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1.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01h-1,V=10L)

2.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某药静注剂量0.5g,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

4.532μg/ml,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266μg/ml,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

4.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3μg/ml(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0.2μg/ml,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

5.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2m/ml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1.2μg/ml,3h为0.3μg/ml,该药在体内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t1/2。

6.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μg/ml,4h后为

7.5μg/ml,试求t1/2。

7.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0.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8.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

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9.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10μg/ml,4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5μg/ml。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10.计算题:病人体重60kg,静脉注射某抗菌素剂量600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61.82e-0.5262t,其中的浓度单位是μg/ml,t的单位是h,试求病人体内的初始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11.计算题:已知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方程清除,其t1/2=3h,V=40L,若每6h静脉注射1次,每次剂量为200mg,达稳态血药浓度。求:该药的(1)ss

C

max

(2)ss

C

min

(3)ss

C

(4)第2次给药后第1小时的血药浓度

12.计算题:某药静脉注射300mg后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为:C=78e-0.46t,式中C的单位是μg/m l,t为小时。求t1/2 、V、4小时的血药浓度。

13.计算题:某人静脉注射某药300mg后,其血药浓度(μg/ml)与时间(小时)的关系为C=60e-0.693t,试求:

(1)该药的生物半衰期;

(2)表观分布容积;

(3)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

14.计算题:某药口服后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已知:

F=0.85,K=0.1h-1,Ka=1.0h-1,V=10L,口服剂量为250mg,求:t max、C max、AUC。

15.计算题: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某药20mg,同时以20mg/h速度静脉滴注给药,问经过4h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V=60L,t1/2=50h)

16.氨苄西林的半衰期为1.2小时,给药后有50%的剂量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肾功能降低一半,则氨苄西林的半衰期是多少?

17.某药的半衰期为1.2h,给药后有50%的剂量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肾功能降低50%,则该药的半衰期是多少?

18.某人用消炎药,静注后2小时及5小时测定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及0.3μg/ml,试求出其半衰期(假设该药在体内按表观一级动力学消除)

19.口服某药100mg的溶液剂后,测出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h)0.2 0.4 0.6 0.8 1.0 1.5 2.5 4.0 5.0

1.65

2.33 2.55 2.51 2.40 2.00 1.27 0.66 0.39 血药浓度

(μg/ml)

假定该药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为30L,试求该药的k,k a值。

20.某单室模型药物作快速静脉注射,剂量为500mg,并立即测知其血药浓度为32μg/ml,已知该药的t1/2=8h,试求出V值及静注后12h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出何时血药浓度达到8μg/ml?

21.某药物在体内呈单室一级动力学消除,静注后1小时、3小时的血药浓度分别为8ug/ml和4ug/ml。

问:(1)求K、t1/2

(2)在6个半衰期时,体内残余药量在(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C—t曲线下,约有多大面积?(提示:e-∞=0)

(3)要维持最低有效浓度2ug/ml,首次给药后几小时需第二次给药?

(提示:e -xln2 = 1/2x)

22.某药物生物半衰期为3.0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10L,今以每小时30mg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8小时即停止滴注,问停药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22. 某单室模型的药物溶液,以500mg 的剂量口服,测出t 1、t 2、t 3……,各时

间的血药浓度为C 1、C 2、C 3……,以血药浓度对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中绘图如下。求该药的K 值、Ka 值及F 值?(已知V =10升)

某单室模型药物口服后的“血药浓度-时间”的半对数图 ???? ??==-=???

? ??=-=???

