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投资便利化:优 化投资环境,吸 引外资
技术进步:科技 创新推动经济发 展,提高生产效 率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提高全球经济稳定性: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有利于提高全球经济稳定性。
促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多极化趋势下,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灵活,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结 构调整。
主要经济体的崛起: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 兴经济体的崛起
贸易关系的调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区域 贸易协定的兴起
投资流向的变化:全球投资流向的变化,新兴 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金融市场的波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风险管理成为重要议题
科技创新与竞争:科技创新在全球经济中的地 位日益突出,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加剧
建议
亚洲开发银 行(ADB): 支持亚洲及 太平洋地区 的经济发展, 提供贷款和
技术援助
非洲开发银 行(AfDB): 支持非洲地 区的经济发 展,提供贷 款和技术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强国际经济 合作,建立全 球经济治理体

推动全球贸易 自由化,降低
贸易壁垒
加强国际金融 监管,防范金
融风险
推动全球科技 创新,提高全 球经济增长质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 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 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美国:加强科技创新,推动 产业升级,维护全球金融霸 权
日本:推进结构性改革,加 强科技创新,提高经济竞争

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推 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全
球影响力
印度:推进经济改革,加强 科技创新,提高全球竞争力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从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煤 钢共同体
1967年 欧 洲 1958年欧洲经 合一 共 发展 济共同体 同 1958年欧洲原 体 子能共同体 发
展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73年“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80年代后防务合作加快步伐
1993年欧盟成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 ⑴成员国不断增加(627国) ⑵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⑶经济一体化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
1.原因:
2.欧洲一体化进程
3.影响:
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 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 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 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 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 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 变化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 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 立的局面。 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 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 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资料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资料
(1)苏联解体: (2)西方世界三足鼎立(美、日、西欧): (3)俄罗斯保持大国地位: (4)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雅形尔成塔的体背系景的:实质: 美国独占鳌头:垄断了原子美弹苏,拥两有分12天00下多。万
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
(国123家)雅美利美尔苏益苏塔两近2世冲两/体国3界5突国,0制实30)社/个 外勾力4;会;军 贸画均控制事 出了衡制度基 口战(操和地额后苏纵;占国两联联世工家极成合业界利国格为生1益/3局美产,的的国量黄矛占基称金盾世本霸储(界轮世备根廓界量本占;的原最因大)障;碍—
争取在成 员国之间 实现商品、 人员、劳 务和资本 的自由交 流
1、戴高乐主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
治控制
2、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3、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4、80C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政 治 一 体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

会旗为天蓝色底面,,上面有1 2颗金黄色的星。象征着欧洲共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俄罗斯保持大国地位
追求目标:
维护国家统一,尽快恢复国家综合国力,以确保大国地位。
行动措施:
A、1993年,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 位; B、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C、采取强硬措施镇压分裂主义势力(车臣问 题); D、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 E、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F、2000年以来,普京总统的举措:改组政府, 应对车臣问题,强化中央权力(作用)。
90年代:
日本是局世受界到上冲最击大,的世债界权政国治,格在局海朝外着的多投资生产占世界 第一位极,化是方世向界发主展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 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 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 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尔大学的演说
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欧洲:德国分裂
(2)亚洲:朝鲜分裂 (5)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全面冷战
(3)亚洲:朝鲜战争爆发(1950~1953) 局部热战 (4)亚洲:越南战争(1961—1973)
3、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便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 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提出杜鲁门主义
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 (2010高考广东文综22题)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
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
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 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时
A .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域 B .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场 C .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具 D .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回答:“经济健全的常态”是指什么?美国为实现 “彻底治疗”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 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 “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 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还 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 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 欧洲复兴计划 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世界的 目的。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 美国杜鲁门政府在讨论援助欧洲计划 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 国共同反共反苏。 材料二:从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苏联针锋相对,联合东欧国家在 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 1949年成立经互会 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错误战争
4、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 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 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 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战 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 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 资4000多亿美元。
C 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 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极 化格局发展。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

国际形势持续复杂,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问题交织其中,各种思潮跌宕起伏。

因此,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我们把握世界大势、认清发展潮流、明确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一特征的形成,既源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和相互依存,也源于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从目前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已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公平性和正义性。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更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愿望。

其次,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经济全球化往往受到阻碍,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最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霸权主义往往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种力量相互制衡,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地采取霸权主义行动,从而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资源、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共享已经成为常态。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和国际旅游的普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加紧了国际局 势的动荡紧张
3、影响: (2)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的爆发
(3)推动了各国进行改革和世界的整体发展
(4)亚非拉不结盟与动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世界崛起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
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日益密切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C.在资本主义世界想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A
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联盟 •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
1、(10年广东卷)22.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 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 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 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 国增至12个。
发展:
经济一体化
(1)戴高乐提出
1、雅尔塔体系的本质含义是 A 资本主义体制
B 社会主义体制
C 确立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体制 D 美苏主导下的国际关系体制

