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教案【精品教案】
《醛》的教案

第二节乙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中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通过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延伸。
二、【学情分析】高二(15)班学生是面上班的学生,学生的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有所欠缺,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让学生较直观理解反应的历程。
且学生在第二节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初步知道有机化学中用氧原子或氢原子数目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开始建构“结构决定给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模式,知道学习一类物质通过学习一种典型代表物质,总结同一类物质的通性。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乙醛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醛基是醛的官能团,紧紧抓住醛基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特点,掌握并从结构上理解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2.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有关实验要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五、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学生活动【温故知新】回顾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复习有机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断。
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什么产物?(用方程式表示)2. 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展示】展示实验室中的乙醛溶液,学生总结其物理性质[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醛教案

醛教案第二节醛【内容与解析】内容: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醛,指的是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其核心是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研究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根据醛基和羟基的结构特点的不同来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从乙醛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
学生已经学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知道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醛,本节课的内容醛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醛类物质在化工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分析醛基的结构特点,根据结构的特点来认识醛类物质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1)掌握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3)会正确书写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目标解析(1)掌握醛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就是指(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4)会正确书写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正确的书写,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一方程式本身就比较复杂,书写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二是学生没有掌握醛基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关系。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课时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反应的反应原理,理解醛基的个数和生成的单质银、氧化亚铜之间的关系,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写写,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问题一: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本教案是为高二下学期化学课程中的《醛》部分,进行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展开教学。
教案中将涵盖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一、课程内容本次课程主要探讨醛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包括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醛的还原性、羰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以及醛的氧化和加成反应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醛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掌握其还原性、氧化性和加成反应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羰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比如醛和酮的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环化反应等,掌握其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实践和探究化学知识,提高其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板书法:通过板书展示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相关公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参考和记忆。
2.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精神。
4.互动教学法: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学生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及课堂表现等,以体现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本次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的编写,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促进教师们在化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学习和使用本教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质量。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认真听讲和思考,积极参加实验和讨论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醛【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醛基和醛类的概念【教学重点】乙醛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过程】一、乙醛1.乙醛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OHC42,结构式是,简写为CHOCH3。
注意对乙醛的结构简式,醛基要写为—CHO而不能写成—COH。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为C 8.20。
乙醛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注意因为乙醛易挥发,易燃烧,故在使用纯净的乙醛或高浓度的乙醛溶液时要注意防火。
3.乙醛的化学性质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由于醛基比较活泼,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例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乙醛的加成反应乙醛分子中的碳氧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使乙醛蒸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乙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①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②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的实例可知,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外延应当扩大了。
注:此处可借助flash 帮助学生理解乙醛的加成反应(2)乙醛的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 的氧气氧化成乙酸:注意 ①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②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CO O CHO CH 22234452+−−→−+点燃乙醛不仅能被2O 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3AgNO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高中化学教案人教版醛

高中化学教案人教版醛
化学《醛》
二、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醛的概念和性质;
2. 理解醛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 掌握醛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 能够解决相关的练习和问题。
三、教学重点:
1. 醛的结构和性质;
2. 醛的物理性质;
3. 醛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1. 醛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 醛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举例引入醛的概念和性质。
二、讲解:介绍醛的结构和命名规则,展示一些醛化合物的结构式。
三、实验:进行醛的制备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加深对醛的认识和理解。
五、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醛的应用和重要性,拓展对醛的认识和思考。
六、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醛的理解和掌握。
八、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
醛
1. 概念和性质
2. 结构和命名规则
3. 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 应用与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醛的相关知识。
在实验和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拓展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

