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

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 ÷10=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米=()千米

(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无论你如何精心预设,面对鲜活多变的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意外常有,而我们缺少的是对意外的机智处理及课后的反思总结。我想,如果自己能在实践中使用好这些“意外资源”,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完整版)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练习题(一)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 (1)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则小数的值分别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 (2)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则小数的值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例如:把7.4 缩小到原来的1/10 是0.74,缩小到原来的1/100 是0.074…… 练: 1. 把13.8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把13.8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是(),把13.8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把13.8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把13.8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 2. 把0.03 扩大到它的()倍是30,把0.03 扩大到它的()倍是300。 3. 把48 缩小到它的()是0.48,把48 缩小到它的()倍是0.048。 4.0.08 扩大到原数的倍是8,42 缩小到原数的是0.042。 5.把 6.08 先缩小到它的1/1000, 再扩大100 倍,相当于把原数缩小()倍, 所以结果是()。 6.把20.54 先扩大1000 倍,再缩小100 倍,相当于把原数扩大()倍,结 果是()。 7.把20.54 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 ),结果是()。 8. 54.72 先缩小1000 倍,再扩大100 倍后是()。 9. 2.36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后是0.0236,是原来小数的;如果小 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原来小数的. 10.3 个十和3 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如果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 动一位,就是3 个和3 个组成的数。

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变化规律

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变化规律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1米=()分米=()厘米=()毫米 2.如果不改变数字,怎样改变68.32的大小?可以变成那些数字? 3.导入新课。 师:有没有听过西游记的故事?谁能把这四幅图连贯地讲一个小故事?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来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9m= 90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师: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2.观察比较。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是教学重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 )移动( )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 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 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 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把0.08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 是多少? 提问: (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2)怎样列式?(把0.08分别乘以10,100,1000) 板书: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3)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 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板书) (4)为什么0.08×1000得80? (因为要扩大1000倍,需向右移动三位,而原数只有两位小数,还差一位,所以要在右边添一个0,补足数位.) (5)0.08×100=8,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8,而不写成008? 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0.08扩大1000倍得80,而不能得0080. 小结式提问: 根据上面的计算,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样就可以了? 从而明确:……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 反馈:(投影)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3.18×10 0.45×1000 1.2×1000 100×0.06 10×94.5 1000×0.34 订正时要说出道理. 2.教学例3:把43.7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一)(优质教案)【新版】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45.3 0.7 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1: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5×100=504 5.04×1000=5040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 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504和5.04比, 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 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 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2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板书0. 351千克=()克 (3)提问:你会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 351乘1000,计算0. 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二)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1: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10= 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 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5、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2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米=()千米 (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 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 三、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

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解决人民币和外币兑换的问题,获得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做题、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同学们,小蜘蛛侠听说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所以出了些题来考考大家,你们能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算一算吗?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2)把3.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3)把0.03扩大到它的()倍是30。 (4)把42缩小到它的()分之()是0.042。 2.口算: 0.36×100= 4.08×1000= 452÷100 = 30.6÷100=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题目,让学生回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从而导入课题,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个哪个国家吗?(课件出示美国的图片)李叔叔准备利用五一长假到美国旅游,可有一个问题让李叔叔为难了。中国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美国使用的是(美元)?人民币在美国不能正常流通。你能帮李叔叔解决这个难题吗?那该怎么办呢?(兑换钱币)关于钱币兑换,你知道哪些知识?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相当丰富,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想了解关于钱币的知识吗?(播放录音)

