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与目标网络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以满足人们对信息和通信需求。
现如今,网络工程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网络工程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面临许多新的需求与挑战。
基于此,网络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 培养适应当前信息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网络工程创新型人才;2.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研究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3. 培养适应国家、地方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1.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积累,并具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术态度和创新能力: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能够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工作,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3.专业技能: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具有一定的编程和软件开发能力,并能够进行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
4.团队协作能力: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网络工程问题。
5.社会责任感: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能够适应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 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相关课程。
2.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包括数据库原理、分布式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等相关课程。
3. 软件开发与编程:包括常见编程语言、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等相关课程。
4. 通信原理与技术:包括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与网络、光纤通信技术等相关课程。
5. 网络安全与管理: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云安全、网络威胁与防范、网络运维管理等相关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1)计算机原理与技术: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知识。
(2)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处理方法,以及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3)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介绍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
(4)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
(5)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开发等方面。
(6)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介绍网络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术,包括网络规划、构建和管理等方面。
2.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1)网络安全技术: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网络攻防、加密技术等内容。
(2)云计算技术:学习云计算的相关原理和技术,包括云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开发等方面。
(3)大数据技术:介绍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内容。
(4)移动互联网技术:学习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包括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安全等方面。
(5)网络性能优化与调优:介绍网络性能优化和调优的技术方法,包括网络优化工具和分析技术等内容。
3.实践教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和实际项目开发等环节。
(1)实验课:安排相关的网络工程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术。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企业实习或实训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网络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3)实际项目开发: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工作,让他们在项目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科竞赛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1.国际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网络工程竞赛,比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程序设计竞赛等。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网络工程专业是一种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专业,其基本任务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设计、部署、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的需求。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包括专业目标、课程模块、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阐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专业目标网络工程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关联,其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综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原理、构成和实现方法,熟悉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传输等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备网络规划、建立、优化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协助企业组织、实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运维工作;3.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广泛需求,能够灵活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具备开展网络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4.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职业交流活动,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课程模块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应当全面、系统和科学,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和角度,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体模块包括:1.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基本课程,为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打下必要基础。
2.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工程的实现和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3.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与防范、信息加密技术、数字证书等课程,为学生具备网络安全应对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概念和实践。
4.数据库:包括数据库原理、SQL语句、数据分析等基础课程,为学生理解和实现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和管理奠定基础。
5.通信协议: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WIFI等有关通信协议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全面了解。
北林网络工程培养方案

北林网络工程培养方案一、前言网络工程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中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的需求与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作为一所具有雄厚信息技术实力的高校,北林大学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展网络工程领域的教育与研究,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从网络工程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优秀网络工程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北林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2. 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系统开发能力;3. 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网络系统规划、搭建、管理和维护;4.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及组织管理能力;5.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适应信息技术领域快速变化的需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软件工程等;2. 网络工程基础课程:网络原理、网络协议与技术、网络安全、互联网技术、网络编程等;3.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性能优化、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4. 网络设计与开发课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集成等;5. 实践教学课程:网络实验、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北林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设置了系统的实践学习环节。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学生将有机会进行网络系统的搭建、配置、管理和维护实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网络工程的核心技能;2. 实习与实训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网络工程实践项目,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筹划、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毕业设计: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将有机会深入研究某个具体领域的网络工程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网络工程 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培养方案一、前言网络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设计、组建和维护网络系统及其设备的一门技术,旨在实现网络信息的通信传输和共享。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提高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网络工程培养方案。
