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技术期末考试笔记整理资料讲解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总结详解

空气洁净技术绪论一、空气洁净技术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对某一特定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提出技术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和维持这一空间的空气环境,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和人体舒适要求。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调节。
在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由于环境场合不同,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的要求侧重点则不同。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任务的侧重点是对空气温度、湿度以及空气速度的调节,对空气洁净度没有过高的特殊要求。
而对于有些工业生产车间,如半导体、微电子工业、食品、制药、卫生等领域,不仅仅对其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空气洁净度(即生产环境空气中含尘浓度的高低)有严格和特殊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洁净技术(俗称洁净技术或净化技术)。
所以,空气洁净技术的任务,是在满足室内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受控环境空气介质中的含尘悬浮微粒除掉,并且使其达到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净化。
对于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中悬浮微粒浓度、含菌浓度受控而达到某种要求的房间(或限定的空间),称为洁净室。
二、空气洁净技术的由来空气洁净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门科学。
从18世纪开始人们对洁净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着国际战争的爆发,不断刺激着军事工业的发展,于是对产品的微型化、高精度、高纯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等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洁净度的生产环境。
而且生产技术越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高。
因此空气洁净技术以及所需的设备和过滤材料随即产生并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首先在航空业的陀螺仪制造过程中提出了生产环境的净化要求,为消除空气中尘埃对航空仪表齿轮、轴承的污染,他们在制造车间和实验室建立了“控制装配区”,把轴承的装配工序及其他的生产、操作区隔开,同时供给一定量的经过过滤处理的空气。
空气洁净技术讲稿

(2)室内单位容积发尘量计算
室内发尘人是主要尘源,建筑表面是次要尘源,将其折算成 人的发尘量,方便计算,对人的发尘量进行研究的人,所结果 很多,综合众多结论,取静止状态105粒/min人的发尘量,条件 是在洁净室穿洁净工作服;轻度劳动动作时的发尘量为静止时 的5倍;极轻劳动强度(坐着操作,很少起来活动)发尘量为静 止时的3倍,3×105粒/min人;活动较频繁,劳动强度略大时取 7倍静止时的发尘量。而建筑表面的发尘量,经测试统计每8m2 地面的对应的室内表面的发尘量(顶棚,侧墙表面)与1个人静 止的发尘量相当,为了方便计算,将两种发尘量统一到一个单 位容积发尘量中,取洁净室高2.5m,则每m2一个人静止时单位 容积发尘量
风口位置的影响要明显得多,所造成的涡流区内实测值比计 算值高很多。
(2)送风口数量的影响
实测表明,在相同的过滤器及换气次数条件下,送风口少时, 室内含尘浓度要比按均匀分布法的计算值高(风口少,乱流成 分大,涡流区大),风口多则结果相反(涡流区小,速度场均 匀,乱流度降低)。
(3)换气次数的影响
使气流和浓度达到均匀,必须有足够的气流量去冲淡稀释,n 小实测大于计算值,n↑二者接近,当n=70次/h,二者不相上下, n继续增加,实测一般低于计算值,原因为充分稀释,风口数量 增多,气流的挤压作用加强。
Nv实际为Na、Nb的平均值。
13.2.2 n的计算
在洁净室计算中最常用的是求风量,即n,N值往
往认为已知。如洁净级别定好后,该级别最高允许浓
度值为定值,N取其1/2~1/3即可(以抵抗扰量),对
乱流室
Nv
Ns
60G 103 n
则
nv
60G 103 N Ns
n
13.2.3 ψ的计算
空气洁净技术-----课件总结详解

高洁净度洁净室的建成和技术规范的相继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洁净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四、洁净技术的应用领域