? ??=???? ??=-==∑∑∑∑∑∑∑n 1i t b n 1

i Y n 1a n 1i t n 1n 1i t n 1i Y n 1i t n 1n 1i Y t b i i 2i 2i i i i i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试题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代谢和排泄过程合称为_____________,代谢主要在_____________进行;此外,_____________也是重要的代谢部位。 2.大多数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都是以_____________机制通过生物膜的,生物膜_____________形。 3.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及制剂因素包括: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 4.肌肉注射的药物先经_____________扩散,再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入血液循环。 5.眼部给药的常用剂型较多,其中起效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起效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 6.皮肤给药的主要屏障是_____________,眼部给药主要屏障是_____________。 7.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一般比原药物_____________,且代谢后活性_____________;但个别例外。 8.药物排泄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但通过_____________排泄也是主要的消除途径;一般药物在体内以代谢产物形式排泄,也有的药物以_____________排泄。 9.按隔室模型的划分,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划分为周边室。 10.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指标全面地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 )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B.制剂处方与工艺 C.A、B均是 D.A、B均不是 2.多肽类药物以( )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 A.十二指肠 B.盲肠 C.结肠 D.直肠 3.血流量可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D.均不是 4.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

最新第8章--化学动力学自测题

第8章 化学动力学自测题 1.在一定条件下,基元反应为A +B →D ,则此反应为( )分子反应。若实验测定时,起始 浓度A,0c >>B,0c ,即可认为反应过程中A,0c 近似不变,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 ) A 、2,2; B 、1,2; C 、2,1; D 、1,1。 2.反应A →B ,若开始时B,0c =0,A 的起始浓度为A,0c ,当反应物A 完全转化B 时,需时 为t ,而反应掉A 的起始浓度A,0c 之一半时,所需时间为t 1/2,则得t ? t 1?2=2,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一级; C 、3/2级; D 、二级。 3.反应2A →3B ,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21A A A B d /d 2c t k c c --=或21B B A B d /d c t k c c -= 则两者的速率常数之比,即A B /k k =( )。 A 、2; B 、2/3; C 、3/2; D 、3。 4. 已知某气相反应2A(g) →2B 十C 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dm 3?mol -1?S -1。温度一定下, 若反应开始时,A 的浓度为A,0c =1mol ?dm 3,实验测得:A 反应掉1/2A,0c 所需的时间t 1/2与反应掉3/4A,0c 时所需时间t 3/4之差为600 s,则t l/2=( )。 A 、300 s ; B 、600s ; C 、900S ; D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5. 下列所列举的反应中,哪一反应有可能(注意是可能)是基元反应( )。 A 、A+ 21 B →C+D ; B 、A+B→D ,其速率方程为 1/2A A A B d /d c t k c c -=; C 、A +B →C +E ,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 、A +B →E,其速率方程A A A B d /d c t k c c -=。 6.某反应B →C+ D 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B d d c t -=B B n k c ,在300k 下,反应开始时只有B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无法计算。 7.反应A +B→C +D 其活化能a E =30 kJ ?mol -1。在500 K 下,升高温度1K 时,得k (501 K)/k (500 K);若同一反应在1000K 下,升高温度1K 时,也得k (1 001k)/k (1 000 K),那么,k (501 K)/k (500 K)( )k (1 001 K)/k (1000 K)。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 8.在恒T ,V 下,正逆反应均为基元反应的对行反应如下 11A(g)+B(g) C(g)k k - 测得此反应的反应热V Q =50.0 kJ ?mol -1,则上述反应中的正向反应之活化能 a,1E ( )。 A 、一定大于50.0 kJ ?mol -1;B 、一定小于50.0 kJ ?mol -1; C 、一定等于50.0 kJ ?mol -1;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0.0 kJ ?mol -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4.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A.4h B.1.5h C.2.0h D.O.693h E.1h 6.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现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7.静脉注射某药,X0=60ra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8.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 A )。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生物利用度 E.代谢 2.小肠包括(B)。 A.盲肠 B.空肠 C.直肠 D.结肠 E.胃 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A )。 A.25/1 B.1/25 C.1 D.100 E.无法计算 4.下列( ABC )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与工艺 D.均是 E.均不是 5.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B )吸收。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膜孔转运 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 A )。 A.lg (Ci/Cu) B.lg (Ci×Cu) C.lg (Ci-Cu) D.lg (Ci+Cu) E.lg(Cu/Ci) 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D )。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逆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C.顺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D.顺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8.假设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则下列哪 项不符合各房室间药物的转运方程(D )。 A.dX a/dt=-k a x a B.dX c/dt= k a x a-(k12+k10)X c+k21x p C.dX p/dt= k12X c-k21x p D.dX p/dt= k12X c+k21x p E.均符合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均是 E.B和C一样 9.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 A.粒子大小 B.多晶型 C.溶媒化物 D.溶解度 E.均是 10.肾清除率的单位是( C )。 A.mg/kg B.mg/min C.ml/min D. ml/kg E.时间的倒数 11.对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E )。 A.与药物剂型有关 B.与给药剂量有关 C.与给药途径有关 D.同一药物的半衰期不因生理、病理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E.生物半衰期是药物的特征参数 12.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E )。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大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下降 C.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在胃中吸收较差

