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006年12月,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是针对城镇道路养护工作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建设管理城镇
道路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CJJ36-2006规范内容涉及城镇道路养护建设概况、养护原则和原则、养护机构和组织条件、养护设施、养护物资及费用、养护技术与施工、检测与评价以及养护管理等相关内容,每
一分内容重现了现代城镇道路的精简要求,可为城镇道路管理提供指导。
CJJ36-2006不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养护施工程序,而且改变了过去运用习俗概念进行养护的效率低下、劳动性强,技术水平落后的方式,规定了五项基本原则:规范权威、环境友好、有效管理、安全保障及优化有效。
CJJ36-2006旨在实现全面、科学、高效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可以减少养护工作带来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确保交通的正常运行,维护行车条件的安全和舒适。
逐步推广,以期实现无死角、无死病、无死街的梦想,以实现和谐的发展。
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1.引言1.1 概述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是为了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道路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项技术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量的逐年增长,城市道路养护技术在道路管理和维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首先,文章将概述规程的基本背景和目的,介绍道路养护技术在城市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的需求。
其次,文章将详细介绍道路养护技术的概念和范畴。
道路养护技术包括道路基础养护、路面养护、交通设施养护等多个方面,旨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平稳性,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文章将重点介绍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道路养护技术的关键问题和方法,包括常见道路病害的识别与修复、道路养护的时机和方法选择等方面。
第二个要点是道路养护技术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养护工作的组织与计划、工作质量的检测与评估等方面。
通过详细介绍这些要点,旨在为道路管理部门和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提高道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文章将对整个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进行总结,强调规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与此同时,文章还将展望未来城市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包括智能化养护技术的应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等,为道路养护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编写本文,旨在促进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的质量和功能,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1)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 概述部分将对天津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引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概览。
CJJ 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maintenance for urban roadCJJ 36-2016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相关要求,包括: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病害预处置的要求,预防性养护措施及相关规定,以及预防性养护工程检查与验收的标准;2.增加了技术档案管理,包括技术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定,道路检查及养护工程资料的相关要求以及档案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规范:众智建筑资源1 总则1.0.1 为保持城镇道路设施的功能,保证其完好和安全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养护工作,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的城镇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及附属设施)的养护。
1.0.3 城镇道路中的桥梁养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的规定。
1.0.4 城镇道路的养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路面状况指数 pavement condition index(PCI)表征路面完好程度的指标。
2.1.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iding quality index(RQI)表征路面行驶舒适度的指标。
2.1.3 路面综合评价指数 pavement quality index(PQI)表征路面完好与行驶舒适程度的综合指标。
2.1.4 人行道状况指数 footpath condition index(FCI)表征人行道完好程度的指标。
2.1.5 预防性养护 pav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在道路结构强度足够、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养护措施。
2.1.6 矫正性养护 corrective maintenance在道路设施出现明确病害或已部分丧失服务功能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恢复措施。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一、道路养护概述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是指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工作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二、道路养护原则1.安全原则:养护工作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2.经济原则:充分考虑养护投入和施工成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环保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资源利用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三、道路养护项目分类1.路面养护:包括路面修复、路面铺装、路面标线等。
2.路基养护:包括路基加固、路基排水等。
3.交通设施养护: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等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四、道路养护技术规范1.路面养护技术规范①路面修复:根据不同程度的路面损坏,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包括局部修补、部分重铺等。
②路面铺装:选择适当的路面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③路面标线:按照交通管理要求,使用高质量的涂料进行标线施工,保证标线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2.路基养护技术规范①路基加固:根据路基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包括加土加压、土壤改良等。
②路基排水: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排水的通畅和效果。
3.交通设施养护技术规范①交通信号灯:定期检查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灯泡和维修故障。
②交通标识:保持交通标识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定期检查标识的完好度,及时更换损坏的标识。
