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巧(立焊)
焊接立焊的方法

焊接立焊的方法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制造领域。
立焊是焊接方法中的一种,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焊接立焊的定义、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焊接立焊的定义焊接立焊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垂直于焊接方向进行连接的方法。
这种焊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垂直的焊接设备,如立式焊接机或立式焊接枪。
焊接立焊可以用于连接不同种类和厚度的金属材料,如钢、铝等。
二、焊接立焊的原理焊接立焊的原理是通过热源加热金属材料,使其部分熔化,然后通过填充材料填充焊缝,最终实现金属的连接。
焊接立焊通常使用电弧焊或气焊作为热源,通过电流或火焰加热焊接区域。
三、焊接立焊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清理焊接材料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保证焊接区域的清洁度和金属材料的可焊性。
2.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和电流或火焰强度。
3. 焊接姿势:将焊接材料垂直放置在焊接台上,确保焊接区域暴露在焊接设备的焊接区域内。
4. 开始焊接:根据焊接设备的使用说明,将电极或焊接枪对准焊接区域,开始加热焊缝。
5. 填充材料:在焊接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焊缝,确保焊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区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焊缝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四、焊接立焊的优缺点焊接立焊作为一种特殊的焊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在垂直位置进行焊接,适用于一些无法平放的工件和设备。
2. 可以实现焊接区域的全面加热,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3. 可以使用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焊接材料,适用性广泛。
然而,焊接立焊也存在一些缺点:1. 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焊接技术和经验。
2. 对焊接设备和材料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3. 焊接过程中易受重力影响,焊接区域易产生变形或位移。
总结:焊接立焊作为一种特殊的焊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立焊手法与技巧及电流调节

立焊手法与技巧及电流调节
立焊手法与技巧及电流调节
一、立焊技巧
1、保持要求的焊接位置
立焊时,需要保持焊接位置的要求,达到指定的焊缝样式。
一般在焊接前,工作者需要检查焊接位置是否正确,确保焊缝样式正确,焊接位置在指定的位置,焊缝符合焊接要求。
2、掌握正确的焊接顺序
要根据需要焊接的型材形状、结构,确定正确的焊接顺序。
一般情况下,焊接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由短至长,由小到大,由容易焊接到难以焊接的部位。
3、掌握适当的焊接角度
焊接角度的选择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焊接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焊接角度。
一般的,焊接角度可以在45°~90°之间,如果焊接部位的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保持焊接口清洁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保持焊接口的清洁,防止焊接口中出现气孔、污物、涂油等现象,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要求。
二、电流调节
1、确定电流参数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确定电流的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通常情
况下,需要根据焊接的电流参数来确定电流。
一般来说,电流的参数可以在45A-90A之间,根据焊接的型材、结构和厚度等因素来确定电流的参数。
2、确定电流调节方式
电流的调节方式,是根据焊接型材、厚度、形状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线性调节或非线性调节,也可以使用多段调节的方式。
3、确定焊接时间
焊接时间需要根据焊接型材和结构,焊接电流参数等因素来确定,焊接时间太长,会使焊缝受损,而焊接时间太短,会导致焊接不够结实,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

行业资料:________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7 页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立焊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下向上施焊,称为向上立焊;另一种是由上向下施焊,称为向下立焊。