化学动力学基础试题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思考题: 1. (1)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2) 某化学反应式为A +B=C 乙则该反应为双分子反应。你认为(1)和(2)是否正确? 2.有一平行反应 ,已知E 1>E 2,若B 是所需要的产品,从动力学的角度 定性他考虑应采用怎样的反应温度。 3.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这句话对吗? 4.判断正确与否: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5.阿仑尼乌斯经验式的适用条伴是什么?实验活化能E a 对于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含义有何不同? 选择题: 1.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不适用于( )。 (A )以分子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B )以浓度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C )以压力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D )以表面覆盖度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2.关于反应分子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分子数是实验值 (B )反应分子数不一定和测得的反应级数相等 (C )某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一定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和 (D )实际的反应中双分子反应发生的几率大于单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分子反应一定表现为二级反应 (B )单分子反应一定表现为一级反应 (C )有反应分子数可言的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D )反应分子数不一定为正整数 4.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5. 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 B A <<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d k b k a k D B A >> 6.对基元反应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基元反应才有反应分子数可言 C B A 1 2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2)

1.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01h-1,V=10L) 2.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某药静注剂量0。5g,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4。532μg/ml,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266μg/ml,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 4.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3μg/ml(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0。2μg/ml,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 5.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2m/ml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1.2μg/ml,3h为0。3μg/ml,该药在体内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t1/2。 6.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μg/ml,4h后为 7.5μg/ml, 。 试求t1 /2 7.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0。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8.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 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9.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10μg/ml,4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5μg/ml。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10.计算题:病人体重60kg,静脉注射某抗菌素剂量600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61。82e-0.5262t,其中的浓度单位是μg/ml,t的单位是h,试求病人体内的初始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11.计算题:已知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方程清除,其t =3h,V=40L,若每6h静脉注射1次,每次剂量为200mg,达稳态血药浓度. 1/2 求:该药的(1)ss C m ax (2)ss C m in (3)ss C (4)第2次给药后第1小时的血药浓度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 张三与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与B。A的总数量就是 12 单位,B的总数量就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就是: U C(B,P)=B+P, 李四的效用函数就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与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就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就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就是下式所述,她在商品X与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就是多少? U = 2X1/4Y3/4? 4、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就是帕累托均衡不? 5、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就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就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就是帕累托最优点 2、最优点就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与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瞧,找到这些点就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q = 11/2、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就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与垂直相加的需 求曲线。 3、如果市场供给曲线就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 均衡产量。 4、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与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就是: 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就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水平加总: Q = 33 –P, 垂直加总: P = 66 –4Q、 3、Q* = 1 4、 4、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与16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 (64/3) –(P/3); Q介于 16 与32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 32 –P。 5、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就是0。 计算题 1、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的 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就是X=(2/5)P- 2, 市场需求曲线就是X d=15 - P/2。假发的