洁净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军事工业开始到电子工业,并逐步发展到其他行业,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领域已涉及军事、电子、食品、医药、卫生、生物实验等方面。
1963年底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军用部分的联邦标准FS-209。从此联邦标准“209”不仅是美国的著名洁净技术标准,而且成为国际上普遍通用的洁净技术标准。
1966年美国颁布了修订后的FS-209A。
1973年美国颁布了联邦标准FS—209B;
1976年美国对联邦标准FS—209B进行了修订;
1988年美国颁布了联邦标准FS—209D;
由此可见,在目前空气洁净技术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方面:
1.工业洁净。以工业生产工艺为目的的空气洁净过程,其控制对象为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如灰尘等。对于这类房间,是以控制空气中的尘埃微粒为主要目的的,通常称为工业洁净室。
2.生物洁净。以保健、卫生为目的的空气洁净过程,其控制对象为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粒。对于这类房间,由于采取了无菌化处理,而且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为主要目的的,通常称为生物洁净室。
二、空气洁净技术的由来
空气洁净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门科学。从18世纪开始人们对洁净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国际战争的爆发,不断刺激着军事工业的发展,于是对产品的微型化、高精度、高纯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等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洁净度的生产环境。而且生产技术越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高。因此空气洁净技术以及所需的设备和过滤材料随即产生并迅速发展。
洁净室期末总结

洁净室期末总结一、引言(100字)洁净室是一种具有特定洁净度的的空间,主要用于生产和研究需要高度洁净环境的产品。
本学期,我所学习的洁净室课程涉及洁净室的原理、设计、建筑材料、空调系统以及洁净室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洁净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反思。
二、洁净室的原理和分类(500字)洁净室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数量来保持特定的洁净度。
洁净度通常用颗粒物的数量和尺寸来描述,以单位体积的空气中颗粒物数量为指标。
洁净室根据洁净度的要求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等级,例如ISO 14644标准中的洁净度等级。
在设计和建造洁净室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洁净室的布局、空调系统、建筑材料、入口和出口设备以及洁净室内部的设备等。
洁净室的设计要求空气流动均匀,以便将污染物迅速排出洁净区域。
此外,洁净室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静电、易清洁和耐腐蚀性能。
三、洁净室的空调系统(1000字)洁净室的空调系统主要包括空气过滤器、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等。
其中,空气过滤器是洁净室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不同等级的洁净室需要不同等级的空气过滤器,通常使用的过滤器有初效、中效、高效和终效过滤器。
送风系统用于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送入洁净室内,它通过调节送风量和送风速度来控制洁净室内的空气流动和洁净度。
排风系统则用于将洁净室内的污染物排出室外,保持洁净室的正压状态。
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调节、加湿、除湿和消毒等功能,用于保证洁净室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四、洁净室的应用(1000字)洁净室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半导体制造、药品生产、食品加工、生物实验室等。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洁净室用于生产芯片和集成电路,要求极高的洁净度和稳定的温湿度环境。
在药品生产领域,洁净室用于制造注射液、药物片剂等药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空气洁净技术讲稿(PPT 64页)

粒径分布,0.3μm占46%,0.4μm占20%,≥0.5μm占 34%,η0.3=0.4,η0.4=0.47, η≥0.5=0.54,可算得第一、二 级η一=0.46 ,η二=0.458。但对于计重效率,总串联效 率公式不适用,以两级为例,第二级效率会下降很大, 因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的总重占到99%,而≥5μm的 占80%,若用串联公式η2需用新粒微分布情况下的效 率值。