教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变化规律)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闸岗镇中心学校覃杰明 教学内容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其中一个内容,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认识小数的读与写,本节课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进行探索,突出法则、规律,为下面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小数与单位换算两个内容奠定学习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接触到小数,能学会小数的读写,在本单元前几节课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进一步有了深刻的认识,能比较小数的大小,为本节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资源。我在课前调查学生是否看过西游记,很多同学都喜欢,都对孙悟空的金箍棒产生好奇,知道金箍棒的长短可以伸缩,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因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进行激趣导入,引入西游记的金箍棒短视频,出示连环画的故事形式,呈现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牛魔王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长度的变化是有关系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探究、交流、比较、总结寻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43页《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例1.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 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剪辑的视频) 观看西游记金箍棒的伸缩变化。你们想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长短是怎样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新知探究 1、看故事(课件演示)孙悟空的金箍棒长短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 2、新课探究:观察0.009m→0.09m→0.9m→9m,你发现什么?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上 往 下 观 察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p.74、75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除法: 指出:小数除法比较难,在作业中发现主要是有以下问题。 商0、补0、小数点、余数 1、商0:通常除法的步骤是一商二乘三减四移,但当商是“0”的时候,后面的步骤需要省去。举例用竖式计算0.4÷5 2、结合上题,讲到补0、余数:当除到4除以5的时候,就需要补0。这个4并不是余数。这就是小数除法的特殊之处。补0后就可以继续除,一直到出现“0”结束。 检查竖式,商里有几个非0的数字,那竖式里就有几条横线。(后面的竖式继续用该方法加以验证)这样就可以避免多写或少写步骤。 3、讲小数点问题:举例23÷5。 列出竖式,可先分别点出被除数的小数点,并对应着写出商的小数点,强调“对齐”。然后在计算。注意余数的问题、补0的问题、检查横线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说课题:这节课要学习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 板书:21.5÷10 用竖式算一算,注意上面提到的问题,算出结果:2.15 观察:21.5 2.15 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继续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10 继续算:21.5÷100,算得结果:0.215 说说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向左移动2位 完成板书(略) 猜一猜:÷1000,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四位,那是除以多少? 2、小结: 小数除以10、100、1000,其实没必要用竖式,只要正确的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谁来说说分别该怎么移动? 比较前面学的乘10、100、1000,它们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移动的位数是一样的,和0的个数一样多。不同在移动的方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想一想,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变大还是变小?小数点向右移动是变大还是变小?指出:如果忘了结论,还可以举例说明。举例:1 3、学了这个知识,我们就可以做相关的口算了。 (1)完成p.75练一练第1题:填写下表。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得数。也可问问哪题有困难,再给予方法指导。(比如说“600”)(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由于“÷”是统一的,所以只要考虑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对应的除数是几个0 4、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还可以进行单位换算。 要能正确换算,首先要熟悉各单位间的进率。 进率是10的是哪些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进率是100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是1000的单位:吨、千克、克,升、毫升,千米、米 清楚单位间的进率,也就知道了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但还要知道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你是怎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设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或缩小到原来的…….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利用已有知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移动小数点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将一个数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移动小数点 四、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图 五、教学过程 (一)将一个数扩大10、100、1000倍的计算方法 1.教学例6。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

(1)“把0.01米扩大到它的10倍”是什么意思? (就是求10个0.01是多少) (2)学生活动:在方格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 0.01,再表示 出10个0.01。 (3)学生展示,教师再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4)怎样列式? 0.01×10 为什么用乘法(因为是求10个0.01是多少?) (5)答案是多少?为什么是0.01 ?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写出得数 方法a.利用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得出答案是0.1。 b.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因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所以将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1。 (6)板书:0.01×10=0.1 (7)自己试着将0.01米扩大到它的100倍,1000倍。 (8)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要说清a.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b.得多少?你是怎样写出得数的。 板书:0.01×100=1 0.01×1000=10 2.将1.45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 板书:1.45×10=14.5

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教案

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3.提出:把5米彩带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米?要求学生写出除法算式、结果用小数表示。生写出除法算式、结果用小数表示 4.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板书算式。生交流 总结规律 1、提出:观察着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 生积极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相左移动的规律。然后,比 较小数点相左、向右移动的规律。 运用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 算,并用计算器验算。 2、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重点关注丫丫的问题,使 学生知道,53.8÷1000小数点相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要在5前面补一个0占位,点上小数点并在整数部分写一个0。 试一试练一练 鼓励学生自己完成。 1、2、3题 小数点位置变化 缩小10倍向左一位 缩小100倍向左两位 缩小1000倍向左三位 2.解决“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多少米?”的问题。 (1)提出“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 (2)交流学生的算法和答案。同时根据把“5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除法表示”和“每份5分米,可以写成0.5米”师生共同写出除法算式:5÷10=0.5(米) 3.解决“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多少米?”的问题。 (1)提出“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并把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2)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的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算式:5÷100=0.05(米) 4.提出“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多少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三、总结规律 1.提出“观察上面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 2. 交流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示范表达。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然后,看书学习。 4.比较规律的不同。鼓励学生把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的规律进行比较,了解两个规律的不同意义。 四、运用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4 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是教学重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口答: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3.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4.把写成,小数点向移动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

算?各得多少? 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 学习新课 1.教学例2:把扩大l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提问: 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10= ×100=8 ×1000=80 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 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 为什么×1000得80? ×100=8,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8,而不写成008? 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扩大1000倍得80,而不能得0080。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旧知 (1)比较下面各组小数的大小。 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2)学生独立完成,请同学回答,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知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导致小数的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