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下向上施焊,在练习中以此种方法为重点。
1、向上立焊操作要领l)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2.5mm~4mm),较小的焊接电流(比平对接焊小10%~15%),这样熔池体积小,冷却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2)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不大于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同时短弧操作利于熔滴过渡。
3)焊条工作角度为90,前倾角为-10~-30,即焊条向焊接方向的反方向倾斜,这样电弧吹力对熔池产生向上的推力,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4)为便于右手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焊工身体不要正对焊缝,要略向左偏。
2、向下立焊法向下立焊法只适用于薄板和不甚重要结构的焊接,因向下立焊比向上立焊熔化金属及熔渣更易下坠,焊缝易产生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向下立焊法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熔深浅,熔宽窄,不易烧穿,焊缝成形美观,操作简单,但需要热练掌握操作技巧。
其操作要点如下:l)焊接电流应适中,保证熔合良好;2)焊接时,使焊条垂直于焊件表面用直击法引弧,运条采用较大焊条前倾角,约为30~40,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防止熔池下淌;3)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尽量避免横向摆动,但有时也可稍作横向第 2 页共 7 页摆动,以利于焊缝两侧与母材熔合良好。
向下立焊法最好使用熔渣粘度较大的向下立焊专用焊条。
除使用交流焊接电源外,普通直流弧焊电源都应使用直流反接法焊接。
焊接结构装配技术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接结构件装配的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本厂各种焊接结构的装配2、引用标准YB/JQ101.1钢铁企业机修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焊接结构件3、准备工作3.1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了解焊接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考虑装配措施、装配顺序。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三篇)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立焊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下向上施焊,称为向上立焊;另一种是由上向下施焊,称为向下立焊。
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下向上施焊,在练习中以此种方法为重点。
1、向上立焊操作要领l)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2.5mm~4mm),较小的焊接电流(比平对接焊小10%~15%),这样熔池体积小,冷却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2)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不大于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同时短弧操作利于熔滴过渡。
3)焊条工作角度为90,前倾角为-10~-30,即焊条向焊接方向的反方向倾斜,这样电弧吹力对熔池产生向上的推力,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4)为便于右手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焊工身体不要正对焊缝,要略向左偏。
2、向下立焊法向下立焊法只适用于薄板和不甚重要结构的焊接,因向下立焊比向上立焊熔化金属及熔渣更易下坠,焊缝易产生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向下立焊法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熔深浅,熔宽窄,不易烧穿,焊缝成形美观,操作简单,但需要热练掌握操作技巧。
其操作要点如下:l)焊接电流应适中,保证熔合良好;2)焊接时,使焊条垂直于焊件表面用直击法引弧,运条采用较大焊条前倾角,约为30~40,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防止熔池下淌;3)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尽量避免横向摆动,但有时也可稍作横向摆动,以利于焊缝两侧与母材熔合良好。
向下立焊法最好使用熔渣粘度较大的向下立焊专用焊条。
除使用交流焊接电源外,普通直流弧焊电源都应使用直流反接法焊接。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二)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其中的一种方式是立焊。
立焊是指将工件垂直放置,进行焊接连接。
以下是焊接立焊的操作方法:1. 安全准备:-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焊接手套、防火服、面罩等。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远离易燃物品。
