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19.2让信息飞起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教案:沪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让信息“飞”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9章的第2节,内容涉及信息传递的原理、电磁波的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等。

具体内容包括:1. 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2.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3. 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4. 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电磁波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信息传播的速度计算。

难点: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信息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通信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信息是如何在空中传播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信息“飞”起来。

2. 知识讲解:(1)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讲解信息传递的原理,介绍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讲解电磁波的产生过程,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电等。

(4)信息传播的速度及计算:讲解信息传播的速度,让学生掌握计算信息传播速度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计算公式及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实际问题的信息传播速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信息传递原理、电磁波产生与传播、电磁波应用、信息传播速度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2)描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举例说明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教案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智能应用料,各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所了解的电磁波.小结:实验中,导线与电池接触、断开的瞬时使电流迅速变化,如此,不断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显现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到就显现了如此的声音.尽管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它,但它确实在帮我们传递着信息.问题2:太阳光是电磁波吗?电磁波的波长、频率相同吗?电磁波包括哪些种类呢?小结:太阳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中的长波,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问题3:你明白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吗?小结:电磁波的用途专门广泛:大夫用γ射线作脑手术;用X射线判定病人是否骨折;我们生活中的电视机、空调器等设备的遥控器差不多上红外遥控;微波在通信领域大显身手;至于无线电波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飞机和舰船上的雷达都少不了它.问题4: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例1:【解析】.微波炉、移动、电视机差不多上用电磁波工作的;电冰箱不是用电磁波工作的,它是利用液体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原理来搬运热量的.变式练习1: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知识点2:波的特点问题1:波有哪些特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吗?小结: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波长和频率.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问题2:什么是波速、波长、频率?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小结:内容见课本概念部分.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例2:【解析】波长是指两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该电磁学生观看实验,并表述所听到的声音,说明产生了电磁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130图18---13,找出答案.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130最后两段,找出电磁波的应用,教师展现X光片、遥控器等.师生一起看教材P131图18—15,感受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学生阅读教材P132“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要紧范畴及用途”.引导学生说明选项正确或错误的缘故,加深对知识的明白得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131页内容.师生互动交流,明确差不多概念.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并形成结论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分析,并形成结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看教材归纳出结论.教师强调:真空中的电磁波的波速不变,即波长与频率的乘积是一定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猜想及依据(宇航员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来交流的).。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让信息“飞”起来》,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信息传递的奇妙过程。

一、设计意图:在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已经变得非常迅速和方便,孩子们也需要了解这一点。

因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信息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体验信息传递的实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智能手机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部智能手机,安装好相关应用程序。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短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迅速和方便。

2. 讲解:简单讲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过程,让孩子们理解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智能手机和相关应用程序,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和体验。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和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真正理解信息传递的实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次活动的效果,认为孩子们在实践中对信息传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有些孩子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信息传递的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我相信这次《让信息“飞”起来》的活动,让孩子们对信息传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信息科学的兴趣。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一、设计意图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神奇,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移动硬盘、无线鼠标等;2. 学具:每个孩子一台电脑,配备无线鼠标和键盘;彩色打印纸、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里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最终帮助村民解决了问题。

2. 讲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孩子们了解到信息是如何通过这些设备传递的。

3.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 动手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电脑和投影仪,将各自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无线鼠标和键盘。

5.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进行展示。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原理;2. 活动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和了解更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手机、互联网等,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这节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信息传递的奇妙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十九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十九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十九章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教案:让信息“飞”起来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的传输过程,从而理解信息传输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输中的作用,以及掌握一定的电磁波应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磁波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及其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难点: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及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通信,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信息传输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原理及其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磁波发生器和接收器,观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及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及其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活动难点: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及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掌握了电磁波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电磁波的应用,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了解电磁波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电磁波的关键。

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操作熟练度,这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9.2让信息“飞”起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9.2 让信息“飞”起来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力量,理解信息“飞”起来的原理。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感受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理解信息“飞”起来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信息“飞”起来的原理。

难点: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

学具:实验报告单、学习资料。

活动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应用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波的作用,引发他们对信息“飞”起来的好奇。

二、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阐述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信息“飞”起来的原理。

三、动手实验环节(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器材包,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内容为:用无线电发射器发送信号,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观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信息“飞”起来的原理。

难点: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感受到了信息“飞”起来的魅力。

在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电磁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索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新)沪科版物理九下《19.2 让信息“飞”起来》公开课(教案)

(新)沪科版物理九下《19.2  让信息“飞”起来》公开课(教案)

19.2 让信息“飞〞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前准备收音机、电源、开关、导线、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

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

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信息是怎样“飞〞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电磁涉及其应用学生自学课本电磁波的内容。

1.提出问题: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电磁波?〔建议在图库里找此图〕结论: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2.你知道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吗?应用:医生用r射线做脑手术;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遥控。

探究点二波的类型1.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波长和频率,电磁波也一样。

什么是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呢?学生自学课本,进行总结。

波速〔c〕:波传播的快慢叫波速。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如下列图〕。

波长的单位是米〔m〕。

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有赫〔Hz〕、千赫〔kHz〕、兆赫〔MHz〕。

换算关系:1 kHz=103 Hz;1 MHz= 103kHz= 106Hz。

探究点三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数学表达式:。

说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在同种介质中〕,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19.2让信息“飞”起来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2让信息“飞”起来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19.2 让信息“飞”起来学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信息的传递方式: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4.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到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规律,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技术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引出信息传递的主题。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信息的传递方式、电磁波的应用、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与信息传递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信息传递的历史和发展2.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3. 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发展4. 卫星通信的原理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传递的历史和发展。

2. 请解释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请简要介绍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信息传递在未来可能会有哪些新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1. 振荡电路:电磁波的产生需要一个振荡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19.2 让信息飞起来》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课 型 新授
1.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 标 2. 知道光是电磁波。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 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实验探究 教 学 结 构 与 教 学 内 容 教学准备:两个手机、收音机、电源、开关、锉、导线等 [一]引入课题: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 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 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 信号的呢?信息是怎样飞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进行新课: 一、电磁波谱 1.提出问题: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电磁波? 学生回答熟悉的电磁波,如:γ 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 外线、微波、 无线电波等。 2.你知道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吗?


教学模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波的特征 1. 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 波长和频率, 电磁波也一样, 什么是电磁波的波速、 波长和 频率呢? 2.介绍频率的单位,推导出:波速=波长×频率
三、可见光的频率范围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 18-11 得出可见光的频率范围。 2. 引导学生计算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3.介绍: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带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 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长,频率越高。 4.频率(υ )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Hz、kHz、MHz 换算关系:1kHz=103Hz 5.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数学表达式:c=λ υ 。 说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频率与波 长成反比关系。 教学反思 加强自主阅读,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 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 和体会; 学法指导 1、和老师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 历,共同提高; 2、电磁波的学习是难点,加强对电磁波 的三个特征量的理解; 3、养成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中高科技 的的良好习惯。 1MHz=103kHz=106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