五、道路养护施工管理1.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确定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3.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4.环境保护: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好施工区域的清理工作。
六、道路养护质量验收1.路面养护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度、坡度和标线的质量验收。
2.路基养护质量验收:包括路基均匀度、排水效果和加固效果的验收。
3.交通设施养护质量验收:包括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和工作状态,交通标识的清晰度和完好度的验收。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2017-07-26 享受自由x...转自blueeyes_617修改微信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3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36—2006,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8、4.2.7、4.4.1、10.1.1、10.2.1、11.4.1、14.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9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5月18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道路检测评价、路基养护、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掘路修复、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养护状况的评定、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2 道路及附属设施的养护技术要求;3 养护作业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西门路2号邮政编码:100097)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沈阳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成都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太原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员:杨树丛任明星赵晓光商国平高金礽任辉王德信叶蓁罗时柳董宝柱陈进篪张新天张列学白晓瑾陈祖勋1 总则1.0.1 为加强城镇道路的养护工作,保持道路设施的功能,统一技术标准、提高城镇道路的服务水平,保证道路完好和安全运行,使城镇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本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它以清晰、简明 的语言解释了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操作流程,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 这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阅读感受
这本书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给出了许多实用的 案例和解决方案。这使得读者不仅能够了解理论知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 实际工作中去。这一点对于从事城市道路养护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目录分析
本章重点阐述了城镇道路养护工程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验收标准。具体 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施工后的验收标准等,为养护 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目录分析
本章主要的是城镇道路养护工程的安全管理。强调了安全第预防为主的原则, 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是一本关于城市道路养护技术的专业书籍,它 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具体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作为读者,我深感其内容 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尽。它涵盖了从道路基础建设到路面维护,再到路灯、 排水设施的保养等各个方面。每一部分都详细介绍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操作流程 和注意事项,让人对城镇道路的养护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那些从事城市规 划、建设和维护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
精彩摘录
这些只是《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中的部分摘录,但它们已经足够展现 这本书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为城镇道路的养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 指导,也为我们理解和管理城镇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宣贯会讲课稿一、新规范的主要特点1、结构特点四个版块构成:1)基本规定;总则;符号、代号;基本规定通用性规定。
养护范围、分类(养护等级、评价等级、工程类型)2)养护技术要求;路基养护;沥青路面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其他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掘路恢复;道路附属设施养护不同的结构类型编写的养护技术要求3)检测、评定及质量要求;道路检测、评价、对策;养护状况评定;养护工程检查验收统一的又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不可替代,又不可缺少,过程控制,4)安全防护。
养护作业安全防护新增内容,创新与原规范比较条理更强,层次更分明,内容广泛而具体,文字表达更简练、准确。
2、以人为本的特点广场、步行街的块石路面(花岗岩、大理石)防滑性能盲道块型、位置应安装正确;块石的缝间距问题,3mm~10mm控制质量通病踏步每阶高度应一致3、养护理念的变化基本规定3.0.5条“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等”。
编制预养护经费就有了依据和保障。
预防性养护工作和保养小修本质的区别和量的区别保养小修——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程量不宜大于400m2。
4、规范的先进性1)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的标准规定,规范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的各项技术要求。
2)兼顾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3)修订的规范内容全面,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①淘汰“过渡式路面的技术要求”,水泥砼路面采用沥青砼修补;取消了半整齐、不整齐块石路面;定量的指标属中等偏上的水准。
②在编制过程中去掉了管理上的规定——人行道禁止上车;报亭、话亭、灯箱、广告排架不得妨碍行人通行;掘路的审批、管理、恢复时间的要求等等。
由道路管理条例来解决。
二、新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1、原规范共9章37节278条,删除桥梁养护条款61条,还剩217条。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明

5 第12章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的条文说明
5.6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1) 以一条道路为单位汇总为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评定检查总表” (2) 综合比例系数可根据各地情况调整,应有细则明
确 (3) “总表”为存档资料和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 明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 明
5 第12章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的条文说明
5.4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评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1)指标:车行道设施完好率、人行道设施完好率、路基
