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医学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医学课件
➢ 3)桥脑出血: 血肿可破入第四脑室或侵及中 脑。微小出血保守治疗预后较好。偏向外侧的 血肿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但桥脑出血往往预 后较差。
➢ 4)小脑出血: 由于后颅窝代偿空间小,一般认 为血肿量>10ml即可压迫脑干或压迫第四脑室 产生急性脑积水,故多主张手术清除血肿。
➢ 5)脑叶皮质下出血: 血肿多位于额叶或颞叶内, 需作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脑动、静脉畸形和其他 脑血管畸形,肿瘤和感染性动脉瘤等。治疗方 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意识和血肿情况来定,如果 病人意识状态下降或已进入脑疝期则需要急诊 手术。手术一般采用骨瓣开颅术。
❖ 脑水肿: Yang、Lee等的研究认为:
❖ 出血周围组织的水肿在出血后4小时开始,至 24小时达高峰,2~3天后开始消退。
❖ 水肿在出血灶周围区最严重,早期为血管源性 脑水肿,而在后期可能存在细胞毒性脑水肿; 远侧及对侧区的水肿显然为出血区水肿液扩张 的结果。
❖ 脑水肿的形成既需要血浆又需血细胞成分参与。
❖ 出血可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引起脑积 水。
❖ 而脑干受压或推移、扭曲及原发或继发 性出血常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 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发病 多有诱因。 2.1 临床表现: 1)基底节区出血:
壳核出血 “三偏”征;丘脑出血 除 “三偏”外可有特征性眼征。 2)脑桥出血: 昏迷,针尖样瞳孔、剧烈呕吐、 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四肢瘫痪和去 大脑强直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实质内出血即原 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ICH)的主 要原因.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 脑出血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发病 年龄明显提前.
❖高血压脑出血因其极高的致残率与 死亡率, 一直以来是医学界面临的严 峻挑战.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渗 出为 主形 成超 急性 期水 肿和 以细 胞毒 性 机制 为 主 的继 发 性水 肿 ( 2 ) 后 者 常 导 致 血 管 源 性 脑水 > 4h ,
肿和 代 谢 紊 乱[] 动 物 实 验 亦 证 实继 发 性 不 可逆 n。 性损 害 多在 出血后 6 7h左右 发 生 , 后 果 较 出血 ~ 且
右 江 医学 2 1 0 1年 第 3 9卷 第 1期 Yo j n dcl o r a 2 1 1 皇 : ui gMe i un l 0 ! a aJ 兰
・8 ・ 9
高血 压 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右 广西 百 色 5 30 ) 3 0 0
【 键 词 】 高血 压 ; 出血 ; 术 治 疗 关 脑 手 文 章 编 号 :0 3 1 8 (0 10 -0 8 -0 10— 3321)1 09 4 d i1 . 9 9 i n 10 — 18 . 0 10 . 4 o:0 3 6  ̄.s . 0 3 3 3 2 1 . 10 2 s 中 图分 类 号 : 5 . R 6 11 文 献标 识 码 : A
高血 压脑 出血 以大 脑半球 的深部 基 底 节 的壳 核
处最 为多发 , 次为 皮层 下 、 桥 、 其 脑 丘脑 及 小 脑 等处 ,
基底 节 区的 出血 量 常较 大且可 破 人脑 室 。内科保 守
治疗 主要依 靠患 者 自身 吸收血 肿 , 方法 较 被 动 , 死 病 率 和致 残率 均较 高 。对 出血 量 达到 手术 清除 指征 时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 p re sv n r ee rl Hy etn ie Ita C rba
手 术 中的应 用发 展 , 肿单 纯穿 刺 吸 引、 肿破 碎 吸 血 血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

年 Le e 等…研究发现凝血酶可诱发脑水肿形成 , 凝 伤。这些发现为外科手术治疗 H C IH提 供了理论依
血酶抑制 剂则 可 阻 止凝 血 酶 诱 发 的脑 水 肿 形 成 , 因 据。临床上根据手术 时机的不 同分为超早期 ( 发病
此, 凝血 酶被认 为 是 脑 出 血 后 脑 水 肿形 成 的较 为 重 6h以 内) 早期 ( 、 发病 6— 8h 及延 期手 术 ( 4 ) 发病 4 8
rB ) C F 及凝 血纤溶 系统 的 改变等 , 这些 变化严 重影 响 善 预后 。 H C 的预后 。以往 认 为 , I H 后 血肿 直接 机 械 性 IH HC
2 手 术 时机 和 适应证
压 迫微 循环 可引起 周 围组 织缺 血 , 时血块 凝 缩 、 同 蛋
2 1 手术 时机 的选择 .
此 , 上讲手 术 清除血 肿 , 理论 不但 可解 除其对 周 围脑


