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随着服务营销的不断发展,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对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利益和成本的综合评价。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顾客的感知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或服务,并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本文将从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深入探讨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价值”是指一定的权益或利益,而“感知”则是指个体对此权益或利益的认知或体验。
因此顾客感知价值就是一个人对产品或服务所获取到的利益和成本的认知或评价。
据研究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可以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方面。
其中,功能性价值指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功能性表现,如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社会价值指产品或服务对社会带来的贡献,如环保、公益等;情感价值则是指产品或服务给个体带来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满足等;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对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感知。
二、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因素顾客感知价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影响因素也非常多样化。
以下列出了一些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1、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属性:如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价格、品牌声誉等。
2、顾客个人特征:如消费水平、消费经验、消费态度等。
3、购买环境的特征:如购买场所、购买时间、售后服务等。
4、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
5、竞争对手的影响:如竞争对手的价格、产品质量、促销活动等。
三、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方法当企业想了解顾客感知价值时,可以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1、访谈法:通过对顾客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
2、问卷调查法:编制问卷,通过对大量顾客的调查,了解其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
3、焦点小组法:通过小组讨论,了解顾客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并进行深入探讨。
4、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顾客的消费行为和反馈,了解其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
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2023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引言•文献回顾•基于顾客满意的顾客感知价值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研究结论与启示•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关注顾客满意和顾客感知价值,以提高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的激烈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人们更注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和文化内涵,这需要企业从顾客感知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和改进。
顾客需求的变化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顾客满意与顾客感知价值的关系,探讨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持。
研究内容与方法通过对顾客满意和顾客感知价值的关系研究,为企业提供优化产品或服务的建议,提高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忠诚度。
研究贡献本文首次将顾客满意和顾客感知价值结合起来研究,拓展了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领域,对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与贡献VS02文献回顾1顾客满意研究综述2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程度的整体评价。
顾客满意的定义顾客满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顾客满意的重要性顾客满意的研究方向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影响因素和结果。
顾客满意的研究方向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综述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价值感知,包括功能、质量、价格、服务等多个方面。
要点一要点二顾客感知价值的重要性顾客感知价值是影响顾客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顾客感知价值来增强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方向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方向包括顾客感知价值的测量、影响因素和结果。
要点三顾客满意和顾客感知价值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顾客满意是顾客感知价值的前置因素,而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具有直接影响。
顾客满意与顾客感知价值的关系常用的顾客满意与顾客感知价值的关系模型包括串联模型、并联模型和网状模型等。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阐述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营销的实践中,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顾客感知价值指的是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基于其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品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所形成的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价值感受。
而顾客满意则是指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后,其实际感受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如果实际感受超过了顾客的期望,那么顾客就会感到满意。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忠诚和信任,成为了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而提升顾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这是因为,顾客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决定着他们是否会再次选择该产品或服务,以及是否会向他人推荐。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顾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的关系,对于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研究中,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也一直是市场营销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顾客的感知价值越高,他们的满意度也就越高。
这是因为,当顾客认为他们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高的价值时,他们的期望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满意的感觉。
反之,如果顾客的感知价值较低,那么无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如何,他们都不太可能感到满意。
因此,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提升顾客的感知价值,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研究目的:明确本文旨在探讨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的影响,以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究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并据此为企业提供策略性的建议,以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基于其对产品或服务功能的认知,以及所付出的成本,所获得的总体价值感受。
