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及皮肤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教材的第六节:内分泌系统。
详细内容将包括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重点讲解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对儿童卫生与保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卫生与保育的认识,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内分泌系统挂图、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内分泌系统挂图,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内分泌系统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5.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内分泌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中关注和维护内分泌系统健康。
六、板书设计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列举三种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3)谈谈你对内分泌系统卫生与保育的认识。
2. 答案:(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生理过程。
(2)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分别调节生长发育、代谢、血糖等。
(3)个人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学前儿童卫生学

出生后脑重量的增加主要为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神经髓鞘的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动不好静。
保健: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构成为1:1,成人为3:7;有机物使骨骼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使骨骼坚硬挺实;因而儿童的骨与骨骼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而易发生变形。
保健:
学前期培养儿童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体力活动。
(2)骨骼
A、脊柱
特点:
学前期儿童脊柱为生理性弯曲;脊椎发育的时间较长,一般到青春期开始时才基本定型。
保健:
多吃海产品,适当补碘。
七、皮肤
注:皮肤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组成。皮肤覆盖全身,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直接刺激,并参与体温调节、分泌排泄、感觉、呼吸等生理功能。
特点:
皮肤发育还不完善,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护性较差,对外界冲击的对抗能力较差,易受损伤和感染;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较差;皮肤表皮薄嫩,血管丰富,有较高的吸收和通透能力。
A、唾液腺
口部小肌肉不发达,易发生生理性流涎。
B、胰腺
婴幼儿期胰腺液及消化酶的分泌易受温度影响。因此,气候和各种疾病会导致幼儿的消化不良。
C、肝脏
注:肝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把肠道吸收进入血浆的转化成肝糖元储存在肝内;分泌胆汁,胆汁内含有较多的水分、粘液素和色素,促进胰腺、肠液消化作用,帮助消化脂肪。
保健:
不宜长时间作业。
D、足骨
特点:
学前儿童的足骨、肌肉和韧带没有发育完善,足弓负荷超出它的负担能力或其他原因,可引起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育

保育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习惯。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5、杜绝滥用药物。
进餐环节
1、餐前餐后不要做剧烈活动。 2、掌握每个小朋友的进餐情况。 3、对体弱儿、患病幼儿、新生的关注。 4、不要催促幼儿快吃。 5、进餐时不处理各种可影响幼儿情绪的事情。 6、防止食物呛如入气管。 7、教育幼儿不要把筷子或小勺含在口中。
五、泌尿系统特点
1、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弱。 2、膀胱:尿总量较多,储尿功能差。 3、尿道:短,黏膜柔嫩,易感染。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育
——金苹果学前教育集团 卫生保健中心主任 朱海洁
专业化的保育
1、保育的概念
身体保育:对幼儿身体及其机能的保护、照顾与促进。 心理保育:对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 社会保育:改善生活环境条件。
2、保育的个性化
体强儿童:活动量比较大,对环境适应性强。 体弱儿童:在季节变换和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护理。
户外活动
1、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2、注意活动场所地地有无不安全因素。 3、幼儿着装是否适合户外活动。 4、对体弱儿要多给予照顾。 5、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活动方式进行锻炼。
二、循环系统特点
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2、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3、心排血量较小、心率快、血压低。
各系统生理特点及保育
一、运动系统特点
1、骨骼: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 2、脊柱:人体的主要支柱。 3、关节:牢固性差。 4、肌肉: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健

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健一、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一)脑垂体的特点1. 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脑垂体的生长最为迅速,机能也最活跃。
2.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一昼夜间并不均匀。
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
由于小儿的睡眠时间较长,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较多,加速了卄骼的生长发育。
如果儿童睡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就会影响身髙的增长,使遗传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睡眠也是使人体长髙的'‘营养素”。
成人要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更要养成孩子的正确睡眠习惯。
(二)甲状腺的特点1. 出生时甲状腺已经形成,以后逐渐增长,到14〜15岁时腺体发育最快,重疑可达20克,英机能也达到最髙峰。
2. 缺碘会影响孩子甲状腺的功能。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
从胎儿期到出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每天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疾病,尤其是对智力的损害,可造成智力低下。
孕期若缺碘,可致使甲状腺机能不足,胎儿甲状腺发育不全,婴儿岀生后易患呆小症。
3. 婴幼儿患甲亢者非常罕见,想儿大多是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
大多数患儿在青春期发病,以10〜12岁最多,小于5岁者少见,学龄小儿多见,女性多见。
儿童甲亢临床过程个体差异很大, 一般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开始到确诊时间一般6〜12个月。
(三)胸腺的特点1. 婴幼儿胸腺发达,体积较大。
胸腺从胚胎第六周开始发育,胚胎后期及初生时约重10〜15 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
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冇,到青春期(13岁时)约30〜40 克。
青春期后逐渐萎缩。
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2. 幼年时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
由丹骼造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素的作用下才具有免疫功能。
幼年时,如果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致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或发生其它免疫缺陷病。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学前卫⽣学》复习要点《幼⼉学前卫⽣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个概念:学前卫⽣学:是研究学前⼉童解剖⽣理特点和⽣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童健康的⼀门科学,也是幼⼉师范学校的⼀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学”⼉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较弱,⾃我保护能⼒差。
做好学前⼉童的卫⽣保健⼯作,提⾼学前⼉童的健康⽔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学的主要任务。
第⼀章⼈体概述*⼀.⼈体的基本形态:⼈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四肢等⼏部分。