l 资料 表 明 , 出 血后 血凝 块 释 放凝 血 酶 的 临床 脑
组织 的压 迫 , 降低颅 内压 , 而且 可打破 由于血 肿本 身 时间大约持续两周左右 , 这与脑 出血后脑水肿持续
此点也表 明凝血酶是 引起 H C IH后脑 所导致 的恶 性 病理 过 程 , 目前 有 关 H C 的治 疗 的时问相符 , 但 IH 措施 尚未 有 一项 被 公 认 为 特别 有 效。深入 研究 水肿形成的主要原 因。此外 , 红细胞溶解产物、 补体
可 高血 压脑 出血 ( C 是 在 高 血压 病 情 况 下 发 障渗 透性 的 明显增 高 , 使脑 组 织水 肿 液 明显增 多 , HH) 生 的脑实质 内出血 , 已成 为危 害人 类健 康 的常 见病 、 加重 脑 水肿 。他 的实 验 还 表 明 , 常 脑 出血 的血凝 通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摘要:为了切实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治疗和护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就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护理方面主要包括急性期护理和恢复期护理,通过对不同病患采取适应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进而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治疗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高血压病患出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越来越多,发生率日渐增加。

这些高血压脑出血病患不仅病情急,也病情危重,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

为了切实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降低病患的死亡率,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治疗和护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具体来说,是根据病患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来选择质量方法。

其中,内科保守治疗因为无法根治和清除血肿容易造成脑疝形成、颅内压增高等,进而导致病患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

外壳手术治疗主要是清理血肿,这种方式对患者来说创伤大,后遗症较重。

陈波报道,有96名病患应用YZ-I型颅内血肿穿刺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治疗后,二十四小时内恢复意识的病患有62位,24~72 h恢复意识的病患有27例,意识、瞳孔未改善呈植物人状态的有5人,死亡2人。

存活的病患进行了随访,在三到六个月能够生活自理的病患有52人,生活可以部分自理的有30人,其他仍需要看护的有12人。

2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2.1 急性期护理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治疗方式和先进仪器不断涌现,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识不断更新。

靠以往的保持安静的治疗措施是不够的的,急性脑出血由于是突发性的,不仅要注意保持病患的呼吸道通畅,也要及时进行吸氧,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患的血压等体征,确保病患及时被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急救以及相关检查。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综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110032)韩斌赵宪林高飞王庭忠赵文琚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eerebralhemorrage,HICH)是指高血压导致的脑实质内(包括脑室)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HICH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高(占生存者的50%~85%)等特点[1]。

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的占位压迫及血肿代谢产物对脑组织损害。

外科治疗目的要清除脑内血肿,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选择适当手术治疗方法,可降低致残程度和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

现就外科治疗HICH的手术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l历史回顾HICH的外科治疗最早始于1903年。

由Cushing提出大脑开颅清除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但早期手术效果并不理想。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和手术方式的改进,神经外科医生重新认识到HICH外科治疗的可行性,并取得很大进展R’3]。

以后陆续出现了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和内镜血肿清除术等外科治疗方法,并在手术器械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进。

1989年Backlund等报道了立体定向技术抽吸脑内血肿.1989年Auer等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获得成功.近年来我国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微创穿刺技术,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临床实践表明,脑出血后如能及时有效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继发性损伤,与保守治疗比较可明显降低致残程度和病死率,提高HICH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2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清除血肿能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

降低血液和血浆产物的毒性作用。

阻断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病理变化。

手术方式可分为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2.1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此术式最大的优点是可在开颅直视下经额、颞部或侧裂入路彻底清除血肿,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术中直视下应用双极电凝.止血可靠;术前出现脑疝者可行去骨瓣外减压矗]。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内动脉破裂出血的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血肿清除术逐渐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旨在综述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局部减压和降低颅内压的手术方法,通过钻孔或切口进入颅腔,将血肿内的积血逐渐清除,减轻颅内压力,并排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地清除血肿,减少颅腔内压力,改善脑灌注,缓解颅内压过高的局部和全身症状。