感知价值研究的理论综述

感知价值研究的理论综述
感知价值是一种经济心理学概念,从人类行为和感知的角度来理解价值。
感知价值研究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决策者,而是情感和心理因素在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感知价值实际上是产品或服务的受众(消费者)对其使用所获得的所有好处的心理总和。
感知价值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法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关于商品价值理论的阐述,他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满足需求的程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进步,感知价值研究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感知价值研究提出了几种理论解释来阐述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感知。
一、整合了感知价值的心理学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消费者认知价值是由于感知到的知觉和经验得出的。
消费者的固有属性和行为也会影响对商品或服务价值的感知。
二、品牌影响力的作用理论
品牌影响力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这个理论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对品牌价值感知的程度。
品牌价值越高,消费者愿意为之支付的价值也会越高。
三、期望效应理论
消费者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感知。
在此理论中,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期望来决定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期望,并最终对其进行评估。
这种期望效应能够让消费者买到自己期望中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其购买需求。
四、情绪反应的作用理论
以上就是感知价值研究的几种理论解释。
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感知因人而异,但在整体上能够对消费市场每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这些理论的实践运用促进了商业战略的制定和产品品牌的成功推广。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市场份额和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策略。
本文旨在对顾客感知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深入剖析其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顾客感知价值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期望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有效提升顾客感知价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产品、服务、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探讨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如产品定价、促销策略、服务改进等,以揭示该理论对企业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文献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进而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升顾客感知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顾客感知价值的理论基础顾客感知价值理论起源于市场营销领域,其核心在于理解消费者如何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价值评估。
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为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基础。
消费者行为理论指出,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基于自身需求、预算和偏好,对产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评估。
这种效用评估正是消费者感知价值的体现。
因此,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在经济学框架下,关注的是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条件,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价值判断。
心理学中的认知心理学也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
在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中,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是一个心理过程,涉及到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情感反应和决策过程。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满意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顾客感知价值,作为顾客满意度的核心,是指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其所获得的利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形成的整体评价。
本文将从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出发,深入分析其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提升顾客感知价值来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两者的内涵和关系。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究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根据研究结果,为企业提升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提供具体的策略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企业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顾客感知价值及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在营销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自从Porter(1985)提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以来,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了营销战略和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顾客感知价值通常被定义为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所得利益与所付出成本之间权衡后的总体评价(Zeithaml, 1988)。
这一评价直接影响了顾客的购买决策、消费体验以及后续的行为反应,如重复购买、口碑传播等。
在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方面,Oliver(1980)提出的“期望-不一致”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理论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对服务或产品的期望与实际感知之间差异的函数。
当实际感知超过期望时,顾客会感到满意;反之,则会产生不满。
此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将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品牌形象、口碑传播等多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Anderson et al., 1994;Fornell, 1992)。
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越来越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因此,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开始,系统介绍基于顾客满意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的概念、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一、概念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主观感受到的、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效用以及与其使用相关的付出所形成的综合体验。