尘量g/m2,为一个额定值。过滤器阻力随积尘量变化的情况近
似直线关系。
4.6 过滤器的设计效率
实际为粒径计数效率之间的换算。过去沿用美国联邦标准
习惯,用≥0.5μm的微粒的多少衡量洁净室级别,相应效率也 用对≥0.5μm的标定计算时就方便,而高效过滤器的效率主要是 DOP法或油雾法测定,是以0.3μm的单分散相微粒来测量的,用 于计算洁净室时要换算成设计条件下的效率。许钟麟先生由测 试结果回归出一个反映高效过滤器粒径与穿透率关系的公式
(Pa)
△P与v、H、 α、及df有关,与Cˊ有关,而Cˊ本身 可能与纤维排列方式, α、纤维表面形状及Re有关,
需用实验方法确定具体值。经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具
体表达式
120vH m2
P
d 2f 0.58
Pa (4-15)
为纤维断面形状系数,
纤维断面积 纤维断面外接圆面积
m2为实验指数,与纤维材料有关。 实际上每种纤维滤料的阻力值都是实测的,理论计算 影响因素太多,与实测有出入。
亚高效过滤器
90-99.9
高效过滤器
≥99.91
阻力(Pa)
≤30 ≤100 ≤150 ≤250
两种分类各有优点,国外的测试用粒子统一,便于 比较,而我国的则可以分类看出不同过滤器的作用:
空气洁净技术(一)

空气洁净技术(一)空气洁净技术(一)第一章微粒的分布特性空气调节是指在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以及洁净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在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由于环境场合不同,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洁净度的要求侧重点则不同。
在工程中,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供暖或降温;只保持内部环境有害物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工业通风。
空气洁净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极大程度地将空气介质中的悬浮微粒除掉。
含有分散相——悬浮微粒的空气介质是一种分散体系,被称为气溶胶(组成气溶胶的微粒称为分散相,气态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1—1 微粒的分类微粒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微粒的形成方式分1. 分散性微粒固体或液体物质在分裂、破碎、气流、振荡等作用下变成悬浮状态而形成。
2. 凝集性微粒通过燃烧、升华和蒸汽凝结以及气体反应而形成。
二、按微粒的来源分1. 有机性微粒如:植物纤维、动物毛、发、角质、皮屑、化学染料和塑料等;2. 无机性微粒如:金属尘粒、矿物尘粒和建材尘粒;3. 生物微粒如:各种藻类、菌类、原生动物和病毒等;三、按微粒的大小分气溶胶的微粒范围从10-7cm到10-1cm中,随着微粒大小的变化,它的物理性质和规律都将发生变化。
1. 可见微粒微粒直径d>10μm2. 显微微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见,d=0.25~10μm3. 超显微微粒在超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见,d<0.25μm四、微粒的通俗分类1. 灰尘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
这类微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受到重力、扩散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是空气洁净技术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微粒;2. 烟包括所有固态凝集性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因凝集作用而产生的微粒。
还有从液态粒子过渡到结晶粒子而产生的微粒;一般情况下,微粒大小为d≤0.5μm以下。
在空气中主要呈布朗运动,有相当强的扩散能力,在空气中很难沉降。
空气洁净技术复习题

一、单选题1.洁净室污染控制技术以及为创造污染程度受控的工作环境所采取的方法和预防性措施称为()。
A. 空气洁净技术;B. 大气净化技术;C. 废气排放处理技术;D. 大气污染处理技术2.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是依靠送风气流的()作用。
A.“活塞”平推;B.“活塞”斜推;C. 涡流挤压;D. 掺混稀释3. 洁净空调侧重室内空气含尘量、风速和换气次数控制,空气过滤手段一般采用()。
A. 粗效一级过滤;B. 粗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C. 粗效、高效、超高效三级过滤;D. 高效、中效、低效三级过滤;4.工业洁净室主要控制()。
A. 有生命微粒;B. 无生命微粒;C.细菌;D.病毒5.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其效率习惯以过滤0.5µm的微粒为准。
主要用于过滤( ) µm的尘粒。