二、网络工程专业概况网络工程专业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逐渐成型的一个专业,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如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优化等。
网络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具备一定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网络系统的设计、组建和管理能力;2.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进行网络系统搭建和维护;3.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防护工作;4.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和多岗位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协作和交流;5.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四、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言、数学、文化等基础科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优化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4)实践课程:包括网络工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设计能力。
2. 实践教学(1)网络工程实验:设置相关的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网络系统搭建、配置和维护等实践性课程的教学;(2)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接触和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3)毕业设计:规定学生完成网络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并撰写毕业论文,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方向网络工程( Network Engineering ) 专业代码:080903 专业方向:1. 物联网技术2. 网络安全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3.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4. 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5.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发展能力;6. 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8. 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9. 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五、核心课程计算机原理(理论40+实验8 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48+上机16 学时)、数据结构(理论40+上机8 学时)、操作系统(理论40+实验8 学时)、计算机网络(理论52+实验12 学时)、数据通信(理论40+ 实验8 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理论24+实验8 学时)、网络工程(理论20+实验12 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理论36+实验12 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理论32+实验8 学时)、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理论52+实验12 学时)、网络管理(理论24+实验8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理论24+实验8 学时)、接入网技术(理论24+实验8 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理论24+实验8 学时)。
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工程一、项目背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备受关注。
网络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将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并利用网络实现信息传输、资源共享、通信等功能的一门技术。
网络工程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针对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网络设计、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等技术;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善于利用所学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3. 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网络工程人才;4. 鼓励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课程设置1. 网络基础课程1)计算机网络原理2)网络技术与应用3)网络安全技术2. 网络工程核心课程1)网络设计与管理2)网络维护与优化3)网络设备与管理3. 实践课程1)网络工程实训2)网络安全实验3)网络工程项目实践四、实践环节1. 实验室建设在校内建设具有先进设备、完善设施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培训和实验研究平台。
2. 实习实训学生在学校组织开展各类网络工程实习实训课程,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技能。
3. 项目实践设立网络工程项目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师资力量1. 高层次教师聘请网络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并参与课程建设和学生实践教学。
2. 实践导师邀请网络工程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在校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帮助。
3. 开展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保证教师与行业接轨,对学生的大环境进行更快速的了解。
六、学生评价体系1. 多元化考核通过课程考试、实践操作、论文写作、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网络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专业。
网络工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结构、网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设备及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网络技术人才的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培养具备网络工程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分析手段、管理、运维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网络系统运维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系统实施与维护能力、网络规划与管理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专业技术人才;2. 培养具备熟练的网络配置、调试和维护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企业信息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 培养具备综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管理与协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专业技术人才;4. 培养有良好的专业道德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承担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现代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案(一)教学目标1. 职业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具备忠诚、诚信、勤奋、严谨、务实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2. 知识结构:学生应牢固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网络工程技术的专业方法和技能;3. 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技术能力,具备良好的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4. 创新意识:学生应培养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潜力;5. 团队协作: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围绕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网络系统运维技术为主线,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数学分析2. 大学物理3. 数据结构与算法4. 计算机组成原理5. 操作系统6. 编程语言与方法7. 计算机网络原理8. 数据库系统原理9. 信号与系统10. 通信原理11. 互联网技术12. 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13. 网络安全技术14. 网络系统运维技术15.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16. 信息安全技术17. 网络技术与服务18. 毕业设计(三)实践环节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使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胜任计算机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的设计、集成、开发、管理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及使用等,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信息行业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和他人协同合作、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竞争能力;4.掌握中外文献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和学位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和分配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和分配表课程类别代码课程类别学分数(个)占总学分比例(%)计划学时(个)01 通识必修课45(3) 26.5 734(48)02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9 5.3 14403 专业基础课(必修+选修)59.5(42+17.5)35 105604 专业课(必修)———05 专业方向课(必修)19 11.2 35206 专业方向课(选修)———07 专业任选课 5 2.9 8008 集中实践课程32.5 19.1 32.5周毕业总学分(合计)170(3)100 2366(48)+32.5周五、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六、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字电路和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互联和路由,网络管理,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网络信息对抗。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和要求1.军训:第一学期2周。