而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就是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及其使用所综合获得的价值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顾客的心理需求和喜好,并制定更为精确和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意义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鉴创新营销策略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综合体验,而此体验对于顾客的购买行为及后续消费行为均有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对顾客感知价值的深入研究,企业可以了解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的真实反馈,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和消费行为,从而制定更为创新的营销策略。
2.优化产品或服务企业通过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可以了解到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所持有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优化和改进,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品牌忠诚度。
3.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除了要不断创新,还要注重顾客的满意度。
通过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企业可以深入掌握顾客心理,提高对于市场环境的敏锐度与洞察力,快速的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或服务,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三、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市场观察法和深度访谈等。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大量的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系统地获得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使用所获得的价值的感觉和看法。
菲利普科特勒感知价值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感知价值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感知价值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于1960年提出的。
这一理论表明,人们在决定购买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能够从其中获得的收益。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个人口味将直接影响他们购买的倾向。
据该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任何物品都有不同的感知,而这些感知可能会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价值。
购物者需要通过分析购物行为,了解价值观及消费者偏好,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市场营销和顾客施策。
此外,企业应根据受众的价值观和口味,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方案,以应对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菲利普科特勒感知价值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伴随着技术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懂得怎样深入分析消费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发现受众的价值观是商家进行营销的核心要素。
由此可见,菲利普科特勒感知价值理论对人们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商家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值得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概述摘要:顾客感知价值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占据消费主权,企业为了使顾客满意、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加强自身竞争优势而产生的。
顾客价值被认为是提高顾客忠诚度、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它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企业所重视。
本文总结了顾客感知价值的不同定义、特性、维度划分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顾客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特性、维度划分、驱动因素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porter( 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虽然porter 并没有明确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但为后人研究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zaithaml(198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获取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monroe( 1991)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比例”,认为”购买者的价值感知体现了对产品感知质量或感知利益与因支付而产生的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感知利得是与使用特定产品相关的实体特性、服务特性和特定使用条件下可能的技术支持;感知利失包括所有与购买行为相关的获得成本、运输、安装、订货处理、维修以及潜在的失效风险。
anderson(1993)等人认为,对组织顾客而言,顾客感知价值是组织顾客在和供应商的市场交易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服务和社会利益。
philip kotler( 1994)是从让渡价值角度来剖析顾客价值的。
他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认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
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理利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
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使用和抛弃该市场供应品时引起的一组顾客预计费用。
gale(1994)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相对于企业产品价格调整后的市场感知质量。
ravald andgronroos (1996)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顾客感知价值。
顾客感知价值是在公司提供物的核心价值之上以关系中额外要素的附加价值作正向或者负向调整的结果。
woodruff(1997)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对产品属性、偏好以及由使用而产生的对顾客的目标或目的结果的偏好和评价。
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繁多,但就其定义,学术界己经基本达成共识,并且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①顾客感知价值是由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②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价值;③顾客感知价值最终由顾客决定,而非企业决定,但企业对顾客感知价值有重大影响;④顾客感知价值的媒介是企业所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⑤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权衡的结果,是顾客在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二、顾客感知价值的特性(一)顾客感知价值的主观性和个体性顾客感知价值是由顾客主观感知的,因此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也同时体现为个体性,即顾客感知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一个人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并不意味着有价值。
这与顾客的个体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不同的顾客具有不同的个人价值观、个人需要、个人偏好、经验、教育和财务资源等,而这些特有的个人因素都会对其感知价值产生影响。
因为顾客价值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为了透彻理解顾客价值,就必须要考察顾客价值链,并对顾客的价值期望和感知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察。
因为只有确定了顾客从企业的提供物中实际寻找的价值,企业才能准确把握向顾客传递的利益的起点。
(二)顾客感知价值的的层次性woodruff(1997)依据gutman的手段一目的链方法提出了顾客价值层次模型。
该模型认为,顾客通过”手段- 目的”方式形成期望价值。
从最低层次开始,顾客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具体属性和属性效能。
紧接着在顾客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顾客就这些属性对预期结果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和偏好,由此进入顾客价值层次的第二层。