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自己整理的人教版《醛》高二化学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乙醛的结构以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介绍了银氨溶液的制备方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乙醛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境意识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和还原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上课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介绍】老师:之前学过乙醇的知识。
乙醇在加热和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老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醛第二节1.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简单结构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显示乙醛的分子尺度模型)【问题】乙醛的简单结构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回答】因为乙醛的分子结构不含羟基。
【板书】2。
乙醛的物理性质(拿出一瓶纯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颜色和状态,闻闻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刺鼻的气味。
乙醛的物理性质指导学生比较分子量、沸点和与丙烷和乙醇的溶解度。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可溶于水、乙醇*、氯仿等。
【过渡】划分:从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乙醛分子含有官能团-—CHO,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试猜乙醛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
【板书】3。
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加成)【问题】哪位学生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么发生的?【学生活动】思考和描述当加入乙烯和氢时,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入两个氢原子。
【问题】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应该如何进行?让一个同学把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总结加成反应规律:C=O中的一个双键打开。
催化剂[板书] CH3CHO H2CH3CH2OH老师:根据有机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5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醛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醛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醛的合成和反应特点;
3. 理解醛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醛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 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醛的合成方法和反应特点;
4. 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通过举例介绍醛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引起学生对醛的兴趣。
二、学习醛的结构和性质:
1. 讲解醛的结构特点,如碳链中含有CHO官有的官能团;
2. 学习醛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密度等;
3. 学习醛的化学性质, 如氧化、还原、醛缩合等。
三、学习醛的合成和反应特点:
1. 学习合成醛的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卡尔反应等;
2. 学习醛的反应特点,如与水的加成反应、醛缩合等。
四、学习醛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 介绍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酒精的氧化反应产生乙醛;
2. 介绍醛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某些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五、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醛的实际应用和反应特点,并与全班分享讨论。
六、实验演示:
进行醛的氧化反应、水的加成反应等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醛的特点。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题目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八、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对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兴趣。
以上为高中化学选修5:醛教案范本,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醛教案第一课时

《醛》教案(第一课时)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水浴装置等。
知识目标: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主要性质及用途。
能力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并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辨证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
教学难点:对乙醛分子结构及重要化学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引入] 以工业如何制镜及如何生产热水瓶胆问题引出新课。
[讲述]在学习乙醇的性质时,我们知道了乙醇氧化可生成乙醛。
(请一位学生写出乙醛的结构简式,后对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机理作适当回顾。
)一、乙醛1、结构结构简式:CH3CHO(由学生写)分子式:C2H4O结构式:[展示]乙醛结构模型和比例模型(指出:乙醛是有甲基和醛基结合而成,提出醛基概念)引导学生回忆乙醇的结构式,然后提出乙醛结构与乙醇结构的不同,强调乙醛结构简式不能写成CH3COH。
[展示]乙醛样品,讲解乙醛物理性质。
2、乙醛物理性质(色、态、味可有学生自主得出)[演示]乙醛在水中的溶解性引导学生阅读P140—P141总结物理性质。
[讲述]从乙醛结构分析,乙醛分子中含有—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作用(结构决定性质)。
(引导学生再看乙醛的结构)乙醛结构中有C=O双键,乙醛中C=O双键也有不饱和性,所以乙醛也能起加成反应。
(结合乙烯中C=C双键)3、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讲述]乙醛加成原理+H—H[讲述]C=O双键与C=C双键又有不同。
分析该反应(从反应物氢气分析),得出有机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过度]醛基中的C—H键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断裂。
(2)氧化反应①与新制Cu(OH)2反应学生阅读:P142[实验5—6](边讲实验注意点边演示)[演示]实验[5—6]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请一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重
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醛的氧化反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入】师: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醛
一、乙醛
1.乙醛的结构
分子式:C2H4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HO或(醛基)
(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
【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回答】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
较。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师: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设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
个氢原子。
【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催化剂
【板书】CH3CHO + H2→CH3CH2OH
师: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演示实验3-5】(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
条件和现象。
)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板书】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演示实验3-6】(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乙醛发生此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 2H2O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设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
师: 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
检验醛基的存在。
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小结】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师:乙醛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应怎样书写?
(学生思考回答:C2H4O,CH3CHO。
)
【设问】如果结构简式为CH3CH2CHO,CH3CH2CH2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
(学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
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
【板书】二、醛类
1.概念及结构特点:
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设问】①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
②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
(学生讨论,分析,推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醛类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 H2n O
【追问】③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
④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
【板书】2.醛类的主要性质:
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
【联想启发】
⑤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
(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
)
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
【板书】
3.甲醛(1)甲醛的结构分子式:CH2O 结构简式:HCHO 结构式:
【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
【板书】(2)物理性质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3)化学性质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HCHO+H2 CH3
②具有还原性。
HCHO + 4Ag(NH3)2OH → (NH4) 2CO3 +4Ag↓+6NH3+2 H2O
HCHO+2Cu(OH)2 →CO2 + 2Cu2O↓ + 5H2O
【板书】(4)用途
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
【小结】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补充】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
【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
何?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考、整理、归纳得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