药物动力学复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1 剂型因素 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前体药 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和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 率等。 3)药物的剂型、用药方法: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软膏剂和 溶液剂等。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贮存条件 2 生物因素 1)种属差异:如鼠、兔、狗和人的差异 2)种族差异:如不同人种的差异 3)性别差异:如动物的雌雄与人的性别差异 4)年龄差异:如新生儿、婴儿、青壮年和老年人等生理功能的差异 5)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生理条件如妊娠及各种疾病引起的病理变 化 遗传因素:酶的活性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生物膜性质 1.膜的流动性构成的脂质分子层是液态的,具有流动性。 2.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的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物质分布不对称。 3.膜结构的半透性膜结构具有半透性,某些药物能顺利通过,另一些药物则不能通过。 膜转运途径 1.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穿过细胞而被吸收

的过程。 2.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药物转运机制及其特点 胃:胃黏膜表面虽然有许多的褶皱,但由于缺乏绒毛,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差。 为什么说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1、全长2-3m,表面积200平方米(皱壁 + 绒毛 + 微细绒毛),比同长度 圆筒面积大600倍。 2、胆汁、胰液中和胃酸,有适宜的pH。 3、丰富血管、毛细血管和乳糜淋巴管(慢少) 4、pH:5 – 7.5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脂肪类食物促进胆汁分泌,胆酸盐(牛磺胆酸钠、甘胆酸钠)使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吸收↑。 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胃排空:胃内容物从幽门部排至十二指肠的过程。

化学反应动力学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课) 1. 某金属的同位素进行β放射,经14d(1d=1天后,同位素的活性降低6.85%。求此同位素的蜕变常数和半衰期;要分解 90.0%,需经多长时间? 解:设反应开始时物质的质量为100%,14d后剩余未分解者为100%-6.85%,则 代入半衰期公式得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 1.反应速率系数k A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 4.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 敏感。 √× 5. Arrhenius活化能的定义是。

√× 6.若反应A?Y,对A为零级,则A的半衰期。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 某反应,A → Y,其速率系数k A=6.93min-1,则该反应物A的浓度从1.0mol×dm-3变到0.5 mol×dm-3所需时间是: (A)0.2min;(B)0.1min;(C)1min;(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某反应,A → Y,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 为: (A)零级;(B)一级;(C)二级;(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三、填空题 在以下各小题的“ 1.某化学反应经证明是一级反应,它的速率系数在298K时是k=( 2.303/3600)s-1,c0=1mol×dm-3。 (A)该反应初始速率u0为 (B)该反应的半衰期t1/2 (C)设反应进行了1h,在这一时刻反应速率u1为 2.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3.反应A → B+D中,反应物A初始浓度c A,0=1mol×dm-3,初速度u A,0=0.01mol×dm-3×s-1,假定该反 应为二级,则其速度常数k A为t1/2为。 4.某反应的速率系数k=4.62′10-2min-1,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5.反应活化能E a=250kJ×mol-1,反应温度从300K升高到310K时,速率系数k增加

药物动力学习题

药物动力学习题 是非题 1、若某药物消除半衰期为3h,表示该药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3h。 2、某药同时用于两个病人,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h和6h,因后者时间较长,故给药剂量应增加。 3、亏量法处理尿排泄数据时对药物消除速度的波动较敏感。 4、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k大,说明该药体内消除慢,半衰期长。 5、静注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分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 6、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某药清除率值大,说明药物清除快。 7、药物在胃肠道中崩解和吸收快,则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 8、当药物大部分代谢时,可采用尿药速度法处理尿药排泄数据,求取消除速率常数。 9、达峰时间只与吸收速度常数k a和消除速度常数k有关。 10、静脉滴注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90%。 11、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参数主要指AUC、t max、 C max。药物。 12、生物利用度的试验设计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个体差异与试验周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填空题 1、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与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过程叫做__过程。 2、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物属__模型药物。 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C ss主要由__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__和__基本上是恒定的。 4、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为__。

