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上学了 1教案 鄂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上学了 1教案 鄂教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我上学了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4.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与同学、老师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课时安排:8课时。

第1个主题:3课时

第2个主题:2课时

第3个主题:2课时

第4个主题:1课时

1 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在集体中有安全感,并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快乐。

2.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逐步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3.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

2.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初步掌握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并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方法去适应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活动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去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纸盒。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心情描述。

(1)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描绘自己上学的心情:如画画、写词语、表演……

(2)全班集体交流各自上学的心情。

(3)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可是有些心情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3.讨论:教师挑选出几种突出的不良情绪:如紧张、害怕、疑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4.小结要点:让我们抛开不好的心情留下一份好心情迎接新的生活吧。

5.户外活动:请学生将描写有不好心情的纸条放进纸篓里,师生一起在校园里找个地方将纸盒与坏心情一起埋掉。

活动拓展:

学生回家主动跟爸爸妈妈谈谈自己上学的心情。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就是不一样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入学前的生活、学习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比较、分析。

2.教师将学生入学后的相关变化设计成“问题情境卡”。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比较:教师呈现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图片,请学生比较图片中反映的上学前后的不同。3.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谈谈各自感受到的入学后发生的变化。

4.抢答比赛:宣读问题情境卡上的问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问题如:课间,小明玩皮球玩得正高兴时,上课预备铃响了,他该怎么做?每天要上学了,今天晚上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5.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变化,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我的新书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书包、文具、玩具、食物、头饰若干。

2.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导入:猜谜:“身体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各种文具肚里装。”(书包)

2.游戏:“小书包”找朋友。

(1)分配角色,交代游戏规则:用《找朋友》音乐控制时间,“小书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寻找自己的朋友——文具,找到一个就牵住一个,看谁找得又多又准。

(2)在《找朋友》音乐声中玩“小书包找朋友”的游戏。

(3)学生评议游戏情况。

(4)小结要点: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要放在书包里。

3.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各自对书包的态度,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小结要点:喜欢书包不在于它的漂亮、昂贵,而在于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蘑菇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蘑菇鄂教版五年级科学 上册教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蘑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三、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1.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2.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4.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5.课外调查: 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第一课科学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 2、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 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

师演示: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揭开谜底揭示课题谜底: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 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 探究钓鱼现象 (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 (2)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学生汇报) (3)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 (4)教师总结. 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 (1)揭示要求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吗? 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