一项针对2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颅手术组,且恢复期疾病评分也较好,表明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创血肿清除术还可以应用于高龄、合并症患者以及急性期患者。

一项针对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创血肿清除术还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如纠正血压异常、抗凝治疗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术中操作技巧对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来进行操作。

血肿清除的彻底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肿的大小、位置等来决定,术前明确手术指征十分重要。

微创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综 述 与 讲 座

高 血 压 脑 出血 外 科治 疗 进 展
谢云杰 刘 兴 波
辽 宁 医学 院 附属 第 一 医 院神 经 外科
锦 州 1i 0 20 1
【 关键 词 】 高 血 压脑 出血 码 】 A 文
包 括 原 发 性 和 继 发 性 损 伤二 个 方 面 。 2 1 原 发 性 损 伤 主 要 来 自血 肿 对 脑 组 织 的 直 接 损 伤 ] . 。 出 血 速度 、 血 量 和 出血 部 位 与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密 切 相 关 , 血 出 而 肿 的增 大 可进 一 步 加 重 原 发 性 损 伤 。近 年 来 关 于 血 液 本 身 “ 毒 性 ” 用 的 学 说 逐 渐 得 到 认 同 L , 作 用 机 制 包 括 以 下 三 个 阶 作 4其 ] 段 :1第 一 阶 段 ( 血 后 6 () 出 h内 ) 血 块 凝 缩 、 白 聚 集 在 液 体 为 蛋 静压 相互 作 用 , 致 血 液 的 水分 向 脑 组 织 流 动 产 生 水 肿 ;2 第 导 () 二阶段( 出血 后 第 l ) 凝 血 级 联 反 应 与 凝 血 酶 通 过 细 胞 毒 性 d为 受 体 或 被 凝 血 酶 激 活 的 酶 原 所 传 递 , 乳 酸 脱 氢 酶 的 浓 度 升 使 高 , 管 内皮 细 胞 通 透 性 增 高 , 生 脑 水 肿 ; 凝 血 酶 原 转 变 为 血 产 由 凝 血 酶 的 程 度 与 血 肿 周 围脑 水 肿 的 范 围相 符 I ;3 第 三 阶 段 4 () ( 出血 后 1 3 ) ~ d 为红 细 胞 溶 解 和 血 红 蛋 白 的 作 用 导 致 脑 水 肿 。 研究表 明, 经元 的活性 降低程度 与血红 蛋 白浓度 密切 相关 , 神 高 浓 度 血 红 蛋 白对 神经 元 有 毒性 作 用 L 。 5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与矢状 中线平行 ) 交点即为穿 刺点 。为更精 确测 量血肿侧 ,
前正中线距该层面血 肿中心的周径 , 于颅骨表 面进行 测量 ,
取 两 交 点 中 点 为穿 刺 点 。 原 则 上 血 肿 中 心 距 头 皮 的 距 离 为
穿刺深 度 , 以此确定 穿刺针 的型号 。④ 根据 C 并 T结果 , 采 用 “ ” 网板 定位 , 种定 位方 法准 确 , 作方 便 , 省 时 L形 此 操 节
针深度 J 。③ 根据 头颅 C T片首先 以最 大血 肿的影 像层 为
准, 测出距基 线 ( M 线) O 的高度 , 在颅表 面划 出与 O 线平 M
行 的层面线 , 再求得该层 面血肿 与颅骨外板 的实 际距离 , 用
直角尺量 出这一距 离与层 面线 相交 ( 求直 角尺 一臂 必须 要
高血压性脑 出血是 临床 上的 常见病 , 占所 有脑 卒 中的 1 % , 3 以上 的成 年人 中, 5 在 0岁 男性 发病 率为 4 /0万 , 71 女 性 为 3/ 0万 … 。其 致 残 率 及 病 死 率均 比较 高 , 医 学 上 亟 41 是 待解决 的难题。病死率 高的原 因之 一是急剧形成 的颅 内血 肿直接压迫周围的脑组织 导致 脑水肿甚 至脑疝。因此及 时
微小 的损伤和最快的速度清除血肿 , 这种术式更体现了现 代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 出血 的理念。
1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的 治疗 原 则 、 适应 证 及 时 机 脑 出血 的治 疗 原 则 是 脱 水 降 颅 压 , 轻 脑 水 肿 ; 整 血 减 调 压 ; 止 继续 出血 ; 轻 血 肿造 成 的继 发 性 损 害 , 进 神 经 功 防 减 促
术后再出血的可能 , 又能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 的损伤之前 清 除血肿 , 达到较好 的神经功能恢 复。 2 血肿穿刺的定 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6-08-23T16:24:21.6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作者:张秀英
[导读] 高血压病常常伴随着一种非自发的脑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现象,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急诊病之一。