5、达峰时间是指__;AUC是指__;滞后时间是指__。 6、达到稳态血浓度时,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__。 7、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__个t1/2 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 2、隔室模型 3、单室模型 问答题 1、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2、试述口服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的特征? 3、以静脉注射给药为例,简述残数法求算二室模型动力学参 数的原理。 4、隔室模型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判断模型? 5、重复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何不同? 6、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什么不同? 7、用哪些参数描述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 8、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9、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V m、K m 的意义。 10、药物在体内哪些过程易出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1、TDM在临床药学中有何应用? 12、TDM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3、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 14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 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张三和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和B。A的总数量 是12 单位,B的总数量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是:U C(B,P)=B+P,李四的效用函数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 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和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 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是下式所述,他在商品X和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U =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是帕累托均衡吗? 5. 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 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2. 最优点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 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和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 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找到这些点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 q =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 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和垂直相加的 需求曲线。 3. 如果市场供给曲线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均 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和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 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 水平加总:Q = 33 –P,垂直加总:P = 66 –4Q. 3. Q* = 1 4. 4. 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和16之间,需求曲线是Q = (64/3) –(P/3);Q 介于16 和32之间,需求曲线是Q = 32 –P。 5. 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是0。 计算题 1. 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 的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X=(2/5)P- 2,市场需求曲线是X d=15 - P/2。假发的生产导致的边际损害是X=P – 1/2. 。 a. 求假发厂假发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 求社会最优的假发产量水平和价格。

药动学练习题及答案

1.给1位体重50kg的患者静脉注射某抗生素6mg/kg,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如下: 求(1).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消除率。 (2).描述上述血药浓度的方程。 (3).静脉注射10小时的血药浓度。 (4).若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出,则肾清除率为多少? (5).该药消除90%所需要的时间? (6).该药的血药浓度小于2ug/ml时无效,它的作用时间有多长? (7).如果将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增加多少?解: (1)C=C0*e-kt=8.588e-0.17t k=0.17(h-1) C0=8.588(ug/ml) V=X0/C0=6*50*1000/8.588=34930(ml)=34.93(L)

t1/2=0.693/k=0.693/0.17=4.076(h) CL=kV=0.17*34.93=5.938(L/h) (2)C=C0*e-kt=8.588e-0.17t (3)t=10时,C=8.588e-1.7=1.569(ug/ml) (4)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则X u∞=0.6 X u X u∞=(k e X u)/k k e =0.6k CLr=k e*V=0.6kV=0.6*0.17*34.93=3.563(L/h) (5)消除90%后,C=0.1C0 ln(C/C0)=-kt=-0.17t t=13.54h (6)C=2ug/ml时,t=8.572h.它的作用时间为8.572小时 (7)C0=2*8.588=17.18(ug/ml) C=C0*e-kt=17.18e-0.17t C=2ug/ml时,t=12.65h 它的作用时间为12.65-8.572=4.078小时 2. 普鲁卡因胺(t1/2= 3.5,V=2L/kg)治疗所需血药浓度为4~8ug/ml,一位体重为50kg的病人,先以每分钟20mg速度滴注,请问何时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滴注多久后达到最大治疗浓度?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怎样的速度滴注?