我们的身体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例外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三、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 三、 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例外?(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确凿。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 鸭和鸡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鸭和鸡 一、教学目标 1.珍爱生命,保护鸟类。 2.能通过抽象和概括,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将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观察。 4.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5.知道鸭的喙、蹼脚及羽毛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鸭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处。 6.认识更多的鸟。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鸡和鸭的剥制标本或挂图;鸭的生活习性的课件或录像资料。 2.分小组准备如下工具与材料:鸡、鸭的羽毛(正羽)、烧杯、放大镜、废旧牙刷、镊子、洗洁精、油脂、热水、冷水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1.回顾:鸡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出示鸭的标本(或活鸭),学生观察。 3.汇报: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二)研讨鸭和鸡生活习性的不同。 1.提问引入:我们观察了鸭的身体结构,发现鸭与鸡有许多有不同,如鸭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长,脚有蹼等。鸭与鸡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利用挂图,课件等资料进行补充和强化。 (三)实验探究鸭为什么适应在水中生活。 1.实验:取鸭毛.鸡毛各一根,分别放在水里,然后取出来,看它有什么变化。 2.猜测:为什么鸭毛不会被打湿呢? 3.学生探究。 (四)阅读资料 课本67页。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鸭,你发现了鸭身上的哪些秘密?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小组讨论鸭与鸡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并作好记录。 身体特点繁殖方式 鸡 鸭 (二)比较、归纳鸡与鸭的相同点。 全身长有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三)从个别到一般,形成对鸟类的认识。 1.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像鸡和鸭一样? 2.教师小结,揭示鸟类的概念: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 (四)运用概念判断。 1.课本69页的动物中,哪些属于鸟类?为什么? 2.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 (五)课外延伸。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长期观察一种鸟的生活习性,了解它的生活规律,写一篇观察报告。 教学后记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 教学目标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画画我们的学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画画我们的学校鄂教版三 年级上册教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画画我们的学校 我的上学路线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方向,初步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自己能设计简单的图例,能画简单的平面图;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图例等知识绘制简单的上学路线图。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了解学校周边的主要街道、建筑物。丰富学生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画好线路图,并总结出合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笔。布置学生课前调查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以及观察学校周边环境。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节课咱们一起为学校制作了平面示意图,可是实验小学的同学怎么才能知道我们学校呢今天咱们再一块儿来画画上学路线图。板书:我的上学路线图 二、我的发现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上学路线和学校周边的环境。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重要的建筑物和简单方位,例如:我家住在学校的东边,在×××商店的后面;我家前边还有个×××,×××右边有×××;等等。 三、认识图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详细,在上学途中,我们要经过这么多地方,可一张小小的纸能装得下吗 1.感知图例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想出的主意,如可以用简笔画表示各个地点等。 教师小结:说得真好,我们称这些有一定含义的图为“图例”。 2.设计图例 教师:地图上经常使用图例,它能大大节约地图空间。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图例代表什么含义。 (1)教师出示一些自己设计的图例。例如:超市、医院、街道、河流、树林、池塘、商店,等等。(学生猜这些图例表示的物体) (2)设计图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图例。动手之前要先思考校园地图需要哪些图例。学生之间交流后,每位学生可以自选一两项设计图例。 (3)小小图例展。将学生设计的新颖、富有创造力的图例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我的上学路线图 1.制作步骤。学生讨论绘制上学路线图的步骤。 确定好图纸方向,标明家庭和学校的大致位置。 2.感受与交流 (1)启发学生谈谈上学路上的情景。如上学的路远吗说说自己上学路上最感兴趣的景物。(走路、坐车、目标物)(板书课题:上学的路) (2)路上上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它的造型、功能、色彩提供如:大型屋村、商场、医院、桥梁、标志等,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 (3)上学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培养细心观察和安全意识) 3.观察与思考 (1)观察太阳从家的那个方向升起说说学校在家的哪能一方。(感知家与学校的方位) (2)如面向太阳升的方向(东方),思考:背后是()方,左边是()方,右边是()方。 4.观察与比较 感知一般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 实践学习:如果在画面上确定现学校的位置 5.探讨与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第一课我们身体的变化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同的人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四至五年级,女生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 第二课林中的树 1、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2、我们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植物叶的内部构造。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组成,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3、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4、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氧气和食物。 5、大树特点:生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比较高大、茎粗、比较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第三课树木中的纹路 1、在树皮和树干的木质部分之间有几层细胞,这几层细胞围成了一个圈层,这个圈层里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来,年复一年,树木便会越长越粗壮。 2、春夏雨季,阳光明媚,雨水充足,树木便会迅速生长,分裂出的细胞很多,个儿较大,形成的一圈木质显得疏松,颜色较浅。进入秋冬季,天气由暖变冷,雨水相应减少,树木这时分裂细胞的速度减慢,分裂出来的细胞个儿较小,形成的一圈木质颜色较深,质地细密。 3、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年复一年,年轮不断增多,小树也渐渐长得高大粗壮了。 4、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 5、不同的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 第四课蘑菇 1、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 2、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3、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细菌和病毒。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直到显微镜发明后,人们才观察到细菌。电子显微镜发明后,人们才观察到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4、细菌和病毒与人的关系:对人有害的细菌、病毒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细菌与人无害,少数的细菌病毒对人有益。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1)、利用细菌和病毒制成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2)、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3)、制醋需要醋酸杆菌,制酱油、酿酒也要用到细菌的作用。 第五课林中的鸟 1、常见的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的翅膀长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的翅膀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圆,适于在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 2、鸟类的外形特点是:用翅飞行,用喙摄食等。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袋子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眼、耳、鼻、舌、手等人体的感觉器官,并能运用这些器官进行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听闻看摸尝的方法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观察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五官兄弟游乐区,糖、盐,铃铛,香皂,花露水,七巧板,放大镜,乒乓球,装有铃铛和豆子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礼物,如果不打开袋子,不弄破袋子,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呢?(出示装满物品的袋子)

认识手、鼻、耳的观察作用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学生示范) 师:你有什么感受呢?猜猜里面有什么? 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学生示范) 师:你的鼻子真灵敏。在用鼻子闻不明物体时,鼻子离物体应该远一点,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气。 生:还可以听一听 师: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认识舌头和眼睛的观察作用 师:还有一些物品不能用手、鼻、耳准确感知怎么办呢? 生: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用舌头尝一尝 师:尝出了什么味道? (依次将五官图展示在黑板上,同时记录学生的感知和推测结果) 练习五官律动,深化五官在认识物体时的作用 活动2 师:“五官兄弟”邀请大家进入游乐区活动 游乐区规则: 1、游乐区内要轻声细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2、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不能逆行;要及时更换场地 3、组长必须及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上 五个游乐区也有各自的游乐规则,请大家认真阅读规则,理解规则,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遵守规则:

我的一家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我的一家鄂教版三年级 上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我的一家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有家就是幸福。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称呼。 德育目标:明白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自己与家人之间有着隔不断的血缘关系 情感目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 2.准备一张用彩色卡纸做成的“小树”实物图。 3.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乐曲,想听吗(播放背景音乐)如此美的音乐,再配上一首温馨的小诗,那一定会更美妙,让我们打开书,伴着乐曲自己读读这首小诗! 1.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边读边想。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板书课题:我的家人。 二、介绍家人 过渡语:同学们,赶紧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给小组同学们介绍照片上的家人,好吗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用实物投影片介绍家庭生活照片。 3.教师小结:从大家的谈话中,老师发现我们的家庭中不仅有爸爸妈妈,还有除了爸爸妈妈之外的许多爱我们的亲人,他们也是我们的家人。

三、清晰“家”的成员关系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每个可爱的家就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树,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比是树的根,有了他们才有了爸爸妈妈,有了爸爸妈妈,才有了我。我们的家就像一棵温馨的家庭树。(黑板上出示:一棵茂盛的大树为背景) 1.说说你们家都有哪些成员 2.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家庭树”,摆放好家庭成员的长幼位序。 4.放背景音乐《可爱的家庭》,学生完成自己的“家庭树”。 5.全班交流,教师将介绍完学生的“家庭树”贴在黑板上。 6.小组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请你来接……” 7.全班交流、订正 8.幸福大转盘游戏 ①出示课件《家庭歌》 配乐,学生自由背记《家庭歌》 ②课件演示“幸福大转盘” a. 第一关,抢答游戏:妈妈的弟弟是我的什么人 b. 第二关,请你以“我是谁的什么”来出题,出题人自己必须知道答案。 ③学生相互交流,师随机指导,并简略点评。 四、课外延伸 背诵《三字经》中有关段落,并理解。 五、教师小结 通过游戏,我们已经清楚了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我们家里,我们如何孝敬长辈、如何与这些亲戚相处呢在以后的课中,我们将继续讨论,让我们伴着《我爱我家》的音乐下课吧!

