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

合集下载

4.2《扬州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4.2《扬州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扬州慢(并序)
『扬州慢』的领字 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诵读延展课)
目录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曲调特征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厘析
『扬州慢』的领字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01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 曲调特征
问题:古人是如何对词进行体制上的分类的?
【词的体制分类】 词按调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按篇幅可以分为:58字以内为小令,58-91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讲述1:领字的含义及其演进规律
领字出现在词的体制中,又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 (1)唐五代间,词人多作小令,很少慢词;即使是慢词,也很少用到领字。 后唐庄宗李存易有《歌头》长调一首,计一百三十六字,而无一领字。 (2)领字的大量使用,要到北宋中叶慢词盛行之际;大量制作慢词的柳永, 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
小结
《扬州慢》的“扬州”与词作内容相关,“慢”与词作的体制和情感相关。 “慢”说明本词在体制上是一首慢词,情感上是表达某种哀婉悲切的情感的 词作。 因此,从曲调特征上看,《扬州慢》是一首表达某种哀婉悲切之情的慢词长 调。
《扬州慢》曲调特征:慢词长调(体制)+哀婉悲切(情感)
02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 厘析
讲述2:为什么要在词中用“领字”?
【今人说】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中说:“词的句法长短不一,如果都用实词,各句则 无转折延宕之处,读起来就会觉得呆板生硬,也不便于歌唱。所以,有必要在 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 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扬州慢》的领字就是这种情况:领字落在小节的第三拍的弱(次)强拍 和第四拍的弱拍,引起后一节第一拍的强拍。
问题:音乐上领字的以弱拍引起强拍,可视作领字合乐性的体 现。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领字的其他作用有何意义?

《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29张)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29张)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目 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标 内容:深沉,悲切。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14日凌晨,美国联合英、法于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东部3个目标地区发射约20枚导弹。
深入体会作者的黍离之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谁来欣赏呢? 时间 地点 天气 作者所见所闻 人的感受 创作缘由 他人评价
殷芸: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资治通鉴》: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把花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提示 慢词: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月无冷暖,作者移情于月亮,把自己的感觉倾注到上,月亮也带有了作者的情感,表现出作者深沉的忧国之情。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 《赠别》其一
认真阅读素材《姜夔:感时伤世,一身才华与谁诉》,做好素材积累工作。 认真阅读素材《姜夔:感时伤世,一身才华与谁诉》,做好素材积累工作。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资治通鉴》: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听到了“清角吹寒”,一个“空城”,营造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 下片,成为全词的词眼。 要求:自主阅读,动笔勾画,独立思考,疑问处做好标记; 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02 研读文本
今日的扬州城令作者悲从中来,那么,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课件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 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 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
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写作缘由 他人评价
主题 感情基调
淳熙丙申至日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感慨今昔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赏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对照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 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照:听说扬州繁华富丽、 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 片荒凉景象。反衬如今的荒凉破败。
赏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艺术特色
虚 写Βιβλιοθήκη 名都实 空城 写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繁华 热闹 昔盛
今衰 的感 破败 伤 荒凉
虚实相生,化用诗句,对照鲜明,借景抒情。
胡马窥江去后
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 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 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 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 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 慨今昔”。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低沉悲伤
• 黍离
• 周幽王残酷无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年,有王 朝大夫到镐京去,看到宗庙宫殿均已损坏,长 了庄稼,不胜感慨,因作此诗。
• “黍离之悲” • 表示国家残破、山河破碎之痛。 • 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

《扬州慢》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扬州慢》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情景交融,用清角悲吟来衬托空城;荒芜寂寥。角声把寒意
联系诗人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 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 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 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 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 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
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 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 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呈东西走 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如:“华阴”在华山之北;“衡阳”在衡山之南;“淮阴”在淮水之南;
“汉阳”在汉水之北;“洛阳”在洛水之北……
江阴? 长江之南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思考:作者一开始就写扬州昔日的繁华有什么作用? 是为了与下文写扬州的破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照。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 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 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年,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看 到宗庙宫殿均已毁坏,长了庄稼,不胜感慨,因作此诗。
后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 惜伤感之情。
黍离《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4.1《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1《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寂萧条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别名将离、离 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属 于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为草本之首。原产中国 以及亚洲北部。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芍药不仅有极 高的观赏价值,更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芍药因其花形 妩媚,花色艳丽,故占得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约”之谐音, 名为“芍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诗经》郑风篇 目中便有“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代男女交往,以 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虚写,想象杜牧故地重游
托扬州被毁之严重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虚写,以杜牧之笔力,能写出当日扬州之极盛繁华,却
二难十写四出今桥日仍重游在之,痛心波感心受荡,动静冷结合月无声。 拟人,
念实桥写边对箫红照”药,的,桥浪在漫年,风年但流“已知玉不为人再何。谁处生教?吹
通感, 疏淡清
冷、凄
虚写,想象芍药无知来年又开,却不知有谁来赏? 暗含词人对国运倾颓的愤
叁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肆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拓展

梳理字词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28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28张)
• 下阙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 先前对她的印象,皆来自诗词典故,还有名扬天下的炒饭。
十五年的风吹雨打,物是人非,再读你, 十五年的风吹雨打,物是人非,再读你,
扬州诗之胜况,反衬现在扬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一座城,一个人。
州之冷清萧条。令人产生 无论是谁,无论能否找寻得到,都值得留恋。 “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扬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州昔盛今衰的感
——《寄扬州韩绰判官》 伤。
2、分析“悲” 因
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富庶的扬州 城变成了一座“空城”呢?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 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 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 渐起,戍角悲吟。
时间 所见 所闻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 离》之悲也。
写作 缘由 别人 评价
主题

