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人护理、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人护理、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PPT演示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人护理、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PPT演示课件
2020/10/1
(一)大体病理
13
(一)大体病理
随着病变的发展,异位内膜侵犯卵巢皮质并在其内生长、 反复周期性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性的典型病变, 直接多在5cm左右,最大可达10-20cm,内含暗褐色、 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性血性液体,故又称为卵巢巧克 力囊肿。
2020/10/1
14
(一)大体病理
• 药物治疗:1.口服避孕药:假孕疗法,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抑制排卵、 使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萎缩
2.孕激素
3.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4.孕三烯酮
治疗要点
5.达那唑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
2020/10/1
22
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 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最佳方法 - 对不明原因不育或腹痛者应首选腹腔镜检查 - 镜下看到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时,即可
确定诊断 - 只有腹腔镜诊断或剖腹探查可确定子宫内膜
异位症分期
2020/10/1
23
[治 疗]
• 期待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希望生育的作不孕症的各项检查 和治疗,使其尽早受孕;妊娠、分娩后症状可缓解、病变可消失,且可 不复发
Endometriosis
2020/10/1
3
概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均是妇 产科常见病,临床上常可并存。
• 二者虽同为内膜异位引起的疾病,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和 组织发生学是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实际上是两 种不同的疾病。
2020/10/1
4
定义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 织 (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 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 宫内膜异位症。
第二十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 子宫腺肌病病人的护理

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课件

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课件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术后疼痛程 度,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0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康复与 预防
康复指 导
疼痛管理
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如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调整。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分类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位置,可分为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润型和其它 部位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 完全清楚,可能与经血逆流、遗 传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涉及 多种因素,包括激素调节、炎症 反应、细胞凋亡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痛经、 月经异常、性交不适、慢性盆腔痛等 症状。
评估结果与处理
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和问题。
处理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生活指导等方面 的护理措施。同时要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0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措 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常因为疼痛、不孕等问题而产生焦 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 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症状监测
指导患者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 时就医。
健康记录
建议患者建立健康记录,记录下自己的病情变化 和就医情况,以便及时查阅和更新。
0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研 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课件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
- 减少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 - 药物治疗:
-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 更改剂量和停药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和调整治 疗方案 - 外科手术: - 适用于严重症状和病情复杂
异位症的常见 问题
异位症的常见问题
异位症对生活和生育的影响: - 怀孕和分娩困难 - 生活质量的影响 - 心理压力和焦虑的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 症护理课件
目录 课件内容 异位症的常见问题 护理建议和帮助
课件内容
课件内容
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 异位症的症状和诱因 - 异位症的分类和程度
课件内容
- 增加纤维素和抗氧化物的摄 入
-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摄入 - 生活习惯: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 的睡眠
异位症的常见问题
异位症的并发症及预防: - 卵巢囊肿 - 不孕不育 - 子宫内膜癌
护理建议和帮 助
护理建议和帮助
提供适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和治疗方案咨 询 指导饮食和生活习惯调理
护理建议和帮助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 定期复诊和监测病情
护理建议和帮助
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保持 乐观心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妇科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课件

妇科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课件
妇科之子宫内膜异 位症护理课件
目 录
• 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与控制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 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外生长 、浸润和反复出血,引起疼痛和 不孕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
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 素等,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但疗效尚不确
切。
其他药物
其他新型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物 、细胞毒药物等也在研究中,但 尚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 快的优点,同时能够明确诊断和分期。
示使用。
药物治疗的护理
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药物治疗的护理也是必要的 ,可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和提高治
疗效果。
药物治疗的护理包括向患者详细解释药 物的种类、使用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
项等,指导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种类。同时,还需要注意药 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
分类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位置 和特点,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 、深部浸润型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 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炎症等多 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与经血逆 流、淋巴或静脉播散等多种途径有关 。