归纳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面.doc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下面我整理了,希望给五年级的同学们一些帮助。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同的让你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四至五年级,女生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 2、 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组成,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3、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不同的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 4、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真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5、常见的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的翅膀常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的翅膀常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园,始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适合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我国春秋战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他受茅草的启示发明了第一把(锯子)。李时珍——湖北(蕲春)人,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他写了一部药物巨著是(《本草纲目》)。 2、人们受到动物的启示,发明了哪些物品?答:①鸟——→飞机②蝙蝠——→雷达③鸡蛋——→薄壳结构的建筑④鱼鳍——→船桨⑤苍耳——→狼牙棒和粘扣⑥荷叶——→雨伞⑦蒲公英——→降落伞⑧壁虎——→吸盘 3、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这个链条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吗?并指出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①庄稼——→害虫——→青蛙——→蛇——→鹰②虾——→鱼——→鲨鱼③庄稼——→田鼠——→猫头鹰④粮食——→老鼠——→猫⑤树——→蝉——→黄雀⑥草——→羊——→狼——→人 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哪五大物种?写出各自的代表物。 答①动物—— ②植物—— ③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物 ④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 ⑤病毒——主要有:“非典”冠状病毒(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6、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直到(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细菌;(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病毒。 7、下面的鸟翅,各有什么特点? 鹰——翅膀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鸽——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翅膀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翅膀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8、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9、请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请写出它的身体特征。再写出如何使用的步骤。 10、什么叫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答:①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就是“养料生产车间”。②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氧气,人们边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11、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而是从阳光、水、空气中得来的。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其中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湖北出版社三年级语文上册经典教案 1、信 教学目标: 1、会认“替”、“雏”、“姹”、“嫣”,会写“笔”、“纸”、“昏”、“紫”、“航”、“贴”、“紧”这七个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两个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人情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接到过别人写给你们的信吗?你们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过信吗?能给大家说说你接到信或写信时的感受吗? 2、当大家写出或接到表达内心真诚情感的来信后,总会感到格外欣喜,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爷爷专门写了一首有关信的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来领悟写信的真谛吧!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进行扩词练习。 3、同桌再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找一找:在这段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话。 2、理解第1句。 “用笔和纸”、“用手和心”,对这两部分如何理解呢? (重点理解“心”,无论是写什么信,将信写给谁,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2035409.html, 3、理解第2句。“我多么想写啊”,体会“多么”、“啊”,表现出内心对写信的渴望。 4、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和渴盼的情感。(指名读——评价朗读——自由读——齐读。) 四、小结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写些什么呢?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笔和纸,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写许许多多的信。他想帮谁写信?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2——5节。 二、学习课文2——5节。 1、自由读2——5节,你最喜欢哪封信,就将写这封信的小节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节。理解“雏鸟”,体会出雏鸟对妈妈的期盼之情,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期盼表现出来。(猜一猜:雏鸟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B、第三节。理解“姹紫嫣红”,体会出花朵对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导朗读。 C、第四节。理解“风平浪静”,体会出风平浪静时航海的快乐。(如果你是大海,你会对小船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 D、第五节。理解“绵绵细雨”、“无边”,用手势进行表演读。 3、你还想帮谁写信?学习学习金波爷爷,把你的心声表达出来。 4、在信中表达真实的想法,表达真诚的情感,这封信就成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们的朗读将这份心和情表达出来吧! 5、你喜欢哪一段,就将这一段试着背一背吧! 三、学习第6节。 1、指名读第6节。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知识背诵要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同的让你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四至五年级,女生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 2、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组成,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3、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即年轮。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不同的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 4、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菌柄、菌丝。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5、常见的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的翅膀常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的翅膀常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园,始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适合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 6、生物之间的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青蛙如果被捕杀,蛇就会缺少食物受到威胁,而害虫因为少了天敌而大量增加庄家就会被害虫吃掉,我们要做到一、不捕食青蛙,二、不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劝说他人不要伤害青蛙。 7、鲁班利用茅草获得启示发明了锯子,利用苍耳发明了粘子,鸟的翅膀发明了飞机,鸡蛋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鱼鳍发明了船桨,蝙蝠发明了雷达。 8、常见的鱼有:鲫鱼、草鱼、团头鲂、鲢鱼。鱼的外形是流线型的,两头小中间大,鱼的表面有鱼鳞或者粘液,鱼鳃是扇形的羽状暗红色。鱼在游泳时靠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靠胸鳍、腹鳍、背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的嘴和鳃盖不停的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靠腮进行呼吸。鱼的共同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长有鱼鳞或粘液。鳝鱼、泥鳅都是鱼类。 9、青蛙的外形特点:头上有两只园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深色的条纹,腹部是白色,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会发出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今年,我的身高是________厘米,体重为________公斤,与四年级时的我相比,身高是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体重是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植物叶中哪些象“格子”或“圆圈”一样的“小房间”就是植物的__________。它们中间的绿颜色颗粒叫__________。 3.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生物体都是由_____构成的。 4.蘑菇既不是____物,也不是____物,它属于______。 5.______和______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在显微镜下人们都能观察到 ______,在电子显微镜下人们都能观察到______。 6.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________上,然后调节__________和______,看清标本。 7.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________。 8.在食物链中,_______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_________。 9._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_________。 10、李时珍,______人,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 11、鲁班受到茅草叶边上的“齿”的启示,发明了_______;人们受到鸟飞行的 启示发明了_________。 12.鸟类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有()、()、() 等。它们是鸟类动物独有的特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2、鱼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来自鳃和胸鳍。() 3、青蛙发育要经过四个阶段,通常我们称这种现象叫变态发育。()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用肉眼就能看见。( ) 5、细菌总使人生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没有益处。( )