药物动力学模拟题二

药物代谢动力学 模拟卷2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利用度 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F=(A/D )X100%。 2. 清除率 单位时间从体内清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表现。 清除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把一肾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的,同当时该物质在中浓度联系起来,因而能更她地说明肾排出某物质的能力。包括即肾每分钟排出某物质的量(U×V)应为涌小球滤过量与、的量和分泌量的代数和。 3. 积蓄系数 坪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浓度比值。 蓄积系数又称为蓄积因子或积累系数,是指多次使半数动物出现的总(ED50(n ))与一次染毒的半数有效量(ED50(1))之比值,毒性效应包括死亡。 4. 双室模型 药物进入机体后,在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快,而在另一部分组织、器官中分布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将机体看作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两个隔室,称为双室模型。 这是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之一,二室模型是把身体分为二个房室,即中央室与周边(外周)室。房室的划分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解剖生理学特性相联系的地方在于:中央室往往是药物首先进入的区域,除血浆外通常还有细胞外液以及心、肝、肾、脑等血管丰富、血流畅通的组织,药物可以在数分钟内分布到整个中央室,而且药物的血浆浓度和这些组织中的浓度可以迅速达到平衡,并且维持在平衡状态。周边室一般是血管稀少、血流缓慢的组织,如脂肪组织静止状 5.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是指药物浓度超过某一界限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发生了饱和现象所引起的。可以用描述酶的动力学方程式即着名的米氏方程来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加,血药浓度成比例增加就是线性,不成比例的话就是非线性。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 ss ss ss C C C DF min max -=

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第二版(蒋洪)第十八章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十八章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汇总纳税时,下列哪项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A.不允许 B.限定条件准予 C.准予 D.无条件 答案与解析:选B。 2.下列项目中允许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一部分费用的是()。 A.分得的红利 B.股票转让收入 C.有奖销售中奖 D.租赁财产所得 答案与解析:选D。 3.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哪个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 A.40% B.50% C.60%

D.100% 答案与解析:选D。 4.下列资源中,属于我国资源税的应税资源有()。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利资源 D.土地资源 答案与解析:选B。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5.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 A.房产市价 B.房产余值 C.房产原值 D.房产净值 答案与解析:选B。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企业所得税征收时,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税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答案与解析:选ABCD。 2.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减除费用800元的项目有()。 A.偶然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D.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E.股利收入 答案与解析:选BC。 3.关联企业间的购销业务不能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时,税务机关有对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 A.按照独立企业间同类业务活动的价格 B.按关联企业之间协定的价格 C.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D.按再销售的第三者的价格 答案与解析:选A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B.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保证用于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C.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缴纳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2.隔室模型;3.单室模型;4.外周室;5.二室模型; 6.三室模型;7.AIC判据;8.混杂参数;9.稳态血药浓度;10.负荷剂量; 11.维持剂量;12.坪幅;13.达坪分数;14.平蚜稳态血药浓度; 15.蓄积系数;16.波动度;17.波动百分数:18.血药浓度变化率 19.生物利用度;20.绝对生物利用度;21.相对生物利用度;22.生物等效性;23.延迟商 二、单项选择题 1.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 A.隔室模型 B.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 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 D.统计矩模型 E.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2.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 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 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 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 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 E.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3.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 间的变化

D.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E.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 路要走 4.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 A.肾小球滤过率B.肾清除率 C.速率常数D.分布容积 E.药时曲线下面积 5.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 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 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 D.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 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 6.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 A.给药剂量 B.尿药浓度 C.血药浓度 D.唾液中药物浓度 E.粪便中药物浓度 7.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 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 B.无生理学意义 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 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 E.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 8.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 A.半衰期长 B.半衰期短 C.表观分布容积小