- 检查焊接设备和焊接电源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
- 检查并设置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所焊接金属的材质和厚度进行调整。
2. 准备工件:- 清洁工件表面,移除油脂、涂层、氧化物等杂质,以保证焊点质量。
焊接技巧(立焊)

立焊的操作技巧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称为立焊位置.立焊由于熔池在重力作用下极易下淌,因此掌握立焊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焊接参数1.影响焊接的工艺参数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是熔焊中最基本的一种焊接方法.而优质焊接接头的获得依赖于正确焊接参数的选择,因为它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焊接参数包括焊条直径、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
适当的电流、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是保证焊条电弧焊立焊质量的重要参数,其中电流的调节更是重中之重。
2.电流调节焊机的电流调节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I=(35~55)d。
式中I为焊接电流,d 为焊条直径,算出一个大概的焊接电流;然后在钢板上进行试焊调整,直至确定合适的电流。
电流大小的经验判定有以下几种:第一,听响声。
当焊接电流大时,发出“哗哗”的声音,犹如大河流水一样;当焊接电流较小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同时夹杂清脆的噼啪声。
第二,观察飞溅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电弧吹力大,有较大颗粒的熔液向熔池外飞溅,且焊接时爆裂声大,焊件表面不干净;焊接电流太小时,焊条熔化慢,电弧吹力小,熔渣和熔液很难分离.第三,观察焊条熔化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在焊条连续熔掉大半根之后,可以发现剩余部分产生发红现象;焊接电流过小时,电弧燃烧不稳定,焊条易粘在焊件上.第四,看熔池形状。
当焊接电流较大时,椭圆形熔池长轴较长;焊接电流较小时熔池呈扁形;焊接电流适中时,熔池的形状像鸭蛋形。
第五,检查焊缝成形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焊缝熔敷金属低,熔深大,易产生咬边;焊接电流过小时,焊缝熔敷金属窄而高,且两侧与母材结合不良;焊接电流适中时,焊缝熔敷金属高度适中,焊缝熔敷金属两侧与母材结合得很好.3.调整焊接速度焊接电流调节适当后,还要有一个合适的焊接速度。
立焊手法与技巧及电流调节

立焊手法与技巧及电流调节立焊是一种常见的手工焊接方法,在金属加工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立焊手法与技巧以及电流调节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立焊手法与技巧立焊是指将焊丝垂直于工件表面进行焊接的方法。
在进行立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焊枪的角度焊枪的角度应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美观度。
2. 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应该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
过快会导致焊缝不牢固,过慢会使焊接区域过热,影响焊接质量。
3. 焊接姿势焊工应该保持稳定的姿势,双手握紧焊枪,同时保持眼睛与焊接区域的距离适当,以便观察焊接情况。
4.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立焊之前,需要先对工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免影响焊接的效果。
二、电流调节电流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正确的电流调节能够保证焊接质量和效率。
1. 电流大小在进行立焊时,电流大小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种类来进行调节。
一般来说,焊接材料越厚,需要的电流就越大。
2. 电流稳定性电流的稳定性对焊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电流不稳定,会导致焊接区域的温度波动,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3. 电流波形不同的焊接任务需要不同的电流波形。
例如,在焊接薄板时,需要使用交流波形,而在焊接厚板时,需要使用直流波形。
4. 电流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是控制焊接电流的关键部件。
在选择电流调节器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精度和适用范围等因素。
立焊手法与技巧以及电流调节都是影响焊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电流调节能够保证焊接质量和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称为立焊位置。
在立焊位置进行的焊接,称为立焊。
立焊的特点立焊时,熔池金属和熔滴因受重力作用具有下坠趋势,和焊件分开,所以容易产生焊瘤。
但由于熔渣的熔点低、流动性强,熔池金属和熔渣容易分离,不容易产生夹渣。
