展的方向,就目前而言,房价还是处于一个上涨的阶段,这让很多人疑惑,那么中国房价为什么一直上涨呢,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呢?一、中国的房价为什么一直涨1、市场自我调节,房子供不应求,价格高涨。
中国加入WTO,国际资本蜂拥中国抢占市场,众多跨国企业在华建厂,以及本土民族工业的崛起,大量劳动人口挤满北上广。
一线城市占据了资源优势,大量人口的涌入,就有了对房子的渴求。
2、货币超发,房产成了财富保值的坚挺后盾。
十年前,逐年增高的超发货币引发货币贬值,老百姓担心财富缩水,私人资金可投资的项目不多,大概有理财,股票,房产等几个渠道,炒股是有门槛的高智商投资,理财收益不稳定,唯有房产是傻瓜闭着眼睛都会做的投资。
3、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人民币升值,外资抢滩楼市红利。
中国走向全球市场之后,外汇储备增多,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通过投资人民币资产(比如:房地产)获利。
当时中国股市还太年轻,尚不健全,投资还需要勇气。
4、中国推动城镇化,农民进城买房,在读学生也加入买房大军。
随着外资涌入中国以及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工业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比如富士康在东莞的工厂,曾招纳过上万的流水线工人,还将触角深入到中国内地,建立很多分工厂。
二、房价上涨受那些因素影响1、房地产已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果没有土地收入。
当地政府的口袋将会害羞,减少财政收入,这将影响当地政府的行政权力、权力。
2、土地不可再生。
土地稀缺导致房价上涨。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住在这些地方的地方。
西部是高原和沙漠,北部有风,中部是山区,东北部是山区,南部是丘陵。
只有沿海地区或五大湖附近的平原更适合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超发第一房价等于没涨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救市只剩下华山一条道路:印钞票还债了。
与老百姓感觉到百元大钞越来越不值钱一致,中国货币超量居全球第一,并且接近全球货币总供应量的四分之一,比人口占全球的比例还要高。
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2008-2012年M2数据,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
其中,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
期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达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止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
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只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
而且随着2012年12月M2余额逼近百万亿大关,全年GDP达到51.93万亿,中国M2与GDP的比例再度创下历史新高——1.88倍,这些都成了质疑的重点。
其实,当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与货币增发而来,是大巫见小巫。
如果货币超发相比,这些年房价几乎没涨。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房子涨价了,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又没有升值这就不好说了,有的地段可能涨价幅度超过了货币增发速度,有的可能不但没有,还贬值了。
我们在之前指出,如果货币之水泛滥,房价浮漂上升是很自然的。
货币幻觉不消除,我们的经济增长很难说是实打实地发展,生活质量很难说有实质性的进步。
货币增量以前涌进了房地产这个超级蓄水池,才让CPI和PPI 数据好
了一点,然而,这同时造成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压力。
在面对系统性货币贬值冲击下,房地产调控屡屡失效。
其实,货币政策早已经扭曲了,不能反映现实的供给量了。
动用货币政策,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许有些效用。
在这样的货币超发压力之下,信贷非常紧张,大部分信贷流向了很多国企或者公共投资,或其他看不见的支出,而大量民营企业告贷无门纷纷倒闭,温州企业债务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现象,中国制造业的心脏都出问题了,可见货币超发威力有多大。
人家缺钱的时候,一部分人在大赚钱,甚至大放高利贷,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我们的民企到底是怎么如此衰败,这不仅仅是国际环境压力所致,那只是外因而已。
就老百姓生活而言,除了储蓄贬值外,还有很多投资渠道贬值的。
比如说股票、理财产品以及各种所谓新兴产业,当然,还有最近几年的实业,也在大批倒闭。
搞金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利用超发货币来扩张)比做实业来钱多了,投机比老老实实做实业利润多多了,谁还愿意投资实业。
这些年来,投机房产的比做开发商赚钱多得去了。
实际货币贬值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实际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企业利润,远远高于工资上涨速度,远远高于利息增长速度,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是不是在担心,一旦货币泡沫破了,还有什么资产能够抵挡这样的飓风呢?未来几年,中国如何消耗掉这些超发的货币带来的冲击,现在尚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泡沫的结局就只有一种:破裂。
但是,如何能够缓慢地破裂,而不是急剧爆破,才是我们当前应对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