化学动力学计算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计算题 1.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速率符合一级反应的规律(蜕变速率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成正比)。210Po 经α蜕变生成稳定的206Pb :210Po → 206Pb + 4He 。实验测得14 d 后放射性降低了6.85%,试求210Po 的蜕变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并计算它蜕变掉90%时所需要的时间。 解: 2.双分子反应2A(g)?→?k B(g) + D(g), 在623 K 、初始浓度为0.400 mol·dm -3时,半衰期为105 s, 求出: (1) 反应速率常数k ; (2) A(g)反应掉90%所需时间为多少? (3) 若反应的活化能为140 kJ/mol, 573 K 时的最大反应速率为多少? 解:(1) 由基元反应得: v = k [A]2 那么: t 1/2= 1/(2k [A]0), k = 1/(2t 1/2[A]0) =1/(2×105×0.400) dm 3·mol -1·s -1 =0.0120 dm 3·mol -1·s -1 (2) 由1/[A] – 1/[A]0 =2kt 得: 1/0.1[A]0 – 1/[A]0 =2kt 1/0.0400 – 1/0.400 = 2×0.0120×t 所以: t = 945 s (3) 由ln(k/k ')=(E a /R )×(1/T '-1/T ) 得: ln(0.012/k ')=(140000/8.314)×(1/573-1/623) k ' = 0.00223 dm 3·mol -1·s -1, 因此, 最大反应速率v max = k '[A]02= 0.00223×(0.400)2 mol·dm -3·s -1 =3.6×10-4 mol·dm -3·s -1 1 3d 1007.50685.011ln d 14111ln 1--?=-=-=A A x t k d 137d 1007.52ln 2ln 1 32/1=?==--A k t d 45490.011ln d 1007.5111ln 113=-?=-=--A A x k t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第八章 单室模型 例1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 1050 mg ,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 试求该药的 k ,t1/2,V ,CL ,AUC 以及 12 h 的血药浓度。 解:(1)作图法 根据 ,以 lg C 对 t 作图,得一条直线 (2)线性回归法 采用最小二乘法将有关数据列表计算如下: 计算得回归方程: 其他参数求算与作图法相同 0lg 303 .2lg C t k C +-=176.21355.0lg +-=t C

例2 某单室模型药物静注 20 mg ,其消除半衰期为 3.5 h ,表观分布容积为 50 L ,问消除该药物注射剂量的 95% 需要多少时间?10 h 时的血药浓度为多少? 例3 静注某单室模型药物 200 mg ,测得血药初浓度为 20 mg/ml ,6 h 后再次测定血药浓度为 12 mg/ml ,试求该药的消除半衰期? 解: 例4 某单室模型药物100mg 给患者静脉注射后,定时收集尿液,测得累积尿药排泄量X u 如下,试 例6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 5 h ,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需要多少时间? 解: 例5 某药物静脉注射 1000 mg 后,定时收集尿液,已知平均尿药排泄速度与中点时间的关系 为 ,已知该药属单室模型,分布容积 30 L ,求该药的t 1/2,k e ,CL r 以及 80 h 的累积尿药量。 解: 6211.00299.0lg c u +-=??t t X

例7 某患者体重 50 kg ,以每分钟 20 mg 的速度静脉滴注普鲁卡因,问稳态血药浓度是多少?滴注 经历 10 h 的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 t 1/2 = 3.5 h ,V = 2 L/kg ) 解题思路及步骤: 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 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 , 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 例8 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 t 1/2 = 1.9 h ,V = 100 L ,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 3 mg/ml , 应取 k 0 值为多少? 解题思路及步骤: 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 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 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 例9 某药物生物半衰期为 3.0 h ,表观分布容积为 10 L ,今以每小时 30 mg 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 8 h 即停止滴注,问停药后 2 h 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解题思路及步骤: 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 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 C=C 0 + e -kt 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 例10 给患者静脉注射某药 20 mg ,同时以 20 mg/h 速度静脉滴注该药,问经过 4 h 体内血 药浓度多少?(已知V = 50 L ,t 1/2 = 40 h ) 解: kV k C ss 0=)1(0 kt e kV k C --=1/2 00.693 L 100250h /mg 12006020t k V k = =?==?=)()(kV k C ss 0 =kV C k ss 0=1/20.693 t k = 1/2 0.693t k =) 1(0kt e kV k C --=