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baidu

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baidu

简述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影响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经济多极化基础上的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多极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不会因一事和一时的形势变化而逆转。

美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

科索沃战争后,反对美国实行一极世界的呼声日趋高涨。

这种趋势在21世纪初会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政策意向。

它对多极世界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冷战后时期,世界经济中有三个重要变化,它们都和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动有关系。

首先,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经济,其中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的瞩目。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后,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趋势,经济得到强劲发展。

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看,这三种变化所起的作用是矛盾的。

前两种变化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一、世界多极化的概念世界多极化往往是指世界政治多极化,即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国际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

是指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国际关系结构。

这种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

当今世界,格局更多的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从而形成“极”。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自《时政新说》
材料3 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 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 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的、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 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 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B
• 材料一 1948年美国《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马歇尔计划 的执行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同署同意;……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 力。……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为“援欧”(法、意、荷、比、卢等16国)拨款131亿多美元。
• 材料二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几乎所有西欧、拉美地区的政府, 一再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地位便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 权归于无效。

你同意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吗?说说你同意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同别人交流一下你的
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经济大国
政治大国
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为了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加大 对外经济援助
出兵伊拉克
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平崛起
2004年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
——引自《时政新说》
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根本据区材别料:2从概美括、多苏极两化国格主局导的世主界要变特为点多,种并政说治明力多量极的化互格相局制发约展。的促主进要因目素标:是美什苏么两?国力量的相对衰落;
• 欧盟——“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 • 欧洲一体化之惑
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欧洲一体化进程栽了三个大跟头:5月29日,有着欧洲进一步一体化“路线图”之称 的欧盟宪法被法国人否决;6月1日,该宪法被荷兰人二度羞辱;6月17日,“预算外交”失败。欧盟轮值主 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18日警告说:“欧盟已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危机之中。”
————引自《时政新说》
材料2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一是各战略格局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当然,在多极格局形成之际,美国仍 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极,但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减少。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 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其影响
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 影响: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美国、日本、西欧三极互相竞争的局面,美国的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材料四 从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积极争取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席位。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撤出“北约”,调整与苏联的关系, 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英国逐渐 不再依赖美国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0/11/26
1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I第八单元复习
线索归纳
要点精析
综合引导
讨论总结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背景:美苏战时同盟
冷战表现
战后对抗 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确立欧亚阵营,民主改革 经互会
(3)从近期和长远看,多极化格局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赞同。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世界形成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断 加强;但这一趋势正在遭遇美国“单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所以,多极化格局将在曲折中得 到发展。
材料1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 量对比的相对均衡。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可能是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 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 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4、90年代至今,________的冷局战面说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走向缓 和,但又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的局面
多极化
美、日、西欧
雅尔塔
一超多强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
小结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更
多 极 化 政 治 体 系 的 出 现 美 、 苏 两 极 争 霸
二战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____格局形成,_____开始
2、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______发展,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局面开
始形成
两极
3、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华约解散,______体系崩溃,两极格局终结
C.美苏长期的争霸
D.第三世界的崛起
C

两极
多极化
(2)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
①多极化中的“极”主要表现为 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
②构成多极化中的“极”的载体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此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 性国际组织。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 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 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对日本的控制权 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多极化决定的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力量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
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美国
世界各种力量新的分化组合
欧盟
中国
美国
苏联
俄罗斯
日本
探究讨论
以近年的国际时事为依据,简述一超多强(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在多极化趋势下实力、 国际角色以及外交战略,并预示二十年后他们的国际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上海合作组织
• 双头鹰——俄罗斯
战略重点由偏重欧洲转向欧亚并重
中俄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俄罗斯在今后许多年内不仅将继续是欧洲的能源供应国, 而且将是全世界的能源供应国。俄罗斯目前正在实施一些旨在向印度、美国、日本和欧洲提供能
源的一系列项目。
美国——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结
伊朗新一轮的核危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正酝酿对伊朗动武。 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 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的、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
种结构、态势。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 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
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
例1.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在其瓦解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东欧的剧变
B.苏联的解体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战后初期,美国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达到了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 材料三 从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 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4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65年~1972年, 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80%;19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 中所占的比重为13.4%,欧共体为33.7%
斗争、制约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多 极 化 加 强 和平、发展
课后探究
• 思考: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形势下, 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经济因素和国家的利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
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也有人认为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
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
特点:①各战略格局力量对比相对平衡;②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③大国关系出 现分歧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目标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谢谢!
36
2020/11/26
(3)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①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 ②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
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④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 政治的多极化是由经济的
华约
冷战阴影笼罩下,双方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欧洲—— 亚洲—— 美洲——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热战)
古巴导弹危机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欧洲的联合—欧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