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镀废水零排放工艺介绍
电镀废水“零排放”新工艺

电镀废水“零排放”新工艺
电镀废水“零排放”新工艺
一、概述在电镀过程中,通过把不同工序所产生的污水在其现场直接进行处理,即:将废水中可回收的金属离子和水进行分离,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水与金属离子全部返回到该工序的前工序中,使得所有的原材料都能够得到的回收利用,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
二、关键技术1. 生物质粒状吸附填料:粗糙多孔的填料表面积可达55m2/cm3, 吸附质之间通过分子间相互吸引,形成吸附现象。
2. 生物酶降解:在吸附填料的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是因为不仅添加了全谱微生物、包括好氧、厌氧、硝化、反硝化和硫化等微生物,还含有许多的酶制剂以及营养物质和矿物盐,是一种生物工程的复合产品,由于酶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性能,一方面,酶本身对有机物就有极大的降解能力;另一方面,酶还是一种能力巨大的生物化学催化剂,促使微生物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同时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速度。
3. 无机膜过滤:主要原料由古代微生物(放射虫和海绵等)的沉积遗骸组成,经煅烧制成的陶瓷制品,微孔的最大孔径为0.5微米,具有吸附、阻留和筛分三大过滤功能。
它卫生、无毒和细菌不能繁殖,可反复使用,稳定性强。
三、工艺过程清洗水→清洗水槽→水泵→生物过滤吸附器→无机膜过滤器→废水塔→阴、阳离子交换柱→电镀槽(清洗水)。
四、经济效益按照日处理污水100吨为例进行计算,总投资为1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70万元,技术服务费30万元,则: 1. 每月平均增值3.8万元,包括:水、金属和化工原料的回收以及节约的排污费;2. 将每月的增值减去当月设备折旧费及运行费用,所产生的纯增值为2.6万元; 3. 一般情况下,4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电镀废水是指含有大量重金属、酸、碱、有机物及高浓度的盐类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由于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电镀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技术、经济和落后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电镀废水的排放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电镀废水排放的问题,零排放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零排放技术是指对废水进行彻底处理,达到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完全去除,使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电镀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多种膜材料(如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对废水进行过滤、分离和浓缩等处理过程。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排放废物少、压力损失小等优点。
1. 微滤膜技术微滤膜技术属于物理过滤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用孔径为0.1 - 10μm的微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将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分离出来。
微滤膜技术适用于对有机物和颗粒物进行处理,可以达到不透过颗粒物的效果。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通过膜分离技术实现的物理屏障过滤技术。
相对于微滤膜技术,超滤膜技术的孔径更小(0.001-0.1μm),可以将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过滤掉。
超滤膜技术的的效率高、脱盐能力强、洁净度高等优点使得其成为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中的主要应用。
3. 反渗透膜技术反渗透膜技术是应用高压力将水经过反渗透膜的过滤,使水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无机盐及有机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去除,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回用,对环境影响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向电镀废水中引入一定的厌氧或好氧微生物,再利用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或比较容易被分解的物质,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以细菌为主体,通过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代谢作用,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电镀废水的目的。
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说明前言随着工业的不断进展,每年都有大量的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中,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极易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的健康。
因此,科学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具有紧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最后将处理后的清洁水排放到自然界中。
本文将针对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认真的介绍。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1. 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电镀废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油脂及其他杂质去除,从而提高后续工艺的处理效率。
废水预处理通常接受筛网过滤、自然沉淀、流量调整等方式。
2. 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电镀废水处理的紧要环节,其紧要目的是利用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从而将有害物质分别出来。
化学净化通常接受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电析等方式。
3.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电镀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其紧要目的是通过活性炭的多孔性和大比表面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其表面上,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是现代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选择性透过性高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清洁水分别开来。
膜分别技术的种类很多,如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
5. 消毒杀菌消毒杀菌是电镀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将膜分别后的清洁水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
消毒杀菌可以接受光解、氧化、紫外线等方式。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1. 湿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反应进行分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湿法氧化法中,一般会加入助氧剂,如过氧化氢、氧气等。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其紧要特点是使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在活性污泥法中,废水会被污泥进行搅拌和摇摆,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和废水充分接触,从而使有机物得以分解。
3.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同样适用,其处理原理与电镀废水处理仿佛。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电厂废水零排放是指通过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将废水处理成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并实现循环利用或零排放。
电厂废水主要来自于锅炉冷却水、锅炉废水、烟气脱硫废水、烟气脱硝废水和除尘废水等。
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实现废水零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厂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一、电厂废水处理工艺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技术,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厌氧处理等。
通过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含量,提高水质。
2. 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曝气,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出水质量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
3. 反渗透工艺反渗透工艺是将废水通过高压在半透膜上,通过半透膜将水分离出废水中的溶解固体、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浓缩处理高浓度废水。
4. 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工艺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离子物质,净化水质的过程。
该工艺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镉、铬等难处理的污染物。
5. 超滤工艺超滤工艺是利用微孔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废水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微小颗粒物质。