医科大学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图文稿

医科大学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标准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MRTinf表达式为:() A. AUC0→n+cn/λ B. MRTiv+t/2 C. MRTiv-t/2 D. MRTiv+t E. 1/k 正确答案:B 2.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A. 随给药剂量而变 B. 固定不变 C. 随给药次数而变 D. 口服比静脉注射长 E. 静脉注射比口服长 正确答案:B 3. 标准曲线低浓度点的实测值与标示值之间的偏差一般规定在什么范围之内() A. ±20%以内 B. ±10%以内 C. ±15%以内 D. ±8%以内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4. 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 ) 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在18~45岁为宜 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正确答案:E 5. 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 A. 极性高的药物 B. 脂溶性高的药物 C.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D. 解离型的药物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6. 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A. 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 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练习题

第七章 电化学练习题 一、是非题 1.若 0)( >??P T E ,则电池工作是从环境吸热。 2.只有在298.15K ,标准氢电极的电势才规定为零。 3. nernst 方程对电化学反应都适用。 4. 电池 Zn (s )|Zn 2+(a =0.1)||Ni 2+(a =0.1)|Ni(s) 是自发性电池。 5.电池 Ag|AgCl(s)|HCl(0.01m )|Cl 2(P )|Pt 对应的反应为 Ag(s) + 1/2Cl 2(P ) AgCl(s)。 6.第一类电极的特点是有两个固-液界面。 7.测电池的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以保持电池中无电流通过,否则,测得的是端电压,不是电动势。 8. 影响电解质溶液电导的因素只有电解质和溶剂本性及溶液浓度。 9.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均小于同价型强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10.水中H +和OH -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很大,是因为这两种离子受电场作用时在水中的传递方式不同。 11.当摩尔电导率Λm 电导率κ 和浓度c 的单位依次为S.m 2.mol -1, S.m -1和mol.dm -3时, c m 3 10-=Λκ 12. 离子淌度又叫离子迁移率或离子运动速率。 13.在电迁移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输运的电量之和恰等于通过正、负两电极的电量和。 14.溶液温度越高,正、负离子的迁移数相差越小。 15.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是说电解质溶液中每种离子都是独立运动的,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 16.电解质水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都随溶液浓度减小而增大。 17.正离子在阴极上析出时,阴极电势比其可逆电势更负。 18.实际分解电压超过理论分解之值就是超电势。 19.对原电池,负极极化曲线即阴极极化曲线。 20.负离子在阳极析出时,阳极电势比其可逆电势更正。 21.对电解池,正极极化曲线就是阴极极化曲线。 二、填空题 1.电池Pt|H 2(P )|HCl (m )|Cl 2(P )|Pt 的电动势E ___0。 2.电池反应Fe 2++AgCl (s ) Fe 3+ + Ag (s )+ Cl - 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θ E ____0。 3.若自发性电池的反应为H 2(p 1) H 2(P 2),则必有P 1____P 2 4.与反应AgCl (s ) Ag +(a +)+Cl -(a -)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_____0。 5.298.15K 时,电池反应 H 2(P ?)+Hg 2Cl 2(s) 2H ++2Hg(l)+2Cl -(0.01m ) 的E ? =0.2681V ,则标准平衡常数K ?_____0。 6.两个电极反应相应的电动势 H 2(P 1)+Cl 2(P 2)=2HCl(a ), E 1; 1/2H 2(P 1)+1/2Cl 2(P 2)=HCl (a ), E 2; 则E 1,E 2 的关系是E 1 ____E 2。 7.一电池在两个温度下的电动势如下: 温度 298K 303K 电动势 1.04864V 1.04942V 则平均温度系数是______V·K -1 8.无论是电池还是电解池内的溶液中,通电时,阳离子总向————极迁移。 9.电解NaOH 水溶液,通电2F 后,在阴极上析出————mol H 2(g) 。 10.某电解质溶液,电导率为0.15S.m -1,摩尔电导率为15.0×10-3S.m 2.moi -1,则其浓度为_______mol.dm -3。 11.在正离子中,极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用符号表示)——————。 12.某电解质溶液中,两平行电极浸入溶液的横截面积2cm 2, 距离0.75cm, 溶液电阻200Ω, 则电导率为 ____________S.m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