对国 家昔 盛今 衰的 痛惜 伤感 之情
感情 基调 : 低 沉 悲 凉
二、再读·感知 “悲”情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 重chóng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 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扬州慢是词牌,也是题目。

《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31张)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扬州慢(淮左名都)》标准课件(31张)最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 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 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化用诗句:(见教材注释)
文本研读
6.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1)眼前之景是实写,具体通过视觉、听觉 等手法描绘。昔日之景是虚写,化用杜诗进行 想象。 (2)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一边是繁华热闹, 一边是萧条冷落,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 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悲痛情怀。 (3)抚今追昔,昔盛今衰,悲痛情感更加浓 郁,黍离之悲愈发真切。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
“难赋深情”。 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之状,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黍离之悲。
②“空”字给人一种空荡、萧条冷清的感觉,渲染了如今扬州城的凄清、荒凉。
(2)假想杜牧尚且如此,那么读过杜诗、对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诗句赏析
• 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往年,它可以供 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 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 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之状,以及自己感时 伤乱的黍离之悲。
采用乐景衬哀情、虚写手法,合理想象。花 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 而已。词情跌宕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本词总结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美丽风光,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二十四桥仍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扬州慢》课件(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4《扬州慢》课件(36张PPT)
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 。
25
新知讲解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 华。纵然有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 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深情。前面“重到 须惊”为一层,这里“难赋深情”又进一层。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
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 ,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 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 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 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 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18
新知讲解
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呢? 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19
新知讲解
昔 “名都” “竹西佳处” 繁华 对比
“春风十里”
日 (虚写)

热闹 昔盛

今 “空城”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日 (实写)
破败 荒凉
今衰 的 感伤
“清角吹寒”
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化用诗句,情景交融。
“黍离之悲” 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16
新知讲解
淳熙丙申至日, 余过维扬。
时间
主题
感情 基调
夜雪初霁,荠麦
弥望。入其城则 四顾萧条,寒水
所见所闻
对国家

自碧,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
昔盛今

予怀怆然,感慨
衰的痛

今昔,因自度此 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扬州——“淮左名都”、“月亮 城” 南朝殷芸:“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唐朝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公元 1176 年,21岁的青年才俊姜夔途经被 金兵洗劫后的扬州,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赏析他的词作名篇《扬州 慢》。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5、问: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时用 到了哪些表现手法?
(1)对比:总体,昔日繁盛——眼前破败 具体,名都、佳处——空城;春风十里——荠麦青青; 杜郎俊赏——重到须惊(想象);……
(2)虚实结合:昔日的扬州,虚写。眼前的扬州,实写。一虚一实,虚实相 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 边是实,全词中虚实与对比相互融合,寄寓着词人的昔盛今衰之感和感时伤世 之叹。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读诵《扬州慢》,抓住词眼,分析 意象。
2、在全面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对 比、虚实结合、用典等诗歌表现手法。
3、深入体会作者怀古伤今、感伤事的爱国情 怀。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3、问: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 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 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 名都(佳处也可,但名都与“空城”更对称) ——展现昔日扬州的繁华
总结
综观全词,作者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 情,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有虚有实 ,从而突出了劫后扬州的荒凉,伤今怀古, 抒发了“黍离”之悲。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 采。
——《赠别》 ③又以昔日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
繁华,反衬了 今日的荒凉,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反而使词更沉
——《遣怀》 郁,内容更丰
厚。有力地表
达了作者对扬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州昔盛今衰的 感伤。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研习序言
1、齐读序言,思考问题:小序起到什么作用 ?
(1)交代说明:词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 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予怀 怆然,感慨今昔);别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 》之悲也)。
《扬州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21张PPT) 慢》
原句、出处
作用
竹西佳 处
过春风 十里
纵豆蔻 词工, 青楼梦

二十四 桥仍在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①表崇拜之情 ②形象更加鲜 明,增加了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知人论世
1、关于作者 姜夔(1155 —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 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 善书法、精音乐。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 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 之作。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 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 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深度赏析
1、问: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是有名的繁 华之地(名都、佳处),词人此时所见的扬州却 并非如此,上阕中哪个词集中概括了扬州城现在 的特点?
(2)点明感情基调:“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 之悲”(着一“悲”字,给人悲凉、凄冷之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2、什么是 《黍离》之悲 ?
(1)《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 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 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 何人哉! ” (2)《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 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对国家昔盛 今衰的悲切伤感之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2、创作背景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
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 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南侵。在建炎三年 (公元1129年)和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 年),金人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 十里”。作者经过扬州时虽已时隔多年( 1176年),但依然满目疮痍,于是不禁触景 生情,遂作此词。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6、问:该词末两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谁生?”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
(1)问句作结,引人深思,意蕴无穷。 (2)移情入景,乐景写哀,含蓄隽永。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怎 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 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人散,国难未息,谁 也无心去观赏。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 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移情于“红药”, 曲折地表现了战乱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以及 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且芍药花为乐景,花虽依 旧,人事却非,无尽哀情寄寓其中。
分析题目——扬州慢
1、这首词的词牌名与题目分别是什么?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 词牌词题是统一的。
2、词题还告诉我们什么?
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 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扬州慢》共98个字 ,是一首长调(单从字数划分:小令、中调、 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3)拟人修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 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废池、乔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者,受害者,它们尚且“犹厌言兵”,更何况当 地的人民呢。这样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深刻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自胡马窥江去后”——造成今昔差异的原因),也流露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 同情。
“空城”——写出破败荒凉的特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2、问:“空城” 之“空” 表现在哪里?请 找出相关的诗句。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 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古老的树木、孤独 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 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 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悲凉。并 且承接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4、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扬 州的繁华? 这些词句用到了什么手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 州慢( 淮左名 都)》 课件(2 1张PP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