A. 1-5 µm;B. 5-10µm;C. 0.5-1 µm;D. 0.3-1 µm ;6. 自净器是由风机、粗、中和高效过滤器及送风口、回风口组成的一种局部空气净化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室易出现()的部位,以减少尘菌滞留。
A. 涡流;B. 回风;C.静电; D. 层流;7.空气吹淋室主要用于清除()。
A. 新风尘粒;B.产品发尘;C.设备发尘;D.人身服装或物料表面尘粒;8.过滤器的阻力包括滤料阻力和结构阻力,其中滤料阻力与滤速成()。
A.反比关系;B. 平方关系;C.线性关系;D. 非线性关系.9.设计洁净室排风系统时,应减少排风尽量利用()。
A.回风;B.送风;C. 新风;D. 泄露风.10.洁净室内维持一定的正压时,通过围护结构缝隙渗漏的风量与机械进出风量的差额()。
A. 等于零;B. 小于零;C.大于零;D. 相等11. 洁净室是空气的()受到控制,并达到一定要求或标准的房间或限定的空间。
A. 温度和湿度;B. 含尘浓度和含菌浓度;C.设备和人员;D.气体和烟雾;12. 洁净度等级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某种粒径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
空气洁净技术考点图文稿

空气洁净技术考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什么是空气洁净度什么是空气洁净技术2.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微粒)量多少的程度。
空气洁净技术即洁净室(空间)污染控制技术。
是空调工程中一种,它不仅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空气中的含尘粒数、细菌浓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3.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有哪三种空态、静态、动态4.洁净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
1)主要参数控制侧重控制室内空气的含尘量、风速和换气次数,生物洁净室还要控制含菌量。
2)空气过滤手段要求有粗、中、高效或粗、中、亚高效三级过滤,在有些洁净室中,还需设排风过滤或排风净化处理。
3)室内压力要求对不同洁净室(区)的压差有不同的要求。
4)避免外界污染5)对系统气密性的要求6)对土建及其他工种的要求5.洁净建筑的特点洁净厂房建筑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生产设备特点、净化空调系统、室内气流流型及各类管线系统安排等。
通常包括:洁净区、准洁净区和辅助区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洁净室净高应尽量降低建筑尽量具有大开间、无隔断、可以灵活改动的特点在工艺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洁净室应争取做成有窗建筑要特别考虑与洁净室安全有关的问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把洁净度要求相同的洁净室安排在一起工艺布置要使零件、半成品的运送距离最短,便于净化空调系统的合理布置洁净室之间如有物件传送的需要,则一定要通过传递窗洁净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布置在上风侧,产生污染多的布置在靠近回、排风口处6.按微粒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哪两大类按微粒来源可以分为哪几大类7.按微粒大小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微粒的通用分类方法分为哪几大类按微粒的形成方式分类:分散性微粒和凝集性微粒按微粒来源方式分类:无机微粒有机微粒有生命微粒按微粒大小方式分类:可见微粒显微微粒超显微微粒按微粒的通用分类:灰尘烟雾烟雾6.相对频率和累计频率描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相对频率描述粒子集合体的粒径分布状况常用各粒子的数量百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气洁净的基本概念:P1a.空气洁净理解:一是空气净化,表示空气洁净的“行为”,动态;二是指干净空气所处的洁净“状态”,静态;b.空气洁净的目的是使受到污染的空气被净化到生产、生活所需状态,或达到某种洁净度;c.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对象——空气的清洁程度,指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数量多少的程度;d.空气洁净技术:即洁净室(空间)污染控制技术。
是空调工程中一种,它不仅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空气中的含尘粒数、细菌浓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1、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有哪三种?P2a.洁净室是空气的洁净度达到一定级别的可供人活动的空间,其功能是能控制微粒和微生物的污染b.洁净室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整体,需要多专业配合,包括建筑、空调、净化、纯水、纯气等c.评价洁净室的质量,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都很重要,即洁净室是通过从设计到管理的全过程来体现其质量的。