该工艺适用于废水浓缩处理、固体液分离等,处理效果较好。
6. 光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工艺是指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该工艺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
生物处理工艺是电厂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特别是对于锅炉废水和烟气脱硫废水等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
通过生物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提高出水质量,满足排放要求。
2. 反渗透工艺在电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于电厂废水中的高浓度盐类、金属离子等难处理的物质,反渗透工艺可以有效控制废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实现废水的浓缩处理,同时提高水质。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电厂是能源生产的重要设施,但是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电厂废水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实现零排放。
本文将介绍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工艺。
一、废水特性分析电厂废水通常包括烟气脱硫废水、锅炉废水、除盐水以及冷却水等。
这些废水的特性复杂,主要包括高浓度的有机物、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高浓度的氨氮等。
这些特性使得电厂废水处理面临一定的技术难度。
二、废水处理工艺1.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烟气脱硫废水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碱液和溶解的废气中有害物质。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碱法或石灰法进行中和处理。
近年来,干法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干法脱硫技术处理后的废水,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少量氧化铵,可以进行生物法处理,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并沉淀出来,达到零排放的要求。
2. 锅炉废水处理锅炉废水中主要包括炉渣、灰渣和污水,特点是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化学絮凝和沉淀方法。
目前,电厂普遍采用生物法处理,通过高效的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滤池,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污泥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并且能够实现零排放。
3. 除盐水处理电厂除盐水主要来自蒸发冷却系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
传统方法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膜。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但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近年来,电厂除盐水处理趋向于循环利用和资源化。
通过多级膜分离技术和结晶析出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盐分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
冷却水是电厂的重要用水之一,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更换。
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污垢和杂质,传统方法是采用化学处理和沉淀处理。
现代电厂普遍采用微藻技术处理冷却水。
通过种植微藻,可以有效地吸收污染物质,将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质,实现零排放。
在电厂废水零排放中,需要配备一系列的废水处理设备。
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污泥浓缩器、膜分离设备、微藻培养池等。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它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
一、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采用生物学的原理,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化分解、吸附、去除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非常好,可以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
目前,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法、生物膜法等几种。
化学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使得电镀废水能够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组合处理技术是指将多种处理技术组合使用,在不同的阶段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电镀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组合处理技术的优点是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进行不同的操作,实现废水质量的提高和零废水排放。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很多企业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通过治理电镀废水,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够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加强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和管理,力争达到零排放,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案例介绍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案例介绍电镀工艺的广泛运用,也就意味着电镀废水的的大量产出,如果将电镀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近三十年来,随着膜处理工艺的逐渐完善,很多电镀企业为实现经济、环保、社会效益的统一,选择通过新建或改建的方式增加处理设备,以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1、电镀废水水质特点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因电镀生产的设备类型、工艺条件、生产能力、操作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电镀行业镀种繁多,工艺不一,溶液添加剂多样,不同企业即使用同一种镀种,所产生的废水水质相差也很大,但也有其共同点,即都含有重金属、酸、碱、高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
电镀废水按照其生产过程可分为前处理废水、镀件清洗废水、后处理废水以及废液。
由于其所含污染因子的不同种类,可以将电镀废水分为综合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等几个主要类别。
主要废水来源如下:(1)综合废水是除含氰废水、含铬废水等各种分质系统外,将电镀车间排出的其他废水混在一起的废水,包括镀前处理中的去油、酸洗出光等工序产生的废水以及地面冲洗水等。
(2)含氰废水主要来自镀碱铜、镀金、镀合金(仿金、白K等)、镀银等氰化镀槽。
(3)含铬废水主要来自镀铬、钝化、化学镀铬、阳极化处理等镀槽。
(4)含镍废水主要来自于镀镍槽。
(5)含铜废水主要来自酸性镀铜、焦磷酸镀铜等镀槽。
二、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根据我国电镀废水处理规范电镀废水通常要分流收集、处理后,再进行综合处理。
目前电镀行业所采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法、生物法、膜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技术、电吸附技术、蒸馏浓缩法、电絮凝、电解、EDI(电去离子)技术等。
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的工艺做到电镀废水分阶段处理、回用,提高废水的回用率。
某镀镍企业采用了电镀废水分流收集处理+综合生化处理+膜系统工艺+浓水“零排放”工艺相结合。
(1)分流收集处理在废水分质分流收集处理阶段,将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含银废水、含钯废水及酸碱废水分别收集,单独处理。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讲解

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讲解
电镀废水零排放
零排放设备作为目前节约用水、防治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节约排污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通过该设备还可以保护周边环境,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氛围。
电镀废水零排放优点
1、度集成废水处理技术,推动水处理行业的革新。
2、有效节约建筑空间,降低土地利用成本。
3、缓解市政管道建设压力,降低污水管网规模。
4、节约水资源,有效实现中水回用。
零排放设备应用范围
湖泊、河道污水快速净化;富磷工业污水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废水零排放介绍
废水类型:电镀废水零排放
废水特点:含有重金属离子铬(Cr)、含镍(Ni)、含镉(Cd)废水、含铜(Cu)、含锌(Zn)、含金(Au)、含银(Ag),种类多,成分复杂,直接排放会致癌,影响生态环境健康;可生化性差。
处理流程:
工艺描述:
电镀废水因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需先进行预调理,将重金属离子转化成易致沉淀状态,通过投加药剂,气浮或絮凝沉淀工艺,以SS的形式将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
再经过MBR生化工艺进一步净化处理(污染物浓度不高,生化工艺可省略),最后通过砂滤、活性炭吸附或重金属专用吸附设备等处理,出水可以回用生产车间。
工艺产生的脱水污泥及更换的吸附填料,委外处理。
工艺优势:
废水零排放,回用水率高,运行成本低;
处理工艺简单,可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废水微调整;
整套工艺可控性好,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系统耐冲击性好,遇到生产异常,可以通过调整前段预处理操作条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