⼆.⼈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体结构从⼩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是⼈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组织在⼈体外表⾯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体主要器官的名称、位置)●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种或⼏种⽣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下⼀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体⼋⼤系统)—三.⼈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体的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的:氢、碳、氧、氮。
五.⼈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物体与周围环境进⾏物质交换和⾃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和异化作⽤两⽅⾯。
简单地说:同化作⽤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是分解⽣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章学前⼉童⽣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体⼋⼤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童⼋⼤系统与成⼈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教材第六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展开。
具体包括:内分泌腺的分布与作用,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日常保育措施维护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使学生了解激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认识到维护内分泌系统健康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取有效保育措施,促进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分泌腺的分布与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2. 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及保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内分泌系统图解、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系统的作用;2. 新课内容: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日常保育中可能影响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内分泌系统2. 内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日常保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列举三种激素,并说明它们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3)谈谈你在日常保育中如何维护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2. 答案:(1)内分泌系统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腺体,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过程;(2)示例: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胰岛素降低血糖;(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高自身保育水平。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的内容,详细探讨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点解析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内分泌腺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3. 培养学生关注学前儿童内分泌健康,提高卫生与保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内分泌腺体的调节机制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重点: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卫生保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内分泌系统教学挂图、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彩色笔、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儿童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生长发育问题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健康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腺体调节机制。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绘制内分泌系统结构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内分泌系统卫生保育措施,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内分泌系统2. 内容:内分泌系统基本组成: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
功能: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
卫生保育措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举例说明内分泌腺体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答案:(1)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
(2)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保育措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 要点
一、什么是生殖系统 • 组成:生殖器官和性腺 • 功能:生殖和形成性别特征
二、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 • 特点:婴幼儿时期生殖系统尚未发育.
三、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保健 (一)早发现学前儿童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情况 (二)注意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 (三)衣服要宽松适度
• 课堂讨论: • 幼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 • 为什么国家对果冻的外形尺寸有严格的标准?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 组成:包括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 功能: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二
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 体温的恒定。
• 4. 要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要关心幼儿的起居和活动, 预防各种传染病,从而避免因各种传染病引起的心脏疾病。 还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大量出血会影响健康,失血超 过血量的1/3就会有生命危险。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通过消化管
和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 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 程。
• 4.骨盆尚未长结实 • 5.脊柱的生理弯曲还未固定,随动作的
发育逐渐形成。
• 新生儿:几乎是直的; • 2-3个月:能抬头,形成颈曲; • 6-7个月:能独立坐时,形成胸曲; • 1岁左右:独立行走时,形成腰曲。
• (二)肌肉 • 1.肌肉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等较少,能量储备差、
收缩力差,易疲劳。
绿基本颜色,对相近色还难以区分。
眼的卫生保健 1)科学采光 2)正确坐姿 3)眼保健操、远眺 4)视物时间不宜太长,距离适宜 5)定期视力检查 6)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健
1、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睡眠过程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有 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若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则会 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因此要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不 同年龄儿童应保证的睡眠时间见P24。
2、合理安排膳食
在日常饮食中,应多为儿童提供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 另外甲状腺的合成需要碘,儿童应常吃含碘丰富的海生植物。同 时,在给幼儿提供膳食时,还要控制含糖量过高的食物,避免幼 儿偏食、挑食。
CXL
2 皮肤
你认识他们吗?