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诊断与护理PPT课件

治疗
性激素疗法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CnRH-α);为人工合成的肽类化合物,其作用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同,但是 CnRH-α与 GnRH受体有高度亲和力,
01 作用甚强,长期应用GnRH-α可对垂体产生降调作用,导致 FSH和LH水平的下
降,抑制排卵和性激素的分泌,产生非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环境,有人称此种治疗 为\"药物性卵巢切除\"。
治疗
性激素疗法
采用性激素抑制排卵,以达到缓解痛经的目的。但盆腔有较大包块而诊断未十分确定或肝功能异常者常用方法 如下。
孕激素类药物:常用甲羟孕酮,自月经周期第6~25天服药,每天4~8mg,以抑制排卵,可连续用药3~6个周 期。也可用炔诺酮或甲地孕酮等做周期治疗。
假孕疗法;长期服用大量合成孕激素和小剂量雌激素防止突破性出血以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称假孕疗法。 该疗法能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产生蜕膜反应,继而坏死,最后被吸收消失。选用甲羟孕酮,第1周每次 4mg, 每天 2 次;第 2周每次 4mg,每天3次,第3周每次8mg,每天2次。第4周之后每次 10mg,每天2次,连续用药 0.5~1年。也可用炔诺酮或甲地孕酮等,用药期间为防止突破性出血,可加服炔雌醇每天 0.1~0.2mg。如停药 后有复发,则手术治疗。
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 诊断与护理
演讲人
汇报日期
目录
01 概述 02 诊断 03 治疗 04 病情观察 05 病历记录 06 注意事项
01
概述
概述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和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
并出现周期性出血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病,近年国内报道的临床发病率约为
CnRH-α的用法,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或鼻喷。皮下或肌内注射,从月经来潮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PPT课件

增强自我认知,提高心 理适应能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寻求社会支持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 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护理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 症状表现:疼痛、月经异常、不孕等 诊断过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护理等 护理效果: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PPT课件
x
目录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护理案例分析 04. 护理团队建设
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病因和症状
病因:子宫内膜异
1
位症的病因尚不明
确,可能与遗传、
免疫、炎症、激素
水平等因素有关。
症状:子宫内膜异
2
位症的主要症状包
括痛经、月经不规
律、性交痛、不孕
合理饮食,避免 过度摄入刺激性 食物,保持营养 均衡
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
01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 肉、鱼、鸡蛋等
02
增加维生素摄入:如新 鲜水果、蔬菜等
03
增加矿物质摄入:如钙、 铁、锌等
04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 辣、油腻、生冷等
05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06
保持水分摄入:多喝水, 避免脱水
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
02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03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04
保持适度的运 动,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05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感染和炎 症的发生
心理调适

妇产科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异位症PPT课件

妇产科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异位症PPT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
1、妇科剖腹手术中,约5%-15% 2、不孕腹腔镜检患者,12%—48% 3、生育年龄妇女,25—45岁
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与遗传 有关,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3
1、概述(SUMMARY)
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
4
2、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Endometriosis and adenomyosis
1
1、概述(SUMMARY)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
1、具有生长功能 2、子宫内膜组织 3、出现在子宫腔黏膜以外部位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 生长在子宫肌层
2
1、概述(SUMMARY)
深部病灶 在宫颈剖面可见紫蓝色小 点或含陈旧血液的小囊腔 。
12
3、病理(PATHOLOGY)
巨检
4、输卵管:可在其管壁浆膜层见到紫 褐色斑点或小结节。输卵管粘连,甚 至扭曲,但管腔多通畅。
腹膜:通过腹腔镜,典型的色素沉 着外,早期有白色混浊腹膜灶、火焰 状红色灶、腺样息肉灶和卵巢下粘连。
A、子宫多后倾固定 B、痛性结节 多位于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
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 C、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 D、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包块
19
6、诊断(DIAGNOSIS)
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史 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B型超声检查 CA125值测定 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22
9、治疗(TREATMENT)
治疗原则
A、期待疗法 症状轻微者 B、药物治疗 有生育要求的轻度患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完整版)PPT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完整版)PPT课件

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清洁,可以 减少感染的风险。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可以减轻身体 负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 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注意事项
化疗
对于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 症,医生可能会推荐化疗 来缩小肿瘤体积。
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
保留子宫和卵巢的手术治疗,通过切除异位内膜组织来治疗 疾病。
根治手术
切除子宫和卵巢的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
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等,可缓解疼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心理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帮 助。
相关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重点回顾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和分类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
异位内膜的来源和种植学说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总结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 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和复发率
异位内膜的种植和扩散是其主 要发病机制,而遗传、免疫、 内分泌等多个因素均可能参与 其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诊断
主要症状
继发性痛经
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和腰骶部, 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 大腿,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