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的军事训练。
2.认识实习:第三学期0.5周。
了解专业概况,参观信息网络中心及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厂商基地,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3.电工电子实习:第三学期1周。
学习完电路和数字逻辑课程后,进行实际技能训练。
4.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第三学期1周。
运用所学的C语言进行具体使用程序编程练习,加深对语言的掌握。
5.Web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第四学期1周。
综合运用所学的HTML及CSS、JavaScript等知识,建设网站。
6.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第四学期1周。
运用所学的Java语言,完成指定使用系统的设计,加深对语言的掌握。
7.使用密码学课程设计:第五学期1周。
利用所学的现代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算法,完成指定使用系统的安全设计,提高现代密码学理论和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使用能力。
8.UNIX系统管理课程设计:第五学期1周。
运用所学的知识,以Linux系统为例,剖析系统,并实现有关代码,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9.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第六学期1周。
利用所学的安全协议的有关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使用密码学和OpenSSL函数库,完成指定协议的软件设计,提高对安全协议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能力。
10.网络互联和路由(B)课程设计:第六学期1周。
通过所学的网络设备互联技术及路由协议相关知识,通过训练能够规划建设基本网络并掌握相关的组网技术和技能。
11.综合实训:第七学期8周。
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结合有关方向和题目,通过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等阶段,针对综合性题目进行实训,加强学生的综合使用能力。
12.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6周。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指导老师的设计题目,研究、开发有关的系统,使学生得到理论和实践方面系统的综合训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使用能力。
13.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附表)。
八、教学计划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考试学期学时分配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计划学时讲课实践实验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通识教育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0 1 48 24 24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1 32 16 16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 2 96 48 48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 54 32 22 3军事理论和技能(3) 1 (48) (3)形势和政策(上) 1.0 5 16 16 1 24301020 形势和政策(下) 1.0 6 16 16 1 大学英语1 4.0 1 64 64 4大学英语2 4.0 2 64 64 4大学英语3 4.0 3 64 64 4大学英语4 4.0 4 64 64 4大学体育1 2.0 1 32 32 2大学体育2 2.0 2 32 32 2大学体育3 2.0 3 32 32 2大学体育4 2.0 4 32 32 2大学写作 1.5 2 24 24 1.5信息技术使用基础 2.5 1 48 24 24 2.5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 1.0 7 16 16 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分小计45(3)734(48)600 110 2413.5(3)13.5 9 6 1 1 1通选课全校性通选课最低学分要求9.0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导论1 1.0 1 16 16 1程序设计基础(上) 2.5 1 48 32 16 2.5高等数学A(一) 3.5 1 56 56 3.5高等数学A(二) 6.5 2 104 104 6.5 编号专业导论2 1.0 2 16 16 1 程序设计基础(下) 2.5 2 48 28 20 2.5大学物理 5.0 2 80 80 5离散数学 3.0 3 48 48 3数字电路和数字逻辑 3.5 3 64 52 12 3.5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考试学期学时分配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计划学时讲课实践实验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数据结构 3.5 3 64 52 12 3.5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计算机系统平台 3.5 3 64 52 12 3.5计算机网络原理 3.5 4 64 52 12 3.5数据库系统原理 3.0 4 48 40 8 3 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小计42 710 624 12 84 7 15 13.5 6.5选修课线性代数和空间分析几何A 3.5 1 56 56 3.5概率论和数理统计A 3.5 3 56 56 3.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3 48 32 16 2.5Web系统设计 2.5 4 48 28 20 2.5Java程序设计 3.5 4 64 44 20 3.5使用密码学 2.5 4 48 38 10 2.5网络互联和路由(A) 3.5 4 64 40 24 3.5UNIX系统管理 2.5 4 48 32 16 2.5网络协议 2.5 5 48 32 16 2.5无线网络原理和技术 4.0 5 64 56 8 4P2P原理和使用 2.0 6 32 24 8 2 专业基础课(选修)最低学分要求17.5专业课网络工程建设和管理方向网络管理 2.5 5 48 32 16 2.5网络互联和路由(B) 1.5 5 32 16 16 1.5网络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 3.5 6 64 48 16 3.5多层交换技术和使用 1.5 6 32 16 16 1.5 网络软件设计和开发方向高级数据库管理和开发 2.5 5 48 24 24 2.5Java EE使用开发基础 3.5 5 64 40 24 3.5网络软件开发和设计 2.0 6 32 24 8 2现代软件工程技术 3.5 6 64 48 16 3.5 网络和信息安全方向PKI体系及使用 2.0 5 32 26 6 2网络信息对抗 2.5 5 48 32 16 2.5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 1.5 6 32 24 8 1.5网络安全协议 2.0 6 32 26 6 2课程 类别课程 编码课程名称学 分 考试 学期学时分配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计划 学 时讲 课 实践实 验上机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6 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专业方向课最低学分要求 19 至少完整选修一个方向的课程,其余学分可任选其它方向课程 专 业 课任选课C#程序设计 3.5 5 64 44 20 3.5 人机交互2.0 5 32 26 6 2 使用程序设计3.5 6 64 40 24 3.5 分布式系统 2.0 6 32 28 4 2嵌入式操作系统3.0 6 64 34 4 26 3.0 专业任选课最低学分要求3第4学年课程课程组1 团队和项目管理实践1.57 32 16 16 1.5 互联网法规和社会职业道德 1.0 7 16 16 1 企业文化及公共礼仪 2.5 7 48 24 24 2.5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2.5 7 48 24 24 2.5 课程组2 数据结构使用和实现 2.0 7 32 24 8 2 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 2.0 7 32 24 8 2 现代操作系统 2.0 7 32 24 8 2 高级计算机网络 2.0 7 32 24 8 2 科技文献翻译和写作 2.0 732 2482 课程组3网络工程项目规划实训 8 7 192 64 64 64 8 网络软件项目开发实训 8 7 192 64 64 64 8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训 8 7 192 64 64 64 8互联网使用和设计实训8 7 192 6464 648第4学年课程最低学分要求10最低学分要求为:实训类课程8学分,任选课程2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170(3)说明:第4学年第七学期课程共分为4个课程组,学生可在4个课程组中选修不少于10个学分的课程。
附表: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课程编号名 称学分 周数 学期 备注 军训 2.0 2 1 必修认识实习 0.5 0.5 3 电工电子实习1.0 1 3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0 1 3 选修,最低学分要求:13学分,其中“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对应于多元Web 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1.0 1 4 Java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1.0 1 4 使用密码学课程设计 1.0 1 5 UNIX 系统管理课程设计 1.0 1 5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1.016网络互联和路由(B)课程设计 1.0 1 6 课程组中相关课程。
综合实训8.0 8 7毕业设计(论文)16.0 16 8 必修合计32.5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