张秀英
肇东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151100
摘要:高血压性心脏病一直都是临床上难以攻克的难题,经过医疗的人员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可靠的手术方法,这些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医疗人员的修正与改进,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有各种不同的符合其身体机能的针对方法,以保证更高得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进展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高血压病常常伴随着一种非自发的脑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现象,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急诊病之一。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作颇为急骤,大多数患者在刚发病时突然感到头晕或头痛,随即口眼歪斜、半身无力,重者很快就会神志不清,神志昏迷。

此时患者从外表并看不出不妥,实际上患者的血压已经濒临警戒线,会导致频繁呕吐,最后出现肢体僵直,呼吸变得不规则。

我国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极高,且患者的致死率高达30%~40%,而幸存者也会不同程度的留下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等后遗症。

高血压性脑出血一直都是医学史上难以攻克的难题,目前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虽然已经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方法都以保守治疗为主,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就现如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做出简单介绍。

1.2基本资料
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了4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医生的仔细诊断确认23例无其他并发症、患病程度相似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23例病患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7例,其中男性病患平均年龄54.3岁,女性病患平均年龄58.6岁,最长病程为24小时,最短病程为2小时以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取最为先进的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择较为传统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两组病患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1.3治疗方法
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在于颅内出血对于脑组织的压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锁孔入路显微手术、CT或B超引导血肿抽吸术、立体定向(CT和MRI )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等。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长短的不同,发病程度的不同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的不同,我院医生具体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

对于对照组我院主要采取了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传统方法,这种较为传统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脑内血流循环,彻底的清楚患者的脑内血肿,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患者脑组织受到的压迫。

但这种方法对患者自身也有一定的损伤,在术后恢复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其他手术。

而对于实验组,我院则采取了最先先进的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本手术利用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安全高效的帮助患者排除血肿,在患者患病早期解除脑组织所受的压迫,同时因为可以精确定位的缘故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所受到的医源性损伤,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残率。

而且该种手术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但是由于手术费用较高,而且使用也需要一定条件,目前还很不普及。

除去基本的手术治疗外,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我院派出了专门的治疗负责人员进行病情跟踪回访,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病症记录、生活情况记录、提供利于病情的身体机能恢复建议。

分别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我院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对照治疗,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都有明显的好转,在治疗过程中除一位患者因术后的恢复情况不理想,导致去世,其他22例患者均完成了对照治疗。

其中两组病患的手术成功率基本一致,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2.61%,而实验组更是高达91.66%。

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手术进行的都很完美,患者未发生任何排异反应。

但对于术后恢复来讲,通过我院医疗人员长达6个月的术后跟踪记录来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就表明了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对病患自身的损伤更小,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更为有利。

3.讨论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些都是导致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的主要元凶。

越来越多的高血压人群,导致的就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其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国发病率极高,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经过医疗人员的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已产生多种高效应的临床手术方法。

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锁孔入路显微手术、CT或B超引导血肿抽吸术、立体定向(CT和MRI )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等。

我院根据其中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进行了本次对照治疗,在所有的患者中病情得到缓解的高达82.61%,其中通过先进的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康复率则高达91.66%。

在医学界一直都认为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患者自身的损伤极大,纵然后来经过改良的微创手术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恢复,但是目前可供研究的临床手术数据并不充分,导致微创手术仍属于试行阶段。

如何在手术中进行有效的止血是目前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所需要攻克的方向,因为在实际手术中实施手术的方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患者出血量,年龄,病情进展,既往有无心脑肾等脏器疾病,家属愿望及主治医师外科技术水平。

根据我院的对照治疗可以看出,与神经导航系统相结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这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但就目前而言,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还有很多可以发展进步的地方,不能盖棺定论,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治疗跟踪数据进行研究,现如今科技的发展飞快,希望以后会发展出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敬文,徐寒冰,黄程,胡永珍.?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09:430-432.
[2]白小飞,寇欣.?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8: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