与排水设施完好程度评分、其他设施完好程度评分(1 图)(4公式)(4表) (2)车行道设施评定中保留各类破损换算系数(根据对设 施状况和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有调整) (3)车行道设施评定中保留路龄系数,利于合理反映养护 水平、延长维修周期
4 《规范》各章节要点的简要说明
4.11 第12章 城市道路养护状况的评定 (1)编写宗旨:养护工作水平的检查评定 (2)以设施完好率表征养护工作水平 (3)评定体系与指标有别于第4章 (4)病害与缺陷明确界定,与第4章即有区别(全面性、界线性)
又有联系(部分一致) (5)权重系数有调整 (6)评定过程列表计算 (7)标准有调整 (8)删去有关桥隧内容,简化了其他内容 (9)增加了评定总表用以确定综合完好率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 明
评价体系:指标、计算方法、标准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 明
4 《规范》各章节要点的简要说明
4.4 第5章 路基养护 略,无大变化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规范说 明
4 《规范》各章节要点的简要说明
4.5 第6章 沥青路面养护 (1)一般规定中更新内容涉及:旧料再生利用;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
规范
1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07-26 享受自由x...转自blueeyes_617
修改微信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43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36— ,自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8、4.2.7、4.4.1、10.1.1、10.2.1、11.4.1、14.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90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5月18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道路检测评价、路基养护、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掘路修复、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养护状况的评定、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2
1 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
2 道路及附属设施的养护技术要求;
3 养护作业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西门路2号邮政编码:100097)
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沈阳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成都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太原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起草人员:杨树丛任明星赵晓光商国平高金礽任辉王德信叶蓁罗时柳董宝柱陈进篪张新天张列学白晓瑾陈祖勋
1 总则
1.0.1 为加强城镇道路的养护工作,保持道路设施的功能,统一技术标准、提高城镇道路的服务水平,保证道路完好和安全运行,使城镇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的城镇道路的养护。
城镇道路中的桥梁养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的规定。
1.0.3 城镇道路的养护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符号、代号
2.1 符号
2.1.1 城镇道路养状况的评定指标和符号:2.2代号(略)
3 基本规定
3.0.1 城镇道路的养护应包括道路设施的检测评定、养护工程和档案资料。
道路设施应包括车行道、人行道、路基、停车场、广场、分隔带及其它附属设施。
3.0.2 城镇道路应根据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类别和技术状况进行养护和评价。
3.0.3 根据各类道路在城镇中的重要性,宜将城镇道路分为下列三个养护等级:
3
Ⅰ等养护的城镇道路: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支路中的广场、商业繁华街道、重要生产区、外事活动及游览路线;
Ⅱ等养护的城镇道路:次干路及支路中的商业街道、步行街、区间联络线、重点地区或重点企事业所在地;
Ⅲ等养护的城镇道路:支路、社区及工业区的连接主次干路的支路。
3.0.4 城镇道路的技术状况评价应分为四级:A——优级、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3.0.5 城镇道路应根据不同的技术状况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等。
3.0.6 城镇道路养护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技术状况、工程规模、工程量等内容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四类。
并可按下列规定划分:
1 保养小修——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
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程数量不宜大于400m2。
2 中修工程——对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维修工程。
以恢复道路原有技术状况,其工程数量宜大于400m2,且不宜超过8000m2。
3 大修工程——对道路的较大损坏进行的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进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数量宜大于8000m2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宜大于5000m2。
4 改扩建工程——对道路及其设施不适应交通量及载重要求而需要提高技术等级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工程。
3.0.7 人行道的改扩建工程,应设置道路无障碍设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要求。
3.0.8 城镇道路的掘路开挖断面严禁上窄下宽。
道路结构修复时应满足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3.0.9 城镇快速路的养护、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的养护维修作业应以机械化施工为主。
2 快速路的养护管理部门应备有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及设备,保证快速清除事
4
故车辆、路障、冰雪,恢复道路畅通。
3 快速路上的声屏障、防眩、防撞、隔离、诱导等设施出现破损、缺失应立即维修、补齐。
3.0.10 城镇道路的养护应按养护里程配备养护设备、检测设备及专业养护技术人员。
3.0.11 城镇道路养护单位应建立养护技术档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城镇道路应以每条道路为单位建立档案。
2 养护技术档案应包括道路的基本技术数据,各类施工技术文件,巡检、年检的检测资料和图片等。
3 城镇道路养护单位宜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宜建立城镇道路养护管理系统。
4 道路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
4.1 一般规定
4.1.1 对使用中的城镇道路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和评价,及时掌握道路的技术状况,并应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4.1.2 城镇道路的检测应根据其内容、周期分为经常性巡查、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并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4.1.3 城镇道路检测和评价的对象应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砌块路面等类型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沥青类、水泥类和石材类等铺装类型的人行道。
4.1.4 城镇道路的检测和评价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记录道路当前状况;
2 了解车辆和交通量的改变给设施运行带来的影响;
3 跟踪结构与材料的使用性能变化;
4 对道路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5 将评价结果提供给养护、设计部门。
4.1.5 城镇道路的技术状况应根据检测和评价结果按本规范第4.5节的规定划分等级。
4.2 经常性巡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