腹部包块
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 ,直肠子宫陷凹、宫底韧带或 子宫后壁下方可扪及触痛性结 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
实性包块,活动度差。
不孕
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使其尽早受孕;妊娠、分娩后症状可缓解、病变可消失,且可不
复发
• 药物治疗:1.口服避孕药:假孕疗法,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抑制排卵、
使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萎缩
2.孕激素
3.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4.孕三烯酮
治疗要点
5.达那唑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
2020/8/6
.
17
3、盆腔腹膜
(一)大体病理
• 色素沉着型:腹腔镜下呈紫蓝色或黑色结节 • 无色素沉着型:无色素的早期病灶,但更有活性,并有
红色火焰样、息肉样、白色透明变、卵巢周围粘连、黄 棕色腹膜斑。
2020/8/6
.
18
4、其他部位
(一)大体病理
• 阑尾、膀胱、直肠异位病灶呈紫蓝色或红棕色点、片状 病损,很少穿透脏器黏膜层。
2020/8/6
.
9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异位内膜细胞来源于盆腔腹膜的体腔上皮化生, 由胚胎时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
在卵巢激素、经血及慢性炎症刺激后,被激活 而转化成内膜组织。
Robert Meyer,病理学家, 19世纪
2020/8/6
.
10
其他: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等
2020/8/6
.
11
病理
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 血,病灶局部反复出血和缓慢吸收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 生和囊肿、粘连的形成,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 最后 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性结节或形成囊肿。
2020/8/6
.
12
1、卵巢
最容易被异位内膜侵犯,约 80%病变累及一侧。累及 双侧占50%。病灶早期在 卵巢浅表皮层形成红色、 紫蓝色或褐色斑点或数毫 米大小的小囊。
• 会阴及腹壁疤痕处异位病灶因反复出血致局部纤维增生 而形成圆形结节,病程长者结节可大至数厘米,偶见典 型的紫蓝色或陈旧出血灶。
2020/8/6
.
19
(二)镜下检查
• 可见子宫内膜上皮、腺体、内膜间质、纤维素及出血等 成分。
• 出血来自间质内血管,镜下找到少量内膜间质细胞即可 确诊。
• 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很典型,即使镜下仅能在卵巢囊壁 中发现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细胞等出血证据亦可视为内 异症。
第二十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 子宫腺肌病病人的护理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谢娟
2020/8/6
.
1
学习目标
•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病人的 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 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要点。
•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及护理评 估。
2020/8/6
.
2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 • 增大时表面呈灰蓝色。 • 在月经期内出血增多,腔内压力大,特别是囊壁近卵巢
表面时易反复破裂,破裂后囊内容物刺激局部腹膜发生 局部炎性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导致卵巢与邻近的子宫、 阔韧带、盆侧壁或乙状结肠等紧密相连,致使卵巢固定 在盆腔内活动度差。
2020/8/6
.
15
(一)大体病理
2020/8/6
.
22
腹腔镜检查:金标准 - 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最佳方法 - 对不明原因不育或腹痛者应首选腹腔镜检查 - 镜下看到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时,即可
确定诊断 - 只有腹腔镜诊断或剖腹探查可确定子宫内膜
异位症分期
2020/8/6
.
23
[治 疗]
• 期待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希望生育的作不孕症的各项检查和
2020/8/6
.
7
病因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经期时,妇女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 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
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 Sampson,1921
2020/8/6
.
8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可通过盆腔淋巴管、淋巴结或 盆腔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
卵巢巧克力囊肿: • 若手术强行剥离时,粘连局部囊壁极易破裂,流出黏
稠暗褐色陈旧血液。 • 这种粘连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之一。
2020/8/6
.
16
(一)大体病理
2、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
• 病变早期,局部散在紫褐色出血的或颗粒 状结节,宫骶韧带增粗或结节样改变。
• 随病变的发展,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 直肠子宫陷凹变浅或者消失,重者病灶向 阴道直肠膈发展,在膈内形成肿块并向后 穹窿或直肠腔凸出。
2020/8/6
.
20
临床表现
症状
1.下腹痛和痛经: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
本病的典型症状。以下腹痛、腰骶部疼痛为主,
可放射至会阴、肛门及大腿;一些病人表现为
深部性交痛、慢性盆腔痛,以月经来潮前性交
痛最明显。
2.不孕
3.月经异常
4.其他:特殊部位症状
典型症状
2020/8/6
.
21
体征 - 后倾子宫,粘连固定。 - 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 常可触及触痛性结节。 - 附件区囊性增厚或触及包块,活动差。
2020/8/6
.
5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
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
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
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
于膀胱内,以卵巢及宫骶韧带
最常见。其次为子宫、直肠子
宫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
膈等部位,固有盆腔子宫异位
症之称。
2020/8/6
.
6
• 绝经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可逐渐萎缩吸收;妊 娠或使用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疾病的发展,故内异 症是激素依赖的疾病。 • 内异症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改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 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 • 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 现。
Endometriosis
2020/8/6
.
3
概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均是妇 产科常见病,临床上常可并存。
• 二者虽同为内膜异位引起的疾病,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和 组织发生学是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实际上是两 种不同的疾病。
2020/8/6
.
4
定义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 织 (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 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 宫内膜异位症。
2020/8/6
.
(一)大体病理
13
(一)大体病理
随着病变的发展,异位内膜侵犯卵巢皮质并在其内生长、 反复周期性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性的典型病变, 直接多在5cm左为卵巢巧克 力囊肿。
2020/8/6
.
14
(一)大体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