4、洁净建筑的特点:P12-13a.室建筑设计所依据的洁净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领域;b.洁净室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c.洁净厂房内通常除了设有洁净房间之外,还应配置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辅助房间、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房间、公用动力设6、污染物的种类:P16 通常所指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以下三类:A.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微粒;B.霉菌、致病菌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C.各种对人体或生产过程有害的气体。
7、以洁净室为对象的空气净化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把空气介质中的悬浮微粒过滤掉;对于生物洁净室,还要控制有生命的微粒,微生物。
8、按微粒形成方式可以分哪两大类?A.按微粒的形成方式:分散性、凝聚性;B.按微粒来源:无机、有机、有生命;C.按微粒大小分类:可见、显微、超显微;D.微粒的通用分类:灰尘、烟、雾、烟雾。
9、粒径:是指通过微粒内部的某一长度的量纲。
平均粒径:反映的是全部微粒某种特征的粒径的平均值。
常用的是算数平均值D。
10、室外和室内的主要污染源各有哪些?室外:大气尘、大气中的微生物;(我国大气尘在人为发源方面主要是煤烟型大气污染,分为城市型、城郊型和农村型三种大气浓度。
)室内:大气中含尘、含菌、洁净空调系统中新风带入的尘粒和微生物;作业人员发尘;设备及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尘;建筑维护结构、设施的产尘。
11、危害生产工艺的主要污染物有:①人员;②送风;③机器及其他生产设备;④原材料与经过加工的原材料;⑤包装材料;⑥生产工艺用各种介质及洁净用化学品;⑦服装与其他设备中的纺织物;⑧办公设备与办公材料;⑨参观人员;⑩维修人员,特别是那些来自洁净区外部的人员与产品接触的污染物有两种来源:一是生产工艺之内产生;二是从外部环境传入生产环境之中。
12、大气尘含尘浓度表示方法:P28计数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个数表示,单位为pc/L 或pc/3m ;应用于洁净技术中;质量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质量表示,mg/L 或mg/3m ;应用于环境卫生、工业卫生和空调技术中; 沉降浓度: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自然沉降下来的微粒个数或质量表示,单位为pc/(2cm h ⋅)或t/(2km ⋅月)13、室内含尘浓度与含菌浓度的关系: 一般认为大气含菌浓度与大气含尘浓度正相关;一般情况下,二者的相关性随季节、地点不同有所不同,二者至今还未得到其确定关系,比值不确定。
例如手术室,经消毒,漂浮于空气中的尘粒、纤维数量很多,但含菌浓度低。
14、工业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特点:工业:控制无生命微粒(包括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污染;内部一般保持正压;主要控制温度、湿度、风速、流场和洁净度等参数,温、湿度和洁净度一般是同等重要的。
生物:一般生物洁净室:控制有生命的微粒对工作对象的污染,内部一般保持正压;生物安全洁净室:主要控制有生命的微粒对外界和人的污染,一般保持负压。
一般情况下,洁净度、细菌的浓度比温、湿度的控制更为重要。
15、ISO 14644-1洁净室标准的有关问题:P37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以等级序数Nn C —被考虑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3m ), n CN ——分级序数,数字不超过9,分级序数整数之间的中间数可以作规定,N 的最小允许增量为0.1;ISO1-ISO9级。
D ——被考虑的粒径(µm );0.1——常数(µm )。
洁净室分类 按用途分为工业和生物洁净室 按气流分为单向流 非单向流 混和流 辐流电力分离。
17、过滤器基本过滤过程:稳定阶段:不随时间变化,洁净技术中有意义;不稳定阶段:随时间变化,对一般工业过滤器有决定意义18、过滤器过滤五种效应:(1)拦截效应(2)惯性效应(3)扩散效应 (4)重力效应(5)静电效应(课堂笔记)19、影响过滤器效率的因素:(PPT )a.微粒尺寸、种类、形状b 、纤维粗细、填充率、断面形状c 、过滤风速d 、气流温度、湿度、压力e 、容尘量20、空气过滤器的性能指标:过滤效率 过滤器面速和虑速 过滤器阻力 过滤器容尘量a) 过滤效率:是空气过滤器最重要的指标,是衡量空气过滤器捕集尘粒能力的参数;n 个过滤器串联使用η=1-(1-1)(1-2)…(1-n )。
也可用穿透率评价过滤器的质量,穿透率是P=2C /1C ⨯100%=1-η,可直观表示过滤器前后的空气含尘量,用他来评价、比较高效过滤器的性能,比较直观。