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学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来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9m= 90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师: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可以,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三、教 1、根据例题1,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 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学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忆以前知识 小数的性质、小数数位顺序表及小数点右移规律。 二、讲授新知识 1. 小数例子,数P17页例题6 将87.5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和三位,得到什么新数? 87.5 8.75 0.875 0.0875 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1/1000。 三、巩固练习: 1、观察思考,下面的数同206比较,各缩小了多少倍? 2.06 (缩小100倍) 20.6 (缩小10倍) 0.206 (缩小1000倍) 0.0206 (缩小10000倍) 2、把439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得到什么新数? 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说明白:

17.9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1.79;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 移动两位,得0.179…… 3、强调: 重复一遍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右移、左移 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左移缩小; 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不论右移还是左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1000倍…… 三要注意,数位不够用“0”补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设 计 教学 内容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二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习 引 新 复习高级单位改写低级单位,师学生进一步明确改写的方法和注意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点右移地方法,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1、在()里填入适当的数。 2.5吨=()千克4.3米=()分米 0.12升=()毫升 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2、师:怎么想 (1)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只要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 (2)一个数乘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师: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指名口答。 说说想法 整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探 究 新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并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1、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机独立计算) (2)交流整理 21.5 小数点位置变化情况 ÷10 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100 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 ÷1000 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材简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还教学了分数的知识,学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的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的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3、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步深化。 4、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 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 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策略: 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变化规律

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变化 规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 一、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二、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1米=()分米=()厘米=()毫米 2.如果不改变数字,怎样改变的大小可以变成那些数字 3.导入新课。 师:有没有听过西游记的故事谁能把这四幅图连贯地讲一个小故事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来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9m= 90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师: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2.观察比较。 根据这道例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来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小数点位置移动及规律的应用

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及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44页例2.3 教学目标: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 教学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 )移动( )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 二、新知学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1、教学例2(1):把0.07扩大l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提问: (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2)怎样列式?(把0.08分别乘以10,100,1000) 板书: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3)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 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运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寻找条件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渗透并培养学生“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总结规律,及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的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前情回顾,再现新知【时间大约5分钟】 1、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性质。 练习题

2.展示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观察图片,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过渡语:老师想知道锦鸡、杜鹃、蜂鸟的蛋各有多重,你能帮我吗?学生思考,给出解题思路。 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时间大约8分钟】 过渡语:你对“一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鸟蛋的质量”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预设答案: 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个锦鸡蛋的重量 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0个杜鹃蛋的重量 1个几维鸟蛋的重量等于1000个蜂鸟蛋的重量 列出算式,不用计算,教师板书: 460.5÷10 = 460.5÷100 = 460.5÷1000 = 质疑:我们没有学过小数除法,如何计算结果?(计算器)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板书。 460.5÷10 = 46.5(克) 460.5÷100 = 4.65(克) 460.5÷1000 = 0.465(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时间大约15分钟】 过渡语:感谢大家的帮助,通过你们的努力我知道了锦鸡、杜鹃、蜂鸟的蛋的重量。

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

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案格式模版 ( 数学)学科一章节(或单元)第( 11 ) 课时教案 教材版本: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年级: 四 课题小数点位置移 动规律的应用 课型新授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 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过程与方法: 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主要 教法 讲授、探究 学习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 资源 课件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把0.08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把43.7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43.7÷10=4.37 43.7÷100=0.437 43.7÷1000=0.0437 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乘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除法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教 学 后 记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间 5` 一、复习引入: 课件呈现: 口答: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 位,原数就( ).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 位,原数就( ). 3.5.24要扩大10倍, 小数点向( )移 动()位,得 ( ). 学生完成。 4.把42.7写成 0.427,小数点向 ()移动 ( )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 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 倍,100倍,1000倍 应怎样列式?得多 少? 7.如果把5000缩小 10倍,100倍,1000 倍应怎样计算?各得 多少? 教师小结,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 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

6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高安市第二小学电子备课表 四年级数学

关于这个内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 3.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 录下来。 2、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 小数点右移 68.32~ 683.2 :扩大。 小数点右移 68.32~ 6832 :扩大。 小数点左移 68.32~ 6.832 :缩小。 小数点左移 68.32~ 0.6832 :缩小。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 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小数点原数 缩小左移 . 右移扩大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关系? 小练:能根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 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变化:原数扩大、原数缩小、 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判断。 2、把0.009扩大,手势表示? 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9、0.9、9、 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