皮肤附属器官
汗腺: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皮脂腺:分泌油脂、滋润皮肤。
小龙人
血管:供给皮肤养分及氧气。
L
(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保护功能差
学前儿童皮肤表皮的角质层较薄, 易受损伤和感染。皮下脂肪少,保护功能差。
2、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呆小症
呆小症
如果孕期母亲缺乏碘就会引发幼儿呆
小症,又称地方性克汀病。症状是胎
儿脑组织受伤,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四肢粗短,生下来就是个傻孩子。Fra bibliotek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
因为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等时期需碘相对 增多但摄入不足就是导致甲状腺肿大,另外 长期吃卷心菜、木薯食物也会引起大脖子病。
多吃含碘的食物:海带、海参、海鱼、紫菜、 虾米、碘盐等。
食”,但体重却明显消瘦。 • Ⅱ型糖尿病: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没有明显的三多症状,但是容
易发生冠心病及心脑血管意外的疾病。 • 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容易
患Ⅱ型糖尿病。
6.肾上腺
• 肾上腺是位于肾脏顶部的内分泌器官。
• 肾上腺由表层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构 成。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 素和性激素,前两者参与体内水盐代 谢,维持钠钾平衡,调节糖和蛋白质 代谢。后者具有发挥抗雌性化功能和 抗雄性化功能。髓质分泌肾上腺激素 和去肾上腺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 升高等作用。
7.性腺
• 男性性腺主要指的是睾丸,女性性腺 是卵巢。
• 睾丸可以控制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并且在青春期时导致男性第二性征的 出现,其中还包括体型的变化、脸部 及身体上的毛发的生长,声音变粗以 及行为的改变。
7.性腺
• 女性有两个卵巢,分别位于子宫的两 侧。卵巢能够分泌两种雌性激素,分 别称为雌激素和孕酮,它们控制女性 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青春期时女性第 二性征的出现,其中包括乳房的发育, 身体上毛发的生长以及体形的改变, 这两种激素的产生是由下丘脑及垂体 所控制的。
儿童性早熟?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到青春期水平。 •3. 身高线性生长加速。 •4. 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 •5.新生儿和幼儿期胸腺发达,体积较大。青春期后逐渐退化 。
“小孩子长个儿是在夜 间”的说法对吗?
正确。
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一昼夜24小 时,生长素的分泌并不均匀。夜间入睡后, 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所以,充足、安稳 的睡眠是幼儿长个儿的前提 。如果儿童睡 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生长激素的分泌 减少,就会影响身高的增长,使遗传的潜 力不能充分发挥。
甲亢
甲亢
人体甲状腺分泌过多,就会得甲亢,基本 症状是心悸、出汗、体重减轻、突眼、眼 睑水肿,视力减退等。
甲亢患者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治疗,会引起 消瘦和甲亢性心脏病,容易患急传染病致 残或死亡。
4.胸腺
•可分泌胸腺素,能将来自骨髓、脾等处 的淋巴干细胞转化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 巴细胞。还具有造血功能。 •新生儿和幼儿期胸腺发达,体积较大。 青春期后逐渐退化 。 •小儿若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 以致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或发生 其它免疫缺陷病 。
5.胰岛
• 胰岛是许多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 胞团,散布在胰的各处。位于上腹部, 在胃的正后方,除了产生胰液帮助消 化之外,它还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素,并把这两种激素释放到血液中, 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恒定。胰高血糖素 作用于肝脏以提高血糖水平,而胰岛 素则使血糖水平下降。
5.胰岛
• 胰岛分泌异常会患糖尿病。 • ¸Ⅰ型糖尿病:常发病于40岁以下,表现为三多“多饮”、“多尿”、“多
• 脑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促肾 上腺激素、催产素、催乳素等, 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 生殖等都有重要作用。
• 如果脑垂体异常,身体就会出现 各种各样的问题。
2.松果体
• 松果体位于间脑脑前丘壑丘脑之 间,为红褐色的豆状小体,松果 体是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控中 心。
• 松果体能感受光的信号做出反应, 松果体分泌的激素---褪黑激素能 够影响和干预人类的许多神经活 动,如睡眠与觉醒、情绪、智力 等。
CXL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健
3、经常组织体育锻炼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利于体内蛋白 质、脂肪、糖、无机盐和水等各种物质的代谢。
4、保持精神愉快
不良的情绪会使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学前儿童内分泌功能 紊乱,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肥胖症等。教师要保证学前儿童精 神愉快,避免有思想压力。
• (不同天气的情绪状态)
3.甲状腺
•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体, 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素来调整人的身 体的代谢和生长速率等。碘是合成甲状 腺素的主要成分。
• 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 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 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
此外甲状腺还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加快心率、加大心输出量等。
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 生长发育与保健
第一节:内分泌系统
1
2 第二节:皮肤
内容简介
1 内分泌系统
他们怎么了?
一、内分泌系统概况
内分泌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脑垂体
松果体
内 甲状腺
分 泌
胸腺
腺 胰岛
肾上腺
性腺
分泌的激素可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过程。
1.脑垂体
• 脑垂体位于脑下方,大小如豌豆, 分泌的激素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 体,也可以激发其他腺体产生激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