b) 过滤器面速和虑速:过滤器面速是指过滤器的断面上所通过的气流速度(m/s )Q ——通过过滤器的风量(3m /h );F ——过滤器的迎风截面积(2m );面风速是反映过滤器的通过能力和安装面积的性能指标;滤速指过滤面积上通过的气流速度,反映材料的通过能力(过滤性能)c) 过滤器阻力:一是滤料的阻力,二是过滤器结构的阻力d) 过滤器容尘量:过滤器的容尘量是指过滤器的最大允许积尘量,是过滤器在特定条件试验条件下容纳特定试验粉尘的质量;国内试验粉尘曾规定用黄土高原的浮土;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了“AC 细灰”为试验粉尘 21、当两个相同滤料的过滤器串联时,过滤器串联效率计算公式适用吗?为什么?适用,因为两个过滤器串联时前后所处理的粉尘的粒径不同,过滤效率不一样。
22、空气过滤器分类:P52-54(1)按过滤效率分类:1)粗效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新风过滤,沉降性微粒和各种异物;过滤对象一般为5µm 以上的微粒;粗效过滤器的效率以过滤)中效过滤器:作为一般空调系统的最后过滤器和净化空调系统中高效过滤器的预过滤器;过滤对象一般为1~10µm 的微粒;3)高中效过滤器:可以用作一般净化程度的系统的末端过滤器,也可以用作保护高效过滤器的中间过滤器;主要用于截留1~1µm 为准。
)亚高效过滤器:可以作为洁净室末端过滤器使用;也可以作高效过滤器的预过滤器;还可以作为净化空调系统新风的末级过滤,提高新风品质;主要用于截留1µm 以下的微粒;效率以过滤0.5µm 的微粒为准;必须在初、中效过滤器的保护下使用。
5)高效过滤器:常作为三级过滤的末端过滤器;主要用于截留1µm 以下的微粒;效率习惯以过滤0.3µm 的微粒为准;效率以过滤0.12µm 的微粒为准,称为超高效过滤器(主要用于截留0.1~0.3µm 的微粒);必须在初、中效过滤器的保护下使用。
(2)按使用目的不同分类a.新风处理用过滤器:通常采用粗效、中效、高中效、亚高效等b.室内送风用过滤器:通常是亚高效、高效、超高效或高效+化学过滤器等c.排气用过滤器:一般采用亚高效、高效或HEPA+化学过滤器等。
d.洁净室内设备用过滤器:一般采用高效、超高效、HEPA+化学过滤器或ULPA+化学过滤器等e.制造设备内用过滤器(非标准型): 通常采用HEPA 、 ULPA 或HEPA+化学过滤器或ULPA+化学过滤器等。
f.高压配管用空气过滤器:通常用压力大于0.1mpa 的气体输送过程用(3)按过滤器材料不同分类滤纸过滤器: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过滤器;纤维层过滤器:通常用作中等效率过滤器;泡沫材料过滤器 应用较少23、化学(气体)过滤器:P55滤材: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应用于芯片厂、核工业、机场等。
反映活性炭吸附性能指中国:油雾法和钠焰法;德国:石蜡油雾法;英国:钠焰法;美国:DOP 法。
国内外常用的空气过滤器的检测试验方法有:1. 质量法:粗效、中效空气过滤器效率检测;原理:过滤器安装在标准试验风洞内,上风端连续发尘,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穿过过滤器的粉尘质量,由此得到过滤器在该阶段粉尘质量计算的过滤效率。
2. 比色法:中效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检测。
原理:在过滤器前后采样,含尘空气经过滤纸,将污染的滤纸放在光源下照射,再用光电管比色计(光电密度计)测出过滤器前后滤纸的透光度;在粉尘的成分、大小和分布相同的条件下,利用密度与尘积量成正比的关系,计算出过滤效率。
3. 粒子计数器法:洁净室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检测试验根据粒径档的过滤效率判断优劣:粗效≥5μm,中效≥2μm,高中效≥1μm ,亚高效、高效≥0.5μm4. DOP 法:用于高效;国际最常用;5. 计数扫描法:用于高效;原理:测量仪器为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
6. 油雾法:原理:尘源为油雾,用浊度计以气样的浊度差别来判定过滤器对油雾颗粒的过滤效率。
7. 钠焰法:原理: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用火焰光度计以火焰亮度来判断过滤器前后空气的盐雾浓度。
。
25、空气过滤器的选用:a.按额定风量;b.合理确定各级过滤器的效率c.末级过滤器可靠d.初级过滤器维护方便。
一般达到额定容尘量的时间作为过滤器的使用寿命:3110P T N Qt η-=⨯⨯;T -过滤器使用寿命(d );P -过滤器的容尘量(g );N1-过滤器前空气的含尘浓度(mg/3m );Q-过滤器风量(3m /h );t -过滤器一天的工作时间(h );η-计算过滤器的计重效率(%)。
26、过滤器送风口与风机过滤单元有何不同之处?过滤器送风口:由高效过滤器和送风口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过滤部件,没有风机;风机过滤单元:过滤器送风口和风机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过滤单元。
27、(风机过滤单元)管道型风口机组与循环型风口机组有何异同?管道型与管道连接,风机用于补充系统压头,仅设高效,粗中在系统布置;循环型用风机直接对室内空气循环,需加预过滤器。
28、什么是自净器?它有什么功能?定义:由风机、粗效、中效和高效(亚高效)过滤器及送、回风口组成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功能:对操作点进行局部临时净化;设置在洁净室易出现涡流区的部位以减少尘菌滞留的机率;可作为一种洁净环境的简易循环机组。