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什么样的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是什么样的 一、教学目的: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 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 3.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4.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5.愿意合作与交流。 6.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玻璃板等。 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实验一 (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 (3)讨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4)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实验二: (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橡皮、课本等,它们能在桌面上流动吗? (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里,观察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 (4)观察自己的铅笔、橡皮、课本有固定的形状吗? (5)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3.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 (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 (2)水与空气比较: 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不同的是你 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级,男女同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而到了 四至五年级,女生的生长 发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方面会出现较大差异。2、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发现植 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 3、显微镜由目镜、准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反光镜 组成,使用 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4、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 些绿色的颗粒叫做 叶绿体。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 。在阳 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5、由于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 纹路,即年轮。一般来说,树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长速度更快所以年轮也宽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个年轮向南的宽,向北的窄。不同的年轮宽窄不一样说明该年份的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在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在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6、蘑菇生长环境:阴暗潮湿。蘑菇有四部分构成:菌盖、菌褶、 菌柄、菌丝。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真 菌生物还有很多如: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等。灵芝表面具有漆状的光泽,他除了能食用外还有药用价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自然界中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之外还有病毒。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常见的病毒有:非典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细菌有益,有的有害。 7、常见的鸟有:啄木鸟、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鹰 的翅膀常而宽适合在空中翱翔。鸽子的翅膀常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的翅膀宽而园,始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适合快速飞行。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点都是适合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我们要爱鸟护鸟做鸟类的朋友,为鸟类提 供和好的生活环境,制止任何伤害鸟的行为。8、生物之间的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 食物链。在食物链中植物能 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他们直接 或间接的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9.青蛙如果被捕杀,蛇就会缺少食物受到威胁,而害虫因为少了天敌而大量增加庄家就会被害虫吃掉,我们要做到一、不捕食青蛙,二、不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劝说他人不要伤害青蛙。10. 鲁班利用茅草获得启示发明了锯子,利用苍耳发明了粘子,鸟的翅膀发明了飞机,鸡蛋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鱼鳍发明了船桨,蝙蝠发明了雷达。 11.常见的鱼有:鲫鱼、草鱼、团头鲂、鲢鱼。鱼的外形是流线型 的,两头小中间大,鱼的表面有鱼鳞或者粘液,鱼鳃是扇形的羽状暗红色。鱼在游泳时靠躯干和尾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靠胸鳍、腹鳍、背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的嘴和鳃盖不停的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靠腮进行呼吸。鱼的共同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长有鱼鳞或粘液。鳝鱼、泥鳅都是鱼类。 12. 青蛙的外形特点:头上有两只园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深色的条纹,腹部是白色,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青蛙 捕虫时弹出舌头把飞虫站住卷回嘴里青蛙的水中运动时蹼足增加阻力使反推力加大加速游泳速度。 蛙的一生要经历:卵、蝌蚪、 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小时候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 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 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 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发育经过变态,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后大都生活在陆地,大鲵(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13. 龟和鳖的身体分为头和颈、驱赶、四肢、尾巴五个部分。龟的壳比较硬是椭圆形有骨片组成, 鳖的壳比较软是卵形的,草质皮肤。 龟和鳖的四肢都是粗短强壮适合陆地爬行,趾上有蹼适合在水中游泳,脚趾尖有利爪,主要用于挖掘冬眠。爬行动物一般身体分为:头、颈、驱赶、四肢和尾巴,表面有鳞或甲善于爬行,用卵繁殖。龟、鳖、蛇、壁虎、蜥蜴和鳄鱼都属于生长形式有:挺水植物(叶比水高,如芦苇和香蒲)浮水植物(爬行动物。蚂蚁、蚯蚓和蜈蚣都不是爬行动 14. 池塘中的植物叶浮在水面上,如鸭舌草、凤眼莲和睡莲)沉水植物(叶沉入水中,如菹草) 。浮萍的根少、小,茎细、短、软, 叶大少。水生植物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改变它的生活环境,它会生长不良或死亡。凤眼莲俗称水葫芦,虽然是一种可作猪饲料或绿 肥的水生植物,但由于生命力很强,繁殖迅速,往往弥漫整片整片 的区域,危害了其他生生物的生长,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极大危害的物种.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1、科学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2.对科学探索教学感兴趣。能大胆动手操作和实验。 教学重点: 认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教学难点: 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能大胆动手操作和实验。 教学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回形针、积木、塑料玩具、纸片、石头、布、废旧钥匙、螺丝帽等材料的小托盘。 2、磁铁若干。 3、钓鱼竿、纸质小鱼(一部分小鱼身上有回形针,一部分小鱼身上则没有)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玩游戏《小猫钓鱼》。 2、你们是用鱼竿的哪个部位把鱼钓上来的? 由此引出磁铁。 3、为什么有的小鱼能钓起来,而有的小鱼不能钓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曲别针含铁,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二、探索实验。 l、给每位学生发一块磁铁,并请学生给磁铁“找朋友”。 2、学生实验,将磁铁的朋友找出来。 3、讨论交流 (1)你们给吸铁石找到朋友了吗? (2)它的朋友都有谁?(回形针、螺丝帽、钥匙) 小结:磁铁能吸起含铁的物品。 三、找找玩玩。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想一想什么是用铁做的。学生每人拿一块磁铁,在教室里找一找,玩一玩,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自己认为找到的是铁制品。 2《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袋子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眼、耳、鼻、舌、手等人体的感觉器官,并能运用这些器官进行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听闻看摸尝的方法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观察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

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五官兄弟游乐区,糖、盐,铃铛,香皂,花露水,七巧板,放大镜,乒乓球,装有铃铛和豆子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礼物,如果不打开袋子,不弄破袋子,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呢?(出示装满物品的袋子) 认识手、鼻、耳的观察作用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学生示范) 师:你有什么感受呢?猜猜里面有什么? 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学生示范) 师:你的鼻子真灵敏。在用鼻子闻不明物体时,鼻子离物体应该远一点,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气。 生:还可以听一听 师: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认识舌头和眼睛的观察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