但由于熔池部分脱离熔渣的保护,所以如果操作或运条角度不当时,容易产生气孔。
立焊操作规程立焊的操作规程是,使用的电流不要过大,略低于角焊电流,选择焊条的大小要根据焊件的厚度而定。
焊接时电弧不要太大,要短弧焊接。
焊接方法,采取之字型或三角型焊接方法。
如果是多层焊接,第一遍电流要小一些,以后的焊接要清理干净药皮等杂物,减少夹渣或韩不透现象。
具体操作还需要自己慢慢体会。
气电立焊气电立焊是由普通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方法。
其优点是:生产率高,成本低。
与窄间隙焊的主要区别在于焊缝一次成形,而不是多道多层焊。
气电立焊的能量密度比电渣焊高且更加集中,焊接技术却基本相同。
它利用类似于电渣焊所采用的水冷滑块挡住熔融的金属,使之强迫成形,以实现立向位置的焊接。
通常采用外加单一气体(如CO 2 )或混合气体(如Ar+O 2 )作保护气体。
在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方面,气电立焊类似于普通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如CO 2 焊,MAG 焊),而在焊缝成形和机械系统方面又类似于电渣焊。
气电立焊与电渣焊的主要区别在于熔化金属的热量是电弧热而不是熔渣的电阻热。
气电立焊通常用于较厚的低碳钢和中碳钢等材料的焊接,也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其它金属合金的焊接。
板材厚度在12~80mm 最适宜。
如大于80mm 时,难获得充分良好的保护效果,导致焊缝中产生气孔,熔深不均匀和未焊透。
焊接接头长度一般无限制,单层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但也可采用多层焊。
电焊的立焊双面成型先电焊,把要焊接的零件都固定好了,再焊接。
立焊焊接技巧

立焊焊接技巧1. 熔点:焊接时,首先要确定每种金属的熔点,以免温度太低或太高而导致焊接质量不良。
2. 焊枪:选择合适的焊枪,焊枪的总功率、送丝架质量和焊枪的品牌都要考虑进去。
3. 熔剂:焊接时要选择正确的熔剂,选择熔剂的时候要确定部件的材料和薄厚度。
4. 清洁:清洁焊点和部件表面是焊接前最重要的步骤,一定要清理掉污渍和污漬,在考虑焊接前要避免污染。
5. 连接:焊接前要确定部件的连接尺寸,焊接时部件易热处应在水中浸泡,清洗干净之后尽量避免擦拭,以免污染部件表面。
6. 热牛:为了平稳的焊接,应选择正确的热牛,能够把焊枪上的金属散热均匀,焊料的过热严禁,以防焊料失氢现象发生。
7. 送丝:应控制送丝量,以便控制焊接温度,速度要均匀,避免送丝架发出噪音,手动拉焊要更容易控制焊料送丝。
8. 焊接:焊接时要尽量保持角度和温度,保持与焊枪面对的形状,以及控制焊接的时间,完成焊接后冷却时间要控制多一点,以免引起焊接断裂。
9. 检查:焊接完成后要检查焊接质量,检查接头质量,焊痕外观应该光滑,无锐利边缘。
在开展焊接工作时,应该按照下面的技巧进行:首先,要确定每种金属的熔点,保证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接着,选择合适的焊枪,确保它的总功率充足,焊接效果优良;接着,要根据部件的金属材质和薄厚度来选择熔剂,确保焊点的质量;然后,重要的一步,要清洁焊点和部件表面,清理污渍和污漬,以避免污染;接着,要确定连接尺寸,再将部件位于水中平稳浸泡;在焊接之前,要选择正确的热牛,把焊枪上的金属均匀散热,同时要确保焊料不过热;此外,还要控制好送丝量,保持焊接温度,以及焊接工艺中的温度、角度和焊接时间;最后,完成焊接后,要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接头的质量和焊痕的完整性。
通过按照这些方法确保你的焊接技术是完美无缺的,为你所做的产品提供了最佳的质量和美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焊的操作技巧
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称为立焊位置。
立焊由于熔池在重力作用下极易下淌,因此掌握立焊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焊接参数
1.影响焊接的工艺参数
焊条电弧焊是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是熔焊中最基本的一种焊接方法。
而优质焊接接头的获得依赖于正确焊接参数的选择,因为它直接影响焊缝的形状、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焊接参数包括焊条直径、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等。
适当的电流、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是保证焊条电弧焊立焊质量的重要参数,其中电流的调节更是重中之重。
2.电流调节
焊机的电流调节一般可根据经验公式I=(35~55)d。
式中I为焊接电流,d 为焊条直径,算出一个大概的焊接电流;然后在钢板上进行试焊调整,直至确定合适的电流。
电流大小的经验判定有以下几种:
第一,听响声。
当焊接电流大时,发出“哗哗”的声音,犹如大河流水一样;当焊接电流较小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同时夹杂清脆的噼啪声。
第二,观察飞溅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电弧吹力大,有较大颗粒的熔液向熔池外飞溅,且焊接时爆裂声大,焊件表面不干净;焊接电流太小时,焊条熔化慢,电弧吹力小,熔渣和熔液很难分离。
第三,观察焊条熔化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在焊条连续熔掉大半根之后,可以发现剩余部分产生发红现象;焊接电流过小时,电弧燃烧不稳定,焊条易粘在焊件上。
第四,看熔池形状。
当焊接电流较大时,椭圆形熔池长轴较长;焊接电流较小时熔池呈扁形;焊接电流适中时,熔池的形状像鸭蛋形。
第五,检查焊缝成形状况。