最后,顾客还就这些结果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这是顾客价值的最高层次。
从层次模型的顶端往下看,各层次价值的认知逻辑是这样的关系,顾客根据欲达到的目标或目的确定产品在使用情境下的各项结果的重要性,而重要的结果又引导顾客评定属性和属性表现的重要性。
属性层次的顾客价值位于顾客价值层次的最底层,也是最为具体的顾客价值层次,通常包括产品的具体形式、产品特征、产品的组成部分。
(三)顾客感知价值的动态性顾客感知价值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感知价值必然是动态变化的,顾客消费经历的积累、技术对顾客需求的影响、顾客消费情景的改变等因素都在影响着顾客感知价值的动态发展。
顾客感知价值的动态性首先表现在顾客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价值的认知是不一致的。
其次,顾客感知价值可能因不同的使用情境而发生变化。
另外,顾客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也对顾客感知价值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会随着时间、地点、环境、购买次数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最后,顾客价值的动态性要求我们在看待顾客价值时,要有整体的和动态的眼光,不仅要关注其价值维度和产品的属性层次,而且还要关注其在不同的消费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下的动态变化。
三、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划分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很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sheth,newman和 gross(1991)认为,产品和服务给顾客提供功能价值、情感价值、情境价值、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五种价值。
indrajit和wayne(199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具有价格、质量、利得、利失等多维结构。
burn(1993)认为,顾客价值包含拥有价值、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及总评价值四种价值形式。
kotler(2000)认为,应从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两个方面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分析,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四个维度,而顾客感知成本有货币价格、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维度。
sweeny和soutar(2001)根据sheth的量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具有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自我概念感知的提高)、功能性价格价值和功能性质量价值的四个维度。
顾客关系是顾客感知价值的又一维度(butz和goodstein,1996;gronroos,2000)。
huber(2000)认为产品或服务蕴涵的潜在风险是顾客感知价值的新维度。
杨晓燕,周懿瑾(2006)以绿色化妆品为例,通过探索性因子的实证研究,提出顾客感知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绿色价值和感知付出五个维度。
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些学者也对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进行了研究:han, jaemin and han, dooheum(2001)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由价值构成和价值提高两个维度组成。
其中价值构成维度又分为内容和情境两个细分维度,价值提高维度又分为质量增强、成本减少和定制化三个细分维度。
lee eun-ju and overby j w(2004)在研究后则认为,在线购物的顾客价值可以分为功利价值与体验价值两大类,其中,功利价值是指对功能性利益整体感知的评估;体验价值则是在线购物体验利益的总体代表。
杨毅(2007)通过实证认为,互联网渠道顾客感知价值分为为三类:结果性感知价值、程序性感知价值和情感性感知价值。
四、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关于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早期的大多数研究认为顾客感知价值由质量和价格两个部分组成,如pims( 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ies)研究就提出顾客价值是由产品质量、相对价格决定。
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只把质量和价格看作是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
gronroos(1997)认为关系也是顾客价值重要驱动要素。
woodruff( 1997)指出,在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中除了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等客观因素以及顾客自身主观因素之外,情景也是必不可少的。
indrajit和wayne (199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由价格、质量、利得、利失驱动的多维结构。
parasuraman(2000)将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分为产品质量、货币价格和服务质量。
与以往研究的不同的是parasuraman把服务质量作为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局限于质量和价格。
与质量和价格相比,服务质量是其他企业很难模仿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的价值感知。
范秀成(2000)认为品牌权益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
berry(2000)甚至认为顾客感知的价值就是企业品牌本身。
james g. barnes(2001)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划分,他从十三个方面来界定顾客价值驱动因素:产品价格的价值、便利的价值、以选择为基础的价值、以员工为基础的价值、信息价值、关联价值、功能价值、关系价值、特别顾客的价值、惊喜的价值、社区价值、记忆价值和体验价值。
杨龙和王永贵(2002)认为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两个部分。
苏钰等(2004)总结了驱动顾客感知价值的因素,包括服务企业员工表现、员工与消费者的关系、服务企业设施与场景以及现场消费群体,这一结论更侧重于对社会因素的思考。
vassilis(2005)通过对希腊阿提卡地区的顾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顾客感知价的驱动因素可以概括为专业服务、营销效率及有效沟通三个部分。
魏天威(2008)指出,体验也是顾客感知价值的一个驱动因素。
五、结语顾客的感知价值与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porter(1985)认为要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优化配置其技能和资源从而为顾客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parasuraman(1997)研究发现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的重复购买意愿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mc dougall(2000)指出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顾客感知价值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
参考文献:[1]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1(2):51- 55.[2]白琳,陈圻.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7):39-45.[3]董大海,金玉芳.作为竞争优势重要前因的顾客价值:一个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 7(5):84-90.[4]高杰.西方消费者介入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1):51-57.[5]胡旭初,孟丽君.顾客价值理论研究概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0):109-113.[6]刘敬严.顾客感知价值决定要因与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8(5):18-22.[7]刘文波.基于顾客参与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8]杨龙,王永贵.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剖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2(6):146-147.[9]杨毅.互联网渠道顾客感知价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10]叶志桂. 西方顾客价值研究理论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7):11-15.[11]张明立,樊华,于秋红. 顾客价值的内涵、特征及类型[j].管理科学,2005(4):71-77.作者简介:李钰芳(1989-),女,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