焊接电流过大时,焊缝熔敷金属低,熔深大,易产生咬边;焊接电流过小时,焊缝熔敷金属窄而高,且两侧与母材结合不良;焊接电流适中时,焊缝熔敷金属高度适中,焊缝熔敷金属两侧与母材结合得很好。
3.调整焊接速度
焊接电流调节适当后,还要有一个合适的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
焊接速度应该均匀适当,既要保证焊透又要不烧穿,同时还要使焊缝宽度和高度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如果焊接速度过慢,使高温停留时间增长,热影响区宽度增加,焊接接头的晶粒变粗,力学性能降低,同时使变形量增大。
当焊接较薄焊件时,则易烧穿。
如果焊接速度过快,熔池温度不够,易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
焊接速度直接影响焊接生产率,所以应该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基础上,采用较大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快焊接速度,以保证在获得焊缝的高低和宽窄一致的条件下,提高焊接生产率。
4.弧长控制
在焊接时,应力求使用短弧焊接。
因为电弧过长会出现电弧燃烧不稳定、易摆动、电弧热能分散、飞溅增多等不良现象,造成金属和电能的浪费。
焊缝厚度小,容易产生咬边、未焊透、焊缝表面高低不平及焊波不均匀等缺陷。
对熔化金属的保护差,空气中氧、氮等有害气体容易侵入,使焊缝产生气孔的可能性增加,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降低。
立焊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产中常用的由下向上施焊;另一种是采用向下专用焊条进行向下立焊。
针对立焊时液态金属易下淌形成焊瘤,使焊缝成形困难,采取以下解决措施:①采用小直径的焊条(f4mm以下),使用较小的焊接电流(比平对接焊小10%~15%),这样熔池体积要小,冷却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液体金属下淌。
②采用短弧焊接,弧长≤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铁液,同时短弧也有利于焊条熔化金属向熔池中过渡。
③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
焊接时焊条应处于通过两焊件接口而垂直于焊件的平面内,并与焊件成60°~80°。
这样的电弧吹力对熔池有向上的推力,有利于熔滴过渡,并托住熔池。
二、掌握操作姿势
为了便于观察熔池和熔滴过渡情况,操作时可采取手臂有依托和无依托两种姿势。
所谓有依托,臂膀轻轻地贴在上体的肋部或大腿、膝盖位置,比较平稳、省力。
所谓无依托,是把胳臂半伸开或全伸开悬空操作,要靠胳臂的伸缩来调节焊条位置,胳臂活动范围大,但操作难度也较大。
1.握焊钳方法
为便于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握焊钳方法可适当调整。
有正握法和反握法两种,一般常用正握法。
当遇到较低的焊接部位和难以施焊的位置时,可用正握法,也可采用反握法,根据本人情况灵活掌握。
2.操作方法
第一,挑弧法。
在立焊的操作中,为了控制熔池温度,避免熔池金属下淌,在操作手法上采用了挑弧法和灭弧法。
所谓挑弧法,就是当熔滴脱离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向焊接方向提起,这时为不使空气侵入,其长度不应超过6mm。
目的是让熔化金属迅速冷却凝固,形成一个“台阶”,当熔池缩小到焊条直径1~1.5倍时,再将电弧移到“台阶”上面,图1为立焊挑弧法在“台阶”上形成一个新熔池,如此不断地重复熔化→冷却→凝固再熔化的过程,就能由下向上形成一条焊缝。
图1:挑弧法
第二,灭弧法。
就是当熔滴从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熄灭,使熔化金属有瞬时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在弧坑引燃电弧。
灭弧时间在开始时可以短些,因为此时焊件还是冷的,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灭弧时间也要增加,才能避免烧穿和产生焊瘤。
不论用哪种方法焊接,起头时当电弧引燃后,应将电弧稍微拉长,以对焊缝端头稍有预热,随后再压低电弧进行正常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熔池形状,如发现椭圆形熔池的下部边缘有比较平直的轮廓逐渐鼓肚变圆时,表示温度已稍高或过高,应立即灭弧,让熔池降温,避免产生焊瘤,待熔池瞬时冷却后,在熔池处引弧继续焊接。
另外,立对接焊道的接头也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夹渣和造成焊缝凸起过高等缺陷。
因此,接头时更换焊条要迅速,采用热接法。
在接头时,往往有铁液拉不开或熔渣、铁液混在一起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更换焊条占用的时间太长,引弧后预热不够以及焊条角度不正确等引起的。
产生这种现象时,必须将电弧稍微拉长一些,并适当延长在接头处的停留时间,同时将焊条角度增大(与焊缝成90°),这样熔渣就会自然滚落下去。
3.运条方法
在运条方法上,施焊第二层(盖面层)焊缝,一般采用锯齿形运条法和月牙形运条法,焊接时要合理地运用焊条的摆动幅度、摆动频率,以控制焊条上移的速度,掌握熔池温度和形状的变化。
无论采用哪种运条方法,焊条摆动到两侧时都要停顿或上下摆动,即两侧稳弧停顿,中间快,均衡熔池温度,并使两侧良好熔合。
三、结语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要掌握好焊条电弧焊立焊的操作技能,关键是焊接电流要调整适当,并掌握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控制熔池温度,避免下淌,运条要平稳均匀。
这是焊条电弧焊立焊的重点和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